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碳社区的会员到达绿色达人等级,购买碳汇任何产品的收益百分之多少?

中国蓝碳市场处于萌芽状态,需加强蓝碳的研究和利用,采取发展蓝碳的基金、探索标准的蓝碳信用认证和鼓励自愿碳市场等措施。

蓝碳是储存在海洋和海岸带生态系统中的碳。相较于林业碳汇,蓝色碳汇具有更大的碳吸收速率,更高的储存密度以及更长的储存时间。相应地,遭到破坏的蓝色碳汇也会将大量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更好地发挥蓝碳在实现“碳中和”的作用,需要保护和发展蓝色碳汇。中国海岸带以及近岸蓝碳发展潜力巨大,也面临着多重威胁。目前中国的蓝碳市场仍处于萌芽状态,仍需加强蓝碳的研究和利用,需要采取发展蓝碳的基金、探索标准的蓝碳信用认证和鼓励自愿碳市场等措施。对于实现2060年碳中和目标,保护和发展蓝碳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对沿海生态系统碳价值的认识逐步升级,科学家、政策制定者、生态系统恢复专家和碳项目开发商正在加强合作,制定有利于沿海生态系统的碳概念,旨在避免重复努力,分享相关经验,利用协同效应和规模经济。沿海蓝碳生态系统是重要的碳汇,为碳融资提供了有利于湿地栖息地恢复和保护的新机遇。在所有人为碳排放中,约有四分之一来自农业、林业和其他土地使用,大量排放来自排干的湿地和退化的沿海栖息地。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制作了一份湿地补充报告,其中有一个专门章节是关于沿海湿地转换和排水过程中排放的碳核算。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长期碳汇,对于减缓气候变化至关重要。海洋吸收了工业革命以来由人类活动导致的碳排放总量的三分之一。惰性溶解有机碳是一种在海洋中特有的长期储碳形式,主要由海洋微生物碳泵产生。海洋微生物虽然个体极小,多样性丰富,生物量庞大,仅可进行光合作用的海洋微生物每天所固定的有机碳就与陆地全部植物固定的有机碳量相当。此外在广阔的海域,进行光合作用的海洋浮游生物将二氧化碳从大气中吸收并固定在有机质中,这些被固定的碳经由海洋生物泵实现由大气向海底沉积物的传输和储存。此外近海区域存在着大量的来自于陆地的颗粒性有机碳,未被微生物分解的大量不溶于海水的颗粒性有机碳将经由生物泵沉入海底,被长期储存在海底沉积物中,而溶解有机碳会由海洋微型生物碳泵成为长期溶解在海水中的惰性溶解有机碳,随着海流转移到更远的海域。

海岸带植被能够快速固定并储存大量的二氧化碳。据估计,海岸带湿地每年储存8400万到2.33亿吨的碳,碳封存速度是陆域湿地的10倍以上,其碳吸收速度是森林的3~5倍。全球海岸带植被栖息地,包括海草床、盐沼、红树林和巨藻等,只占全球植物生物量的0.05%,但每年储存的碳量与陆地生物量相等,因此是最有效的碳汇之一。目前对于天然碳汇的保护更多地关注在陆生植被,而事实上蓝碳生态系统的损失率在所有生态系统中是最高的。健康的蓝色碳生态系统储存和封存碳,有助于减缓气候变化,支持生物多样性,并为沿海社区提供有价值的生态系统服务。据估计,如果不采取更多行动来维持这些重要的沿海生态系统,大多数生态系统可能在20年内消失,当遭到破坏或损失时,它们将会把储存的温室气体释放到大气中而导致气候变暖进一步加剧,成为重要的排放源。海平面上升和气温上升、近海钻探、侵蚀和污染等威胁导致沿海和海洋生态系统的状况迅速恶化。当受到保护或恢复时,蓝色碳生态系统将封存并以红树林、海草等有机物和沉积物的形式储存碳。

海岸带湿地可以通过一定的人类干扰活动进行恢复。海岸带湿地的恢复项目活动多样,而且可以多种活动组合。当海岸带湿地得到保护和恢复时,生物量以及土壤中的有机碳将会增加,甲烷和一氧化二氮的排放将会减少,减少土壤流失,扩大湿地面积。

