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2018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时间的发展里程

泸州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lú zhōu]
本词条已参考进行整理;如果您有建议或想参与整理,欢迎您与一起交流。
泸州,古称江阳,别称、江城,是地级市,川滇黔渝结合部的
,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长江上游重要的;
是世界级白酒产业基地,国家重要的以名优酒为主体的基地、循环型化工基地、生产基地、国家高性能液压件化基地、国家9大工程机械生产基地之一。全市下辖3区4县,幅员面积1.2万平方公里,2016年总人口509万人,为49%。
泸州位于四川省东南部,和交汇处,和叠合部,以盛产国家名酒“”和“”而驰名中外,享有“
拥有、等11处4A级景区,
拥有、、、等国家级非遗项目。
为四川省第一大和第三大,设有,等经济高地。
泸州是,具有两千多年历史文化;西汉设;大同年间建置泸州
;宋代,泸州成为“西南会要”;明代,泸州升为直隶州,直隶于四川承宣布政使司;清代移民入川,泸州成为川滇黔接合部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先后获得过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
、等荣誉。
被列为首批。
7月17日上午,泸州公布2018年第二季度诚信“红黑榜”名单,“红名单”企业2175家,“黑名单”企业704家。该名单将纳入泸州市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并上报国家和省信用平台。
泸州历史沿革
泸州得名“说”,古称。南朝梁大同年间(535~546年)置泸州,领江阳郡。江
泸州城市形象logo
阳郡领:江阳县(治今江阳区)、汉安县(治今纳溪区大渡口镇)、绵水县(治今长宁县北)、安乐戍(治今合江县合江镇)。州、郡治今江阳区。
夏、商时属之域。周慎靓王五年(前316年),秦灭巴、蜀,同年设置巴郡、蜀郡,包括江阳在内的大片土地纳入秦国范围。
西汉景帝六年(前151年)封苏嘉为江阳侯,在长江与沱江交汇处(今泸州市江阳区)设置江阳县。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开发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置犍为郡,领江阳县。东汉献帝建安十八年(213年)置江阳郡。
西晋仍置江阳郡。江阳郡属益州,下辖江阳县、符县、江安县。
南朝刘宋、南齐置东江阳郡。南梁大同年间(535~546年),建置泸州。泸州辖一郡即江阳郡,三县即江阳县、江安县、绵水县。
隋大业三年(607年)改泸州为泸川郡,仁寿中升为泸州总管府。改江阳县为泸川县,为泸川郡治。泸川郡辖泸川县、富世县、江安县、合江县、绵水县。
唐武德元年(618年)复置为泸州,三年(620年)置总管府,四年(621年)升为都督府。泸州辖泸川县、富义县、、、绵水县。
北宋泸州泸川郡置泸川军节度。南宋乾道六年(1170年)升本路安抚使。宋末改泸州为江安川,属潼川路。辖泸川县、江安县、合江县、纳溪县。
宋、元之际,蒙古军入蜀,泸州城先后迁治于合江榕山、江安三江碛、合江安乐山,最终筑城于合江神臂崖,坚持抗元35年。
元改江安川为泸州,并废泸川县入泸州,属四川行省,辖江安县、合江县、纳溪县。
明洪武六年(1373年)泸州升为直隶州,隶属于四川,九年(1376年)直隶于四川布政使司。辖江安县、纳溪县、合江县。
清雍正五年(1727年),将贵州毕节以北的全境划归四川。清嘉庆七年(1802年)泸州置川南永宁道(1908年改名下川南道)。
民国初改泸州为泸县,属永宁道,为永宁道治,并与江安、纳溪、合江三县脱离。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设置第七行政督察区。
1949年中共川南区委在自贡成立。1950年1月川南区委迁泸县,设置川南人民行政公署(省级,1952年8月撤销)。日,解放;2日,古蔺解放;3日,泸县、合江、纳溪解放。5日,泸县人民解放委员会成立,代行县政府日常工作。13日,中共泸县委员会和泸县人民政府成立。日,设泸县专区,辖泸县、纳溪、合江、、、叙永、和古宋8县。
1949年12月设置泸县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0年9月改称泸县专员公署,属川南行署区。7月10日,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泸县析出设立泸州市,同月底成立中共泸州市委,8月15日正式成立泸州市人民政府。泸县专署驻泸州市,辖泸县(驻泸州市小市镇)、合江、古蔺、叙永、古宋、纳溪、富顺、隆昌等8县。  1952年3月,泸县专署迁隆昌县,改称专区,后属四川省领导。同年12月专署迁泸州后,改称泸州专区。原由川南行署直辖的泸州市划归泸州专区。辖1市、8县。1952年,云南省威信县水田乡飞地划归四川省古蔺县。
日,泸州市划归泸州专署领导,并为专员公署所在地。(1953年,泸州市
改为省辖市,委托泸州专署代管。)
1960年,撤销古宋县,并入叙永县。7月14日,国务院批复撤销泸州专区,所属市县划归宜宾专区。
日,泸州市升为地级泸州市,将宜宾地区的泸县、纳溪、合江等3县划归泸州市管辖。同年5月四川省政府批准设立泸州市市中区。6月1日,市委、市政府办事机构正式成立。
日,市中区政府成立。日,宜宾地区的古蔺、叙永2县划归泸州市管辖。
日,泸州市市中区更名为;撤销纳溪县,设立泸州市纳溪区;新设泸州市龙马潭区;泸县人民政府驻地由原市中区新街子街迁至泸县福集镇;对江阳区、纳溪区、泸县的行政区域作相应调整。
日,正式实施行政区划调整,泸州市辖三区四县(江阳区、龙马潭区、纳溪区、泸县、合江县、叙永县、 古蔺县)。
泸州行政区划
泸州市行政区域面积12236.2平方公里,市辖区面积2133.1平方公里。截至2017年,下设三区(江阳区、龙马潭区、纳溪区)和四县(泸县、合江县、叙永县、古蔺县),21个街道办事处,101个镇,12个乡。在12个乡中,少数民族乡有8个,其中苗族乡6个,彝族乡2个。社区265个,行政村1346个。
行政区面积(k㎡)
政府驻地辖区649、、、、、、、、(高新区托管)、、、、、、、、、333、、、、、、、、、、、1151、、、、、、、、、、、、、、1508、、、、、、、、、、、、、、、、、、、2417、、、、、、、、、、、、、、、、、、、、、、、、、、2981、、、、、、、、、、、、、、、、、、、、、、、、
3184、、、、、、、、、、、、、、、、、、、、、、、、、
泸州地理环境
泸州位置境域
泸州位于四川省东南部,川滇黔渝四省市结合部。泸州市东邻,南接、,西连,北接、。距省会267千米。地理坐标北纬27°39′~29°20′,东经105°08′41″~106°28′,东西宽121.64千米,南北长181.84千米,幅员12243平方公里。处于成都-贵阳-重庆-昆明直线连接中心位置,和两江交汇处,是四川东南出川出海和重庆西南出海东南亚必经通道。
泸州气候特征
泸州市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南部山区立体气候明显。气温较高,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温、光、水同季,季风气候明显,春秋季暖和,夏季炎热,冬季不太冷。但受四川盆地地形影响,泸州市夏季多雷雨,冬季多为连绵阴雨天气,多轻雾天气, 而全年少有大风,多为0~2米/秒的微风。
年平均气温17.5~18.0℃,年际之间的变化为16.8~18.6℃,高低年间相差值为1.8℃;泸州市无霜期长在300天以上, 降雪甚少,个别年份终年无霜雪,适宜作物生长期长。
泸州地形地貌
泸州地处南缘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势北低南高。北部为河谷、低中丘陵,平坝连片,为鱼米之乡。南部连接云贵高原、属大娄山北麓,为低山,河流深切,河谷陡峭,森林矿产资源丰富。海拔高度240米~520米。九层岩长江江面海拔203米,为市境最低点。叙永县罗汉林羊子湾梁子主峰海拔1902米,为最高点。
