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法正确的是:1实验室中,男士应将名片放在那放在敞...

天平的使用规则及注意事项是一个重点知识,包括放置天平,怎样调节横梁平衡,调节横梁平衡前要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怎样读数等等.
解:,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符合天平的使用规则,不合题意.,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应该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不是向右调节,故错误.符合题意.,称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右盘中增加了一个更小的砝码,符合天平的使用规则,不合题意.,由托盘天平的读数可知,被测物的质量应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不合题意.故选.
要解这种类型的题目,首先要对天平的使用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使用规则,注意事项等,都要考虑到.
2757@@3@@@@天平的使用@@@@@@187@@Physics@@Junior@@$187@@2@@@@物质的属性@@@@@@36@@Physics@@Junior@@$36@@1@@@@物质@@@@@@5@@Physics@@Junior@@$5@@0@@@@初中物理@@@@@@-1@@Physics@@Junior@@
求解答 学习搜索引擎 | 托盘天平是科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下列有关使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B、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C、称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右盘中增加了一个更小的砝码D、天平平衡后,被测物的质量应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在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时(装置如图所示):(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A)平衡运动系统的摩擦力时,应把装砂的小桶通过定滑轮拴在小车上(B)连接砂桶和小车的轻绳应和长木板保持平行(C)平衡摩擦力后,长木板的位置不能移动(D)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且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2)研究在作用力F一定时,小车的加速度a与小车质量M的关系,某位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A)用天平称出小车和小桶及内部所装砂子的质量.(B)按图装好实验器材.(C)把轻绳系在小车上并绕过定滑轮悬挂砂桶.(D)将打点计时器接在6V电压的蓄电池上,接通电源,放开小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并在纸带上标明小车质量..(E)保持小桶及其中砂子的质量不变,增加小车上的砝码个数,并记录每次增加后的M值,重复上述实验.(F)分析每条纸带,测量并计算出加速度的值.(G)作a-M关系图象,并由图象确定a、M关系.①该同学漏掉的重要实验步骤是____,该步骤应排在____步实验之后.②在上述步骤中,有错误的是____,应把____改为____.③在上述步骤中,处理不恰当的是____,应把____改为___.-乐乐题库
& 验证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知识点 & “在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时(装置如...”习题详情
186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77.9%
在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时(装置如图所示):(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CD.(A)平衡运动系统的摩擦力时,应把装砂的小桶通过定滑轮拴在小车上(B)连接砂桶和小车的轻绳应和长木板保持平行(C)平衡摩擦力后,长木板的位置不能移动(D)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且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2)研究在作用力F一定时,小车的加速度a与小车质量M的关系,某位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A)用天平称出小车和小桶及内部所装砂子的质量.(B)按图装好实验器材.(C)把轻绳系在小车上并绕过定滑轮悬挂砂桶.(D)将打点计时器接在6V电压的蓄电池上,接通电源,放开小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并在纸带上标明小车质量..(E)保持小桶及其中砂子的质量不变,增加小车上的砝码个数,并记录每次增加后的M值,重复上述实验.(F)分析每条纸带,测量并计算出加速度的值.(G)作a-M关系图象,并由图象确定a、M关系.①该同学漏掉的重要实验步骤是平衡摩擦力,该步骤应排在B步实验之后.②在上述步骤中,有错误的是D,应把6V电压的蓄电池改为4-6V的低压交流电源.③在上述步骤中,处理不恰当的是G,应把a-M改为1M.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网络
分析与解答
习题“在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时(装置如图所示):(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A)平衡运动系统的摩擦力时,应把装砂的小桶通过定滑轮拴在小车上(B)连接砂桶和小车的轻绳应和长木板保持平行(C)平衡摩擦力后...”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解决实验问题首先要掌握该实验原理,了解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以及注意事项.其中平衡摩擦力的原因以及做法在实验中应当清楚.(2)实验前应平衡摩擦力;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4-6v的低压交流学生电源;a-1M图象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正比例关系而图象a-M图象是曲线.
