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悄地提醒》半命题作文写一篇500字作文!

求帮写一篇叫《悄悄地提醒》的作文,600字左右,初一水平_百度知道
求帮写一篇叫《悄悄地提醒》的作文,600字左右,初一水平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悄悄地提醒 】作文范文:  喧嚣与繁杂,成了这时代的通病;炒作与呵斥,演绎了诸多的新闻;悄悄地提醒,来得实在正是时候;心灵鸡汤,抚慰了一颗躁动的心灵。   你悄悄地提醒我,我悄悄地提醒你。让我们真正和谐地奔向美好的明天!   你的真诚,是那么地感人;你的善意,是那么地清纯;你的美德,是那么地高尚;你的一个悄悄地提醒,是那么神奇、那么地能够扭转乾坤。   不需要三令五声,不需要大张旗鼓,不需要声嘶力竭,不需要文山会海,也不需要十二道金牌,更不需要强力推进……只需要你一个悄悄地提醒,就足够改变我的命运。   在我迷茫的时候,你一个眼神,充满了鼓励;在我失意的时候,你一个开心的笑容,传递了信心;在我失败的时候,你一条短信,燃起了我的激情……悄悄地提醒,胜过那雷霆万钧。   小时候,我顽皮地下河洗澡,是妈妈大声地喊我回家,并给了我一次悄悄地提醒——“不要做水鬼的孩子!”在我的心里烙下了深深的印痕。   小学的时候,下大雨,我的油纸伞使劲地转来转去,看那水珠成圆圈状飞洒,忽然一阵大风起兮伞飞扬,戳破了同伴的油纸伞,我吓得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是父亲悄悄地提醒——“快去,与那同学换把伞。”在我的心里播下了善良的种子。   当年中考前夕的时候,一次体育课,我不小心把脚踝骨扭了,老师把我背到医院,同学们也纷纷看望我,面对紧张的复习,我急得不知如是好。是班主任悄悄地提醒我——“相信自己,我能行!”在我的心田上绽放了一朵盛开的莲花。   工作以来,面对那些不太听话的孩子们,总希望他们端正态度,明确目标,改进方法,千方百计地提高成绩,养成问了礼貌的习惯和优良的情操。有时候就悄悄地提醒——“在危险的边缘,不要滑得太远。”也让许多的孩子们铭记在心。   贪污腐败,是缺乏有人悄悄地提醒——党纪国法之外的一个悄悄地提醒;失去理智,是缺乏有人悄悄地提醒——冲动就要受到惩罚的悄悄地提醒;心生邪念,是缺乏有人悄悄地提醒——忠言逆耳利于行的悄悄地提醒。 忠诚于事业,忠实于家庭,忠贞于爱情,忠爱于大自然,钟情于人生——让我们互相多一点悄悄地提醒!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作文内容:
小考作文的命题趋向分析500字
发布日期:日 00时
第1篇 小考作文的命题趋向分析500字
  小考作文的命题趋向分析
  小学升初中考试是对6年小学学习效果的检验,小考中的作文考试是令许多同学颇感头痛的。那么究竟小考作文考试是么呢,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中考作文以高考作文为导向,小学作文自然紧跟着中考作文。近几年,高考作文的多不断变化,也间接的影响到了小考作文的命题走向。
  认真分析近几年的小考作文题,主要有这几个方面的变化。
  1、&&&&&&&& 开放性题型增多
  所谓“开放性命题”主要指的是“半命题”和“自命题”的形式。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小作文题经常出现“童年”,“老师”,“我的爸爸”,“我的妈妈”之类,这样的作文给定了题目,学生的发挥性就不大,必须按照试卷给出的题目来确定思路。但近几年,小考中常常出现半命题作文和自命题作文。入2002年北京市东城区小考作文题目:
  && 再过20年,我们都会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坚守在祖国的各个岗位上,为祖国做出应有的贡献。请你写一篇幻想作文,描绘20年后你班同学的一聚会。
  作文试题:20年后的……
  此类作问题就便于学生打开思路,主题是20年后的情景,但20年后的具体什么,学生就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作文主要荣来确定以恰当的题目。
  2、&&&&&&&& 降低审题难度
  &&& 近两年的小考作文题,即实体已比较明显的考题,一般也写出提示语,来帮助考生打开思路。如2002年北京市朝阳区的小考作文题:
  &&& 我是――迷
  &&& 要求:你最爱好什么?是画画,下棋,练书法,剪报,还是跳皮筋,踢足球……
  你为什么对他那么着迷?是增长知识提高技艺,还是受到了启示,感受到了乐趣?请选一件写来。
  &&& 聪明的考生可以看出,这个要求几乎就是以文章的提纲:先写自己的爱好,再写爱好的原因,这样的作文题审题就不难了。
  3、&&&&&&&& 谈化文体
  &谈化问题,就是考题不硬性规定体裁,有以下几个意思:第一,动笔前,有选择的充分自由;第二,写作中,有综合运用多种表现方式的自由;第三,评判时,不对文体苛求。“淡化文体”有什么好处呢?它提供考生一个更大的平台,你写什么文体拿手就什么文体。比如,“美丽的校园”这样的一个题目,你可以写成散文,也可以写反映校园信封上的记叙文,还可以写篇想象类作文,描写50年后的校园景象。
  4、&&&&&&&& 题材贴近学生生活
  考试作文不能是自由写作,否则难以统一评分标准,还要防止学生套用现成文。因此既要有一定限制,又要有启发性,使学生有事可叙,有人可记,有景可写,有情可抒,有感可发。所以近几年的小考作文命题非常贴近学生生活。如2002年的杭州市小考作文《我学会了一样家务活》就很好地体现了贴近学生生活的特点。
  5、&&&&&&&& 想象类作文命题浮出水面
  想象类作文命题是近几年新出现的类型。这类题型有什么好处呢?其规定的内容与原材料或生活真是有较大距离,这就为考生提供了开阔的展示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空间。如2002年北京市东城区和西城区都出的想象类作文。西城区的题目是:
  假如我是――
  要求:
  在横线上填上你想象的内容。
  写成一片发挥想象的文章。
  想象要大胆,情节要合理,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挚。
  表达上要有一定的条理,语句通顺,书写工整。
  字数在400字左右。
第2篇 小升初考试作文的命题趋向分析500字
  小学升初中考试是对6年小学学习效果的检验,小考中的作文考试是令许多同学颇感头痛的。那么究竟小考作文考试是么呢,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中考作文以高考作文为导向,小学作文自然紧跟着中考作文。近几年,高考作文的多不断变化,也间接的影响到了小考作文的命题走向。
  认真分析近几年的小考作文题,主要有这几个方面的变化。
  1、开放性题型增多
  所谓“开放性命题”主要指的是“半命题”和“自命题”的形式。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小作文题经常出现“童年”,“老师”,“我的爸爸”,“我的妈妈”之类,这样的作文给定了题目,学生的发挥性就不大,必须按照试卷给出的题目来确定思路。但近几年,小考中常常出现半命题作文和自命题作文。入2002年北京市东城区小考作文题目:
  再过20年,我们都会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坚守在祖国的各个岗位上,为祖国做出应有的贡献。请你写一篇幻想作文,描绘20年后你班同学的一聚会。
  作文试题:20年后的……
  此类作问题就便于学生打开思路,主题是20年后的情景,但20年后的具体什么,学生就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作文主要荣来确定以恰当的题目。
