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平板结果可以入团年龄能做为退休的依据吗治疗依据吗

→ 运动平板试验,可疑阳性是什么意思?
运动平板试验,可疑阳性是什么意思?
女 | 0个月
健康咨询描述:
化验、检查结果:
做了运动平板试验,结论可疑阳性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做了运动平板试验,可疑阳性?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了解运动平板试验,可疑阳性是什么意思?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章丘市中医医院&& 主治医师
擅长: 肺心病,哮喘,肺炎,食管与胃肠疾病,肝脏疾病,糖尿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病情分析:&&&&&&运动平板试验可疑阳性患者咨询。&&&&&&指导意见:&&&&&&1.运动平板试验就是要在您运动的时候看您心电图及心率、心律、血压等。&&&&&&2.对于运动过程中出现ST段压低、血压下降等作为指标,若出现则为阳性。所谓可疑阳性就是出现上述问题,但是比如ST并非全程压低或程度达不到等等原因,故而称可疑。&&&&&&3.若出现运动试验阳性,则考虑运动后心肌耗氧增加,冠脉供血不足,建议做一下冠脉CT或冠脉造影检查。
巨野县北城医院&& 副主任医师
擅长: 甲状腺肿,结直肠癌,胰腺炎,肠梗阻,阑尾炎,直肠癌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你好,根据你提供胸痛,做了运动平板实验,可疑阳性。可能是心脏疾病。可以检查心脏彩超。冠状动脉造影。忌口辛辣刺激食物,戒烟酒。禁忌剧烈运动。
参考价格:83
参考价格:27.1
参考价格:13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本品宽胸散结,活血行气。用于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
参考价格:¥58.5
1.藏医:活血祛痰,芳香温通。本品用于龙型心绞痛...
参考价格:¥52
您好,虽然我们的工作人员都在竭尽所能的改善网站,让大家能够非常方便的使用网站,但是其中难免有所疏漏,对您造成非常不必要的麻烦。在此,有问必答网向您表示深深的歉意,如果您遇到的麻烦还没有解决,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我们会优先特殊解决您的问题。
请选择投诉理由
涉嫌广告宣传
无意义提问
非医学类咨询
违背伦理道德
其他投诉理由
涉嫌广告宣传
无意义回复
违背伦理道德
复制粘贴内容
常识性错误
其他投诉理由
如遇紧急情况,请致电400-坚持练平板支撑1个月,结果……
日09时35分来源:
最近几年平板支撑这个运动火的不行,看似简单的动作,却有不小的难度,短短一两分钟大部分人就直呼痛苦。
不仅是普通人,平板支撑也是明星们的最爱,吴秀波大叔最爱平板支撑。
袁姗姗练出马甲线走向事业巅峰,平板支撑是她的最爱,人称马甲线女神。
肌肉男神吴彦祖,平板支撑必须难度MAX。
林丹和潘石屹比平板支撑被KO……
要说平板支撑为什么那么火?动作简单,无需器械,不论场地,一个动作刺激全身60%以上肌肉群,还有更经济实惠的健身动作吗?
下面六个原因告诉你平板支撑一个月之后你会发生的变化……
1)更容易练出马甲线人鱼线
虽然平板支撑不能直接练出马甲线,但是它能给腹肌很强的刺激促进腹肌的生长,配合其他腹肌训练,马甲线压根不是问题。
2)增强运动能力
平板支撑针对的是我们全部核心肌肉群,这些肌肉群支持我们身体做任何运动,核心肌肉群强大运动能力自然没话说。
平板支撑刺激的肌肉群多,自然能提高身体的基础代谢能力,身体消耗脂肪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加速减肥!
4)降低运动受伤的风险
平板支撑能增强身体的稳定性,增强脊柱、肩膀等部位的韧性。
5)改善体态
平板支撑对肩部、颈椎、胸背肌肉都有改善,坚持平板支撑能平衡肌肉力量,治愈含胸驼背等“猥琐”体态。
6)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
平板支撑是放松心情的神器,它能够伸展全身肌肉,缓解焦虑情绪,对于工作压力大的人有很大帮助,对焦虑症和抑郁症也能起到缓解的作用,不开心的时候,练平板吧!
好处那么多,但是很多人做的平板支撑都是错的!正确的平板支撑是这样的!
当然啦,平板支撑花样不止一种,做腻了标准平板支撑,下面有10种不同难度的平板支撑等你挑战!
文:健身微课堂(id:gotolift)为什么做运动平板试验_百度知道
为什么做运动平板试验
为什么做运动平板试验...
为什么做运动平板试验
采纳数:23
获赞数:91
您好1、做运动平板试验是为了检测心脏的功能。就是人体在跑步机上跑步同时检测心电图,随着跑步速度变快观察心电图变化来评定运动能力,一般心功能不佳或心脏缺血等潜在病变在平时不能表现,只有剧烈运动中可以显示。资料来源:2、做运动平板试验是为了诊断评价冠心病的情况。运动平板试验是近年来诊断评价冠心病的有效无创检查方法,对指导诊疗冠心病很有价值。在运动试验过程中,密切观察血压、心率及血流动力学变化,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使患者在试验过程中安全得到保证。资料来源: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帮忙分析一下平板运动试验结果谢谢
帮忙分析一下平板运动试验结果谢谢
悬赏10个健康币
来自康涅狄格州
健康咨询描述:
心里不舒服做了活动平板运动测试,结果是:运动前,轻度ST-Tgaibian,运动中偶发性早搏出现;运动后,ST改变加重,亚极量运动平板试验提示可以阳性。请问医生,这是什意思,,是不是要去就医呢?可否吃药之类的,谢谢!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吃过i一类防高血压的药物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请问医生,这是什意思,,是不是要去就医呢?可否吃药之类的,谢谢!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日照市中医院&& 副主任医师
擅长: 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先心病,瓣膜性心脏病,高脂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病情分析:&&&&&&平板运动试验是用来诊断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方法之一,属于无创性检查&&&&&&指导意见:&&&&&&从你的描述看,这种运动试验结果阳性,考虑是有冠心病的可能,当然这种试验有假阳性,需要结合临床考虑,有症状可以吃药,或做冠脉造影确诊
廊坊市中医医院&& 主任医师
擅长: 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尤其心电图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动态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指导意见:&&&&&&运动试验出现的阳性结果,说明你的心脏代偿功能出现了问题,一旦增加心脏负荷就会出现心肌缺血迹象,提示临床可能存在冠脉狭窄等疾病。建议进一步检查24小时动态心电图观察全天有无阵发性STT改变,检查冠脉CT,排查有无冠脉狭窄,根据狭窄程度决定治疗方案,是药物治疗还是冠脉支架手术。
疾病百科| 高血压
挂号科室:内科-心血管内科
温馨提示: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
高血压(hypertensive disease)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并出现相应的后果。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使用的血压标准是:凡正常...