解:(1)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绳从小车上拿去,轻轻推动小车,使小车沿木板运动,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来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匀速运动,故A错误;B、若连接砝码盘和小车的细绳与长木板不保持平行,则绳子的拉力分力等于小车的外力,这样导致误差增大,故B正确;C、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小车的重力沿斜面分力和摩擦力仍能抵消,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故长木板的位置不能移动,以防摩擦力不再平衡,故C正确;D、实验时,应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由于小车运动较快,可能会使打出来的点很少,不利于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同时要求开始小车要靠近打点计时器,故D正确.故选BCD.(2)①漏掉的重要实验步骤是平衡摩擦力,该步骤应排在 B步实验之后.②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4-6V的低压交流电源,故步骤D中不能使用蓄电池而应该使用4-6V的低压交流学生电源.③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物体的加速度a与物体的质量M成反比,所以a-M图象是曲线,而仅仅根据曲线很难判定加速度a与物体的质量M到底是什么关系,但a-1M应该成正比例关系,而正比例关系图象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直线,所以应作a-1M图象,处理不当的是步骤G..故答案为:(1)BCD;(2)①平衡摩擦力;B;②D;6V电压的蓄电池;4-6V的低压交流电源;③G;a-M;a-1M.
教科书本上的实验,我们要从实验原理、实验仪器、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处理、实验注意事项这几点去搞清楚,同时加强基础知识的应用,提高解题能力.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在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时(装置如图所示):(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A)平衡运动系统的摩擦力时,应把装砂的小桶通过定滑轮拴在小车上(B)连接砂桶和小车的轻绳应和长木板保持平行(C)平...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在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时(装置如图所示):(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A)平衡运动系统的摩擦力时,应把装砂的小桶通过定滑轮拴在小车上(B)连接砂桶和小车的轻绳应和长木板保持平行(C)平衡摩擦力后...”主要考察你对“验证牛顿第二运动定律”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验证牛顿第二运动定律
与“在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时(装置如图所示):(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A)平衡运动系统的摩擦力时,应把装砂的小桶通过定滑轮拴在小车上(B)连接砂桶和小车的轻绳应和长木板保持平行(C)平衡摩擦力后...”相似的题目:
如图1所示为某同学所安装的“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若测得某一物体质量m一定时,a与F的有关数据资料如2表所示:
2.00(1)根据表中的数据,请在图2中画出a-F图象.(2)根据图象判定:当m一定时,a与F的关系为&&&&.(3)若甲、乙两同学在实验过程中由于没有按照正确步骤进行实验,处理数据后得出如图3所示的a-F图象.试分析甲、乙两同学可能存在的问题:甲:&&&&.乙:&&&&.
某同学在“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验中,保持小车所受拉力F的大小不变,改变小车的质量m,得到个不同m时的加速度大小a,并绘出个a-1m的图象,如图8所示.图象的斜率表示&&&&aFm1m
影响加速度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及其所受合外力,现用气垫导轨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定量关系,如图中所示.滑块在气垫导轨上运动,导轨上的小孔喷出的气流使滑块悬浮在导轨上,使滑块所受的摩擦力减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光电门可显示滑块上细窄挡光条经过光电门的时间,经过光电门中和光电门的时间分别记为r中&和r2,挡光条宽度为d,两光电门间距为x.
滑块通过光电门2的速度v2/
两光电门间的距离x/m
滑块加速度的计算值a/
0.我9①滑块经过光电门中的速度计算式v中=&&&&,滑块的加速度计算式为a=&&&&中-r22)2xr2中&&&&;③依表中中的数据,在图2中坐标系中做出a-F图象,并写出实验结论:&&&&.
滑块通过光电门2的速度v2/
两光电门间的距离x/m
滑块加速度的计算值a/
运用图象处理实验数据时,建立合适的坐标系能直观的表达出实验结论来,请你以表2为依据,纵坐标为加速度a,横坐标物理量应该为&&&&,理由是&&&&.
“在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时(装置如...”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Ⅰ、图1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为m,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实验中用砂和砂桶总重力的大小作为细线对小车拉力的大小.(1)试验中,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先调节长木板一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接下来还需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A.将长木板水平放置,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调节m的大小,使小车在砂和砂桶的牵引下运动,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B.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撤去砂和砂桶,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C.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撤去纸带以及砂和砂桶,轻推小车,观察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2)实验中要进行质量m和M的选取,以下最合理的一组是&&&&A.M=20g,m=10g、15g、20g、25g、30g、40gB.M=200g,m=20g、40g、60g、80g、100g、120gC.M=400g,m=10g、15g、20g、25g、30g、40gD.M=400g,m=20g、40g、60g、80g、100g、120g(3)图2&是试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A、B、C、D、E、F、G为7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量出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sAB=4.22cm、sBC=4.65cm、sCD=5.08cm、sDE=5.49cm、sEF=5.91cm、sFG=6.34cm.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则小车的加速度a=&&&&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Ⅱ、如图为“测绘小灯伏安特性曲线”实验的实物电路图,已知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1)完成下列实验步骤:①闭合开关前,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②闭合开关后,逐渐移动变阻器的滑片,&&&&;③断开开关,….根据实验数据在方格纸上作出小灯泡灯丝的伏安特性曲线.(2)在虚线框中画出与实物电路相应的电路图.
