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O2、CO2、SO2组成的混合某气体由so2 h2 co2在同温同压下与N2O的密度相...

SO2和O2的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7,这种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同温同压下氧气密度的几倍_百度作业帮
SO2和O2的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7,这种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同温同压下氧气密度的几倍
SO2和O2的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7,这种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同温同压下氧气密度的几倍
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7,硫元素的质量分数就为0.3,SO2中S和O的质量相同,质量分数就均为0.3,所以氧气中氧元素质量分数占0.4,令SO2为1mol,则混合气体质量为64/0.6=320/3 氧气的物质的量为(320/3-64)/32=10/3-2,则混合气相对分子质量为(320/3)/(10/3-2)=80 这种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同温同压下氧气密度为80/32=5/2您的位置:&&
&&2014全国名校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第3期):A单元 常用化学计量
2014全国名校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第3期):A单元 常用化学计量
地区:全国
上传人:pjYH****@
版本:通用
类型:备课课件
下载扣点:2点
上传时间:
已有5218人下载该资源
2014全国名校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第3期):A单元 常用化学计量
常用化学计量
阿伏伽德罗常数和物质的量 1
气体摩尔体积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3
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的配制 3
常用化学计量综合 3
阿伏伽德罗常数和物质的量
【题文】(化学卷·2014届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2014.05))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SiO2晶体中1mol硅原子形成的Si-O键为2NA
B.25℃,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NA
C.室温下,21.0 g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5NA
D.含0.2 mol H2SO4的浓硫酸与足量铜反应,生成SO2的分子数为0.1NA
阿伏加德罗常数
【答案解析】C
解析:A、在SiO2晶体中1mol硅原子形成的Si-O键为NA,故A错误;B、没说明溶液体积,无法计算OH-的数目乙烯和丁烯21.0 g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5NA,故C正确;D、含0.2 mol H2SO4的浓硫酸与足量铜反应H2SO4不能反应完,生成SO2的分子数0.1NA,故D;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
【题文】(化学卷·2015届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2014.07)) A1 18.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Llmol/L的Na2CO3溶液中含有的CO32-数目为NA
B.1 mol羟基(-OH)所含的电子数约为l0NA
C.1 mol丙烯分子有2 mol σ 键,1 mol π 键
D.现有乙烯、丙烯、丁烯的混合气体共14g,其原子数为3NA
【答案解析】D
解析:A、碳酸根水解,故其数目小于NA,故A错误;B、1 mol羟基(-OH)所含的电子数约为9NA ,故B错误;C、1 mol丙烯分子有8 mol σ 键,1 mol π 键,故C错误;D、三种物质最简式均为CH2 ,相对分子质量为14,所以物质的量为1mol,一个CH2中有3个原子,所以,原子数目为3NA,故D正确;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应用,
【题文】(化学卷·2015届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一中高三7月调研考试(2014.07))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O2与金属钠反应,O2一定得到4NA个电子
B.标准状况下,22.4 L SO2和22.4 L SO3中所含分子数均为NA
C. 1 mol Fe与足量的Cl2反应,转移2NA个电子
D.18 g NH4+中所含的电子数为10NA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1
【答案解析】D
解析:A.1 mol O2得到4NA个电子B.标准状况下, SO3分子数C. 1 mol Fe与足量的Cl2反应,转移NA个电子D.NH4+中含有10个电子,18 g NH4+为1mol,故含的电子数为10NA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本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计算,考查知识点全面,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等,属于学生解答中的易错题
【题文】(化学卷·2015届黑龙江省哈六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2014.07)) A1
2.设N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 L苯中约含有个NA碳原子
B.标准状况下,22.4 L H中含中子数为2NA
C.1 L 1 mol/L醋酸溶液中离子总数为2NA
D.1 mol Mg与足量O或N2反应生成MgO或Mg3N均失去2NA个电子
阿伏加德罗常数
【答案解析】D
解析:A、标准状况下,苯不是气体,故A错误;B、H中无中子,故B错误;C、醋酸为弱电解质,部分电离,故离子总数小于2NA,故C错误;D、反应过程中Mg均变为Mg2+,故1个Mg转移2个电子,因此1 mol Mg转移2mol电子,即为2NA个,故D;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
