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重点高中对华师大or上外的上外英语系研究生毕业生,哪个认可度高?

314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2629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8569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161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2018上外高翻口译保研推免经验贴
以下经验贴系媚媚童鞋(中国高翻团队保研课程学员)原创文章,已经过本人同意授权发布!恭喜媚媚童鞋成功保入2018级上外高翻口译专业!
中国高翻团队学员在2018保研推免中再创佳绩!不完全统计,推免考入已超过100人!其中上外笔译17人(总录30人),口译14人(总录25人)!南大笔译6人,南师大4人,复旦1人,同济1人,北外6人,广外8人,暨大4人,中大5人,人大1人,苏大2人,中南大学1人,湖大1人,武大2人,电子科技大1人,深大1人,厦大2人,外交学院2人,上大1人,上交大1人,华师大5人,贸大6人,西南大学1人,不断更新中...保研班考入率达8成以上!迄今已将400多学子送入理想的MTI高校!
2018上外口译保研经验贴
一直幻想自己能不能写个经验贴,然后就真的来啦
前方话唠!!!非战斗人员请速速撤离O(≧▽≦)O
背景介绍一下,上外MI推免生,双非院校,专四91(dei,就是90+满天飞的那一届),四级674,六级577(哭唧唧),演讲辩论口译比赛一些省区奖,总的来说基础中上。
一、推免资格
卤煮本校是按专业课成绩排,但是每年政策不同,有意走推免,从大一开始就要保成绩+多参加比赛,多发论文之类。
双非友情tips
作为一只双非系第一,今年推免才知道自己有多挫。被一众老牌985拒到心塞,一方面是因为MTI竞争太激烈,一方面是自己本科一般,比赛成绩又不突出,所以作为双非的小伙伴想推C9热门专业必须要使自己非常出色(类似在重量级比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而不仅仅是出色。
主要考虑专业实力or学校综合实力+地域优势+导师力量+学校过去筛简历情况
国家系统现在基本只是走过场,大部分学校在这之前已经搞完了,如夏令营,预推免,最后才是9推。系统中原则上可以填无限个学校,但是最好有个目标院校,把握大些。
有的学校筛简历特别厉害,比如华师大南大,如果你是双非,条件又不够好,针对它准备可能连复试机会都没有(鬼知道它的筛选标准是sen么)。
另外要看试题对不对胃口,上外题很活泛,我做起来挺舒服的(除了时间不够哈哈哈)
这里划重点
千万不要相信别人说的什么,四六级专四没过多少分别考虑上外北外了,完全扯犊子。要想知道自己水平很简单,同侪比较,根据平时大家群里讨论的翻译问题(不是闲扯四六级多少分之类)评估自己水平,中上的应该比较有希望,这样能客观一点。
搜集院校信息推荐渠道
校研招网,学院网站(比如人大就是外院举行论坛,只在外院网上挂出来了),保研论坛(相见恨晚T_T),考研群,辅导机构,已推免学长学姐。
我真的买了很多书……hiahia但是我大部分都用到了
非文学,中式英语,张培基,散文108,庄老的小绿书,三笔,专八阅读+改错,考研真题,热词,经济学人,FT网,网上搜集的专八真题,武峰
资料要少而精,并且一定要有辨识度!!!其实很多高频资料并不一定适合你,或者说质量并不一定好。
非文学(肥肠感谢Gary老师推荐了)主要用来正理念,看为主,后面练习只写了两篇,后面翻译太灵活,不适合用来应试。
三笔话题广,大家可以重要话题挑着练习一两篇,蛋酥个人觉得三笔有点简单,文章老旧,练起来没意思。(是的就是这么喜新厌旧~)
中式英语我觉得要有取舍地吸收吧,和非文学主要理念是一样的。
张培基老爷爷和专八主要是偶尔用来转换思维,因为非文学类练习久了用词和思维容易僵化,练文学常常可以打通任督二脉~而且专八对于词的选择点评非常细致,有利于改进翻译。
四、具体准备过程-针对院校出题特点准备!
