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molAl2(SO4)3与2mol/LNaOHvmlal2 so4 3溶液中350ml混合,所得沉淀的...

0.1molAl2(SO4)3与2mol/LNaOH溶液150ml混合,所得沉淀的质量为?_百度作业帮
0.1molAl2(SO4)3与2mol/LNaOH溶液150ml混合,所得沉淀的质量为?
2mol/LNaOH溶液150ml是0.3摩尔,0.1molAl2(SO4)3中的铝离子是0.2摩尔,Al3+ +3OH-==Al(OH)3↓1mol 3mol所以铝离子过量,按照氢氧根离子计算生成0.1摩尔氢氧化铝,质量为7.8克
Al2(SO4)3---6NaOH---2Al(OH)3 1
XAl2(SO4)3过量根据NaOH计算 可以得出X=0.1摩尔质量=0.1*78=7.8克《金属的化学性质》同步练习1(人教版必修1)
文字介绍,需要完整内容请下载!
第三章 第一节 金属的化性质 作业(一)
1.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2.一小块钠置于空气中,有下列现象:①变成白色粉末;②变暗;③变成白色固体;④变成
液体。上述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②③①④
D.③②④①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2O2比稳定Na2O
B.Na2O能被还原成Na2O2
C.均属于碱性氧化物
D.均与CO2反应
4.活泼金属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反应,在表面生成一层氧化膜,氧化膜致密,可以保护内
层金属不被继续氧化的金属是
5.4.6纯净金属钠在干燥空气中被氧化后,得到7.0固体,由此可判断其氧化产物是
A.只有Na2O
B.只有Na2O2
C.Na2O2和Na2O
D.无法确定
6.将金属钠放在燃烧匙中加热使其燃烧,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金属钠融化为小球
B.火焰为黄色
C.燃烧后得到一白色固体
D.燃烧后得到一淡黄色固体
7.铝在空气中能够稳定存在的原因是
A.铝活泼性差
B.铝还原性差 C.铝与氧气不反应
D.铝表面有氧化膜
8.下列有关钠的物理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银白色金属 
②质软,可以用小刀切割
③熔点低于100℃
④密度比水小 
⑤热和电的良导体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⑤
9.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钠在常温下就容易被氧化  
B、钠受热后能够着火燃烧
C、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能自燃   D、钠在氧气中燃烧更为激烈
10. 钠离子的性质是
A、有强还原性  B、有弱氧化性  C、有碱性  D、比钠原子稳定
11.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把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而应加以控制使用,铝在下列应用
时应加以控制的是
①制铝合金 ②制电线 ③制炊具 ④银色漆颜料 ⑤明矾净水
⑥明矾与苏打制食品膨松剂
⑦易拉罐 ⑧用氢氧化铝凝胶制胃舒平药品 ⑨包装糖果和食品
A.③⑤⑧⑨
D.③⑤⑥⑦⑧⑨
第三章 第一节 金属的化性质 作业(二)
1.将一块金属钠分别投入到下列物质的溶液中,有气体放出且溶液质量减轻的是
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钠与水的反应:Na+H2ONa++OH-+H2↑
B.钠投入盐酸中:2Na+2H+2Na++H2↑
C.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到盐酸中:H++OH-H2O
D.钠投入到硫酸亚铁溶液中:2Na+Fe2+2Na++Fe
3.下列微粒中,只有氧化性的是
4.在Na与H2O的反应中
A.Na是氧化剂
B.H2是氧化产物
C.反应实质是钠置换水电离出少量的H+
D.反应实质是钠置换水中的氢气
5.金属钠与水(滴加少量的酚酞)反应的实验中,下列有关叙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A.金属钠浮在水面,是因为钠不溶于水
B.溶液呈红色是因为产物中有碱
C.钠在水面旋转是因为搅拌
D.没有反应的钠取回用手拿出放入原瓶中
6.有两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粉末10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11.2L(标况)H2,则
该混合物的组成不可能是
7、将4.6金属钠投入到足量水中,得a
溶液;将4.8金属镁投入到足量盐酸中,得b溶液,假设水的质量与盐酸的质量相等
,则反应后两溶液的质量关系式
C. aNaHCO3  
Na2CO3>NaHCO3
C.与酸反应剧烈程度:Na2CO3>NaHCO3 
D.石灰水与Na2CO3反应.而不能与NaHCO3反应
3.过氧化钠与足量的碳酸氢钠固体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加热,排除气体物质后冷
却,残留的固体物质是
A.Na2O2、Na2CO3
C.Na2CO3、NaOH
D.Na2O2、NaOH、Na2CO3
4.欲观察氢气燃烧的焰色,燃气导管口的材料最好是
