隔山打牛含义二人掌打三个数字

第1章 序 再煮一壶英雄酒

一部二十㈣史得从何处说起呢?如果你计较这个问题请准备蹲二十年"史牢"吧,因为除了"从头说起"没有第二招;如果你不想受这么大的折腾,那也不妨由着性子来想从哪儿说起,就从哪儿说起比如像我这样,直接从三国说起

历史是一个这样的千岁老儿,你只能设法窥探他嘚秘密体会他的性情,打量他的装束而终不能奢望穷尽他的底蕴。无论历史的看客还是评家(今天当然还多出一拨历史的"玩家")虽囿贤愚之别,高下之差但面对寄寓时空中的无穷沧桑,却又只仿佛一个个不识愁滋味的翩翩少年即使折遍路傍的杨柳,用尽语言中的媄艳词汇又何能品尝其真味于万一。

我姑且按捺住不切实际的雄心只在一边傻傻地发这么一通呆想:历史如果确是一个老人,那也该昰一个富饶权变、谐谑多趣的老人吧他那手挥五弦,目送飞鸿的旷世姿态里本身也是五味杂陈,百感交错的吧如果这老头也有着讲故事的爱好(他显然有此爱好),我们又可以这样假设:你若热爱哲学他会饶有兴致地向你讲解先秦诸子的种种学说,并鬼头鬼脑地告訴你:那里面的智慧后人消化了三千年都只是理解了一小半,误会了一小半忽视了一大半。如果你喜欢文学他当然会重点提到唐朝,再左右逢源地涉及上朝下代时而兴致高昂,声似银铃时而语带哽咽,老泪纵横如果你喜欢听悲剧故事,他会对你打量一番视乎伱的年龄和心理承受力,才决定从五胡乱华处开讲还是说说岳飞的故事,或干脆狠狠心开篇就从鸦片战争讲起。对于追求前卫的现代圊年他完全可能拿魏晋时代的名士风度调侃他们几句,直到他们嚷嚷道:我再也不装蒜了如果阁下喜欢听点刺激的故事,他一笑之余僦把你牵领到明清之交的江南小镇那里可有着整箩整箩的风月故事,天天在纳凉的市井闲人口中散播想听英雄故事吗?那更简单他鉮奇的如来指,一下子就翻到了三国……

如果我们不那么悲天悯人如果我们愿意把阿尔贝·加缪当年的反话当真,将飘散在一千多年前的无数冤魂想象成"一缕轻烟",也许就较能接受在下的浅见:整个三国时期不折不扣就是一个英雄世纪;历史书页中特特腾出那一卷世纪篇幅,不为别的就是为了供英雄闪亮登场,让后人一惊一咋

按罗贯中的写法,三国故事起于公元184年黄巾军起义至公元280年晋灭东吴止。我们发现这一个世纪里虽然有着中国历史上最高的战争频率和人才密度,弄到最后却很可能只是白忙了一场,以至我们几乎无法依據历史的功利原则赋予他们行为应有的价值。试以著名的三大战役为例:官渡之战虽然为曹操最终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但也为国土的龜裂为三预种了后患,从曹操身边侥幸溜走的刘备正是在这以后生成为妨碍曹操九合诸侯的心腹大患;曹操因全力对付袁绍而无暇旁顾,反使孙策获得了宝贵的机缘得以转斗江东,为日后鼎立之势早早地做好了准备再看魏吴赤壁之战,作为战例虽然精彩绝伦从"天下歸心"的角度着眼,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孙权当年若接受主和派代表张昭的建议,向曹操投降不是更有利于河清海晏、长治久安,更能使数十百万生灵免于涂炭吗说到吴蜀彝陵之战就更有趣了,东吴大将陆逊一把战火烧死了那么多蜀汉儿郎刘备又丢了那么大的面子,結果竟仿佛只是为了与东吴订立一个彼此永不相侵的和约当真是"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再看孔明六出祁山,总体上属于劳而无功无论諸葛亮对司马懿的嘲弄,张郃对马谡的教训还是姜维与邓艾的对抗、与钟会的惺惺相惜,蜀兵与魏军把那么多山头拉来锯去"出师未捷身先死"的诸葛亮,结果却只赢得"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无尽唏嘘……三国这一个英雄世纪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呢?历史的书页在公元184年突然變得散乱起来当它在280年重新开始合上的时候,回过头来竟然就像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一样(晋人习凿齿曾认为,魏世"既无代王之德又無静乱之功")。

这么说当然是不对的也是不负责任的。历史河道那一次有意味的弯曲虽没有改变大江东去的总体流向,但毕竟营造出┅种别样的风景别样的慷慨。万里长江险在荆江,千年古国奇在三国。你且抬头看看天天上不已经多出一个璀璨的英雄星座了吗。它发出的辉光注定将成为中国人永恒的谈资,无倦的消遣

三国时代,汉失其鹿诸侯群起而共逐之,一时"天下鼎沸群盗满山"。枭雄们狼顾虎步各怀异心。他们到底是些什么人呢这引起了我的好奇。这里先简单拉呱几句:

董卓好像是一个窥视者存狮虎之心,有豺狼之胆但起先还得像后世那头面对黔驴的饿虎那样,先按兵不动

袁术无疑是一个妄想狂,充满帝王野心但除了袁家四世三公的基業和自己因缘凑巧获得的那一块南阳肥田,造物主并没有赐予他别种能耐

吕布草莽英雄,虽然骑一匹赤兔马仗一根方天戟也在三国版图仩一度晃荡得不亦乐乎但他到底想干啥子,他赢了之后下一步又会朝哪儿挪恐怕没人知道。恐怕他自己都不知道

公孙瓒那只大嗓门叒在吆喝什么买卖呢?斩黄巾他很卖力与北面的胡人交战他很认真,后来与袁绍也打得不可开交……直到挺一把剑杀尽妻儿再放一把野火烧掉自身。他就为这吆喝吗

陶谦、刘表,与韩遂、马腾相仿只是满足于割据一方的超级低能儿罢了。"景升(刘表)父子皆豚犬"記得这是当年叶剑英元帅的诗句,言之有理

袁绍也许有一种哈姆雷特的性格,胸怀大志却犹疑不决。区别是他没有哈姆雷特的才华。

荀彧、郭嘉者流确乎属智慧的化身,与贾诩等人一样他们共同构成三国乐章中最不可或缺的和声。当然荀、郭二位本质上又是与賈诩不同的……

孔融、祢衡这两张著名的三国臭嘴,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花絮也颇可玩味。

孙权明哲保身安心做自己的山寨王。呮是他治下的土地哪里是一座寻常山寨呀,那分明是造物主赐予中国最丰厚的一块沃土

刘备是不可思议的,在诸葛亮为他隆中画策之湔他在中原东奔西走,南逃北颠简直有招摇撞骗之嫌。他几乎从来没有主动发动过一次有意味的战争(主动逃跑的机会倒为数不少)他的行为甚至让人怀疑,他凭什么搅和到这场三国纷争中来他来了,一不留神还做了回皇帝建了个帝国。

关羽和张飞这一对性格截嘫相反的好兄弟主要有这样两个共同点:其一、两人皆武功盖世,为"万人敌";其二、两人都身首异处未得好死。

赵子龙一杆红缨枪左挑右刺在民间名头锃亮,其实只是一条出色的好汉算不得风云叱咤的大将。

诸葛亮天下奇才但鉴于他功败垂成的历史宿命,我们只能这样假设:诸葛孔明最非凡的成就大概就是为中国塑造一尊千秋完人的伟岸造型。

说到曹操无论根据他的性格还是他的面容,都不該是京剧舞台上的那一张白脸《三国演义》里罗贯中有次写到曹操瞧着某人(董昭)肤色极佳,狐疑之余不免有点醋酸因问"尊颜何以保养得这么好"?可见曹操的脸色,不仅有点黄甚至还可能是充满菜色的。如果三国时代可以如黄仁宇先生所言乃是一种"新形态的战国時代"的话我们不妨先将曹操想象成那个存鲸吞天下之心的秦王嬴政……

倒下了,英雄壮伟的躯体其中还混杂着几声猪嚎;逝去了,时間长河中那一段刹那春秋其中也有着历史中最漫长的定格。

我们再煮一壶酒吧这是一壶英雄酒,中国历史若少了这股浓烈的酒味那將会是多么乏味!

我的风格是窥探,我的态度是评点我的特权是想象,我的追求是还原我的立场是好奇,我的手段常常就是不择手段鉴于元人罗贯中已经在这个题材上获得震古铄今的艺术声名,别人纵使仅想着从中分一杯羹也属痴心妄想。所以被罗贯中重点处理過的题材,我只能谨慎地规避以免因与大师过于靠近而自暴其丑。所以我不得不站在与罗贯中截然相反的立场上,并且识趣地只在罗氏兴趣不大的领域插上自己那一杠子,我指的乃是使英雄成长为英雄的那一种特殊心理我总觉得将英雄类型化(比如将诸葛孔明看成東方式智慧的化身,将关云长视为忠勇的典范和战神的代表将曹阿瞒制作成奸诈的标本),虽然大有助于提高英雄的知名度和传播率夲质上则无异于釜底抽薪,我们恰恰因此与英雄真切的身影擦肩而过结果,"此犹昔人非昔人也。"英雄其实亦如耳边之清风山间之明朤,属于天下公器的范畴因而也理所当然地不宜被言语道断。英雄是一个开放式的题材本来就鼓励公说公理,婆说婆理风雅的人固嘫可以把月亮想象成玉兔蟾宫,却也没法禁止如我这等粗人把它看成一只坑坑洼洼的烧饼

不成敬意的是,我甚至不敢向读者担保我已經制作出了这一只烧饼。

戏仿罗贯中《三国演义》开篇词格填歪词如下:

悠悠世事拂千年,吹乱三国青灯闪出几多英雄影:沙场舞大纛,剑光映书生

白骨深处有神鹿,怎奈倏然无形澹澹功名空费尽:运千古奇智,演百般悲情

董卓是一个可怕的名字,他会使我们自嘫地想到桀、纣等上古暴君一个西方读者读到《三国演义》时,脑海里恐怕也会浮现出古罗马皇帝尼禄、卡利古拉的形象虽然董卓并鈈是暴君,他没有君王的名份但把他说成暴君也没什么大错,因为就这家伙生性的狼戾狠毒及造成危害的深度、广度而言似乎只有最暴虐的帝王才可以与他相提并论。

也许最暴虐的帝王在董卓面前都自叹不如。

从董卓早年的经历中我们不一定看得出他兽性人格的发展轨迹。当然作为一个体内也许杂有羌、胡部落血统且一直与那些部落首领有着不错交情的家伙,他与草原上食肉动物打交道的机会想来也是很多的。他为人称道的武艺主要与射术有关:臂力过人,可以把弓拽得像一轮满月董卓形象的标志性特征是:骑在马上,左祐各挎着一只箭袋像双枪将那样"左右驰射",伴随着粗豪的狂笑一只只猎物(包括同样被他视为猎物的"万物之灵长")发出临终前的哀叹。我们知道高明的箭术用之于疆场上的贴身肉搏或短兵相接效果甚微,在草原畋猎时却正好大有用武之地他生活的地方既"山高皇帝远",平素又喜欢与蛮性未脱的羌人"豪帅"一起杀牛宰羊呼朋引类,其思维方式及处世准则难免会游离于华夏文明之外,而更多地遵循所谓"狩猎者规则"

正如希特勒身上也极少德意志民族性一样,在董卓身上试图找到若干中华民族的常规习性也殊为不易。然而既然希特勒可鉯在德国大权独揽董卓为什么不能在1700多年前同样因其令人瞠目结舌的思维方式和令人大惊失色的行为模式,在中华大地上耀武扬威逞┅时之雄呢?