【题文】(化学卷·2015届黑龙江省哈六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2014.07)) A1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定条件下向1 L容器内通入46 g NO,则NO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为1 mol/
B.标准状况下,22.4 的己烷中有206.02 X 102个原子
C.1 mol氯气溶于水转移6.02X 10个e—
D.0.1 mol CH含6.02 X lO个e一
【知识点】
【答案解析】D
解析:A、NO2存在2NO2?N2O4,故其浓度小于1mol/L,故A错误;B、标准状况下,己烷为液体,故B错误;C、因为0.1 mol Cl2溶于水,只有很少一部分发生Cl2+H2O=HClO+HCl反应,大部分还是Cl2分子,所以转移电子数小于0.1 mol故C错误;D、CH5+有10个电子,故0.1 mol CH含6.02 X lO个e一故D正确;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
【题文】(化学卷·2015届黑龙江省哈六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2014.07)) A1 23.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 mol Fel2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B.2 L 0.5 mol硫酸钾溶液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A
C.1 mol Na0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A
D.丙烯和环丙烷组成的42 g混合气体中氢原子的个数为6
【知识点】NA的应用
【答案解析】D
解析:A、2FeI2+3Cl2=2FeCl3+2I2,故1 mol Fel2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3NA,故A错误;B、1个硫酸根带2个负电荷,故2 L 0.5 mol/l硫酸钾溶液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2NA,故B错误;C、1 mol Na20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3NA,故C错误;D、丙烯和环丙烷为同分异构体,其分子式均为C3H6,最简式为CH2,42?g混合气中的氢原子个数为42?g/14?g·mol-1×2NA=6NA,故D正确;
【思路点拨】本题为2014年高考试题,关于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设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L 0.1mol?L-1的氨水含有0.1NA个OH-
B.1 L 1 mol·L-1的NaClO溶液中含有ClO-的数目为NA
C.25℃时,pH =13的Ba(OH)2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 .1 NA
D.在电解精炼粗铜的过程中,当阴极析出32 g铜时转移电子数为NA
阿伏加德罗常数
【答案解析】D
解析:A、NH3.H2O为弱电解质,在水中部分电离,无法得到OH-ClO-1 L 1 mol·L-1的NaClO溶液中含有ClO-的数目NA,故B错误;C、不知道溶液体积,无法得到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阴极析出32 g铜32 g铜转移电子数为NA故D;
【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
【题文】(化学卷·2015届江西省鹰潭一中(鹰潭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2014.07)) A1 4.设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A.常温下,42 g C2H4和C4H8的混合物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3 NA
B.58.5 g氯化钠固体中含有NA个氯化钠分子;
C.标况下,11.2 L己烷所含的分子数为0.5 NA;
D.1 mol FeCl3完全水解转化为氢氧化铁胶体后生成NA个胶粒;
【答案解析】A
解析:A、C2H4和C4H8 NA,故A正确;B、氯化钠为离子晶体,不存在分子,故B错误;C、标准状况下己烷不是气体,故C错误;D、多个氢氧化铁黏在一起形成一个氢氧化铁胶粒,因此胶粒的个数小于NA,故D
故答案选A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NA
【题文】(化学卷·2015届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二零诊模拟考试(2014.06))9、NA代表阿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标况下,11.2 L氯气完全溶于1 L水中,所得溶液中Cl-和ClO-两种粒子数之和为NA
B.80mL 10mol·L-1 盐酸与足量MnO2加热反应,产生Cl2分子数为0.2NA
C.含有4 NA个碳碳σ键的金刚石,其质量为24 g
D.含0.1 mol FeCl3的溶液水解后得到的胶体粒子个数为0.1 NA
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计算应用1
【答案解析】C
解析:A.氯气溶于水中Cl-和ClO-两种粒子数之和为NAB.80mL 10mol·L-1 盐酸与足量MnO2加热反应,产生Cl2分子数为0.2NA,错误;C.含有4 NA个碳碳σ键的金刚石,其质量为24 gD.含0.1 mol FeCl3的溶液水解后得到的胶体粒子个数0.1 NA,错误。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计算,考查知识点全面,明确物质的构成、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等来解答,属于学生解答中的易错题
【题文】(化学卷·2015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摸底(零诊)考试(2014.07))7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 .24 L NH3溶干1 L水中得到OH-数约为0.1NA
B. l 4 g N2与CO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于数目为NA
C. 25℃时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 的数目为0 .l NA
D.含l mol H2 SO4的浓硫酸与足量铜反应转移的电子为NA
【知识点】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计算应用1