好发人群:中老年人尤其是50岁以上人群
常见症状: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视物不清、心悸气短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饮食疗法
参考价格:26
参考价格:21.9
参考价格:10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您好,虽然我们的工作人员都在竭尽所能的改善网站,让大家能够非常方便的使用网站,但是其中难免有所疏漏,对您造成非常不必要的麻烦。在此,有问必答网向您表示深深的歉意,如果您遇到的麻烦还没有解决,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我们会优先特殊解决您的问题。
请选择投诉理由
涉嫌广告宣传
无意义提问
非医学类咨询
违背伦理道德
其他投诉理由
涉嫌广告宣传
无意义回复
违背伦理道德
复制粘贴内容
常识性错误
其他投诉理由
如遇紧急情况,请致电400-运动平板试验临床应用
作者:[1]&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1]&&
文章号:W<font color=#9720&&
11:19:08&&
文字大小:
运动平板试验是近年来广泛开展的用于检测心肌缺血的检查方法.如果把冠脉造影看作诊断冠心病的金指标,运动平板试验就是检测心肌缺血的指标.掌握好运动平板适应症、并发症和临床应用技术,对于临床医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运动平板试验 心电图摘要: 运动平板试验是近年来广泛开展的用于检测心肌缺血的检查方法.如果把冠脉造影看作诊断冠心病的金指标,运动平板试验就是检测心肌缺血的指标.掌握好运动平板适应症、并发症和临床应用技术,对于临床医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心电图是判断心肌缺血最常用廉价方法。冠心病患者在静息状态下,尽管冠状动脉发生了单支、双支或三支严重狭窄,冠脉血流量仍能维持生理需求,无心肌缺血发生,心电图正常或基本正常。对于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给予负荷试验,由于冠状动脉狭窄,冠状动脉血流量不能随运动负荷量的增加而相应增多,即发生病变相关部位心肌缺血与损伤,同步描记12导同步心电图,以提供缺血的程度、发生的部位及持续时间。对于可疑或已知心血管病,特别是冠心病进行临床评估的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无创性诊断试验。随着运动试验的技术发展和经验积累,运动试验的应用范围早已超出冠心病的诊断。对于临床已确诊的冠心病,运动试验心电图可以筛选高危病人,确定多支血管病变的罪犯血管,选择病人作冠状动脉造影,根据造影结果,选择PCI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心电图运动试验还广泛应用于心脏病药物治疗或PCI或CABG的疗效的评价、预后的预测、心梗病人出院前心功能的评估和冠脉病变程度的了解及治疗决策的确定、心功能的评估、心梗病人出院前心功能的评估和冠脉病变程度的了解及治疗决策的确定、心功能的评估、客观安排病人活动量、体育疗法运动处方的确定、运动员体力状态鉴定、飞行员体检等。特别是结合超声心动图,运动核素心肌显像、运动血池扫描和冠状动脉造影等,为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疾病提供重要证据(表1)。表1& 运动心电图的应用范围1 &运动试验适应证与禁忌证&&& 运动试验能为临床提供重要信息,目前国内外广泛开展了运动心电图试验。应当引起重视的是运动中常常引起严重的缺血反应、室性心动过速、心脏停搏或心室颤动,甚至引起猝死。为减少并发症,确保运动试验的安全性,必须选择好适应证和禁忌证。1.1.1 用于查体目的&&& 男性30岁以上,女性50岁以上的人群,这部分人群数量大,无明显器质性疾病,运动试验并发症发病率很低。是安全性最大的群体,但也不可掉以轻心。出问题的也常有预测不到的年轻人。1.1.2& 用于诊断目的&&& (1)帮助诊断胸痛原因。&&& (2)早期检出冠心病中的高危人群。&&& (3)检出早期高血压。&&& (4)了解运动引起的心律失常。&&& (5)了解各种和运动有关症状(如胸闷、心悸)的原因。&&& (6)鉴别多支冠脉病变中的罪犯血管&&& (7)鉴别PCI或CABG术后再狭窄。&&& (8)鉴别心梗后有无存活心肌。1.1.3用于研究目的&&& (1)评估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 (2)评估抗心肌缺血药物的疗效。&&& (3)评估冠状动脉再血管化的疗效。&&& (4)了解各种心血管病对运动的反应。1.1.4 用于评估目的&&& (1)评估冠心病预后。&&& (2)检出冠心病中高危病人,筛选冠脉造影病人。&&& (3)评估冠心病药物及再血管化治疗效果。&&& (4)评估心梗病人的预后。&&& (5)评估冠心病缺血阈值、冠脉储血及心功能状况。1.1.5 用于康复治疗&&& (1)制定心梗后病人运动量。&&& (2)制定心绞痛病人治疗后运动量。&&& (3)制定其他心血管病人的康复治疗情况。1.2 禁忌证1.2.1 绝对禁忌证&&& (1)急性心梗(3―5天以内)。&&& (2)不稳定型心绞痛(5天以内反复发作)。&&& (3)严重且未被控制的引起症状或血流动力学异常的各种类型的窦性心动过速,心脏停搏、心室颤动等心源性心律失常。&&& (4)急性心脏炎、心肌炎、心包炎、风湿热、感染性心内膜炎。&&& (5)严重症状的主动脉狭窄或关闭不全。&&& (6)未被控制的心力衰竭。&&& (7)严重高血压或显著低血压。&&& (8)急性肺栓塞或肺梗塞。&&& (9)运动引起加重或影响运动的非心源性疾病(如多种感染性疾病、肾功能不全、甲亢)。&&& (10)下肢栓塞。 &&& (11)患者拒绝接受运动试验。1.2.2& 相对禁忌证&&& (1)左主干病变。&&& (2)中度狭窄的瓣膜疾病。&&& (3)严重贫血。&&& (4)未控制的严重高血压或肺动脉高压。&&& (5)心动过速(150bpm以上)或心动过缓(<35bpm)。&&& (6)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或希氏束远端阻滞。&&& (7)洋地黄用药期或中毒。&&& (8)电解质紊乱。&&& (9)饮酒后、镇静止痛药、雌激素等药物作用。&&& (10)预激综合征并发极速型心房颤动等。&&& (11)RonT现象室性早搏。1.3 &运动试验分类&&& 运动试验的类型有极量运动试验、次极量运动试验和症状限制性运动试验等。1.3.1 极量运动试验&&& 逐级增加运动量和氧耗量,达到高水平运动量时,氧耗量也达到最大,继续增加运动量,氧耗量不再增加,这时的运动量称为极量运动。目标心率=(220-年龄)1.3.2 次极量运动试验&&& 运动量相当于极量运动试验的85%,如以氧耗量为准相当于最大氧耗量的85%。临床上多以心率为准,当运动心率达到最大心率的85%[(220-年龄)×85%]时为次极量运动,此时的心率为目标心率,计算公式如下。目标心率=(220-年龄)×0.851.3.3 症状限制性运动试验&&& 冠心病、心肌病、心功能不全病人,运动试验常常达不到极量或次极量运动,就已经出现严重心肌缺血或其他征象而中止运动。症状限制性运动是以患者出现严重症状或体征作为中止运动指标,除此以外,还有血压下降、严重心律失常、呼吸困难、头晕眼花、步态不稳等。&&& 症状限制性运动试验量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运动心电图试验,用于急性心梗恢复期病人及心功能等级的评估等。1.3.4 Bruce方案&&& Bruce方案为变速变斜率运动,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案。其一级能耗为5METs,相当于1.7ml/kg.min氧耗。其做功负荷相当于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的2―3级。