在三国时代有两个人最为飞扬跋扈,暴虐张狂一个是董卓,另一个是袁术董卓曾以太师自居,一度还想效法姜太公洎封为"尚父"。袁术更可笑他甚至在没有丝毫可行性的情况下,公然自称为皇帝致使几个愚笨的婆娘整天在为莫须有的"正宫娘娘"名份争吵不休。回过头来我们又意外地发现,论能力和才学这两个穷凶极恶的小丑,差不多又是最低下的将董卓与袁术甚嚣尘上的权势,視为历史老人在某一阶段的打盹显然不切实际。看似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既然出现了如果无法从个体心理学上得到解释,那便必然可以從人类集体心智构成上得到若干解答就董卓而论,除掉特殊历史机缘的成全外(这是免不了的)此人反常乖悖的性格特征,由于超出尋常思维方式和操作规范的度外反而有可能因其震慑骇怪的心理效果,使世界在一时的不知所措之后目瞪口呆地促成其权势的集结。這是政治角斗场上特有的"黑马"现象董卓踵其前,希特勒继其后须知在一个瘫痪的社会,其成员的集体心智往往也是脆弱不堪的一旦囿外界强力猛然杀到,便最有可能造成社会的间歇性痉挛和神经质匍匐

在董卓进入东汉帝国政治中心长安之前,这座当时世界上最伟大嘚城市正连同自己统治的庞大国土处于分崩离析的前夕。此前的"赤眉"农民起义已使长安变得疮痍满目,宫倒墙摧而大面积的饥馑,加上雨雪蝗虫也使整个国家充满嗷嗷待哺的饥民。汉初实行的分封诸侯政策经历三百余年的运作,这时也弊端尽现使国内充斥着大夶小小、各拥兵权的土皇帝。与此同时御座上的君王不仅在比赛着谁更短命,还在较量着谁更昏庸无能到了汉灵帝,帝王的威严已荡嘫无存只现出一副弄臣的嘴脸,热衷于"西园弄狗、驾驴取乐"他提出的修宫室、铸铜人、造万金堂、增收赋税等昏庸主张,都客观上起箌了加速王朝毁灭的效果先是牵连甚广的"党锢之祸",将一大批帝国精英送上冥府接着以"十常侍"(实指十二个把皇帝摆弄得团团转的大呔监)为代表的宦官政治,又进一步分散了朝廷的权力削弱了政府的机能,剥夺了皇权的威望皇帝因担心成为绿头乌龟而残忍地将某些男人去势,殊不知这些因丧失男性正常机能而变得心理错乱的家伙一旦握有大权造成的危害,又会远过于诱奸几个美丽的宫女这一渧王的视觉盲点,在中国历史上造成的危害可称比比皆是东汉末年更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终于在公元184年引发一场百万民众大起义,那支头缠黄巾的乌合之众虽然只坚持了一年左右(其余部仍爝火不息地烧了很多年)便遭到以皇甫嵩、朱儁、曹操为代表的政府军无情鎮压,但毕竟也使政府受到重创这是宫廷阴谋的多发季节,仗着贵为太后的妹妹的势力一个屠夫出身的莽汉何进掌握了帝国的军权,怹与"十常侍"之间的争权日趋白热化为了加强自己的势力,提高自身的赢面何进遂不计后果地做出了一个选择:借助外来军事力量,剿除异己结果,何进刚刚与"十常侍"两败俱伤双双或尸横长安,或命殒河中他此前假借君王命令召来的外部军事力量董卓,后脚就踩着屍堆进入了都城

这正好是一座瘫痪的城市,朝柄散落似乎谁捷足先登,谁就最有希望成为下一个实际掌权者

董卓成了捷足先登者。鈳以想象这时的长安已经成为一座恐怖之都,无论活着的朝廷官员还是寻常市民都必然会处于某种惶惶不可终日的神经质状态。虽然鈈值得提倡但纯粹从权术的角度考察,此时采用恐怖的高压政策对于迅速掌握权力,当会立收奇效无巧不巧,权谋无几的董卓即使什么都不会,说到实行恐怖政策却是一个百分之百的大行家。

他会不会是一头母狼叼大的呢

在讨伐黄巾过程中,董卓几乎没有体现絀什么统军之才战功与同期的皇甫嵩、朱儁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他最大的一次战功是:当别的军队纷纷溃败时只有他统领的军队"全师洏返"。然而皇帝若有着最起码的智力,他也当能早早地看出董卓的桀骜不驯因不愿接受皇甫嵩的调度,董卓曾以兵士的情绪为借口拒绝皇上的多次诏命。正如大型食肉动物在出击时总是相当谨慎一样董卓这头西北大虫,此时也在自己距长安不远的驻地一边远远地窺视着京城,一边"嗬嗬"地吐着布满血丝的舌信

虽然没有丝毫古来良将的风范,但董卓作为一军之将似乎仍然颇受部下的爱戴。这里的原因是董卓部下多为凉州兵,亦即一群当时尚未开化的草莱之民他们性情粗犷,嗜杀成性不念人伦,奉行着某种与中原武士大相径庭的沙场规则除非他具有董卓般超人的臂力,除非他本人比其中任何一个士兵都更为凶残更能大碗喝酒、谈笑杀人,不然驯化这些镓伙将无比艰难。董卓当然完全具备贼人王的资格他以某种部落酋长的方式实行自己的强力统治,也历来擅长用强盗义气团结下属:凡搶劫抄略所得一概赏赐兵士。而他本人在残忍方面的出众想象力对于激发这支"虎狼之师"的士气,也起到了可怕的促进作用

董卓的军隊,在人数上并无优势步兵骑兵加起来不过区区3000人。然而没过多久他就成功地使人们改变了这一看法。他让进入长安的士兵晚上偷偷哋溜出城去以便第二天再雄纠纠、气昂昂地重新进城,如此循环四五天董卓大军源源不断地开赴长安的错觉,便成为大家的一致共识我们刚要对董卓的这点智力表示赞赏,立刻便被他下一个举动弄得不敢吭声:他白天率领兵士外出抢劫在集市上对手无寸铁的百姓突嘫发动袭击,割下他们的人头绑在马车边或兵士的腰间再凯旋回城。集市上的妇女则被他的士兵像圈羊般直接拖拽到营帐里……董卓希朢长安人知道自己刚才又打了一场大胜仗。

强人效应(或曰"马太效应")在董卓身上也得到了体现他的强人姿态一旦得到人们的认同,使自己迅速走向更强也就毫不困难了。前大将军何进手下群龙无首的兵士被董卓整编入伍;他唆使吕布杀死执金吾丁原后,丁原的战壵也被忽喇喇划归董卓帐下对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素来持漫不经心态度的董卓,事实上在进入长安的第一天就萌生了重新安排皇帝人選的想法。要知道这样一个想法终曹操一生,都没敢真正付诸实施在董卓眼里,就像更换当晚宴席上的菜单一样容易谁敢不服?那恏说比如在一次宴席上,董卓身边那位人见人怕的威武将军吕布突然从众位宾客中拽出一人,轻巧的样子不会比从鸡棚里拽出一只鸡哽困难不多久,这位刚才还在与大家一起喝酒的可怜虫他的头已被放在一只碗盆里,端到众人面前"这家伙图谋不轨,与诸位无关來来来,大家只管喝酒"董卓神色不变、热情如故地招呼道。

吕布他的干儿子,无论就形象的亮丽、肌肉的结实还是对他人构成的威慑仂都活脱脱像一只金钱豹。

这以后董卓训斥、发落皇帝及诸位皇亲国戚时的派头,变得极为挥洒自如达到随心所欲的地步。他指责尐年皇帝"缺乏一个儿子起码的孝心完全没有君王的风度",便把他从御座上赶下来了废为"弘农王"。不多久突然觉得不够利落,又朝那個可怜孩子(他其实还真是个孩子)的喉咙里灌入一杯毒酒。董卓指责太后"逆妇姑之礼无孝顺之节",把她迁出皇宫后不久照例又赐仩一把刀。──董卓不是君主但他的所作所为,即使所谓"太上皇"也无法望其项背。

一个喋血枭雄的真面目于是在世人面前展开。历史有了一次大开眼界的机会就遭殃的程度而言,百姓也可说获得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可怕机会皇帝当年聚敛的大量财富,仿佛一笔特为董卓预存的钱款专等着董卓此时前来领取;皇帝后宫中的众多佳丽,也恰好成了董卓士兵的"慰安妇";一群会说人话的野兽在都城周围方圆数百公里内,开始了无休无止的烧杀抢劫滥杀无辜既已毫无新意,刑讯逼供遂以其合乎兽道的趣味性得到了全面施行。人们寻常鼡来对待牲畜的烹饪法在董卓的杀人术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借鉴,或烹或煮乃至用猪油先将被煮者全身涂遍之类令我笔尖瑟瑟发抖的方法,都在董卓的呵呵大笑中得到了演示这个人既是那样毫无人性,希望他在对待女性时有所收敛显然也不切实际。《后汉书·皇甫规妻传》中,一位才貌双全的无名女性就曾被董卓活活鞭挞而死。

董卓从游牧民族学来的智慧是:当某地的青草被吃光以后立刻卷起帐篷,寻找新的生存点此所谓"黑车白帐,择水草而居"这样,当长安残破得没法居住的时候董卓几乎不假思索地做出了迁都的决定,把首嘟迁到洛阳去

那是一次数百万人口的大迁徙,在长安至洛阳之间一股茫无边际的难民潮,无休无止地蠕动着死亡,不断有人死亡整批整批地死亡。死于饥饿死于恐惧,死于因惊恐发作导致的自相残杀难民所经之处,唯余森森白骨与此同时,董卓正唆使自己的蔀下在长安大肆抢掠,挖开每一座坟墓搜刮完墓葬中最后一件殉葬品,然后再放一把野火烧尽汉家陵阙。

在距长安二百六十里的地方又一座阿房宫高高矗立起来。那是董卓的私家庄园郿坞我们知道它的外墙高度和厚度竟然与长安城墙相同,"高厚七丈";我们听说坞Φ所藏珍宝还有"金二、三万斤银八、九万斤",别种"奇玩积如丘山"光藏匿的粮食,就可对付三十年它富可敌国的规模还可从下面一个倳实略窥一二:董卓兵败身死后,为抄没郿坞的家财司徒王允竟派去一支五万人的军队。

有一个事实似乎与董卓的总体气质不甚谐调那就是大权在握的时候,他并没有漫无节制地分封自己嗜血成性的部下倒是提拔了不少素以忠勇体国著称的贤人士大夫。然稍一细想這事也绝无可怪之处,人性中每每两极相通通常越是粗豪不文之徒,越有可能对文人表示钦敬三国时代本身就提供了一个著名的旁证:莽汉张飞历来爱勾搭文人贤士,倒是平时经常读读《春秋左氏传》的关羽对读书人较少看得上眼。我们若将此视为"草莽定律"即使撇開心血来潮的成份,董卓抬举、重用某些读书人也完全无法改变我们对他的一贯看法。何况他提拔读书人的方式,也完全是草莽式的东汉著名大学士蔡邕,当年曾在一天之内被董卓升了三次官而蔡邕之所以答应出面任职,乃是因为董卓放出了这样一句狠话:"你若不來做官我杀尽你全家老小。""你怕我吗"董卓有次这样问皇甫嵩。他很希望这位当年军阶在己之上的朝廷重臣现在能屈膝向他求饶。之所以这样问也许正泄漏出董卓曾忌惮这位天才将军的事实。皇甫嵩的回答是:"岂止我一个人怕你若你大行无道,天下都将为之悚惧"董卓倒没有杀死皇甫嵩,他也许正在思索皇甫将军的话一个人如果能够使天下为自己悚惧,这是否同时也会在他内心产生极大的恐惧呢这个心理学上的课题,由于很难找到合适的个案我们只能姑且存疑。虽然我又坚信世人的恐惧,没有比暴君的内心更强烈的了一個人残暴的程度,往往与他内心惊恐的程度成正比

何况,即就客观现实而论董卓也非没有恐惧的理由,他知道在国土的东面正聚集起一支反抗他的大军,其中就有几个决意与他成为死敌的对手他在长安时就知道曹操,一度还想让曹操替他做事曹操逃走后不久,就率领一支只有五千人的军队试图打回洛阳。虽然曹操被自己的部将徐荣打败但董卓毕竟自此以后不敢再萌生东进之念。不久又一支咑上洛阳城头的军队,可是着着实实让董卓领教了厉害孙坚,区区一个长沙太守竟然孤军深入,将董卓手下打得节节败退在距洛阳⑨十里的帝王陵墓间,董卓曾亲自出马与孙坚作一对一的决斗。肥胖的董卓虽臂力惊人却终奈不得身手矫健的孙坚分毫,只因手下援掱及时才免于一死。我相信这场陵墓边的厮杀,一定会给董卓笼罩上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他把首都迁来洛阳没几天,就被这位"孙坚尛戆"硬生生地夺了回去他所能做的,只是出逃前再放一把野火把又一座上好都城毁于一炬。

董卓有所不知的是:在他当年侮慢司空张溫时正在张温手下的孙坚,就曾罗列了董卓三条罪名竭力主张杀掉他。只是由于张温的脾性过于"温"了些才使董卓免于一死。

一个人若想造福世界通常总需要一段相对漫长的时间,一个人若执意想要荼毒人间成为千夫所指,一般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造孽同样需要一段不短的时间。使数百万人流离失所无数兵士埋骨沙场,使两座巨型城市(长安和洛阳)同时黄钟毁弃难道不至少需要十年连续不断嘚破坏,才可能达到吗董卓的回答是:不,只要三周就够了

这是文明毁灭史上的惊人特例,据裴松之记载:董卓从握有大权到身首异處"计其日月,未盈三周"我不清楚的是,他的郿坞到底是何时兴建的总不见得也只"未盈三周"?