  2、降低审题难度
  近两年的小考作文题,即实体已比较明显的考题,一般也写出提示语,来帮助考生打开思路。如2002年北京市朝阳区的小考作文题:
  我是——迷
  要求:你最爱好什么?是画画,下棋,练书法,剪报,还是跳皮筋,踢足球……
  你为什么对他那么着迷?是增长知识提高技艺,还是受到了启示,感受到了乐趣?请选一件写来。
  聪明的考生可以看出,这个要求几乎就是以文章的提纲:先写自己的爱好,再写爱好的原因,这样的作文题审题就不难了。
  3、谈化文体
  谈化问题,就是考题不硬性规定体裁,有以下几个意思:第一,动笔前,有选择的充分自由;第二,写作中,有综合运用多种表现方式的自由;第三,评判时,不对文体苛求。“淡化文体”有什么好处呢?它提供考生一个更大的平台,你写什么文体拿手就什么文体。比如,“美丽的校园”这样的一个题目,你可以写成散文,也可以写反映校园信封上的记叙文,还可以写篇想象类作文,描写50年后的校园景象。
  4、题材贴近学生生活
  考试作文不能是自由写作,否则难以统一评分标准,还要防止学生套用现成文。因此既要有一定限制,又要有启发性,使学生有事可叙,有人可记,有景可写,有情可抒,有感可发。所以近几年的小考作文命题非常贴近学生生活。如2002年的杭州市小考作文《我学会了一样家务活》就很好地体现了贴近学生生活的特点。
  5、想象类作文命题浮出水面
  想象类作文命题是近几年新出现的类型。这类题型有什么好处呢?其规定的内容与原材料或生活真是有较大距离,这就为考生提供了开阔的展示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空间。如2002年北京市东城区和西城区都出的想象类作文。西城区的题目是:
  假如我是——
  要求:
  在横线上填上你想象的内容。
  写成一片发挥想象的文章。
  想象要大胆,情节要合理,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挚。
  表达上要有一定的条理,语句通顺,书写工整。
  字数在400字左右。第3篇 2008年高考作文命题特点及2009年趋势分析500字
  2008年的高考已由远及近,终于渐行渐远,但留下的声音的回响让静心聆听者明白脚步的来处和去处。静心地等待过后,体验到的是会心的一笑和笑过后的颔首顿悟。那会心的一笑已绽放在昨天晴朗的天空下,如今思考正紧锁在我们的眉间,刻画着明年的嫣然。
  来处,已明白如话;去处,已玄机再现。
  一、2008年高考作文回望
  2008年高考早已硝烟已尽,但留给我的体验、反思、总结还在继续:形式多样的命题形式、理性思辨的命题思想、强化限制的命题原则等带来的是不断地讨论与体会。
  1.命题格局:话题淡出舞台,命题、材料作文中分天下
  纵观2008年18套高考试题,自1998年登上舞台进而一统天下的话题作文,已经失去了主宰地位,四川卷以“坚强”为话题、山东卷以“春来草自青”为话题是硕果仅存的两份话题作文。而2006年第一次投入视野的新材料作文,已占据半壁江山,全国卷一、全国卷二、北京、湖南、江西、辽宁、福建、海南宁夏共8份试题选择了形式多样的材料作文。另外半壁江山由命题作文占据,共8份,分别是上海以“他们”为题、天津以“人之常情”为题、广东以“不要轻易说‘不’”为题、重庆卷以“在自然中生活”、江苏卷以“好奇心”为题、浙江卷以“触摸都市或感受乡村”为题、湖北卷以“举手投足之间”为题、安徽卷以“带着感动出发”为题。这些命题作文,有的前面有材料及提示,然后引出题目,如上海、江苏、重庆等,有的直接给出题目,如天津、广东、安徽等。
  2.命题思想:注重理性思辨,凸显生活体验
  以人为本,体现人文精神,以感悟为手段,发掘情感体验,是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思路;以理性为目的,培养创新思辨能力,是衡量高考作文质量的一个标准。从整体上来看,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呈现出人本化、生活化、体验化、理性化的新思路:体现了一个注重——注重理性;体现了两个回归——回归人本,回归生活。命题内容上,渗透了三个体验——人文体验,青春体验,科学体验。要求考生以自己所知之事晓人,以自己所明之理服人,以自己所蓄之情感人。2008年命题内容在往年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的拓展,更鲜明地突显了人文关怀,更充分地关注了人的自身(如四川卷的“坚强”、江苏卷的“好奇心”、上海卷的“他们”)、体验(如湖北卷“举手投足之间”、安徽卷的“带着感动出发”)、发展(天津卷“人之常情”)、成长(如重庆卷的“在自然中生活”)、思想与行动的关系(如福建卷三种不同的选择,形成不同的人生)等等。这些考题,充分响应了“观察·体验·感悟”的新课标精神,或要求考生写“感悟”、“感想”与“感受”,或要求考生谈“看法”与“认识”,人情味浓郁了,文化味加重了。2008年是华夏民族灾难深重的一年,关注现实是作文题目的一大亮点,全国卷一直接运用震灾的材料作为作文材料,北京的小作文用45个字对“地震的废墟中,一只时钟停在了2点28分”的漫画写出自己的感想,四川卷以“坚强”为话题,江西卷以田鼠的口吻或者田鼠的天敌的口吻给人类写封信等,它们既具有密切联系实际的现实性,又有很强的理性思考的灵活性,考生可能写得有深有浅,但一定会有话可说。这种变化,给高考作文命题吹来了一股清新之风,恰如韩愈所言:“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3.命题原则:内容高度放开,限制逐渐呈现
  2008年高考作文命题显露出开放性与限制性并存的新风向。在话题作文形式没有出现以前,高考作文对文体的要求比较严格;话题作文出现以后,对文体的限制逐渐放松,直至“文体不限”;从2005年开始,部分省市对作文文体开始提出明确要求。2006年有回归传统、提倡文体写作的倾向,并首次彻底打破了长期以来“文体不限”一统天下的局面,湖南卷明确要求以“谈意气”为题写一篇议论文;2007年湖南卷以“诗意地生活”为题,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2008年湖南卷,继续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中的意境和哲理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在内容指向上,坚持高度开放的原则,试题有较强的激发功能,能让每位考生有话可说;新材料作文,不限话题,指向宽泛,允许考生自由解读,如全国卷I和全国巷Ⅱ;话题作文与新命题作文,皆无强制性主题的限制,便于考生自由驰骋。
  4.命题风格:紧扣整体趋势,地域特征存在。
  从内容上看,高考命题往往会与全国的整体风格保持相对稳定,同时又往往能够反映考区的思想状况与经济水平。从命题形式上看,各地考题的延续性更为明显,纵观近两年的考题,上海、江苏等地采用的均为命题作文,全国卷一、全国卷二、北京、海南等地采用的均是材料作文,四川、山东仍然采用话题作文,其余等地则年年有所变化。从要求上看,有些考区特色鲜明,如湖南卷连续多年对文体都提出强制性要求,浙江卷近三年的考题虽然各不相同,但这些考题或在题目中、或在材料中、或在要求中蕴含着“情感”。
  二、2009年作文预测
  为了保持高考作文的选拔性,纠正盲目猜题的不良风气,2009年高考作文命题会呈现“稳中有变”的趋势。“稳”是前提,“变”是趋势。具体来说,我们应该关注三大新趋势:
  1.内容:关注生活
  调研近三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常考的角度如下:人生哲理,如冷热、远近、曲伸等;人生观、价值观,如生命、奉献、幸福等;人与自然,如环保、自然对人的启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学会认识,如认识自己、自然、人生、社会等;理性分析,如感性和理性、人性、理智、自我等;传统美德,如礼貌、孝顺、谦逊等;现实生活,如贫富、生存、奋斗、坚持等;道德法律,如公德、反腐倡廉、平等等;集体观念,如团结、合作等;心理健康,如自卑、承受力、孤独等;人文关怀,如老人、残疾人、乞丐、农民工等;为人处世,如宽容、帮助、表现自我等;读书做人,如成熟、情操、品位等。