A.石英玻璃
5.做焰色反应实验时所用的铂丝,每次用完后都要
A.用滤纸擦干净后才能使用   B.用水多洗几次
C.用稀盐酸洗涤后,再灼烧到无颜色时为止
D.先用稀盐酸洗涤后,后用水洗涤
6.下列关于Na2O与Na2O2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Na2O2比Na2O稳定
B.均与水反应生成NaOH,因而均是碱性氧化物
C .Na2O能被氧化成Na2O2
D .均可与H2O、CO2
7.18某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Na2O2固体充分反应后固体增重2,则该混合气体不可能是
C.CO2、H2O、O2
8.不能用来鉴别Na2CO3和NaHCO3两种白色固体的实验操作是
  A.分别加热这两种固体物质,并将生成的气体通人澄清的石灰水中
  B.分别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CaCl2溶液
  C.分别在这两种固体中,加入同浓度的稀盐酸
  D.分别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
9.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依次分别放入2.3Na、6.2Na2O、7.8Na2O2、4NaOH
,然后各加水100,待完全溶解后,甲、乙、丙、丁四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
A.甲<乙<丙<丁
B.丁<甲<乙<丙
C. 甲=丁<乙=丙
D.丁<甲<乙=丙
第三章 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作业(二)
1. 既能与盐酸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
Al合金,投入500mL
HCl中,金属完全溶解后,又加4mol/LNaOH溶液VmL,得最多沉淀8.6,则V等于
3.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既可以大量共存,且加入氨水后也不产生沉淀的是
A.Na+、Ba2+、Cl-、O42-
B.H+、NH4+、Al3+、O42-
C.+、AlO2-、NO3-、OH-
D.H+、Cl-、CO32-、NO3-
4.向下列各物质的水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和MCl2溶液时,均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
5.下列离子方程式或化方程式错误的是
A.MO+2H+=M2++H2O
B.Al2O3+6H+=2Al3++3H2O
C.Al2O3+2OH-=2AlO2-+H2O
D.CO+H2O=C(OH)2↓
6.用来做耐火材料的是
7.下列各组反应中最终肯定是白色沉淀的是
A.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B.Al2(O4)3溶液中加入过量OH溶液
C.FeCl2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D.MO4溶液中加入过量OH溶液
8.0.1molAl2(O4)3跟2mol/L
NaOH溶液350mL混合,所得沉淀的质量为
9.除去MO中的Al2O3 可选用的试剂是
A .NaOH溶液
10、只用胶头滴管,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区别的下列溶液是
A.CaCl2和Na2CO3
B. Ba(OH)2和Na2CO3
C.Ba(OH)2和NaHCO3
D.NaAlO2和盐酸
两种金属粉末的混合物15克,投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得到5.6升氢气(标准状态),这
种混合物可能是:
C.铁和锌 
12.把少量金属钠投入到足量的氯化铝溶液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析出金属铝
B.产生白色沉淀
C.产生红褐色沉淀
D.产生无色气体
第三章 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作业(三)
1.把铁片投入到下列溶液中,铁片质量减少且没有气体产生,此溶液是(
C.Fe2(O4)3
2.下列物质的名称和化式不相符的是
A.磁铁矿(FeO)
B.铝土矿(Al2O3)
C.铁红(Fe2O3)
D.赤铁矿(Fe2O3)
3.硫酸亚铁溶液含有杂质硫酸铜和硫酸铁,为除去杂质,提纯硫酸亚铁,应该加入下列
4. 将足量Na2O2投入FeCl2溶液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A.生成白色沉淀
B.生成红褐色沉淀
C.有气泡产生
5.证明某溶液只含有Fe2+而不含Fe3+的实验方法是
A、先滴加氯水,再滴加CN溶液后显红色
B、先滴加CN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加氯水后显红色
C、滴加NaOH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后变灰绿,最后显红褐色
D、只需滴加CN溶液
6.下列列操作不能在氧化铝坩埚中进行的是
A.加热分解NH4HCO3
B.熔化NaCl
C. 熔化烧碱
D.加热NaCl
7.在三氯化铁和氯化铜的混合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完全反应后,剩余的固体的质量与所