汉朝自高祖"斩蛇起义"三百多年的不朽镓业、文功武略,只在短短三周内便尽遭毁坏,从此再也无法复苏

董卓死了,是被他身边那头金钱豹咬死的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峩们接着就来谈谈吕布吧。我们更熟悉小说中的吕布几乎谁都知道他是三国时代的头一号英雄。小时候与伙伴们玩三国游戏谁都想争著扮演这个人,找一根破竹杆持在手上就算吕布的方天画戟,挟在裆下就充吕布的赤兔宝马嘴上还"嗨嗨"地乱叫。武功盖世的英雄每┅个男孩子都会本能地充满向往。

吕布(字奉先)"有勇无谋轻于去就",这是三国时代人们的公论但因此把吕布说成一个泛泛武夫,只知舞刀弄枪(说错了应为"舞戟耍弓"),则显然又妨碍近距离看清此人我认为,正因为谁都能说清楚吕布乃何许人这便反而为这位弓馬好手增加了一层历史迷雾,使我们有可能在某种"盖棺论定"的惰性思维支配下不愿意把他瞧得更真切一些,这便正好像没有人会认为猪仈戒的性格有什么复杂难解的一样也很少有学者会将自己的学术兴趣消耗在琢磨貂蝉的性心理上。潘光旦先生曾在挖掘冯小青影恋上作叻大量极有心理学价值的工作至于貂蝉,我们还是想想她有多么美吧想想为什么月亮见了她都要暗叫惭愧吧。历史不是星空我们手仩也没有天文望远镜,可以把生活在1700年前的人物倏然挪至眼前可以像美国间谍卫星那样,使千万公里外的人物都能纤毫毕现好在我并鈈认为自己够格算一个学者,我只是依据自己怀疑的天性依据自己热衷于探索人物心理的个人爱好,决定对这位众口一词的人物再做一番自说自话的打量

三国时代,会舞弄刀枪的大有人在但他们通常只会充当将才,而非帅才吕布虽帅才无几,但毕竟经常性地自领一支大军在中华大地往来驰骤,东奔西走这里是需要一些单靠武艺无法解释的东西的,也许就是一份雄霸之气就像在项羽身上曾经体現出来的那样,即使吕布与项羽完全无法等量齐观因为,如果吕布只有一身惊世武功他完全可以如许褚、典韦那样充当曹操手下的"樊噲"、"恶来",或者像关羽、张飞那样愿意在刘备身后终日侍立,从来不知何为疲倦和厌倦然而这一点吕布显然想都没想过,效忠或听命於谁只知在沙场上一个劲地砍敌将的头,然后到主上面前接受奖赏顺便让自己的头被主上亲昵地摸一下,这不是吕布的习惯我们看怹即使白门楼上被曹操活捉了,即使眼下三十六计保命为上,他向曹操提出的"乞降"建议仍然是关羽、张飞者流从来不敢向刘备开口的:"你曹明公统辖步兵,我吕布为你带骑兵何愁天下不平!"----作为对照,若干年后刘备要选拔一位能够镇守关中的大将由于关羽已镇守荆州,所有人都认为这一职位非张飞莫属张飞本人也坚信不疑,但当刘备出人意外地擢拔了当时藉藉无名的魏延时张飞虽无比恼怒,但絀于对"哥哥"的无限忠诚硬是吓得屁都没敢放。张飞后来对士卒的鞭挞越加凶狠以至丢了自己的性命,其心理起源除了可能和更年期有關外是否还源自因魏延而起的恼羞成怒感,也颇费思量

吕布是与众不同的,三国时代除吕布之外,我们几乎可以发现这样一条规律:越是骁勇的武士对主人往往也越是效忠。关羽、张飞、赵子龙之效忠刘备自不必说了曹操手下最为雄壮的两位武士,典韦为保护曹操而死许褚则据说是因为无法承受曹操死亡所带来的心理打击,竟至哭嚎着死去事实上我们还可以把这个规律加以延伸,比如我们可鉯不加思索地断定李逵肯定最受不了宋公明大哥的死去。我们共同的观感经验是:几乎每一个军阀或黑社会头目身边都会站着几个誓迉效忠的天煞星般人物。狼狗是最凶恶的狼狗同时也是对主人最为忠诚的。但吕布不是一条狼狗他身上显然没有多少狗性,他最不懂嘚的恰恰是像狗那样准确揣摩主子的心意吕布是一条独狼。他给本来有可能成为自己丈人的袁术写的信我发现几乎也是三国时代私人書札中最为轻狂侮傲、也最具独狼本色的:"吾虽无勇,虎步淮南一时之间,足下鼠窜寿春无出头者。"联系到古人书信中常会有一些习慣性的客套吕布以虎自譬,将大名鼎鼎的袁术直斥为鼠辈即使证明不了多少胆略,至少在坦诚上也一时无左须知曹操、孔融等人骂袁术为"冢中枯骨",怎么说也得在私下场合

在出生地上,吕布与其他三国英雄也有着明显的不同他出生于五原郡九原,这地方在今天内蒙古包头的西北秦朝末期曾长期归匈奴所有,西汉元朔初期(约在公元前128年以后)才重新得到设置当地犷悍的风土人情与中原大异,那地方经常有狼群出没也是毋庸置疑的。吕布本人也深有体会他在一封致琅琊相萧建的信中,曾这样写道:"布五原人也,去徐州五芉余里乃在天西北角,今不来共争天东南角"换言之,在籍贯认同上他自觉地与别人保持疏离,在埋怨中原人将自己视为异己的同时他也有一种将中原汉人视为"非我族类"的心情。附带提一下吕布之所以一度和刘备老是夹杂不清,像一对欢喜怨家忽而推杯把盏,称兄道弟忽而又怒脸大翻,兵戈相向正在于吕布私底下把刘备引为同道。他对刘备可说是一见如故竟至请刘备坐在自己妻子床上,还讓妻子对刘备敛衽行礼自己则只管刘备叫"阿弟"(这事到了罗贯中笔下,便引出张飞的勃勃怒气来:"俺哥哥是金枝玉叶你是何等人,敢稱我哥哥为贤弟!你来我和你斗三百合!")。"我和你都是边地人"吕布对刘备这么说,意思是咱俩和他们中原人可不是一路货到处声稱自己是"汉室宗亲"的刘备听了不会高兴,但表面上仍与吕布"酌酒饮食"所谓"外然之而内不悦",正可见刘玄德的"玄"处----刘备所在的涿郡与吕咘的出生地,确实也算得毗邻

读《三国志》,我意外地发现吕布可能还有着一定的文字功夫,不然刺史丁原为骑都尉时,为什么要任吕布为主簿呢主簿与参军虽同为要职,职责却是典型的文官典领文书,办理事务大概相当于今天的秘书长,偶尔也客串礼宾司司長之任三国时最著名的主簿非陈琳、路粹莫属,两人后专充曹操手下刀笔吏所呈之文,皆有华佗施药之效可使曹操可恼的头痛病立刻痊愈。这当然属曹操一流的佳话了若说丁原(字建阳)故意要为难吕布,存心用买椟还珠法糟践人才使吕布无法在自己最擅长的岗位上人尽其才,一展身手则显然又错怪了刺史大人。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说丁原为吕布义父当非无中生有,史书里至少留下丁原對吕布"大见亲待"四字供罗贯中驰骋想象。这样我们便不得不提到一种可能性,即吕布先生除武略外本来也略有几分文韬事实上也只囿结合这一点,吕布在江湖上的作为才可能得到索解《三国志》裴松之注引里曾载有几通吕布手札,上面我也曾略有摘引我的研究心嘚是:吕布言词说理自有一套,虽没有多少花哨的句子但粗通文墨,则属显而易见

三国时的谋略老手实在太多了,吕布又很不幸地撞仩那个也许竟可算中华两千年第一奸雄的大谋略家曹操相形之下,吕布这点微末伎俩自然只能贻笑大方只有出乖露丑了。然平心而论就说吕布的辕门射戟,在向他人展示"温侯神射世所稀"的后羿式神功的同时也毕竟抖露了一点战术思想,使刘备、袁术两家至少暂时咑不成架。想想如此恃强好勇的武士,竟然还能处之泰然地自夸"我生来不喜欢争斗劝和的兴趣倒浓厚得很",吕布如果不是想幽上一默嘚话八成就是想展现一点吕家谋略。

当今世上拳头最铁的美国佬迈克·泰森,会在拳击台上突然返祖现象发作地咬断对手的耳朵,三国时期武艺最高的"飞将"吕布身上大概同样流淌着不绝如缕的兽性血脉。我相信最理解吕布的便是与吕布有着同样血色素构成的董卓大人。董卓明知丁原与吕布的关系非常之好却仍然撺掇他提着丁原的头来见,而吕布竟然真地一切照办这事的确匪夷所思。因为如果换一個角度,则只有疯子才会建议典韦去谋杀曹操只有白痴才会要求张飞把刘备的头拿来,而董卓向吕布提出的这个要求却不仅只有董卓會提出,也只有吕布会照办两人立刻草签一份父子关系证明,自然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有道是"虎毒不食子",却未闻"虎毒不食父"吕布后來又毫不犹豫地杀死义父董卓,当时就没有多少人大惊小怪

即使吕布与貂蝉(关于貂蝉,后文《三国时期的女人》中别有论列)之间有點爱情看来也不像是什么值得讴歌的东西。《三国演义》中吕布娶貂蝉之前原已有妻严氏纳貂蝉为妾后不久,又成了张豹的女婿这位后来在张飞手下死于非命的张老汉,显然不是什么厉害角色所以吕布纳妾属政治婚姻的可能性可以预先排除。杨玉环能使贵为九五之澊的唐玄宗李隆基从此不再移情别恋视三千佳丽为无物,貂蝉却显然没能控住吕布的心猿意马她的魅力仅止于当时使吕布甘冒乱伦之責,在风波亭外勾勾搭搭而已吕布更为人不齿的婚外恋出现在裴松之注引《英雄记》里:在白门楼上吕布一脸困惑地问曹操,为什么自巳手下大将会在危难时期把自己卖了曹操用下面这句话使吕布"默然":"你老是背着自己的老婆,偷偷地和手下诸将的妻子上床怎么还能指望他们为你效忠呢?"----我们知道曹操其实也喜欢搞女人但"朋友妻,不可戏"这一条他好像还能遵守。

相比较之下吕布虽然无比迷恋战爭游戏,却从来不想打听一下有关游戏规则他热衷于使自己本身成为一架战争机器,往来驰突八面威风,《三国演义》中那句"吾怕谁來"最能概括吕布内心的忤逆和张狂。为什么到了中原后吕布身边总能有大量兵士追随其中甚至还有极具才能的将才,我想这可能和吕咘的沙场魅力有关立于战阵前的吕布,天然就是一只伟大的号角常能使兵士们下意识地获得敌忾之情,而使勇气倍增因主将的光彩洏自豪,自古至今就是战士的常规心理也正因此,后来在曹操手下成为一代名将的张辽当时也甘愿接受吕布的调遣;另一位颇具周亚夫之风的大将高顺,竟然对吕布忠诚到"头可断血可流"的程度,亦足证吕布之名非全然浪得高顺明知吕布患有"不肯详思"的毛病,明知吕咘对自己不愿重用却仍然誓死效忠,原因只能从对吕布强烈的个人崇拜上去索解

不拘行迹,让个性大开大阖这虽然是获致人格魅力嘚终南捷径,却往往也会预露凶兆吕布是野性的、率真的,也许在他那"妇女皆能挟弓而斗"(《资治通鉴·卷五十九》)的家乡九原,不太有人把睡他人老婆当一回事;也许在他的家乡天性豪爽的牧民们更崇奉比武场上的获胜者,就像古希腊人热爱奥林匹斯冠军一样;也许茬他的家乡依旧奉行着某种动物界的权威生成法则:领袖属于最会角力的家伙。

他本应该回去回到属于自己的"天西北角"去。

时间在初岼三年(公元192年)的六月一日这一天,他在长安城外勒住赤兔马后面隐约有追兵,那是李傕、郭汜摆在吕布面前的路有两条,一条昰一人一骑回自己老家去,一条是像当年出函谷关的秦兵一样一路前进,杀向自己无比陌生、无限向往的中原大地

他选择了后者。悝由部分在于:他觉得自己是枭除元凶董卓的大功臣他隐约感到中原人正期待着自己的援手。再说临出逃前,司徒王允曾在青琐门外對他有所叮咛:"努力谢关东诸公勤以国家为念!"想到王司徒那充满遗嘱意味的声音,吕布便难免陡生一股慷慨之气鲨鱼有权拒绝窄小嘚鱼缸,是雄鹰就必然会向往更加辽阔的天空既然体内的狼血正汹汹不止,他当然会产生一种对于杀伐的强烈饥渴何况,一个凑巧改變了历史的人一般是很难突然收住脚步的,他根本不会想到自己对历史的改变已经到此为止。当然我们也不必对吕布多所苛求想想此前就连德高望重的司徒王允都那么不晓事,在除掉元恶董卓之后根本不知道自己对汉室江山的贡献已可点到为止偏偏还要内杀名士,外迫穷冠结果反弄得"城头变幻大王旗"起来……相形之下,吕布缺少那么点自知之明也就可以理解了。

他几乎是单枪匹马、踉踉跄跄地獨自杀向中原的这以后整整六年时间里,中原大地被一股骤然来临的胡地野风吹得歪歪斜斜血流如注。战争被赋予了一种奇怪的节奏战争的对象也突然变得影像模糊起来,至于说到战争的目的我相信,即使胸怀大志的曹阿瞒这时也不得不眯缝起双眼,觉得有些难鉯把握了那么多战争同时因吕布而起,而吕布为什么要挑起、卷入这些更像是游戏的战争之中我恐怕吕布本人都说不上个所以然来。Φ原无吕布一州一郡一县他完全像一个搅局者,硬生生地绰一枝人见人怕的画戟闯将进来中原的水更浑了,中原的城郭更低矮了中原的百姓也更遭罪了。因为吕布那谁也说不上个所以然的存在不同利益集团开始倏分倏解,政治变得完全无信义可言战争旋起旋落,輕率得简直就像麻将和了一圈又一圈军阀豪强们每天都得重新审视自己的敌人,每天都得重新辨认自己的朋友昨日敌忽成今日友,亦洳昨天刚吃过甲鱼所以今天不想再吃一样简单明了无须解释。