泸州地处川东南平行褶皱岭谷区南端与的结合部,南缘向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兼有盆中丘陵和盆周山地的地貌类型,分属四川盆南山地与丘陵区和巫山大娄山中山区两个地貌二级区。总的特点是:南高北低,以长江为侵蚀基准面,由南向北逐渐倾斜,山脉走向与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呈东西向、北西向及北东向展布。大体上以江安──纳溪──合江一线为界,南侧为中、低山;北侧除背斜形成北东向狭长低山山垅外,均为丘陵地形。最低点是合江九层长江出境河口,海拔203米;最高点是叙永县分水杨龙弯粱子,海拔1902米,相对高差1699米。按其特点,全市地貌大体上可分为四种类型。
北部浅丘宽谷区:包括、、、和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为川东平行褶皱地带的延伸部分,属四川盆中丘陵区的南缘,面积占总幅员面积的18.6%。海拔多在250~400米,最高为万寿山,海拔757米。长岗山多为林地,浅丘宽谷多为耕地,田多土少,是全市主要农业区。
南部低中山区:包括叙永、古蔺县大部,属四川盆地南缘的盆周山地低中山地貌类型区,面积占总幅员面积的38.6%。出露的地层以古老海相沉积的各类灰岩、泥岩为主,侵蚀严重,形成山峦迭嶂,沟谷纵横的复杂地貌类型,平均海拔800米左右,最高为叙永县分水杨龙弯粱子,海拔1902米。山地为林地、旱地和园地(茶园);槽坝地势平坦,以耕地为主,土壤肥沃,土层深厚,也是泸州主要农业区之一。
中部丘陵低山区:长江以南,南部低中山区以北为中部丘陵低山区,包括泸县少部,江阳区一部,合江县、纳溪区大部和叙永、古蔺县北部,面积占总幅员面积的41.5%,山地海拔一般为500~1000米,最高为古蔺县斧头山,海拔1895米,丘陵海拔350~500米。山地以林地为主,全市现存的两大片原始森林──福宝林区和黄荆林区以及楠竹林,均集中在这一区,丘陵以耕地为主,其次是园地(果园和茶园)。
沿江河谷阶地区:沿长江、沱江等大、中河流两岸,由于河流的冲积、堆积而形成数级阶地,面积占总幅员面积的1.3%。一、二级阶地为第四系现代河流冲积物,阶面平坦宽阔,宽达500~1000米,海拔250米以下,相对高差小于30米,厚15~20米,以耕地为主,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是全市蔬菜、甘蔗、龙眼的集中分布区。三、四级阶地为第四系近代冰水沉积物,由于流水的侵蚀,只零星残留于河谷两岸的基座台面上,海拔250~330米,多为耕地和园地,土层深厚,是全市甘蔗、荔枝的集中产区。
泸州自然资源
泸州水资源
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境内,、、、、等交织成网。境内长江航道133千米,入境水量2420.8亿立米,出境水量2945.6亿立方米。
泸州市盛产水稻、糯高粱、荔枝、桂圆。猪、牛、山羊、家蚕产量高。林地面积41
.88万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34.21%,活立木蓄积量810.8万立方米。珍稀植物珙桐、水杉、桫椤、篦子三尖杉、连香树、香果树等共46种。中药材天麻、五倍子、佛手、黄柏、杜仲、安息香等1444种。飘溢“王者香”的佛兰、四季兰(三星蝶、荷瓣、梅兰、梅瓣)、双鼻双舌、多瓣多鼻等兰草为珍稀名品。珍稀动物、白鲟、华南虎、、林麝、猕猴等18种。长江之合江至雷波段,2000年4月被列为国家珍稀鱼类保护区。明代泸州特曲老窖池泥中计有400多种微生物,酿制出浓香甘爽的“泸型酒”。有食用菌竹荪、鸡丛、蘑菇、银耳、木耳等20多种。
截至2017年,泸州市已探明储量煤69亿吨,天然气650亿立方米,硫铁矿32.17亿吨、方解石20.1万吨。大理石计数亿立方米。还有铜、金、石油、铀、镓、锗、铝土、耐火黏土、熔剂白云岩、盐、石灰岩、高岭土、玻璃用砂、陶瓷用黏土、石膏等20多种。
截至2017年,泸州市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628万千瓦。可开发量252万千瓦。古叙矿区煤、无烟煤资源量69亿吨,煤层气1000多亿立方米。近年天然气产量73亿立方米。
泸州人口民族
2017年年末全市公安户籍登记总户数155.28万户,户籍总人口509.5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09.10万人,乡村人口300.48万人。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31.72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11.33万人,乡村常住人口220.39万人。城镇化率48.95%,比上年提高1.45个百分点。
2017年泸州市户籍人口及构成
单位:人、%
全市户籍总人口
其中:男性
其中:0-17岁
60岁及以上
市委书记:;市长:刘强
201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596.2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3.19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850.56亿元,增长10.0%;第三产业增加值562.46亿元,增长9.5%。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0%、59.7%和35.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7020元,增长8.7%。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12.0:53.5:34.5调整为11.5:53.3:35.2 。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99.76亿元,增长10.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70.76亿元,增长4.5%;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45.02亿元,增长8.2%;金融业增加值66.86亿元,增长12.9%,房地产业增加值60.15亿元,增长11.3%。
全年非公经济增加值950.18亿元,比上年增长9.3%,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59.5%,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1.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9.91亿元,增长1.5%;第二产业增加值570.02亿元,增长10.0%;第三产业增加值330.25亿元,增长9.4%。个体私营经济增加值933.95亿元,增长9.3%。港澳台及外商经济增加值16.22亿元,增长10.1%。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比上年上涨1.8%,其中食品烟酒类价格下降1.6%,衣着类价格上涨5.2%,居住类 价格上涨2.8%。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上涨0.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比上年下降1.0%。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比上年上涨3.5%,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4.8%,生活资料价格上涨2.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IPI)比上年上涨8.1%。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3301人。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1714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5180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701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23%。全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147个。
