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以太关系财经和V神什么关系?

北京时间 2018 年 10 月 7 日,标准共识发布针对区块链项目「Aeternity」(Token 符号:AE)的风险调整报告。以下为报告的主要内容。

报告维持 Aeternity 风险等级「B」,属于「一般风险」,需要投资者注意。

依据「标准共识一般项目投资风险评级标准(初创期)」,Aeternity 获得「B」评级的主要原因是:核心创始人离职,团队稳定性较差;Aeternity 项目技术创新点在代码方面有一定实现度,但主网仍未发布;二级市场流通性逐步紧缩。

基于标准共识分析师团队调查和研究,Aeternity 目前的主要风险在于:

前后两任 CTO 皆在短时间内离职,团队稳定性较差。这不仅影响项目开发进度,也对项目投资者信心产生消极影响。

项目无重大进展,该风险依然存在。

Aeternity 官网等渠道目前公布的核心成员仍然没有 CTO 一职:

AE 项目的创新点不足以确保其市场竞争优势,能否成为主流公链还需验证。

Aeternity 项目技术创新点在代码方面有一定实现度,更新频率也相对较高,但尚未发布正式主网,将削弱与其它主链项目的竞争优势。

目前,Aeternity 主网依然没有上线,且测试网也没有可视化的版本发布。与 2018 年 5 月标准共识发布的风险报告评测相似,目前 Aeternity 项目整体开发热度不高,还处于测试算法以及网络运行稳定性的阶段,以下主要从功能角度评测项目更新。

根据官方白皮书介绍,AE 致力于构建高扩展性,且可与真实世界进行交互的新一代区块链网络。

AE 项目的特色在于采用并行状态通道和去中心化的预言机机制。AE 希望利用状态通道解决网络拥堵、交易效率低下和交易隐私等问题;利用去中心化的预言机机制,提供比图灵机更强大的功能,实现与真实世界的交互。

  • 状态通道可以视为是一种二层网络,交易和智能合约发生在通道内,而只将结果(最终状态)更新到区块链上。

  • 「状态通道」类似比特币的闪电网络扩容方案,只不过比特币的闪电网络只能交易,而不能成为「智能合约」的通道。

  • 状态通道解决的是可扩容性和保密性问题。状态通道无需每次都让所有人在一条公有区块链上进行交易,而让区块链仅成为结算和执行账本,实现极快的通道内交易和处理速度。

  • 状态通道将指数级地提升交易速度,提高吞吐量和隐私性能。

去中心化预言机(Oracles

受 Truthcoin、Augur 和 Gnosis 的启发,AE 开发了以代币 Aeon 作为奖惩手段的博弈体系,确保通过公共智慧和博弈 ——「预言机机制」来取得可靠的链外数据采信和上链。

例如,可以把预言机视为一个可信任的实体,它有能力将现实世界中的数据或信息上链。比如我们可以写一个像「明天火箭和勇士的比赛谁会取得胜利?」这样的公共信息,再通过预言机将公共信息上链,实现所谓与外部世界的沟通。

因此,如果智能合约的场景是类似天气预测或其他公共信息,预言机可以提供无法篡改的公共数据,并可根据预言机的设定执行合约。

结合了高性能的状态通道和预言机的数据上链机制,AE 网络可以支持如下应用:贸易金融、保险类事件合约、博彩、小微付费 API、众筹活动安全保障等。

AE 有一定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状态通道和预言机的结合。

状态通道:类似于闪电网络,图灵完备的状态通道除了可以提高网络扩展性,还是一个很好的隐私保护方案。同时,搭建通道两方之间的通讯更新几乎是即时的,解决了延时问题。

不过状态通道的性能还需要在大规模用户的应用场景中验证。状态通道也并非 AE 独创,以太坊的开发者也在探索状态通道的应用方案。

预言机:区块链能通过预言机从外部读取数据,再使用智能合约进行处理。传统的区块链就像一个边界封锁的国家,内外的信息不能相互流通。但整合了预言机之后,区块链不再是一个独立封闭的系统。不同于依赖以太坊的 Augur 和 Gnosis,AE 是一条为国际预测市场这些重要应用场景专门设计的区块链。不过,这种功能以太坊也能实现。AE 要与不断成熟的以太坊竞争,必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根据官方网站披露,目前 AE 团队有 40 多人,其中大部分都是技术开发成员,管理层团队的官方介绍如下:

团队稳定性较差 。前后两任 CTO 皆在短时间内离职,CTO Zack 离职后对 AE 项目发表了极为负面的评价。

AE 创始团队中的核心开发者(AE 白皮书的第一作者)、CTO Zack 于 2017 年 8 月份离开 AE 项目,自主开发新的区块链项目 Amoveo,并在 Amoveo 的 GitHub 主页上撰文《Why I Left》,详细说明了其在 AE 所做的贡献、离职的原因和以及对 AE 的评价。文中阐述其主要离开的原因是,作为 6 个创始团队中唯一负责技术开发的成员,却没有得到应得的报酬,并且声称曾收到 AE 团队的人身威胁,说 AE 将贿赂警方以诬告的罪名逮捕他。

状态通道:AE 为解决网络可扩展性的问题,在保留底层区块链协议运作模式的前提下,将状态通道作为处理交易的主要层面。而底层区块链只作为结算层,仅处理一系列互动所产生的最终结果,只有在出现争议时才上链执行复杂的运算操作。

比如,按照默认规则,只有开放状态通道的相关方知道存在某一份合约、或创建一份有效的合约。如果各方就一份合约达成一致,他们可以签署,然后将合约备份以备未来参考。

预言机:预言机希望实现的是智能合约与外部信息沟通,根据环境得出值。不过要决定被提交的事件是否是真相,需要在共识机制之上另行实现一种新的共识机制,我们将在下文的「共识机制」中详述此部分。

从技术层面来说,底层公链相当于

世界的基础设施,用来拓展底层公链的性能或为商业应用提供服务支撑。换种通俗易懂的说法,公链就好比是高速公路,DApp就是高速上行驶的汽车,如果高速公路没有修好,那么汽车就没有办法正常行驶。

按照业界的共识公链诞生之日,也就是ETH、EOS这两大公链的争斗之时,公链的发展无疑和两大巨头的竞速密不可分。

目前,EOS和以太坊之间的公链之争也逐渐划分出泾渭分明的赛道。而一直以来,以太坊都以佼佼者的姿态出现在公链赛道,不论是交易量还是用户量都领先行业。

不过,变化正在发生。9月19日上午,韭菜之家中文社区发现,目前以太坊上的DAPP在24小时的用户约为10526人,而EOS约为11428人,目前以太坊上的DAPP应用每周流水为13万ETH,2600万美元;而EOS上的DAPP每周的流水为900多万EOS,折合约5000万美元,约为以太坊的2倍。

显而易见,EOS已在不知不觉当中超过了以太坊。

除了交易量被赶超,ETH的价格也坐起过山车,年初曾达到1422美元的高度,9月19日傍晚18:40左右则为。更多,请到百万区块链发烧友聚集平台巨推链学习请到巨推学院

在区块链行业,有一个现象很有意思:对于那些从传统科技领域跨界到区块链的人来说,他们往往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适应这个行业的全新生态。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在传统科技领域里的那些常青树巨头,无论是BAT,还是GAFA,到了区块链行业,通通都从规则的制定者,变成了规则遵守者。而区块链行业的参与者,似乎也十分陶醉于这种感觉。

在不少人眼里,传统的互联网大企业几乎成了落后生产力的代名词,他们失去了往日的竞争力,也失去了制定规则的权威。即便他们在其他行业有着辉煌的履历,但在区块链领域也只不过是和众多项目方平起平坐的行业成员。由于入行晚,外加严格的政策监管,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他们的区块链项目,都是没有前途的,必将被众多市值榜单上的强势公有链项目取代……