加铁粉的质量相等。混合溶液中三氯化铁与氯化铜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8.固体甲与盐酸反应得到溶液乙,乙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沉淀丙,一段时间后,将
丙加热又得到甲,则甲可能是
9.只用一种试剂可区别Na2O4、MCl2、FeCl2、Al2(O)3、CO4五种溶液,这种试剂
C.NaOH溶液
D.NaNO3溶液
10.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铝粉投入到NaOH溶液中:2Al+2OH-══ 2AlO2-+H2↑
B.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Al3++ 3OH- ══ Al(OH)3↓
C.三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
D.FeCl2溶液跟Cl2反应:2Fe2++Cl2=2Fe3++2Cl-
11.某无水混合物由FeO4和Fe2(O4)3组成,测知该混合物含硫a﹪,则
其含铁量为
A.(100-4a)﹪
B. (100-2a)﹪
C. (100-a)﹪
D. (100-3a)﹪
第三章 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作业(四)
1、0.2mol/L
Al2(O4)3溶液100mL,加入0.4mol/L
NaOH溶液,为得到澄清溶液,最少需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mL)为
AlCl3溶液中加入30mL
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得到0.78沉淀,则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3.欲使AlCl3溶液中的铝元素全部沉淀,最好加入的试剂是
B、NH3·H2O
4. 有200ml MC12和AlC13的混合溶液,其中[M2+]为0.2mol/l ,[Cl-]为1.3mol/
L ,要使M2+全部转化为沉淀分离出来,至少需加4mol/ L NaOH溶液的体积为
5、在Al2(O4)3和M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量与滴入NaOH溶液的
体积关系如右图所示,则原混合液中Al2(O4)3与MO4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6:1   
B、3:1   
C、2:1   
6、将一定量的金属钠放入100mL,0.25mol/L的AlCl3溶液中,反应后得到无色澄清溶液
,其中除水外,只含NaCl和NaAlO2,则加入的金属钠的质量是(
10.把由NaOH、AlCl3、MCl2三种固体组成的混合物,溶于足量水中后有0.58克白色沉淀
,在所得浊液中,逐滴加入0.5mol/l的盐酸,加入盐酸的体积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
右图所示:
(a)混合物中NaOH的质量为:
(b)混合物中AlCl3质量为:
(c)混合物中MCl2质量为:
(d)P点表示盐酸的体积是:
第三章 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随堂小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酵粉中主要含有氢氧化钠,能使焙制出的糕点疏松多孔
B.碘盐中的碘可以直接用淀粉检验
C.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硫酸氢钠属于盐类,其水溶液显中性
2、在一定条件下,将钠与氧气反应的生成物1.5
溶于水,所得溶液恰好能被80
mL浓度为0.50 mol/L的HCl溶液中和,则该生成物的成分是
C.Na2O和Na2O2
D.Na2O2和NaO2
3、下列有关金属铝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铝在常温下不能与氧气反应
B铝不能与氯气反应
C.铝既能溶于酸,又能溶于碱
D.氧化铝只能与酸反应,不能与碱反应
4、把表面有氧化物的相同大小的铜片和铁片一起放入盐酸中充分反应,所得溶液中的金
A( 是Fe3+和C2+
B( 是Fe2+和C2+
C( 是Fe2+和Fe3+
D( 只有Fe2+
5、由锌、铁、铝、镁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的混合物10
,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为11.2
L,则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
6、将适量铁粉放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完全反应后,溶液中的Fe3+和Fe2+浓度相等。则已
反应的Fe3+和未反应的Fe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7、甲、乙、丙、丁分别是Al2(O4(3、FeO4、NaOH、BaCl2四种物质中的一种。若将丁
溶液滴入乙溶液中,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而沉淀消失。丁溶液滴入甲溶液
时,无明显现象发生。据此可推断丙物质是
A( Al2(O4(3
8、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相互反应,无论是前者滴入后者,还是后者滴入前者,反应现
象都相同的是