2级相当于7―8METs,3极相当于10METs,4级相当于14METs。Bruce方案氧耗量值及做功递增量较大,多数运动3―4级即已达到目标心率。但对心功能差或重病人运动递增速度过快,病人不易耐受,也不易精确测定缺血阈值。1.4 &运动试验的终止指标&&& 准确把握运动终点,及时终止运动量保证运动试验安全性的最重要措施。普遍采用终止运动试验的标准有达到目标心率(极时运动试验和亚极量)和出现症状(症状限制性运动试验)两类。1.4.1 极量运动试验和次极量运动试验&&& 目标心率反映人类能够达到的最大氧耗量。预期最大心率在同一年龄组个体差异较大,运动员比普通同龄组人平均低7bpm,女性比同龄组男性平均低51bpm(表2)。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的是简化的修订标准,即目标心率=220-年龄;次极量(85%)目标心率=195-年龄。90%极量级运动试验(目标心率=(220-年龄)×90%。表2& 美国和中国预期最大心率表(非运动员)&&& 达到目标心率以后即可终止运动试验。身体素质较好,又能耐受的受试者,可适当继续增加运动量,直至达到不能耐受为止。1.4.2& 症状限制性运动试验1.4.2.1 普通病人运动终止指标&&& (1)达到目标心率。&&& (2)出现典型心绞痛。&&& (3)出现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下降≥0.15mV或损伤型ST段抬高≥2.0mV。&&& (4)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RonT室性早搏、室上性心动过速、频发多源室性早搏、心房颤动、心脏停搏等。&&& (5)收缩压不升或降低至伴低血压引起的全身反应。&&& (6)血压过高超过220mmHg(1mmHg=0.133kpa)。&&& (7)明显症状和体征:呼吸困难、苍白、紫绀、头晕、眼花、步态不稳、运动失调、缺血性跛行。&&& (8)运动引起室内阻滞。&&& (9)急性心梗。&&& (10)患者要求结束运动。&&& (11)仪器故障,出现无法监测血压和心电图。1.4.2.2 心梗后运动终止指标&&& (1)病人要求结束运动&&& (2)明显症状和体征:呼吸困难、苍白、紫绀、头晕、疲劳、胸痛、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等。&&& (3)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RonT现象室性早搏、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频发多源室性早搏。&&& (4)最大心率≥120bpm(应用β―阻滞剂者≥110bpm)。&&& (5)运动时血压低于运动前血压。&&& (6)心率随运动量增加而下降。&&& (7)ST段下降≥0.20mV或非穿壁性心肌缺血的导联上ST段抬高≥0.20mV。&&& (8)运动引起室内传导阻滞。1.5& 分级运动试验&&&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分为7级,每级运动 3min,从低运动量开始,逐级递增运动量,直至达到运动终点,为确保运动试验的安全性,减少运动中的各种干扰伪差,描记到满意的心电图,才能作出准确的心电图结论。需要做好以下工作。1.5.1 申请&&& 筛选好适应证,严格把好禁忌证是医师最重要的责任。&&& (1)详细询问病史,细致的体格检查,阅读12导联常规心电图和各种临床检查资料。&&& (2)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运动试验的目的、方法及其并发症。重点向患者家属详细说明运动中可能会发生心绞痛、急性心梗、陈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心脏停搏等严重并发症,偶有猝死的病例发生。&&& (3)患者同意做平板运动试验以后,医师填写运动试验检查申请单,医师签名、填名检查知情同意书,由病人或病人家属签字后前往运动试验检查室预约。1.5.2& 预约&&& (1)心电图室工作人员接到检查申请和知情同意书以后,约定检查日期及时间。预约日期不应超过一周。&&& (2)向受检者介绍检查前的注意事项,解除顾虑、洗澡,穿上一双厚袜子,学会正确的运动姿态,一旦发生紧急情况,病人和家属要配合急救等。&&& (3)检查前一天禁酒、禁烟。检查当日起吃早点,检查前2小时禁食。&&& (4)检查前停用β―阻滞剂、洋地类药物至少3―4个半衰期。1.5.3 心电图室工作程序&&& (1)检查前心电图室备齐各种急救药品和器械,注射器和静脉穿刺针、氧气、除颤器、毛巾、气管插管设备等。&&& (2)受试者按预约顺序排队依次进行。&&& (3)脱去上衣,处理好皮肤,在电极安放部位,胸毛多者,剃除,用细纱片轻轻擦去电极安放部位的皮肤角质层,用酒清再次擦去油脂至皮肤微红为止。&&& (4)安放优质电极& 可使运动中的干扰降至最低点。电极安放位置要准确。肢体导联可采用Mason―Likar改进肢体导联系统,该导联体系已被美国心脏病学会所承认。注意两上肢电极距离尽可能远一些,右下肢电极尽可能下移一点,胸壁V1―V6导联电极位置与常规心电图检查一致(图1)。&&&&&&&&&&&&&&& &&图1& 运动试验12导联心电图监护及MasonLikar改良系统左右上肢导联应放在锁骨下凹的外侧面,心前导联部位不应。&&& (5)做运动前对照12导联心电图,在无ST段急性抬高或下降无心绞痛且血压又在正常范围内,即可开始运动试验。&&& (6)运动试验过程中和运动试验结束10min以内,临床医师和心电图技师必须在场。心电图工作者连续监护12导心电图,每分钟记录一次12导心电图,每2分钟测量一次血压。医师观察受试者运动过程中的姿态,指导患者尽快进入正确的运动方式。运动中如发生恶性心律失常、急性ST段抬高、ST段下降>0.20mV以上、血压下降、急性心功能不全、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危急情况,立即终止运动进行急救。发生心室颤动时,争取在2min内电击复律,如延误时机,必将导致,患者死亡。运动过程中如发生心律失常,要连续描记心电图,直至满意为止。(7)达到终止运动试验的标准,一般要停止运动。受试者年轻,身体素质好、平时运动量大、无缺血性胸痛又能耐受者,可继续运动,直至不能坚持为止。(8)结束运动试验8min内,要连续监测12导心电图,每分钟记录一次12导心电图,每2分钟测量一次血压。注意与运动有关的心脏停搏,多发生于运动结束后5min内。因此,要特别重视运动结束后的病情变化。停止运动8min,恢复至运动前的心电图,心绞痛缓解后,可结束运动试验,取下电极。(9)及时发出报告,运动试验结束以后,及时书写报告,作出运动心电图试验阳性,可疑阳性和阴性结论。阳性患者,冠心病发病率70%―80%。其他原因有高血压,肥厚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可疑阳性的受试者中,有冠心病、高血压、左室肥厚、心肌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阳性受试者中,多数见于正常人群,少数见于冠心病等。运动中发生下列情况,医师应立即明确诊断,采取对策:(1)心绞痛& 在运动试验中经常出现的胸闷不适与真正的心绞痛相鉴别。如果出现真正的心绞痛,则需立即中止运动试验,主要鉴别点是典型症状加上心电图缺血性ST段改变。(2)呼吸困难和疲劳& 大运动量,患者在达到峰值心率及做功量时,伴有呼吸困难及疲劳是常见的,特别是现在很多人平时活动量较少,引起这些症状是正常反应。但是,如果在较低负荷量或低心率时出现明显呼吸困难或疲劳,应该高度怀疑有无心功能不全。(3)头晕、苍白及皮肤湿冷& 运动中出现皮肤湿冷、苍白是循环不良的早期表现,如果伴有头晕、血压下降及ST段改变,则需要高度注意。如果出现神态淡漠,意识混乱,步态蹒跚,可能是心排血量低造成大脑供血不足的表现,需要立即中止试验,同时应该严密监测血压。另外有些病人出现低血糖反应、虚脱等,也应注意鉴别。(4)跛行、下肢关节疼痛& 运动量达到高峰时出现跛行或下肢关节疼痛常常是粥样硬化或糖尿病所造成的,如果伴有下肢末端皮肤苍白、变冷,则需要立即中止试验。