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文章说明文的语言特点点

分析余秋雨散文《阳关雪》的语言特色
《阳关雪》是余秋雨散文中语言优美,文化底蕴深厚的文章之一。这篇散文主要写余先生寻游阳关时正值冬寒雪下,当他踏着积雪,独自一人来到古代著名的战场—阳关时,那里的景致引发了他心中无限的感叹。在登高望远之时,余先生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用手中的笔颤巍巍的书写了自己对古战场遗址所呈现出来的荒凉、萧条的哀婉之心,对中华民族文明的歌颂。文章题目虽是阳关雪,但这雪中之景却蕴含着浓浓的中华情,作者从自己的观察视野和心灵感受带领我们一起探索民族文化,表达自己对祖国文明的热爱与惋惜之情、整篇文章语言隽丽又不失刚健,韵味无穷无尽。
关键词:《阳关雪》 优美精炼 朴实&
一、语言精练、优美
《阳关雪》是一篇历史散文。作者写阳关宏大的雪景,不是简单漫不经心的描绘,而是将语言加以凝练,用精炼优美的文字把阳关雪景描写得淋漓尽致,给我们描绘了一幅雪白圣洁的塞外风景图。如:“出来茫茫一片雪景,什么也没有,连一个皱折也找不到”,“从未见过这样完整的天,一点也没有被吞噬,边沿全是挺展展的,进扎扎地把大地罩了个严实”,“有这样的地,天才叫天,有这样的天,地才叫地,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侏中华儒”,白茫茫一片,独有自己站立在这个空旷的山野上,作者运用精炼而不失优美的语言不仅冲击了我们的视觉,对历史的呐喊仿佛也把读者带到了那神圣的地方,引领读者走进历史的洪流,去感受古人征战的那一份霸气。
二、语言朴实却富有文采
整篇文章作者并没有刻意运用华丽的语言来倾诉自己的感情,而是简捷地记录自己的所见与所感。语言朴实、通俗而又富有文采,作者眼中的阳关是个神圣的地方,由此忆及历史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文明,雪中之景,景中之情震撼着作者的心灵。余先生感怀历史,但他并没有使用夸张的词句来描绘这些,而是在平淡中激扬地刻写这场雪景和抒发浓厚的中华情节。如“唐人造像一看便可认识,形体那么健美,目光那么平静,神彩那么自信,”“九州的画随之黯然。阳关再也无法享用温醇的诗句,”“它终成废墟,终成荒原。身后沙坟如潮;身前寒风如浪,”美而不华的文字,虽然简短,意义却很丰富。透过这些字眼,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中华民族的怜惜之情,历史已随风而去,估计也慢慢消失,&&&&&&&&&&&&&&&&&&&&&&&&&&&&&&&&&&&&
从他的文字当中我们可以看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三、语言描绘形象、生动
写景和抒写历史融合在一起,是《阳关雪》的一大特点。对边观雪景的描绘,作者所运用的语言细致、形象、生动,令读者回味无穷。譬如“从未见过这样完整的天,一点儿也没有被吞食,边沿是挺展展的,紧扎扎地&
把大地罩了个严实”“没想到沙漠中的雪化得这样快,才片刻,地上已见斑斑沙底,却不见湿痕。天边渐渐飘出几缕烟际,并不动,却在加深”,对于这段雪景,作者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细致入微地为读者刻画了一幅西北的&
雪景图。独到的观察,白茫茫一片早已映在作者脑海中,倾诉于笔端的是作者独特的感受,为了带给我们同样的感受,作者精心雕
,语言描绘形象也很生动,仿佛把我们带进了一个真实的世界当中。余先生懂得了什么是边关雪景&
,因此他的语言描绘也就不失形象生动了,这些文字出动了我们的视觉感受,引发我们无限的遐想,好像真的看到了这么一种宏大的胜景。
四、文章语言真实,感情真挚
真实、凝练,是文章语言的精髓,作者并没有刻意地去描绘景致和抒发自己的情怀,而是脚踏实地,有什么就写什么。历史已过去,阳关遗址在雪中掩藏,当发现这一古战场时,作者内心激动不已,但它并不忙于抒怀,而是认真,细致的观察这片古迹。风沙掩盖了它当年
,但这并不能妨碍作者的视野,在接触了这个历史名地之后,作者真实的记录了自己所看到的阳关雪景,抒发自己的情怀。阅读这篇文章,你将能感受到字里行间所包含的一种真实美。真实的语言记录着一段凄凉的历史。每一个字,包含着作者对民族文明的叹惜之情;每一个词,都是作者的独到见解;每一句话,真实的表露作者的情感。《阳关雪
》,成功地融合了余秋雨先生散文的语言特征,读一次,感动一次,&&&&&
真实的美,真实的故事,否定不了的中华情结。&&&&&&&&&&&&&&&&&&&&&&&&&&&&&&&&
参考资料:《文明的碎片》〈阳关雪 〉& 余秋雨
春风文艺出版社&&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失语症病人语言特征分析--《第八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3年
失语症病人语言特征分析
【摘要】:正一、前言失语症(aphasia),又称语言障碍,是指由于大脑语言区域及其相关区域损伤而造成语言理解或表达障碍的失语症综合征。失语症有很多种类型:从神经解剖学角度分有布罗卡失语症、维尔尼克失语症、丘脑性失语症和完全性失语症等;依照大脑的生理功能可分为运动性失语症、感觉性失语症、传导性失语症、命名性失语症和混合失语症等;易可按照患者语言表现分为流利型失语症和非流利型失语症(王德春等,1997)。语言和大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大脑的损伤通常会伴有失语症的产生。而且这种失
【作者单位】:
【分类号】:H0-05【正文快照】:
-auu—、刖目失语症(aphasia),又称语言障碍,是指由于大脑语言区域及其相关区域损伤而造成语言理解或表达障碍的失语症综合征。失语症有很多种类型:从神经解剖学角度分有布罗卡失语症、维尔尼克失语症、丘脑性失语症和完全性失语症等;依照大脑的生理功能可分为运动性失语症、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罗倩,彭聃龄;[J];当代语言学;2000年04期
韩晓春;张硕丰;王际菲;谭勇;宋鲁平;韩在柱;毕彦超;;[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娜;;[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1期