也许很多人并不爱听,但真实的情况可能未必如人们所想:中心化的互联网大企业,其实一直并未停下对区块链领域探索的脚步。只不过和拿了投资者钱、需要按周汇报的公有链项目不同,互联网大厂的办事风格向来就是多做少说,不到产品与服务出现实际性突破时,绝不向外透露消息,所以其行动并不广为人知。同时,再加上代码并不开源,由此给外界一种原地踏步的错觉,这使得它们的行动更趋于隐蔽。

让我们设想一个最极端的场景,假设这世界上大部分需要区块链的下游行业都被中心化大企业所瓜分,那大家现在所熟悉的市值榜单上的诸多公有链项目,会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境地?而区块链的从业者与投资者,又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呢?想必大家心里都有数。

由此来看,我们其实非常有必要去了解并掌握互联网大厂们在区块链行业的动向。

所以,在未来的几周时间里,白话区块链(ID:hellobtc)会陆续推送出关于中心化互联网巨头在区块链行业进展的系列文章。今天向大家介绍的第一家中心化互联网巨头就是网易。

网易的尴尬:站在时代的尾巴上

对于一些互联网新生代(尤其是00后和95后)来说,他们对网易的印象,大概只是一个稳居互联网行业二三线的公司,跟BAT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但很多80后和90后应该都还记得,在十年之前,它曾和新浪、搜狐,被并称为“互联网行业三大门户”的行业巨头。只是时过境迁,当年的“互联网行业三大门户”在各领风骚三五年后,都不再有当年的“江湖地位”,均不同程度地陷入了各自的困境。


与失落的两家门户同侪相比,网易其实算是活得比较滋润的。尽管行业地位不复当年,但凭借游戏业务的长期积累,依旧有着可观的现金流,甚至有时还能和头部大玩家腾讯掰掰手腕。然而,随着游戏用户数量的逐渐饱和,外加劲敌腾讯的步步紧逼,网易近年来的游戏业务板块亦有遭遇瓶颈的趋势。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网易开始寻求营收的多元化,而区块链就这样适逢其时地成为其重要的业务板块。
从这点来看,网易其实颇为幸运,因为并不是每一个日薄西山的互联网巨头都有能力抓住这个备受争议的时代机遇的。至少搜狐和新浪没有,直到今年下半年七八月份,它们才如反应迟缓的老者一般,扭扭捏捏地正式开启了在区块链领域的动作。其中,新浪推出了一款名为“新浪小正肽”的APP;搜狐则稍慢一步,仅成立了研究中心,相关的产品则还没有影子。

而网易早在2017年年底时便开始着手入场。在被戏称为“行业一天,人间一年”的区块链领域,这几个月的先发优势,直接决定了网易处在一个相对有利的领跑位置。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网易又显得极其不幸。尽管与搜狐、新浪等对手相比,网易的动手堪称快速,然而相对于那些区块链领域的头部玩家而言,其动作还是很迟钝的。

自2015年起,BAT便凭借敏锐的嗅觉和充沛的资金,在区块链下游的用户端大肆布局。虽然不能说全盘通吃,但BAT在当时被认为是区块链技术最容易落地应用的金融领域,基本上都覆盖到了。然而,在此期间,我们却无法从公开资料找到网易与区块链技术的任何交集。直到两年之后,如梦方醒的网易才开始匆匆忙忙地在这一领域频繁落子。

从这点来看,网易虽然看似积极,但实际上只是赶上了区块链行业的末班车,它可以施展的空间目前来看非常有限。一个企业所迈出的第一步,往往也会对它未来的战略产生很大影响。网易后续的一系列动作,都是缘由于它这一微妙的入场时机。或者准确一点儿说,是由这一时机而奠定的既幸运又不幸的行业宿命。

