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编部部的作者是谁?

科技日益发展,新技术的开发离不开的是新技术人才的支持,而人才培养,归根结底离不开教育。在我国,对于编程教育的大力扶持,我们有目共睹,编程专业的开设,以及编程向低龄化普及等,无不在向我们传递一个信息:在未来,对孩子而言,编程的重要性会向数学、英语看齐,是一项未来的必备技能!

随着人工智能发展的持续深入,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会选择编程作为孩子的课外兴趣,少儿编程的热潮也就此风靡了全国。

在摩根大通、高盛和花旗集团等知名投资银行都正在教业务员们学习编程,因为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如果不会编程,他们根本无法进行资产管理工作,也就意味着将面临被淘汰的选择。

英国伦敦大学研究人员调研了全球48个国家20万参与者,发现60余年来,人类的平均智商值升高了20点。也就意味着,我们的下一代已经比我们的父辈平均聪明了一个等级。

面对越来越聪明的孩子们,我们的教育理念也应该与时俱进。

从国外的趋势来看,英国是全球最早推行少儿编程的国家,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波兰等国家都是从很早就推行了编程教育。

亚马逊、谷歌和微软的工程师们在美国创建的“编程一小时”活动,全球已超过3700万的学生参与。

而我国,编程已被浙江、北京、山东、江苏、重庆等省市引进中小学,浙江省更把编程纳入信息技术高考。

学编程低龄化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普遍,而孩子们也用编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惊艳的奇迹。

学习黄金期,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世界著名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曾预测:到2030年,全球将有8亿人因为人工智能而失业,人工智能将使50%的工作岗位消失。

李开复也曾预测:翻译、新闻报道、助理、会计等工作,未来10年将有约90%被人工智能全部或部分取代。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让我们不得不承认:如今编程、编程思维对孩子的成长似乎已经至关重要。在少儿阶段学习编程,通过编程让孩子更早地了解信息社会的构成,将会成为孩子们重要的软实力。

孩子们提前接触编程,可以帮他们打下坚实的基础,并有机会发展成为他们终生受益的技能。就像这个时代最顶尖的风云人物里,有许多人是从小开始学习编程的。

伴随大数据的爆发,人工智能的深入,编程将极有可能发展成为各行各业都需要的基础技能。如果孩子在黄金时期没有获得学习的能力,那么以后可能要花费5倍、10倍的精力和时间去学习。

编程思维,是孩子最重要的收获

能够把现实生活中的复杂问题逐步拆分,再形成有规律的简单步骤的能力,就是编程思维。这种能力是可以从小培养的。

从长期看,编程锻炼孩子逻辑思维能力,对培养孩子高效的思考模式、做事视角,有很大帮助。

“编程思维(computational thinking)”是“理解问题——找出路径”的思维过程,它由分解、模式识别、抽象、算法四个步骤组成。通过这四个步骤能够清晰有条理地解决一个复杂的问题。

根据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12岁前,儿童正在形成较系统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学编程的最佳时机是小学前。

从短期看,编程能帮孩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不少父母反馈,孩子学编程后,学习主动性提高了,专注力提升了,更懂得规划自己的时间,不再一味沉迷于游戏中。

其实,编程早已进入孩子的世界了

如今国外的孩子学习编程甚至比政治、历史

地理、物理、化学还要早

在众多发达国家的共同推动下

“少儿编程”成为了时下西方最流行的教育口号

美国 | 编程进入幼儿园和中小学课堂

2016年初美国前任总统奥巴马曾投入40亿美金,称要让每个美国孩子在小学具备最简单的编程能力。

而后,Facebook的创始人——扎克伯格曾在网站上发帖,呼吁推行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当年年初提出的《面向所有人的计算机科学教育》新计划。一时间,包括Facebook在内,亚马逊、谷歌和微软等科技巨头均承诺投入巨资在美国中小学课堂上推行计算机科学教育。

现在,创客教育及STEAM已成为美国素质教育的核心,编程、3D打印、机器人等新技术也已走进了美国的中小学校。依据相关机构的测算,美国 K12 阶段约有超过1200万的孩子已接受在线编程教育。

加拿大 | 从幼儿园到高中学编程

2017年6月15日,加拿大政府宣布,国内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学子很快将开始学习电脑软件编码和其他数字技能。

加国科学部宣布,政府未来2年内将提供机会给50万名左右的学生来参与这项耗资5000万元加币的计划,政府将提供训练和工具给全国500名教师,来教授学生数字技能和程式编码。

英国 | 编程列入教学大纲,6~15岁孩子的必修课

在2013年,英国前首相卡梅伦宣布对全国中小学教学大纲进行全面改革,并要求全国在2014年开始使用新大纲教学。教学大纲的修订就包括将“计算科学(Computing)”列为基础必修课程。

