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成像原理的成像规律中,“f”是什么?

凸透镜成像规律(作图理解)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凸透镜成像规律(作图理解)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初二物理中的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的 字母f、v、u、分别代表什么啊?
█幽灵军团q72
f(焦距):凸透镜的焦点到光心的距离V(像距):像到光心的距离u(物距):物体到光心的距离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透镜成像公式和透镜成像规律具体有什么联系?
透镜成像公式和透镜成像规律具体有什么联系?
09-03-04 &
透 镜 成 像1.透镜的光心,主轴,焦点和焦距透镜是利用光的折射现象控制光路和成像的光学器件.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两种,如图11-13和11-14所示.(1)光心:薄透镜的中心,用字母O表示.凡是通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原来的传播方向,这样的光线叫做透镜的光轴.(2)主轴;透镜的两个侧面,分别为两个球面的一部分,通过两个球面的中心的光轴C1C2叫做透镜的主轴.其它的光轴叫做副光轴,简称副轴.(3)焦点:平行于主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主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图11-13).平行于主轴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被发散,这些发散光线向反方向延长时也会交于一点,这个点叫做凹透镜的焦点(图11-14).凸透镜的焦点是实焦点;因凹透镜的焦点不是光线真正会聚的点,所以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凸透镜或凹透镜的两侧各有一个焦点,两个焦点关于光心是对称的.(4)焦距:透镜的焦点与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2.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从图11-13和11-14较容易看出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凹透镜起发散作用.但有时并不容易看出.需要正确理解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进镜的发散作用.如图11-15所示,原来发散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虽然仍为发散光线,但出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相比向主轴方向发生了偏折(无凸透镜时,出射光线继续沿原入射光线方向发散).这仍然体现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同理,如图11-16所示,原来会聚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虽然仍为会聚光线,但出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相比向偏离主轴的方向偏折,体现了凹透镜的发散作用.图11-17和图11-18平行光线分别经过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情形.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出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相比是否向主铀方向偏折来判断透镜的性质.3.透镜成像作图法物体的像是由物体上各物点所成的像组成的.物点成像的作图方法:画出透镜的符号,光心,主轴,焦点,从物体上选一点作为物点(通常是选物体的上端点或下端点),取物点发出的三条特殊光线中的任意两条,其折射光线的交点(或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就是该点的实像(或虚像).这三条特殊光线是:(1)跟主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2)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3)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注意:(1)像点是由同一物点发出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折射光线的交点,而不是不同物点的折射光线的交点.(2)在凹透镜成像时,不要把&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误解为图11-21所示的情况.因为这样一来,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相比偏向主轴,凹透镜变为&会聚透镜&了.这种错误的原因在于未能正确理解凹透镜虚焦点的含义.对于凹透镜,上述特殊光线应理解为&其延长线通过虚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4.透镜成像公式透镜所成的像的位置,除了用作图法求出外,还可以用透镜成像公式计算出来.(1)透镜成像公式:式中的u是物体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物距;υ是像到光心的距离,叫做像距;f是透镜的焦距.(2)放大率:像的长度跟物的长度的比叫做透镜的放大率,用m表示,即m & 0表示像是放大的;m 2f2f & υ & f缩 小u = 2fυ = 2f与物等大f & u υ & 2f放 大u = fυ = ∞不成像f & 0u & fυ & 0与物同侧放 大正 立虚 像放大镜凹透镜任意处f & υ & 0缩 小f & 0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透 镜 成 像1.透镜的光心,主轴,焦点和焦距透镜是利用光的折射现象控制光路和成像的光学器件.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两种,如图11-13和11-14所示.(1)光心:薄透镜的中心,用字母O表示.凡是通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原来的传播方向,这样的光线叫做透镜的光轴.(2)主轴;透镜的两个侧面,分别为两个球面的一部分,通过两个球面的中心的光轴C1C2叫做透镜的主轴.其它的光轴叫做副光轴,简称副轴.(3)焦点:平行于主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主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图11-13).平行于主轴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被发散,这些发散光线向反方向延长时也会交于一点,这个点叫做凹透镜的焦点(图11-14).凸透镜的焦点是实焦点;因凹透镜的焦点不是光线真正会聚的点,所以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凸透镜或凹透镜的两侧各有一个焦点,两个焦点关于光心是对称的.