强云;;[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徐秀月,段晓霞;[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张春星,张春月;[J];北方论丛;2002年05期
董丽华,王迎姿,邬英全;[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武桂芝,于红玲;[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韩爱玲,郭金柱;[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贾纪荣,刘河红;[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傅永旺;;[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傅永旺;毛永军;刘罡;;[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艳;;[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吴海生;王继玲;李胜利;上官丽霞;;[A];全国首届康复技术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5年
黄雅堃;黄匡宇;;[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张杰;;[A];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重点研究室建设研讨会暨中风病科研成果推广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郭礼;[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1年
朱蔓佳;[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年
邓杉杉;[D];武汉大学;2011年
陈宏俊;[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吕苗荣;[D];中南大学;2003年
丰国欣;[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魏纪东;[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常静玲;[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刘芳;[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周新玲;[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斯丹;[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尹瑞雪;[D];湘潭大学;2010年
米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董宝杰;[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陈奥;[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1年
王爽;[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1年
别春红;[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李梦贞;[D];湘潭大学;2011年
王芳;[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赵富春;[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齐振海;王义娜;;[J];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11期
李晓红;;[J];南京社会科学;2010年02期
邵春发;;[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年07期
施珊珊;;[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11期
张骊凡;;[J];新西部(理论版);2013年Z1期
王利梅;;[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3年12期
战菊;[J];外国文学;2003年04期
赵爱国;[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胡光;[J];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隋然;[J];外语学刊;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方环海;郑元林;;[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光明网记者
辛忠;[N];光明日报;2012年
王静 王明辉
西南大学逻辑与智能研究中心、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研究所教授 王馥芳;[N];社会科学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骆传伟;[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娟;[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蔡韦龄;[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张璐;[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每 2 篇论文中,就有 1 篇在 PaperRater 查重!免费论文检测!