【答案解析】B
解析:A .气体的状态未知,形成的溶液的体积也不是1 L, 在任何水溶液中都要考虑水的电离,错误;
B. l 4 g N2与CO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于数目为NA
,正确;C. 溶液体积未知,不能进行计算,错误;
D.浓硫酸与铜反应时,随着反应的进行,浓度降低,当达到一定浓度时便不会再与铜反应,转移的电子不为NA,错误。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本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计算,考查知识点全面,、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等,属于学生解答中的易错题
【题文】(化学卷·2016届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惠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2014.07))58.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0.1mol Fe在C12中充分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B.下,22.4L中共价键数目为NA
C.2mol SO2和1mol O2在密闭容器中催化加热充分反应后容器内分子总数为2NA
D.由CO2和O2组成的混合中共有NA个分子,其中的氧原子数为2NA
阿伏加德罗常数1
【答案解析】AD
解析:A.0.1mol Fe在C12中充分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B.,22.4L中共价键数目为NA,在常温下不是,错误;C.SO2O2反应是可逆反应故2mol SO2和1mol O2容器内分子总数为2NA ,错误;D.由CO2和O2组成的混合中共有NA个分子,其中的氧原子数为2NA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计算,考查知识点全面,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等,属于学生解答中的易错题
【题文】(化学卷·2016届黑龙江省哈三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2014.07)) A1 5.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1mol乙烯与乙醇的混合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消耗氧气的分子数为一定为3NA
B.28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A
C.常温常压下,92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A
D.常温常压下,22.4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 NA
【知识点】阿伏伽德罗常数
【答案解析】D
解析:A、.1mol乙醇和1mol乙烯分别完全燃烧消耗的氧气都是3mol,所以1mol乙醇和乙烯的混合物充分燃烧消耗的氧气的物质的量为3mol,消耗氧气的分子数为一定为3NA,故A正确;B、28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2mol最简式CH2,含有2mol碳原子,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A ,故B正确;C、92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2mol最简式NO2,含有2mol氮原子、4mol氧原子,总共含有6mol原子,含有的原子数为6NA ,故C正确;D、不是标况下,不能使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22.4L氯气的物质的量,故D错误;
【题文】(化学卷·2016届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2014.07))6.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标准状况下,NA个水分子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
B5.6g铁与氯气完全反应,失去电子的数目为0.2NA
C1 mol C12发生化学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必为2NA
D在标准状况下,22.4L由N2、N2O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所含有的N的物质的量为2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1
【答案解析】D
解析:A.在标准状况下水B.5.6g铁与氯气完全反应,失去电子的数目为0.NA,错误;C.当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时1 mol C12发生化学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D.在N2、N2O在标准状况下,22.4L由N2、N2O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所含有的N的物质的量为2mol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计算,考查知识点全面,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等,属于学生解答中的易错题
【题文】(理综卷化学·2014届西藏自治区高三最后一次模拟统一考试(2014.05))10.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分子总数为N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
B. 28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A
C. 常温常压下,92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A
D. 常温常压下,22.4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 NA
【知识点】阿伏加德罗常数 A1
【答案解析】D 解析:A、NO2和CO2分子中都含2个氧原子,所以分子总数为N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故A正确;B、乙烯和环丁烷的最简式都是CH2,故B正确;C、92g的NO2或92gN2O4含有的原子数均为6NA,所以92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A故C正确;D、. 常温常压下,22.4L氯气的物质的量不一定是1摩,无法计算转移的电子数,故D;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