(4)焦距:透镜的焦点与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2.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从图11-13和11-14较容易看出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凹透镜起发散作用.但有时并不容易看出.需要正确理解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进镜的发散作用.如图11-15所示,原来发散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虽然仍为发散光线,但出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相比向主轴方向发生了偏折(无凸透镜时,出射光线继续沿原入射光线方向发散).这仍然体现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同理,如图11-16所示,原来会聚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虽然仍为会聚光线,但出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相比向偏离主轴的方向偏折,体现了凹透镜的发散作用.图11-17和图11-18平行光线分别经过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情形.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出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相比是否向主铀方向偏折来判断透镜的性质.3.透镜成像作图法物体的像是由物体上各物点所成的像组成的.物点成像的作图方法:画出透镜的符号,光心,主轴,焦点,从物体上选一点作为物点(通常是选物体的上端点或下端点),取物点发出的三条特殊光线中的任意两条,其折射光线的交点(或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就是该点的实像(或虚像).这三条特殊光线是:(1)跟主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2)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3)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注意:(1)像点是由同一物点发出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折射光线的交点,而不是不同物点的折射光线的交点.(2)在凹透镜成像时,不要把&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误解为图11-21所示的情况.因为这样一来,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相比偏向主轴,凹透镜变为&会聚透镜&了.这种错误的原因在于未能正确理解凹透镜虚焦点的含义.对于凹透镜,上述特殊光线应理解为&其延长线通过虚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4.透镜成像公式透镜所成的像的位置,除了用作图法求出外,还可以用透镜成像公式计算出来.(1)透镜成像公式:式中的u是物体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物距;υ是像到光心的距离,叫做像距;f是透镜的焦距.(2)放大率:像的长度跟物的长度的比叫做透镜的放大率,用m表示,即m & 0表示像是放大的;m 2f2f & υ & f缩 小u = 2fυ = 2f与物等大f & u υ & 2f放 大u = fυ = ∞不成像f & 0u & fυ & 0与物同侧放 大正 立虚 像放大镜凹透镜任意处f & υ & 0缩 小f & 0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透 镜 成 像1.透镜的光心,主轴,焦点和焦距透镜是利用光的折射现象控制光路和成像的光学器件.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两种,如图11-13和11-14所示.(1)光心:薄透镜的中心,用字母O表示.凡是通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原来的传播方向,这样的光线叫做透镜的光轴.(2)主轴;透镜的两个侧面,分别为两个球面的一部分,通过两个球面的中心的光轴C1C2叫做透镜的主轴.其它的光轴叫做副光轴,简称副轴.(3)焦点:平行于主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主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图11-13).平行于主轴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被发散,这些发散光线向反方向延长时也会交于一点,这个点叫做凹透镜的焦点(图11-14).凸透镜的焦点是实焦点;因凹透镜的焦点不是光线真正会聚的点,所以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凸透镜或凹透镜的两侧各有一个焦点,两个焦点关于光心是对称的.(4)焦距:透镜的焦点与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2.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从图11-13和11-14较容易看出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凹透镜起发散作用.但有时并不容易看出.需要正确理解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进镜的发散作用.如图11-15所示,原来发散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虽然仍为发散光线,但出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相比向主轴方向发生了偏折(无凸透镜时,出射光线继续沿原入射光线方向发散).这仍然体现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同理,如图11-16所示,原来会聚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虽然仍为会聚光线,但出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相比向偏离主轴的方向偏折,体现了凹透镜的发散作用.图11-17和图11-18平行光线分别经过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情形.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出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相比是否向主铀方向偏折来判断透镜的性质.3.透镜成像作图法物体的像是由物体上各物点所成的像组成的.物点成像的作图方法:画出透镜的符号,光心,主轴,焦点,从物体上选一点作为物点(通常是选物体的上端点或下端点),取物点发出的三条特殊光线中的任意两条,其折射光线的交点(或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就是该点的实像(或虚像).