谈科技论文的写作规范和语言特点
paperrater
| 来源:PaperRater论文检测系统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技论文日益成为传播和推广科研成果并促进其转化为生产力的有效工具。因此,如何使科技论文的作者更好地掌握科技论文的写作规范和语言特点,将自己的高水平、高质量的科研成果更准确、更生动、更有效地推向社会,为更多的科技工作者所接受,进而为科技界和企业界所采纳就显得至关重要了。现针对科技论文写作现状存在的问题,谈谈科技论文的写作规范和语言特点。
1、写作规范
由于科技论文的性质所决定,它是以自然科学和技术工作为对象的研究实验成果的文字体现,是分析、研究、阐述科学技术问题的文章,是创造性研究成果的科学记录。因此,科技论文的写作同其他任何形式的文学创作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不论是形式或是内容,都丝毫不允许夸张和渲染,更不能为了吸引读者而人为地塑造典型、树立论点、罗织论据硬性结论。另外,由于科技论文的读者对象往往是同行、专家和业务干部,他们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因而论文中应避免过多地叙述一般常识或教科书中人所共知的知识;更无需像对启蒙学生那样不厌其烦地讲述某些专业知识的产生、发展和现状。应该突出的是它的说理性、逻辑性、精确性和针对性的特点。而且文章要有独到见地的论点,具有特色的论据和合乎逻辑的论证,要有精当贴切的叙述和分析,否则,将只能使论文流于冗长繁琐和一般化,使记者得不到清晰的概念和新鲜的启发。
因此,对科技论文写作总的要求是:用科学的立场、观点、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观点鲜明,实事求是,材料充分,数据可靠;要有立有破,破立结合,正确运用立论和驳论的论证方法;要注重文章结构,力求语言简练,短小精悍。具体地说,应做到以下几点:
1.1选好题目,占有材料。
任何一篇文章的优与劣都与文章的题目选取有着直接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说,拟定主题是有决定意义的。一般对作者而言在选用题目上有两种情况:一是根据自己的科研项目、成果选题作文,题目完全由自己定。这样就可以选自己感兴趣、体会深,并且有一定基础的问题;二是命题作文。题目是被指定的,这样就要去选择理解最深刻、材料最充分、体会最具体、论证最方便的某个侧面、某个角度、某个范围去写;三是先将自己的科研项目或成果详尽地写出来,然后选取一个最醒目、最恰当沈阳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23的文题加以概括:不论属于哪种情况,都要注意问题的科学性、创造性、具体性、针对性、可行性:题目选好了,就可以有目的地调查研究;有目的地分析、选择、组织材料,材料占有越充分,对材料的分析越具体、越深刻,选题的面目也就越清楚,奠定的写作基础也就越坚实。
1.2具体分析,讲清道理。
要写好一篇论文,固然需要占有大量的资料,但这并不意味着谁占有的资料多,谁的论文就一定写的好。关键的问题在于对所占有资料的认识程度和运用的好坏,对问题的分析的程度及结论的正确与否。要做到这一点,作者必须勤于动脑思索,对问题进行深人细致的分析,真正弄清问题是对的,还是错的,对在哪里,错在哪里,为什么对,为什么错。当然,写作之前,要尽可能多地搜集材料,在具体写作时就要认真地加以精选,切不可这也舍不得、那也要提几句,这种做法只能给读者以杂而乱的感觉,丝毫无助于文章的说服力。提到分析,自然要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和实质问题,从中找出问题的规律性、特殊性和普遍性,从而使所写的文章多一些辩证法,少一些片面性。
1.3突出重点,合理结构。