蓝色碳汇是高效的长期碳汇,中国蓝碳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中国作为一个海洋大国,在陆源营养物质的支持下,近海浮游植物将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大量二氧化碳,大量来自于陆地的颗粒性有机碳被长期封存到海底沉积物中,广泛存在的海洋微型生物碳泵所产生惰性溶解有机碳随着海流被转移到更远的海域。中国幅员辽阔,国境内分布着几乎全部的蓝色碳汇类型。

中国的蓝色碳汇正面临多重威胁。由于人口和经济不断向沿海地区聚集,不断地向海洋与海岸带索取空间和资源,包括填海造地、水产养殖、航道规划、工业生产和滨海旅游等人类活动将会对蓝碳造成严重乃至极端严重的不可逆影响。大面积填海可能导致生态系统服务不可逆转地退化,使得海岸带生态系统丧失碳吸收能力,同时还导致蓝碳存量的显著损失,将大量温室气体重新释放到大气中去。由于湿地栖息地的破坏和土地利用的改变,在土壤中储存了几个世纪的碳正在被释放回大气中。快速城市化的渤海湾、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沿海区域经历了密集的围填海活动,其对碳储存的具体影响尚未被估计。此外,海水尤其是河口和海水养殖区域海域的富营养化也削弱了海洋微型生物碳泵的运行。目前,陆地上普遍存在过度施肥的现象,未被作物完全吸收的营养物质会大量输入海洋,形成氮、磷的富营养环境。过多的营养盐会导致海洋微生物降解更多的有机物,包括来自陆地的有机碳,这些有机物在富营养化的海洋环境中会通过生物的呼吸变成二氧化碳,释放回大气中。

蓝碳为海岸带湿地恢复等项目提供了获得碳信用的机会,同时也是多方利益相关者进行合作的纽带。蓝色碳项目利用海洋和沿海生态系统的气候变化减缓价值来支持其自身的保护、可持续利用和恢复。蓝碳项目的气候变化减缓效益通过将项目产生的温室气体减排量和排放量与在没有项目的情况下可能发生的温室气体减排量和排放量进行比较来确定蓝碳项目所引起的变化。这种具有气候效益的湿地恢复活动(增加封存和/或减少排放)可以在自愿碳市场上获得碳信用额度。然后,投资者可以支持湿地恢复,同时获得碳抵消作为回报。蓝碳在融资周期内将为土地所有者、其他使用者、政府和民间社会加强保护和恢复措施提供了额外的激励。动机首先是经济方面的,但可能不止于此,一个得到认可的蓝碳标准将为众多项目活动提供蓝图、最好的实践指导,并为科学、技术和政策相关交流提供平台。此外,蓝碳是衡量和验证任何保护或恢复活动产生的环境效益的重要工具。

国家适应计划为发展中国家开展气候缓解项目提供了机会。国家适应计划是在《坎昆适应框架》下确立的,并在《巴黎协定》中被再次强调。非农产品的保护包括沿海生态系统土地使用变化、养护和恢复活动。鉴于沿海湿地提供的多重社会效益,这些海洋和海岸带生态系统完全应该被包括在内。国家适应计划提供了一个进程,以满足最不发达国家适应气候变化的紧急和紧迫需求。国家适应计划使缔约方能够确定中长期适应需要,并制定和实施战略和方案,以满足这些需要。许多缔约方已经把沿海湿地包含在其国家行动方案/国家行动方案内。

蓝碳项目同时产生许多共同利益,包括改善水质、加强可持续农业用地、提供栖息地以及保护海岸线免受极端天气和海平面上升影响的能力。这些蓝碳项目所具有的这些额外利益将会使其成为政府和企业优先考虑的事项,而且由于蓝碳相关的多种生态系统能够较为容易被当地居民感受到,从而更加容易受到支持。在地方一级,蓝碳项目可以通过提供收入、生存资源和额外福利(例如由完整湿地提供的沿海保护)直接改善沿海社区的居民生活。这种联系将有助于在各经济体之间推广蓝色碳信用额度。

