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做金属铝与稀硫酸与铁反应反应实验时,发现...

铝与稀盐酸的反应&PK&铝与稀硫酸的反应
先看一道相对简单的探究题:
铝片放入10%稀硫酸中,开始时为什么没有明显现象?
假设1:铝片表面有致密的氧化膜阻碍了反应的进行
假设2:所用稀硫酸浓度太小
假设3:铝片与稀硫酸反应需要加热
你选择的假设是:-------------。请选择恰当的实验用品进行实验,证明假设成立。
有以下实验用品:大小相同的铝片、10%的稀硫酸、30%的稀硫酸、氯化钠、试管、试管夹、酒精灯、镊子、药匙、砂纸。
实验步骤?观察到现象? 结论是假设成立。
通过这次探究你从中得到的启示是:-------------。
[方案设计] 1或2或3;
操作步骤(用文字叙述或图示均可)  
观察到的现象  
将打磨后的铝片放入试管中,加入10%的稀硫酸  
若有气泡产生  
假设成立  
操作步骤(用文字叙述或图示均可)  
观察到的现象  
取一支试管,放入一块铝片,加入30%的稀硫酸少许  
若有气泡产生  
假设成立  
操作步骤(用文字叙述或图示均可)  
观察到的现象  
取一支试管,放入一块铝片,加入10%的稀硫酸少许,然后加热  
若有气泡产生  
假设成立  
操作步骤(用文字叙述或图示均可)  
观察到的现象  
取一支试管,放入一块铝片,加入10%的稀硫酸少许,然后加入氯化钠  
若有气泡产生  
假设成立  
[评价与反思]:善于发现问题,大胆质疑,勇于探究<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31EN00SIGG.gif" TYPE="face"
ALT="铝与稀盐酸的反应&PK&铝与稀硫酸的反应"
TITLE="铝与稀盐酸的反应&PK&铝与稀硫酸的反应" />
再看另外一道习题:
常温下,某学生用两片质量相等、外形相同的铝片,分别与等体积的c(H+)均为3
mol/L的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
(1)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观察反应进行到1、2、5、15、20 min时铝片与酸反应的情况,实验结果如下表:
反应进程/min
均无明显现象(无气泡产生)
通过上述实验可知,铝片与盐酸和硫酸反应存在较大差异。这和课本中“铝能与盐酸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说法不一致。假如你将开展实验探究铝片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差异的原因,并设计实验,你将对差异的原因作出哪些假设或猜想(填2种即可):
&#9312;假设(猜想)一:_____________________,&#9313;假设(猜想)二: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设计实验验证你的假设或猜想:
&#9312;假设(猜想)一:____________________,&#9313;假设(猜想)二: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欲加快铝与盐酸反应的速率,可采取的方法或措施是____________(任写一种)。
(1)2Al+6H+ ==
2Al3++3H2↑
(2)&#9312;Cl-能够促进铝片与H+反应&&
&#9313;硫酸根离子 对Al与H+反应起阻碍作用
(3)&#9312;在铝和c(H+)为3
mol/L稀硫酸混合的试管中加入少量氯化钠固体或可溶性氯化物,产生气泡的速率加快&#9313;在铝和c(H+)为3
mol/L稀盐酸混合的试管中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钠固体或可溶性无水硫酸盐固体,产生气泡的速率减慢
(4)加热、增加酸的浓度、与铜片形成原电池等合理答案。<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31EN00SIGG.gif" TYPE="face"
ALT="铝与稀盐酸的反应&PK&铝与稀硫酸的反应"
TITLE="铝与稀盐酸的反应&PK&铝与稀硫酸的反应" />
&我在讲这道习题的时候,总是力不从心,感觉学生根本连假设猜想都提不出来,更不要说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了。虽然我也做过这个实验,让学生思考这个问题,但始终是难度很大。
这几天看到一篇比较具体的实验设计教学方案,发现这个老师为学生探究活动罗列了表格,这才觉得确实这样可以分散难点,探究可以更加有效。
·相关信息:
铝分别与稀硫酸、稀盐酸反应的实质都是铝与氢离子的反应;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时的温度、压强、离子浓度、催化剂、反应物的表面积大小等因素有关,控制变量做实验时可探究某个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学生活动设计
·活动原理
金属铝与分别稀硫酸、稀盐酸的反应实质都可以表示如下:
2A1+6H+=2A13++3H2↑
采用控制变量方法设计实验活动,探究铝片与二种酸反应速率不同的根本原因。
·活动准备
铝片、2mol/L的稀盐酸、1mol/L的稀硫酸、6mol/L的稀盐酸、3mol/L的稀硫酸、氯化钠固体、硫酸钠固体、砂纸、药匙、试管若干、秒表。
·活动步骤
教师先做实验,设置情景,提出问题。
二块大小,形状相同的铝片分别与2mol/L的稀盐酸、1mol/L的稀硫酸反应,学生观察反应现象,提出问题:为什么铝片与二者反应速率差异这么大?