  这些角度,常考常新,2009年将会更加关注生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有理可论。
  2.题型:稳中求变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话题作文将会淡化,材料作文、命题作文相对稳定。虽然各地命题存在一定的延续性,但命题形式上“稳中求变”是今后的命题趋势,如长期以话题作文出现的省市,应该关注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的写作;长期以命题作文出现的省市,则应加强材料作文的指导;而连续几年都用材料作文进行考查的省市,则多关注命题作文。
  3.要求:限制增加
  针对近年来高考“四不像”作文和胡编乱造、缺少生动记叙、缺乏深刻推理等系列问题的出现,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中增加了“感情真实”、“内容丰富”等要求。为了从根本上整治文体不明的现象,大多省市都由以前话题作文时开放式的“体裁不限”,改为“文体自选”。这个变化说明高考阅卷的评分标准对文体有了严格的要求,那种不伦不类的作文是无法获得高分的。而湖南卷更是走在全国前列,在文体上要求特别严格,北京、上海等地的考生更应该注重议论文的训练与写作。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孙子用兵作战的这句名言,对于我们高考作文也非常贴切。尽管考题年年标新立异,但我们只要抓住了规律,掌握了命题的特点和趋势,备考就会有条不紊,事半功倍。第4篇 2008年高考作文命题特点及2009年趋势分析500字
  2008年的高考已由远及近,终于渐行渐远,但留下的声音的回响让静心聆听者明白脚步的来处和去处。静心地等待过后,体验到的是会心的一笑和笑过后的颔首顿悟。那会心的一笑已绽放在昨天晴朗的天空下,如今思考正紧锁在我们的眉间,刻画着明年的嫣然。
  来处,已明白如话;去处,已玄机再现。
  一、2008年高考作文回望
  2008年高考早已硝烟已尽,但留给我的体验、反思、总结还在继续:形式多样的命题形式、理性思辨的命题思想、强化限制的命题原则等带来的是不断地讨论与体会。
  1.命题格局:话题淡出舞台,命题、材料作文中分天下
  纵观2008年18套高考试题,自1998年登上舞台进而一统天下的话题作文,已经失去了主宰地位,四川卷以“坚强”为话题、山东卷以“春来草自青”为话题是硕果仅存的两份话题作文。而2006年第一次投入视野的新材料作文,已占据半壁江山,全国卷一、全国卷二、北京、湖南、江西、辽宁、福建、海南宁夏共8份试题选择了形式多样的材料作文。另外半壁江山由命题作文占据,共8份,分别是上海以“他们”为题、天津以“人之常情”为题、广东以“不要轻易说‘不’”为题、重庆卷以“在自然中生活”、江苏卷以“好奇心”为题、浙江卷以“触摸都市或感受乡村”为题、湖北卷以“举手投足之间”为题、安徽卷以“带着感动出发”为题。这些命题作文,有的前面有材料及提示,然后引出题目,如上海、江苏、重庆等,有的直接给出题目,如天津、广东、安徽等。
  2.命题思想:注重理性思辨,凸显生活体验
  以人为本,体现人文精神,以感悟为手段,发掘情感体验,是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思路;以理性为目的,培养创新思辨能力,是衡量高考作文质量的一个标准。从整体上来看,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呈现出人本化、生活化、体验化、理性化的新思路:体现了一个注重——注重理性;体现了两个回归——回归人本,回归生活。命题内容上,渗透了三个体验——人文体验,青春体验,科学体验。要求考生以自己所知之事晓人,以自己所明之理服人,以自己所蓄之情感人。2008年命题内容在往年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的拓展,更鲜明地突显了人文关怀,更充分地关注了人的自身(如四川卷的“坚强”、江苏卷的“好奇心”、上海卷的“他们”)、体验(如湖北卷“举手投足之间”、安徽卷的“带着感动出发”)、发展(天津卷“人之常情”)、成长(如重庆卷的“在自然中生活”)、思想与行动的关系(如福建卷三种不同的选择,形成不同的人生)等等。这些考题,充分响应了“观察·体验·感悟”的新课标精神,或要求考生写“感悟”、“感想”与“感受”,或要求考生谈“看法”与“认识”,人情味浓郁了,文化味加重了。2008年是华夏民族灾难深重的一年,关注现实是作文题目的一大亮点,全国卷一直接运用震灾的材料作为作文材料,北京的小作文用45个字对“地震的废墟中,一只时钟停在了2点28分”的漫画写出自己的感想,四川卷以“坚强”为话题,江西卷以田鼠的口吻或者田鼠的天敌的口吻给人类写封信等,它们既具有密切联系实际的现实性,又有很强的理性思考的灵活性,考生可能写得有深有浅,但一定会有话可说。这种变化,给高考作文命题吹来了一股清新之风,恰如韩愈所言:“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3.命题原则:内容高度放开,限制逐渐呈现
  2008年高考作文命题显露出开放性与限制性并存的新风向。在话题作文形式没有出现以前,高考作文对文体的要求比较严格;话题作文出现以后,对文体的限制逐渐放松,直至“文体不限”;从2005年开始,部分省市对作文文体开始提出明确要求。2006年有回归传统、提倡文体写作的倾向,并首次彻底打破了长期以来“文体不限”一统天下的局面,湖南卷明确要求以“谈意气”为题写一篇议论文;2007年湖南卷以“诗意地生活”为题,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2008年湖南卷,继续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中的意境和哲理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在内容指向上,坚持高度开放的原则,试题有较强的激发功能,能让每位考生有话可说;新材料作文,不限话题,指向宽泛,允许考生自由解读,如全国卷I和全国巷Ⅱ;话题作文与新命题作文,皆无强制性主题的限制,便于考生自由驰骋。
  4.命题风格:紧扣整体趋势,地域特征存在。
  从内容上看,高考命题往往会与全国的整体风格保持相对稳定,同时又往往能够反映考区的思想状况与经济水平。从命题形式上看,各地考题的延续性更为明显,纵观近两年的考题,上海、江苏等地采用的均为命题作文,全国卷一、全国卷二、北京、海南等地采用的均是材料作文,四川、山东仍然采用话题作文,其余等地则年年有所变化。从要求上看,有些考区特色鲜明,如湖南卷连续多年对文体都提出强制性要求,浙江卷近三年的考题虽然各不相同,但这些考题或在题目中、或在材料中、或在要求中蕴含着“情感”。
  二、2009年作文预测
  为了保持高考作文的选拔性,纠正盲目猜题的不良风气,2009年高考作文命题会呈现“稳中有变”的趋势。“稳”是前提,“变”是趋势。具体来说,我们应该关注三大新趋势:
  1.内容:关注生活
  调研近三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常考的角度如下:人生哲理,如冷热、远近、曲伸等;人生观、价值观,如生命、奉献、幸福等;人与自然,如环保、自然对人的启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学会认识,如认识自己、自然、人生、社会等;理性分析,如感性和理性、人性、理智、自我等;传统美德,如礼貌、孝顺、谦逊等;现实生活,如贫富、生存、奋斗、坚持等;道德法律,如公德、反腐倡廉、平等等;集体观念,如团结、合作等;心理健康,如自卑、承受力、孤独等;人文关怀,如老人、残疾人、乞丐、农民工等;为人处世,如宽容、帮助、表现自我等;读书做人,如成熟、情操、品位等。