气体摩尔体积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题文】(化学卷·2015届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2014.07))5.在常温下四个容积相同的抽空的密闭容器内,分别注入下列各组气体(先注入一种,再注入另一种),全部气体注入完毕后,容器中的压强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2mol氢气和1mol氧气
2mol硫化氢和1mol二氧化硫
2mol一氧化氮和1mol氧气
2mol氨和lmol氯化氢
A.=②=③>④
B.>②=③>④
C.>④>①>②
D.>③>④>②
【知识点】阿伏加德罗定律
【答案解析】D
解析:根据容器中气体的压强比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比,只需比较四个容器中气体的物质的量的大小即可,气体的物质的量为3mol;、2mol硫化氢和1mol二氧化硫恰好完全反应,无气体剩余;、2mol一氧化氮和1mol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mol二氧化氮; 、2mol氨和lmol氯化氢反应后剩余1mol氨;气体的物质的量大到小顺序为>③>④>②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定律,应用相同条件下气体的压强比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比进行分析。
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的配制
【题文】(化学卷·2015届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一中高三7月调研考试(2014.07))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 L水中溶解了58.5 g NaCl,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B.将22.4LHCl气体溶于水,制成1L溶液,其浓度为1 mol·L-1
C.配制480 mL 1.0 mol·L-1的NaOH溶液,需NaOH固体20.0 g
D.中和100 mL 1 mol·L-1的H2SO4溶液,需NaOH 4 g
【答案解析】C
解析:A.1 L水中溶解了58.5 g NaCl,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1 mol·L-1B.C.配制480 mL 1.0 mol·L-1的NaOH溶液需NaOH固体20.0 gD.中和100 mL 1 mol·L-1的H2SO4溶液,需NaOH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
【题文】(化学卷·2015届黑龙江省哈六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2014.07)) A3 1.在T时,将g NH3完全溶于水,得到V mL溶液,假设该溶液的密度为ρ gcm3,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其中含NH的物质的量为mol。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B.上述溶液中再加入V mL水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O.5w
D.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知识点】
【答案解析】
解析:A、氨水溶液溶质为氨气,该溶液的密度为ρ?g?cm-3,体积为VmL,所以溶液质量为ρVg,溶质氨气的质量为ag,溶质的质量分数ρV*100%,故A;B、水的密度比氨水的密度大,相等体积的氨水与水,水的质量大,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大于原氨水的2倍,溶液中氨气的质量相同,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0.5w,故B错误;C、氨水的浓度为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不能完全电离,所以溶液中溶液中c(OH-)<故C;D、a?g?NH3的物质的量为溶液体积为VmL,所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故D正确;
【思路点拨】考查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的计算与相互关系等,难度中等,理解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题文】(化学卷·2015届黑龙江省哈六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2014.07)) A3 24.实验室需要O.1 mol/L NaOH溶液450 mL和0.ol/硫酸溶液480 mL。根据这两种溶液的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的仪器中配制溶液需要的是(填字号),配制上述溶液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填仪器名称)。
(2)下列操作中,是容量瓶所具备的功能有。
A.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
B.贮存溶液
C.配制浓度体积的标准溶液
D.稀释某一浓度的溶液
E.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3)根据计算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的质量为g。在实验中其他操作均正确,若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则所得溶液浓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O.1 ol/。若NaOH溶液在转移至容量瓶时,洒落了少许,则需要如何操作:。(4)根据计算得知,所需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l84 g/cm的浓硫酸的体积为
ml。如果实验室有10 mL,15 mL,20 mL量筒,应选用 mL的量筒最好。配制过程中需先在烧杯中将浓硫酸进行稀释,稀释时操作方法是
(5)下NaOH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A.用滤纸称量NaOH
B.选用的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
C.定容摇匀后,液面下降,又加水至刻度线