(5)体检& 运动过程中出现奔马律的心前区抬举样搏动常常表明左室功能不全,新出现的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杂音说明可能是乳头肌功能不全所造成的,应该考虑中止试验。1.6&& 临床应用1.6.1 怀疑冠心病&&& 运动试验结果阳性本身就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而对于临床上可疑冠心病的患者进行运动试验可以提高冠心病的确诊率。研究结果显示运动试验阳性结果比吸烟、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等冠心病危险因素发生心脏病事件的危险性更高。心电图运动试验结合运动核素、超声心动图试验对于鉴别冠心病有着特殊意义。根据心电图运动试验和冠状动脉造影的对比研究,运动心电图诊断单支病变的敏感性是37%―60%,双支病变为69%,左主干或三支病变的敏感性可达90%以上。解放军总医院总结了115例心电图运动试验和冠脉造影结果比较,发现运动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82%,特异性为72%,其中单支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47%和40%,双支和/多支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33%和86%。1.6.2 冠心病1.6.2.1无症状心肌缺血& 临床上无症状心肌缺血可以通过Holter监测明确诊断,由于无症状心肌缺血与运动试验比较缺乏温醒过程,所以运动试验检出的无症状缺血的预后与Holter检出的无症状心肌缺血病人比较差别较大,后者发生心源性猝死的机率较高。无症状心肌缺血的病人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6.2.2心绞痛& 临床上已有明确心绞痛的病人运动试验有其特殊作用。运动试验可以帮助筛选高危病人、评价临床药物或手术治疗效果、确定病人运动耐量及了解病人预后等。平板运动试验阳性而运动耐量低于5METs、血压不升或下降的病人,预示多支病变或左主干病变,这类病人应进行冠脉造影,选择进行PCI支架或CABG术。运动试验出现血压不升或下降的病人,50%存在左主干病变或多支病变。文献报道冠脉显著狭窄的2290例病人进行运动心电图试验,并随访4年,发现运动试验阳性者病死率是阴性者的3倍。心绞痛病人,冠脉明显狭窄、运动心电图试验ST段下降≥2mm,随诊发现生存率与运动时间密切相关,能完成Bruce方案4级者5年存活率是100%,完成3级者存活86%,完成2级者存活73%,完成1级者存活率是52%。1.6.2.3 PCI术& 每年全世界有数以万计的冠心病病人进行PCI术,近年来,我国PCI的病人数量激增。术后6月再狭窄率是30%―40%,运动试验不仅可以为PCI术前多支病变病人确定罪犯血管,而且还可以检测PCI术后再狭窄、预测术后心脏病事件的发生率。特别是结合运动核素、超声心动图运动试验价值更大。心电图运动试验检测PCI术后再狭窄的敏感性为24%―60%。PCI术后1―2周可以进行运动试验。PCI手术前后进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比较运动耐量可提高2METs,运动时间延长2min,并且反过来通过运动试验指导PCI。1.6.2.4 CABG术& 全世界每年有数以万计的严重冠状动脉病变患者施行了CABG术,我国CABG术数量逐渐增多,运动试验对于CABG术前病人的选择和术后疗效的评价及术后是否发生桥或原有血管的再狭窄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运动试验引起严重心肌缺血的病人进行CABG是非常有益的,运动耐量小于5METs或最大收缩压小于16.9kPa的病人CABG是有效的。运动试验还有助于评估CABG后血管再通的情况,CABG后运动试验与冠脉造影的结果密切相关。CABG后如果冠脉再通良好,术后2―12个月运动试验明显改善,主要表现为运动耐量增加,心绞痛减少,缺血的程度减轻,结合运动心肌核素,可以显示心肌灌注也明显改变,CABG术后运动耐量≥9METs显示有良好预后。相反,如果移植血管阻塞则运动试验无改善或加重,预后严重。1.6.2.5 心梗& 心梗后进行运动试验的目的是:&&& (1)检测有无缺血心肌或存活心肌。&&& (2)制定运动量,鉴定劳动能力。&&& (3)检测高危病人,预测心脏病事件的发生率。&&& (4)选择药物治疗方案。&&& (5)选择再血管化治疗的病人。&&& (6)确定加强随诊的病人。&&& (7)评价心功能。&&& 心梗后无严重并发症,2―3周进行运动试验是安全的。但是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病例应该选择急性期无严重合并症(休克、心力衰竭、梗死后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严重高血压),无二尖瓣关闭不全、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已下床活动的病人。&&& 心梗后运动心电图试验阳性常常提示多支病变,运动心电图试验的敏感性前壁较低(52%),而下壁较高(87%),可能是与前壁心梗常有室壁瘤有关,其向量与缺血向量相反而相互抵消所致。&&& 心梗后运动心电图试验出现ST段下降,心绞痛发作和严重心律失常的病人属于高危病人,以后心脏病事件的发生率较高,预后较差,需要进行再血管化治疗或药物预防。1.6.3 心脏瓣膜疾病&&& 45岁以上的风心病患者大约有40%合并冠心病。外科手术前进行运动试验筛选出需要冠脉造影的病人是非常重要的。1.6.4 主动脉瓣狭窄&&& 运动性晕厥是诊断主动脉瓣狭窄的重要依据,临床上将中―重度主动脉瓣狭窄作为运动试验的相对禁忌证,因为可能会出现晕厥或心脏停搏。主动脉瓣狭窄病人运动引起晕厥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颈动脉高张力、左心衰竭心律失常或左室压力感受器刺激的原因。但应注意运动中病人的症状、血压变化、心率降低以及室性或房性心律失常。如果出现血压异常,此时需要持续进行至少2min的低运动量活动,以免病人躺下后出现急性左室容量负荷过重。&&& 运动试验对于评价病人的症状、血流动力学反应及心功能有重要作用。主动脉瓣狭窄病人运动引起ST段降低是否预示冠心病还不太清楚。手术前后运动试验对于评价疗效很有帮助。体检或超声心动图发现主动脉瓣狭窄老年无症状病人,运动试验可以帮助客观评价病史。正常运动耐量无症状的病人超声心动图显示明显压力阶差,运动试验应该持续到出现症状为止。运动时收缩压反应异常或症状出现时收缩压比静息时下降的病人应该选择外科手术治疗。1.6.5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病人保持正常活动耐力的时间要比主动脉瓣狭窄的病人长,这是因为容量负荷比压力负荷的心肌耗氧量低。对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病人,运动中出现ST段下降,心率下降、高峰氧耗量降低预示左心功能不全。1.6.6 二尖瓣狭窄&&& 二尖瓣狭窄病人运动时心率可能正常或者明显增加。因为运动时每搏量不增加,心输出量增加或者减少,所以常常出现低血压。肺阻力增加引起心肌耗氧量增加,运动时二尖瓣狭窄病人出现胸痛或ST段下降的原因可能是冠脉灌注不足或者是肺动脉高压。ST段下降可能是由于心输出量降低引起冠脉灌注不足,右心室负荷过重引起心肌耗氧量增加造成的。45%的病例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运动引起ST段下降也可能是心肌缺血的表现。1.6.7 二尖瓣关闭不全&&& 中至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病人,运动时能够维持正常心输出量与血压,心率和心电图也可能是正常的。运动时由于乳头肌缺血造成二尖瓣关闭不全,病人可能出现收缩压降低。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运动时常出现心输出量降低和运动耐量降低。