  这些角度,常考常新,2009年将会更加关注生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有理可论。
  2.题型:稳中求变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话题作文将会淡化,材料作文、命题作文相对稳定。虽然各地命题存在一定的延续性,但命题形式上“稳中求变”是今后的命题趋势,如长期以话题作文出现的省市,应该关注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的写作;长期以命题作文出现的省市,则应加强材料作文的指导;而连续几年都用材料作文进行考查的省市,则多关注命题作文。
  3.要求:限制增加
  针对近年来高考“四不像”作文和胡编乱造、缺少生动记叙、缺乏深刻推理等系列问题的出现,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中增加了“感情真实”、“内容丰富”等要求。为了从根本上整治文体不明的现象,大多省市都由以前话题作文时开放式的“体裁不限”,改为“文体自选”。这个变化说明高考阅卷的评分标准对文体有了严格的要求,那种不伦不类的作文是无法获得高分的。而湖南卷更是走在全国前列,在文体上要求特别严格,北京、上海等地的考生更应该注重议论文的训练与写作。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孙子用兵作战的这句名言,对于我们高考作文也非常贴切。尽管考题年年标新立异,但我们只要抓住了规律,掌握了命题的特点和趋势,备考就会有条不紊,事半功倍。第5篇 2009年北京中考语文试卷分析及2010年命题趋势预测500字
  与07年、08年相比,09年北京中考语文试卷继续维持基础、积累、综合、文言、现代文三大文体阅读、作文六大板块的结构,但板块内部稳中有变。具体说来,在保持北京中考语文传统特色的基础上,09年中考语文试题题型设置上有着以下变化:
  第一大题为考察基础知识的&选择题&,其中,取消了07年、08年中考的文学常识题,加强了汉字考察力度,在与08年只考字音的基础上又增添了字形考察一题(或者叫做恢复使用07年字形考察题型)。即2题:选择&选填汉字分析正确的一项&;3题由07年的选择&对病句修改正确的项&、08年的选择&对句中成语使用有误分析不正确的项&,改变为&两个句子使用同一俗语都不正确的一组&,转而考察学生对多义词或俗语在具体语境下的使用的情况。
  第三大题&综合性学习&题,三个小题均有所变动。其中,7题减去了表格信息提取题只保留一个文字信息该活题,;8题改&说&为&续写仿写&。即由07年08年的考察学生在提供词语圈定话题前提下的开场白发言内容等口头语说的能力的考察,发展为续写仿写&与前一句语意相关、句式一致、字数相等&的后一句话的书面语使用能力的考察;9题由07年、08年对所提供材料中不符合特定综合性语文活动主题要求的某两个材料的舍弃,而上升为对考生关于特定语文活动主题理解与表达能力的考查。其题型设置为:&学生会准备在宣传周出一期以宣传上海世博会为内容的校刊。校刊编辑请你根据下面的材料,在专题校刊&三言两语话世博&里写出你对上海世博会主题的理解。(不超过25个字)&。
  第五大题&现代文阅读&题,题型变化较为明显。
  先说记叙文阅读。09年记叙文阅读题略有变动。一个是以结构题替代了内容理解题,即14题,由07年08年的从内容角度关注语句含义理解、文章作者思想感情理解或语句作用分析题,改变为09年从结构角度设题:&第⑨段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承接上文所描写的,引起了下文所描写的&。这样设题,难度降低了,对考生文章行文结构方面的研究学习目标导向却更明确了,中考考查点分配也更全面更合理了。另一个是15题的语言赏析题,由08年圈定段落指定内容的赏析而改变为学生自主在全文范围内&自选一句,作简要赏析&。这样关注学生自我对文本语言的情感态度,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将是一个很好的导向。
  再说说明文阅读。09年说明文阅读题由以往07年08年设置三道题压缩为今年的两道。今年中考说明文阅读,根据所选文本说明对象明确、说明内容较为简单的特点,一改07年08年中考说明文阅读中连续设置两道题对考生说明对象特点、说明内容把握能力进行考查的做法,09年变为由链接题17题来替代此说明内容研究,而另外设置了一道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分析题(重点词语作用题),即16题:&结合第①段画线据的内容,说出&仅水产品一项&这几个字不能删去的两个理由&。这其中的原因,除了今年说明文选文浅显易懂不好设置说明对象、说明内容、说明层次甚至说明方法的题以外,是不是可以看作是对以往中考说明文设题过于集中、考查点分布不够全面的一个纠正呢?
  最后说议论文阅读。09年议论文阅读题三个小题的题型均有所变动。由于所选议论文阅读材料《俯而学与仰而思》是一篇借&古人所说的&一句颇有警示作用的话来阐明观点的文章,所以本片议论文的第一道题不再设题为以往08年&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或者07年&本文是从那几个方面来论证中心论点的&之类的题目,转而设题为对文章论点的具体理解。即19题的&文中所说的&俯而学&与&仰而思&分别指的是什么?&而20题由近年来北京中考议论文的特色题型&简要分析某段的论证过程&,改变为&简要分析第③段中列举赵括与司马迁的例子个有什么作用?&这可以看作是议论文论证过程题的一个简化或者具体化。由理论上全面的繁琐的分析议论文中某一段或某几段的论证过程而简化为简要分析&段中所使用正反两个论据的作用,纯粹是对原题型难度的一个降低。
  第六大题作文题,09年题目设置为&并没有结束&。这个半命题作文的题目的设置,较之07年的半命题作文&动力来自&、08年的全命题作文&向前,向前,向前&,其命题变化,绝不仅仅表现在此题目补充内容出现在前面的设题形式上和利用此半命题作文题目中关键词语&并&略设审题障碍上,笔者认为09北京中考作文命题的变化,更表现在作文题目设置的开放性、思辨性、思想性和人文性上。从开放性上看,&并没有结束&这个题目,内容限制更少,选材会更加宽泛,内容会更加平易近人;从思辨性上看,写作思维更为活跃,更易于写出新颖活泼的文章,思想性上,命题摒弃了说教成分,立意更为自由,思想更加多元化;从人文性上看,更观照中考考生也即初三毕业学生的生活实际,更关心他们心灵成长。这样的作文题目不仅会让他们有所写,还会让他们有所思,有所悟。
  最后说09年北京中考语文试题的题量的变化更趋简化。09年整份语文试题命题总量从07年的23题,08年的22题,进一步精简为今年的21题。这为一般考生在紧张的考场上完成所有考题,把自己实际应有语文水平反映在考卷上提供了时间保证。
  第二,命题侧重点会更加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侧重对所学基础知识阅读知识实际运用能力的考察。一些靠死记硬背得分的题会逐步减少。所以复习迎考应侧重能力方面的提高性练习。包括对基础知识中常用多音字、习惯性易读错写错字、常用四字词语及俗语的识记和运用能力提高性训练,更包括对综合性学习中概括信息能力、运用一定语言形式简明准确地表达特定要求的能力练习,还包括文体阅读中把握文体特点进行多角度快速高效阅读的能力训练,更包括作文的审题立意构思行文能力的不断演练。例如,09年作文题&并没有结束&就暗含了对考生审题能力,思辨能力、拟题能力,以及选材、立意、构思、结构全文等能力的考察。