活动一:学生分组分析可能原因,并设计探究方案,汇报、评价并优化。
活动二:分组实验。为提高实验结果的有效性,每个实验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小组来分别合作完成下列表中活动。
铝片与2mol/L的稀盐酸
铝片与1mol/L的稀硫酸
铝片与6mol/L的稀盐酸
铝片与3mol/L的稀硫酸
铝片与2mol/L的稀盐酸
铝片与2mol/L的稀盐酸、适量氯化钠固体
铝片与1mol/L的稀硫酸
铝片与1mol/L的稀硫酸、适量氯化钠固体
铝片与2mol/L的稀盐酸
铝片与2mol/L的稀盐酸、适量硫酸钠固体
去掉表面氧化物保护膜的铝片与2mol/L的稀盐酸
去掉表面氧化物保护膜的铝片与1mol/L的稀硫酸
·活动结果
与同学分析对比实验现象,交流实验结论。各组按次序汇报各自实验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一起分析得出结论:铝与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现象之所以不同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与思考
1、用98%(18.4mol/L)的硫酸配制1mol/L的稀硫酸的步骤及所用仪器。
2、铝片为什么不需要密封保存?
3、实验时各对比实验中所用的铝片有什么要求?
4、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分析其活动原理中的反应:2A|+6H+=2A|3++3H2↑,该反应的氧化剂、氧化产物各是什么?
5、基于实验结论,思考:铝片与硫酸铜、氯化铜溶液反应现象应该怎样?并实验验证。
6、从本次活动中你有什么体会?你还发现了哪些问题?思考如何解决?<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31EN00SIGG.gif" TYPE="face"
ALT="铝与稀盐酸的反应&PK&铝与稀硫酸的反应"
TITLE="铝与稀盐酸的反应&PK&铝与稀硫酸的反应" />
&我特别觉得第5题的问题设置的很好。因为我最近做锌与硫酸铜的置换反应的时候,也发现了这个问题,改成氯化铜,化学反应速率就加快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研究性学习一例——铝与稀盐酸及稀硫酸反应的差异探究--《化学教学》2002年05期
研究性学习一例——铝与稀盐酸及稀硫酸反应的差异探究
【摘要】: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633.8【正文快照】:
1 问题在一次学生实验中 ,学生用铝片分别和稀盐酸、稀硫酸反应 ,发现铝片和稀盐酸反应现象非常明显 ,而和稀硫酸却几乎不反应。这和教材上的内容“铝能跟稀盐酸或稀硫酸起反应生成氢气”(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二册P .2 2 )不一致 !为了寻找原因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重新用分析纯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芳;[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钦芬;刘桂辉;;[J];成人教育;2007年01期
黄荣杯;[J];电化教育研究;1999年06期
王大全;[J];化学教育;2004年06期
刘炜,李筱锋;[J];化学教学;2001年10期
周立和;[J];化学教学;2001年12期
杨静,陆真;[J];化学教学;2002年01期
雷红星;[J];化学教学;2002年03期
蒋辉炳;[J];化学教学;2002年09期
毛新勇;[J];课程.教材.教法;1999年09期
钟文芳;[J];课程.教材.教法;2000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文静;[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冯杰利;[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陈汝平;[D];重庆师范大学;2005年
王丽红;[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曹丽敏;[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霍松利;[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王晓军;[D];四川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许国忠;[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2年04期
徐祥发;[J];化学教学;1991年06期
吴星;吕琳;谢苏晋;;[J];化学教育;2009年08期
;[J];化学教学;1986年04期
林美凤;[J];化学教育;2001年12期
魏建方;;[J];化学教学;2006年01期
刘新宇,马胜利;[J];教学仪器与实验;2003年12期
傅华;[J];化学教学;1992年06期
陈建荣;[J];化学教学;2005年09期
魏彦昆;;[J];农村青少年科学探究;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张绪姝;[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王晓汝;[N];中国改革报;2007年
升勇;[N];山西科技报;2003年
王建新(作者单位:兰州炭素厂职工子弟中学);[N];甘肃日报;2006年
张树民;[N];山西科技报;2002年
汪前进;[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2年
姜靖;[N];科技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景源;[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董鸿志;[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江萍;[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冯翠典;[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1.2.1金属铝的化学性质导学案学生用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3页免费2页免费3页免费1页免费4页免费4页免费3页免费3页免费3页免费2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2页免费
1.2.1金属铝的化学性质导学案学生用|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下列现象与电化学理论有关的是A氧化铝膜破坏后,金属铝被迅速氧化 白铁镀锌层破损后,还能阻止铁被氧化C、纯锌在稀硫酸反应是,滴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后速率加快D铁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大量棕黄色的烟_百度作业帮
下列现象与电化学理论有关的是A氧化铝膜破坏后,金属铝被迅速氧化 白铁镀锌层破损后,还能阻止铁被氧化C、纯锌在稀硫酸反应是,滴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后速率加快D铁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大量棕黄色的烟
A氧化铝膜破坏后,金属铝被迅速氧化-------------无关,就是Al性质活泼B、白铁镀锌层破损后,还能阻止铁被氧化---------有关,因为Zn比Fe活泼,成为负极,保护了FeC、纯锌在稀硫酸反应是,滴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后速率加快-------有关,因为置换出的Cu与Zn构成了原电池D铁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大量棕黄色的烟--------无关