这三条特殊光线是:(1)跟主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2)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3)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注意:(1)像点是由同一物点发出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折射光线的交点,而不是不同物点的折射光线的交点.(2)在凹透镜成像时,不要把&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误解为图11-21所示的情况.因为这样一来,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相比偏向主轴,凹透镜变为&会聚透镜&了.这种错误的原因在于未能正确理解凹透镜虚焦点的含义.对于凹透镜,上述特殊光线应理解为&其延长线通过虚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4.透镜成像公式透镜所成的像的位置,除了用作图法求出外,还可以用透镜成像公式计算出来.(1)透镜成像公式:式中的u是物体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物距;υ是像到光心的距离,叫做像距;f是透镜的焦距.(2)放大率:像的长度跟物的长度的比叫做透镜的放大率,用m表示,即m & 0表示像是放大的;m 2f2f & υ & f缩 小u = 2fυ = 2f与物等大f & u υ & 2f放 大u = fυ = ∞不成像f & 0u & fυ & 0与物同侧放 大正 立虚 像放大镜凹透镜任意处f & υ & 0缩 小f & 0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透 镜 成 像1.透镜的光心,主轴,焦点和焦距透镜是利用光的折射现象控制光路和成像的光学器件.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两种,如图11-13和11-14所示.(1)光心:薄透镜的中心,用字母o表示.凡是通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原来的传播方向,这样的光线叫做透镜的光轴.(2)主轴;透镜的两个侧面,分别为两个球面的一部分,通过两个球面的中心的光轴c1c2叫做透镜的主轴.其它的光轴叫做副光轴,简称副轴.(3)焦点:平行于主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主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图11-13).平行于主轴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被发散,这些发散光线向反方向延长时也会交于一点,这个点叫做凹透镜的焦点(图11-14).凸透镜的焦点是实焦点;因凹透镜的焦点不是光线真正会聚的点,所以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凸透镜或凹透镜的两侧各有一个焦点,两个焦点关于光心是对称的.(4)焦距:透镜的焦点与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2.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从图11-13和11-14较容易看出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凹透镜起发散作用.但有时并不容易看出.需要正确理解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进镜的发散作用.如图11-15所示,原来发散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虽然仍为发散光线,但出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相比向主轴方向发生了偏折(无凸透镜时,出射光线继续沿原入射光线方向发散).这仍然体现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同理,如图11-16所示,原来会聚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虽然仍为会聚光线,但出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相比向偏离主轴的方向偏折,体现了凹透镜的发散作用.图11-17和图11-18平行光线分别经过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情形.因此, 们可以根据出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相比是否向主铀方向偏折来判断透镜的性质.3.透镜成像作图法物体的像是由物体上各物点所成的像组成的.物点成像的作图方法:画出透镜的符号,光心,主轴,焦点,从物体上选一点作为物点(通常是选物体的上端点或下端点),取物点发出的三条特殊光线中的任意两条,其折射光线的交点(或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就是该点的实像(或虚像).这三条特殊光线是:(1)跟主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2)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3)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注意:(1)像点是由同一物点发出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折射光线的交点,而不是不同物点的折射光线的交点.(2)在凹透镜成像时,不要把&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误解为图11-21所示的情况.因为这样一来,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相比偏向主轴,凹透镜变为&会聚透镜&了.这种错误的原因在于未能正确理解凹透镜虚焦点的含义.对于凹透镜,上述特殊光线应理解为&其延长线通过虚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4.透镜成像公式透镜所成的像的位置,除了用作图法求出外,还可以用透镜成像公式计算出来.(1)透镜成像公式:式中的u是物体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物距;υ是像到光心的距离,叫做像距;f是透镜的焦距.(2)放大率:像的长度跟物的长度的比叫做透镜的放大率,用m表示,即m & 0表示像是放大的;m 2f2f & υ & f缩 小u = 2fυ = 2f与物等大f & u υ & 2f放 大u = fυ = ∞不成像f & 0u & fυ & 0与物同侧放 大正 立虚 像放大镜凹透镜任意处f & υ & 0缩 小f & 0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透 镜 成 像1.透镜的光心,主轴,焦点和焦距透镜是利用光的折射现象控制光路和成像的光学器件.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两种,如图11-13和11-14所示.(1)光心:薄透镜的中心,用字母O表示.