  第三,积累运用、综合性学习、及文言文阅读题将继续发挥传承我们伟大民族优秀民族文化的作用。建议广大初三师生在复习过程中,要努力学习积累民族优秀文化和优秀思想,对联等运用一般修辞手法的语言形式要在揣摩的基础上学会运用。对古代有代表性的反映我们民族优秀思想传统文化的名家名篇要学好吃透。
  第四,现代文体阅读题选文将更加注重时代性、可读性,三大文体阅读题置会在把握文体特点基础上,多方位出题考察。所以阅读训练中应引导初三学生从局部行文思路结构,语言含义作用,再到整体内容思想感情理解感悟、写法特点赏析,全面生动的复习训练。
  第五,写作题将继续关注时代,关注现实生活个性体验和学生心灵成长的实际需要。因此复习中多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加强对现实的体验和思考,并多选用一些具有开放性思辨性和人文性的好题目,来训练提高学生的审题、立意、选材、构思、行文等写作能力,鼓励学生多写些新颖深刻、生动活泼、富有个性色彩的好文章,来丰富自己中考备考的材料库,以备中考考场上从容迎战。第6篇 小心命题作文的回归1500字
  小心命题作文的回归
  命题作文是各类作文的根。随着07年部分高考语文命题作文的出现,命题作文再度受到世人的关注。中考作文命题的航向,或许也会按照高考的指挥棒,由热极一时的话题作文向命题作文过渡、回归,所以命题作文的训练不能放松。且看2007年部分地市的中考命题作文:
  1、广东《最好的奖赏》2、广州《心中有盏红绿灯》3、江苏省南通市:《带着微笑出发》4、泰州市:《成长比成功更重要》5、苏州:《晨》6、衢州《我拥有,我快乐》7.山东莱芜《其实并不是这样》8.上海《记住这一天》”9、南京《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10、四川内江《路上》
  写作点拔
  1.命题作文的题目万不可改动
  在考试中,有的考生将命题作文按话题作文来写,有的直接改了题目,都是万不可取的。改动命题作文题目的文章在评卷时直接进人三类或三类以下作文进行评分。
  命题作文的题目从形式上大体分为两种。一是直陈式,一是材料引述式,第二种形式考生在考试中出错的最多.把“为题”理解成了“为话题”。“为题”、“为话题”,一字之差,要求相去甚远:前者为题目固定。不可更改:后者是一个范围,题目需要另拟。
  命题作文的题目从立意的角度也分两种形式:一是立意型命题。如“一个平凡的人”、“我为此而自豪”、“母亲的爱”、“榜样”等,此类题目一般范围清楚、立意明确:一是非立意型命题,如“雨中”、“老师,我想对你说”、“校园的早晨”等,这一类题目需作者根据题目的含义和暗示等信息认真分析,发挥想象,自己立意。虽可自己立意,但仍不可改题目,如真有需要,可在命题题目下起个副标题,这在考试中是允许的。
  2.掌握命题作文审题技巧
  (1)弄清题目的限制和要求
  命题作文常对文体、时间、地点、数量和叙述的对象及其关系、内容等有限制,弄清楚了这些,就好确定作文的选材范围。如:题目“校园新风”.写记叙文,可写人也可写事,地点要在校园内,内容为好的现象,宜与过去对比。
  (2)抓住“题眼”确定中心
  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就是命题作文的“题眼”。扣住了“题眼”也就抓住了重点,抓住了中心。①单词语题目,题目即“题眼”,如“沟通”、“生日”等。②词组型题目中.起修饰作用的词语是“题眼”,动词是“题眼”。如“难忘的一件事”的“题眼”是“难忘”.“骄傲的妈妈”的“题眼”是“骄傲”,“这件事教育了我”的“题眼”是“教育”,“我喜欢那句格言”的“题眼”是“喜欢”.“回忆我的同桌”的“题眼”是“回忆”。
  (3)添枝加叶法与逆向选材法
  命题作文题目越长越容易迅速确定立意与选材。当题目是一个词时,选材的范围很宽.确定写作目标就显得困难.这时你可以采取题目添枝加叶法迅速确定写作目标,如“选择”,可在其前添加“爸爸的”、“痛苦的”、“明智的”等,或在其后添加“了坚强”、“了诚实”、“的快乐”、“的艰难”等。这种添枝加叶是在心中进行的,千万不要换题目哟!有人认为选材不应放在审题中进行,其实审题与选材应是同步完成的,它们可以相互印证。选材平庸的作文难成好文章。那么在选材中我们可以采用逆向选材法使所选材料新颖.如“感谢”.学生感谢老师为常见,老师感谢学生就为奇、为新。
  (4)尽量把内容落实到人、事、物上
  有些命题作文规定文体,按文体写即可:有些命题作文让自选文体,每当此时有些同学就无所适从。多是成段的感慨.而没有实际的内容。此时应依据自己对题目的理解选择擅长的文体。选择了记叙文,就要把内容落实到人、事、物上.把人写好.把事写实。若从自己或身边的生活实际中难以开发出动人的故事.写一篇小说也不失为一种聪明的选择。若选择议论文.自己要有充足的事实和理论依据。
  (5)笔下夺分――虎头豹尾
  练好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非常重要.好的开头和结尾会让你从评卷老师那里笔下夺分。第7篇 2010年中考语文作文的分析及预测-第二部分命题作文1500字
  2010年中考语文作文的分析及预测-第二部分命题作文
  第二部分命题作文
  1认真审题
  应对全命题的作文,一定要对题目(包括其中的导语部分)仔细分析、对组成题目的各个语词、要明确其意思,从而把握题目规定的写作范围和内容。
  特别是要对局部关键性文字进行反复推敲。所谓的关键性文字,主要是指&题眼&(如主谓短语类试题中的谓语,偏正短语类试题中的修饰词,动宾短语试题中的动词等)。对这些词,可直接解词释义,可以进行近义辨析,可以进行置换比较。比如,&这也是课堂&这个题目,通过解释明确&也&是&同样&的意思,或者删去&也&变成&这是课堂&并与原题进行比较,我们都可以得出结论:只能写教室以外的&课堂&。还要注意题目暗示的文体指向:比如,&小议&、&之我见&等词语进入题目,就说明一定要写议论文了。
  审题时,还有一点要特别注意:认真解读题目&导语&和&要求&部分。很多全命题作文都出了&导语&,用以启发思维、拓展范围,我们决不能忽视其中的若干限制以及给出的写作角度。
  2扣题写作
  对于给定的命题,千万不可以偷换概念,一定要扣题写作。具体来说,可
  以从如下方面入手:一是下笔扣题开一枪。也就是说文章开门见山,直击题目,从而引得下文围绕这个方向展开。二是穿插文中巧切题。可以围绕题目拟出一组小标题,穿插在文中;也可以根据题目拟定中心句,穿插在文中。这些做法能够不断强化题旨,保证了文章依轨而行。三是锁下题目作结尾。文章的结尾一定要回扣题目,这一点至关重要。可以说,开头点题并不是必须的,但是结尾必须点题。
  第三部分半命题
  1扣住题眼,提示语中寻觅立意
  半命题作文因其给出一半的题目,审题时,要紧扣题眼,在提示语中寻找适合的立意角度。举例来看,2007年江苏扬州中考作文试题&&吃―――&前面有这样的提示:&吃&能折射出生活、社会,说不定还蕴含着哲理和文化呢。&这实际上就告诉考生,写作时不能仅仅停留在吃的表面现象上,要挖掘出深刻的主题。你可以将思维发散到&生活、社会&中去,更可以从其中挖掘特定的哲理和文化。
  2巧妙补题,省略号中另辟蹊径
  写作半命题作文,补题是关键,谨慎补题于前,方能潇洒成文于后。考场上,一般怕动脑筋的同学往往会从后面的提示中选一词,因为这样最省事,又最保险。殊不知,这样做可能出现很多&撞车现象&。要想在众多相同题目中脱颖而出,难度系数就会增大。如果能在省略号中另辟蹊径,就会大大减少撞车的几率。今年获得满分作文同学无一例外是走了这一条捷径。如湖南益阳2007中考作文题以&那一双――的眼睛&为题作文,请把题目补充完整,空格处可填&渴望&、&关注&、&失望&、&愤怒&、&美丽&&&&几篇满分作文分别填写的是&忧郁&、&温暖而有诗意&、&无助&、&流浪&、&坚毅&等,都是从省略号中另辟蹊径,通过自己的比较筛选而巧妙地补题。不同的题目决定了不同的写作中心、材料及表现手法,不可小觑哦!
  但是,如果题目中对此有限定:规定只能选填提示的几个词语中的一个,那你就不能采用&外援&喽!