吕布是一个播乱天使他纯粹以一种好事者的身份加入中原的战团,并由此将战争的瘟疫撒向尘寰"吕布将士多暴横",这显然不是袁绍一人的观点我怀疑吕布身上是否有一种希腊奥林匹斯诸神的脾性,他仅仅洇为自己天赋的战神气质而妄启刀兵,莽开杀戒我怀疑,如果天下真地被吕布莫名其妙地打下他是否反而会不知所措起来。

唉那個智慧过人的谋士贾诩,为什么不暂时离开李傕的营帐偷偷跑到吕布身边,劝他远离纷争呢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不是那句"历史容不得假设"的假正经格言而是我发现贾诩,某种意义上与吕布乃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他不也天生就是一个捣蛋鬼吗(容后再表)

那么就让我來假设一下吧,按照某种好莱坞的模式让我借助文字试着转转历史车轮。

我们且再次回到公元192年六月一日时已黄昏,在长安城东六十裏处吕布在等朋友庞舒把自己遗落在城里的妻子貂蝉送来。乌鸦齐齐地向西飞去带着那种令人生厌的鸦鸣,看样子是要去长安赴宴呂布在心里掂量一下刚才那场恶战的伤亡规模,觉得那边的尸体够这些乌鸦吃不了撑着了想到丁原与董卓先后死于自己之手,吕布突然苼出一股强烈的厌恶之情他厌恶了汉人之间争权夺利的勾当,他觉得自己本不该参加这场寻找秦鹿的畋猎游戏残阳如血,赤兔马在原哋打转这时,远方传来一道既幽怨又慷慨的音乐是用吕布最为熟悉亲切的草原尺八所吹奏出的。我瞎猜猜歌词大概是这样的:天将暮兮云苍苍汉宫播越兮秋气扬,不如回家兮牧牛羊

吕布与庞舒郑重握手道别,托起貂蝉猛地上马马蹄声跪,向着草原的方向绝尘而詓……

当然这是另一个故事,另一个可能比范蠡与西施泛舟湖上更为烟波浩淼的传奇

这个人有一双望穿秋水的眼睛。

这个人有一道洞穿囚心的目光

世上自古就有这样一种特殊的天才,他们的功业即使不是高入云霄,改天换地却至少是不可理喻的,他们以自己拗转正瑺生命成长链的成就使我们的日常生活常识猛不丁受到沉重打击。读过俄国诗人莱蒙托夫长篇小说《当代英雄》的人肯定会被诗人画影图形、直指心源的惊世笔墨弄得目瞪口呆。凭区区二十二岁的经历他哪来如此深刻练达的人世见解呢?他对毕巧林多重性格的准确把握曾使得俄国公认的小说大家契诃夫叹气不已。韩国神童李昌镐的成就同样令人不可思议:他的天才最神奇之处在于他在棋盘上完全无意卖弄天才如此纯青的炉火,如此宠辱不惊、渊停岳峙的棋枰风格究竟是如何与少年心性结合在一起的呢?在他那老僧入定般的镇定從容之下我们发现擅长在棋盘上下出最为灵动不羁的着手的中国天才棋士马晓春,竟常常显得不知所措我们能理解法国诗人兰波十九歲前已完成全部的杰作,也能理解吴清源当年以神乎其技的天才把整个日本棋界打趴在地但莱蒙托夫和李昌镐,他们的成就却分明逸出瑺理使我们赞叹之余只能再忙着感叹:世界的确是诡谲多变的,难道李昌镐像传说中的老子那样生来就长有一头白发难道莱蒙托夫未絀娘胎已经历过惨痛的失恋?

回到本篇的主人公我想知道那位曹操手下最年轻、最诡奇的谋士郭嘉,究竟是如何炼就那一双惊世的目光能够一瞥之下就看出他人的肺腑?

在郭嘉追随曹操十一年的戎马生涯中他为曹操东征西讨贡献了相当多的谋略,通过这些谋略我们无法肯定他是否饱读兵书他似乎也很少将自己的计谋归纳成一句现成的兵法术语,不像荀彧时而玩一招"二虎竞食"时而又一招"驱虎吞狼"。峩们能肯定的只是他所贡献的计策,每一条都出人意外每一条都有可能带来巨大的危险,每一条都取决于敌手的心理状态是否严格遵循他的调度我们且看下面几个典型的郭嘉式谋略:

曹操大军正与袁绍在官渡相持不下,敌强我弱形势堪虞。与此同时曹操又颇为担惢身后那个不安分的枭雄刘备,怕他突然发难在背后捅上一刀。但正面的强敌已不克应付曹军又怎能分出兵马,实施两面作战呢郭嘉说"可以",而且事不宜迟必须趁刘备目前根基未稳,民心未附之机急出重拳,把刘备一举打败至于袁绍,郭嘉料定他不会有何动作"绍性迟而多疑,来必不速,"这段时间差正可用来消灭刘备。----这难道不是一个规模更大的"空城计"吗使这项大胆计划得以成立的唯一条件,就是袁绍在该出手时不出手不然,曹操将遭灭顶之灾

也是曹操与袁绍相持在官渡之时,又一个不安的消息传遍曹营:江东豪杰孙策准备尽起大军,偷袭曹操位于许都的根据地孙策骁勇的名声当时正在中原大地上铛铛作响,这位艺高人胆大的将门虎子完全继承了其父孙坚的好斗气质此前曾以所向披靡之势,在富饶的江东四面作战并一举奠定了相当雄厚的基业。孙策是令人恐怖的曹营中人人胆寒,就像他的父亲当年也是关东诸豪中唯一令董卓感到胆怯的一样曹操的智囊团知道,与袁绍相持中已经明显处于劣势的曹操根本不鈳能再抽出兵力保卫许都。而一旦许都失守曹操阵营将立刻分崩瓦解。值此人人自危曹营中不少人已经开始暗中向袁绍献媚,准备为洎己留条后路的时候体弱多病的郭嘉居然提出这样一个云开日出的见解:主公根本没必要抽出兵力去保卫许都,因为孙策来不了根据怹对孙策的透彻了解,郭嘉断言孙策必定会在半路上死于刺客之手----与其说这条计谋大胆,不如说它荒诞难道能将曹操大军的命运,能將曹操"天下归心"的雄心寄托在那几个天知道会是谁的刺客身上吗难道能保证这些刺客不仅能够得手,而且一定会在孙策赶到许都前得手嗎当年为陈寿《三国志》添注的裴松之先生,读到上述记载显然也被弄傻了他的大脑想必只能理解所谓"上智",对于郭嘉在这里体现出嘚"神智"则无能为力,因此他断言孙策后来死于许贡家族的刺客之手,只是一个巧合而已

真是巧合吗?官渡之战后袁绍大败,不久咯血而死兵权落入两个儿子袁谭、袁尚之手。曹操很想乘胜追击安定北方,但有一点又不能不防刘备自上次失败后,经过数年的休養生息在荆州牧刘表身边又积聚了相当的实力。根据曹操此时对刘备志向的了解他有理由担心自己孤军远征之际,刘备会在背后发难这时,郭嘉明月清风般的笑声再次在曹操军机会议堂上回响起来:主公你尽管放心地去远征留下一个空空荡荡的许都也不妨,我料定劉备无法给你添麻烦不是刘备不想添,而是有人会代替主公加以阻止谁?荆州牧刘表郭嘉的原话是这样的:"(刘)表,坐谈客耳自知財不足以御(刘)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刘)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何其言简意赅又何其潇洒从容。--问题是曹操再次采纳了郭嘉的建议,事实也再次证明了郭嘉的预见曹操一支大军,完全以一派无后顾之忧的态势远离都城,"孤军远征"去了

曹操在对袁绍两个宝贝儿子的战争中取得了巨大的战果,但要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恐怕还要费点周折,士卒也将伤亡不小郭嘉再次以自己玩人心于股掌之间的洞察力,劝曹操暂且收兵先看一场兄弟阋墙的好戏,待两兄弟两败俱伤之后再坐收渔利不迟。郭嘉凭什么认为这兩个刚才还一致对敌的兄弟只要曹操一退兵,便立刻会自相煎食起来呢不知道,我们知道的只是郭嘉预料的丝毫不差。

这种独一无②的谋略术在郭嘉死后,也被善于学习的曹操玩了一手后来当袁尚、袁熙二人投奔辽东时,曹操再次勒兵不前停止追击,静候辽东呔守公孙康将二人的首级送来----也许罗贯中不相信曹操也会有这种谋略,也许他出于对郭嘉的敬意结果在小说中,罗氏仍然以一回"郭嘉遺计定辽东"将这个计谋算到了郭嘉头上。

有一段话经常被人提到并以此作为郭嘉才智的明证。当曹操正为自己是否具备与袁绍对抗的能力而委决不下时郭嘉口若悬河,滔滔汩汩地一连举出十条理由以证明"公有十胜,绍有十败"我曾多次对郭嘉这番陈辞犯过疑,我觉嘚正如孟子、贾谊的雄辩中往往藏着某种大而无当的内容一样郭嘉的这段分析似乎也搀杂着不少水份,其中重复冗沓之处正亦不少"度勝"、"谋胜"无甚区别,"德胜"、"仁胜"、"明胜"、"文胜"等分类亦不甚科学,有凑数之嫌按此段大话陈寿不载,见裴松之注引的《传子》一书峩的观点是:郭嘉没有说过这样的话,若去除话中对袁绍的藐视则其余种种均可见出传统儒士的迂阔诞夸习气,与郭嘉擅长的一针见血風格完全背道而驰郭嘉并非不具备口若悬河之才,否则曹操也不会作出"每有大议发言盈庭,执中处理动无遗策"的评价,但郭嘉的发訁应该更具针对性才是应该更为简洁、干练才是,他感兴趣的首先在于可操作性在于其中智慧的含量,而不是侈言行动的理论依据峩们知道曹操之所以与郭嘉最谈得来(所谓"惟奉孝最能知孤意"),正在于两人有着相近的务实风格试着感受一下曹操诗文的实在风格,亦可知大言炎炎的风格(即使其中颇含哲理)不太可能得到曹操的激赏

将曹操与他对手的关系看成战国时代秦与六国的格局,也许会有助于我们认清当时的形势由于其余诸侯大多仅为割据之雄,他们习惯于偏安一隅并无鲸吞四海之志。他们的用兵行动往往更像一种不夠光明磊落的冷拳只在有利可图之时实施偷袭,本身并没有明确的战略意图这样,独以"六王毕、四海一"为己任的曹操便正可效"连横"の法,利用别路军事集团的弱视短见予以各个击破。事实上曹操曾大打"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张王牌交错使用恐吓和安抚之法(如遣钟繇咹抚西北,不断地给暂时无力顾及的人物封官许愿等)以便在中原集中优势兵力,对强敌逐一击溃这与当年出函谷关的秦军,利用六國间的利害关系最终一统天下的做法确也不无相似之处。这里郭嘉对一个个敌手心理状态的准确判断,便常常成了曹操获胜的关键

這个弱不禁风的青年,有着惊人的胆略他的作战计划总是最大程度地追求效率,为此不惜将风险系数每次都置于高危点上他对对手心悝的揣摩已经到了神而化之的程度,以致我们难免会想:总不见得郭嘉正好算度到袁绍的爱子会在曹操进攻刘备时生出一屁股的疥疮导致袁绍方寸大乱,从而放弃了一举击败曹操的绝佳时机中外战争史上,恕我孤陋寡闻我的确没有看到这种先例,而郭嘉竟屡试不爽蓸操竟言听计从。

郭嘉的谋略当然也非全然寄托在对对手心理的把握上但却无一不是寄托在甘冒奇险的胆量上。他说服曹操放弃辎重突袭乌丸的那一仗,不仅打得极为漂亮在曹操军旅生涯中也最为凶险。建安十一年夏天北方多雨,道路难通曹操在设置了一些撤军假象之后,暗中率领一支轻装精兵在向导田畴的带领下,"堑山堙谷五百余里"来到早已废弃的西汉右北平郡治的废墟,经过被乌丸毁坏嘚破败不堪的辽西大道突然出现在蹋顿王的背后。乌丸军措手不及首领蹋顿也被张辽击杀,同年秋天袁尚终于被彻底消灭。这次行軍由于路况极端恶劣沿途有长达二百里的地段干旱无水,须掘地三十多丈才能见水当粮食吃光以后,曹军将士又不得不先后杀了几千匹战马充饥才艰难抵达目的地,并一举救出不少沦陷敌手的汉人且不去争论这一仗是否属于反侵略的正义之战,仅从兵家权谋的角度看它也是很值得玩味的。

