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去哪个幼儿园一个老师带几个孩子比较好比较好?

孩子如果有这几个表现,说明在幼儿园过的不好,家长要注意了!|幼儿园|教员|时辰_新浪网
孩子如果有这几个表现,说明在幼儿园过的不好,家长要注意了!
孩子如果有这几个表现,说明在幼儿园过的不好,家长要注意了!
孩子上幼儿园了,爸爸妈妈们可以省去良多若干好多的工作,也代表孩子起头要学会自主了,本来是件愉快的工作。可是孩子现实?了局是第一次分开怙恃,加上如今幼儿园经常失事儿,所以良多怙恃都担忧孩子在幼儿园吃不好、睡不好、玩不好,甚至担忧孩子在幼儿园被教员和同窗欺负。所以良多怙恃都想晓得孩子在幼儿园过获得底好不好,那么今天猫爸就说说几个孩子在幼儿园过的并不好的默示:1、幼儿园晚上放学后,孩子回家还要吃良多工具猫爸有个妹妹就是学幼师的,毕业后已经在市里几所私立幼儿园当过教员,据她说,这些私立幼儿园为了省钱,经常克扣孩子们的伙食。比如有一个幼儿园,园长天天给孩子们吃胡萝卜包子,偶尔辰一吃就是一个月。后来幼儿园教员们受不了了,偶尔就会去外面订餐,可是可怜的孩子在幼儿园就只能吃这些工具,不外孩子们也不肯意吃,所以白昼都吃不饱。成效导致孩子晚上回家后,就像饿了好久似的,见什么吃什么。所以说,若是你家孩子上幼儿园有这种征象,家长必定要注意了。2、不想上幼儿园宝宝刚入园的时辰哭闹不想上幼儿,这都很正常,一样平常来说大多数孩子1个月后都能很好的顺应幼儿园的情形了。可是也有的孩子几个月或者俄然不想上幼儿园,这个时辰家长就要注意了,很有可能是孩子在幼儿园碰着什么工作了。比如猫爸的女儿,本来顺应才能很好,从第一天上幼儿园起就没有哭过。可是有一次她跟我们说不想上幼儿园了,并且上幼儿园的路上哭了一起。后来我们跟幼儿园教员体味才晓得,本来是由于她上课不听讲教员说了她几句,仿佛还罚站了。固然恰当的赏罚对付孩子的生长是有好处的,不外若是经常如许,对孩子的安康生长就是有害的了,所以若是家长创造孩子经常不想上幼儿园就要想想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实时辅佐孩子。3、三更老是惊醒,高声哭泣孩子由于脑神经发育较快,在小的时辰会有几个阶段随意三更惊醒哭泣。除了这个缘故缘由,一样平常若是孩子白昼受到刺激或者睡前玩的过分快乐,也会出现这种情形。不外若是以上情形都没有,孩子仍是三更随意惊醒,并且孩子还在上幼儿园,家长就要注意了,是不是孩子在幼儿受到了什么刺激。猫爸有个邻人家的儿子就是如许,当初由于他们幼儿园的教员过于峻厉,加上他们家儿子斗劲顽皮,所以经常上课的时辰被教员攻讦。成效那段时辰她儿子也是经常三更惊醒哭泣,后来才晓得本来是儿子经常被幼儿园教员求全谴责。再后来她就给儿子换到了一个脾性斗劲好的幼儿园教员的班上,如许她儿子三更惊醒哭泣的弊端才好了。4、孩子上幼儿园后经常默示的不愉快一样平常来说,若是孩子从幼儿园回来后,能跟你聊些关于幼儿园愉快的工作。或者你问他的时辰,他乐意跟你说在幼儿园他最好的伴侣是谁、今天在幼儿园学什么或者其它愉快的工作的话,那代表孩子在幼儿园过得很愉快。不外若是孩子从幼儿园回来后经常郁郁寡欢,你问他关于幼儿园的工作他总在押避或者不耐心不想说,那就代表有什么问题了。比如有一次猫爸女儿,我跟她聊幼儿园的工作,我问她班上哪个小伴侣最顽皮?女儿说出了一个男孩子的名字。然后我又问她那教员不管吗?成效她就不说话了,后来在我再三的引导下,女儿才告诉我秘闻,说是男孩子会被罚站的,可是教员不让她们跟家长说,不然教员会不愉快的。所以说,若是孩子出现上述情形的时辰,家长就必要分外注意了,看一下是否孩子在幼儿园出了什么问题,实时找幼儿园教员沟通处理。(图片来历于搜集)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小朋友几岁去幼儿园最合适 男孩子要晚一点比较好
  当宝宝到了一定的年纪,就应该去幼儿园接受教育,但是很多新手爸妈却对小孩入园的年龄抱有疑惑,究竟小孩子几岁去幼儿园最好?今天小编就带你来了解一下吧!