  3精心选材,巧妙对接生活体验
  考场作文,需要精心选材,考生可以对接日常生活的体验。江苏扬州一考生写的《吃咸肉的两个月》,浓郁的气息让人陶醉。如&男人种了地回来,往长条椅上一坐,粗声喝道:&弄碗咸肉来!&&有动作、有声音,人物个性鲜明,文字背后表现的其实是作者对生活敏锐而细微的体察,地生活发自内心的欢喜和热爱。河南课改区一考生写的《那一次,我很快乐》,选取自己亲身经历的实际生活为材料,一场家庭战争由于&我&这个&家庭润滑剂&的劝告而停止了,吵闹了十多年的一结婆媳终于&化干戈为玉帛&,很有生活情趣。此外,还可以对接阅读体验,对历史人物、历史题材予以深度关注,让旧题材焕发出新光彩来。
&第8篇 2010年中考语文作文的分析及预测——第二部分命题作文1500字
    第二部分命题作文
  1认真审题
  应对全命题的作文,一定要对题目(包括其中的导语部分)仔细分析、对组成题目的各个语词、要明确其意思,从而把握题目规定的写作范围和内容。
  特别是要对局部关键性文字进行反复推敲。所谓的关键性文字,主要是指&题眼&(如主谓短语类试题中的谓语,偏正短语类试题中的修饰词,动宾短语试题中的动词等)。对这些词,可直接解词释义,可以进行近义辨析,可以进行置换比较。比如,&这也是课堂&这个题目,通过解释明确&也&是&同样&的意思,或者删去&也&变成&这是课堂&并与原题进行比较,我们都可以得出结论:只能写教室以外的&课堂&。还要注意题目暗示的文体指向:比如,&小议&、&之我见&等词语进入题目,就说明一定要写议论文了。
  审题时,还有一点要特别注意:认真解读题目&导语&和&要求&部分。很多全命题作文都出了&导语&,用以启发思维、拓展范围,我们决不能忽视其中的若干限制以及给出的写作角度。
  2扣题写作
  对于给定的命题,千万不可以偷换概念,一定要扣题写作。具体来说,可
  以从如下方面入手:一是下笔扣题开一枪。也就是说文章开门见山,直击题目,从而引得下文围绕这个方向展开。二是穿插文中巧切题。可以围绕题目拟出一组小标题,穿插在文中;也可以根据题目拟定中心句,穿插在文中。这些做法能够不断强化题旨,保证了文章依轨而行。三是锁下题目作结尾。文章的结尾一定要回扣题目,这一点至关重要。可以说,开头点题并不是必须的,但是结尾必须点题。
  第三部分半命题
  1扣住题眼,提示语中寻觅立意
  半命题作文因其给出一半的题目,审题时,要紧扣题眼,在提示语中寻找适合的立意角度。举例来看,2007年江苏扬州中考作文试题&&吃―――&前面有这样的提示:&吃&能折射出生活、社会,说不定还蕴含着哲理和文化呢。&这实际上就告诉考生,写作时不能仅仅停留在吃的表面现象上,要挖掘出深刻的主题。你可以将思维发散到&生活、社会&中去,更可以从其中挖掘特定的哲理和文化。
  2巧妙补题,省略号中另辟蹊径
  写作半命题作文,补题是关键,谨慎补题于前,方能潇洒成文于后。考场上,一般怕动脑筋的同学往往会从后面的提示中选一词,因为这样最省事,又最保险。殊不知,这样做可能出现很多&撞车现象&。要想在众多相同题目中脱颖而出,难度系数就会增大。如果能在省略号中另辟蹊径,就会大大减少撞车的几率。今年获得满分作文同学无一例外是走了这一条捷径。如湖南益阳2007中考作文题以&那一双――的眼睛&为题作文,请把题目补充完整,空格处可填&渴望&、&关注&、&失望&、&愤怒&、&美丽&&&&几篇满分作文分别填写的是&忧郁&、&温暖而有诗意&、&无助&、&流浪&、&坚毅&等,都是从省略号中另辟蹊径,通过自己的比较筛选而巧妙地补题。不同的题目决定了不同的写作中心、材料及表现手法,不可小觑哦!
  但是,如果题目中对此有限定:规定只能选填提示的几个词语中的一个,那你就不能采用&外援&喽!
  3精心选材,巧妙对接生活体验
  考场作文,需要精心选材,考生可以对接日常生活的体验。江苏扬州一考生写的《吃咸肉的两个月》,浓郁的气息让人陶醉。如&男人种了地回来,往长条椅上一坐,粗声喝道:&弄碗咸肉来!&&有动作、有声音,人物个性鲜明,文字背后表现的其实是作者对生活敏锐而细微的体察,地生活发自内心的欢喜和热爱。河南课改区一考生写的《那一次,我很快乐》,选取自己亲身经历的实际生活为材料,一场家庭战争由于&我&这个&家庭润滑剂&的劝告而停止了,吵闹了十多年的一结婆媳终于&化干戈为玉帛&,很有生活情趣。此外,还可以对接阅读体验,对历史人物、历史题材予以深度关注,让旧题材焕发出新光彩来。第9篇 2010年中考语文作文的分析及预测-第二部分命题作文1500字
  2010年中考语文作文的分析及预测-第二部分命题作文
  第二部分命题作文
  1认真审题
  应对全命题的作文,一定要对题目(包括其中的导语部分)仔细分析、对组成题目的各个语词、要明确其意思,从而把握题目规定的写作范围和内容。
  特别是要对局部关键性文字进行反复推敲。所谓的关键性文字,主要是指&题眼&(如主谓短语类试题中的谓语,偏正短语类试题中的修饰词,动宾短语试题中的动词等)。对这些词,可直接解词释义,可以进行近义辨析,可以进行置换比较。比如,&这也是课堂&这个题目,通过解释明确&也&是&同样&的意思,或者删去&也&变成&这是课堂&并与原题进行比较,我们都可以得出结论:只能写教室以外的&课堂&。还要注意题目暗示的文体指向:比如,&小议&、&之我见&等词语进入题目,就说明一定要写议论文了。
  审题时,还有一点要特别注意:认真解读题目&导语&和&要求&部分。很多全命题作文都出了&导语&,用以启发思维、拓展范围,我们决不能忽视其中的若干限制以及给出的写作角度。
  2扣题写作
  对于给定的命题,千万不可以偷换概念,一定要扣题写作。具体来说,可
  以从如下方面入手:一是下笔扣题开一枪。也就是说文章开门见山,直击题目,从而引得下文围绕这个方向展开。二是穿插文中巧切题。可以围绕题目拟出一组小标题,穿插在文中;也可以根据题目拟定中心句,穿插在文中。这些做法能够不断强化题旨,保证了文章依轨而行。三是锁下题目作结尾。文章的结尾一定要回扣题目,这一点至关重要。可以说,开头点题并不是必须的,但是结尾必须点题。
  第三部分半命题
  1扣住题眼,提示语中寻觅立意
  半命题作文因其给出一半的题目,审题时,要紧扣题眼,在提示语中寻找适合的立意角度。举例来看,2007年江苏扬州中考作文试题&&吃―――&前面有这样的提示:&吃&能折射出生活、社会,说不定还蕴含着哲理和文化呢。&这实际上就告诉考生,写作时不能仅仅停留在吃的表面现象上,要挖掘出深刻的主题。你可以将思维发散到&生活、社会&中去,更可以从其中挖掘特定的哲理和文化。
  2巧妙补题,省略号中另辟蹊径
  写作半命题作文,补题是关键,谨慎补题于前,方能潇洒成文于后。考场上,一般怕动脑筋的同学往往会从后面的提示中选一词,因为这样最省事,又最保险。殊不知,这样做可能出现很多&撞车现象&。要想在众多相同题目中脱颖而出,难度系数就会增大。如果能在省略号中另辟蹊径,就会大大减少撞车的几率。今年获得满分作文同学无一例外是走了这一条捷径。如湖南益阳2007中考作文题以&那一双――的眼睛&为题作文,请把题目补充完整,空格处可填&渴望&、&关注&、&失望&、&愤怒&、&美丽&&&&几篇满分作文分别填写的是&忧郁&、&温暖而有诗意&、&无助&、&流浪&、&坚毅&等,都是从省略号中另辟蹊径,通过自己的比较筛选而巧妙地补题。不同的题目决定了不同的写作中心、材料及表现手法,不可小觑哦!
  但是,如果题目中对此有限定:规定只能选填提示的几个词语中的一个,那你就不能采用&外援&喽!