古人云:“袖手于前,始能疾书于后”,讲的就是作者在动笔前要静下心来做周密的构思,方能在下笔后如流水一般。然而,有些作者却不懂或不愿遵循这一写作规律,写前不动脑,不下功夫,草草上阵,急于动笔,结果是主次不分,面面俱到,不该多写的地方信笔而为,如同人长个瘤子一样;该多写的地方又因素材不足,而显得干瘪枯瘦。要想写出好的论文来就要从自己所研究、论述课题涉及范围的实际情况出发,有重点地阐述和勾画,防止把科研过程写成流水帐。要紧紧抓住布局谋篇、安排结构这个重要环节,将观点和材料按照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分清主次先后和详略粗细,放置于不同位置,结合于具体方面,使之条理化、系统化,上下贯通,层次分明,章法严谨。安排结构要适应不同体裁的特点,使不同体裁的文章有不同的结构特点。因为科技论文是以说理为主,所以它的结构、形式,除了标题和作者署名以外,主要就是前言(又叫结论、引论)、正文(又叫本论)和结论了,每篇论文由几部分组成及其每部分的分量,可灵活掌握。
1.4判断准确,推理自然。
在科技论文的写作中,要使用一连串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系列的判断和推理。因此,这里讲的准确,就是要求概念准确、判断准确,并在推理过程中以理服人,融于自然之中。准确性,指的是文章应准确恰当地反映客观事物,不但思想内容要正确,实事求是,不掺虚假,经得起检验,还应在推理中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循序渐进合乎逻辑,使人易于接受,并把道理讲得活泼些,把理论的抽象论证与形象的具体描述有机地揉合起来,使文章深刻有力、生动活泼、有血有肉、有声有色。以上所说的准确性、生动性和自然性往往反映在鲜明性上,摆事实,讲道理,是赞成,是反对;是提倡,是制止,都要直接鲜明地表达出来,既无哗众取宠,又无含糊其辞,使文章更易吸引读者、感染读者。
2、语言特点
有人认为,科技论文可以不太注意文字加工。其实这种看法很不妥当。科技论文是以科学技术及其管理为自己写作对象的,不允许夸张、虚构、描写,听以弄得不好,就吸引不了人,打动不了人,因而,要写好这类文章,就更需要研究文采。这就要求做到文理通顺,叙理简洁,明白易懂。为此,既需要语言的生动凝炼,又需要表达手法纯熟;既需要概括的深刻、细致,又需要符合科技语言规范;既需要朴素亲切、行文、修辞和逻辑;既需要阐发深刻的事理,又需要通俗、朴实。那么,科技论文在语言的修饰、风格、意境上的特点有哪些呢?
科技论文所使用的语言就是要通俗明白,不滥用生僻的词语,不滥用早已过时、废止的词语,不滥用怪僻的外来词语,以及只有极少数人才明白的专门术语。这方面,对于一些科技论文的作者来说,头脑里存在一种很模糊的认识,往往自以为大家都能读懂的文章没有高学问,于是在写作中反而挖空心思去编造除了自己别人很难看懂的词语来使用,以为这样做了会增添论文的高深和神秘。其实,这种毛病是显而易见,世间绝没有一篇除作者之外谁也看不懂的文章会被公认为好文章。
就是在谴词造句上必须实事求是,实实在在,质朴直率。论文中所涉及的内容绝不许有假、大、空,有浮华失实,而必须是绝对真实的经过实践验证的现实生活中具体存在的事实。这方面存在的问题往往表现在作者叙述一项科研成果研制的过程中,条件如何如何艰苦;困难如何如何多;大家干劲如何如何高;研究成果一旦转变成生产力其价值如何如何大……要知道,我们所写的是科技论文,要人们知道的是我们在哪些科研领域取得进展、突破和成果。而不是写成工作总结和业绩报告。即使这些内容文章中应涉及到,它也绝下是重点,只能一带而过。而使用的语言应是类乎新闻性的、客观性的,不掺杂任何感情色彩的夸大其辞。
就是要简明扼要,文辞精炼不繁,用较少的文字,包含较多的含义。既不罗嗦重复,又无言不及义;既不繁杂冗长,又无苟且简略。提倡压缩文字,短小精悍,切忌长篇大论,反对过于原则和概括,不提倡滥用简化和语义不清的辞语。科技论文中的毛病通常有如以下几点:
2.3.1自己是“学者”,别人是“阿斗”。
有些作者在论述一个科研项目时,很喜欢并习惯于把自己扮作这方面的资深学者,搞不清读者对象甚或低估了读者的水平,因此文章一开始就长篇大论这个项目或课题的起源、发展和现状。其实,这样做恰恰事与愿违,一方面把别人当做了“阿斗”,一方面沉溺于冗长而无用的交待,反而越发分散读者的注意力。从而忽视了科技论文的主旨,降低了科技论文的功能。
2.3.2内容决定篇幅,不能硬性规定字数多少。
前面已经说过,由于科技论文的性质所定,因此,它绝不允许混同其他文学创作,更不能有感而生,笔下生花。它的篇幅长短,字数多少完全受内容的限制,该写多少就写多少。可我们有些作者盲目认为篇幅长则分量重,所以往往忽视内容的需要,该短的非要写长,该简的非要写繁,以此来增加文章的“分量”。其实适得其反,因为读者花了很多时间和气力,到头来却不知作者究竟在写些什么,又怎么会对论文的内容发生兴趣呢?