没有B的话我怀疑是多选,现在这里是C对,锌单质和铜离子发生置换反应,使得锌单质表面有铜单质沉积,形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类似的还有纯铁不易被氧化,但是现在市面上的铁很容易被氧化,因为铁在冶炼的时候都或多或少的有碳,碳做正极,铁做负极失去电子就被反应了。这些现象都是与电化学有关的。...试管常用的反应容器,集气瓶是收集气体的仪器;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实验室制取,是在常温下,用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用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为了较好地控制反应速率,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因为注射器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作出如下猜想:;;;打磨丝,并将其插入到硫酸铜溶液中,丝表面覆盖了一层红色的物质,说明比铜活泼,猜想一不成立;由猜想二的操作和现象可知:,与稀硫酸反应生成和氢气;将打磨过的铝丝插入到[或或]溶液中,无明显现象,猜想三成立;先打磨铝丝,再将其插入到丙同学做实验用过的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颜色变浅或颜色逐渐退去,进而确认猜想三不成立,猜想二成立;探究结束后,他们总结得出:通过金属与酸反应或金属与其他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反应等都可以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
解:试管常用的反应容器,集气瓶是收集气体的仪器,故答案为:试管,集气瓶实验室制取,是在常温下,用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用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为了较好地控制反应速率,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因为注射器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故答案为:
;如果用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故答案为:(二)[作出猜想]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作出如下猜想:;;;故答案为:
(或)[实验探究]打磨丝,并将其插入到硫酸铜溶液中,丝表面覆盖了一层红色的物质,说明比铜活泼,猜想一不成立;由猜想二的操作和现象可知:,与稀硫酸反应生成和氢气;将打磨过的铝丝插入到[或或]溶液中,无明显现象,猜想三成立;故答案为:不成立;;将打磨过的铝丝插入到[或或]溶液中;[交流反思]先打磨铝丝,再将其插入到丙同学做实验用过的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颜色变浅或颜色逐渐退去,进而确认猜想三不成立,猜想二成立;故答案为:变浅或颜色逐渐退去;[归纳总结]探究结束后,他们总结得出:通过金属与酸反应或金属与其他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反应等都可以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故答案为:酸;
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探究等,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中考的重点内容之一,本题既考查了实验现象的描述,又考查了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961@@3@@@@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99@@Chemistry@@Junior@@$99@@2@@@@基本的实验技能@@@@@@13@@Chemistry@@Junior@@$13@@1@@@@科学探究@@@@@@2@@Chemistry@@Junior@@$2@@0@@@@初中化学@@@@@@-1@@Chemistry@@Junior@@$918@@3@@@@金属活动性的探究@@@@@@97@@Chemistry@@Junior@@$97@@2@@@@科学探究能力@@@@@@13@@Chemistry@@Junior@@$13@@1@@@@科学探究@@@@@@2@@Chemistry@@Junior@@$2@@0@@@@初中化学@@@@@@-1@@Chemistry@@Junior@@
961@@99@@13@@2##918@@97@@13@@2
求解答 学习搜索引擎 | (一)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b___.(2)写出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填字母).某同学用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为了较好地控制反应速率,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填字母).(3)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固体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二)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学生,发现金属R不在初中学到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该小组为了了解R与常见金属铝,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如下探究活动:[作出猜想]他们考虑到铝的活动性比铜强,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作出如下猜想:猜想一:Al>Cu>R,猜想二:___,猜想三:R>Al>Cu,[查阅资料]R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在R的盐溶液中只有+2价R的盐溶液呈蓝色,常温下铝的表面会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硫酸铝,氯化铝,硝酸铝的溶液均为无色.[实验探究]为了探究哪一种猜想成立,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针对猜想一,猜想二,猜想三设计实验方案并展开实验探究.猜想主要操作主要现象实验结论猜想一打磨R丝,并将其插入到硫酸铜溶液中R丝表面覆盖了一层红色的物质猜想一___(填"成立"或"不成立")猜想二打磨粗细相同的R丝,铝丝,铜丝,分别将它们插入到体积相同,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稀硫酸中\textcircled{1}R丝表面产生气泡缓慢,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蓝色\textcircled{2}铝丝表面产生气泡较快\textcircled{3}铜丝表面没有气泡产生猜想二成立.R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猜想三___无明显现象猜想三成立[交流反思]究竟哪种猜想成立?三位同学经讨论交流,发现丙同学在实验前没有打磨铝丝,这可能会导致实验结论错误.于是他们先打磨铝丝,再将其插入到丙同学做实验用过的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颜色___;进而确认猜想三不成立,猜想二成立.[归纳总结]探究结束后,他们总结得出:通过金属与___反应或金属与其他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反应等都可以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稀硫酸与铁反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