凡是通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原来的传播方向,这样的光线叫做透镜的光轴.(2)主轴;透镜的两个侧面,分别为两个球面的一部分,通过两个球面的中心的光轴C1C2叫做透镜的主轴.其它的光轴叫做副光轴,简称副轴.(3)焦点:平行于主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主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图11-13).平行于主轴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被发散,这些发散光线向反方向延长时也会交于一点,这个点叫做凹透镜的焦点(图11-14).凸透镜的焦点是实焦点;因凹透镜的焦点不是光线真正会聚的点,所以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凸透镜或凹透镜的两侧各有一个焦点,两个焦点关于光心是对称的.(4)焦距:透镜的焦点与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2.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从图11-13和11-14较容易看出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凹透镜起发散作用.但有时并不容易看出.需要正确理解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进镜的发散作用.如图11-15所示,原来发散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虽然仍为发散光线,但出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相比向主轴方向发生了偏折(无凸透镜时,出射光线继续沿原入射光线方向发散).这仍然体现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同理,如图11-16所示,原来会聚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虽然仍为会聚光线,但出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相比向偏离主轴的方向偏折,体现了凹透镜的发散作用.图11-17和图11-18平行光线分别经过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情形.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出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相比是否向主铀方向偏折来判断透镜的性质.3.透镜成像作图法物体的像是由物体上各物点所成的像组成的.物点成像的作图方法:画出透镜的符号,光心,主轴,焦点,从物体上选一点作为物点(通常是选物体的上端点或下端点),取物点发出的三条特殊光线中的任意两条,其折射光线的交点(或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就是该点的实像(或虚像).这三条特殊光线是:(1)跟主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2)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3)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注意:(1)像点是由同一物点发出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折射光线的交点,而不是不同物点的折射光线的交点.(2)在凹透镜成像时,不要把&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误解为图11-21所示的情况.因为这样一来,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相比偏向主轴,凹透镜变为&会聚透镜&了.这种错误的原因在于未能正确理解凹透镜虚焦点的含义.对于凹透镜,上述特殊光线应理解为&其延长线通过虚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4.透镜成像公式透镜所成的像的位置,除了用作图法求出外,还可以用透镜成像公式计算出来.(1)透镜成像公式:式中的u是物体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物距;υ是像到光心的距离,叫做像距;f是透镜的焦距.(2)放大率:像的长度跟物的长度的比叫做透镜的放大率,用m表示,即m & 0表示像是放大的;m 2f2f & υ & f缩 小u = 2fυ = 2f与物等大f & u υ & 2f放 大u = fυ = ∞不成像f & 0u & fυ & 0与物同侧放 大正 立虚 像放大镜凹透镜任意处f & υ & 0缩 小f & 0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透 镜 成 像1.透镜的光心,主轴,焦点和焦距透镜是利用光的折射现象控制光路和成像的光学器件.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两种,如图11-13和11-14所示.(1)光心:薄透镜的中心,用字母O表示.凡是通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原来的传播方向,这样的光线叫做透镜的光轴.(2)主轴;透镜的两个侧面,分别为两个球面的一部分,通过两个球面的中心的光轴C1C2叫做透镜的主轴.其它的光轴叫做副光轴,简称副轴.(3)焦点:平行于主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主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图11-13).平行于主轴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被发散,这些发散光线向反方向延长时也会交于一点,这个点叫做凹透镜的焦点(图11-14).凸透镜的焦点是实焦点;因凹透镜的焦点不是光线真正会聚的点,所以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凸透镜或凹透镜的两侧各有一个焦点,两个焦点关于光心是对称的.(4)焦距:透镜的焦点与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2.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从图11-13和11-14较容易看出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凹透镜起发散作用.但有时并不容易看出.需要正确理解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进镜的发散作用.如图11-15所示,原来发散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虽然仍为发散光线,但出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相比向主轴方向发生了偏折(无凸透镜时,出射光线继续沿原入射光线方向发散).这仍然体现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同理,如图11-16所示,原来会聚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虽然仍为会聚光线,但出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相比向偏离主轴的方向偏折,体现了凹透镜的发散作用.