蓝碳衡量和标准化尚不成熟。许多国家和国际机构在沿海和海洋生态系统的碳项目开发方面没有足够的经验,而且缺乏蓝碳数据。要形成增加私人对沿海和海洋保护项目投资,建立标准化的蓝碳监测体系以计算出可信的蓝碳数据是一个的关键途径。而目前关于海岸带湿地和海洋微生物泵温室气体通量和潜在碳汇的精确数据,以及监测它们在不同条件下发生的变化没有成熟的操作方法。此外,蓝色碳汇的恢复往往伴随着其他类型的收益,例如蓝碳生态系统的改善,将有效增加海洋生物的栖息地面积,从而带来更优质的渔业资源等。因此,蓝色碳收入来源可能需要与可持续渔业、生态旅游和沿海基础设施等项目相结合,而这种与其他项目相结合的蓝碳项目在计算收益的时候,也存在一定的复杂性。

蓝色碳汇投资面临一定的风险。由于补偿市场没有完全商品化和信贷定价很复杂,意味着价格不仅在不同的标准之间存在差异,而且在不同的项目类别之间也存在差异。价格波动有可能会使得投资者的行为变得更不稳定。此外,从自然环境的方面来考虑,沿海生态系统特别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由于海平面上升、气温变化和沿海土地开垦,其退化率可能高于陆地生态系统。因此,项目开发商考虑潜在的气候变化影响变得越来越必要。缺乏解释当前气候数据和未来气候预测能力的小型干预措施,可能无法确保长期蓝碳项目取得成功。

另一个风险是,在某些情况下,养护和恢复沿海生态系统的成本可能高于潜在收入。蓝碳生态系统大多靠近海岸线,因此比较难达到具有成本效益的养护或恢复项目的规模。

此外,如果其他土地用途的收入,如旅游业,高于出售蓝色碳信用的预期收入,这些信贷本身将不足以证明保护的合理性。

中国蓝碳市场仍处于萌芽状态。只有通过可衡量和标准化,蓝碳才有可能被引入碳市场,而想要在全球碳市场进行交易,还需要符合国际标准的方法来衡量。蓝碳在中国仍然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现有的碳抵消测量和监测方法针对陆地生态系统,并不包括沿海、海洋或湿地土壤和生物量中储存的碳。在中国境内的各类蓝色碳汇的形成过程以及发展机制仍未完全探明,相应的认证标准体系仍未建立。但是,国际机构及各国政府正在积极修订包括蓝碳在内的碳监测方法并将其纳入政策框架,鼓励私人投资蓝碳抵消部分碳排放。通过有效地发挥蓝色碳汇的价值和潜力,中国可以为国际社会提供蓝碳发展的经验,提高国家在国际蓝色碳汇发展中的话语权和气候变化研究领域的影响力。

如何保护和发展蓝色碳汇

需要将蓝碳纳入国家碳清单的框架。为了制定具体的政策和管理对策,并为国家和全球温室气体账户提供严格的数字,需要将蓝色碳生态系统纳入各国根据《气候公约》提交的官方温室气体清单。一个关键的机会是各国将沿海湿地纳入国家碳清单。

积极寻求利用国际组织用于发展蓝碳的基金。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京都议定书》,再到哥本哈根会议,近年来国际社会已经开始努力将海洋与海岸带生态系统所具备的碳汇能力纳入现有的政策框架。例如,国家缓解行动正在探索纳入蓝碳项目的方法,允许各国根据《国家行动方案》提出自己的缓解措施和筹资机制。红树林恢复等作为适应或缓解气候变化的蓝碳项目,可以合理利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的绿色气候基金供资,比如在多米尼加共和国实施红树林恢复试点项目等。

探索标准的蓝碳信用认证流程。《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及相关的国际气候政策是碳信用的来源。衍生出投资价值和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成为碳信用的核心。碳排放权交易是公共交易中具有商品属性的稀缺资源,是实现碳减排的关键经济手段。探索蓝碳汇碳碳信用认证流程,有利于通过国际蓝碳交易市场促进国内蓝碳交易市场的发展。