在新的英国国家教学大纲里,5-7岁的学生需要通过计算机课程掌握:英国5岁以上的孩子都必须学习编程,11岁的孩子必须具备电脑双语。

欧洲其他国家 | 将编程列入课程核心

2016年,芬兰已经将编程列入课程核心,促使全国小学的学生能够尽早接触这一门崭新的通用语言。

与其他国家不同,芬兰不打算将编程独立列为一个科目,而是将其作为一项新的学习技能,如传统的阅读、写作、运算和绘画一样,与相应课程结合使用,让编程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

爱尔兰、西班牙、丹麦等国家也在2014年将ICT课程的重心转移到了编程和计算机科学上。

亚洲 | 中小学普及编程教育科目

2012年,日本在中小学中开始普及编程教育科目。日本的教育、文化、体育、科学和技术部门已经决定2020年之前将计算机编程成为小学的必修课程,紧接着在2021年加入初中,2022年加入高中阶段。此外,包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为全面推动少儿编程教育,都已将编程纳入中小学正规课程。

更有甚者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色列教育部部长就明确表示,计算机科学应该同其他科学学科一样受到重视,编程应成为中小学必修课程。

中国 | 编程日渐重要,成为中小学必修课

2017年开始,中国教育部关于人工智能的教育信息就几乎月月更新,所有信息都在强调一个事实:不久后编程将严重影响孩子升学。

2017年7月,在国务院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编程课走进中小学。

2018年1月,教育部宣布:人工智能、机器人等要进入全国高中新课标。

2018年8月,浙江省将信息技术(含编程)正式列入高考科目。

2019年起,广东省将信息技术(含编程)加入高考内容;

2022年起,全国一线城市初高中将加入编程必修课

“在人工智能时代,不懂编程属于半个文盲。”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在这样的时代成长起来的孩子,现在需要的不仅仅是掌握一项技能、一门手艺,而是需要锻炼思维、锻炼与智能机器打交道的能力,适应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的生活和工作。

作为家长,更应该具有前瞻性眼光,看到未来时代,确保孩子对人工智能时代应对自如。

一场“有声”的较量正在少儿编程行业上演。

国内少儿编程教育的火苗最早是从2014年被点燃,其中,在非刚需、专业师资匮乏及课程外来痕迹严重等方面一直存在争议,也是创业者一直亟需解决的问题。

但随着政策的鼓励支持和双师模式的成熟,少儿编程非刚需、家长接受度低和专业师资匮乏的问题逐渐在改变,使得少儿编程行业在经济寒冬时期仍一片火热。

其中,2015、2016、2017年,相继入局的编程猫、小码王、核桃编程,都在今年上半年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好未来、新东方、精锐教育、网易等巨头也纷纷闯入少儿编程行业,开始加速行业的发展和竞争态势。有知情人透露,猿辅导面对少儿编程这个大蛋糕,似乎也在蠢蠢欲动。

除此之外,在今年4月宣布完成

导向正确不一定成为精品,是精品的不一定是原创,原创的不一定成为精品,专业的也不一定成为精品。只有专业、原创和导向全正确,才能算高质量发展。

在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和江苏人民出版社若干年的工作经历让我深深体会到,专业和原创是出版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当然,凤凰集团有自己的出版理念,牢固树立“四位一体”,那就是导向、精品、原创、专业。这四个概念是非常复杂的:导向正确不一定成为精品,是精品的不一定是原创,原创的不一定成为精品,专业的也不一定成为精品。只有专业、原创和导向全正确,才能算高质量发展。

我们正在对这“四位一体”出版理念进行深入贯彻。仅仅“专业”这个问题,就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我到凤凰传媒来做副总经理后,梁勇董事长对我说:“你的首要任务就要把出版社的专业定位搞清楚,他们要干什么,这很重要。”集团多位领导也反复提醒我“专业”二字。凤凰传媒总经理佘江涛先生对导向和精品的研究有建树。他对那些不做专业的出版社“恨之入骨”,总是跟我说要制止出版社做辅业。针对这个话题,我也做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我认为,任何一个集团理论上都有自己的专业特色。培生是做教材的;剑桥大学出版社是以学术立社,你很难想象它会出小说;企鹅是做文学艺术作品的,它出小说不奇怪,但很少看它做科普。

大家知道,凤凰传媒做教育出版是非常专业的。教育出版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出版事业之一,因为读教育类图书的人数量最多,而且是刚性需求。很多享有全球声誉的大集团,像培生、爱思唯尔、约翰·威利,都是着力于教育出版这摊事业。凤凰传媒最优秀的板块就是教育出版,很多数据都表明,我们在产品、影响力、市场覆盖率和专业性等方面都非常强。第二,就是我们的文艺大众类的产品。我们的译林出版社在全国文艺出版中排名第一,并形成了自己鲜明的专业特色,名声响亮,还有凤凰文艺出版社也很有影响。

出版社要专业,形成专业出版特色。出版集团的专业性很难改变。中信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洪勇刚先生跟我说,他们想来凤凰调研我们的主题出版物和文史出版物。我说我们做得并不好。中信出版是以财经书为基础的,后来做世界史、少儿读物,成为一家综合性的出版机构,事业部很多。但是当拓展到不同的领域时,是否还能延续它们的最佳优势,我不太清楚,但中信一直在做这方面的探索。