因为,二尖瓣关闭不全病人心肌耗氧量并无明显增加,所以很少出现ST段下降。但是可能会出现低血压和心律失常。1.6.8 二尖瓣脱垂&&& 运动试验中二尖瓣脱垂病人ST段下降的原因有:乳头肌缺血、冠状动脉异常、左前降支心肌桥、冠脉痉挛及原发心肌病等。冠脉造影和核素显像可能是正常的。心得安试验心电图可能恢复正常,因此可以提高运动试验的特异性。1.6.9 高血压&&& 高血压有心电图异常和左室肥厚,运动试验假阳性率较高,分析运动试验的结果时应该考虑高血压的影响。1.6.10 心肌病&&& 运动试验可以确定扩张性心肌病患者运动耐量,评估左室功能不全对肺循环的影响及治疗效果。&&& 运动可以引起肥厚梗阻性心肌病病人猝死。临床上常伴有胸痛、常规心电图异常及运动引起的ST段下降。运动可以诱发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左室流出道梗阻的杂音及晕厥前征兆。心尖肥厚性心肌病临床上没有任何症状,仅仅表现心电图ST段下降,巨大倒置T波,超声心动图有时也易忽视。运动试验常有ST段明显降低,多无任何症状,结合心肌核素和超声心动图可以明确诊断。1.7 &运动试验结果判断1.7.1 运动试验引起的心电图变化运动试验过程中或运动结果后的几分钟内心电图上常发生P波、QRS波群、T波、ST段、P-R间期、Q-T间期或U波的变化。在上述各波段的变化中,有的心电图改变可以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疾病提供重要依据,有的心电图改变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有的属于运动生理反应。1.7.1.1 运动引起心电图异常改变(1) ST段移位1) ST段抬高&& 运动引起ST段移位包括抬高与下降。ST段抬高必须区分是发生在心梗后有Q 波的导联上还是发生在无Q波的心电图上,两者机制有明显不同。ST段抬高常发生在前壁心梗有Q波的导联上(V1和 V2)。& 下壁心梗是运动时引起 ST段抬高最常见的原因,常常是与室壁运动障碍或室壁瘤有关。大约有50%的前壁心梗或15%下壁心梗运动时出现ST段抬高(图2),Q波导联ST段的射血分数大多比没有抬高的低,这些改变造成其他导联对应性ST段下降(假性缺血)。同一病人运动试验中同时出现ST段下降和抬高,可能表明有多支病变。& 无 Q波导联 ST段抬高,没有心梗的病人运动时ST 段抬高,提示冠状动脉近端严重狭窄或冠脉痉挛,其机制是严重透壁性心肌损伤所致。& 变异性心绞痛病人,ST段抬高一般出现在自发性心绞痛发作时,常常是休息室发作。运动时大约30%的变异性心绞痛病人ST 段抬高,ST 段抬高的部位铊&sup2;&&sup1;灌注缺损,损伤型 ST段抬高的病人同时存在其他导联ST 段下降。常伴发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图2&& 运动试验诱发急性下壁心肌损伤型ST段抬高伴对应导联ST段下降男性,53岁。冠心病,运动结束后发作心绞痛,图A显示II、III、a VF导联ST段损伤型抬高,I、aVR、aVL、V2~V5导联ST段下降,经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吸氧后,症状缓解。图B心电图恢复正常。2)ST段下降& 是运动引起心肌缺血最常见的改变,表明心内膜下心肌缺血。运动试验在标准导联以R波为主的导联上,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下降,在 J点后80ms处压低大于或等于0.1mV,至少持续1min,下斜型比水平型下降更有意义。基线不稳时,诊断心肌缺血的特异性降低。与冠心病有关的因素还包括ST段下降的程度、出现的时间、下降持续时间和下降导联数量。ST段下斜型下降程度越大,冠心病诊断的可能性也越大、病变程度越严重(图3)。图3&& 运动平板试验下壁及前侧壁阳性男性,62岁。冠心病,劳力型心绞痛。对照心电图V5~V6导联T波低平。运动6min时发作心绞痛终止试验。II、III、a VF、 V4~V6导联ST段下降0.10~0.30mV。冠状动脉造影前降支近段狭窄98%。回旋支狭窄85%,右冠状动脉中段狭窄65%。3)巨大高耸T波运动引起一过性巨大高耸T波,是急性心内膜下心肌缺血的反应。高耸T波特点:①T波异常增高,两支对称,波顶较尖;②T波高耸的导联伴有ST段上斜型抬高;③T波高耸见于缺血后的导联对应导联T波由直立转为倒置,或倒置增深;④QRS时间延长至100-130 ms;⑤常有心绞痛发作;⑥缺血缓解以后,T波迅速恢复原状,高耸持续时间长者,可发展成为ST段抬高的急性心梗。4)U波倒置静息心电图U波直立,运动时U波倒置或出现异常高大U波,多数是心肌缺血的标志。以前将支病变多见。其他病因有左室肥厚、主动脉瓣病变、高血压病等。5)束支传导阻滞运动引起左束支传导阻滞少见。左束支传导阻滞影响运动试验结果判断。运动发生的左束支传导阻滞多提示急性心肌缺血。运动引起右束支传导阻滞相对常见,伴有ST段显著抬高者,提示第一穿隔支水平闭塞。1.7.2 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发作前无ST-T改变者,相关机制是运动引起交感或神经兴奋型增高,血中儿茶酚胺及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使心肌兴奋型增高,易于发生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发作前有缺血性ST-T改变,属于缺血性室性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缓解以后室性心动过速消失。但心室颤动不会自行终止,需立即电击复律。1.7.3 心脏停搏运动引起心脏停搏多发生于运动结束后的10min以内,停搏8s以上,患者发作晕厥或阿-斯综合征1.8 运动试验可疑阳性标准运动中或运动后发作心绞痛或出现以下心电图改变之一者为阳性。缺血型ST段下降:J点后80ms处ST段水平型、下斜型下降0.10mV以上,原有ST段下降者,在原有基础上再下降0.10mV以上,持续2min以上。ST段弓背状急性抬高0.20mV以上。ST段上斜型下降0.20mV以上,同时 avR导联ST段抬高0.10mV 以上。出现一过性异常高耸T波伴对应导联T倒置。出现缺血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束支传导阻滞、心脏停搏等。1.9& 运动试验阳性标准运动中或运动后出现下列心电图改变之一者,为可疑阳性:1)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下降&0.10 mV 持续时间&2min。2)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下降0.05-0.10 mV。3) ST段进水平型下降0.10-0.20mV。4) T波转为倒置、负正双向或正负双向。倒置T波呈箭头样。5) U波倒置。1.10 运动试验阴性运动中或运动后符合下列条件者,为阴性。1 )一直到目标心率。2 )达到10mets以上。3 )无缺血性胸痛。4 )心电图各波、段、间期和形态与运动前比较无明显异常变化。5)不出现缺血性心律失常。常伴有早搏、短阵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发生。2& 心梗后运动试验&&& 运动平板试验是一种心脏负荷试验,通过改变运动时的速度和坡度逐级增加运动负荷量,从而增加心肌的耗氧量,并对患者进行监护和心功能评定,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手段。目前,心电图运动平板试验的临床应用,已从单纯判断心肌缺血,逐渐发展到分析病情及评价疗效和预后等方面。例如,判定冠心病药物的临床疗效,心脏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后的效果(PCI和CABG),评价有关心律失常及窦房结功能。早期检出不稳定型高血压、确定运动引起症状的原因,对心梗后病人预后的判断,梗死后病人是否进一步行心脏介入治疗和筛选等。