图11-17和图11-18平行光线分别经过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情形.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出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相比是否向主铀方向偏折来判断透镜的性质.3.透镜成像作图法物体的像是由物体上各物点所成的像组成的.物点成像的作图方法:画出透镜的符号,光心,主轴,焦点,从物体上选一点作为物点(通常是选物体的上端点或下端点),取物点发出的三条特殊光线中的任意两条,其折射光线的交点(或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就是该点的实像(或虚像).这三条特殊光线是:(1)跟主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2)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3)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注意:(1)像点是由同一物点发出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折射光线的交点,而不是不同物点的折射光线的交点.(2)在凹透镜成像时,不要把&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误解为图11-21所示的情况.因为这样一来,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相比偏向主轴,凹透镜变为&会聚透镜&了.这种错误的原因在于未能正确理解凹透镜虚焦点的含义.对于凹透镜,上述特殊光线应理解为&其延长线通过虚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4.透镜成像公式透镜所成的像的位置,除了用作图法求出外,还可以用透镜成像公式计算出来.(1)透镜成像公式:式中的u是物体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物距;υ是像到光心的距离,叫做像距;f是透镜的焦距.(2)放大率:像的长度跟物的长度的比叫做透镜的放大率,用m表示,即m & 0表示像是放大的;m 2f2f & υ & f缩 小u = 2fυ = 2f与物等大f & u υ & 2f放 大u = fυ = ∞不成像f & 0u & fυ & 0与物同侧放 大正 立虚 像放大镜凹透镜任意处f & υ & 0缩 小f & 0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透 镜 成 像 1.透镜的光心,主轴,焦点和焦距 透镜是利用光的折射现象控制光路和成像的光学器件.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两种,如图11-13和11-14所示. (1)光心:薄透镜的中心,用字母O表示.凡是通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原来的传播方向,这样的光线叫做透镜的光轴. (2)主轴;透镜的两个侧面,分别为两个球面的一部分,通过两个球面的中心的光轴C1C2叫做透镜的主轴.其它的光轴叫做副光轴,简称副轴. (3)焦点:平行于主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主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图11-13).平行于主轴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被发散,这些发散光线向反方向延长时也会交于一点,这个点叫做凹透镜的焦点(图11-14).凸透镜的焦点是实焦点;因凹透镜的焦点不是光线真正会聚的点,所以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凸透镜或凹透镜的两侧各有一个焦点,两个焦点关于光心是对称的. (4)焦距:透镜的焦点与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2.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从图11-13和11-14较容易看出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凹透镜起发散作用.但有时并不容易看出.需要正确理解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进镜的发散作用.如图11-15所示,原来发散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虽然仍为发散光线,但出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相比向主轴方向发生了偏折(无凸透镜时,出射光线继续沿原入射光线方向发散).这仍然体现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同理,如图11-16所示,原来会聚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虽然仍为会聚光线,但出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相比向偏离主轴的方向偏折,体现了凹透镜的发散作用.图11-17和图11-18平行光线分别经过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情形. 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出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相比是否向主铀方向偏折来判断透镜的性质. 3.透镜成像作图法 物体的像是由物体上各物点所成的像组成的.物点成像的作图方法:画出透镜的符号,光心,主轴,焦点,从物体上选一点作为物点(通常是选物体的上端点或下端点),取物点发出的三条特殊光线中的任意两条,其折射光线的交点(或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就是该点的实像(或虚像).这三条特殊光线是: (1)跟主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 (2)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 (3)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 注意:(1)像点是由同一物点发出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折射光线的交点,而不是不同物点的折射光线的交点. (2)在凹透镜成像时,不要把&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误解为图11-21所示的情况.因为这样一来,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相比偏向主轴,凹透镜变为&会聚透镜&了.这种错误的原因在于未能正确理解凹透镜虚焦点的含义.对于凹透镜,上述特殊光线应理解为&其延长线通过虚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4.