  小孩几岁上幼儿园最合适
  建议小孩三岁时上幼儿园,而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小班孩子的入园年龄应满3周岁。
  因为两周岁的孩子自身的抵抗力是最弱的,而幼儿园是一个公共场所,再好的幼儿园也不会像家里一对一的照顾那么好。年龄越小的孩子与父母的分离焦虑越强烈,这种情绪会影响孩子的进食,进而会影响孩子的抵抗力,就特别容易生病。从孩子的健康考虑还是三岁上幼儿园最合适。
  通俗的说就是,孩子需要固定的人员养育,需要专注的关心,一对一养育更能够满足婴儿的需求。而幼儿园里的老师一般是一个人照顾数个孩子,她无法同时满足这些孩子的需要:喝奶、撒尿、游戏、呵护等。而且如果幼儿园老师是不固定的,经常换来换去,比如老师生病、休假以及培训等,心智还不成熟的孩子是无法适应的。
  为什么3岁的女孩子上学大多数情况较好?而3岁的男孩子上学会有更多的麻烦?这种区别其实从宝宝出生那刻已经开始。刚出生的女宝宝比男宝宝早慧,从新生的那刻,她们的智力已经比男孩子成熟几周,具体可表现在她们比男宝宝更早懂得微笑、较早整晚睡,还会更早懂得用啼哭寻求大人的陪伴、较早懂得说长句子复杂句子等。
  幼儿园都教些什么内容
  1.孩子学习交往
  其实,许多3岁左右的孩子已经有一定的社交经验,幼儿园又为孩子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氛围,教他们怎样保持友谊,教他们在没有教师和妈妈帮忙的情况下自己怎样独立解决小伙伴之间的冲突。
  2.教孩子尊敬老师
  不要以为&尊师&是上了学的孩子才要学的内容,其实,要在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就要先让孩子有这个意识。让孩子在幼儿园里只要遇到老师都会习惯性问候&老师好&,老师反过来夸孩子懂事、懂礼貌,在老师这样的评价下,孩子自然更加喜欢幼儿园。
  3.教孩子学会生活
  在家里,爸爸妈妈看到自己的宝贝略微吃力地干一件事,比如:扣纽扣、梳头发、拿玩具,总是会忍不住上去帮一把。但是在幼儿园里,老师不可能像爸爸妈妈一样对这么多小朋友做这样的关照,他们会要求孩子们在规定的时间里穿好衣服,要求他们在多少时间内到教室外边排队。
  4.教孩子照顾自己
  幼儿园生活,本身就是让孩子去学习一些家长没有时间或者说是没有耐心去教育孩子的那些芝麻大点的鸡毛蒜皮的小事,比如说早晨起来怎么穿衣服和袜子,比如说吃饭时怎么拿筷子,比如说完饭后又要怎么去刷牙,再比如说是大便之后怎么擦干净小屁股&&所以说,孩子在幼儿园学到的这些生活点滴就是要学会自己照顾好自己。
  小孩子第一次去幼儿园不适应怎么办
  1.分离不焦虑
  第一种技能就是克服分离焦虑。焦虑是双向的并且能互相传染,也就是说焦虑的不止是孩子,还有孩妈们。孩子终归是要融入集体生活的,所以应该直接把孩子往老师手里一送,头也不回的走了,其实说不准你还在担心偷偷抹眼泪时,孩子早就吃完饭做游戏去了。所以要想让孩子不焦虑,首先孩妈的情绪要先稳定,然后让孩子轻松愉快的入园。
  2.穿着要得体
  让孩子穿方便得体的穿着。因为孩子在幼儿园每天都有固定的时间做体育运动,穿的宽松点孩子活动起来方便。女孩不要穿大长裙,容易绊倒。如果穿短裙里面加个薄的打底裤,这样滑梯什么的就不会搓到小肉肉,毕竟安全第一嘛。
  3.自己会吃饭
  孩子要学会自己吃饭,幼儿园老师一般不会喂孩子吃饭,如果孩子自己会使用餐具吃饭,就不用担心孩子因为吃饭慢而吃不饱啦。而且一些幼儿园在中班以后会要求使用筷子,宝妈们可以提前慢慢教孩子用筷子,实在学不会就抱着碗往嘴里划拉吧。记住:最关键的是一定要让孩子吃饱!