2在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验中有如图(a)所示的装置,小车放在斜面上,车前端拴有不可伸长的细线,跨过固定在斜面边缘的小滑轮与重物相连,小车后面与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开始时,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重物到地面的距离小于小车到滑轮的距离.启动计时器,释放重物,小车在重物牵引下,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重物落地后,小车会继续向上运动一段距离.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图(b)中a、b、c是小车运动纸带上的三段,纸带运动方向如图箭头所示.(1)根据所+提供的纸带和数据,计算打c段纸带时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打a段纸带时,小车的加速度大小是2.5m/s2,请根据加速度的情况,判断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可能出现在b段纸带中的&&&&两点之间.(3)若g取10m/s2,由纸带数据可推算出重物m与小车的质量M之比为m:M=&&&&.
3图1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图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50Hz的交流电源,打点的时间间隔用△t表示.在小车质量未知的情况下,某同学设计了一种方法用来研究“在外力一定的条件下,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间的关系”.(1)完成下列实验步骤中的填空:①平衡小车所受的阻力:小吊盘中不放物块,调整木板右端的高度,用手轻拨小车,直到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列&&&&的点.②按住小车,在小吊盘中放入适当质量的物块,在小车中放入砝码.③打开打点计时器电源,释放小车,获得带有点迹的纸带,在纸带上标出小车中砝码的质量m.④按住小车,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重复步骤③.⑤在每条纸带上清晰的部分,每5个间隔标注一个计数点.测量相邻计数点的间距s1,s2,….求出与不同m相对应的加速度a.⑥以砝码的质量m为横坐标,1a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做出1a--m关系图线.若加速度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成反比,则1a与m处应成&&&&关系(填“线性”或“非线性”).(2)完成下列填空:(ⅰ)本实验中,为了保证在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时,小车所受的拉力近似不变,小吊盘和盘中物块的质量之和应满足的条件是&&&&.(ⅱ)设纸带上三个相邻计数点的间距为s1、s2、s3.a可用s1、s3和△t表示为a=&&&&.图2为用米尺测量某一纸带上的s1、s3的情况,由图可读出s1=&&&&mm,s3=&&&&mm.由此求得加速度的大小a=&&&&m/s2.(ⅲ)图3为所得实验图线的示意图.设图中直线的斜率为k,在纵轴上的截距为b,若牛顿定律成立,则小车受到的拉力为&&&&,小车的质量为&&&&.
该知识点易错题
1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得到的两条曲线如图1s所示.左图的直线不过原点是由&&&&;右图的直线发生弯曲是由于&&&&造成的.
2在“研究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验”中,某同学最初的实验装置2图所示:(1)在水平实验桌上放置一端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将不带定滑轮的一端适当垫起的目的是:&&&&.(2)请指出这位同学实验装置中的错误:&&&&.(用下列序号表示)3.电源B.i车的位置C.长木板7端的放置位置和定滑轮的方向D.砂桶.
