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问题求解决

没有客户端?扫码马上安装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7章《小数的初步认识》解决问题(例4)

专业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专业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专业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专业文档。只要带有以下“专业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要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户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乘法-连乘解决问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
“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是小学三年级数学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用两步连乘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与其他一些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相比,此类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条件往往更便于进行不同的组合,因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更加灵活.本课教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和初步理解了乘法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的基础进行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仅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乘法运算的实际应用价值,而且能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体会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为今后解决较复杂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学生经历用两步连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探索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用连乘解决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感受从已知条件出发或从所求问题出发进行思考都能有效地确定解题思路,并能用连乘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灵活组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和主动性,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能对获取的信息作出正确分析,用连乘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帮助学生学习的使合作者;教师的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和谐的氛围中获取知识,确立学习的信心.
本课的设计共分五个环节:(1)激活经验、初步感知.通过学生熟悉的购物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提取信息,提出问题为进一步探索解决的方法作铺垫;(2)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让学生经历由自己独立思考、再与他人交流的过程,既能展现学生的原始思维,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听取别人的意见,完善自己的认识,这样,主体意识和合作意识都得到了培养.(3)尝试应用,理解深化.通过系列练习,使学生对用连乘解决的实际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4)灵活运用,拓展内化.通过学生所熟悉、感兴趣的游戏形式组织练习,不仅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使学生领悟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道理.(5)回顾总结,体验价值.
一、激活经验、初步感知
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用数学方法云思考、解决.
多媒体呈现小红去体育用品商店买乒乓球的片段:小红买了6袋乒乓球,每袋5个,然后将画面定格在“一个乒乓球标价2元”上.
从刚才的影片中你们知道了哪些信息?
4.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相互议议)
(1)6袋乒乓球一共有多少个?
(2)买1袋要多少元?
(3)这些乒乓球一共要多少元?
谁能解答.(指名口答)
你能把刚才了解到的信息和问题合起来说一说吗?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选择出示:每个乒乓球的价钱是2元,小红买了6袋,每袋5个,一共要用多少元?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你可以自己先想办法解决,然后在小组里讨论.
哪一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解决方法?
各小组自由汇报,教师边听边板书.
解法一:5×2=10(元)
教师借助多媒体引导学生看图理5表示什么?2呢?“每袋5个”和“每个乒乓球的价钱是2元”这两个条件的直接联系吗?根据这2个条件可以求出什么问题?(买一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
知道了买一袋乒乓球的价钱,就可以求出什么?(买6袋乒乓球要用多少钱?)
教师接着问:谁能说说这种方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买一袋乒乓球要用多少钱?再算买6袋乒乓球要用多少钱?)

解法二:5×6=30(个)


教师继续引导学生看图理解,多媒体辅助.问:6表示什么?5呢?根据“每袋5个”和“买了6袋”这两个条件可以求出什么问题?(6袋乒乓球一共有多少个?)
知道了6袋一共有多少个个乒乓球以后就可以求出什么?(买30个乒乓球一共要用多少元?)
提问:这种方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6袋乒乓球一共有多少个,再算买买30个一共要用多少钱?)
如果学生还有其它算法,比如:
教师应该让学生说一说他的计算依据.
可以是:假设每袋只有一个乒乓球,买6袋一共要12元,实际每袋有5个,所以再乘5,那就是买6袋乒乓球所需要的钱数.
如果学生表述不了这样做的理由,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这样算也能算出正确的结果,但计算的道理比较难理解,你们可以自己去相互说一说.如果说不通的情况下最好不用这种方法.
(1)问:解法一先算什么?解法二呢?
小结:虽然解答方法不同.但计算结果是一样的,还可以相互检验.
(2)继续提问: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我们刚才解决的是什么样的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
小结:解决这样的实际问题时要怎样观察和思考?
(要仔细观察图,认真阅读文字,找到已知的条件,然后找有直接关系的两个条件看能求出什么?再进一步解答.)
三、尝试应用,理解深化
1、“想想做做”第1题.
(1)收集信息:多媒体演示小松鼠、小兔、小猫各运了2筐苹果,每筐苹果重20千克.
从画面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学生1:每筐苹果重20千克.
学生2:每辆小车装2筐苹果.
学生3:这里一共有4辆小车.
学生4:要求的问题是一共运苹果多少千克?
提问:有直接联系的信息是哪些?根据这两个信息可以先求出什么?
学生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教师巡视,学生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出示答案,重点说一说不同的方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同学之间再进行相互交流、检查.
2、“想想做做”第2题.
(1)引导学生看图,进行仔细观察,获取有效的解题信息.
有几排兔笼,每排有几个兔笼?每个兔笼中有几只小兔?
如果有学生直接列出算式:6×12=72(只),也可以.
3、“想想做做”第3题.
(1)可以先算什么?也可以先算什么?
(2)学生独立解答后反馈.
(3)问:如果我们的教学楼上也这样摆放花盆,那一共需要多少盆花?
四、灵活运用,拓展内化
“超市购物”游戏: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用连乘解决的实际问题,比如周末到超市去买东西,多媒体呈现超市里的购物片段与画面:一些物品的单价及数量
牛奶:一箱18袋,每袋2元;
饮料:每箱24听,每听3元;
方便面:每箱30包,每包2元;
铅笔:每袋10支,每支5角;
活动要求:按6名学生一个小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轮流推选售货员和顾客,其余同学按照顾客的购物需求进行计算,再由售货员来判别对错.
五、回顾总结,体验价值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还有什么感到疑惑的地方?什么样的解题方法你感觉比较熟练?
用今天学到的方法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课后请留心观察,找出数学问题后进行解答,再想想从中学到了什么.
本文引用单位:高淳县淳溪中心小学 姓名:芮秀荣 邮编:21130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