上外从来没有固定题型,注重基础,因此我准备的过程就是广撒网+重点捕捞,什么题型什么文本都练练,重外刊。
前期主要是精读打基础,看economist+群内每日分享,前期累积的虽然考试感觉没用上,但是估计都有内化吧哈哈哈~(积累也不要放弃翻译)
英翻中用的主要是economist,翻leaders封面。中翻英暑假开始用ft倒译(ft有的译文可能真的是没有给工资吧??简直一言难尽 但是正是这样才明白说人话和逻辑的重要性。)后面中翻英开始用庄老小绿书+专八,因为我喜欢短小精悍的文章,所以这两个都过了一遍。
(若笔试难度不大,则面试定天下,如此次)各种难度的材料都要练一练!!!
8月正式确定考口译,报了中国高翻团队复述班,弄清楚复述究竟是想考察什么能力,相关技巧,入个门,后面我就自己练习。复述其实我3,4月份就有尝试,但是那个时候自己就像无头苍蝇,选的材料都没什么逻辑,非常受挫,以至于一度转投笔译,因此可以看出选择材料的重要性。材料推荐英到中,speech pool+speech repository;中到英,中文新闻,自从找对了材料练复述,感觉自己都不再是7秒小金鱼了呢~
重点来了!用上面超有逻辑的材料练习容易膨胀,所以也要用新闻或者更难的练练,不能过度依赖于逻辑清晰的文本,不然考试时候逻辑简化或者细节增多,就会很方,毕竟这个世界本就没什么逻辑(所以建议你们避免),那段时间根本没法学习,整个人心情都是起起伏伏,最后被拒到绝望,开始慢慢平静,因为明白上外可能是我唯一的机会,就这样内心还是比较平静的开始复试之旅~
六、具体复试
今年试题又变了,难度有降低。我手速慢,以前英到中summary巨长,一直是一个我比较担心的点,文学翻译也不是我强项( ̄▽ ̄)
今年英翻中翻译大概500+,但是我写的时候觉得估计有800+,花了大概有40分钟,算慢的。题目不难,没有不认识的单词,但是也不能亦步亦趋翻,稍微灵活一点,可以抖抖机灵哈哈哈。
中到英summary,没有给字数要求,按照小学“一点通”总结中心思想的套路来就ok了,我用的很多都是简单句(说得好像你会写复杂句一样)。最后一题论述,没文化的我选了“人工智能翻译”这个题,这一题我超想写论语or双城记,但是无奈腹中空空如也,如果能写好绝对肥肠出彩(?`ω??)
面试大家一定要休息好,精力注意力很重要。今年材料逻辑简单,反而重例子,因此可能会有细节遗漏,anyway心情平复正常发挥就可以了。
对了,面试不要太在意老师表情,声音或者记笔记之类,我的考官看我是瞳孔放大+一脸懵逼,全程没有微笑没有点头,然后另一位老师看着手机笑出了声,让我觉得自己肯定是在瞎扯:),但最后我面试也是最高分那一档,说明这些细节大概不重要。并非没有点评就是好,有指出错误就是特别差,今年分组复试,每个老师风格不同,所以不要因为这个受影响。
relax就好(???????)
我真正认真复习时间满打满算3个月左右,我是个效率强迫症,基本上晕乎乎我就会滚去睡觉,平均一天400分钟,没有打时间战,这些都要根据自己习惯来,强求每天8h没有用(假装不知道人家都是10h),但是也不要过分懒惰哦!
这篇写完改了好几遍,把能想到的都加上去了。之所以写了这么多是因为推免过程中自己因为没有前人经验走了很多弯路,希望学弟学妹们可以少走一些形式上的弯路,多花精力在专业课上。
经验贴说到底都差不多,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实践。再迷茫也不要停下学习就总会成功的!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2019MTI保研小伙伴现在要开始准备啦!
未雨绸缪,努力造就辉煌!
学长微信Fxuezhang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845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10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588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856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外英语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