  3精心选材,巧妙对接生活体验
  考场作文,需要精心选材,考生可以对接日常生活的体验。江苏扬州一考生写的《吃咸肉的两个月》,浓郁的气息让人陶醉。如&男人种了地回来,往长条椅上一坐,粗声喝道:&弄碗咸肉来!&&有动作、有声音,人物个性鲜明,文字背后表现的其实是作者对生活敏锐而细微的体察,地生活发自内心的欢喜和热爱。河南课改区一考生写的《那一次,我很快乐》,选取自己亲身经历的实际生活为材料,一场家庭战争由于&我&这个&家庭润滑剂&的劝告而停止了,吵闹了十多年的一结婆媳终于&化干戈为玉帛&,很有生活情趣。此外,还可以对接阅读体验,对历史人物、历史题材予以深度关注,让旧题材焕发出新光彩来。
&第10篇 2010年中考语文作文的分析及预测-第三部分半命题1500字
  2010年中考语文作文的分析及预测-第三部分半命题
  第三部分半命题
  1认真审题
  应对全命题的作文,一定要对题目(包括其中的导语部分)仔细分析、对组成题目的各个语词、要明确其意思,从而把握题目规定的写作范围和内容。
  特别是要对局部关键性文字进行反复推敲。所谓的关键性文字,主要是指&题眼&(如主谓短语类试题中的谓语,偏正短语类试题中的修饰词,动宾短语试题中的动词等)。对这些词,可直接解词释义,可以进行近义辨析,可以进行置换比较。比如,&这也是课堂&这个题目,通过解释明确&也&是&同样&的意思,或者删去&也&变成&这是课堂&并与原题进行比较,我们都可以得出结论:只能写教室以外的&课堂&。还要注意题目暗示的文体指向:比如,&小议&、&之我见&等词语进入题目,就说明一定要写议论文了。
  审题时,还有一点要特别注意:认真解读题目&导语&和&要求&部分。很多全命题作文都出了&导语&,用以启发思维、拓展范围,我们决不能忽视其中的若干限制以及给出的写作角度。
  2扣题写作
  对于给定的命题,千万不可以偷换概念,一定要扣题写作。具体来说,可
  以从如下方面入手:一是下笔扣题开一枪。也就是说文章开门见山,直击题目,从而引得下文围绕这个方向展开。二是穿插文中巧切题。可以围绕题目拟出一组小标题,穿插在文中;也可以根据题目拟定中心句,穿插在文中。这些做法能够不断强化题旨,保证了文章依轨而行。三是锁下题目作结尾。文章的结尾一定要回扣题目,这一点至关重要。可以说,开头点题并不是必须的,但是结尾必须点题。
  第三部分半命题
  1扣住题眼,提示语中寻觅立意
  半命题作文因其给出一半的题目,审题时,要紧扣题眼,在提示语中寻找适合的立意角度。举例来看,2007年江苏扬州中考作文试题&&吃―――&前面有这样的提示:&吃&能折射出生活、社会,说不定还蕴含着哲理和文化呢。&这实际上就告诉考生,写作时不能仅仅停留在吃的表面现象上,要挖掘出深刻的主题。你可以将思维发散到&生活、社会&中去,更可以从其中挖掘特定的哲理和文化。
  2巧妙补题,省略号中另辟蹊径
  写作半命题作文,补题是关键,谨慎补题于前,方能潇洒成文于后。考场上,一般怕动脑筋的同学往往会从后面的提示中选一词,因为这样最省事,又最保险。殊不知,这样做可能出现很多&撞车现象&。要想在众多相同题目中脱颖而出,难度系数就会增大。如果能在省略号中另辟蹊径,就会大大减少撞车的几率。今年获得满分作文同学无一例外是走了这一条捷径。如湖南益阳2007中考作文题以&那一双――的眼睛&为题作文,请把题目补充完整,空格处可填&渴望&、&关注&、&失望&、&愤怒&、&美丽&&&&几篇满分作文分别填写的是&忧郁&、&温暖而有诗意&、&无助&、&流浪&、&坚毅&等,都是从省略号中另辟蹊径,通过自己的比较筛选而巧妙地补题。不同的题目决定了不同的写作中心、材料及表现手法,不可小觑哦!
  但是,如果题目中对此有限定:规定只能选填提示的几个词语中的一个,那你就不能采用&外援&喽!
  3精心选材,巧妙对接生活体验
  考场作文,需要精心选材,考生可以对接日常生活的体验。江苏扬州一考生写的《吃咸肉的两个月》,浓郁的气息让人陶醉。如&男人种了地回来,往长条椅上一坐,粗声喝道:&弄碗咸肉来!&&有动作、有声音,人物个性鲜明,文字背后表现的其实是作者对生活敏锐而细微的体察,地生活发自内心的欢喜和热爱。河南课改区一考生写的《那一次,我很快乐》,选取自己亲身经历的实际生活为材料,一场家庭战争由于&我&这个&家庭润滑剂&的劝告而停止了,吵闹了十多年的一结婆媳终于&化干戈为玉帛&,很有生活情趣。此外,还可以对接阅读体验,对历史人物、历史题材予以深度关注,让旧题材焕发出新光彩来。
&第11篇 2010年中考语文作文的分析及预测——第三部分半命题1500字
    第三部分半命题
  1认真审题
  应对全命题的作文,一定要对题目(包括其中的导语部分)仔细分析、对组成题目的各个语词、要明确其意思,从而把握题目规定的写作范围和内容。
  特别是要对局部关键性文字进行反复推敲。所谓的关键性文字,主要是指&题眼&(如主谓短语类试题中的谓语,偏正短语类试题中的修饰词,动宾短语试题中的动词等)。对这些词,可直接解词释义,可以进行近义辨析,可以进行置换比较。比如,&这也是课堂&这个题目,通过解释明确&也&是&同样&的意思,或者删去&也&变成&这是课堂&并与原题进行比较,我们都可以得出结论:只能写教室以外的&课堂&。还要注意题目暗示的文体指向:比如,&小议&、&之我见&等词语进入题目,就说明一定要写议论文了。
  审题时,还有一点要特别注意:认真解读题目&导语&和&要求&部分。很多全命题作文都出了&导语&,用以启发思维、拓展范围,我们决不能忽视其中的若干限制以及给出的写作角度。
  2扣题写作
  对于给定的命题,千万不可以偷换概念,一定要扣题写作。具体来说,可
  以从如下方面入手:一是下笔扣题开一枪。也就是说文章开门见山,直击题目,从而引得下文围绕这个方向展开。二是穿插文中巧切题。可以围绕题目拟出一组小标题,穿插在文中;也可以根据题目拟定中心句,穿插在文中。这些做法能够不断强化题旨,保证了文章依轨而行。三是锁下题目作结尾。文章的结尾一定要回扣题目,这一点至关重要。可以说,开头点题并不是必须的,但是结尾必须点题。
  第三部分半命题
  1扣住题眼,提示语中寻觅立意
  半命题作文因其给出一半的题目,审题时,要紧扣题眼,在提示语中寻找适合的立意角度。举例来看,2007年江苏扬州中考作文试题&&吃―――&前面有这样的提示:&吃&能折射出生活、社会,说不定还蕴含着哲理和文化呢。&这实际上就告诉考生,写作时不能仅仅停留在吃的表面现象上,要挖掘出深刻的主题。你可以将思维发散到&生活、社会&中去,更可以从其中挖掘特定的哲理和文化。
  2巧妙补题,省略号中另辟蹊径
  写作半命题作文,补题是关键,谨慎补题于前,方能潇洒成文于后。考场上,一般怕动脑筋的同学往往会从后面的提示中选一词,因为这样最省事,又最保险。殊不知,这样做可能出现很多&撞车现象&。要想在众多相同题目中脱颖而出,难度系数就会增大。如果能在省略号中另辟蹊径,就会大大减少撞车的几率。今年获得满分作文同学无一例外是走了这一条捷径。如湖南益阳2007中考作文题以&那一双――的眼睛&为题作文,请把题目补充完整,空格处可填&渴望&、&关注&、&失望&、&愤怒&、&美丽&&&&几篇满分作文分别填写的是&忧郁&、&温暖而有诗意&、&无助&、&流浪&、&坚毅&等,都是从省略号中另辟蹊径,通过自己的比较筛选而巧妙地补题。不同的题目决定了不同的写作中心、材料及表现手法,不可小觑哦!
  但是,如果题目中对此有限定:规定只能选填提示的几个词语中的一个,那你就不能采用&外援&喽!