在这方面,江苏人民出版社走了弯路,就是我在人民社工作七年之间,曾经尝试做少儿读物,做了大量的“五个一”作品,甚至将一本杂志更名叫《马小跳》,但最终事实证明非常不成功。

这些年,我们把江苏人民出版社拉到政治理论和文史哲出版的框架和轨道上来,才使我们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断取得很好的效果,五年实现了利润翻三番。我认为专业是很重要的,《马小跳》放到其他的少儿出版社也许会做得不错,但我们不是专业的少儿出版社。我们过去曾出版了约50本获“五个一工程”奖的少儿作品,出这些书也赚了很多钱。但是这些少儿读物版权到期之后,当我们要和作家续版权时,却没有一个编辑去,为什么?他们都不认识这些少儿文学作家,即使硬着头皮去见作家,也很难搭上话,没有感情。三年之后,版权全部到期,之后的合作就全部中断了。所以,江苏人民出版社的教训和弯路成了我们加强专业出版的教训。另外,不同类型的图书,还要注重生产的专业化和营销的专业化。刚才是形态,现在是动态,而生产的专业化是非常复杂的。

关于编辑部的专业性,我说说切身体会。江苏人民出版社过去的编辑部是怎么做的?我们从第一编辑部、第二编辑部,到第六编辑部,现在很多出版社也都是这样设置。每一个编辑部都有类似甚至完全相同的题材,每一个编辑干同样的活,没有自己的专业。

上海人民出版社的编辑部设置就能体现专业性,浙江人民出版社也有时政出版中心。大家可以看到,教育出版社部门设置专业很明显,美术出版社专业也比较明显,古籍出版社是写得很细,显示出强烈的专业编辑部的理念。但是我们的江苏人民出版社就不明确,我去年给人民社重新做设计,一定要有自己的番号:你是什么?

是道观?是庙?还是清真寺?一定要搞清楚。要有自己的专业,你不能走错门,一个佛教徒不应该跑到教堂里面去。每一个编辑都要找自己的阵地,后来我们把编辑部改成理论、学术、大众、综管,看起来好像是很专业,不是12345。其实我们深知这仍不够专业,这个理论编辑部、学术、大众都是有交叉的,因此这个编辑部的设置是根本不准的,但这是我们的第一步。编辑要有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首先要有编辑部认同。我们很快会设立时事政治中心和理论出版中心,同时,我们还计划成立海外中国研究编辑部,我们还想成立历史编辑部。让所有编辑部的人都认为,我是学美术的,我是学艺术的,怎么跑历史编辑部去很难过,如同和尚跑到道观里去。我们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

为什么专业和原创很重要?我曾经发了一个微博,引发了大家很多感慨。我说编辑有六等,哪六等?第六等编辑是看不懂稿件。编辑当中看不懂稿件的人不在少数。第五等编辑,看得懂稿件,能改错别字。第四等编辑,能修改稿件的内容,发现观点的正和误。第三等编辑能和作者商量,并且说服作者怎样写。第二等编辑,就是知道谁在写什么,知道最适合的作者正在写最适合的选题,并能找到作者签下这个稿件,我认为很多人到这个境界已经不容易了。我们单位的王保顶同志就是这样,他每次去北京、广州跑一趟就会带回来很多稿件。但是我认为这还是第二等编辑,他可能正在朝第一等编辑方向走。第一等的编辑,就是从无到有的编辑。本来没有这个话题,没有这个选题,没有人去研究,也没有人在写。一个伟大的编辑可以制造选题,人无我有,对外界有超强的敏感性。能够制造选题,这才是最伟大的编辑。

靠发现已有的作品和作者,那是可以的,但是条件优厚者可以先拿到它。所以,最大的源头就是你设置选题,让别人去写,按照你设置的议题去写,他不可能不给你。

最后,我想谈一下专业化带动垂直化的问题。佘江涛总讲,他反对游击战、到处挖,他想要建凤凰传媒的根据地,大小先不管,要先把这个板块牢牢占住。中国革命的胜利也是因为游击队和根据地,佘总说现在不做游击队只做根据地,通过专业化来带动垂直化,专业地往下打,越打越需要专业。你打下去之后,人家会说你是不是题材很窄?根本不是这样。仅仅是我们历史领域,我们江苏人民出版社,就有历史学硕士,也有历史学博士,编辑是史学专业出身,但是让学古代史的编近代史,他两眼一抹黑,对中国史研究得好的对世界史可能没有研究,研究英国史的跟研究德国史的也完全不一样,需要非常专业。但是有一点,不要认为专业化、垂直化就是会窄,垂直化之后,把井打下去之后,不是井上有一片天地,而是井下有无限的源泉。我们要珍惜这个源泉,不要乱打洞!■

(本文作者徐海为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党委委员、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编辑。本文依据作者在不久前长三角主题出版论坛上的发言整理而成,原题目为《没有专业化便没有高质量》,经本人审核后发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少儿不学老而不识作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