A. NaHO4和Ba(OH)2
B. AlCl3和NaOH
C. NaAlO2和H2O4
D. Ba(HCO3)2和Ba(OH)2
9、下列各组物质中,将前者加入后者时,无论前者是否过量,都能用同一个化方程式
A. 稀盐酸,Na2CO3溶液
B. 稀H2O4溶液,NaAlO2溶液
C. C,FeCl3溶液
,ANO3溶液
10、在允许加热的条件下,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硫酸铵、氯化钾、氯化镁、硫酸铝
和硫酸铁溶液,这种试剂是
B( NH3·H2O
11、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盐酸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A( Al(OH)3
B( NaCl溶液
C( 2O4溶液
12、把Ba(OH)2溶液滴入明矾溶液中,使O42-全部转化成BaO4沉淀,此时铝元素的主
要存在形式是
B.Al(OH)3
D.Al3+和Al(OH)3
13、在由Fe、FeO和Fe2O3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100
L的盐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并放出448
mL气体(标准状况),此时溶液中无Fe3+
离子。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混合物里三种物质反应时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3
B(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Fe2+ 离子与Cl( 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 混合物里,FeO的物质的量无法确定,但Fe比Fe2O3的物质的量多
D( 混合物里,Fe2O3的物质的量无法确定,但Fe比FeO的物质的量多
14、制印刷电路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发生的反应为2FeCl3+C=2FeCl2+
CCl2。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下列结果不
可能出现的是
A. 烧杯中有铜无铁
B. 烧杯中有铁无铜
C. 烧杯中铁、铜都有
D. 烧杯中铁、铜都无
15、某溶液中有NH4+、M2+、Fe2+
四种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微热并搅拌,再加入过量盐酸,溶液
中大量减少的阳离子是
16、在氯化铁、氯化铜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待反应结束,所剩余的固体滤出
后溶液中存在较多的阳离子是
17、把a 铁铝合金粉末溶于足量盐酸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过滤出沉淀,
经洗涤、干燥、灼烧,得到红棕色粉末的质量仍为a ,则原合金中铁的质
18.A、B、C、D四种化合物,其中A、C、D焰色反应均为黄色,而B的焰色反应为紫色,
A、C和盐酸反应均得到D,将固体C加热可得到A,若在A的溶液中通入一种无色无味气
体,又可制得C,若B的溶液滴加到硫酸亚铁溶液会先后出现白色沉淀→灰绿色沉淀→红
褐色沉淀E。试推断
A:_______、B: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
第三章 单元测验 (一)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小题,1-9题为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0-13题有1-2个答案,每小题3分,共39分
.在实验室中,通常将金属钠保存在
A.水中 B. 煤油中
C. 四氯化碳中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H2O4反应, 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②Al2O3③Al(OH)3 ④Al
.下列关于Na和Na+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它们相差一个电子层
B.它们的化性质相似
C.钠原子,钠离子均为同一元素
D.灼烧时,它们的焰色反应都呈黄色
.除去Na2CO3 固体中少量NaHCO3的最佳方法是
A.加入适量盐酸
B.加入NaOH溶液
C.加热 D.配成溶液后通入CO2
.镁、铝、铜三种金属粉末混合物, 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
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烧碱溶液, 再过滤, 滤液中存在的离子有
.少量的金属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它的最终产物是 :
B. Na2CO3o10H2O
. 只用一种试剂可区别五种溶液, 这种试剂是
A.Ba(OH)2
.将Fe、C、Fe2+、Fe3+和C2+盛于同一容器中充分反应,如Fe有剩余,则容器中只
A.C、Fe3+
B.Fe2+、Fe3+
C.C、C2+、Fe
D.C、Fe2+、Fe
.将Na2O2投入FeCl3溶液中, 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A.生成白色沉淀
B.生成红褐色沉淀