D.整个配制过程中,容量瓶不振荡
【知识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答案解析】(1)BDE(2分);烧杯和玻璃棒(2分);(2)A(1分);(3)2.0(1分);大于(1分);重新配置(1分);(4)13.6(1分);15(1分);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缓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2分)(5)AC(2分)
解析:(1)用容量瓶配制溶液,用胶头滴管定容,量筒量取水,故答案为:BDE,还需要用到的仪器有:溶解或稀释药品的烧杯、搅拌或引流用的玻璃棒。
(2)容量瓶的作用即为: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故只有A正确。
(3)m=n*M=0.1mol/L*0.5L*40g/mol=2.0g,若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则所得溶液浓度若NaOH溶液在转移至容量瓶时,洒落了少许
(4)浓硫酸的浓度C=1000ρw/M=*98%/98mol/L=18.4mol/L,浓硫酸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设浓硫酸的体积为V,所以18.4mol/L×V=0.5/L×0.5L,V=0.mL,选取的量筒规格应该等于或大于量取溶液体积,故选15mL量筒,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是: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缓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液体溅出。 (5)A、NaOH潮解,用滤纸称量会使所称NaOH质量减少,故浓度偏低;B无影响;C加水导致溶液体积增大,浓度降低;D、不震荡配置的溶液会不均匀,取出时溶液浓度或偏高或偏低;故答案为AC
【思路点拨】。
【题文】(化学卷·2015届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2014.07))19.V1ml、0.2 mol/L Na2SO4溶液和V2ml、0.1 mol/L Fe2(SO4)3溶液混合,已知V1大于V2 ,则混合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可能是
A. 0.23 mol/L
B.0.18 mol/L
C.0.26 mol/L
D.0.25 mol/L
【知识点】物质的量浓度计算
【答案解析】A
解析:V1mL、0.2mol/L?Na2SO4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V1×10-3L×0.2mol/L=2V1×10-4mol, V2mL、0.1mol/L?Fe2(SO4)3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V2×10-3L×0.1mol/L×3=3V2×10-4mol,则混合后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已知V1大于V2 故混合后0.2mol/L<c(SO42-)<0.25mol/L,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计算,难度中等,可通过对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表达式进行分析得到c(SO42-)的范围。
A该盐酸与钠可存放在同一药品橱柜中
B.该盐酸含HCI质量为600 g
C配制1OO mLO.2 mol/L盐酸需用到玻璃仪器为量筒、烧杯、玻璃棒
D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2. 0 mol/L
【知识点】溶液的配置及物质的分类
【答案解析】D
解析:A.金属钠属于单质,盐酸属于酸类,不能存放在同一药品橱柜中,错误;B.该盐酸含HCI质量为500mL ×1.20g/cm3×36.5%=219g,错误;C.配制1OO mLO.2 mol/L盐酸需用到玻璃仪器为量筒、烧杯、玻璃棒,还应该有容量瓶,错误;D.该盐酸中含HCI质量为500mL ×1.20g/cm3×36.5%=219g,物质的量为219g/36.5g/mol=6mol,故物质的量浓度为6mol /500mL =12. 0 mol/L,正确。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
【题文】(化学卷·2015届浙江省重点中学协作体高考摸底测试(2014.08)) A3 F3 F4 G5 28.(16分)I.将一定量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通入体积为1L的恒温密闭容器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1所示。
(1)下列选项中不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填选项字母)。
A.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改变
B.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而改变
C.容器内混合气体的颜色不随时间变化而改变
D.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变化而改变
(2)反应进行到10 min时,共吸收热量11.38 kJ,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3)计算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4)反应进行到20 min时,再向容器内充入一定量NO2,10min后达到新的平衡,此
时测得c(NO2)=0.9 mol/L。
第一次平衡时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分数为w1,达到新平衡后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分数为w2,则w1
w2 (填“>”、“=”或“<”);
请在图2中画出20 min后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曲线上必须标出“X”和
II.(1)海水中锂元素储量非常丰富,从海水中提取锂的研究极具潜力。锂是制造化学
电源的重要原料。如LiFePO4电池中某电极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该电池的电解质为能传导Li+的固体材料。放电时该电极是电池的
极(填“正”或“负”),该电极反应式为
(2)用此电池电解含有0.1 mol/L CuSO4和0.1 mol/L NaCl的混合溶液100 mL,假如电
路中转移了0.02 mol e-,且电解池的电极均为惰性电极,阳极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
况下的体积是__________L.