3某同学在探究加速度与力b关系时,得到如图象,请分晰原因A&&&&;B&&&&;C&&&&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在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时(装置如图所示):(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A)平衡运动系统的摩擦力时,应把装砂的小桶通过定滑轮拴在小车上(B)连接砂桶和小车的轻绳应和长木板保持平行(C)平衡摩擦力后,长木板的位置不能移动(D)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且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2)研究在作用力F一定时,小车的加速度a与小车质量M的关系,某位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A)用天平称出小车和小桶及内部所装砂子的质量.(B)按图装好实验器材.(C)把轻绳系在小车上并绕过定滑轮悬挂砂桶.(D)将打点计时器接在6V电压的蓄电池上,接通电源,放开小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并在纸带上标明小车质量..(E)保持小桶及其中砂子的质量不变,增加小车上的砝码个数,并记录每次增加后的M值,重复上述实验.(F)分析每条纸带,测量并计算出加速度的值.(G)作a-M关系图象,并由图象确定a、M关系.①该同学漏掉的重要实验步骤是____,该步骤应排在____步实验之后.②在上述步骤中,有错误的是____,应把____改为____.③在上述步骤中,处理不恰当的是____,应把____改为___.”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在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时(装置如图所示):(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A)平衡运动系统的摩擦力时,应把装砂的小桶通过定滑轮拴在小车上(B)连接砂桶和小车的轻绳应和长木板保持平行(C)平衡摩擦力后,长木板的位置不能移动(D)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且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2)研究在作用力F一定时,小车的加速度a与小车质量M的关系,某位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A)用天平称出小车和小桶及内部所装砂子的质量.(B)按图装好实验器材.(C)把轻绳系在小车上并绕过定滑轮悬挂砂桶.(D)将打点计时器接在6V电压的蓄电池上,接通电源,放开小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并在纸带上标明小车质量..(E)保持小桶及其中砂子的质量不变,增加小车上的砝码个数,并记录每次增加后的M值,重复上述实验.(F)分析每条纸带,测量并计算出加速度的值.(G)作a-M关系图象,并由图象确定a、M关系.①该同学漏掉的重要实验步骤是____,该步骤应排在____步实验之后.②在上述步骤中,有错误的是____,应把____改为____.③在上述步骤中,处理不恰当的是____,应把____改为___.”相似的习题。下列字母表示的各种物质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物质.其中A、B、C、D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中“→”表示可以进行转化),四种物质中均含有两种相同的元素.(1)B是纯碱,其化学式为Na2CO3.(2)X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酸,请写出X与B反应生成D、Y和Z的化学方程式Na2CO3+H2SO4=Na2SO4+H2O+CO2↑.(3)A在受热时可以分解生成B、Y和Z,那么A的化学式为NaHCO3.(4)向A的溶液中加入C的溶液,可以生成B和Z,请写出该化学方程式NaHCO3+NaOH=Na2CO3+H2O.(5)从上述物质中选2种为一组,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滴入瓶中,看到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符合要求的两组物质.
NaHCO3(6)请根据以上七种物质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d.a.X与A、B、C反应均有气泡冒出&&&&&b.七种物质中A、B、D属于盐类c.Y与C反应可以生成B和Z&&&&&&&&&&d.X、Y、Z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减小.
欲解此题,必须对酸碱盐直接的性质熟练运用.(1)题干中指出B是纯碱,所以B化学式为Na2CO3(2)X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酸,在初中化学中由三种元素组成的酸是指硫酸,故X为硫酸,所以X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2SO4=Na2SO4+H2O+CO2↑(3)由(1)(2)题可知B、Y和Z为Na2CO3、H2O、CO2,所以A的化学式为NaHCO3(4)B和Z为碳酸钠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C应为氢氧化钠,所以化学方程式为NaHCO3+NaOH=Na2CO3+H2O(5)上述物质符合要求的必须是反应后可以生产二氧化碳,这样的两组分别是H2SO4和Na2CO3、H2SO4和NaHCO3(6)a、X是硫酸,ABC分别是碳酸氢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没有气体产生,所以a不对b、由题意可知,A、B、D为碳酸氢钠、碳酸钠、硫酸钠,故b正确c、Y为CO2,C为氢氧化钠,B为碳酸钠,Z为水,2NaOH+CO2═Na2CO3+H2O,故c正确d、XYZ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98、44、18,故d正确故此题选择bcd(1)下列实验操作或叙述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A.乙醇中含有少量水可加入生石灰再蒸馏制得无水乙醇B.将无水乙醇和浓硫酸按体积比3:1混合,加热至170℃制取乙烯C.蔗糖水解用浓硫酸作催化剂D.在鸡蛋白溶液中加入浓HNO3,微热后会生成黄色物质E.油脂皂化反应后,反应混合物中加入食盐可将肥皂分离出来F.植物油和裂化汽油可用溴水鉴别(2)检测氨基酸和蛋白质的方法有哪些?氨基酸____;蛋白质____.(3)乙醇的消去反应用石棉绒作催化剂比用浓硫酸作催化剂有哪些优点?____.-乐乐题库
& 乙醇的消去反应知识点 & “(1)下列实验操作或叙述正确的是____...”习题详情
25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64.8%
(1)下列实验操作或叙述正确的是_AD(填序号)A.乙醇中含有少量水可加入生石灰再蒸馏制得无水乙醇B.将无水乙醇和浓硫酸按体积比3:1混合,加热至170℃制取乙烯C.蔗糖水解用浓硫酸作催化剂&&&D.在鸡蛋白溶液中加入浓HNO3,微热后会生成黄色物质&&&&E.油脂皂化反应后,反应混合物中加入食盐可将肥皂分离出来F.植物油和裂化汽油可用溴水鉴别(2)检测氨基酸和蛋白质的方法有哪些?氨基酸取少量加入0.1%的茚三酮溶液,热水浴加热,能产生紫色溶液;蛋白质①加入浓硝酸,显黄色②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③取蛋白质溶液1ml于试管中,加入1ml10%的氢氧化钠溶液,再加入3-4滴1%的硫酸铜溶液,不断振荡,溶液显紫玫瑰色.④取蛋白质溶液2ml,加入0.1%的茚三酮溶液5滴,加热至沸腾,溶液显蓝色.(3)乙醇的消去反应用石棉绒作催化剂比用浓硫酸作催化剂有哪些优点?反应时间短,制取纯度高,不会炭化,产生酸性气体少,副反应少,现象明显,不会造成倒吸.