双线进军:公有链鸣响的第一枪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在网易进入区块链领域之后,它很快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虽然业界都宣称“区块链行业是一个蓝海”,但实际情况是,很多行业的大客户都已经被BAT等巨头瓜分完了。只不过因为尚无可靠的产品投入使用,所以没有进行大规模宣传,直接导致部分从业者的认知出现偏差,误以为这个领域是无人入驻的一片蓝海。

因此对于网易来说,当时的局面十分不利。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环顾四周之后,网易很快发现了属于自己的机遇。

我们都知道,由于政策要求以及业务特性,包括BAT在内的中心化大厂的区块链产品,虽然覆盖的行业比较广泛,但总体来说,这些区块链产品有两个比较显著的特点:一是主打联盟链和私有链;二是目标客户群多为B端的企业机构。

在察觉了这些特征之后,网易剑走偏锋,向着两个BAT尚未入局的垂直领域,大刀阔斧地开始布局。

网易的第一刀,砍向了联盟链和私有链之外的第三条路:公有链领域

时间拨回到2018年1月,彼时的区块链行业,牛市余温尚未散去,大大小小的精英们一改数年前对区块链技术的傲慢与不屑,个个化身从业多年的“区块链老专家”,推出了一个又一个宣称要改变世界的项目。

在人们的神经被各种宏大的理想以及花哨的履历冲击得渐趋麻木之时,一个名为“区块基石(ABT)”的公有链协议层,突然吸引了人们的注意。虽然大家看不懂它的白皮书中的一系列技术术语,但它的投资顾问团队,却有着一个人们无比熟悉的名字:丁磊。

一瞬间,业内炸锅了:这是有史以来传统互联网大佬第一次为公有链项目站台!尽管“网易创始人”这一Title的震撼度已经不复当年,但碾压区块链世界的各路草莽还是绰绰有余。而“区块基石(ABT)”的额度,亦如同三甲医院的专家号一般,引来疯狂哄抢。这在主打流量红利的区块链行业,旋即招致了一些舆论的关注,其中焦点之一,就是区块基石项目的投资主体,究竟是丁磊个人,还是他背后的网易?

对此,大概是考虑到舆论和政策风险,网易和丁磊方面始终没有进行任何表态。而区块基石方面应该也是得到了其授意,并未就此事做过多展开讨论。这使得丁磊入局“区块基石(ABT)”的诸多细节,始终不为外人所知。


但是,对于网易而言,丁磊究竟是以个人身份、还是代表所在的企业投资了“区块基石(ABT)”项目,这些细节已经不重要了。一个公司的一把手高度看好区块链技术,那这个企业接下来会进行什么动作,这还不是明摆着的事吗?

果不其然,在进入2018年之后,丁磊以及他背后的网易,不再满足于以投资入股的方式间接布局公有链,而是开始披挂上阵,亲自向着区块链另外一个尚未被巨头涉足的垂直领域全力冲刺。

163版的布洛克城:C端路线决意已定

这个垂直领域,就是区块链的C端产品。所谓的C端产品,就是要满足C端用户的刚需——至少是他们自以为的刚需。

就好像一档财经节目一样,如果主持人和嘉宾满口专业术语,让老百姓看得一脸懵逼,那它多半就是一款针对B端机构人士的节目,因为它满足了B端用户的需求:精准专业。

而若是主持人和嘉宾以一种”戏说““大话”的态度来阐述某些财经现象,虽然破绽百出,令专业人士扶额无语,但却能够让普通人乐在其中,那这就是一款针对C端的产品。因为它满足了C端用户的需求:寓教于乐。


那么,在区块链领域,C端的”刚需“是什么?去中心化?不可篡改?都不是,大多数人根本就不care这些理想主义色彩的东西。事实上,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否则的话产品经理们也不会绞尽脑汁地去研究用户需求。就现在而言,如果一定要说C端用户想从区块链上得到什么,他们给出的答案通常会是数字资产。