2.1 方法学研究&&& 目前,运动平板试验最常用的方案有改良的Bruce方案,改良的Naughton方案和Balke方案等。大量临床实践表明:改良的Bruce方案,尤其适宜于国人,无论哪种方案,理想的运动时间以持续8―12分钟为宜,延长时间并不能增加诊断的精确性。同时,也不处于运动耐量的评估。因此具体方案的选择应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而定,因人而异。既往采用的踏车试验,其主要缺点是:运动负荷量不足,敏感性较差,并且运动量的主观控制性强,运动的最大氧摄取量(VO2max)低于运动平板试验的5%--10%。鉴于以上原因,国内外已基本淘汰了踏车试验。Shaw等所做的一项研究也证明了运动平板试验的优越性:急性心梗后平均8天,进行运动平板试验和仰卧体位的踏车试验,运动平板试验时的运动持续时间、最大氧摄取量、运动诱发的ST段下移、胸痛的出现等与踏车试验相比有显著的差异。美国现阶段采用的几乎全部为运动平板试验。2.2 心梗后运动平板试验2.2.1 意义急性心梗后进行运动平板试验在临床工作中已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接受,它有助于判断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估测导致心梗的可能的“罪犯”血管,通过运动平板试验可以检出某些高危患者,进行积极的临床干预,从而降低心梗病人出院后的病死率,临床意义重大。另外,也可以评价心梗病人出院后的体力活动水平,指导梗死后治疗及康复锻炼以改善预后,提高病人生活质量。近年来,大量的临床资料证实,无并发症的急性心梗病人早期进行运动平板试验是安全的,应该成为此类患者出院前的常规检查。&&& 但运动试验也有一定的并发病。应密切注意观察心脏方面的并发症,有:(1)缓慢性心律失常(包括窦性、交界性、室性及房室传导阻滞);(2)心脏骤停及猝死(室速或室颤);(3)心梗;(4)低血压休克;(5)充血性心力衰竭等。为减少运动试验的并发症,关键在于病例选择适当,严格操作规程,运动时应严密观察病人,试验前备好各种抢救措施,运动试验室应血有急救车,除颤器及必要的心血管抢救药品,对某些高危患者,必要时,应建立静脉通道以备急用。2.2.2 关于运动时间范围的选择&&& 目前,对于急性心梗后早期进行运动平板试验的恰当时间尚不统一,1970年以前,对急性心梗后病人进行运动试验的时间为梗死后3―6个月。971年Atterhog等首次报道了对急性心梗早期(1个月内)可以安全进行运动试验,随后又有梗死 8―18天及3周的运动试验报告。病人未发生意外和死亡,而目前,大多数运动时间选在急性心梗后2―6周,但无并发症的急性心梗后5―7天进行运动试验也未尝不可,甚至梗死后3天,若无严重的并发症,也可进行心电图运动试验(EET),美国《EET指南》中,把2天以内的急性心梗列为运动试验的绝对禁忌证,由此可见心梗后病人进行运动试验的时间范围较前明显拓展,这与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和运动平板试验的经验不断积累有关。2.2.3 运动平板试验对评估心梗病人预后的价值&&& 急性心梗后,病人再发心绞痛、心梗及猝死等心脏事件的机率较高,尤其在梗死后6个月之内,心梗病人出院后第1年,约5%--10%的病人会发生心脏性死亡。6%将会再发非致死性的心梗,16%可以出现心绞痛。梗死后发生心脏意外的患者,运动试验的阳性率为57.1%。Caru等观察了25例急性心梗后10天和3周时的运动试验结果,发现有关心脏事件均发生在梗死后1个月内,并认为,运动平板试验的预后价值在15―20天内,另有研究指出,梗死后,运动试验阳性者,5年内发生心脏事件的可能性显著高于运动试验阴性者(分别为81%和58%)运动试验阳性者,其猝死率也较高。Fubini等对155例无并发症的急性心梗病人于发病后2个月进行运动平板试验,并持续随访32±13个月发现,运动试验预测心血管事件的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7%、76%、41%、41%。急性心梗后,最重要的预后决定因素是:左室功能,室性心律失常,冠脉病变范围和心肌缺血残留。Leroy等对303例急性心梗患者在梗死后2个月内进行运动平板试验和冠脉造影,并作了平均4年的随访显示,对梗死后心脏性死亡的预测价值依次为:运动试验中所达到的最大心率,运动中出现的室性心律失常和冠脉病变支数。但也有作者报道,运动试验中出现的室性心律失常对心脏事件的发生没有独立的预测价值。一般认为,若低运动负荷时,即诱发ST段改变或出现心绞痛,常常提示不稳定心绞痛,再发梗死,甚至猝死等不良临床后果,尤其当运动耐量≤5.0METs,或收缩压升高小于10―30mmHg,强烈提示病人预后较差。运动平板试验对心梗病人的预后评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但也有不同的意见认为:常规运动平板试验并不能预测心梗后再梗死的发生,而只能确定低危患者。2.2.4 心梗后运动平板试验指标评价&&& 1)ST指标:许多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静息状态的心肌耗氧量较少,冠状动脉血流量尚可满足心肌对氧的需求,可发生心肌缺血,也不出现心绞痛,即使严重的冠状动脉固定狭窄者,静息时的心电图也可以正常。而运动负荷增加了心肌的耗氧量,冠脉供血不足就能表现出来,而诱发心肌缺血。但冠状动脉的血供有强大的代偿能力,仅在冠脉病变使血供下降至正常的30--65%时,才出现心电图的改变,致ST段下降,从而做出诊断。&&& &&& ST段下移最常出现的阳性导联是:I、aVL、V1、V2、V3导联,而II、III、aVF及V4―V6导联易出现假阳性。诊断价值有限,因此,有建议下壁导联ST段下移超2mm以上才有意义,ST段下移的测量标准随病人心率的不同而有差异,当心率>100bpm,以J点后60ms作为测量ST段下移的标准,而心率<100bpm时,以J点后80ms为适宜。冠脉狭窄是心肌供血障碍的重要因素,冠脉狭窄程度越重,则对运动的耐量越小,诱发心肌缺血的程度也越重,表现为:ST段下移出现时间早,ST段下移的幅度大,同时下移持续的时间也较长。因此,对运动平板运动试验阳性者,不仅要注意定性,更要注意ST段下移出现的最早时间,下移的幅度及下移持续时间,涉及的导联数等。这对预测和估计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虽然ST段下移是运动平板试验中最常用的判定心肌缺血的客观指标,但大量的临床研究证明,运动试验诱发的ST段下移所表明的缺血部位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对应性较差。ST段形态中,仍以下斜型和水平型下移具诊断意义,尤以下斜型下移反映的血管病变更严重。运动试验中ST段下移的阳性判定标准是:运动中或运动后即刻心电图出现ST段下斜型或水平型下移≥0.10mV,若试验前ST段已有下降者,运动后要在原有基础上再下降0.10mV,时间持续2分钟以上。值得注意的是:心梗病人由于病情的需要,常口服β受体阻滞剂,ACEI类药物和硝酸酯类药物。这些药物可提高运动耐量,减轻ST段下移和心绞痛发作,故导致运动试验的假阴性结果。因此,有人建议:心梗后病人进行运动平板试验前应暂停口服β受体阻滞剂,或将ST段下移0.5mm作为异常判定标准。在有明确典型的心绞痛症状或某些冠心病高危人群中,应注意运动试验的假阴性,而对疑似心绞痛发作。特别是绝经期前的女性,应注意运动试验的假阳性。&&& (1)ST段下移对梗死灶中存活心肌的检测&&& 急性心梗后,运动试验诱发的ST段下移主要反映了小面积的梗死灶中残留存活心肌的缺血或大面积的梗死区周围心肌的缺血。常规运动平板试验中,ST段下移检测梗死灶中存活心肌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48%、64%、56%。敏感性较低,有研究认为,运动试验后即刻测量QT间期离散度(QTd),(≥70ms为异常)可以明显提高对存活心肌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达到78%、82%、80%,除了ST段下移可以检测梗死灶中存活心肌外,尚有其它参考指标,最近,Schneider发现,存在Q波的导联若出现运动诱发的ST段抬高伴T波伪正常时,强烈提示存活心肌,并可能从血管再通术中获益,这种ST―T改变预测左室功能改善的敏感性为80%,特异性89%。