Android版下载育儿专家忠告,孩子上幼儿园最好别在3岁去,家长别搞错了!育儿专家忠告,孩子上幼儿园最好别在3岁去,家长别搞错了!健康宝塔百家号对于孩子上幼儿园,很多家长都因为孩子的调皮以及上班的因素,都计划早早让孩子上幼儿园,因为家长认为孩子这样可以一举两得,孩子能尽早学本领,家长又不负正业,可以上班充实自己还赚钱!孩子在幼儿园开心的玩玩具对于大部分幼儿园都是接受3——6岁年龄段的孩子,所以家长们认为孩子3岁就应该上幼儿园了,但是对于老师在幼教行业带过6年的经验,3岁上幼儿园不是很理想的年龄,这期间的孩子自理能力较差,肌体发育还不够完善,语言的交流稍微弱一些,这样孩子适应慢,还受罪,自然的老师带起来也是很费劲,最好是在3.5岁或者4岁的时候上幼儿园!差距半年和一年时间的孩子会成熟以及肌体发育差距极大!孩子小点的不会自己吃饭可能有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3岁时候能说会道了,也有的说自己孩子岁时自理能力很强,等等!也确实有这类孩子,但是极少,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捧在手掌心长大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基本上孩子都存在,所以自理能力极度的差,适应能力也较弱!1.3岁前孩子0岁到3岁的孩子家长如果真想送去学校,最好的选择是早教中心,这样是小集体,老师们随时能关注到孩子,而且上课时长及教育内容针对每个年龄段区分很细,在早教中心0——3岁孩子神经系统发育最快、各种潜能开发最为关键的时期,对孩子的大脑发育和人格成长进行“激活”,能提高宝宝认识世界的兴趣,而不像幼儿园上学培养自理能力、语言发展、体能教育、礼仪礼貌、体系课程、大级组上课、区域教学等很大程度是靠孩子自己去完成!孩子上早教中心2.入厕自理孩子因为太小,在上厕所时候连尿尿都还穿脱不好裤子,因为他们对协调和平衡没有概念,很多时候还能尿湿裤子,另外拉粑粑,宝宝们因为不会擦屁股,又不想老师帮忙擦,硬生生的忍到回家才拉粑粑,对于老师肯定是不知道孩子是否要拉粑粑的,只有孩子知道,可是总是憋上一天对身体健康影响大,孩子一天的学习专注力也会很弱!孩子年龄小上厕所不会自理3.吃饭自理因为孩子手部肌肉发育没成熟,3岁的孩子对抓勺子和握笔都很费劲的,在家里因为长期家长喂饭,或者是保姆跟着屁股后面追着喂,导致孩子根本没有锻炼过抓握勺子吃饭,此时上幼儿园孩子是很难完成独立吃饭这任务的,即使老师教孩子如何吃,因为年龄小身体的发育和接受能力较弱,也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适应,这样下去孩子会对上学反感,觉得自己学知识和吃饭都好吃力,不愿上学,对于班上二十多个孩子,一个保育老师,是不可能每一个孩子都去帮喂饭的!孩子太小孩子受罪老师也受累4.交流能力3岁的孩子在语言上只能说一些简单的词汇,有较长的句子都连贯不来,在一些年龄稍大点的孩子非常的嫌弃和这些孩子玩,因为他们还说不了较长的句子,想表达不能顺畅或者不会表达,另外每个年龄段关注的东西不一样,用一句话就是不同一个频道的,慢慢这些年龄较小的小朋友就会认为大家都不喜欢他,冷落了他,对他的性格和内心都受很大影响!