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64岁了如果找一个没有演员的老头在一起生活以后会幸福吗?

如果说这两年“翻红”的明星有谁,冯巩老师一定有姓名。

第一次“翻红”是因为春晚。

冯巩老师已经缺席春晚几年了。

可每当大家在春晚中没听到熟悉的:亲爱的观众朋友们,我想死你们了。

网上就开始各种怀念冯巩老师。

然后他的作品就会被观众反复拿出来欣赏。

今年也不例外,在网友做的历届春晚精彩合集中,评论里很多留言都是:

冯巩老师,我们想死你了!

第二次“翻红”是因为他的“豪宅”。

虽然很多年没有出现在荧幕上,但如今冯巩老师没事儿就会发些小视频逗乐。

有时视频也会拍到他家里的情况,于是他的“豪宅”也曝光了:

别墅,有大院子,还有阳光房。

听着这些,你一定以为他家很气派,金碧辉煌吧!

冯巩老师家的装修,没有富丽堂皇,反而很朴素。

甚至有网友留言说:老师,这么好的房子,好好装修一下吧。

内部整体是中式风格,米白色的地板砖,红棕色的家具...

很符合几十年前的审美。

屋子里堆满了东西,浓浓的生活气息。

衣架上挂着灰色的老式西装外套,给这个家里又增添了一丝复古怀旧气息。

如果家里有花园,你会干什么?

很多人都会种满鲜花,然后摆上精致的桌椅,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约朋友一起坐在花园里喝下午茶吧。

直接把花园改成了大菜园子!

还种上了不同的蔬菜瓜果。

当然,他也约朋友来,不过不是喝下午茶,而是摘菜。

偌大的阳光房,则被他当成了植物培养基地,放满了铁艺架和各种盆栽。

整体看去,豪宅直接变身普通的民居,被他装饰的烟火气十足。

在大家心里,冯巩老师可以称得上艺术家。

不仅自己在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家庭背景也不俗。

曾祖父是北洋军阀冯国璋,母亲是汀流河刘家后代...

总觉得这样的人应该过的是“小说”里奢华的生活。

可冯巩老师却把“朴实”刻在骨子里。

不仅很少炫耀自己的家世,还从未把自己当成过“明星”。

最大的爱好就是穿着自己心爱的小马甲,骑着自行车,满大街的转悠。

每次在路人偶遇的合影里看到他,地点几乎都是在路边摊。

如此低调的他,让小编想到一句话:

低调,才是最牛的炫耀啊!

真正厉害的人,从不觉得自己比谁优越。

这就不禁让人想到了这几天,冯巩老师被骂的事情。

这也是冯巩老师的第三次“翻红”。

最近,有人翻出冯巩老师之前上传的一则小视频,内容是:

“咱们的运动成绩直接和美食挂钩。

谷爱凌爱吃馅饼,因为是黄的,跟金牌一个颜色;

徐梦桃爱吃串,她在空中飞舞都连成了串;

女足爱吃面,因为她们知道要争面儿;

男足爱吃海参,看上去浑身是刺,其实挺软的。”

本以为就是一个小“调侃”,却没想到引来热议。

有人没搞清楚状况,就说冯巩老师在无底线的蹭热度。

其实这个作品发布于2月份。

所以不存在近期蹭热度一说。

况且关于足球的“调侃”,一直都没停止过啊。

1997年世界杯亚洲十强赛,中国队的表现让球迷哭一会儿笑,一会儿哭。

于是在1998年的春晚,就诞生了很多经典的作品。

比如,黄宏宋丹丹的小品《回家》。

宋丹丹就在小品里替全国球迷喊了一句“中国足球,何日出头!”

还是同一年的春晚,牛群冯巩相声《坐享其成》里,也砸挂国足。

冯巩拉着洋车:“嘿!就这速度,我还真找着一点高峰的感觉。”

牛群:“没错,中国足球队要有你这速度早出线啦!”

在2008年春晚中,赵本山、宋丹丹、刘流小品的《火炬手》里也拿足球当段子:

“什么运动看着最揪心?”

“什么运动看着更揪心?”

中国足球在过去几十年里是相声小品界永远的梗。

可就像一句网友说的:只有爱之深,才会责之切。

虽然大家调侃的比较多,但是该表扬的时候,大家也没少表扬啊。

像是当年世界杯出线,很多人在节目中也都大夸特夸了。

最后抽签抽到巴西的时候,大家也乐乐呵呵的。

就算最后4:0,网上也到处都是“虽败犹荣”。

可见,荣耀是靠胜利拼来的,尊严是靠努力换来的,能力是靠汗水得来的!

放眼看去,很多运动项目,也不是中国的强项,但大家依旧鼓励。

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只有足球总是处在“风口浪尖”?

大家气他们有着那么好的物质条件,有着全国球迷的加油打气,成绩却越来越糟糕。

而他们却炫耀着自己的富贵生活。

比如,段子里的海参,就是因为有男足成员曾在采访时说,他们每天都要吃海参补身体。

还经常被拍到,戴几十万的名表,开上百万的跑车,过着奢侈的生活。

拿着高薪,在安逸的生活和全国的期待中,总是踢出让人难以接受的成绩。

想起了《曾国藩家书》里的一句话:

“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越是富有的人,越不会用一身的奢侈品来彰显自己。

比如,前段时间刷屏的在中国科学院大学讲课,衣着非常陈旧的老头。

他其实是中科院院士李小文。

美国波士顿大学地理系主任Strahler说:

“李小文是全球遥感基础研究领域最顶尖的两三位科学家之一。”

很多人这样评价李小文:

“如果没有他,中国遥感卫星事业将要推迟很多年。”

就是这样一个很厉害的人物,在生活中可是极致低调。

学生都说:“每次见李老师,都是一双旧布鞋,一身旧衣裤。”

而他也因为朴素的打扮,多次被门卫拦在门外。

因为大家还以为他是搞推销的农民工。

有人说,科学家不都应该不缺钱么!

是不缺钱,但是他把钱都捐个了母校,设立了“李谦”奖助学金。

如果你在高铁二等座上,看到这样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一定不会把他和“大人物”联系在一起吧。

其实他是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前院长刘先林。

他拿过两次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多项研究成果填补国内空白。

但尽管如此厉害,他也觉得自己就是个“普通人”。

出差和大家一样坐二等座。

坐了40年的椅子也不舍得换。

用了十几年的滑盖手机,已经破损不堪,也舍不得扔。

他没钱么?他也有钱,不过他说:

“国家科研经费比较紧张,申请经费审核又很慢,我就把自己的钱投进去了。”

还有这位拎着白布袋上班的老人。

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火箭推进剂创始人李俊贤。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升空,用的就是李俊贤团队研制的偏二甲肼。

也是这么牛的一个人,90多岁了依旧拎着白布袋步行上班。

2018年,还把自己攒的300多万,一下子全部都捐了出去。

设立了博士创新基金和困难帮扶基金。

在这个越来越高调和浮夸的社会中,越是厉害的人,越懂得踏实和克制。

就像生活中总有一些人,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博学多才、能干大事。

在发现自己无所获时,便开始怨天尤人,埋汰自己怀才不遇,命不由人。

从未想过自身的问题,还习惯以自我为中心,把自己作为主角,不把别人当回事。

自认怀才不遇的人,往往看不到别人的优秀;总是愤世嫉俗的人,往往看不到世界的精彩。

只有脚踏实地,努力奋斗,才能一步步攀上人生之峰。

【汇客厅文旅】升级你的旅行体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今年找什么工作最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