本题难度:较难
题型:填空题&|&来源:网络
分析与解答
习题“(1)下列实验操作或叙述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A.乙醇中含有少量水可加入生石灰再蒸馏制得无水乙醇B.将无水乙醇和浓硫酸按体积比3:1混合,加热至170℃制取乙烯C.蔗糖水解用浓硫酸作催化剂D.在鸡蛋白溶液...”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A、水和生石灰反应,乙醇和生石灰不反应;B、用酒精和浓硫酸制取乙烯时,浓硫酸的体积和酒精体积的比=3:1;C、浓硫酸有脱水性,不能浓硫酸作蔗糖水解的催化剂;D、蛋白质遇到浓硝酸会发生变性;E、盐析法是利用某些物质在盐溶液中的溶解度降低而分离;F、碳碳双键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2)可以利用0.1%的茚三酮溶液来检验氨基酸;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色,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等,可以根据蛋白质的性质来检验;(3)浓硫酸具有强的氧化性,能将有机物质中的碳元素氧化,使得化学反应出现副反应.
解:(1)A、氧化钙可与水反应生成难挥发的氢氧化钙,乙醇和氧化钙不反应,所以可用加生石灰蒸馏的方法分离,故A正确.B、用酒精和浓硫酸制取乙烯时,浓硫酸的体积和酒精体积的比=3:1,加热温度是170℃,如果加热温度是140℃就生成乙醚,故B错误.C、浓硫酸有脱水性,不能浓硫酸作蔗糖水解的催化剂,否则能使蔗糖碳化,应该用稀硫酸作催化剂,故C错误.D、鸡蛋白溶液属于蛋白质,遇到浓硝酸会发生变性,鸡蛋白溶液中加入浓HNO3,微热后会生成黄色物质,故D正确;E、向混合液中加入食盐使高级脂肪酸钠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故E正确;F、植物油和裂化汽油中都含有碳碳双键,都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所以不能鉴别,故F错误;故选ADE;(2)氨基酸的检验方法:取少量加入0.1%的茚三酮溶液,热水浴加热,能产生紫色溶液;蛋白质的检验方法如下:①加入浓硝酸,显黄色&②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③取蛋白质溶液1ml于试管中,加入1ml10%的氢氧化钠溶液,再加入3-4滴1%&的硫酸铜溶液,不断振荡,溶液显紫玫瑰色.④取蛋白质溶液2ml,加入0.1%的茚三酮溶液5滴,加热至沸腾,溶液显蓝色,故答案为:取少量加入0.1%的茚三酮溶液,热水浴加热,能产生紫色溶液;①加入浓硝酸,显黄色②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③取蛋白质溶液1ml于试管中,加入1ml10%的氢氧化钠溶液,再加入3-4滴1%的硫酸铜溶液,不断振荡,溶液显紫玫瑰色.④取蛋白质溶液2ml,加入0.1%的茚三酮溶液5滴,加热至沸腾,溶液显蓝色;(3)乙醇的消去反应用石棉绒作催化剂可以使反应时间短,制取纯度高,有机物中的碳不会炭化,产生酸性气体少,同时发生的副反应少,且现象明显,不会造成倒吸等,故答案为:反应时间短,制取纯度高,不会炭化,产生酸性气体少,副反应少,现象明显,不会造成倒吸.