鼓励蓝碳在自愿碳市场进行交易。自愿碳市场是小型项目利用碳融资的理想之选。自愿市场允许在监管体系之外买卖碳抵消。碳市场需要作为购买和销售碳抵消的平台。恢复潮汐湿地、盐沼、红树林和其他沿海生境为固碳和减少排放提供了巨大的潜力。在过去几年中,一些项目已经通过了减排认证,并被授予自愿碳市场的碳信用额度。高昂的认证费用可能对项目构成另一个挑战,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的小型项目。大部分固定成本是在项目登记之前发生的,而碳收入只有在项目注册和信贷在市场上发放和交易后才能获得。为了支付交易成本,项目必须达到一定规模才能产生足够的信用额度,意味着小型碳汇项目面临很大的金融压力,需要出台合适的政策提供支持。

保护和修复滨海湿地,陆海统筹治理富营养化。政府需要制定或修订的保护和恢复滨海湿地的政策和方案,并将这些政策方案推广和落地实施,例如建立保护区、划定海岸带生态红线等。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处理好发展和减排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国两会期间,生态保护修复成为关注热点,民主党派中央心系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代表、委员为土壤生态健康、碳中和目标谈思路、话举措,为美丽中国建设提建议。

我国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川滇等生态屏障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产品优质富集,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面极具潜力,而且生态屏障区大多数属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地区。

农工党中央认为,这些生态屏障区的复杂性、差异性给地方自主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带来了一些困难。比如,生态产品供给缺乏系统谋划,生态产品边界和价值核算规范有待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关键环节存在政策瓶颈等。

对此,农工党中央建议,从技术、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生态屏障区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支持。一是促进生态屏障区生态产品持续、高质量供给。在具备条件的生态屏障地区,根据区域差异和生态产品特点,分类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并推动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二是研究出台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技术规范。全面准确把握生态产品的价值内涵,厘清生态产品认定边界,制定发布认定清单。细化核算指标体系、标准和程序,建立生态产品核算统计制度与发布制度。三是在工作绩效考核、生态资产确权、生态产品市场交易、定价、绿色金融服务、绿色产品认证等方面着力,加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关键政策和市场机制设计。

全国政协委员马志伟关注青海省的生态文明建设。马志伟认为,青海虽然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不断取得了新成就,但青海生态环境质量、生态服务能力与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要求仍有差距。

马志伟建议,打破传统空间概念和体制格局,以青海全域为空间,创建国家生态特区,并将生态特区划分为生态保护区、生态建设区、绿色发展区,支持打造以集成协同和原真完整为目标的生态保护区、以科学治理和系统施策为原则的生态建设区、以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绿色经济体系为核心的绿色发展区,实行分区施策,为探索实现人的充分发展与生态系统的和谐统一作出示范。

重视生态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

2021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然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一项创新性工作,政策空白多、推进难度大。九三学社中央认为,目前还存在生态产品有效供给能力不足、生态产品产权主体难以确定、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配套政策不完善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九三学社中央关注农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问题,建议:一是提升农村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实行“抱团攻坚”,一体化推进区域内“山、水、林、田、湖、草、路、景、村”系统治理;整合乡村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资金、国家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流域生态补偿、低质低效林改造等各类财政资金,建立生态基金统筹用于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二是明晰农村生态产品产权。以村镇为单位,开展乡村自然生态资源情况调查,进一步明晰产权归属,绘制乡村生态资源和生态产品“基础地图”。将农村生态自然资源纳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清产核资范畴。三是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组织的主体作用。依托村级集体推进农村生态资产产权流转,由村集体集中全域生态资源统一管理;推动集体经济组织以出租、入股、托管、信托等方式与其他市场主体开展合作,实现生态资源统一开发;利用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三变”改革等既有经验和基础,推进生态资源资产收益公平合理分配,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四是完善农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配套政策。完善生态产品标识认证,加强生态品牌建设,为生态型开发项目预留空间,完善生态补偿和损害赔偿制度。

2021年,我国正式设立首批5个国家公园。全国人大代表、大自然保护协会大中华理事阎志关注国家公园的全民公益性。阎志认为,我国国家公园已经正式进入建设阶段,要在夯实保护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全民公益性,着力推进改革成果向全民福祉转化。