全年单位GDP能耗比上年下降3.61%,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5.11%,两项指标分别超额完成省上下达节能降耗目标任务。
泸州第一产业
截至2017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5.22亿元,比上年增长3.8%。其中,农业产值163.22亿元,增长4.9%;林业产值13.24亿元,增长8.4%;畜牧业产值112.28亿元,增长1.6%;渔业产值11.54亿元,增长5.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4.95亿元,增长7.2%。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86.24亿元,增长4.0%。
全年粮食总产量206.13万吨,比上年增产0.3%。其中,稻谷122.72万吨,增产1.2%;高粱14.06万吨,减产12.2%;玉米28.16万吨,增产5.2%。油料产量6.53万吨,比上年增产32.4%,其中油菜籽5.85万吨,增产37.0%。烟叶产量1.09万吨,比上年减产14.6%。蔬菜及食用菌产量255.98万吨,比上年增产4.8%。茶叶产量1.31万吨,比上年增产8.1%。水果产量21.99万吨,比上年增产6.8%。药材产量3.13万吨,比上年增产28.8%。甘蔗7.34万吨,比上年减产0.5%。
全年生猪出栏334.12万头,比上年减少4.8%。牛出栏8.01万头,减少0.5%。羊出栏50.33万只,增长1.4%。家禽出栏3533.90万只,减少3.5%。兔出栏1032.61万只,增长2.4%。肉类总产量32.52万吨,比上年减少3.1%。其中,猪肉产量24.09万吨,减少4.2%;牛肉产量9625吨,增长1.4%;羊肉产量7873吨,增长2.0%。禽蛋产量4.28万吨,比上年减少1.0%。水产品产量8.30万吨,比上年增长5.6%。蚕茧产量2007吨,比上年减少2.2%。年末生猪存栏250.41万头,比年初减少1.4%。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1316公顷。其中,人工造林14236公顷,当年新封山育林1334公顷,低效林改造5680公顷,森林抚育面积5966公顷,人工更新面积66公顷。人工造林重点工程中,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266公顷,退耕造林工程2667公顷,石漠化综合治理366公顷。四旁(零星)植树1075.4万株。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7471公顷。木材产量(商品材)12.08万立方米,大径竹产量833.44万根。
泸州第二产业
2017年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725.04亿元 ,比上年增长9.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0.3%。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663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9%。在规模工业中,从主要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10.1%;私营企业增加值增长8.9%;集体企业增加值增长5.4%,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11.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下降11.9%。从重点产业看,四大传统支柱产业增加值增长12.9%,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87.5%。其中,酒类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7%,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71.4%;化工行业增加值增长12.9%,机械行业增加值增长8.5%,能源行业增加值下降1.8%。医药制造业增加值下降14.4%。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型企业增加值增长6.5%。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智能终端产业从无到有、初具规模;新能源电动专用车批量生产。
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白酒(折65°商品量)
机制纸及纸板(外购原纸加工除外)
烧碱(折100%)
石墨及碳素制品
农用氮肥(折纯氮)
化学药品原药
日用玻璃制品
玻璃包装容器
矿山专用设备
炼油、化工生产专用设备
包装专用设备
高压开关设备(11万伏以上)
石油钻井设备
台(套))
移动通信手持机
锂离子电池
建筑工程用机械
工业经济效益。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盈利的企业616户,占全部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92.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51.22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实现利润总额104.32亿元,增长19.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50.10%,下降2.40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19.62%,上升1.72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118.65%,上升10.16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上升0.11个百分点。
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及增速
主营业务收入
比上年 增减%
比上年 增减%
规模以上工业合计
重点行业:酒类
同期盈利1.77
同期亏损3.48
建筑业。年末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254户,有工作量企业252户,从事建筑业活动人员40.45万人。全年建筑业总产值1021.81亿元,比上年增长34.5%。其中,国有控股企业9户(有工作量企业8户),全年建筑总产值82.32亿元,下降10.2%。
泸州市主要工业园一览表工业园备注工业园备注中国白酒金三角酒业园区国家新型工业产业化基地泸州空港产业园区
原泸州经济开发区泸州纳溪经济开发区原泸州化工园区泸州国家高新区江南科技园原江南轻工业园区叙永资源综合利用园古蔺经济开发区泸县经济技术开发区泸州国家高新区生态工业园原合江临港工业园区
泸州第三产业