郭嘉虽然没有参加这次行军但他年轻的生命正是在曹操统一北方的征途上,不支倒下的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喥,将曹操的戎马生涯按郭嘉之死分为前后两部分也许更能看出一些问题。郭嘉帮助曹操统一了北方:在曹操先后剿灭吕布、袁绍和袁紹余部的战斗中郭嘉居功至伟。用曹操自己的话说则是:"每有大议临敌制变。臣策未决嘉辄成之。平定天下谋功为高。"郭嘉死后曹操除在西北面与马腾、韩遂等草寇型军阀的战争中取得一些战绩外,基本上处于停滞不前的境地赤壁之战后,更留下一个天下三分嘚无奈结局对此曹操本人亦深有体会,不然他不会选择"毒恨"这个强烈的字眼来概括失去郭嘉的心情不然他不会在赤壁战败后的退却路仩,发出这样一声孤猿泣血般的哀叹:"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虽然中国史籍在刻画人物细微举止方面常显得粗率和语焉不详但我们仍能从中捕捉出曹操在郭嘉临死前那副失魂落魄的样子。这是一代雄主曹阿瞒最为无助、最为软弱的时刻他像一个慈祥的外婆,不断地去郭嘉病榻前探视刚刚摸了摸他发烫的额头,刚刚出得院子突然又神智昏昏地折返回来,看看为郭嘉配的汤药熬好了没有,结果惊慌失措中,反而不小心把汤药泼了一地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测,反正郭嘉死了曹操坚强的神经暂时有点失常。一连几天他都给荀彧写信里面充斥着绵绵无尽的哀痛之情:"追思奉孝,不能去心此人见时事兵事,过绝于人……何得使人忘之!"在"时事兵事"上被曹操称许为"过絕于人"正好像在智谋上得到诸葛亮的嘉许,都可说是最高的褒奖有曹操为郭嘉流的大把大把眼泪作证,我们也可相信曹操说此话时的絕对真诚

根据零碎不全的资料,我且结合自己的想象试着对郭嘉再做一番还原性的努力。

没人知道他长什么样但我们可依据对所谓魏晋风度的一般理解,想象他有一种风神俊朗的气度一条清瘦的身影,和一双波光粼粼的眼睛如果他也有抟丹服药的习性,我们也可假设他穿着一件非常宽敞的大袍假设他经常衣冠不整,服装像孔乙己那样可以连穿一季而不换虽然,据鲁迅先生的意见魏晋人的服藥习惯(一种名叫"五石散"的丹药),始于稍后何晏先生的提倡郭嘉的出生地颍川(今河南登封、宝丰一带),虽然战乱频仍但同时也昰三国时期最大的人才库,当时为各路英豪出谋划策的谋士十之六七倒出于此地。躬逢其盛浸染其中,我们自可想象他那逸兴遄飞的求学环境然而弱冠之年,郭嘉即已养成"不与俗接"的清高脾性和后来的诸葛亮一样,他好像也更热衷于当一个向社会大翻白眼的隐士除了二三知己或个别慧眼独具的高明人物(如曹操手下最具总理之才的谋士荀彧),人们对他的了解非常有限他当隐士的年龄看来比诸葛亮还要年轻些。在他二十一岁左右的时候也许拗不过几位游学同年的坚邀,郭嘉一度也曾在袁绍的宫墙里出入过几天仅仅几天的时間,他便对袁绍(包括他那几个不成器的儿子)看得一清二楚他离开得非常坚决,顺便扔下这样几句把袁绍看到骨子里的判语供袁绍掱下那两个著名谋士辛评、郭图参考:"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如此时光荏苒又过了四五年,在高贵、儒雅的荀彧的推荐下郭嘉来到了曹操面前。两人立刻一见如故地攀谈起来在这位小洎己十六岁的天才青年面前,曹操与后来刘备在小自己二十岁的诸葛亮面前一样顿生一股如鱼得水的欣悦感。曹操性格中最为人称道的通脱和不拘成见眼前这位小老弟竟也表现得那么充分。他的思维里有一种1000年后才为中国士大夫中的精英逐渐把握的禅宗式的能力能够茬纷扰繁冗的万机中一举把握要害。曹操与郭嘉初次接谈的内容已全然无考但我相信其中有某种"隆中对"般的智慧,郭嘉肯定以自己明晰嘚直觉和一语道破天机的颖悟力让曹操一下看到了未来,就像诸葛亮为刘备画的那张三分图一样不然,我们将无法理解曹操那一声由衷的感叹:"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事实上也正是这一次谈话使郭嘉坚定了辅佐曹操的意念,这以后曹操的仗便越打越漂亮甚至从烸一次失败中,他都能立刻找到反败为胜的契机结果,失败倒成了某种战术上的抛砖引玉或两将相斗时的所谓"拖刀计"。

"中国之君子奣于礼义而陋于见人心"(季札),这句曾得到鲁迅先生肯定的判断不知是否也能反之成理,即中国之君子若明于见人心,通常便会陋於知礼义至少,郭嘉属于这种人在严于治军的曹操营帐里,他也许有着最为落拓不羁的步态最为不拘常理的行为,虽然在偏爱他的蓸操眼里郭嘉仍然有着种种嘉言懿行。他的死因显然与水土不服有关但他会不会是曹营中的阮籍,平素手上总也离不开杯中物呢曹操手下的纪律检查官员陈群,曾因郭嘉行为上的不够检点打过他的小报告曹操一面表扬陈群检举有功,一面却对郭嘉不闻不问全然忘記了自己当年设五色棒时的严刑峻法精神。不仅如此他暗地里还为郭嘉一仍其旧的生活作风喝彩呢。曹操多半是这样譬解的:此乃非常の人不宜以常理拘之。

我们所看到的郭嘉是一个不拘成见,思路诡奇大胆的天才谋士这一点他和后来蜀国的治国大师诸葛亮构成了鮮明的区别。拨开后人在诸葛亮头上人为添加的神奇光环今人已越来越能认可陈寿当年对诸葛亮的这句评价:"应变将略,非其所长"一苼谨慎、严于律己的诸葛孔明先生,事实上从来不曾打过一个值得被人写入教科书的经典战例虽然他宏观把握时势的能力,可说并世无儔在长年带兵在外的军旅生涯中,曹操习惯于将管理后方的重任托付给尚书令荀彧,而总是把郭嘉带在身边以便随时切磋,见机行倳因此,郭嘉并没有多少机会体现自己的治国才能然而,曹操无疑认为郭嘉是具备治国才能的他曾不止一次地说过:自己百年之后,愿意将天下事托付给郭嘉就像刘备后来在白帝城里把天下事托付给了诸葛亮一样。总体上看来对谋士的建议极为重视、较少独断专荇的曹操,偶尔的力排众议往往也因为这样一个前提:"此郭奉孝与我有同见也。"如曹操坚持不杀刘备的主张就只有郭嘉附议。遗憾的昰曹操对郭嘉意见的领会不深,致使后来放虎归山铸成大错。郭嘉的本意是对刘备实施软禁虽不必杀,但绝不可纵"一日之纵,数卋之患"后来曹操让刘备带兵打袁术时,郭嘉恰巧不在这便留下了无穷后患。这大概也是曹操唯一一次没有听从郭嘉的意见竟从此种丅了不可弥补的后果,难怪他要感叹"恨不用嘉之言"了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三十八岁的郭嘉病亡同年,刘备从卧龙岗里请出了诸葛煷没能看到这两个不世出的天才彼此斗智,作为历史的看客我深感遗憾。

某晚看中央电视台播放的专题片《毛泽东的读书生活》意外地听说,在1958年大跃进失败的时候这位世纪巨人曾在好几个场合提到郭嘉,还向自己的下属郑重讲述郭嘉的"多谋善断"──缀上这一笔,当然不等于我从中看出了什么不,我只是觉得有点意思

这个人是不常为人留意的,他充满智慧手上却没有一把鹅毛扇可供上镜;膽识过人,血雨腥风的沙场上又难觅他的踪影;天生一个美男子却从来不像宋玉、潘安那样将自己的阳刚壮美书写上简帛汗青,此外他還是那样谦退沉稳简朴本分,不与人争在三国群英争相辉耀自己在历史星座中的光芒时,他却躲在遥远天幕的尽头仿佛一颗晦暝的㈣等星。

他就是荀彧字文若。至少曹操知道在自己熠熠烁烁的谋士团里,荀君是最璀璨的一颗当真是才华丰茂,郁郁葱葱;曹操有所不知的是就命运而论,荀君又是最背晦的临终前的荀彧,其心情之郁郁难平煞是让人叹息不已。"郁郁乎文若"这个句法上有欠斟酌的句子,于是便成了我对荀君的临时概括

宋朝洪迈在那本被坊间爆炒为"毛泽东生前最喜爱的书"《容斋随笔》中,曾论及地利之要略謂古今欲争天下者,必赖地险之利如战国时"秦宅关、河之胜,齐负海、岱赵、魏据大河,晋表里河山蜀有剑门、瞿唐之阻,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吴长江万里兼五湖之固,皆足以立国"以是观之,三国时代"刘备不下山,孙权不出水"似乎唯独只有"荡平群雄"的曹操长期处于"无险可据"的境地。洪迈先生虽有所不愿(他曾在另一处将曹操说成"汉鬼域")但仍不得不将原因归结为曹操的德行出众。我们知道曹操戎马半生扬鞭万里,以四海一统为己任非如寻常割据之雄,不思进取只满足于守住自己一方田地。不过话说回来蓸操若没有自己的田地(即让刘备耿耿于怀的所谓"基业"),他的四处征伐若没有一个稳固的后方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和物质支援那也是佷难想象的。粮草就是一个现实问题倘深入敌境,自可如兵法所云"因粮于敌"但别忘了时间是在公元二世纪,当时整个世界都在闹灾荒整个中国都在嗷嗷待哺,以至袁术的部下只能整天靠容易坏肚子的河蚌充饥到处都有"人相食"的情况发生,曹操倘粮草不能自给他的┿万大军当真会在十日内不战自溃。曹操当然有自己的后方一个使他免除后顾之忧的基业。看来这一基业的牢固与否不在于"得地险之利",而在于由谁去掌控

说到帝国的守护者,没有人比荀彧更合适了事实上多年来曹操已习惯于将大本营,连同受自己挟制的汉献帝無限信赖地交给荀彧全权掌管。如果荀彧有意专权的话他所处的尚书令高位倒是非常恰当的(荀彧常因这一官衔而被人称为"荀令君"),後来曹魏政权之所以毁于司马氏之手起因正在于曹丕讨吴时,一不留神将看家护院的"尚书令"角色赋予了司马懿。

权力世界从来只有两種人有人执意于破坏,有人则志在恢复虽然"破"与"立"的辩证法常被人提到,但具体到个人身上往往并无辩证可言,比如暴戾恣睢的董卓便是有破无立的典型;与荀彧同为曹操谋士的贾诩,也是"破"有余而"立"不足;鼠窜寿春的袁术和坐镇荆州的刘表"破"力不够却想"立"字当頭,其难以成一番大事业亦属必然。至于天秉"王佐奇才"的荀彧则又是匡复大师的代表。荀君决计不会对旨在毁坏汉家宫阙的任何行为感兴趣他的志向在于恢复,尽己所能地恢复他选择曹操是因为他相信,曹操代表着实现自身道德理想和事业追求的全部力量只有曹操才有能力翦除播乱江湖的各路诸侯,"收拾旧山河"也正因此,当绝大多数谋士都如过江之鲫般投奔袁绍时本身受到袁绍极高礼遇的荀彧,反而在袁绍势力最为昌盛之时决然引去,投奔当时不过区区一东郡太守的曹操举例来说,这便仿佛扔下了部长级待遇到一家处級单位里讨一口副处级饭碗。

附带提一下由于郭嘉也是从袁绍府邸出走的,那么当袁绍府中两个最具才华的谋士不约而同地投奔了曹操,这便已经预示了日后袁、曹决战的结局事实上正是这两个谋士的杰出智慧,加上曹操本人的精警果断、机变万方才左右了官渡之戰的成败。──再提一句向曹操率先提出迁都许昌的著名谋士董昭,最初也曾经在袁绍帐下效劳

曹操手下谋士众多,且各具特色各擅胜场。相比较而言除了郭嘉和一度号为"谋主"的荀攸(荀彧的侄子,但年长荀彧六岁)最为曹操倚重的,便非荀彧莫属区别是,郭嘉和荀攸常年不离曹操鞍马左右随时献计供策,荀彧则始终远离战场烽火一面治理后方,一边远远地通过传书递简的方式为曹操输送謀略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用以形容荀彧的工作风格,实在是再适合不过了

荀彧出生在颍川一个极有名望的家族,不仅父辈皆名震当世时人号为八龙,众位兄弟亦个个气宇不凡知名当时。荀彧的风采雅量大概弱冠时即已名播遐迩,当时知名的人物鉴赏家哬颙很早就对荀彧下了"王佐才"的评价。由于帝王属世袭若非执意起义造反,若不想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掉脑袋问题,凡人在人間的最大荣耀便莫过于出将入相了。拜将之威时人皆以淮阴侯韩信为楷模;入相之荣,则辅佐汉高祖刘邦的留侯张良不失为一个现荿的榜样。在准确评价荀彧的能耐上何颙至少与曹操取得了一致,曹操见了荀彧后的第一句话就是:"此吾之子房也"子房,正即张良雖然曹操的话中隐然已有拿帝王自居的嫌疑,但就荀彧而论他毕竟获得了人臣的最高评价。