【知识点】物质的量或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答案解析】答案:Ⅰ.(1)B (2分)
(2)N2O4(g) 2NO2(g)
△H=+56.9kJ/mol (2分)
(3)0.9 (2分)
(4)① >(2分)
Ⅱ.正(2分)
FePO4+e-+Li+=LiFePO4 (2分)
0.168 (2分)
解析:(1)A.反应前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不等,故容器总压强不随时间改变可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故A正确; B.密度=m总/V,总质量不变,体积也不变,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而改变不能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故B错误; C.NO2为红棕色气体,N2O4为无色气体,故混合气体的颜色不随时间变化而改变可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故C正确; D.平均分子量=m总/n总,总质量不变,总物质的量在变,故反应混合气平均分子量不再改变可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故D正确,故选B;(2)由(1)可知,反应物为N2O4,生成物为NO2,反应进行到10min时,N2O4的物质的量变化为0.2mol/L×2L=0.4mol,共吸收热量22.76kJ,故反应1molN2O4共吸收热量22.76kJ×2.5=56.9kJ,故该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为:N2O4(g)?2NO2(g)H=+56.9kJ/mol;故答案为:N2O4(g)?2NO2(g)H=+56.9kJ/mol;(3)根据化学方程式N2O4(g)?2NO2(g),及平衡常数的定义可得k= c2(NO2)/ c(N2O4)=0.6×0.6/0.4
=0.9,故答案为:0.9;(4)恒容,充入一定量NO2,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新平衡后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分数减小,故W1>W2,故答案为:>;30min时,c(NO2)=0.9mol/L,根据k==0.9,求得c(N2O4)=0.9mol/L, 20min-30min,N2O4的浓度增加了0.9-0.4=0.5mol/L,故NO2的浓度减少了1mol/L,则20min时,c(NO2)=1+0.6=1.6mol/L,c(N2O4)=0.9mol/L,故答案为:;
、(1)放电时,该装置是原电池,Fe元素化合价由+3价变为+2价,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该电极是正极,电极反应式为FePO4+e-+Li+=LiFePO4,故答案为:正;FePO4+e-+Li+=LiFePO4;
(2)计算得到,电解含有0.01mol?CuSO4和0.01molNaCl的混合溶液100mL,电路中转移了0.02mol?e-,
阳极:2Cl-
???0.01mol? 0.01mol? 0.005mol
=2H2O+O2↑,
0.01mol? 0.01mol??
阴极:Cu2+
??? 0.01mol?? 0.02mol???????
所以阳极上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0.005mol+0.0025mol)×22.4L/mol=0.168L,故答案为:0.168.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图象,化学电源新型电池,电解池原理的应用,注重对图象的分析,明确图象中纵横坐标及点、线、面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要注意充分用好守恒的思想解决问题,难度中等.
【题文】(化学卷·2016届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2014.07))18. 相同条件下,0.1mol/L Na2S2O3溶液和0.1mol/L H2SO4溶液各5mL,与10mL水混合,反应时间为t1
s;0.2mol/L Na2S2O3溶液和0.2mol/L H2SO4溶液各5mL,与30mL水混合,反应时间为t2 s,则t1和t2的关系是(忽略体积变化)
A. t1>t2 ? ?
B. t1<t2? ? ?
C. t1=t2? ?? D.不能肯定
【知识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答案解析】C
解析:0.1mol/L Na2S2O3溶液和0.1mol/L H2SO4溶液各5mL,与10mL水混合,混合后c(Na2S2O3)=c(H2SO4)=0.025mol/L;0.2mol/L Na2S2O3溶液和0.2mol/L H2SO4溶液各5mL,与30mL水混合,混合后c(Na2S2O3)=c(H2SO4)=0.025mol/L;两溶液浓度相同,反应速率相同,则t1=t2,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知识,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题目从浓度的角度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原混合物中Fe2O3的质量为
(2)原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知识点】Fe 、Fe2+和 Fe 3+之间的相互转化,物质的量的浓度的有关计算
【答案解析】(1)m(Fe2O3)=0.01 mol×160 g·mol-1=1.6 g