截至2017年,全市新创建4A级景区2个、 2A级景区5个,年末全市共有A级景区34个,其中4A级景区11个、3A级景区9个、2A级景区14个。全市新创建省级旅游强县1个、旅游扶贫示范区1个、旅游扶贫示范村9个,年末全市共有省级旅游度假区2个、省级旅游强县(区)2个、旅游扶贫示范区1个、旅游扶贫示范村12个。新增旅行社分社4家、旅行社服务网点26个,年末全市有旅行社25家、旅行社分社31家、旅行社服务网点132个。新增四星级宾馆1家,年末有星级宾馆18家,其中五星级宾馆1家、四星级宾馆6家、三星级宾馆4家、二星级宾馆7家。全年接待国内游客4934.5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6.0%;接待入境游客 0.32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41.82亿元,比上年增长33.4%;实现旅游总收入441.88亿元,增长33.4%。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2.07亿元,比上年增长13.3%。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14.09亿元,增长13.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07.98亿元,增长13.3%。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额617.54亿元,增长13.6%;餐饮收入104.53亿元,增长11.7%。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和餐饮企业(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448.45亿元,增长19.9%,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432.28亿元,增长19.9%。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20.1%,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53.0%,化妆品类增长68.1%,金银珠宝类增长41.7%,日用品类增长28.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38.8%,中西药品类增长8.5%,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43.2%,家具类增长25.9%,通讯器材类增长105.4%,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17.1%,汽车类增长22.8%,石油及制品类增长7.1%。
泸州社会投资
截至2017年,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42.11亿元,比上年增长18.0%,其中计划投资500万元及以上的建设项目和房地产投资2005.11亿元,增长17.6%。
全社会投资额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63.49亿元,比上年下降20.9%;第二产业完成投资601.51亿元,增长5.4%,其中工业投资582.47亿元,增长3.3%;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377.11亿元,增长27.5%。基础设施投资 601.36亿元,增长16.7%,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9.4%。全年民间投资 (含农户投资)1130.50亿元,比上年增长7.5%,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5.4%。
泸州对外经济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20570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66.1%。其中,进口9279万美元,增长168.6%;出口196429万美元,增长616.2%。按人民币计算,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1393311万元,比上年增长576.3%。其中,进口62747万元,增长172.5%;出口1330564万元,增长627.1%。
泸州财政金融
截至2017年,全市地方公共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46.04亿元,增长7.2% ,其中税收收入80.91亿元,增长22.2%。公共财政支出368.71亿元,增长9.5%。 教育支出77.20亿元,增长14.3%;农林水支出52.43亿元,增长3.4%;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51.06亿元,增长4.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6.90亿元,增长7.9%;住房保障支出13.67亿元,增长1.9%;文化与体育传媒支出4.89亿元,增长15.4%。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479.29亿元,比年初增加296.58亿元,其中住户存款1478.57亿元,比年初增加162.19亿元。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451.54亿元,比年初增加169.64亿元。其中,住户贷款607.89亿元,比年初增加80.26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843.63亿元,比年初增加89.37亿元。
泸州社会事业
泸州文化事业
截至2017年,泸州市文化艺术中心、市博物馆展厅改展、泸县宋代石刻博物馆投入使用,泸顺起义旧址陈列馆开馆。年末,全市有文化馆8个、文化站142个,其中乡镇综合文化站128个、城市社区(街道)文化中心14个、公共图书馆9个、美术馆2个、博物馆(纪念馆)13个,全部实行免费开放。全市图书馆总藏量145.61万册(件),其中图书藏量108.99万册,总流通人次115.34万人次。图书馆中,市级图书馆2个(含少儿图书馆1个),总藏量73.98万册(件),图书藏量55.25万册,总流通人次58.11万人次。公共图书馆电子图书186.01万册。图书馆少儿阅览室坐席数574位,少儿文献14.03万册。全市剧场、影剧院16家。
全市文物保护管理机构8个。县以上文物保护单位280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20处。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6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45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73项。
出版期刊3种,总印数3万册;出版报纸5种,总印数2499.5万份。
年末有线广播电视传输干线网络总长4700公里。有线电视实际用户35.36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23.39万户。广播电视互联网实际用户9.51万户,比年初减少1.17万户。
文化设施设施名称设施名称设施名称泸州市文化馆泸州市青少年宫泸州市展览馆泸州市烈士陵园泸州市美术馆江阳区文化馆江阳艺术宫江阳区文化馆纳溪区图书馆纳溪区文化馆纳溪区烈士陵园龙马潭区烈士陵园泸州高中文化墙江阳区美术馆
截至2017年,全市健身实施和场地数量1654个。继续推动各级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全年免费开放体育场馆体育锻炼109.3万人次。组织泸州市中小学生田径、足球(春季联赛)、羽毛球、乒乓球、足球(秋季联赛)、篮球比赛等6项市级比赛。成功举办2017年ITF国际网球巡回赛、中国铁人三项联赛、全国老年人健身大会乒乓球比赛、四川省全民健身羽毛球赛、四川省大学生网球比赛等赛事。资助业余训练贫困学生运动员100人;向省以上运动队输送优秀运动员60人,输送国家队8人。参加省级以上体育比赛,获奖牌120枚,破省级以上记录4次。全年体育彩票销售额达1.42亿元,比上年增长26.7%。
泸州卫生医疗
,全称为西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又称西南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前身为川南医院,是直属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康复为一体的大型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自1950年建院至今已发展成为占地面积14万平米,编制床位2200张,开放床位2300张;设有临床、医技科室60个,年门诊人次112万,收治住院病人9.4万余人次。
,全称为西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附属中医医院,又称西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是直属医院,为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中国百强品牌医院。