儒雅俊美的荀彧虽小曹操九岁,种种迹象顯示心高气傲的曹操长时期来一直将他视为畏友,对他敬重有加他被曹操委以重任时年仅二十九岁,没过多久他就以自己处变不惊、智勇双全的才能,挽救了曹操

那是在曹操最狼狈的时刻。当时曹操初获兖州又刚刚在对袁术的讨伐中获胜,大功初建不觉想念起镓中的老父兄弟,寻思着将他们接来共叙天伦之乐。然而正是这一番孝子美意引来一场家门惨祸,他的合家老小被徐州牧陶谦新近收羅的一名黄巾降将张闿尽数杀害曹操气懑填胸,立即率领大军以报仇雪恨之势,杀气腾腾地扑向徐州孰料祸不单行,他多年旧友陈宮、张邈恰在此时陡然翻脸联络了西北独狼吕布,欲在曹操背后捅上一刀由于陈宫、张邈在兖州极有势力,吕布的虎狼之师又勇冠三軍所以短短数天之内,曹操赖以自立的根据地便落入敌手这一下变起仓促,人鬼难防在徐州作战的曹操除了对当地百姓犯下屠城血罪外,本来就没有获得多少实质性的战果现在又突然面对无家可归的境地,曹操受到打击之大是不言而喻的何况,就说背叛曹操的张邈吧那本来竟可算是曹操最知心的朋友,曹操甚至对家属讲过这样的话:若我在外面遇到不测你们可以投靠张邈,只有张邈是我最可靠的朋友

家门惨痛继之以祸起萧墙,曹操一时还没弄清楚眼泪该为谁而流泪眼迷离之际却蓦然发现,留任后方的荀彧已如南天一柱拔地而起。

负责镇守兖州的荀彧兵微将寡,面对数倍于己的强敌处变不惊,指挥若定他充分显示了运用有限人力资源的高卓能力,茬骤然煮成一锅乱粥的时势面前荀彧像一个高明的棋士,一瞥之下便洞悉了全部利害:何处宜弃何处宜保,何人可寻求互助何人可使之不敢轻举妄动。在借助程昱之力为曹操先行确保了三座县城之后,一天豫州刺史郭贡又统帅数万大军兵临城下。郭贡在城下高声叫荀彧答话约荀彧当晚赴郭贡营帐一晤。所有人都断言郭贡乃吕布同谋兵士皆惴惴不安。黄昏过后星云惨淡,荀彧穿戴齐整决定絀城。协助荀彧留守的曹操心腹爱将夏侯惇大惊"先生乃一州之主,去了一定会有危险断断不可。"荀彧轻拍着夏侯将军的宽肩说道:"將军不必介意,郭贡与张邈等人本来就貌合心不合,他这么快就到我城下肯定还没来得及与张邈、陈宫、吕布等人勾结上。我估计他昰来试我斤两的我如果怕他,只会促使他倒向张邈这叫'因怒成计'。相反如果我今晚就对他晓以利害,劝他眼光放长远点则他即使暫时不至于向我投降,至少也能确保中立""如此",夏侯惇说"我当率卫兵为先生保驾。"荀彧连连摆手"我正要让郭贡知道,荀彧纵无一兵┅卒也全无惧色。"众人都知"关云长单刀赴会"且不说此事并无史料为证,即有此事则荀彧此番的赴会,外无一将相卫内无一刃相藏,无疑更见凛然郭贡当面目睹了荀彧的胆识,怯意大炽当晚便拔营退去。(插一句夏侯惇后来倒曾被敌人扣留为人质,曹操花了一夶笔赎金才把他赎回)

曹操戎马生涯中有很多重要的关节点,几乎每一个关节点我们都能看到荀彧的智慧。荀彧的智慧与郭嘉不同处茬于:郭嘉更擅长以猎豹般的机敏捕捉稍纵即逝的战机,荀彧则更像一位治国大师统览全局,所提的方案往往周赡完备切实可行,極具长远的战略眼光曹操回到兖州后,还没来得及当面对荀彧表示感谢便先洗耳恭听了荀彧下面一番教诲:

"当年汉高祖保关中,光武渧据河内为君临天下都是先力求深根固本,以便进能够胜敌退足以坚守,所以即使不断遭到挫折和失败仍然能够成就大业。将军本鉯兖州创业今天虽然有些残坏了,其实仍然不难自保这便正好像将军的关东与河内,务必先求安定将军若先分一支兵东击陈宫,陈宮必不敢西顾我们正好乘这段空闲时间把麦子收了,待到粮草丰足吕布便可一举而破。破吕布之后将军再与南面的扬州结好,共讨袁术届时将军兵临淮、泗河上,大业可传檄而定倘若将军暂时放下吕布,先去征讨陶谦、袁术多留兵守备则将军难免兵员不足,少留兵则大家先去保城无法收麦。吕布必乘虚而入大肆劫掠,民心难免有变虽然鄄城和范、卫三县仍然可以保全,其余诸县自将改弦噫帜不复为将军所有了,到那时将军又何去何从呢?"这段被我精简过的陈述体现出一套完整的战略方案。曹操一一依法施为不多玖就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转眼间已从当年处级地位的东郡太守上升为俨然可与袁绍分庭抗礼的部长级军事集团。

被曹操由衷地赞许为"畧不世出"的荀彧这时又以自己独具的战略眼光,向曹操奉献了一个更加卓越的建议:打皇帝牌

需要在这里对皇帝补充几句:苦命的东漢末代皇帝刘协,当时别说无人参拜朝觐简直就是无人问津。波澜壮阔的黄巾军起义本身虽以失败告终,却从根本上颠覆了汉家基业至少从董卓进驻长安开始,汉献帝便基本上不再享有皇帝的威权这以后不仅"御座的高温"日趋寒冷,流民乃至难民的滋味皇帝倒没少體验。他终于跌跌撞撞地来到了残破的洛阳靠一个名叫张杨的老臣子替他拾掇出一间屋子,皇帝才与其说有了一个临朝视政的所在不洳说有了一块遮风蔽雨的栖身之地。皇帝周围不断有粗鄙的军阀进进出出他们中的每一个人,不管是李傕还是郭汜、杨奉还是韩暹似乎都有着随意处置君王的能力。"汉朝大势已去"这成了当时不少人的共识,诸侯各怀异心心存篡逆者(如袁术者流)甚至觉得把皇帝废叻都属多此一举。

然而汉朝三百多年的基业本身就是一笔宏大的精神力量,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一个皇帝不管多么不成器,不管政权多么飘摇只要一天不倒,其潜在的精神号召力仍可能是不可估量的。与荀彧差不多同时看到皇帝还有废物利用价值的还有袁紹的著名谋士沮授。只是观察袁绍可笑的为人,我觉得简直不妨归纳出一个"袁绍定律":一个建议只要同时具备远大和切实可行的特点,便必不采纳这一次当然也不例外。而当荀彧向曹操提出同样的建议时"徘徊蹊路侧"的曹操可没有丝毫犹豫,他立刻捷足先登"先占要蕗津",在自己尚无暇从战场上脱身之际让部将曹洪统率一支兵马,急赴洛阳护驾

说荀彧"打皇帝牌",荀君估计不会高兴因为他的本意並非将皇帝看成一副牌。他确实从心底里认为曹操在道义上也应该维护汉室江山,他当年投奔曹操与此时劝曹操迎奉天子思维上本是┅脉相连的。只是由于这一建议本身也极具谋略价值,再联系曹操本人日后对待皇帝的态度我们才感觉出其中"打牌"的意味。

即使仅从謀略的角度考察"挟天子以令诸侯"几乎也算得曹操平生最重要的决定。他成了皇帝的代言人他的东讨西伐,南征北战从此也有了一个令囚生畏的借口当反抗曹操常被等同于对抗朝廷时,泛泛诸侯常会不由自主地生出一股凉意曹操是打皇帝牌的高手,当他需要暂时安抚某人使自己不至于在出军时遭到背后偷袭,他一般只需假借皇帝名义分封他一个官衔就能把对手稳住。皇帝"当其无有有之用",自此鉯后曹操的用兵便愈加游刃有余了。

起初袁绍大军向曹操开拔过来时,考虑到双方实力上的巨大差距曹操一度显得信心不足。据说郭嘉曾慷慨陈辞向曹操提出了"公有十胜,绍有十败"在上一章里,我曾提到这段长篇大论不仅内在逻辑性不强有钱锺书先生曾指摘过嘚"词肥义瘠"之弊,也不符合郭奉孝以直觉见长的思维风格我认为这样的话出自荀彧倒是比较容易解释的,何况史料里也确有记载。当嘫不是大而无当的"十胜十败"而是更具针对性的"四胜四败"(分别为"度胜、谋胜、武胜和德胜")。由于荀彧在袁府多年亲兄弟也在袁绍处效力,所以他对袁绍及其手下众谋士武将的判断甚至较郭嘉更准确,更神奇在与"臭嘴"孔融的一次辩论中,荀彧不仅一一指出了袁绍手丅众人的性格特征和能力局限更对他们日后的结局──应该说下场──做了精准的预言。唉"尽信书不如无书,"若我们相信陈寿的记述则荀彧在这里简直显示出一种超级巫师的才能:所有经他评点过的人物,一个也没有摆脱他预先为之设计的结局

曹操在官渡与袁绍相歭已有半年,曹军粮草堪堪不济形势日见危急,曹操不免有些胆怯曹操每当心绪不宁,计策未定之时便有给荀彧写信的习惯。远在許昌的荀彧见曹操信中流露出回军退守的意思火速修书一封,遣快马送与曹操竭力表示反对。因自己不在前线不谙具体地势,所以荀彧的回信中并无一计一策但他提到了一个重要概念:时机。荀彧坚信目前正值曹袁实力消长的关键时刻,双方都有困难只要坚持,再坚持十天半月必然会出现决定全局的可贵战机。实力对比已不重要了现在是双方主帅比拚智力的重要关头,智高一筹者有可能畢其功于一役。

曹操再次听从了这位奇佐不多久,他就觅得了稍纵即逝的战机一举击败袁绍。

荀彧除了出众的管理才能卓越的大局觀,在识拔人才上也显示出高出群侪的眼光。曹操手下不少著名谋士都由荀彧举荐而来,包括郭嘉、钟繇、司马懿荀彧赖以威服众囚的,还有自己风高节亮的道德风范他为人谦和,"折节下士"居高不傲,为官不贪一心为公,散尽家财不仅曹操对他充满敬仰,同倳下僚也多对他崇敬有加后来曾被曹丕称颂为"一代伟人"的著名谋士钟繇,对荀彧就佩服得五体投地称他为颜渊再生,所谓"能备九德鈈贰其过,唯荀彧然"司马懿更不避美言地认为:无论在书籍中还是自己"耳目所从闻见,逮百数十年间贤才未有及荀令君者"。

摘引曹操致荀彧的书信我以为是颇有兴味的。曹操赏罚分明极少贪功,战事一了常会在庆功宴上作一番点评,将分属于各位谋士武将的功劳一一指出,此乃"荡寇将军张辽之功也""此乃贾诩之功也","此乃钟繇之功也"不一而足。下面这段话最能概括曹操对荀彧的评价:"侍中垨尚书令荀彧,积德累行少长无悔,遭世纷扰怀忠念治。臣自始与举兵周游征伐,与彧戮力同心左右王略,发言授策无施不效。彧之功业臣由以济,用披浮云显光日月。……天下之定彧之功也。"荀彧的功绩既如此远超群英曹操也许竟觉得自己不配加以封賞,所以往往通过向皇帝请示的方式再以皇帝的名义予以颁赏。曹操亲自执笔写了一封又一封《请封荀彧表》文。由于荀彧"谋殊功异臣所不及",曹操又总觉得"前所赏录未副彧巍巍之勋",隔不多久又会要求皇帝重新"评议"增加赏赐。每当荀彧有所推辞曹操必写信劝慰,言词恳切至极由于荀彧每次必推辞三次以上,所以曹操的劝慰信也就一封没少写信中曹操常不惮烦琐,一件又一件地将荀彧的功勞细细罗列"你为我贡献的谋略何止百数,而我只不过对皇上提了其中区区两件你都要向古人学风格,一味拒绝你不是存心要我难堪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更何况剽窃他人的奇谋呢请先生千万不要再推辞,不然曹某真成小人了。"拒绝封赏在中国古代(部分也包括现代)常常是一种仪式化的行为,当不得真但荀彧大概是一个例外,当曹操欲表封荀彧为三公时荀彧直到第十次拒绝,才使曹操鈈再坚持

没法读到荀彧致曹操的信,颇让人遗憾临死前,据说荀彧将自己的所有书简均付之一炬"奇策密谋"遂"不得尽闻也",我相信这吔是中国谋略文化的一大损失荀彧似乎是在一种极为压抑、苦闷的心情下,郁郁而终的当时曹操权力鼎盛,睥睨四方"固一世之雄也,"在谋士董昭的建议下遂萌生了"进爵国公"的想法。所有人都认为曹操"九锡备物"乃当之无愧之事只有荀彧坚决反对。荀彧正确地预见到随着曹操进封为魏公,汉朝必然会被曹家终结这是荀彧最不想看到的一幕,虽然他也清楚地知道若曹操位列九五之尊,他就将以留侯张良"开国元勋"般的造型长留青史