孩子年龄小被嫌弃如果你想让自己的孩子在踏入幼儿园就有一个爱上学的心,就不要过早或者过晚送去幼儿园,尽量是在班级上年龄段占班级孩子中上这样,对孩子来说不掉队稍微跑前一点点,这样会在幼儿园生活顺利很多,孩子也喜欢上幼儿园!所以上学最好的年龄不是3岁,而是3.5岁——4岁哦!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健康宝塔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健康宝塔,你的生活健康宝典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当前位置: »
你还在让宝宝2、3岁就上幼儿园吗?其实这个年龄才是最合适的
你还在让宝宝2、3岁就上幼儿园吗?其实这个年龄才是最合适的
时间: 10:28 作者:起跑线小编 点击: 次
导读:随着在经济压力下,很多妈妈复出工作后,家里的宝宝没人带,就会提前让孩子接受教育上幼儿园。
随着在经济压力下,很多妈妈复出工作后,家里的宝宝没人带,就会提前让孩子接受教育上幼儿园。涵涵就是其中一个例子。刚满两岁八个月,妈妈就准备上班了,由于没人帮忙带涵涵,她妈妈最后决定,让涵涵提前上幼儿园了。
一开始还上的挺顺利的,可涵涵最近却不肯上幼儿园,变得好粘人。原来啊是涵涵太小、适应能力差,还有点胆小怕事,加上小朋友间有点小矛盾,吓得不敢去幼儿园了。这段时间涵涵的妈妈也频繁请假,最后不得已辞掉了工作。
也有的家长认为早送去没什么不好,宝宝在幼儿园有人照顾,学校教的比在家里好,有小朋友一起玩都很好,早早的培养集体生活对他以后会有好处。但是,家长们知道孩子上幼儿园的最佳年龄吗?应该是早一点还是晚一点才最好呢?
4-5岁,送宝宝去幼儿园更适合
1、自主意识和独立能力较强
这个时候的宝宝是大孩子了,生活基本上能够自理,懂得保护自己,可以用语言表达自个的要求和愿望,会懂得&轮流&、&排队&等规则,会处理自个的方便问题,当爸妈的也会比较放心。同时主动探索的需求也非常大,幼儿园提供的家庭之外的探索环境,正好可以满足宝宝的探索心。
2、父母的陪伴很重要
4岁前家长对孩子的陪伴是会影响一生的,如果很早就脱离父母到幼儿园的孩子,缺少爱。更容易发展攻击性性格、缺乏安全感、不敢与陌生人交往等问题。因为幼儿园是一个公共场所,老师无法时刻照顾到每一个宝宝的需求,不要认为孩子不懂事,他们的要求得不到回应和满足时会让他们产生一种孤独感,从而影响孩子的进食和适应能力,特别容易生病,长此以往会对宝宝心理带来负面影响。
3、学习方面好
4~5岁宝宝的心智已经成熟了,对于老师教的新知识,他也能听得懂,学习能力好。回到家还会和你,聊一聊他在幼儿园一天的生活,谈一谈他结识的新朋友,在语言方面上基本能够清晰表达自己了。
做好入园前的准备工作
1、家长要学会放一放手。让宝宝学学生活自理,包括&自己吃饭、喝水、穿衣服、大小便,睡觉&等
2、多讲故事,说一些积极的话语。告诉他幼儿园的小朋友更多,那里有很多有趣的事情,从而引起孩子对幼儿园的向往。
3、并非选最贵的幼儿园才最好,还要考虑下幼儿园的卫生条件,及老师的综合素质如何,现在社会上有不少的幼儿园里存在一些虐待小孩子的老师。
当然,也有些孩子不愿意上幼儿园的,因为宝宝从小就在家里由爸妈照看,习惯了有家长的陪伴,这也就产生了一种依赖的心理。但爸妈也要体谅宝宝,不要责骂他。慢慢的,等他交到朋友后,就会爱上幼儿园啦!