,全称为西南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又称西南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四川省卫计委直属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口腔医院,实行口腔医院、口腔医学院、口腔医学研究三位一体的管理体制。
泸州市中医医院,始建于1959年,是泸州市市属中医医院,是四川省最早成立的四家全民所有制中医医院之一,为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建院于1917年,是泸州市市属的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医疗机构医院名称医院等级医院类型所属区域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江阳区三级甲等中医(综合)医院龙马潭区三级甲等口腔医院江阳区泸州市中医医院三级甲等中医(综合)医院江阳区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江阳区三级乙等
综合医院合江县三级乙等
综合医院叙永县三级乙等综合医院泸县泸州市妇幼保健院
(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龙马潭区泸州市精神卫生中心二级甲等精神疾病医院江阳区纳溪区人民医院二级甲等综合医院纳溪区纳溪区中医医院二级甲等中医(综合)医院纳溪区龙马潭区中医医院二级甲等中医(综合)医院龙马潭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古蔺县泸县中医医院二级甲等中医(综合)医院泸县古蔺县中医院二级甲等中医(综合)医院古蔺县叙永县中医医院二级甲等中医(综合)医院叙永县合江县中医医院二级甲等中医(综合)医院合江县龙马潭区人民医院
(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二级乙等综合医院龙马潭区龙马潭区第二人民医院二级乙等综合医院龙马潭区二级乙等综合医院泸县泸州石油医院二级乙等综合医院江阳区泸天化医院二级乙等综合医院纳溪区参考资料
泸州教育事业
截至2017年,全市有幼儿园727所,在园幼儿14.61万人,专任教师5415人。
全市有小学223所,小学教学点697个,专任教师1.92万人,招生5.05万人,在校小学生38.08万人,毕业生7.51万人。初级中学190所,专任教师1.20万人,招生7.63万人,在校学生20.12万人,毕业生5.79万人。特殊教育(盲聋哑学校)学校7所,专任教师158人,招生173人,在校生980人,毕业生156人。包括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特殊教育学生在内,全市特殊教育在校生3823人。义务教育阶段58.21万名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教科书费和作业本费,补助6.2万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制住校学生生活费,补助金额4737万元。义务教育巩固率92.77%,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2.52%。
全市普通高中26所,专任教师5910人,招生2.86万人,在校学生8.08万人,毕业生2.62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 22所,招生2.07万人,在校学生6.86万人,毕业生1.64万人,专任教师2311人。免除全日制中职学生学费,金额7708万元;资助全日制一、二年级中职在校生1.56万名学生生活费,资助金额2927万元。免除普通高中2.52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费,免除金额1137万元;资助2.65万名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中学生生活费,资助金额3945万元。
全市有普通高校5所,专任教师2345人,招生17807人,在校学生63823人,毕业生23535人。其中,研究生教育招生600人,在读学生1694人,毕业生508人;全日制普通本(专)科招生13954人,在校学生47325人,毕业生13036人;非全日制本(专)科招生3253人,在读学生14804人。全市成人高等学校1所(教学点),专任教师50人,招生1164人,毕业生1147人,本专科在校生4987人。
高校名称办学层次属性专-本-硕、、专-本、专四川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专、(培育)专民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专民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中专-专-本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基础教育
省一、二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名称
所在地区主管部门示范普通高中建设等级江阳区泸州市教育局龙马潭区泸州市教育局泸县泸县教育局江阳区泸州市教育局
江阳区泸州市教育局
江阳区江阳区教育局纳溪区纳溪区教育局龙马潭区龙马潭区教育局泸县泸县教育局泸县泸县教育局泸县五中泸县泸县教育局合江县合江县教育局古蔺县古蔺县教育局叙永县叙永县教育局中职学校(部分)泸州市江阳职业高级中学校西南医科大学卫生学校初级中学(部分)泸州市外国语学校泸州市梓橦路学校泸州市第七中学校泸州市第二中学校泸州市第十二中学校泸州市第十中学校泸州市第十八中学校泸州天立国际学校泸州七中佳德国际学校四川省纳溪中学校泸州市江阳西路学校泸州市第十五中学校小学(部分)泸州师范附属小学泸州天立国际学校泸州七中佳德国际学校泸州市大北街小学泸州市江阳西路学校泸师附小习之学校
泸州科技事业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科技创新平台。泸州高新区江南科技产业园成功获批国家火炬泸州中医药特色产业基地。成功打造“酒城科创航”泸州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实现与线下“川南(泸州)科技成果与专利技术实体交易市场”相结合;建立全省唯一的四川重大技术装备几何计量检测中心;挂牌成立了北航研究院泸州分院,建立了王华明院士工作站、甘中学机器人研发中心。
全市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国家级众创空间5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7家,省级众创空间12家,省级大学科技园1家,市级众创空间39家。
全市创新科技成果3项,其中省级科技成果3项。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9项。全年专利技术申请受理3217件,专利申请授权1451件,其中发明专利94件。西南科技大学科研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全年技术合同登记67份,合同成交额45567万元,其中技术交易额5703万元。
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9户,市级科技型企业675户,省级创新型企业64户。
实施商标品牌兴市战略,完善商标注册、运用、保护和管理四大体系建设。本年新认定中国驰名商标1件,新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件。年末全市有效注册商标达16300件,其中,中国驰名商标26件、省著名商标73件、市知名商标181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6件。