2.3.3过于原则和概括并不是精悍
有的作者所犯毛病正与上面所说的相反,也许是不善于运用语言的原因所甄该说清楚的反而几笔带过,该论述详细的反而过于概括。该交待来龙去脉的又草草了事。这样的论文几乎只告诉读者文题、课题、结论,再细一点的内容读者就无从得知了,怎么能算是一篇好文章呢?
2.3.4要谨严
就是要态度严肃、庄重、行文自然,交待清楚,结构严密,多用逻辑思维。自然科学多用逻辑思维,而不是像文学那样多用形象思维。科技论文属于自然科学,所以是以逻辑表达为主,突出严格、持重的特点。
2.4注重修辞和润色
科技论文除了具备以上四个语言特点二外,注重修辞和语言润色也显得格外重修辞是研究怎样把话说好,把文章写好的一门学问,是提高语言表达效果,使语言准确朴实、生动、活泼的手法和手段,显然,这不仅对文艺作品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对科技论文写作,尤其是对内容“不那么吸引人”的科技论文就显得至关重要了。修辞通常可分为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两种.二消极修辞要求用词正确,语言明确,文理通顺,结构妥贴,繁简适当,通俗易懂。积极修辞要求表达得生动用力,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于科技论文来说,这两种修辞都是相当需要的。如果因为科技论文是以科学技术及其管理工作为内容,就板面孔,不注意从表达的角度,对语言的总体进行综合考虑,不因为内容和对象的不同而有别,不在积极修辞上下功夫,而把论文写得单调、乏味、冗长;或者只片面强调论文写作需要表情达意,需要准确、鲜明、生动,而忘掉了论文的语体和风格同文艺作品的区别,使用许多华丽而形象的词藻,显然都是不适宜的。当然,对于论文写作来说,首要的必须注意消极修辞,但并不是说不需要积极修辞。这方面的大量实践已经证明,在科技论文的写作中,只有充分消极修辞,恰当地安排结构妥贴地谴词调句,并用多种积极的修辞去调整语言,使语言参差有致,趣味横生,才能保证和提高论文的表达故果。
2.4.2语言的润色
润色论文的语言,比写作其他文种显得格外重要。因为科技论文语言如果不润色,就会显得枯燥无味,无法吸引读者。语言润色是使语言精炼、准确、富于文采的一项重要工作,其做法:一是剪去闲文、剔除罗嗦;二是严肃、慎重地字斟句酌,使文字准确地表达内容;三是把不准确的字句改准确;四是对书写标准和规范方面的缺点进行订正。总之,进行科技论文的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极其艰苦的劳动。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要想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公布于社会,造福于人类,除了在科研过程中付出艰辛的劳动,在撰写科技论文中也应严格遵循写作规范,并注重语言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写出有特色的科技论文,并通过论文的发表使科技成果为社会所共知,为社会所承认,转化为人类知识宝库中的新内容,为人类的进步贡献力量。当前位置:&&&&&&&&&
最新公告:
新闻英语的语言特点
09:22:22&&
新闻英语的语言特点:本篇论文主要通过分析新闻英语的语言特点以及实例,便于英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英语新闻、用新闻的眼光了解世界的同时,能够快捷流利地掌握地道英语的表达方式,从而提高自己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当今全球科技日新月异,传播媒体蓬勃发展,资讯普及的速度超乎想象,阅读新闻已经成为人们与世界接轨的最佳方式。新闻的简单定义是&新闻是对受众所关注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姚福申1998 年)。中文叫&新闻&,英文叫&news&,从词语的构造上都有一个&新&, &new&在里面,充分说明了新闻的价值所在,新闻是最具有传播效应的,也最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我们可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充分利用新闻的价值和传播效应的功能来提高大学生的英语使用能力。提高英语使用能力有很多方法,阅读英语新闻就是其中一个及时的、能够引起人们极大兴趣的、而且又能快速掌握地道英语的快捷方式。要学会如何阅读英语新闻,就必须先了解新闻英语的语言特点。