而网易所要满足的,就是C端用户的这个需求。或者准确地说,是效仿其他项目方去满足用户的这一需求。具体的方式,则是推出名为“星球”的DApp。其规则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星球”每天将会产出一定数量的“黑钻”,按照每个用户所持有“原力”的比例,空投给“星球”里的用户们。而原力的获取方式,则是包括每日登录、邀请好友、授权芝麻分、人脸识别、购物、娱乐、教育、金融等任务的完成来实现。


应该说,对于区块链行业的从业者来讲,这类DApp应该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网易星球几乎是完全拷贝了公信宝在2018年1月初所推出的“布洛克城”。除此之外,几乎毫无特点可言。

但即便如此,由于互联网大厂自带的正规军光环,在2月份开启内测期间,网易星球的邀请码仍然是刷爆了圈内小伙伴们的朋友圈,成为当时最为热门的话题,引得诸多自媒体跑来蹭流量,直指网易星球“收集用户隐私”“扩展金融业务”,更有观点称网易是在用黑钻“割韭菜”。毕竟,就现阶段区块链技术的成熟度,想从相关产品里挑些毛病出来,简直太简单了。

然而,令区块链世界舆论圈备感挫败的是,面对漫天质疑,网易方面似乎完全不Care。作为纵横互联网行业20年的老油条,网易方面对上述负面舆论充耳不闻,而星球的各种推进工作也并未受到影响。至少就当时来看,网易在区块链的C端应用上,似乎是要一条路走到黑了。

麻吉宝惊魂:“星球”脆弱的头部地位

不过,正所谓“一物降一物”。网易虽然不畏舆论的闲言碎语,但这个世界上,总有它害怕的事情——BAT跑到区块链C端产品的赛道上来跟它竞争。

不幸的是,很多时候,你怕啥就来啥。在”星球“内测之后的50天,一款名为“麻吉宝”的产品,突然在3月29日的下午,如病毒一般刷遍了几乎所有圈内人士的朋友圈,其疯狂程度完胜一个多月前网易星球的盛况。而这一切狂热行为的背后根源,都源于”麻吉宝“这款产品的开发团队是阿里。

不难想象,如果当时网易区块链部门的人也在刷朋友圈,那他们的心情估计是瞬间跌到了谷底:完了,最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无论是推广还是产品页面,“星球”和“麻吉宝”的界面都高度相似。在区块链面前,好不容易洗白的互联网巨头又恢复了山寨本色,可谓是“返璞归真”。

毫不夸张地说,这可能是网易区块链计划启动以来,面临过的最大危机之一。稍不注意,就可能重现阿里虾米音乐狂挖网易云音乐歌曲版权的局面,让后者失去原有的绝对优势。

但是,事情随即出现了戏剧性的改变。在“麻吉宝”爆屏几小时之后,阿里方面发出声明:“麻吉宝”只是一款测试产品,跟区块链毫无关系。(尽管“区块链”三个大字,曾经白纸黑字地写在麻吉宝的产品说明上。)

舆论一时哗然,大伙开始着手删除自己朋友圈里分享的相关链接,而“麻吉宝”这款产品,也就此以这种怪异的方式,退出了与网易“星球基地“的竞争。

不管怎么说,网易就这么有惊无险地维持住了互联网大厂在区块链C端产品的领先地位。尽管网易这个地位的保持,仅仅是因为它是这个赛道上为数不多的参与者,至于其推出的产品,看上去并没有太强的核心竞争力,亦未能构筑起足够坚实的行业壁垒。

网易方面当然也知道这一点。事实上,就算没有外部的压力,在企业内部的项目团队竞争中,与此前推出的云音乐、公开课、有道云笔记相比,“星球”的使用体验如何,企业高层对此应该心里有数。如果让这样一款产品作为其“区块链担当”,即便是逃过了“麻吉宝”一劫,“星球”也必然会在下一个强大的竞争者来临之后翻车,一切都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在这样的困兽之局下,网易的区块链业务开始求变,对它而言,不变即死。