Margonato等报道,运动试验中出现的冠状T波伪改善现象是梗死区域内尚有冬眠心肌的反映。冬眠心肌存活的时间不长,常在心梗发生6个月后,逐渐纤维化而消失。因此,对这部分病人给予血管再通,可以挽救冬眠心肌,改善病人的心脏功能。&&& (2)ST段下移诊断冠脉多支病变&&& 急性心梗后,运动平板试验中ST段压低对诊断冠脉多支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国内外研究资料报道不一。梗死的部位,梗死后进行运动试验的时间和采用的试验方案不同,均可影响结果的判断。Fuller等报道心梗患者,运动试验阳性者,大多为多支病变,敏感性55―67%,特异性90%。国内刘霞等对29例急性心梗恢复期病人所做的研究表明,缺血型ST段压低诊断冠脉多支病变的敏感性为60%,特异性92%。Fubini等则报道分别为40%与77%。敏感性较低。这与国外同期进行的其它类似研究资料试验结果基本一致。有作者认为这种敏感性较低的原因可能与研究资料中前壁梗死的病人数量较多有关。相反,若下壁梗死的病人数量较多,则试验的敏感性可以提高。但是,如果仅仅通过运动试验的结果进行判断,则多支冠脉病变的患者中,60%将会被忽略。若综合运动试验的其它指标诊断多支病变,可以提高其敏感性,若与收缩压反应异常(SBP)结合,则敏感性可以提高至100%,但特异性下降为67%。&&& 能够提示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指标有以下几种:(1)运动耐量<6.0 METs,特别是<5.0METs。(2)运动高峰收缩压可能达到≥120mmHg或者收缩压下降≥10mmHg或低于静息水平。(3)ST段下斜型压低≥2mm。(4)ST段压低出现的时间较早,尤其是运动后3分钟出现者。(5)ST段压低在恢复期持续5分钟以上,涉及的导联数超过5个。(6)运动过程中出现心绞痛或室性心动过速。&&& (3)运动试验中ST段抬高的意义&&& 关于运动中ST段抬高的意义及其对病人长期预后的价值,目前仍存在争论。Haines等对241例急性心梗病人在发病后2周进行的研究证实。运动试验诱发的ST段抬高,其发生率达到34%,在左前降支病变引起的前壁心梗中,运动诱发的ST段抬高,发生率为56%,而右冠状动脉和左回旋支病变引起的心梗中,运动诱发的ST段抬高,其发生率分别是17%和27%,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01),在ST段抬高组病人中,左室射血分数也较低,经过对病人进行随访(平均34月)在ST段抬高和非ST段抬高两组病人中,再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等非致死性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基本相同,但也有不同意见认为,运动诱发的ST段抬高病人发生心脏事件的机率较高。关于运动试验中ST段抬高的机制也有许多不同的看法,以往的研究,其主要观点是运动时的ST段抬高与运动诱发的心肌缺血有关。目前,多数意见则倾向于:运动时在Q波导联上出现的ST段抬高,主要是由于严重的透壁性心肌损伤引起的左室壁活动异常。室壁运动功能失调或伴室壁瘤形成而致,与心肌缺血无关。心梗发生后,通过运动平板试验可以提高室壁瘤的检出率,另Hosoya证实,ST段抬高发生率在单支或多支病变中无显著性差异。&&& 若病人没有心梗的病史,运动诱发的ST段抬高强烈提示冠状动脉痉挛。这种病人常常伴有冠脉远端侧支循环不良且病情进展较快。多数可有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据报道:下壁梗死时,运动试验常规心电图一般不能发现Q波导联的ST段抬高。ST段抬高多发生于广泛前壁或前间壁梗死患者中,由此可见,ST段抬高与梗死部位有一定的相关性,迄今为止,最大ST/HR斜率被认为是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单纯ST段的一项新指标。不受药物、性别的影响。尤其适用于上斜型ST段下移和低水平运动负荷者,但计算较烦锁,心梗早期易出现假阳性。2) 非ST段指标&&& (1)目前QRS波、T波改变在运动平板试验中作为心肌缺血的指标未被普遍接受,原因是,这些指标特异性不强,受心脏舒张末期压力交感神经张力,运动的因素等影响较大。异常U波被认为是慢性冠状动脉机能不全的一种稳定表现或是运动试验诱发急性冠状动脉机能不全的一种暂时现象。U波倒置表示心肌缺血的特异性高,但敏感性不强,异常U波常表现为二种形式:一种为U波倒置,另一种为U波增高。一般认为左胸导联的U波倒置总是异常,且多与左心室肥大及缺血性心脏病有关。而U波振幅增高则一般认为常见于低血钾、低血镁及药物(奎尼丁、洋地黄)作用,且T波多呈反方向变化。最近有文献报道了运动后测量QT间期离散度增加的新指标,运动后即刻测定QT离散度是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的一个有价值的指标,与性别是否伴有运动时的ST段下降无关。敏感性和特异性为75%和85%。&&& (2)运动时的血压指标&&& 运动诱发的心肌缺血可以引起心输出量的下降,使外周血管反射性收缩,引起舒张压的升高(较运动前超过15mmHg为异常),舒张压反应异常可以筛选心梗的高危患者,另外,在运动试验中,当ST段反应正常时,若舒张压异常升高,则病人发生严重冠脉病变的机率明显增加。Dubach等对2036例病人进行2年的随访观察,其中131例出现运动诱发的低血压,发生率6.4%,运动诱发的低血压与心肌缺血或心梗有关,发生心脏事件的风险性明显增加,运动诱发的低血压可以被血管再通治疗所改善。2.3 PCI治疗后与运动平板试验&&& PCI术后4―8个月,进行运动平板试验检测冠脉再狭窄,其敏感性可达75%,特异性85%,阳性预测值50%。Koide等报道,46例无心梗病史的患者,对单支冠脉病变进行PCI治疗,3个月后进行运动平板试验检测冠脉再狭窄,标准ST段下降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65%、66%、65%。治疗前和PCI治疗后3个月,其最大ST段下移的差值(STDmax)预测再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77%、76%、76%。而治疗前后所有导联ST段下移之和的差值(ΕST)预测冠脉再狭窄的敏感性77%,特异性83%,准确性80%。而Bengtson等研究的资料表明,运动试验时诱发的心绞痛,治疗后再发心绞痛及阳性运动试验结果是预测PCI治疗后冠脉再狭窄的独立指标。预测再狭窄的发生率达到11―83%。目前,美国心脏病协会仍推荐对PCI术后6―12个月的患者,应常规行运动平板试验检查,以辅助诊断再狭窄。2.4 CABG术后与运动平板试验&& &许多研究资料证实,CABG术后,通过运动平板试验,可以对病人的预后进行评估。运动时的MET水平和最大心率与病人的预后显著相关。若METs超过8.0,则病人极少发生心脏性死亡,同明认为:MET水平是CABG术后,病人发生不良预后的最强的预测指标,运动中超过9.0METs,则病人术后发生心脏事件的机率较低,而低于5.0METs,则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明显提高,一般认为,对接受CABG者,术后检出ST段下移>2mm,运动耐量<5.0METs,或运动时出现低血压,提示不良预后。&&& 综上所述,运动平板试验作为心血管领域的一种无创性检查手段,尽管其评价指标所受的影响因素较多,应用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它仍是目前最简易,安全且比较可靠的检测方法,若能结合潘生丁药物负荷试验或超声心动图,同位素心肌灌注显像等技术,则能更大程度地提高其评估的准确性和预测能力(图4至图6为心梗后运动试验心电图变化)。&&&&&&&&&&&& &&图4& 急性前间壁心梗,运动试验下壁及前侧壁阳性&& &男性,60岁。冠心病,急性心梗。