透镜成像公式 透镜所成的像的位置,除了用作图法求出外,还可以用透镜成像公式计算出来. (1)透镜成像公式: 式中的u是物体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物距;υ是像到光心的距离,叫做像距;f是透镜的焦距. (2)放大率:像的长度跟物的长度的比叫做透镜的放大率,用m表示,即 m & 0表示像是放大的;m 2f 2f & υ & f 缩 小 u = 2f υ = 2f 与物等大 f & u υ & 2f 放 大 u = f υ = ∞ 不成像 f & 0 u & f υ & 0 与物同侧 放 大 正 立 虚 像 放大镜 凹透镜 任意处 f & υ & 0 缩 小 f & 0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公式是规律的定量描述,可以说公式就是规律。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焦*物) / (物-焦)=像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以通过画光路图去理解.在光路图中凸透镜用图a表示.O点为光心.F为焦点.图b中A′B′是物体AB经透镜所成的像.(1)请画出图b中两条入射光线的出射光线.完成成像光路图,(2)在图b中.物距用u表示.即u=BO,像距用v表示.即v=OB′,焦距用f表示.即f=OF.请运用几何知识证明: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成绩波动大?难提高?听顶级名师视频辅导,
& 题目详情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以通过画光路图去理解。在光路图中凸透镜用图a表示,O点为光心,F为焦点。图b中A′B′是物体AB经透镜所成的像。(1)请画出图b中两条入射光线的出射光线,完成成像光路图;(2)在图b中,物距用u表示,即u=BO;像距用v表示,即v=OB′;焦距用f表示,即f=OF。请运用几何知识证明: 
(1)光路图如下图所示。(2)如图b所示,由题意可知:△OAB∽△OA′B′ 即: ∵△AA′C∽△OA′F ∴ 由题意知OB′= v,BB′=OB+OB′=u+v,AC=OB= u OF=f ∴ 变形得: 即:【解析】试题分析:(1)凸透镜成像中,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出射光线经过凸透镜焦点,连接OA′、CA′,A、O、A′在一条直线上C、F、A′在一条直线上。(2)如图b所示,△OAB∽△OA′B′ 即: ∵△AA′C∽△OA′F ∴ 由题意知OB′= v,BB′=OB+OB′=u+v,AC=OB= u,OF=f,∴ 变形得: 即:考点:凸透镜成像光路作图,物距、像距、焦距定量关系证明(凸透镜成像规律定量研究)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临沂卷)物理(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光的反射,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15°时,反射角也为15°B.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C.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宁夏卷)物理(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3分)在家庭电路里,有时需要把两根导线连接起来使用,但连接处往往比别处更容易发热,甚至引起火灾,这是为什么?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安徽卷)物理(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一均匀的长方体浸没在液体中,如图所示。已知它的底面积为S,上表面所处深度为h1,下表面所处深度为h2,则长方体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表达式为 、浮力表达式为 。(液体密度ρ液和g为已知量)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威海卷)物理(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分)POS刷卡机的广泛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POS机的刷卡位置有一个绕有线圈的小铁环制成的检测头(如图所示).在使用时,将带有磁条的信用卡在POS机指定位置刷一下,检测头的线圈中就会产生变化的电流,POS机便可读出磁条上的信息.下图中能反映POS刷卡机读出信息原理的是(  )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东营卷)物理(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日,在云南省盈江县发生6.1级地震,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
声波产生;医生用的“B超”是利用
声波获得信息.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东营卷)物理(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表明:中学生近视发生率急剧上升,且低龄化,甲、乙两眼睛的成像示意图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B.甲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C.乙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D.乙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安徽卷)物理(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身高相同的兄弟二人用一根重力不计的均匀扁担抬起一个900N的重物。已知扁担长为1.8m,重物悬挂点与哥哥的肩之间的距离OA=0.8m,如图所示。则A.以哥哥的肩A为支点,可计算出弟弟承担的压力为400NB.以O为支点,可计算出兄弟二人承担的压力之比为4:9C. 以O为支点,可计算出兄弟二人承担的压力之比为9:5D.以弟弟的肩B为支点,可计算出哥哥承担的压力为600N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遂宁卷)物理(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7分)如图甲所示,一个边长为1m的正方体静止在湖底,上表面离水面深度为h.现用一根粗细和重力不计的绳子,将该物体从水底竖直向上拉,直至完全拉出水面,在整个拉动过程中物体始终保持匀速运动,拉力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10N/kg,ρ水=1.0×103kg/m3)求:(1)物体在露出水面前受到水的浮力是多少N?(2)物体在露出水面前受到绳子的拉力是多少N?(3)物体的密度是多少kg/m3(4)物体在水底时,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强是多少Pa?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凸透镜成像原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