时光荏苒,在“麻吉宝”风波之后,一晃五个月过去了。在这期间,网易方面除了上线了一个区块链游戏频道和推出了名为“易头条”的区块链资讯APP之外,再无任何动静。然而,正如我们在文章开头所提到的,互联网企业向来有“憋大招”的传统,而网易的“大招”,则是在9月5日放了出来,而且不是一个,是三个。具体来看:

首先,网易方面将区块链的C端产品进行了进一步深化,在旗下的王牌项目“逆水寒”中,植入了区块链技术。或者准确的讲,是植入了一款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资产“伏羲通宝”。

老实说,就相关规则来看,这东西跟网易星球如出一辙,只不过基于用户数据的“原力”变成了基于用户游戏活跃度的“算力”。而始终没能找到合适需求场景的“黑钻”,也变成了更容易在数字世界中消耗的“伏羲通宝”。它的解锁机制,和基于PoW的数字资产颇为相似。


其次,网易星球开启了公测,进入了2.0生态。据网易官方表示:与内测相比,此次公测“进一步升华和完善了网易星球生态内核”。

老实说,看完这两个所谓的“大招”,并没有让人看到太多亮点。网易的进度算不算快?算,从开始启动到具体落地,前后总共不过三个季度,足以碾压市场上大部分的游戏公链项目。但这就足够了吗?难说,不要忘了,网易的竞争目标,可是BAT这样的巨头。

于是,网易开始放第三个大招:BaaS(Blockchain as a Service,区块链即服务),也就是说,网易方面正式开启了包括主链建设、智能合约开发、以及行业解决方案在内的各项对B端服务。没有一点点防备,网易区块链就开始做上了2B的业务。


老实说,笔者之所以会觉得这块业务有点名堂,并不是因为惊艳,更多地是出自惊吓。一个一直关注于区块链C端产品的企业,突然跳到B端是闹哪样?别的不说,一个最现实的问题:你拿什么去跟已经积累了诸多经验的BAT竞争?要知道与其他几家公司相比,网易在区块链领域的履历其实相当单薄,客户资源没有,行业经验匮乏,唯一拿得出手的,大概只有价格。

这其实就有点儿意思了。如果网易通过价格战,将BaaS的利润空间骤然拉低,甚至为了市场份额,不惜使出“一元中标”那种策略的话,那对于针对B端的区块链服务来说,它们在起步阶段,可能就要去寻找“羊毛出在猪身上”的新商业模式。

那这个业务模式会是什么样呢?没人说得清。毕竟这个行业本身都处在一片混沌之中。

老实说,事情发展到这一步,网易的发展思路已经不再像从前那样清晰了。或许是公有链和C端产品不够成功的进展,让它萌生了在B端联盟链布局的想法,又或许是它计划模仿其他几家巨头,在多个行业都进行“区块链+”的尝试,正如网易本身当下所进行的多元化布局一样。

但问题在于:网易本身的多元化布局,是建立在游戏已经牢牢占据领先地位的基础之上,而网易区块链本身还没有拿出任何一个像样的产品。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多元化布局,最终又会面临什么样的后果呢?

我们无法预测未来,但可知的是:在商业社会里,并不是每一个故事都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结局。搜狐和新浪的命运已经印证了这一观点,至于网易会不会步他们的后尘,犹未可知。

如果每家互联网公司都有一个人设的话,那么网易现在颇像是一个深陷中年危机的中年人,它在目睹了无数后辈拔地而起之后,鼓足勇气也想豪赌一次,没想到却又一次走到了命运的抉择时刻,至于该走哪条路,没人能给它具体的建议,因为在这条路上,大家都处于摸索状态。

那么,其他人在这条区块链之路上,又做出了怎样的选择呢?他们的行业发展轨迹,又有怎样的不同呢?在下期的推送中,我们将为大家介绍另外一家互联网巨头——也就是阿里的区块链发展之路。

『声明:本文为白话区块链特约作者国际工业区块链标准化组织理事、tokenclub研究院高级分析师孙副社长供稿,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白话区块链立场,亦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或建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王以太关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