科研机构机构名备注机构名备注固态酿造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白酒行业唯一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泸天化(集团)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999年建立泸天化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994年建立泸州老窖集团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酒检中心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西南医科大学心血管医学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中国白酒金三角酿酒专用高粱研发中心四川省刑事化重点实验室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火工技术研究所西南化工研究院四川省医事卫生法治研究中心四川明仿化工研究所四川石油管理局天然气研究所泸州市园艺科学研究所四川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泸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泸州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泸州市环境科学技术研究所
四川天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泸州市天然气研究所
泸州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总人数为266.2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3.07万人。
年末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03.1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45万人。其中,参保职工66.80万人,增加8.64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36.37万人,增加1.81万人。从参保职工类别看,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养老保险人数11.85万人,增加0.45万人,其中离退休人员3.64万人,增加0.14万人。企业职工参加养老保险人数58.59万人(不含离退休人员),增加8.33万人,其中个体经济组织及灵活就业人员40.09万人、增加7.02万人。企业离退休人员参保32.73万人,增加1.67万人;全年人均领取水平达到22590元,比上年增加1156元,增长5.4%;年末企业退休人员社区管理覆盖面99.2%。农民工参保9.06万人,增加0.31人。
全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1663195万元,其中征缴收入1261798万元。养老保险费当期征缴率96.01%,比上年降低2.26个百分点。全年基金总支出1132135万元,比上年增加63043万元,其中发放养老金911921万元。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902320万元。
年末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为163.1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62万人,其中享受待遇人数70.84万人,增加2.12万人。全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79856万元,比上年增加4008万元。其中,个人缴费收入11976万元,减少119万元;中央财政补助收入58095万元,增加3470万元;地方各级财政补助收入7649万元,增加515万元。全年基金总支出65283万元,比上年增加1580万元,其中支付养老金63682万元、增加1718万元。年末基金累计结存113183万元。
泸州邮政电信
全市邮政局(所)251个,快递企业40户(含分支机构)、营业网点532个。全年邮政业务收入7.62亿元,比上年增长22.7%,其中快递业务收入2.60亿元,增长41.0%。全市电信业务收入27.11亿元,增长8.4%。年末固定电话用户69.23万户,增长15.5%。年末移动电话用户449.34万户,增长17.8%。固定互联网用户105.03万户(未包括广电网络),比上年增长19.0%,其中家庭宽带用户86.13万户,比上年增长19.0%。移动互联网用户319.46万户,增长14.2%。IPTV(交互式网络电视)用户103.71万户,增长30.4%
泸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初建于1956年,正式成立于1966年。截至2018年2月,有营运车辆1182辆,其中空调车577辆,占比近50%;新能源车达277台。运行线路134条,其中空调线路61条,日运送乘客58万人次,公交线网覆盖率达98%,公交车分担市民出行率达32.3%。泸州公交历经数十年的蜕变,从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了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1956年,政府将反霸斗争没收的三辆小道奇货车作基础,成立汽车组。经营会津门至小关门,次年延伸至瓦窑坝,泸州从此结束了无公交车的历史。
1966年,泸州公共交通公司正式成立,开行了三条线路,共有10辆公共汽车。
1982年,随着建成通车,城市公共交通开始以回龙湾、市府路、江城三站为枢纽,构成了南北贯通的城市公共交通网络。
1983年,省辖泸州市成立,公共交通运营线路达到11条,车辆达到55台
1987年,公共汽车增加到了183台,线路13条。
1994年,公司开始改装并运行CNG绿色燃料,成为省内第一家全部运行CNG绿色燃料的公交企业。
1997年,泸州公交在国内公交行业率先使用环保节能的CNG压缩天然气;泸州成为全省第一家成功开行无人售票公交车的城市
2001年,泸州成为国内第六家使用公交电子IC卡收费系统的城市。
2009年,泸州公交全面实施公交智能调度,营运车辆GPS安全监控率达100%。
2013年,泸州首条夜间专线开始运营,泸州公交专用道启用;运营车辆全面安装3G视频无缝隙监控;
2014年,泸州公交引入新能源公共汽车;掌上实时公交手机app公测
2016年,掌上实时公交app已覆盖全部公交线路;江阳区率先实现公交全域化;酒城一卡通在全省率先实现互联互通。
2017年,龙马潭区实现公交全域化;公交专用道基本覆盖一环路;泸州市入选首批“”创建名单。
泸州主城区常住人口、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中心半岛等老城片区过去在道路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上有所欠缺,诸多原因已使城区道路不再快捷通畅。因此,规划建设也被提上了日程。
根据《四川省‘十二五’综合交通建设规划》提出的内容‘在主城区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可进行研究论证地铁、现代有轨电车等大容量公共交通方式的规划建设’,而泸州已具备规划研究大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的基本条件。
据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和客流需求,泸州市初步规划,年规划建成5条轨道交通线路(含4条轻轨、1条有轨电车),总长191.15千米。
云峰路南—三号路—云峰路—二号路—和丰路—城西客运站—康城大道西—(换乘3号线)—金融中心(换乘4号线)—龙翔路—瑞景路—江景路—龙透关公园(换乘2号线)—江阳西路—江阳南路—江阳中路—国窖大桥—迎晖路—茜草—茜草北路—茜草立交—(支线:长二桥—龙港路(换乘3号线)—新桥)—张坝景区—酒谷大道—沙茜南路(换乘5号线)
注:主线全长23.6公里,支线全长3.9公里
九狮山—安良路—窖府路—泸州站北—(换乘3号线)—金带路—帝都花园(换乘4号线)—龙南路—春晖路—龙透关公园(换乘1号线)—蓝田水厂—未来路(换乘5号线)—腾飞路—城南中心—兴业路—蓝安路南(换乘3号线)—九川广场—倒流河—(换乘5号线)—泸州南—利民路南