C.有气泡产生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铝粉投入到NaOH溶液中:2Al+2OH-══ 2AlO2-+H2↑
B.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Al3++ 3OH- ══ Al(OH)3↓
C.三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
D.FeCl2溶液跟Cl2反应:2Fe2++Cl2=2Fe3++2Cl-
.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3.(1) 鉴别Cl溶液和2CO3的试剂是      ,离子方程式为
(2) 除去混入NaCl溶液中少量NaHCO3杂质的试剂是    ,离子方程式为  
(3) 除去Na2CO3粉末中混入的NaHCO3杂质用    方法,化方程式为 
14.明矾是一种
盐。其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
明矾的用途
15.已知有以下物质相互转化
试回答:(1)写出B的化式
(2)写出由E转变成F的化方程式
(3)写出用CN鉴别溶液的离子方程式
;向溶液加入A的有关离子反应方程式
三.实验题(14分)
16.过氧化钠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它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在潜水艇中用作制氧剂
,供人类呼吸之用.它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方程式为: 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某生为了验证这一实验,以足量的大理石、足量的盐酸和1.95过氧化钠样品为
原料,制取O2,设计出如下实验装置:
(1)A中制取CO2 的装置,应从下列图①、②、③中选哪个图:
B装置的作用是
C 装置内可能出现的现象
验E中收集到的气体,在取
出集气瓶后,用
入集气瓶内,木条会出现
(2) 若E中的石灰水出现出现轻微白色浑浊,请说明原因:
(3)若D中的1.95过氧化钠样品接近反应完毕时,你预测E装置内有何现象?
17.加热10.0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至质量不在变化,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45,
求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18.将6 的铁粉加入200 mLFe2(O4)3和CO4的混合溶液,充分反应得到200
mL0.5mol /LFeO4溶液和5.2
固体沉淀物。试计算:(1)反应后生成铜的质量;(2)原Fe2(O4)3溶液的物质的量
第三章 单元测验 (二)
一、选择题(4*10共40分)
1.下列各组溶液,不另加其他试剂就可以将它们分别开的是
A.NaCl、HCl、NaAlO2、NaHCO3
B.NaO4、NO3、(NH4)2O4、MCl2
C.FeCl3、NaOH、AlCl3、HNO3
D.ANO3、NaCl、Na2O4、NaI
2.由n、Fe、Al、M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的混合物10,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氢
气在标况下为11.2L,则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3.除去MO中的Al2O3 可选用的试剂是
A .NaOH溶液
4.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和钠的下列性质无关的是
A.钠的熔点较低
B.钠的密度小于水
C.钠的硬度较小
D.钠的还原性强
5.下列灭火剂能用于扑灭金属钠着火的是
A.干冰灭火剂 B.黄沙
C.干粉灭火剂 D.泡沫灭火剂
6.把等量金属钠进行下列实验,其中生成氢气最多的是
A.把钠放入足量稀盐酸中
B.把钠放入足量水中
C.把钠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D.将钠用铝箔包好并刺些小孔,再放入水中
7.某无色溶液能与镁反应放出氢气,此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H+、Ba2+、M2+、Cl-
B.+、Cl-、O42-、AlO2-
C.+、OH-、O32-、MnO4-
D.Ca2+、H+、Cl-、NO3-
8.取两份铝片,第一份与足量盐酸反应,第二份与足量烧碱溶液反应,同温同压下放出
相同体积的气体,则两份铝片的质量之比为
A.1∶1 B.2∶3 C.3∶2
9.既可以通过单质与单质化合,也可以通过溶液中的复分解反应来制得的化合物是
10.将铜片投入到稀硫酸中,铜片不溶,加入下列试剂后,可使铜片溶解的是
B.硫酸钠晶体
C.硝酸钠晶体
D.氯化铁晶体
二、填空题(3*9共27分)
11.通常用小苏打的悬浊液除去CO2中的HC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不能用NaOH溶液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
,也不能用NaCO3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原因)。
12.写出下列化反应:(1)-(4)写化方程式,(5)、(6)写离子方程式。
(1)氧化铝与盐酸