运动前窦性心律,V1―V4呈梗死型QS型,运动中及运动后I、II、III、aVF、V5、V6导联ST段下降0.10―0.20mV,伴T波负正双向,aVR、V1、V2导联ST段抬高,前降支近段闭塞。&&&&&&&&&&&&&& &图5& 陈旧性前间壁心梗,运动试验前壁导联ST段下降&&& 男性,50岁。冠心病,陈旧性心梗。运动前窦性心律,V1、V2出现坏死型QS或q波,运动中V3―V6导联ST段下降0.13―0.225mV,前降支狭窄96%。&&&&&&&&&&&&&&& &图13―3& 陈旧性前间壁心梗,运动试验阴性&&& 男性,50岁。冠心病,陈旧性前间壁心梗一年余。运动前心电图V1―V3呈坏死型QS波,运动中V2、V3导联ST段抬高,无心绞痛。3 运动并发症的处理3.1 急性心梗3.1.1 初始阶段的内科治疗&&& 1)平卧、监测生命体征&&& 2)吸氧:经面罩或鼻导管给予100%的氧,每分钟2―4L,持续6―12h,对大多数轻度低氧血症的病人效果良好。对于无低氧血症的病人,增加吸氧浓度并不会明显提高氧转运。&&& 3) 止痛镇静:硝酸甘油0.3―0.6mg舌下含化,继以静脉点滴,开始10ug/min,观察血压,心率变化,每10分钟可增加10ug/min,使正常血压病人的平均动脉血压比基础平均动脉压下降10%,原有高血压者下降30%,使收缩压不应低于12.0kpa。&&& 并可用吗啡3―5mg静推,15―30分钟可重复1次;或度冷丁50mg肌注,对于烦躁者,给予安定10mg肌注镇静治疗。&& &&4) β受体阻滞剂:减慢心率,降低血压,从而降低心肌氧耗。降低心肌缺血事件的发生率,降低AMI的病死率。因而其治疗效应可分为两方面,即刻效应和远期效应(指二级预防)。禁忌症为:&&& (1)窦性心动过缓,心率<50次/分;&&& (2)收缩压<90mmHg;&&& (3)房室传导异常,P―R间期>0.22s,二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4)严重的左心功能衰竭;&&& (5)周围循环低灌注;&&& (6)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病;&&& 一般可用阿替洛尔、倍他乐克、素他洛尔等。&&& &5) 钙通道阻滞剂:仅用于AMI后出现血管痉挛造成的心绞痛或合并有高血压(不能被其他药物所控制者),目前不主张AMI患者常规使用钙通道阻滞剂。尤其是短效硝苯地平,具有与剂量相关的住院死亡率增加的危险,故该药不宜应用于AMI的病人。& &&&6)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DCG在心室重建,改善血液动力学及减少充血性心衰方面有较好的作用。目前主张在无低血压及禁忌症的基础上24小时内尽早使用ACEI治疗。常用药物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苯那普利、福辛普利、培哚普利等。3.1.2 抗血栓治疗3.1.2.1 抗血小板治疗阿斯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的环氧化酶快速阻断血小板中血栓素A2的形成而发挥作用。首剂0.3mg口服,国内每日维持剂量为75―150mg。氯吡格雷(波立维)为ADP受体拮抗剂,它抑制由ADP诱导的纤维蛋白原与糖蛋白IIb/IIIa受体的结合,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而发挥抗血栓作用。可先给300mg负荷量,24小时后改为维持量75mg/d。3.1.2.2 抗凝治疗&&& 普通肝素与低分子肝素通过抑制体内的凝血系统达到抑制血栓形成的目的。前者需监测APTT时间,后者一般不需凝血相监测。3.1.2.3 溶栓药物:国内常用的溶栓药物有:尿激酶(UK)、链激酶(SK)(第一代);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第二代);(第三代)如rt―Pa的突变体,葡激酶(STA),尿激酶前体(Pro―UK)。尚待临床进一步验证。3.1.3 冠脉介入治疗&&& 急诊PCI+支架术,临床证明在掌握好指征的基础上急性心梗时支架置入是理想的,但是应该注意到伴随支架的广泛应用,许多病人在临床从支架治疗中获益,但我们必须付出更高的医疗费用。3.2 心绞痛&&& 1) 卧床休息,吸氧2―4L/分,缓冲患者紧张情绪。&&& 2) 硝酸酯类:硝酸甘油0.3―0.6mg舌下含化,1―2min可起效,半小时后作用消失,可反复使用。&&& 3) β―受体阻滞剂:机制同前,如氨酰心安(阿替洛尔)、倍他乐克、索他洛尔等。&&& 4) 钙通道阻滞剂:降低心脏后负荷,从而降低心肌收缩并抑制冠脉痉挛,特别是用于变异型心绞痛,如地尔硫卓。&&& 5) 抗凝、抗血小板治疗。&&& 6)冠脉介入治疗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3.3 心律失常&&& 1)单发室早:无症状者:休息、吸氧、观察病情变化;有心悸、胸闷等症状者,可口服β受体阻滞剂、普罗帕酮、胺碘酮等治疗,并可静脉使用利多卡因。& &&2)室速:&&& A、药物治疗:利多卡因& 1mg/kg,1―2min推完,必要时5―10min可重复1次,直至3mg/kg的最大剂量。如有效后继以1―4mg/min 静滴维持。其他药物可选用:胺碘酮、普罗帕酮,索他洛尔等;对上述药物无效者,可选用异搏定。&&& B、同步直流电复律:首选给予200J,如无效。可增加到360J,室速终止后给予利卡因1―4mg/min,持续静点48―72小时防止复发。& &&3)心室颤动:&&& 立即非同步电除颤,电量为300J。可反复电除颤,如为细颤,可先给予肾上腺素0.5―1.0mg,使其变成粗颤。电除颤同时进行心肺复苏,并可使用胺碘酮,利多卡因以利窦性心律的恢复。&& &&4)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患者可出现与心率减慢直接相关的短暂头晕、迟晕厥、完全晕厥,活动耐力减低以及充血性心力衰竭,须积极治疗。&& (1)药物治疗:异丙基肾上腺素:10%葡萄糖500ml&&&&&&&&&&&&&&&&&&&&&&&&&&&&&&&& 异丙肾0.5―1.0mg/静滴&&&&&&&&&&&&&&&& 开始2ug/min,逐渐加量至心率60次/分;&&&&&&&&&&&&&&&& 阿托品0.5―2mg静滴,然后1―2mg入500ml液体中,静点维持。&&& (2) 起搏治疗:紧急心脏起搏。参考文献1.胡大一. 和俞斌. 冠心病的诊断与治疗.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1.2.胡大一. 黄元铸. 急性冠脉综合征.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3.张灏. 心脏负荷试验指南.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4.卢喜烈. 石亚君. 帅莉. 运动平板试验.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5.王斌、郭继鸿. 心电图ST-T改变. 运动试验和动态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的诊断与评价. 临床心电图学杂志. 2001. 10(3)129-130
转载请注明:内容转载自365医学网&
?上一篇:?下一篇:
作者简介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简介:  卢喜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电专家,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客座教授,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电技
该作者其他相关文章
课件下载排行
音频在线听
音频排行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非正常拍摄是否能做为定案依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