(2)n(HCl)=2n(FeCl2)=2[n(Fe)+2n(Fe2O3)]=2×0.06 mol=0.12 mol
c(HCl)=n(HCl)/V[HCl(aq)]=0.12 mol/0.12L=1 mol/L
故和盐酸反应的铁的物质的量:n(Fe)= 0.03 mol,m(Fe)= 0.03 mol×56g/mol=1.68g, n(HCl)= 0.06 mol
②Fe+6HCl +Fe2O3= 3FeCl2+3H2O
在此反应中,n(Fe) =n(Fe2O3),m(Fe) +m(Fe2O3)= 3.84-1.68=2.16,故求得n(Fe2O3)=0.01 mol,m(Fe2O3)=0.01 mol×160 g·mol-1=1.6 g。
(2)根据原子守恒,n(HCl)=2n(FeCl2)=2[n(Fe)+2n(Fe2O3)]=2×0.06 mol=0.12 mol
c(HCl)=n(HCl)/V[HCl(aq)]=0.12 mol/0.12L=1 mol/L。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Fe 、Fe2+和 Fe 3+之间的相互转化,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明确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并学会利用质量关系、原子守恒等来解答即可。
常用化学计量综合
【题文】(化学卷·2015届黑龙江省哈六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2014.07)) A4 4.你认为下列数据可信的是
A某雨水的pH为5.6
B.某澄清石灰水的浓度是2.0 mol
C.某胶体粒子的直径是160 nm
D.某常见气体的密度为1.8 g·cm3
【知识点】物理量数值
【答案解析】A
解析:A、正常雨水的PH即为5.6,故A正确;B、澄清石灰水微溶,浓度达不到2.0 mol/l,故B错误;C、胶体粒子直径范围为1-100 nm,故C错误;D、常温下空气的密度为1.29g/dm3,此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将近1500倍,故D错误;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
【题文】(化学卷·2015届黑龙江省哈六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2014.07)) A4 6.由CO、H和CO组成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与氮气的密度相同,则该混合气体中CO、H和CO的体积比为
A.29:8:13
B.22:1:14
C.13:8:29 D.26:15:57
【答案解析】C
解析:由于CO与N2具有相同的相对分子质量,所以CO2、H2、CO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仅由CO2和H2来决定,CO的量可以任意.由交叉法: 由十字交叉法可求得CO2和H2的体积比为26:16或13:8时(CO的量可以任意),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为28,故C正确;
【思路点拨】本题选用十字交叉发进行计算,简单且正确率高。
选项 Ⅰ Ⅱ
A Ba(OH)2溶液与过量NaHCO3溶液混合 NaOH溶液与过量NaHCO3溶液混合
B 少量SO2通入Ba(OH)2溶液中 过量SO2通入Ba(OH)2溶液中
C BaCl2溶液与Na2SO3溶液混合 Ba(OH)2溶液与H2SO3溶液混合
D 少量氨水滴入AlCl3溶液中 少量AlCl3溶液滴入氨水中
【知识点】
【答案解析】D
解析:A、Ba 2+ + 2OH - + 2HCO3- ==== BaCO3↓ + CO3 2- + 2H2O,NaOH溶液与过量NaHCO3溶液混合:OH-+HCO3-===CO32- + H2O,故A错误;B、SO2 + Ba2+ + 2OH- == BaSO3↓+ H2O,过量SO2通入Ba(OH)2溶液中:SO2 + OH- == HSO3-,故B错误;C、 BaSO3↓,Ba(OH)2溶液与H2SO3溶液混合:Ba2++SO32-+2OH-+2H+== BaSO3↓+2H2O,故C错误;D、故D正确;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
【题文】(化学卷·2015届黑龙江省哈六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2014.07)) A4 17.将钠、镁各O.2 m01分别放入100 mL 1 mol的盐酸中, 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是
C.2:1 D.1:l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答案解析】C
解析:将二种金属各0.2mol分别投入100mL 1mol/L的盐酸中,可知二种金属都过量,应按盐酸的量计算,镁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1L×1mol/L)×1/2═0.05 mol,但金属钠活泼,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则生成氢气最多的是钠,钠与水反应产生氢气应按钠的物质的量计算:0.2mol钠产生0.1mol氢气,故将钠、镁各0.2mol 分别放入100mL 1mol/L的盐酸中,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1mol:0.05mol═2:1,所以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2:1;
【思路点拨】本题考差金属与酸反应的计算.此类题应先判断谁过量,按不足量计算,同时注意一些活泼金属与酸反应完会继续与水反应。
