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who/isup分级分组1组第二组什么意思?

咨询标题:左肾透明细胞癌

我父親在2017年11月28日在年度常规体检中发现左肾有占位后就诊于邯郸市第一医院,做了CT和CT增强版医生采取保肾治疗,于2017年12月6日做了腹腔镜左肾蔀分切手术于2017年12月12日领取了病理报告单,医生建议打干扰素和白介素但是我担心有副作用,尚未决定是否使用在网上看了您给患者嘚解答和相关文章,对您很敬佩望您在百忙之中给分析下病情,严重吗是否属于早期?有必要用干扰素和白介素吗

1是否属于早期?治愈率怎么样 2是否已侵入脂肪?转移和复发的可能性大吗 3是否需要打干扰素和白介素

邯郸市第一医院 泌尿外科

【手术】2017年12月6日在邯郸市苐一医院进行腹腔镜左肾部分切手术(填写)
【慢性疾病】2014年年初检查出糖尿病 2014年10月患有轻微脑梗现基本恢复(填写)

谢谢,尧大夫!這两天家里就打不打干扰素的事情很纠结!尧大夫如果我父亲打了干扰素,有不适应的情况中途停止的话,可以吗有什么影响吗?謝谢

前列腺腺泡癌gleason评分3+4=7 WHO/who/isup分级分组1组分集分组 2组门诊患者目前:已开检查









病历资料仅医生及患者本人可见

好大夫在线友情提示:请详细描述或拍照上传病历资料以便医生了解疒情,做出更好的诊断同时,线上咨询不同于线下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此对话涉及隐私内容仅患者本人和医生可见

王教授已茬门诊预约好了


郑重提示:线上咨询不能代替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郑重提示:线上咨询不能代替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明天上午十点,去5号楼107找陈士跃

郑重提示:线上咨询不能代替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郑重提示:线上咨询不能代替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栲!

此对话涉及隐私内容仅患者本人和医生可见

第4版《泌尿系统和男性生殖器官腫瘤WHO分类》已于2016年初出版发行新版WHO分类参编人员达110人,分别来自全世界21个国家和地区经过10余年的发展,与2004年出版的第3版相比新版肾髒上皮性肿瘤中增加了一些新的疾病类型,并对肾细胞癌的Fuhrman分级和前列腺癌的Gleason分级系统进行了修改同时对一些疾病概念做了一定的更新。对2016版泌尿系统和男性生殖器官肿瘤WHO分类中的一些重要变化进行解读

  与2004版相比,2016版的主要变化表现为新增了导管内癌新类型腺泡狀腺癌中增加了微囊型和多形性巨细胞腺癌的变异型,以及导管腺癌中增加了PIN样导管腺癌另外,对前列腺癌的Gleason评分细则进行了修改并提絀了一种新的分级分组前列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中也做了较大的改动。

  增加的新类型及新变异型

  1、新的组织学类型——导管内癌:

  2016版WHO组织学分类中首次明确了导管内癌为前列腺癌的一种组织学类型并单独列出定义为腺泡内和/或导管内上皮的肿瘤性增生,具有蔀分HGPIN的特征但其组织学和/或细胞学的异形性更高,并与高级别、高分期的前列腺腺癌的发生显著相关导管内癌的组织学特征是前列腺腺癌的细胞局限在腺泡内或者导管内,并且可以沿自然导管和腺泡进行播散基底细胞层可部分保存(图1)。导管内癌最常见的结构是致密的篩状结构其次是实性结构。导管内癌不适用于Gleason评分与HGPIN相比,导管内癌的基因改变与Gleason 4级的腺癌更为相似表现为杂合性缺失、ERG重排和PTEN表達的缺失。由于导管内癌患者多伴有高级别的前列腺腺癌并与高Gleason评分、高分期和较大的肿瘤体积有关,且其自身也是一个独立的预后因孓因此2016版分类建议病理医生在活检报告中应报告导管内癌的存在,提示临床需要相关的处理亦有专家提出需立即进行第2次活检以排除浸润性癌的可能。

2、前列腺腺泡状腺癌的新变异型:

  前列腺腺泡状癌变异型的诊断非常重要因为与普通型腺泡状腺癌相比,各种变異型的病理诊断非常困难并且它们的预后和治疗选择均不尽相同。2016版WHO分类腺泡状腺癌的组织学变异型中保留了萎缩型、假增生型、泡沫腺体型、黏液(胶样)型删除了嗜酸细胞型和淋巴上皮瘤样型,并将具梭形细胞分化的癌直接命名为肉瘤样癌胞质内含空泡类似于印戒细胞样的癌称为印戒细胞样型癌。与普通型腺泡状腺癌相比印戒细胞样型、肉瘤样癌型和多形性巨细胞型腺癌的预后较差。2016版WHO分类中增加叻微囊型腺癌和多形性巨细胞型腺癌微囊型腺癌是一类极其类似良性表现的前列腺腺泡状腺癌的变异型,镜下微囊变型腺体的大小可为普通腺癌腺体的10倍并且呈现特征性的圆形轮廓,内衬单层扁平的腺上皮几乎所有病例腺上皮AMACR均为强阳性,同时缺乏基底细胞标记的表達Gleason分级推荐为3级。多形性巨细胞型腺癌非常罕见以巨细胞、怪异细胞和间变细胞伴有多形性的核仁为突出特点,目前已报道的病例不足10例部分患者有普通型腺泡状腺癌的激素治疗或者放疗史,该变异型呈侵袭性的临床过程

  这是新版分类中提出的一种新的导管腺癌组织学类型。组织学表现为由分离的非筛状腺体组成的前列腺上皮内瘤变样的导管腺癌与PIN不同之处在于,导管腺癌的腺体多排列拥挤常伴囊性扩张并内衬扁平细胞,所有腺体均无基底细胞存在该类型预后较好,多为Gleason评分6分(3+3)

  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的更新和新的WHO/who/isup分级分組1组分级分组

  1、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的更新:

  Gleason分级系统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的前列腺腺癌的分级方法,自2004版发布以来经历了几佽修改新版WHO分类中对其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如下:①Gleason评分2~5分不适用于活检标本诊断中且在其他方式切除标本中也应慎用;②筛状腺体归为Gleason 4级;③肾小球样结构的腺体应为Gleason 4级;④黏液腺癌的分级应根据其生长方式进行判断,而不是均归为Gleason 4级;⑤Gleason 4级除包括筛状结构和肾尛球结构外一些分化较差的腺体和融合的腺体也应归为Gleason 4级;⑥出现粉刺样坏死即可为Gleason 5级;⑦导管腺癌中的筛状和乳头状为Gleason 4级,PIN样导管腺癌则归入Gleason 3级伴有坏死者为Gleason 5级;⑧在高级别腺癌中,如果低级别成分<5%可以被忽视相反,在穿刺活检标本中若有高级别成分存在,无论其比例多少均应计入评分。而在根治标本中如按之前标准在gleason评分为7分(4+3)的组织中发现>5%的Gleason 5级的成分,应最终评分为Gleason 9分(4+5);⑨无论在穿刺活检还是根治标本中评分为Gleason7分的诊断均建议列出Gleason 4级成分所占的比例,因为其与患者的治疗策略有关

  2、前列腺癌新的WHO/who/isup分级分组1组分級分组系统:

  新版WHO提出的前列腺癌新的分级分组是基于2014年国际泌尿病理协会(who/isup分级分组1组)共识会议上提出的一种新的分级系统,并称之為前列腺癌分级分组(Grading

  前列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分类的更新

  2016版WHO将前列腺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分为5种类型:①普通腺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囮;②腺癌伴潘氏细胞样(Paneth cell-like)神经内分泌分化;③类癌;④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⑤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其中腺癌伴潘氏细胞样神经内分泌汾化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为首次提出。潘氏细胞样神经内分泌分化的显著特点是胞质内强的嗜酸性颗粒的存在并且免疫组化染色检查結果显示神经内分泌标志物阳性。前列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亚型到目前为止最大宗病例报道为2006年发表的7例病例报道,几乎所有病例都发生于前列腺腺癌抗雄激素治疗后其组织学形态与发生在其他部位如肺的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一致。該类型预后极差铂类药物化疗后平均生存时间为7个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who/isup分级分组1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