本题是一道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和推断的题目,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1)下列实验操作或叙述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A.乙醇中含有少量水可加入生石灰再蒸馏制得无水乙醇B.将无水乙醇和浓硫酸按体积比3:1混合,加热至170℃制取乙烯C.蔗糖水解用浓硫酸作催化剂D.在...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1)下列实验操作或叙述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A.乙醇中含有少量水可加入生石灰再蒸馏制得无水乙醇B.将无水乙醇和浓硫酸按体积比3:1混合,加热至170℃制取乙烯C.蔗糖水解用浓硫酸作催化剂D.在鸡蛋白溶液...”主要考察你对“乙醇的消去反应”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乙醇的消去反应
与“(1)下列实验操作或叙述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A.乙醇中含有少量水可加入生石灰再蒸馏制得无水乙醇B.将无水乙醇和浓硫酸按体积比3:1混合,加热至170℃制取乙烯C.蔗糖水解用浓硫酸作催化剂D.在鸡蛋白溶液...”相似的题目:
实验室制取乙烯时,常伴有少量SO2等杂质气体生成.现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较纯净的乙烯,并检验乙烯的化学性质.请回答:(1)实验室制取乙烯的化学方程式为&&&&△CH2=CH2↑+H2O.(2)装置B可检验后续装置中是否发生堵塞.若发生堵塞,则B中的现象为&&&&.(3)装置C、D中所盛试剂的作用依次是&&&&.(4)根据装置E中的实验现象,可以说明乙烯是否具有不饱和性.下列反应能说明乙烯具有不饱和性的是&&&&(填序号).①水解反应&&②加成反应&&③加聚反应&&&④消去反应&&⑤酯化反应.
实验室用乙醇与浓硫酸共热制取乙烯,常因温度过高生成少量SO2,有人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以验证上述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乙烯和SO2.(1)装置中X仪器的名称是:&&&&;碎瓷片的作用是:&&&&.(2)写出生成乙烯的反应方程式:&&&&170℃CH2=CH2↑+H2O.(3)A、B、C、D装置中可盛放的试剂是(从下列所给试剂中选出,填序号):①品红溶液,②NaOH溶液,③溴水,④KMnO4酸性溶液.A.&&&&;B.&&&&;C.&&&&;D.&&&&.(4)能说明SO2气体存在的现象是&&&&.(5)确证含有乙烯的现象是&&&&.
如图是实验室关于乙烯的制取和性质实验的装置图:(1)写出制取乙烯的化学方程式&&&&170℃CH2=CH2↑+H2O.(2)某学生用该装置进行实验时,没有观察到B装置中的红棕色溴水褪色,分析产生这一现象有可能原因(填标号)&&&&.a、乙烯未经过干燥b、乙烯不能跟溴水反应c、乙烯跟溴水反应的产物也呈现红棕色d、装置的反应温度在140℃左右(3)改变上述原因后,当乙烯通过C装置时,观察到溶液的紫色&&&&.
“(1)下列实验操作或叙述正确的是____...”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1,2-二溴乙烷可作汽油抗爆剂的添加剂,常温下它是无色液体,密度2.18gocm-3,沸点131.4℃,熔点9.79℃,不溶于水,易溶于醇、醚、丙酮等有机溶剂.在实验室中可以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1,2-二溴乙烷.其中分液漏斗和烧瓶a中装有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试管d中装有液溴(表面覆盖少量水).填写下列空白:(1)写出本题中制备1,2-二溴乙烷的两个化学反应方程式.&&&&170℃CH2=CH2↑+H2O,CH2=CH2+Br2→CH2BrCH2Br(2)安全瓶b可以防止倒吸,并可以检查实验进行时试管d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瓶b中的现象.&&&&.(3)容器c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4)某学生在做此实验时,使用一定量的液溴,当溴全部褪色时,所消耗乙醇和浓硫酸混合液的量,比正常情况下超过许多.如果装置的气密性没有问题,试分析其可能的原因.&&&&.