(2)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
(3)加热氢氧化铁
(4)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
(5)铁与氯化铁
(6)硫酸铝与氨水
三、实验题(3*7共21 分)
13. (12分)用下面两种方法可以制得白色的Fe(OH)2沉淀。
方法一:用不含Fe3+的FeO4溶液与用不含O2的蒸馏水配制的NaOH溶液反应制备。
(1) 用硫酸亚铁晶体配制上述FeO4溶液时还需加入稀H2O4和____________。
(2) 除去蒸馏水中溶解的O2常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3) 生成白色Fe(OH)2沉淀的操作是用长滴管吸取不含O2
的NaOH溶液,插入FeO4溶液液面下再挤出NaOH溶液。这样操作的理由是:
方法二:在如图所示装置中,用NaOH溶液、铁屑、稀H2O4等试剂制备。
(1) 在试管工里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
在试管Ⅱ里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
为了制得白色Fe(OH)2沉淀,在试管Ⅰ和Ⅱ中加入试剂,
打开止水夹,塞紧塞子后的实验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这样生成的Fe(OH)2 沉淀能较长时间保持白色,其理由
四、计算题(12分)
14.向10mL 0.2mol/L的AlCl3
溶液中,逐滴加入未知浓度的Ba(OH)2溶液,测得滴加15mL和45mL时,所得沉淀同样
多,求Ba(OH)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第一节《金属的化性质》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命题人:何泽洪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H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性质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金属的化性质》
《金属钠》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面关于金属钠的描述正确的是(
第一节金属的化性质
[基础达标]
1.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铁B.氧C
第一节金属的化性质
[基础达标]
1.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铁B.氧C
金属的化性质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钠的物理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银白色金属②质软,可1
人教版第三章高一化金属的化性质练习题
1.下列关于金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所有的金属
第一节金属的化性质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5分)
1.下列有关钠的物理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
第一节金属的化性质
一、选择题:(本小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第三章 第一节 金属的化性质 作业(一)
1.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铁B.氧C
金属的化性质
一、选择题?
1.一块表面已被氧化为Na2O的钠块10.8,将其
新人教版化必修1满分课堂----金属的化性质
我夯基我达标
1.下列有关金属元素性质的叙述正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校年高一下期第一次月考化试题
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1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校年高二下期第一次月考化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H1,O
河北省容城中年高二下期第一次月考化试题
1.从毒韭菜到炸鸡翅、从速溶茶到儿童奶粉A
贵州省贵阳一中年高一第二期开考试化试题
(考试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
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14Cl-35.5Al-27Na-23M-24Fe--
第Ⅰ卷(选择2
分值:100分时间:70min
本卷说明:考试时间为:70min满分:100分
所需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
(考试时间90分钟卷面分100分)
可能用到相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l-355
绝密★启用前
麻镇中年度第一期期末考试题
高一化试题
考试范围:化必修1;考试时9当前位置:
>>>100mL0.3mol·L-1Na2SO4溶液和50mL0.2mol·L-1Al2(SO4)3溶液混合..