注:全长25.1公里
瓦窑湾(换乘5号线)—进港路—龙港路南—龙港路(换乘1号线支线)—湖西村—龙港路北—振兴路—安宁大道(换乘4号线)—(换乘2号线)—客运中心—长桥路—江西路—沱江六桥(换乘1号线)—龙翔西路—长江六桥北—蓝田机场—蓝茜路—创业路西—蓝茜路南—蓝安路西—蓝安路南(换乘2号线)—利民路—机场路—机场东路(换乘5号线)—城南大道
注:全长36.9公里
四号线(有轨电车)
—康城路—沱江六桥—教科城——南广场—空港大道——港城大道——G——龙脑大道——玉蟾大道——福集镇规划道路——(川南城际铁路)
注:全长44.8公里
人民西路—友谊路—望城街—(换乘2号线)—规划站—蓝安路—紫阳大道东—机场东路南—机场东路(换乘3号线)—腾飞东路—未来东路—五星路—未来路(换乘2号线)—蓝田客运站—黄桷路—金顺路—沙茜南路(换乘1号线)—林海南路—泰安客运站—酒谷大道东—瓦窑湾(换乘3号线)—酒谷大道六段—酒业会展中心—聚源大道西—聚源大道—弥陀—姚村—肖沟水库—石渔溪—大水河村—桥凼村—符阳路—建设路—马街—明家坝村—土地岩(合江)
注:全长65.7公里,其中城区段长33.5公里
“天府航运首港”蓝图
泸州已建成(G76)、;(G4215);(G93)、;(S22)、等高速公路。贯穿全境,连接主城三区,构成了泸州高速公路交通网络。(广成路)、(合珙路)、(资泸路)、(泸盐路)、(古高路)等国省干线公路穿城而过。
泸州是国家公路枢纽城市之一。按照《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泸州市被列为国家二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四川省仅有成都市列入国家一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泸州、绵阳、达州列入国家二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泸州成为川南唯一入围的城市。
2016年末,泸州境内公路总里程13731公里,其中等级公路里程10215公里;公路绿化里程7363公里。在等级公路中,高等级公路162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455公里。全市公路运输客运车辆2881辆(不含市内公交和出租车)、等级客运站42个,客运线路1030条。其中,农村客运车辆1581辆,农村客运班线558条,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92%。全年完成旅客运输7573.48万人次,旅客运输周转量51.09亿人公里。年末公路货物营运车辆20223辆,全年完成货物运输7025.23万吨,货物运输周转量127.58亿吨公里,比2015年增长7.4%。
泸州境内的铁路暂未开通客运业务,、提供货运服务。2013年,铁路运营里程160公里。建设中的(内自泸段)和规划中的、将在这里设、。
,位于泸州市蓝田街道长江畔,为四川省第三大航空港,已开通泸州至北京、广州、上海、深圳、昆明、贵阳、长沙、厦门、西安、南宁、杭州、海口、兰州、稻城亚丁、丽江、南京、武汉、郑州等18条航线,机场飞行区等级为4C,属军民合用。2016年,蓝田机场国内航线飞行9992班次,比上年增长11.9%。全年完成旅客吞吐量98.51万人次,增长16.6%;完成货物吞吐量3293吨,增长14.8%。
(军民合用机场)已经获得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批复,机场按照飞行区4D和军用三级规划,地点建于、和结合部,预计于日投入使用。
泸州是国家交通部确定的二级枢纽站和长江主枢纽港城
市。西南出海通道纵贯全境,陆路经此通道一日内可直达广西、。
是交通部确定的四川唯一的全国28个内河主要港口和国家二类水运口岸,是四川第一大港口。是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四川第一大集装箱码头。
2016年,全市内河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3458.57万吨,增长6.5%,其中集装箱吞吐量50.1万标箱,增长19.2%。铁水联运完成2.62万标箱,增长4.3%。内河航道通航里程926.54公里。年末全市拥有民用运输轮驳船339艘,全年完成货物运输1973.71万吨,运输周转量162.70亿吨公里,增长26.2%;完成旅客运输38.44万人次,旅客运输周转量297万人公里。
泸州历史文化
泸州饮食文化
,是现代川菜三大主流地方风味流派分支菜系。泸菜分为狭义和广义的概念,狭义的概念即是小泸菜概念,是指泸州菜的统称。广义的概念即是大泸菜概念,是指古泸水流域川南菜的统称。泸菜与渝菜、蓉菜共同构成现代川菜三大主流地方风味流派分支菜系,以泸菜为特色,渝菜为典范,蓉菜为代表,共同代表现代川菜发展最高艺术水平。
泸州红色文化
泸州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类型多样、特色明显。、、、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泸州从事过伟大革命实践,留下了许多革命史实、传说和文物古迹,如护国讨袁战争遗址——棉花坡古战场遗址及指挥部、护国岩摩崖石刻、况场朱德旧居、东华诗社旧址——朱家山、川南师范学堂、龙透关、太平渡口、二郎渡口等文物点。据“三普”成果显示,泸州市革命遗迹遗址多达1200余处,仅四渡赤水期间,红军辗转往返于古蔺、叙永76个场镇,留下丰富革命遗存。从地面文物统计看,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处、省级1处、市级1处。有“况场朱德旧居陈列馆”、“泸州起义陈列馆”、“红军四渡赤水太平渡陈列馆”等3座红色主题陈列馆。
泸州美食特产
,以麻,辣,鲜,香著称,是四川的美食代表。据传,四川火锅发源地是泸州的小米滩(今龙马潭区罗汉街道高坝附近)。
古蔺麻辣鸡
是的一种特色食品,是一种卤制小吃,以鲜、香、麻、辣、著称。古蔺麻辣鸡曾于2014年5月在央视《舌尖上的中国2》中亮相。
泸州代表性美食、特产真龙柚泸州花酒两河桃片泸州肥儿粉纳溪特早茶先市酱油护国陈醋银针米泸州凉糕殷家坡醪糟泸州红伞白果鸡观音月母鸡汤泸州烤鱼
泸州全市拥有旅行社27家,旅行社分社20家。拥有星级宾馆(
饭店)23家,其中五星级1家,四星级4家,三星级6家。拥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18个,其中国家4A级旅游景区7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6个,国家2A级旅游景区9个。拥有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1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3个,旅游商品生产企业43家。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111.6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7.7%,实现旅游总收入143.03亿元,增长34.9%。
泸州主要景点
