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对待孩子的怎样看待逆反心理理

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家长怎么应对
作者:王金战
  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一部分进入中学的孩子,会对父母采取一些对抗行为,有人称其为"青春期叛逆"。我是不太赞成"叛逆"这个说法的,更倾向于使用"青春期困惑"这个词语。我在近30年的教学生涯中,遇到过无数遭遇"青春期困惑"的学生,最终,这些学生都很安全地度过了这个特殊的阶段。
  情景再现
  河北保定的一位高二学生,母亲是一位极负责任、教学水平非常高的老师。她对孩子的要求极其严格,一旦孩子不听话,她甚至会体罚孩子。孩子很聪明,加之母亲的严加管教,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种状况持续到初二下学期,孩子好像产生了逆反心理,开始尝试违背母亲的意愿,不过表现不是十分强烈,所以没有引起母亲足够的重视。
  中考结束后,母亲安排孩子假期预习高一课程,这时,孩子的逆反强烈地爆发出来,他坚决不同意母亲的想法。母亲想说服孩子,孩子扭过头去,当做没听见;动手打孩子,孩子已经比母亲高出一头,胳膊轻轻一挡,母亲就是一个趔趄。母亲无计可施,与儿子的较量,第一次败下阵来。此后,双方冲突不断,几乎每次争论家长都铩羽而归。妈妈也私下叮嘱各科老师严加管教孩子,可孩子对老师也毫不领情,有时还无缘无故顶撞老师,这让妈妈在同事面前很没面子。
  孩子每天放学回家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到吃饭时不出来,自己的抽屉也都锁得严严的。有时候,母亲想缓和一下关系,主动和孩子说话,可往往谈不了几句,又陷入争吵之中。
  有一个家长曾经跟我讲过,她是怎样让她女儿看《中国英才家庭造》的。
  这位家长看完这本书后发现特别好,就推荐给她的女儿看,没想到本来很喜欢看书的女儿竟然对此不感兴趣。于是妈妈举了几个书中写得特别神奇的例子,比如倒数第一进北大、如何在高考前用一周的时间将数学提高20分。讲完以后,她不再要求女儿看了,而是说:"你最近太忙了,别浪费学习时间,等考完试再看吧。"然后这个妈妈就当着孩子的面,把书放到了客厅的书架上。结果没过两天,她在给孩子打扫房间的时候发现,那本书竟然在孩子书桌上。她很开心,但仍然假装不知道,直到女儿开始跟她讨论这本书。
  关键点分析
  孩子从进入中学起,好像就不再听父母的话了,家长指东他偏要去西,事事与父母作对。一向乖顺、听话的孩子,就像着魔似的变了一个人,让父母不可捉摸、束手无策。
  原因何在?一方面是家长的教育方法落伍了。原来的教育方法更适合初中以下的孩子,孩子在不断成长,教育方法也要随之改变。另一方面是因为教育方法从一开始就不对。
  心理学中有个实验是这样的:心理学家先把一只小白鼠放在笼子里,只要蜂鸣器一响,就对小白鼠施以电击。电流不足以致命,但会让小白鼠痛苦万分。在封闭的笼子里,无论小白鼠怎么上蹿下跳,都无法摆脱电流的侵袭。如此反复多次。然后,心理学家改变实验条件,将笼子门打开,蜂鸣器响过后并不立刻施以电击。结果小白鼠不但没从笼子里逃出去,反而在大门敞开的笼子里等待痛苦的降临,甚至不等电击出现就倒地抽搐。后来,心理学家给这种受到多次挫折之后产生的无能为力的感觉命名为"习得性无助"。
  人如果产生了习得性无助,就会变得绝望和悲哀,很有可能会放弃一切。
  很多家长所谓的"教育方式"大多只有一个:喋喋不休。它对于孩子的作用就像电击对于实验中的小白鼠,其实那根本不是教育,应该叫摧残。很多孩子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被父母逼向了"我行我素"。因为无论他怎么努力,家长看到的、指出的,永远是他的不足。久而久之,孩子干脆什么都不做了,就像笼中的小白鼠一样——在这里我把孩子的这种表现称为"习得性反抗"。
  关键帮助
  怎么认识并解决这些问题呢?我给家长的建议就是:
  (1)颠覆一个观念——听话就是好孩子!好孩子的定义究竟是什么?有一个家长跟我说:"我儿子小时候很听话,特别好。"在他眼里,只要孩子对父母言听计从,就是好孩子。其实这样就是把孩子看成没有自我的木偶,孩子对自我的肯定完全依从于外界的评价,会活得很累。好孩子应该有一个更宽的底线。父母要敢于接受孩子的逆反,让孩子对生活有主见,发展孩子的自发性而非强迫性才是真正爱孩子。
  (2)应该谁先理解谁?对于任何僵硬的关系,要化解肯定要有一方先去理解、包容另一方。是大人先理解孩子,还是孩子先理解大人?我认为是大人先去理解孩子,理解的关键是倾听,让孩子把心底的话讲出来;孩子讲的时候,即使你不认可,也不要打断。这就要求父母能够不以自己的好恶标准要求孩子,要尊重孩子独立的人格,并愿意以先去理解孩子的姿态与孩子互动,那么一个良好的沟通才可能开始。然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问题,并适时提出合理的解决之道。
  (3)不要剥夺孩子经历失败的权利。失败是一种教训,更是一种提醒。你天天告诉他摔倒了会疼,他没有亲身体会,理解得也是模模糊糊。直到有一天他重重地摔了一跤,很疼,他才会真正明白"摔倒真的会疼"。下次他才会自觉地注意。走一些弯路,有一些经历,多一些体会,孩子以后的路会越走越宽广,越走越顺畅。