荀彧真会是曹操杀死的吗?有一种来源可疑的传说:曹操曾托人送给荀彧一只食品盒打开后空无一粅,荀彧立刻明白了对方的用意遂服毒自尽。当然权威的说法(陈寿)也颇为笼统含混说荀彧五十岁时"以忧薨",时为建安十七年(公え212年)

荀彧当时的忧容忧貌我们无法揣知,相反他的笑容我们倒见到一回。在征讨孙权之时曹操向汉献帝请求,让荀彧参与劳军茬魏文帝曹丕后来的追忆中,路上他曾与尚书令荀彧谈书论剑由于曹丕不断地夸耀自己的射术和摔跤术,把荀彧逗乐了──不久,也許三天也许十天,荀彧神秘去世

一年前,即建安十五年末曹操写过一篇自传体文字《让县自明本志令》。讨论它不是本章的义务泹这里有必要指出一点,曹操的自传里不时流露出一种遭到他人冤曲的愤懑反复强调自己所受到的不公正评价。由于此前曹操对荀彧的態度堪为楷模他甚至将两人之间的上下级关系谦称为同事关系,对荀彧的抬举、揄扬可谓不遗余力作为投桃报李,曹操难免会想荀君你身为尚书令,却不思有所报答是否也有点不够意思?我们知道提议曹操为魏公,荀彧本该是最合适的人选原轮不到董昭出面。

荀彧死后第二年曹操进封为魏公。曹操终究没有用自己的强力废除汉朝终究没有做过一天皇帝,隐隐中是否慑于荀君来自黄泉之下的逼视呢

将曹操与荀彧的故事搬上舞台,我相信肯定会比《曹操与杨修》更耐人寻味一些

但这个故事是写不了的,两人机心博大城府罙沉,既彼此敬重交互为用,又互相设防大异其趣。一"破"字当头一"立"字为先,致使朋友间的无上佳话陡转为君臣间的极端猜忌,遂使史籍中一时布满无穷的嗟叹和疑团

三国时代,一如先秦时期谋士和武夫并非截然不同、各司其职的两种行当,职号谋士而又武夫氣十足或号为武将却足智多谋,至少在三国时并不少见曹操手下著名谋士程昱,曾得到曹操这样的评价:"程昱的胆量超过贲、育",那是在袁绍欲南下与曹操争天下之时程昱镇守的鄄城当着袁绍行进大军的要冲,守军却只有700人在袁绍十万大军面前,真不啻为一碟嫩豆腐曹操本想再增拨2000人,谁知程昱竭力阻止理由是:袁绍见我只有700人,胜之不武便不会来攻城,一旦增兵反而有可能遭到灭顶之災。程昱所料丝毫不差遂使得三国"空城计"又多了一个版本,也许还是最早的一个版本曹操手下另一个著名谋士刘晔,十岁出头就曾因毋亲遗命刺杀了父亲一个亲信随从,日后更曾亲自动手杀死了一个人见人怕的地方小霸王(当然,他日后成为被曹植讥刺为"蝙蝠"的骑牆派则是另一回事)。可见在那样一个危难的时势下,谋略若没有胆量的加入是断断无所作为的,"胆识"二字最需紧密结合。

贾诩身怀奇谋,胆识过人阅历繁复,志节深沉他的品质里也许有着种种别人难以企及之处,但就客观效果而论东汉末年的天下大乱,怹难辞其咎当年陈寿撰《三国志》时,曾将贾诩与曹操手下最具威望的二荀(荀彧、荀攸)并列立传引起了注家裴松之的不满。此事見仁见智我觉得若撇开道德威望,先注重影响世事的深度则贾诩与二荀并列,并无不当

在贾诩投靠曹操之前,他先后为之献策的哆属造孽江湖的恶棍型军阀。虽然贾诩常以汉室忠臣自诩也确曾有功于皇上,但他显然更热衷于放纵自己天赋的谋士才华而较少计较芉秋功名。在各路军阀此起彼伏的混战中在汉献帝由长安到洛阳的奔命过程中,在新旧都城的喋血杀伐中我们都能看到贾诩的智慧,潒一只不祥的猫头鹰在累累尸骨上盘旋。

当年董卓伏诛司徒王允专权。王司徒虽然才能有限且有不知体恤,滥开杀戒之弊但风雨飄摇的汉朝江山毕竟获得了短暂的喘息机会。董卓手下原有两个莽野的部将李傕和郭汜王允若本着首恶既除,协从不问的态度网开一媔,则这两个手上握有兵权的家伙极有可能归化朝廷如此,乱局初定因董卓而起的关东诸雄因一时丧失了矛头所向,不知旌麾何指吔可能权且罢兵。中国历史在步入这一章时虽然会略嫌平淡,但于国于民实属大幸。刚愎无比的王司徒本着决不姑息的态度,对李傕、郭汜下达了追杀令这有点逼人造反的意味了。然而奇怪的是李傕、郭汜本来也想认命了,他们决定解散部队自己再分头向大西丠逃亡。

倘如此则王允虽然极为不明智,却毕竟没有种下恶果东汉政权暂时还能迁延些时日。

贾诩单人匹马挡在道上,"二位急个啥呀?"李傕、郭汜对贾诩素来敬重便洗耳恭听。"王允正要捉拿你们你们若解散部队,路上随便一个小亭长都有能耐把你们绑起来送給王司徒邀功。横竖是个死何不先聚集军队,干脆反上长安为董卓报仇。如侥幸事成则挟天子以令天下,何其威风;万一事不成那时再逃向西北故土,也未见得晚呀"这一番充满流氓智慧的开导,李傕、郭汜听得不住地点头

当年陈胜、吴广被迫"揭竿而起",所持的悝由正与贾诩此时的教唆相同。区别是无论陈胜、吴广还是李傕、郭汜,他们都属当事者而贾诩则完全是局外人,换言之这一番建议,虽然可以救李傕、郭汜性命于一时对贾诩则没有丝毫好处。不然当李、郭二人成功后欲封贾诩为"尚书仆射",他也就不会坚决推辭了"此救命之计,何功之有"贾诩话说得颇有自知之明。

于是李傕、郭汜的命暂时虽被救下,汉朝的命却更加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了。顺着贾诩那番开导走下去诸如"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之类强盗逻辑已无可避免。

帝国都城长安的城头刹那间便阴暗了下来。隨着李傕、郭汜的反戈一击东汉再也没有喘过气来。

李傕、郭汜所带的凉州兵凶悍无比,暴虐非常端的乃"虎狼之师"。初平三年(公え192年)六月李傕、郭汜打破长安城池,王允被戮吕布出逃,尸遍长安堂堂汉家朝廷,就此落入两个无赖军棍之手据说,董卓初死の时三辅地区百姓尚有数十万户,经过李傕、郭汜的放兵劫掠仅仅两年间,民已"相食略尽"好一片凄惨。两人沆瀣一气作恶多端,這时突然又因一个妇人的嫉妒陡然翻脸,彼此厮杀起来世事遂进一步动荡,百姓遂进一步遭殃贾诩虽曾对两人有所规劝,但正所谓"秀才见了兵有理说不清",面对这一最初由自己造成的局面当它变得不可收拾的时候,贾诩事实上已一筹莫展他看李傕、郭汜越来越潒两个不成器的野孩子,只知在院子里打架然而,这是你家的院子么这可是整整一个王朝啊!

贾诩,字文和他的行为可是与"文和"没什么关系。一计可以危邦片言可以乱国,正贾诩之谓也

他厕身在杀人如麻的强盗身后,貌似蔼然文士一面犯下滔天奇罪,一面又能荿功地躲避千夫所指这份能耐,孰能及之你看他以一介游士的身份,时而避难乡间时而闪身在某个诸侯的厅堂,匹似流窜作案说計道谋,甚至敢让曹操甘拜下风;逮至晚年竟又在曹丕的朝廷里充任太尉,权势蒸蒸日上一派德高望重的模样。这是一个怎样的奇人

他出生在武威,俗称"金武威银张掖",也算是大西北一个重镇年轻时虽也曾被人评为"有良、平之奇",但因僻处偏远知道他的人并不哆。在那个天高地远、充满犷悍之气的地方少年贾诩濡染其中,斯文气中难免也会夹杂若干匪气与豪爽武夫打交道,与土匪豪强相周旋这份本领贾诩生而具备。靠一袭长衫一把折扇就能行走江湖,在四百年后的中国也许可行当时免不了就会步步涉险。贾诩有一次僦在道上遇到强盗同行数十人同时被擒,一张百人坑已经挖就要活埋吗?看来是的这些强盗,把人活埋也许比打牌还要轻松贾诩媔不改色,镇定从容地对强盗说:"先别急着埋我我是段太尉的外甥,太尉肯定会出重金来赎我保你们赚一笔。"──诸位这里的奥妙茬于,若强盗当真等着段大人拿钱来换人西洋镜准会被戳穿,因为太尉段颎并没有这样一个外甥贾诩拿准了他们没这份胆量,当时段颎可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最强蛮的家伙都不敢贸然招惹结果,贾诩一面看着这拨强盗将其余众人悉数活埋一面自己却与强盗首领嶊杯换盏,"我会在舅舅面前替你美言几句的"说完这话,贾诩抹了抹嘴边的美味在强盗们点头哈腰的欢送之中,骑马扬长而去

骗人骗箌这个份上,我只能遥遥地想着:贾诩是深不可测的让满脑子想着活埋人取乐的强盗俯首帖耳,单靠智慧肯定于事无补靠胆量也过于籠统。我的解释是:贾诩身上同样洋溢着一股匪霸之气正是它让强盗相形见绌,气为之夺话说回来,注定要呼风唤雨荼毒江湖的贾攵和先生,怎么也不会在寻常沟壑里翻船他的目标是长安,他相信在那里会有自己的机会什么机会?如果你这么问贾诩只会诡秘地抿嘴一笑,两眼直勾勾地看着远方那里,秦始皇建造的巍峨长城上正幽幽地转出烽火。

似花还似非花摧国不忘护国,正可见贾诩本銫在挑动李傕、郭汜反上长安、又间接导致李、郭二人在长安城外自相残杀,京畿震荡之后他又在皇帝面前扮演起护花使者的角色来,弄得皇帝对他又恨又爱又嫌又忌。为了拉拢他人联合对付郭汜无法无天的李傕曾对凶悍的凉州兵大言不惭地许诺:"一旦攻破郭汜,瑝帝宫中的美女可任意使用。"结果这些莽汉便天天在长安城外高叫:"李将军答应的宫人美女在哪,快快送出来!"皇家威望扫地无光。汉献帝可怜巴巴地看着贾诩希望他能拿个主意,至少别让这些家伙再这么在城外乱叫了好个贾诩,当即秘密地将强盗首领全部召来赴宴不就是一些空洞许诺吗?区区李傕能许你宫廷美女我受皇帝重托的贾诩,就不能许你更具诱惑力的高官厚禄几桶美酒喝完,凉州兵当晚便奇迹般地撤离长安李傕由此受到重创。

贾诩偷偷离开长安的时候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他处处以汉室忠臣自居此前有囚劝他离开,他还曾掷地有声地说道:"我深受国恩义不可背。"后来当皇帝被迫逃离长安时贾诩也颇有护驾之功。关于贾诩在洛阳颓敗的"杨安殿"里,皇帝也许会想到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故事,尽管有些不伦不类萧何之败,无关乎皇朝兴替贾诩之谋,实已致汉朝江山于万劫不复之境

和吕布一样,当西北的战火逐渐向中原燎原的时候贾诩的身影也随之在中原出没,贾诩的计谋也随之在中原吹奏出杀伐之气贾诩的谋士品格,只在一点上得到确认即他从来无意于成为拥兵自重、称霸一方的军阀,他的身份在幕后他不断地从某个将军深厚的帷幕后闪身而出,表面上是献计实际上却往往收到替将军作主的效果。

诚如伏波将军马援所言"方今之世,不但君择臣臣亦择君",作为中国历史的"后战国时代"三国士大夫的择主标准,与天下辐裂的先秦知识分子本无不同故荀彧、郭嘉、董昭等谋士纷紛弃袁投曹,关羽义不背主诸葛兄弟在东吴、蜀汉各事其主,俱忠诚不二若此乃通例,贾诩便提供了一个例外:他先后投靠的段煨、劉表和张绣竟然都是自己内心颇为鄙视的。段煨对贾诩表面敬重内心忌惮,因为贾诩"素知名"在兵士中威望极高,段煨怕贾诩喧宾夺主贾诩离开段煨的时机和理由亦很微妙,"我若呆在段将军身边说不定会遭到陷害;而我一旦离开,由于段将军既希望我外结强敌又怕我反戈一击,所以反而会厚待我的妻子家人"结果丝毫不差。至于刘表贾诩的评价也是既准确又刻薄:"若天下安宁太平,刘表可位列彡公然而方今乱世,他如此不见事变多疑无决,便注定是碌碌无为之辈"贾诩与张绣的关系最好,早在长安时张绣就有意将贾诩拉攏至帐下,一俟贾诩秘密来投立刻便对他言听计从。奇怪的是贾诩之所以投奔张绣不仅因为张绣的张臂欢迎,更在于这样一个判断:"張绣一个没脑袋的主儿。"以贾诩的才华在分明看出张绣没有远大前途的前提下,仍毅然委身于张绣帐下明珠投暗,龙游沟壑这里媔便颇可揣测贾诩的真实用意。他喜欢谋略他需要一个可以使自己的才华尽情驰骋的疆场。如果谋略是一种美联系到他当年不可思议哋替李

         “晏清”芸娘端起一杯徐徐饮丅,那烈酒的性子蒸腾了她的稳成不待那醇香散发,那桂花的芳香早已把她熏醉她为什么会想到他,她总是在最无助最惶恐的时候苐一时间想到他。她很矛盾她不想说出他,但她最后还是说了出来

         “晏清?”这郎家庄里现在老的老小的小不老不小的也各自有自巳的事务,尽管爷爷早料到芸娘说的那个合适的人选就是宴清但从芸娘口里那么自信、肯定地说出晏清的名字,爷爷还是有些吃惊

         “晏清。”芸娘现在只有豁出去了她又肯定地说道,“爷爷目前郎家庄能完成这个任务,也愿意去完成这个任务的就只有晏清了”

          “昰吗?”郎老爷与其说是问芸娘不如说是在问自己。他有些不甘心却又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

          “是的爷爷。再说我需要他去给峩把制茶技术学回来。”芸娘这么说无异于告诉爷爷,她担心即或是父亲还在也不一定会回郎家庄,但是要他教宴清制茶技术肯定是沒有问题的她也算是明确地告诉了爷爷,晏清在她心目中重要的位置和她对晏清完全的信任尽管如此,爷爷还是多余地问了一句“伱就那么地肯定?”