大体来说,新闻英语属于普通英语,即标准英语的主体层。但同时,新闻英语又不同于文学语言或者一般的劝说性语言。新闻英语与其他体裁的英语共存的同时,也有自己鲜明的特点,本篇论文主要通过分析新闻英语的语言特点以及实例,便于英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英语新闻、用新闻的眼光了解世界的同时,能够快捷流利地掌握地道英语的表达方式,从而提高自己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一、语法和句式特点 新闻英语具备了一般新闻所具有的特点,但是它也有其独特的个性,即用少量文字传达大量信息。受限于时间和空间,新闻英语有时候会走捷径,扭曲甚至滥用语法规则以传达尽可能多的信息,另外英语新闻标题中广泛使用名词和简短小词(midget words),报纸标题尤能反映新闻英语的这一特点,因为名词具有很强的表意功能, 信息量大, 同时又具有广泛的语法兼容性(grammaticality), 它可以充当多种词类, 如形容词、动词、副词等的角色, 也可以以简约明了的形式和结构表达完整句法概念。 如:A.Washington theater collapse killsone.(华盛顿戏院倒塌死伤一个) B.Population surprise (人口下降令人惊讶) C.Girl of 18 Raped After ThreatWith Bread Knife.(18 岁女孩受到面包刀威胁后遭强暴) D.Van Gogh& s recovered Aftertheft.(凡&高的画失而复得) 在这4 个标题中,新闻英语显示了以下4 个方面的个性:词性的使用:A 句中有两个名词,即Washington 和theater, 它们在这里当做形容词用来修饰名词,然而其修饰的名词collapse 实际上是动词转来的名词。B 句中用有限的文字表达清楚了新闻的内容,Population surprise =the decrease of thepopulation surprises people (人口下降令人惊讶)。 时态的使用:现在时在英语新闻中被广泛使用, 为的是能够给读者以新鲜出炉、形象生动、跃然纸上的感觉。英语报刊的新闻标题中一般不使用过去时态, 而是采用现在时态, 使读者在阅读时如置身于新闻事件的发生现场之中, 这叫&新闻现在时(JournalisticPresent tense)&如:A句中真正的动词kill 使用的是一般现在时。一般而言,现在时用于形容规律性的、习惯性的活动或动作,但因建筑物倒塌而造成死亡的事件,在Washingtong 应该不算常规事件。所以为了能够吸引读者,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这条英语新闻就违背了正常的语法规则,这一点也给我们大学生灵活使用英语一点启示。 代词不明:A 标题中one 是一个代词,但指代不明,我们不知道是谁或什么东西在此事件中丧生。这能够吸引读者想读下去的强烈愿望和兴趣,产生了戏剧性的效果,也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如果使用正常的英语语法, 这个句子应该是:Yesterday, a theater collapsed in Washington,killing one person, (昨天华盛顿戏院倒塌死伤一个) 或, Yesterday, atheater, which collapsed in Washington,killed one person. (昨天华盛顿戏院倒塌死伤一个) 语态的使用:读者在广泛接触英语报刊时, 一定会发现新闻标题经常使用被动语态。在使用被动语态时, 被动语态的&be&常常被省略, 只留下过去分词, 不用&by& 来引出动作的执行者, 例如C 句=Girl of 18 was raped After being threatenby a man With Bread Knife (18 岁女孩受到面包刀威胁后遭强暴);D 句=VanGogh' s painting was recovered After beingstolen(凡&高的画失而复得)英语新闻标题只有在事件或动作的接受者比执行者更重要时才使用被动语态, 突出强调宾语部分, 引起读者注意。对英语新闻标题特点的探索与分析, 对英语新闻标题有了一个基本的把握,所以我们在阅读英语报刊时, 要看懂新闻的标题, 正确地理解英语新闻标题的特点, 从而正确地判断新闻标题的寓意。 二、用词特点 1、新词。 语言是社会现象,它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的, 随着政治、经济、科学的日益发展,各行各业千变万化。