  (4)要学会正确的批评方法。孩子犯错误的时候,要给予严厉的批评。批评孩子要就事论事,说准说透,以质量胜数量。不要把陈芝麻烂谷子都翻出来,老账新账一起算,因为孩子最烦的就是父母的唠叨,它会让孩子产生"永无出头之日"的绝望感;更不能不分青红皂白一通粗暴指责,让孩子摸不着头脑,其结果是父母说了很多,孩子却不知道自己到底错在哪里。
  (5)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教育孩子的方法,要根据孩子的年龄进行调整。过分的保护与过多的干涉都是不正确的,不要万事代劳。对孩子的教育不能只注重智力与分数,因为决定人生幸福与否的不是学问的高低,而是人格的健康水平,行为习惯恰恰是影响人格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内容摘自《培养最具竞争力的中学生》
(责任编辑:杨艳芝)
11-11-16·
11-10-09·
11-08-30·
11-07-21·
11-05-24·
10-12-24·
10-10-18·
10-06-16·
10-08-28·
09-12-12·
搜狐教育观察
鲜花和诗最终没有跟上物价上涨的脚步,对于老师的感谢也从精神幻化为物质…[]
搜狐时尚文化生活精品
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Alessandra Rich品牌的礼服裙出现在每一个重大活动中…[]
网友点击排行
网友评论排行
搜狐教育培训大视野
教育·大视野
高清影视剧
《圆桌星期二》两会最强音探讨中国教育承诺的实现路径……
人类有些神圣的情感和伟大的事业是容不得一点污染的…[]
走红网络的清纯美女奶茶妹最新毕业照,美丽依旧……[]
近期热点关注
时尚文化中心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中班下学期--家长讲座-如何对待孩子的逆反心理
下载积分:974
内容提示:中班下学期--家长讲座-如何对待孩子的逆反心理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20:22:07|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中班下学期--家长讲座-如何对待孩子的逆反心理
官方公共微信宝宝的逆反心理怎么处理_百度宝宝知道如何对待宝宝的逆反心理_性格心理_教育_太平洋亲子网
如何对待宝宝的逆反心理
09:28:31出处:作者:佚名
  本图片来源于CFP  学前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心理发展上的第一个&反抗期&。尤其是这个阶段,宝宝自我意识的发展具有越来越大的主观能动性,对成人的指挥和安排表现出更大的选择性,所以经常会&闹独立&,你叫他这样,他偏不这样,面对这种情形,父母往往会束手无策。  那么,造成宝宝逆反的原因有哪些呢?应该怎样让宝宝摆脱逆反心理呢?  一、逆反是宝宝个性开始独立的一种表现。  逆反是宝宝心理发展过程中必然要出现的心理现象。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尤其是语言和思维能力的发展,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以及经验和活动范围都在增长,他们对周围的环境和事物有了更强的控制感和认知感,独立性越来越强,对于许多事情都产生了&自己来&的愿望。但父母往往会认为宝宝年龄小,做事速度慢,所以经常包办代替,给宝宝制造了许多限制,&不行&、&危险&、&不准&这些话时常在宝宝的耳畔响起。宝宝希望自己的行为得到认同,希望自己的独立活动不受到限制和干涉,为了不失去表现的机会,就只有寻求反抗了。  二、家长不当的教养方式直接影响宝宝逆反心理的形成。  有的父母&家长制&作风严重,不考虑宝宝的想法和观点,管教宝宝时往往粗暴地要求宝宝不许这样那样;有的父母望子成龙心切,要宝宝学这学那,如果宝宝不感兴趣,不想学,父母就摆出一副长辈的架势,于是容易产生与宝宝情绪上的对立。宝宝的总是很强的,总喜欢对各种东西乱摸乱碰,这样就有可能损坏一些东西,有些家长在面对宝宝的这种行为时,教育方式不是很一致,有时候会忽略宝宝的破坏行为,没有让宝宝遭受惩罚,有时候又过分严厉,对宝宝粗暴责备甚至是体罚。这种不一致的教养方式常常使宝宝无所适从,不知道对错。长此以往,容易造成宝宝的逆反心理。另外,有些家长过分琐屑,对宝宝什么都要管,什么都要唠叨,这也是造成宝宝逆反心理的一个原因。  在了解了宝宝逆反心理的原因之后,我们就可以对症下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利用逆反心理有利的一面。  宝宝逆反心理的产生有其特殊的生理和心理原因,是宝宝在发展过程中必经的时期。我们可以分析这一时期的特点,利用其有利的一方面,从而更好地促进宝宝的发展。宝宝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增多,他们
扫一扫下载亲子宝典客户端
更多优质资讯尽“掌”握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PCbaby向你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看待逆反心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