阎志表示,国家公园建设是以生态保护为基础的综合性改革工作,但调研发现,现阶段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全民公益性服务功能未充分发挥,国家公园的国民认同度有待提升;当地社区生计转型与发展渠道有限,民生福祉的保障体系不够健全;社会资本投入动力不足,社会公共服务缺乏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保障。

对此,阎志建议,要注重国家公园社区的福祉保障,提升以社区为基础的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供给,促进国家公园社区可持续发展;推动特许经营制度建设,平衡生态保护要求和社会投融资积极性,提高国家公园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发挥公益组织作用,加大以全民公益性为导向的社会公共服务供给,推动国家公园成为国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福地。

关心土壤健康、陆上风电影响

土壤生态既关系粮食安全,又关系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在高速交通网络快速发展的今天,汽车尾气等造成的高速路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已经影响了农作物的质量安全。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院长范国强今年就带来了一份关于高速公路周边土壤生态治理的提案。

范国强表示,高速公路沿线土壤重金属来源主要为道路交通污染,包括汽油燃烧、尾气排放、刹车片及轮胎磨损、路基风化等,这些过程会造成含有重金属微粒的释放,主要污染或超标的重金属包括铅、锌、镉等。同时,由道路交通引起的地面扬尘中重金属含量较高,随着大气沉降逐渐对高速公路周边土壤造成影响,进而对农作物造成污染。

范国强建议,对已受到污染的区域应尽快建立有效的防护措施来阻断新的污染来源及扩散。同时,要在高速公路周边进行土壤重金属的长期定点监测,为高速公路生态廊道建设提供科学数据。要开展高速公路沿线生态廊道关键技术研究,科学营造生态廊道防护林,以最大程度减少公路沿线土壤和农作物的污染,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陆上风电场的建设,对减缓全球气候变暖有重要意义。然而,全国人大代表洪杰所在团队对福建省15个不同陆上风电场进行了调研,发现陆上风电场在建设与运营过程中对周围环境和社区也带来了一定影响:风电场的植被恢复不足、水土流失,运营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未被及时清理,周围群众普遍反映存在较大噪声,征地补偿透明度不足等。

为此,洪杰建议,要在风电场施工过程中及竣工后尽快进行山体复绿,最大程度减少水土流失发生的可能;在对风电场进行竣工验收时,应加强对植被恢复情况的检查和监督力度等。

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建言献策

长期关注草原生态的全国政协委员、蒙草生态董事长王召明带来了草原碳汇的相关建议。王召明认为,中国草原面积广袤,草原固碳潜力巨大,但至今还没有像森林碳汇一样的相关标准,没办法核算和评估,草原碳汇价值因而底数不清。在王召明看来,草原碳汇不仅是一个生态概念,更是草原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草原碳汇作为重要的生态资产,无论对于国家还是牧民来说,都是一笔稳定而长期的收益,尤其对于草原生态保护区域来说,草原碳汇可以成为地方财政的重要来源。

对此,王召明建议,建设国家草原碳汇标准体系,核算草原碳汇价值、支撑草原碳汇的开发和利用。具体而言,王召明建议建立草原碳汇教育培训和监测机构,让牧民了解草场的碳汇价值;使用草原低碳管理技术,提升草原碳汇总量;建立一支草原碳汇基金,支持草原碳汇经济发展;从“输血”到“造血”,实现草原碳汇补偿机制。

碳达峰、碳中和将带来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高校是教育领域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也是‘双碳’创新的最佳场景。”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建议,既要在高校组织科研力量攻克“双碳”科技难题,将“双碳”知识和理念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中,也要全面推进校园碳中和建设,把校园变成师生共同开展科技研发、技术孵化、协同育人的碳中和生活实验室,培育创新型碳中和人才。