互动话题:你家孩子是几岁上的幼儿园呢?欢迎留言和大家一起分享~
备孕孕期分娩月子新生儿
09-0609-0609-0609-0609-0609-0609-0609-0609-0609-0609-0609-0609-0609-0609-0609-0609-0609-0609-0609-0609-0609-0609-0609-0609-06
备孕孕期分娩月子新生儿0-1岁1-3岁3-6岁
版权所有 Qpx.com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号-5 E-mail:
郑重声明: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想知道孩子在幼儿园经历了什么?家长这么问最有效!
我的图书馆
想知道孩子在幼儿园经历了什么?家长这么问最有效!
有妈妈问我,怎么让两岁多三岁、刚近园的孩子和你多说幼儿园的事。和绘本共读一样,我依然倚重于我们的“演”、倚重于孩子的“故事力”。刚进园、或是还不习惯表达自我感情的孩子,父母会发现,和他们谈起自我经历,他们表达的其实不多,要么有一说一,问到哪说到哪,要么缄默沉静。父母常会因此发急,但越逼问,孩子越不说。因为孩子缄默沉静导致妄加揣测,引起很多没必要的心理负担。其实运用一定的方法,孩子是可以自然表达自己的经历和感触的。首先,要让孩子“置身事外”对幼儿来说,“描述”比“自我回忆”显得更容易一些。所以,我用的方法是:1、找几块正方形的、相似却有辨识度的积木。让孩子自己选,一块代表他自己,一块或几块代表老师(让他自己给“老师积木”命名),几块代表小朋友,一块(或几块)代表父母家人。2、用长条薄片积木切割空间区域,如:家、幼儿园大厅、午睡房、操场、食堂等。3、家长边摆弄积木边引入叙述,描述“共同经历部分”。如:“早上起床后,妈妈带着米尼从家里出发,到了幼儿园,米尼心情很不好,老师过来抱住他。妈妈就走了,妈妈走后,米尼和老师走进大厅,”4、接下来家长陈述可以采用两种体式格局。对词汇量较少或情绪不高的孩子,可使用选择式提问:“米尼和老师走进大厅,是在室外操场玩一会,还是到教室里?”对能主动阐述的孩子,可采用启发自主回答式提问:“米尼和老师走进大厅,然后米尼做什么呢?”——无论使用什么提问体式格局,孩子每个回答,都要配合他的回答移动积木。5、可以视孩子参与情况,把问题列得很细,或只问主要问题。——提问题时,同样同时移动积木,并鼓动勉励孩子参与移动积木,摆出“最符合实际情况的组合”。比如:“在室外玩的时候,老师在你身边吗?小朋友们也在滑滑梯上吗?你是自己玩吗?”或者“小朋友打架的时候米尼站在哪里?老师在哪里?老师怎么说?”6、即使你很清楚幼儿园一整天的程序,看过监控视频,也要多鼓动勉励孩子说出他的经历。这样的叙述,有利于孩子头脑的“布线”,鼓励孩子从“一天”的角度有逻辑的、有条理地(甚至年纪再大一点时,有计划的、有预期的)去解读和安排自己的幼儿园的生活。