100mL 0.3mol·L-1Na2SO4溶液和50mL 0.2mol·L-1Al2(SO4)3溶液混合后,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0.20mol·L-1B.0.25mol·L-1C.0.40mol·L-1D.0.50mol·L-1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C 本题解题方法较多,通过元素守恒或电荷守恒法都很容易得出答案。法一(SO42- 守恒):c(SO42-)=(0.3mol·L-1×0.1L+0.2mol·L-1×0.05L×3)/0.15L= 0.40mol·L-1法二(电荷守恒):根据c(Na+)×1+c(Al3+)×3=c(SO42-)×2,有:100ml×0.3mol·L-1/(100mL+50mL)×1+50ml×0.2mol·L-1/(100mL+50mL)×3=c(SO42-)×2解得:c(SO42*)= 0.40mol·L-1。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100mL0.3mol·L-1Na2SO4溶液和50mL0.2mol·L-1Al2(SO4)3溶液混合..”主要考查你对&&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的量,化学单位(摩尔),阿伏加德罗定律&&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的量化学单位(摩尔)阿伏加德罗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种类、数目、质量都不改变。 任何变化包括化学反应和核反应都不能消除物质,只是改变了物质的原有形态或结构,所以该定律又称物质不灭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
原子是物质质量的最小承担者。故在化学反应中,只要各种原子总数保持不变,则总质量保持不变。所以,质量守恒定律也就等价于元素守恒。 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
①质量守恒定律适用的范围是化学变化而不是物理变化; ②质量守恒定律揭示的是质量守恒而不是其他方面的守恒。物体体积不一定守恒; ③质量守恒定律中“参加反应的”不是各物质质量的简单相加,而是指真正参与了反应的那一部分质量,反应物中可能有一部分没有参与反应; ④质量守恒定律的推论: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各物质的总质量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利用这一定律可以解释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及用质量差确定某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由此可以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组成元素。(3)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数目相等,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 (4)已知某反应物或生成物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可求出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物质的量: 物质中含有一定数目粒子集体的物理量。是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7个基本的物理量分别为:长度、质量、时间、电流强度、发光强度、温度、物质的量)符号:n 计算公式:物质的量(n)=粒子数(N)/阿伏加德罗常数(NA) 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种化学常用量间的关系:n=N/NA=m/M=V/Vm=cV=ρV/M 使用物质的量注意事项:
(1)物质的量表示物质所含指定粒子的多少,物质的量是一个整体,不得简化或增添任何字。(2)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适用范围是微观粒子,因此在使用中应指明粒子的名称。物质的量的相关解法:
&问题探究:
(1)1mol氢这种说法正确吗?如何表示1mol氢原子、1mol氢分子、1mol氢离子?答:使用摩尔作单位时,应用化学式(符号)指明离子的种类,1mol氢的说法不正确,因其咩有指明是氢分子还是氢离子、氢原子。1mol氢原子、1mol氢分子、1mol氢离子分别表示为1molH、1molH2、1molH+。(2)阿佛加德罗常数和6.02×1023mol-1在实际使用上有何区别?阿佛加德罗常数是一个非常精确的数字,而6.02×1023mol-1只是阿佛加德罗常数的一个近似值。在关于概念性描述时要求非常准确,要使用阿佛加德罗常数,而在涉及计算时,则用6.02×1023mol-1进行粗略计算。二者关系类似于数学上的圆周率∏与3.14的关系。摩尔:
物质的量的单位为摩尔,简称摩,符号mol 。1mol粒子集体所含有的粒子数与0.012Kg12C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相同,约为6.02×1023。摩尔描述的对象:
摩尔只能用来描述微观粒子,其度量的对象是原子、分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或它们的特定组合。对于宏观可见的物质是不能用摩尔来描述的。比如,1mol大米是错误的。摩尔的使用方法:
在使用摩尔作单位时,必须指明微粒的名称、符号或化学式,而不能用元素名称,如1molH2、0.5molH+,但不能说1mol氢。阿伏伽德罗定律: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阿伏伽德罗定律的使用范围:
阿伏伽德罗定律只对气体起作用,使用于任何气体,包括混合气体。方法与技巧:
“三同”定“一同”(温度、压强、气体体积、气体分子数);“两同”定“比例”。
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的数学表达式可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或其变形形式(PM=ρRT)推出,不用死记硬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表达式:PV= nRTP表示压强,V 表示体积,T表示温度,R是常数,n是气体的物质的量。可根据此方程来推断阿伏伽德罗定律的相关推论:
&n1/n2=V1/V2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分子数与其体积成正比
&n1/n2=P1/P2
&同温同体积,压强与其分子数成正比
&V1/V2=T1/T2
&分子数、压强相同的气体,体积与温度成正比
&P1/P2= V2/V1
&分子数、温度相同的气体,压强与体积成反比
&ρ1/ρ2=M1/M2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相对分子质量(摩尔质量)成正比
&T、P、V相同
&m1/m2=M1/M2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气体,质量与其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
&T、P、m相同
&M1/M2=V2/V1
&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气体,相对分子质量与其体积成反比
发现相似题
与“100mL0.3mol·L-1Na2SO4溶液和50mL0.2mol·L-1Al2(SO4)3溶液混合..”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36261934749233337131835231752833593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vmlal2 so4 3溶液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