王焰新认为,大力推动高校建设碳中和校园、培养创新型碳中和人才迫在眉睫。相比中小学,高校承担着更加复杂的科研和教育功能;不少高校历史悠久,建筑和仪器设备较陈旧,能耗较高,加上管理体制缺陷,折算下来碳排放量超过很多规上工业企业。高校是教育领域碳排放的重要来源。同时,高校是“双碳”创新的最佳场景。高校汇聚了丰富的创新资源,也有着典型的城市社区节能降碳场景,人口密集、楼宇众多、设备多样,用电存在明显的波动性。以高校本身的运营管理节能降碳为问题导向,鼓励师生、企业协同创新,将大大推动“双碳”创新的孵化、应用和推广。

为此,王焰新建议,要求高校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和校园建设规划。同时,鼓励高校将碳中和校园建设与人才培养密切结合。针对校园碳中和的实际难题构建跨学科师生团队,从立项设计到建设过程、资金和质量管理全过程育人;鼓励社会资本以“能源﹢碳资产合同管理”等形式参与到高校运营管理之中,支持高校、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和社区围绕“双碳”主题构建发展联盟。

【推荐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简称5G,是目前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最高峰。从1G4G,移动通信的核心是人与人之间的通信。但是5G的通信不仅仅限于人与人之间,还包括人与机器、甚至机器与机器之间。因此,5G在移动通信技术上的要求更高。

网络速度提升,才会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与感受,对网络速度要求很高的业务才能被广泛推广和使用。5G基站的峰值速度要求不低于20Gb/s,这意味着用户可以每秒钟下载一部高清电影。但速度并非固定不变,所以很难确切说清5G的速度到底是多少。

随着技术的发展,网络业务才可能【甲】。以前少有人生活的高山峡谷,不一定需要网络覆盖,但是如果能覆盖5G,可以大量部署传感器,进行环境质量甚至地貌变化、地震监测,这就非常有价值。另外,5G的到来,可把我们目前生活中网络品质不好的区域,如卫生间、地下停车库等,都做很好的网络覆盖。分布广泛的网络,是5G体验的一个根本保证。

所有物联网产品都需要通信与能源,今天的通信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实现,但是能源的供应都要依靠电。如智能手表,每天甚至不到一天就需要充电。若能量消耗大,物联网产品就很难被推广使用。5G网络能大大降低功耗,来满足物联网复杂应用的需要。

传统的人与人通信,对时延的要求并不高。而无论是无人驾驶、还是工业自动化,都是高速度运行的,还需要在高速中保证及时的信息传递和及时反应,这就对时延提出了极高要求。在网络构建中,5G能够达到1毫秒的时延,甚至更低。

传统通信中,终端是非常有限的。固定电话时代,电话是以群体应用来定义的。而手机时代,终端数量有了巨大爆发,手机是按个人应用来定义的。到了5G时代,终端不是按人来定义,因为每个人或每个家庭可能拥有数个终端。通信业对5G的愿景,是每一平方公里支撑100万个移动终端。未来接入到网络的终端,除了手机,还会有更多【乙】的产品,如眼镜、衣服等生活用品,以及井盖、电线杆、垃圾桶这些公共设施等。我们生活中每一个产品都有可能接入网络,5G可以让这些设备都成为智能设备。

(取材于项立刚的文章)

【小题2】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

使用手机的人越来越多,频谱资源却是非常有限的,用户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共同使用一段频谱。因此,大家一直都在苦心孤诣地琢磨,怎么才能在有限的频谱资源内容纳更多的用户,同时让每个用户传递更多的信息。就像拓宽道路并不能解决拥堵问题,而是要想怎么能提升现有道路的利用率。这就涉及无线通信中最重要的三大复用技术。

频分多址是利用不同的频率将总频段分割成不同信道的复用技术。就好像一条划分了多个车道的大路,你可以将一段完整的信息分成很多份数字信号,装载在不同的卡车上,每个卡车占用其中的一条车道帮你将信息运送到道路的另一端,然后在另一端将分装在不同车道的卡车上的信息收集下来组装在一起,拼成完整的信息。

时分多址是允许多个用户在不同时间段来使用相同频率的复用技术。多用户共享相同的频率,就像很多人共用一条高速公路,每个人有一个车队运送信息,不过你可以在别人的车队中插空行驶,因为每辆车并不是前后紧紧贴在一起,中间都有空当。