泸州市代表性景点景点备注景点备注景区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龙桥文化生态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花田酒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云溪温泉旅游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洞窝峡谷风景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景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AA级旅游景区大曲池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泸县龙桥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尧坝镇古建筑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凉洞摩崖造像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江崖墓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罗盘嘴崖墓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蔺红军四渡赤水战役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茶马古道-沙湾驿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泸县雨坛彩龙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酿造技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酒传统酿造技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宝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川省自然与文化遗产乐道古镇四川十大最具保护价值村落之一省级风景名胜区江河型风景旅游区黄龙湖江河型风景旅游区大旺竹海中国森林养生基地滨江路龙马潭风景区东岩公园泸州八景之一华阳西岸阳光新农村旅游度假区城市主题乐园酒城乐园城市主题乐园
城市主题公园忠山公园忠义主题公园城市主题公园张坝发现王国城市主题乐园泸州欢乐海底世界杨桥风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泸州文化古迹
位于泸州市区。建于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年),明弘治年,清光绪十四年及年均有维修,迄今保存完好。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泸县大田乡九溪河上。建于明代洪武年间,长54米,宽1.9米,高5米。是全国罕见的明代大型石雕桥, 14座桥墩中间的8个上,分别雕刻有龙、象狮、麒麟,其艺术精湛,刀法刚毅,形象生动别致。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泸州城西北角。原名真如
寺。初建于宋清康熙七年(1668年)重修,乾隆五年(1788年)培修。因寺壁塑有“世俗百子图”石刻,被称为“百子图”。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市区西郊。始建于蜀汉。全长7华里。北临沱江,南抵长江,犹如巨龙穿透两江而得名。日,刘伯承等领导的泸州起义爆发,10万反动军队围剿革命军,龙透关前展开殊死决战。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红军太平渡口
红军一方面军长征时四渡遗址,均在古蔺县境。现有太平渡陈列馆和纪念碑。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朱家山石园
由外花园和朱德旧居以及石园三部分组成。分别为现代、清末和民国初年建筑。朱德驻泸时,组建“东华诗社”,常在此活动。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泸州著名人物
人物生卒事迹前852-前775西周太史古代彝族女政治家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著名学者、教育家。主要创始人曾任统战部部长卓越的人物画大师和美术教育家著名的文艺理论家、美学家、雕塑家、艺术教育家民主人士和社会活动家,九三学社的重要创始人著名企业家,政治家1988-中国奥运史上获得金牌最多的选手1990-中国内地男歌手1990-中国新生代女演员1986-作家1976-中国内地动作演员、导演
1988-2009年参加湖南卫视快乐女声全国60强,客串《爱情公寓》,演唱《爱情公寓3》片尾曲1955-西安交通大学教授,201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1955-五粮液集团股份公司董事长
泸州城市荣誉
城市荣誉称号
获得时间称号名称授予单位日国务院1997年1月, 2000年1月,2002年7月,2004年1月,2012年2月国务院2005年日四川省环境优美示范城市日、日全国集邮文化先进城市中国第27届亚洲集邮展览大会1995年,2007年1月,2009年中国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日2000年联合国(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的良好范例联合国人类居住委员会中心2014年2月四川省文明城市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2014年9月2014年10月四川省旅游标准化示范市
四川省旅游局2017年11月全国文明城市
中央文明委2017年12月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
2018年6月四川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市
四川省人民政府其它荣誉
获得时间荣誉名称颁布机构2014年8月2014年中国十佳最干净城市
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等2016年9月2016
人民日报《民生周刊》杂志、北京师范大学民生发展课题组等2017年8月2016年度《幸福中国白皮书》“幸福城市排行榜”第一位
清华幸福科技实验室、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等2017年12月2017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世界城市世界企业研究会等2018年5月2018中国城市品牌评价100强
人民日报社、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等
泸州友好城市
国内友好城市
所属地区年份2009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7年国际友好城市
城市名称所属国家年份1995年国际友好合作关系城市
城市名称所属国家年份2015年雷姆沙伊德2015年2017年2017年
.四川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封面新闻[引用日期]
.凤凰资讯.[引用日期]
.中国地理[引用日期]
.网易[引用日期]
.四川新闻网[引用日期]
.四川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四川日报[引用日期]
.泸州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腾讯网[引用日期]
.中国文明网[引用日期]
.网易[引用日期]
.凤凰网[引用日期]
.泸州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泸州人民政府网[引用日期]
.泸州市人民政府网[引用日期]
.古蔺新闻网[引用日期]
.川南[引用日期]
.泸州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泸州市人民政府网.[引用日期]
.泸州市统计局网站.[引用日期]
.泸州新闻网.[引用日期]
.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引用日期]
.四川省卫生计生委[引用日期]
.泸州新闻网[引用日期]
.百度百科[引用日期]
.百度百科[引用日期]
.泸州市人民政府网.[引用日期]
.泸州市统计局.[引用日期]
.酒城乐园[引用日期]
.新浪网[引用日期]
.西安交通大学[引用日期]
.网易[引用日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引用日期]
.泸州新闻网[引用日期]
.泸州新闻网[引用日期]
.网易[引用日期]
.新浪[引用日期]
.央广网[引用日期]
.腾讯网[引用日期]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家关于全民健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