在入园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我和米尼多次使用“积木叙述法”。但使用这个方法时,发现几个问题——A:一开始因为大人的入园焦虑,我还挺想每天使用一次这个方法的。后来发现,这个办法不适宜频繁使用。因为幼儿园生活步骤程序雷同,每天重复叙述会让孩子厌烦。最好是一到两周时间玩一次,时间相隔长,家长也很容易从孩子叙述中发现他们的成长。B:在我家,玩这类叙述最好的辅助物是积木,我也用过玩偶、小人模、洋娃娃等来做辅助物,发现孩子很容易分神。注意力转移到“洋娃娃像不像老师”“人偶没有穿妈妈的裙子”等方面。所以,越单调的物体越适合充当辅助物。C:无论孩子说什么,都不要给予“你乱讲”的回应。大部分时候,孩子分不清幻想和现实的区别。父母可以从他们的话里了解“他们头脑里的幼儿园生活”,但不能作为“评判幼儿园的呈堂证供”。“积木叙述法”比较容易让我们了解孩子“幼儿园的一天”,但“游戏演绎”更能和孩子沟通他的感触感染。依然是让孩子“置身事外的讲故事”石黑一雄的《远山淡影》是一篇特别很是绝妙的小说——一名不堪战争记忆重负的女性讲述她的过往人生。在通篇的叙述中,她把自己自己放在一个虚构的恭顺、贤良的妻子的位置上,而将自己的真实生活投射在不曾存在的“一个朋友”身上。这是大部分人都曾经遇到过的心理问题。当我们需要如实坦率的叙述自己的人生时,会觉得“被堵住了”。但如果让我们把自己经历以“虚构第三人物”体式格局写出来,则势不可当。孩子们被“堵住”的原由和我们不同,但当叙述当下感受时,他们往往选择表达“自己浅层的感触感染型情绪”,如,“不想和妈妈分开”、“不想去幼儿园”。如果换一个角度,给孩子另外一个身份,让他进行游戏,你会发现他的结论大不相同。
“游戏演绎”的内容是我导演的:我让他演“幼儿园门口的保安”,我演“送米尼上学的妈妈”,用枕头演“米尼”。比如,上幼儿园要过马路,保安帮助维持和指挥交通。接着,慢慢进入实质。“我”送“米尼”到了幼儿园,分开后和“保安”聊天。“我的孩子还太小了,不知道上幼儿园行不行?”“我”喜笑颜开地问。“可以的。没问题。”“保安”回答,“我在这里保护着他呢。”“那我可以不可以回家,还是要在门口呆会?”“我”又担心地问,“我站在这里会不会阻碍交通?”“回去吧。”“保安”说。“我孩子会不会喜欢幼儿园?会不会孤单?我还是很担心这个。”“我”继续纠缠他。“喜欢。”“保安”很老道地挥着手。“幼儿园里有很多老师啊,小朋友啊,还有保安啊。不妨事的,回去吧。”这只是很初级的“游戏演绎”,很快,围绕“幼儿园发生的事情”,和孩子的游戏内容可以多种多样。孩子会很迅速、主动地进入游戏,甚至开始自编自导自演。入园三周后,米尼自编自导了一出戏叫<坏人拿枪欺负送园的妈妈和小朋友>,每天逼着我们跟他演几百次。这出“戏”的情节大概是一个持枪坏人(米尼饰)遇到抱娃上学的美妇(我),不顾对方哀求击伤她。但帮她把孩子(枕头饰)送到幼儿园,放学又把它送回它爸爸(我师长教师饰)那的悲情故事。他自导自演,倾情演出,NG次数比王家卫还多。我们演得累死了,他爸爸因为没台词,半途就昏睡过去,我只能在被击毙时打盹。
米尼特别很是着迷于演这个故事,而我则吃惊于这个故事背后的隐喻:在日常生活里,孩子会展示出对母亲那么深的眷念,不愿与母亲分离。但在他心里有另外一个自我,这个自我被孩子自称为“坏人”,这个自我雀跃地想“离开妈妈”(但他们不愿意主动“离开”,只能采用“击毙妈妈”的形式),自己做主。这是一个仅仅两岁十个月的孩子的自我想象!他们真是天生的隐喻和象征大师!本文来源于摘走网,作者为粲然,创办了三五锄家庭幼儿园,著有《三五锄故事:在幼儿园和你一起长》。
[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孩子幼儿园咬了别人怎样处理比较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