为了表达新概念、新事物,就需要大量的词汇。现代英语中表达新事物、新概念的新词大多是率先出现在新闻英语中,然后再流行于世并为人们所熟知。&新&是新闻的生命, 同时也是新闻语言的生命。这是由新闻的本质所决定的。新闻报道要放开眼界、与时俱进, 将一切新事物、新现象、新思想、新潮流通过各种新闻媒介传播给广大受众。所以,新词首先就反映在新闻中。英语新闻中的时髦词举不胜举,例如:Year 2000 Bug Unstoppable forsome companies (计算机千年虫问题迫在眉睫);American Online: Often down,Never Out (美国在线: 屡挫不败);videophone(电视电话);cyberculture(网络文化);on-ling shopping(网上购物)。时髦新词语是时代的产物, 是社会经济变革和科学技术革命的结晶,它会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词汇使用中,所以,在阅读英语新闻时会不由自主地、牢固掌握一些常用和地道的英语词汇。如2008 年大选时,就出现了许多以Obama 作为词根的新词, 如:Obamism(奥巴马主义)、Obamist(奥巴马主义者)等。因此,这类新词的出现是伴随着特定的政治、社会等环境而产生的,它们具有明显的社会性,易于被读者所普遍接受。 2、旧词新义。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仅仅靠新词已经难以满足交际的需要,无法适应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发展的新事物和遇到的新问题,因此有必要赋予现有旧词以新的意义,扩大其内涵和外延。旧词新义不仅符合现代语言自身发展趋势,而且推陈出新、灵活、易于交际。现代英语中旧词新义的现象也往往是最先出现在英语新闻中,以后经人仿效,达到相当程度的普遍性后,才逐渐被吸收进词典, 正式成为现代英语词汇的。如:hawk和dove 这两个词原意分别为& 鹰& 和&鸽&,前者现在常被新闻记者用来指代政府内阁或会议中主张用武力解决争端的&强硬派&;后者常指代主张用和平手段解决争端的&温和派&。Light 原意表示轻的,现在新义表示低脂肪、低热量;rip off 原意表示撕掉,现在新义表示偷窃、骗取。又如brain 一词原意主要为&头脑&,现已与一些名词、动词构成许多具有新义的词语, 如:brain box (电脑, 电子计算机),brainchild(脑力劳动成果),brain drain(人才外流), brain gain(人才流入),brainstorm(群策群力; 献计献策),brain trust (智囊团),brain truster(智囊;顾问)。此类词在英语发展过程中原有的词义得到扩展和引申, 不仅给常用词带来简洁有力的新义,而且还使它们具有形象化的表达力,因此它们不但为人们所喜爱,并且越来越广泛地得到应用。它们有时虽然与原意风马牛不相及, 但在英语报刊中却层出不穷,大大丰富了现代英语的词汇。当然,这类词义的变化,其结果常造成它的引申义得到强化而本义却被掩盖。遇到这类词时,最好多加留意,切不可望文生义。 3、频繁使用委婉语。 委婉语可以用来帮助阅读者克服某种心理障碍,排除不愉快的联想,也为了阅读者顺耳、舒服等原因,新闻英语中常用委婉语,而且在现代英语中,其涉及面广,从不同程度上反映了西方人的行为准则和思想。新闻英语的作用在于传播信息和报道事实真相等,因此语言应该比较明确、客观、真实等,但由于有时候新闻对象的特殊性,因此为了顾及被报道对象的面子、尊严等,同时也为了新闻能够及时到达阅读者中,委婉语的使用就是经常被采纳的策略。如:ground war(地面战争)说成ground operation (地面行动);invasion(侵略)委婉称为pre-emptiveaction (先发制人的行动);retreat(撤退)说成strategic withdawal (战略转移)。又如:为了掩盖美国对伊拉克战争的真实性质,美英政府、军队和新闻界使用了许多委婉语。就在开战的当天,美国总统布什发表了电视讲话, 正式对伊拉克宣战。然而,通篇讲话却没有提到&war&这一使人敏感的字样。布什称the war 为OperationIraqi Freedom(伊拉克自由行)。 以上是对新闻英语语言特点的分析,希望能对英语学习者有用。
[&发布:能飞英语网&&&&编辑:能飞英语网&]
能飞英语网欢迎您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能飞视听学习软件
能飞背单词
英语学习方法
英语推荐文章
英语学习工具
版权所有 &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