25 ℃时,20.00 mL硫酸和硝酸的混合溶液,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烘干,可得0.466 g沉淀。滤液跟2 mol/L NaOH溶液反应,用去10.00 mL碱液时恰好中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混合液中c(SO)=0.2 mol/LB.原混合液中c(NO)=0.9 mol/L
C.原混合液中pH=0D.原混合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0.1 mol/L
【答案解析】C
解析:根据SO42—
,m(BaSO4)=0.466 g
n(BaSO4)=0.002mol,故n (SO42—) =0.002mol,c(SO)=20.00 mL =0.1 mol/L,A错误;该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NaOH的物质的量为n(NaOH)= 2 mol/L×10.00 mL=0.02mol,即溶液中n(H+)=0.02mol,c(H+)=0.02mol/20.00 mL=1 mol/L,故混合液中pH=0硫酸原混合液中c(NO)=20.00 mL =0.8mol/L,B错误;原混合液中L,c(OH—)= 10—14 mol/L,由水电离出的c(H+)= mol/L,D错误。
【思路点拨】本题
【题文】(化学卷·2016届福建省南安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2014.07)) A4 18、 某有机物4.6克,完全燃烧后的产物依次通过浓硫酸与NaOH溶液,分别增重5.4克与8.8克,该有机物可能是(
【知识点】有机物计算
【答案解析】D
解析:8.8g CO2中碳元素质量为2.4g 0.2mol,5.4g H2O中氢元素质量为0.6g ,0.6mol,碳、氢元素的总质量为3.0g,小于有机物质量4.6克 说明该有机物还含有氧元素,氧元素质量应为1.6g ,0.1mol,C:H:O=0.2:0.6:0.1=2:6:1,故D;
【思路点拨】本题
【题文】(化学卷·2016届黑龙江省哈六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2014.07))25.在常温常压下,下列四种气态烃各1mol分别在足量氧气中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
【知识点】有机物的燃烧 I1 A4
【答案解析】D
解析:四个选项分别是甲烷、乙烷、丙烷、丁烷。故可用CnH2n+2燃烧通式来比较。
CnH2n+2 +(3n/2+1/2)O2===nCO2 +(n+1)H2O,四种气态烃各1mol,则n值越大,耗氧气越多,故D正确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燃烧计算,是高频考题,不要盲目写出四种物质的燃烧方程式,要找到共通点。
【题文】(化学卷·2016届黑龙江省哈三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2014.07)) A4 19. 常温常压下,将一定质量的Fe、Fe2O3 、Fe3O4 的混合物平均分成两份,一份溶于足量稀硝酸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1 mol NO气体, 将另一份溶于足量稀盐酸中生成一定量气体,向两次反应后溶液中加入硫氰化钾溶液,溶液颜色均无明显变化,则固体溶于盐酸后生成气体的体积为(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答案解析】B
解析:故B;
【思路点拨】
【题文】(化学卷·2016届黑龙江省哈三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2014.07)) A4 20.一定条件下磷与干燥氯气反应,若0.25 g磷消耗掉314 mL氯气(标准状况),则产物中PCl3与PCl5的物质的量之比接近于(   )
A.3∶1        B.5∶3
2∶3D.1∶2
【答案解析】A
解析:参加反应的P和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25g/31g/mol:0.314L/22.4L/mol≈1:1.74,因此产物中n(Cl):n(P)=(1.74×2):1=3.48:1, 则: 即产物中PCl3和PCl5的物质的量之比1.52:0.48≈3:1,故A正确;
【思路点拨】考查化学有关计算,难度中等,本题采取十字交叉法解答,也可以利用列方程计算产物中PCl3和PCl5的物质的量
【题文】(理综卷·2015届广东省湛江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2014.07)) A4 17.在下列四个核反应方程中,X1、X2、X3和X4各代表某种粒子:
H+X1→He+nN+He→O+X2
Be+He→C+X3Mg+He→Al+X4
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X1是质子 B.X2是中子C.X3是中子
D.X4是质子
【答案解析】BD
解析:A、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得x1的电荷数为1,质量数为2,所以x1是氘核,故A错误;B、同理x2的电荷数为1,质量数为1,所以x1为质子,故B正确;C、x3的电荷数为0,质量数为1,所以x3是中子,故C错误;D、x4的电荷数为1,质量数为1,所以x4是质子,故D
故答案选 BD
【思路点拨】本题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盐酸 化学纯(CP)
化学式:HCl
相对分子质量: 36.5
密度:1.20g/cm3
质量分数:36.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某气体由so2 h2 co2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