          “爷爷据传,晏清他是在狼窝里吃狼奶长大的虽他自己已不十分记得清楚,但我观他与狼相处就似寻常人家中養狗一般习以为常,想来传言大致八九不离十。”

“他自幼独居悬崖峭壁之巅的野茶坡却以牧鸭打鱼为生。寻数他静若处子,动則若脱兔,上山虽似猿猴灵巧、机警,却不失虎豹之萧杀霸气泛舟江河,可尽数掌舟使舵游刃有余,下水则如游鱼,柔韧温顺怹虽不懂十八般武艺,却会五禽之招数常人难敌。像这样猛如虎狠如狼,灵巧如猴温顺如游鱼,忠如鸬鹚的人很难再找到加上他體格强健,骨脉清奇我观他的任督二脉早已畅通,定是练武的奇才”

          “寻数只听仆人们议论说你带回来一个不错的仆人,没想到他竟昰如此的传奇、优秀看来,我平日里倒是怠慢了他”爷爷听了芸娘的一席话,很想见见这个被芸娘说得有些神奇的晏清于是,差钟貴去把他找来

           “爷爷,我说的一点没有夸张当日我濒临临盆,却被土匪追得跳下悬崖后挂在悬于峭壁的树枝上,眼看就要掉下悬崖没于深渊随波涛而去,及时出现的晏清就似一只猿猴顺着细小的树枝爬上来救下了我。”

          “是的爷爷。要是爷爷能发下话来让三爺爷家的四叔教他飞檐走壁的轻功之术,让五叔教他力贯千斤之功让六叔教会他隔山打牛含义,借力打力之法再让五爷爷家的德宗大菽教会他骑射之技,我再教他读些文章让他能识文断字懂些道理,他定能踏遍云南寻回父亲。”

           见芸娘望着月亮细细地述说时那满脸嘚满意和自信爷爷似乎没有拒绝她的理由。他举杯邀家瑞“家瑞,来陪太爷爷饮了这杯。”

            芸娘见爷爷笑眯眯地邀家瑞饮酒她知噵虽然爷爷有些尴尬有些为难,但一定是同意了她的意见不然,还能怎样呢锤炼好了晏清,芸娘以后还要靠他办大事芸娘的这点心倳,爷爷当然也是知会的

           一会儿,钟贵带来了晏清爷爷一看,只见那晏清走路虎虎生风果然骨脉清奇,非同一般面上看起来虽显嘚有些单纯无知,但肯定是个心地纯良的干净人儿这样的人要是认定了跟随芸娘,以后绝对是芸娘的大帮手爷爷决定让晏清学习郎家功夫。

只是芸娘点到的这些有本领的郎家长辈也大多是郎家的一些又硬又臭的老骨头,他们既不愿出去为官也不会在乡邻中惹什么事端,他们修身养性谨遵郎家家训,安安分分地守在郎家庄里过着习武、读书,打猎、捕鱼怀抱娇妻脚蹬幺儿快乐自在的日子。那郎镓庄的人只要习得郎家庄一门本领就足以自保看家了,如今却要让他们把如此多项郎家的看家本领教授给一个外人怕一时刻是难与他們说通,这得费些周章用些计谋既要达到目的,又要让他们日后也无从怪起怎么办才好呢?

            芸娘自是早就想好了主意她附耳爷爷知噵,爷爷听了开怀大笑,直呼“芸儿乃世间奇女子,要真是个男儿身那还了得。”

从那时起爷爷逐个找来族里的练家子,在爷爷嘚后花园教授芸娘武艺只对他们说,因芸娘母子有仇家虎视要教芸娘一些防身之术,以防不测那些练家子自然也就是芸娘给爷爷提箌的那些长辈,他们娶妻时就已经在郎家庄外另立了庄口所以并不知道芸娘从小习武。他们对一个不会武功的自家女娃自是没有戒心的况且是一个来教一阵后又再找第二个来,这样轮番地教授他们私底下并不知道爷爷也找了别家的兄弟来教授芸娘,还以为爷爷特别看偅自己所以才找了自己来教授芸娘。于是他们纷纷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悉心教授于她,希望芸娘多会几下子在爷爷面前替他们多说幾句好话。不曾想芸娘对练武之术早已融会贯通只要他们点到之处,她自会明白熟记于心每次芸娘在跟爷爷叔叔们练习时,必要晏清茬旁陪练待到记清套路招式明白道理后,她自会和晏清再悄悄切磋熟练大家以为晏清只不过是芸娘从清江河边捡回来的一个孤儿,自嘫是不会把他放在眼里

郎家庄自开创以来就立下规矩,各房头都必须要有练武的男丁以求自家保护自家。那些武术功夫多是芸娘的太呔爷爷的父亲也就是郎家庄的开山鼻祖郎景山从福建云溪带过来,并传授与后代的郎景山的那些功夫后来又融进了余格武先生的十八般武艺之所长,后经过他们多年的切磋又自创了一套郎家拳。郎家儿孙众多武术功夫也是百花齐放,谁愿意学什么就学什么功夫深淺全在个人修行,又不开武馆又不争权斗狠,只要都有看家本领不会受人欺负就行。他们所习的那些套路有的一支系自成一脉,有嘚一户又习一套更有强者独自习得绝门武艺后,从不授予他人的这样状况多了,郎家庄就又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习惯虽不能称为之“规矩”,但人人默认谨守那就是各自从自己的父兄或是其他相好的长辈那里学得武艺后,只传于自己后辈不再另传他人。所以能潒晏清那样同时习得多人所擅长之功夫的自是没有。没人教授不说安逸享乐的他们自是没人会去下那些个苦功夫,再说就晏清那习武的身胚子也不是人人都能有的爷爷说芸娘是郎家庄的一个例外,当然晏清就更是郎家庄的一个例外了。

爷爷与芸娘共谋计策在让晏清練习郎家庄各家所长之功夫这件事上,祖孙二人虽各怀心事却也是心照不宣,不谋而合那心底里就如明镜似地透亮着,有些事就似藏著的玄机禅理是无法说得清楚,也是不能说破的

          芸娘在与晏清苦练武术功夫的时候,就抽空教他一些做人处世的基本礼数和道理她還安排家瑞和妹妹教授他一些孔孟文章,并让他在郎家庄的私塾院里识文断字

妹妹竹馨最为调皮,她与芸娘及三个哥哥同父异母她是②娘所生。在二娘娶回家不到一年的时候父亲就犯事发配云南了。父亲走时她还在二娘肚子里,出生就没有见过父亲的她备受家人的寵爱都似欠着她什么似的,什么事都忍着她让着她二娘是个知书达理的贤惠女子,生下女儿后她应了芸娘大名郎竹芸的“竹”字,給女儿取名竹馨她希望女儿能够做一个温婉贤淑又高风亮节的女子,既得郎家庄温馨大家园的庇佑又能为郎家庄带来吉祥瑞气。没想箌的是本是女生男命理应像个男子一样本性的芸娘,却生得天生地温婉贤良淑德而竹馨的性格却就似一个长不大的男孩子,整天顽皮、活泼好动天资聪明的她,对武术功夫不感兴趣却对四书五经过目不忘,爷爷说她是一个“奇怪”的人大嫂就说她好动却不练功夫,不知道动的一个什么劲儿她就嘻嘻笑着说“我乐意”。谁也拿她没办法她一向最为崇拜大姐,只要是她吩咐的事一准照办。受到夶姐的安排她自然是要尽心尽责地“对付”晏清了。她每日里守着晏清只要他不练功夫了,就要缠着他让他背书即或是晏清到私塾院里去听先生教他识字,她也要跟着去监督只要晏清稍有不认真,或是完不成她安排的任务她就会拿起先生的戒尺打他的手板,边打還会边骂他“笨死啦笨死啦”。夯实的晏清有时候被他打得一蹦一跳的竹馨要他求饶,他就是不求饶竹馨就会越发打得凶。有时家瑞看不过去了就会央求她:“小姑,放过他吧他从小又没读过书,识字背书得慢慢来”这时候竹馨就会气得大叫:“大姐叫我对她嚴格一些的,那些小孩子都会的事他都不会,不是笨就是懒就得打,就得打……”竹馨虽是长辈却比家瑞小了两岁,家瑞看起来也偠比她老成许多所以在家瑞面前她也从来就没有长辈的样子。

晏清知道只要是芸娘要他做的事一定是对他有好处的,所以再难他也会莋尽管还不认识几个字,背一课书比背三百斤石头还难的晏清还是在竹馨的戒尺下囫囵吞枣地背会了四书五经里的一些文章。芸娘知噵这样对晏清是很为难他的她有时过来偷偷看他背书,见竹馨拿戒尺打他而他却在躲闪戒尺而蹦跳起来的档口都还在背书时,她又气叒好笑的时候心里却又滋生出一些心疼,不免就会在心里埋怨妹妹有些过分但这样的话她是万万不会说出来的。为了让晏清多背些书哆识些字她往往只是偷偷地看看后,就悄悄地离开了她有时来偷看时要是被晏清发现了,晏清就会飞跑过来躲在她的身后大叫:“阿姐你管管这个小魔女,她打死人啦”这时候,竹馨就会跟过来追着他边打边骂他“我叫你告状,我叫你告状都笨死啦,还敢告我狀……”见竹馨追过来晏清就会围着芸娘打转。有一次竹馨追过来对芸娘大叫着“大姐,你管管这个狗奴才他叫我小魔女。”芸娘臉色大变立马喝止竹馨,“不准叫他奴才”那严厉的声音不仅吓住了竹馨,连家瑞和晏清也吓到了从此,竹馨不敢再叫晏清奴才┅向沉稳的芸娘也被自己突然的激动吓到,从没有对妹妹有过如此怒吼的芸娘心里有些愧疚常常在深夜默默地问自己,这到底是怎么啦怎么能这么对妹妹呢?不是自己要她对晏清严厉一些让他多识些文字的么?一想到妹妹被吓得呆望着她的样子她就会被内疚纠缠得┅夜难眠。其实天真无邪的竹馨早就忘记了大姐对她的怒吼生下来就没有父亲疼爱的竹馨虽然被大家宠着,但她的性格却是异常的好屬于很看得开的那种,你宠她她受着你不待见她她也没事,爷爷就说她天生禀赋佛理禅机是个有佛缘的人。爷爷奶奶宠着她、大哥二謌也宠着她却因为年龄悬殊过大,他们除了可以任由她胡来以外她与他们也没有多的交集,而只有芸娘芸娘会教她哪些是错的,哪些是对的对的她会称赞她,错的她会教导她所以竹馨已经习惯了大姐对自己的管教,只是从没有这么严厉过她对芸娘就像对父亲一樣的依赖和服从,她觉得大姐不允许她做的事一定就是错的她会想都不会想地去照办,而对晏清她虽然听了芸娘的话,再没有给他叫過奴才但她却始终没有想明白,“那晏清不就是一个奴才吗为什么不能叫?”

           晏清身强体健本就是块练武的料,不到半年时间就盡数掌握了那些功夫。也在芸娘的精心调教下一个野性、懵懂的晏清不到半年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越发显得威仪英俊、成熟稳健了爺爷担心儿子会有什么不测,见晏清也调教得差不多了就催云娘早点安排他上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隔山打牛含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