码分多址就是将共享一条信道的信息进行了不同方式的编码。我们可以理解成既和别人共用了高速公路,也和别人共用了卡车。试想,将箱子涂上不同的颜色,我们将自己的信号都分装在了绿色箱子里,别人将信号分装在了其它不同颜色的箱子里。然后在高速路的另一头,接受端将每辆车上绿色箱子里的信号检出来拼装在一起,就组成了自己想要的信息,别人的接受端取出相应颜色的箱子,拼出各自想要的信息。这样就实现了共用道路和卡车,大大提升了频谱的利用率。

复用技术推动了通信技术的长足发展。其实2G3G4G的技术标准都应用了这三项核心技术来提升频谱效率。而5G的技术标准,是将目前各种技术的优势都结合在了一起,属于2G3G4G融合升级的加强版。5G技术虽然仍处在试验阶段,但是国际间的竞争却早已展开。5G技术的提前开发与利用不仅涉及商机和利益,甚至能决定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各国都在不断地加紧研发步伐,以求在国际竞争中能够获得更多优势。

(取材于果壳网的文章)

【小题3】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

A.只有拓宽频谱资源,才能解决用户越来越多的问题。
B.频分多址是将一段完整的信息用多个信道来传输。
C.码分多址能充分复用共享,从而提升频谱的利用率。
D.复用技术以前就有不同程度的应用,并不是5G专有。

【小题4】根据材料二,如果用“多人同处一室,每两个人不受干扰地聊天”来比喻,最符合“时分多址”的一项是

5G网络的前景十分诱人,但是研究实施的过程却困难重重,且前面几代出现的网络安全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在电视剧《二十四小时》里,男主角杰克在进行手机通话的时候,恐怖分子用一套工具非法接入移动网络,监听了整段通话,细想真是恐怖。更高科技的5G网络会不会问题更甚呢?

5G网络运行速度加快的同时,黑客攻击电脑设备的速度也会数百倍地提升。基于5G的虚拟化、自动化、开源化,网络更加灵活敏捷,这也意味着网络会更容易遭受恶意攻击。这就需要先解决已知的漏洞,再提高安全处理性能。

5G网络还有一个明显的改变就是安全机制的改变。前几代网络都在网络入口设置“防火墙”,来防止网络遭受恶意攻击。而5G网络要实现开放性,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这个“防火墙”的保护作用,需要依靠网络内部的安全机制来阻挡网络攻击。这就要求5G网络的内部要足够灵活缜密,在网络对外服务接口方面强化权限控制和安全审计。

5G网络将可以同时连接多个设备,这会增加网络设备的复杂程度及安全威胁,客户隐私可能会遭到泄露。因此要未雨绸缪,做好防御措施,比如将客户现实空间和网络空间的身份建立可靠的关联。

现在网络用途颇广,联系着很多行业,许多国家开始将网络应用于军事领域,作为守护国家安全的工具。5G网络的到来意味着网络又上升了一个层次,也意味着网络攻击同样会上升一个层次。在虚拟世界越来越向现实世界渗透的趋势下,“未授权”的网络行为也许会引发严重的国际争端,网络对抗也将具有国家层面的含义。而目前的军事安全体系,还是将重点放在维护传统的安全问题上。对此,我们要建立相关机制,加强应对力量,守护国家安全。

在这个网络大时代,网络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但是无数科学家、研究者并没有畏葸不前,正在为给人们营造更安全、更优质的网络环境而努力。

(取材于陈克通的文章)

【小题5】下列对材料三中加点词语的解说,

A.缜密:“缜”读音是“shèn”,意思是“严谨”。
B.泄露:“泄”不可以写成“泻”。
C.未雨绸缪:“绸缪”读音是“chóumóu”。
D.畏葸不前:“葸”读作“xǐ”,意思是“畏惧”。
A.提高安全处理性能,就可以避免黑客的快速攻击。
B.5G网络更加灵活敏捷,也将带来更多的安全隐患。
C.开放的网络没有“防火墙”,要强化内部的安全机制。
D.要防止隐私被泄露,就需要避免同时连接多个设备。

【小题7】未来5G技术的应用对国家发展有哪些作用?请结合上述三则材料,概括说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69元抵100元代金券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