2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解释与结论都正确的是&&&&
解释与结论
将乙醇与浓硫酸共热至170℃所得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KMnO4溶液褪色
乙醇发生消去反应,气体中含只有乙烯
淀粉溶液和稀H2SO4混合加热,然后加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至沸腾
有红色沉淀产生
淀粉水解了,且产物有还原性
向甲苯中滴入少量浓溴水,振荡,静置
溶液分层,上层呈橙红色,下层几乎无色
甲苯和溴发生取代反应,使溴水褪色
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
变黑,放热,体积膨胀,放出刺激性气体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反应中生成C、SO2和CO2等
3以下实验:①为检验RX是溴代烷,将RX与NaOH水溶液混合后再加入AgNO3溶液;②实验室里用无水乙醇和浓硫酸共热至170℃制乙烯;③用油脂与碳酸钠溶液混合加热制肥皂④在试管中加入2mL10%的CuSO4溶液,滴入2%的NaOH溶液4~6滴,振荡后加入乙醛溶液0.5mL,加热至沸腾;会失败的实验是&&&&
该知识点易错题
1以下实验:①为检验RX是溴代烷,将RX与NaOH水溶液混合后再加入AgNO3溶液;②实验室里用无水乙醇和浓硫酸共热至170℃制乙烯;③用油脂与碳酸钠溶液混合加热制肥皂④在试管中加入2mL10%的CuSO4溶液,滴入2%的NaOH溶液4~6滴,振荡后加入乙醛溶液0.5mL,加热至沸腾;会失败的实验是&&&&
2实验室用乙醇和浓硫酸反应制取乙烯,可选用的装置是&&&&
3实验室制乙烯时,产生的气体能使Br2&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甲、乙同学用下列实验验证.(气密性已检验,部分夹持装置略).实验操作和现象:
点燃酒精灯,加热至170℃
Ⅰ:A中烧瓶内液体渐渐变黑Ⅱ:B内气泡连续冒出,溶液逐渐褪色
实验完毕,清洗烧瓶
Ⅲ:A中烧瓶内附着少量黑色颗粒状物,有刺激性气味逸出(1)烧瓶内产生乙烯的化学方程式是&&&&(2)溶液“渐渐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性.(3)分析使B中溶液褪色的物质,甲认为是C2H4,乙认为不能排除SO2的作用.①根据甲的观点,使B中溶液褪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②乙根据现象Ⅲ认为产生了SO2,在B中与SO2&反应使溶液褪色的物质是&&&&③为证实各自观点,甲、乙重新实验,设计与现象如下:
在A、B间增加一个装有某种试剂的洗气瓶
Br2的CCl4溶液褪色
与A连接的装置如下:
D中溶液由红棕色变为浅红棕色时,E中溶液褪色a.根据甲的设计,洗气瓶中盛放的试剂是&&&&b.根据乙的设计,C中盛放的试剂是&&&&c.能说明确实是SO2使E中溶液褪色的实验是&&&&d.乙为进一步验证其观点,取少量D中溶液,加入几滴BaCl2溶液,振荡,产生大量白色沉淀,浅红棕色消失,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4)上述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1)下列实验操作或叙述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A.乙醇中含有少量水可加入生石灰再蒸馏制得无水乙醇B.将无水乙醇和浓硫酸按体积比3:1混合,加热至170℃制取乙烯C.蔗糖水解用浓硫酸作催化剂D.在鸡蛋白溶液中加入浓HNO3,微热后会生成黄色物质E.油脂皂化反应后,反应混合物中加入食盐可将肥皂分离出来F.植物油和裂化汽油可用溴水鉴别(2)检测氨基酸和蛋白质的方法有哪些?氨基酸____;蛋白质____.(3)乙醇的消去反应用石棉绒作催化剂比用浓硫酸作催化剂有哪些优点?____.”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1)下列实验操作或叙述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A.乙醇中含有少量水可加入生石灰再蒸馏制得无水乙醇B.将无水乙醇和浓硫酸按体积比3:1混合,加热至170℃制取乙烯C.蔗糖水解用浓硫酸作催化剂D.在鸡蛋白溶液中加入浓HNO3,微热后会生成黄色物质E.油脂皂化反应后,反应混合物中加入食盐可将肥皂分离出来F.植物油和裂化汽油可用溴水鉴别(2)检测氨基酸和蛋白质的方法有哪些?氨基酸____;蛋白质____.(3)乙醇的消去反应用石棉绒作催化剂比用浓硫酸作催化剂有哪些优点?____.”相似的习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男士应将名片放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