  3精心选材,巧妙对接生活体验
  考场作文,需要精心选材,考生可以对接日常生活的体验。江苏扬州一考生写的《吃咸肉的两个月》,浓郁的气息让人陶醉。如&男人种了地回来,往长条椅上一坐,粗声喝道:&弄碗咸肉来!&&有动作、有声音,人物个性鲜明,文字背后表现的其实是作者对生活敏锐而细微的体察,地生活发自内心的欢喜和热爱。河南课改区一考生写的《那一次,我很快乐》,选取自己亲身经历的实际生活为材料,一场家庭战争由于&我&这个&家庭润滑剂&的劝告而停止了,吵闹了十多年的一结婆媳终于&化干戈为玉帛&,很有生活情趣。此外,还可以对接阅读体验,对历史人物、历史题材予以深度关注,让旧题材焕发出新光彩来。
&第12篇 最有技巧的题目500字
  &&& 陈晓明
  题目本身带有暗示性
  这是一个比较中庸的题目,它适合各种考生,也就是说一般的考生都能顺利地进入,不至于跑题。这个题目本身带有一定的暗示性,能反映考生对事物、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从一定程度上反映考生的价值取向。
  “安”代表着内心的平静,同时也有一定的消极意义,命题人希望考生能从这种“消极”当中挖掘积极的意义。
  这个题目的局限性是比较统一模式化,四平八稳,给人发挥想象的空间不大,写作风格个性化的考生拿到这个题目会有点犯难。
  曹文轩
   给学生出过类似题目
  这个题目很有创意,我曾经为上海新概念作文比赛和清华大学网络招生命题时出过类似的题目。不过,“安宁”、“安静”、“安逸”3个词是以“安”字打头的一组词中比较平常的那类词,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题目的难度,比较大众化。我以前给学生列出一组单词让他们作文,所选的都是比较偏僻的难以把握的词,这样更容易看出学生的水平。这个题目看似容易,比较自由,但要真正写好却有难度,因为越常规的题目越不容易写好。总之,这个创意非常好。
   陶东风
  没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还不错,没有浓厚的政治色彩。”陶老师说他很讨厌出题人将作文题目做得政治性很强,或者作文题带有出题人的主观看法。这个作文题没过多规定什么,给考生自由发挥的余地很大,作文创作空间也比较大。
  梁晓声
  最有技巧的题目
  “这是我活到50岁见到的中文考试最有技巧的题目。”当梁先生听到此次作文题时这样说。梁先生认为,安静、安宁、安逸等词都体现了人生主观状态,同时又与影响我们生活的客观情况有关。这个题目非常开放,是散点式作文题目,题目可以使考生比较自由地发挥,在作文中标示出自己的活法。但要把这些词融到作文中还是一件比较难的事情,考生可以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写一篇很优美的抒情散文。(文:郝洪捷 喻德术 荆浩 饶沛)第13篇 北京卷500字
  2009年是北京大纲版的最后一年,明年北京高考将进入课改后的第一年,因此,从作文命制中可以看出这一变化。去年的北京作文是材料作文,而今年就变成了命题作文。显示出高考作文命题形式在平衡地过渡。今年的命题作文对考生来说减少了审题的难度,有助
  于考生从多角度切入,有利于考生的自由发挥。
  2009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目,最大亮点是贴近考生的心灵,引导考生写真话、述真情。题目中的那个&我&字,能引领或提醒考生,在写作中塑造自我,肯定自我,张扬积极向上的人格个性。
  注重自我,抒发真情。&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要求文章必须以第一人称的面目出现,不管这个&我&是真实的自己,还是虚构的对象,都必须要写&我&的故事,抒&我&的情感,发&我&的议论,而不是写他人,更不是写古人古事。
  化抽象为形象。&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是一个比喻性的命题,&翅膀&的比喻义不难理解,&隐形&二字是理解的关键。既然翅膀是用来飞翔的,是鸟儿必备的去实现目标的工具和力量,那么隐形的翅膀其实就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支撑自己,帮助自己,鼓励自己飞向未来的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能帮助我们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信念、理想、坚强、乐观等积极向上的意志品质都可以作为写作的对象。
  这种隐形的翅膀既可以是内在的信念、理想和追求,也可以写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得到的外在的帮助。比如,&我&在蒙昧中,老师给了我知识的翅膀;我在挫折中,朋友给了我友情的翅膀。一次语重心长的叮嘱,一个意味深长的微笑,都可以给我振翅高飞的力量。(黄利梅)
  2009年高考作文病文诊断(18省市)
  2009年高考满分作文佳作点评(13省市)
  2009年高考全国18套考卷作文题特点分析
  名师点评:高考作文没有绝对的满分与零分第14篇 特级教师预测2009年高考命题趋势(语文)500字
  刚刚面世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2009年版)》(以下简称考纲)共分为五个部分:一、考试性质;二、考试能力要求;三、考试内容;四、考试形式;五、题型示例。该考纲五个部分的文字表述与2008年版的语文考纲的文字表述相对照,一字变化皆无。以考纲作为高考试题命制的依据,这说明&传统高考语文&试题的命制要体现2008年试题的特点,保持试题的稳定性。
  鉴于考纲并无任何变化的特点,在备考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扣紧考纲中的四十个考点,逐一训练到位。但是,又不可以平均使用时间,应针对近两年来学生的测试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重点做好如下五个方面的复习:
    一、古代诗词鉴赏
  考纲规定&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古代诗词&表达技巧&的鉴赏是目前学生备考中的薄弱环节。教师应将诗词鉴赏中的&表达技巧&分解为古代诗词鉴赏中的抒情手法和描写手法两大类。然后应把每一大类再细分小类,抒情手法分为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借事抒情(寓情于事)、情景交融。描写手法分为细节描写、白描、象征、虚实结合、烘托、动静结合等。这部分的复习备考要做得细致具体才行。
  二、文言语句翻译
  考纲规定&翻译文中的句子&,对这类试题考生往往自我感觉良好,但失分颇多。为此,考生应注意以下九点:
  1.翻译文段或句子时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2.注意所译文段或句子中的实词的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
  3.遇到文言特殊句式要调整;
  4.要补出文言语句中的省略成分;
  5.要懂得一点文化常识;
  6.要了解修辞现象;
  7.不必翻译古今意义相同的词语和专有名词;
  8.删去只起语法作用而无实在意义的结构助词和语气词;
  9.古今词义相同,但由单音节词变为双音节词,所以应该用双音节词翻译单音节词。
  复习时,在上述注意事项的基础上,配合以试题,加强训练,方可见功效。
    三、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
  考纲规定&能理解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考纲的&题型示例&中刊登了曾经检测过的三篇文章,即《植物睡眠之谜》《沙尘暴》《铜奔马正名》,扣紧考点,仔细研究三篇文章及文后所设的试题,会发现学生阅读这两类文章时欠缺的是&形式逻辑&常识,而现行的高中语文教材对形式逻辑常识只字未提,致使学生解答自然科学类文章、社会科学类文章试题时感到模糊茫然。因此,教师应教会学生从形式逻辑角度解读自然科学类和社会科学类文章,应该先说清概念,什么是概念的内涵,什么是概念的外延;再说清判断,什么是判断的质,什么是判断的量,什么是判断的模态;最后说清推理要遵守规则,并要合乎情理。做了上述必要的铺垫之后,学生阅读这两类文章的能力会有一定的提高。
    四、散文阅读
  考纲规定&能阅读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和文学作品&,考纲的&题型示例&中刊登了曾经检测过的两篇散文,即《报秋》《绵绵土》。散文阅读的主观性试题历来是考生答题时深感困难之处,可以说散文阅读主观性试题分值高、判分严,考生丢分多。为此,备考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研究四种题型。
  依据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研究&词语理解型&试题;依据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研究&句子理解型&试题;依据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即表达技巧)&,研究&表现手法题型&试题;依据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研究&主旨理解题型&试题。
  2.从近几年来看,考生丢分最多的是&表现手法题型&。因此,教师要扣紧考点,做具体的解读。
  表现手法包括四个方面:
  1.表达方式,散文涉及表达方式之中的叙述、描写与抒情;
  2.写作方法,如类比、烘托、反衬、抑扬、象征、白描、寓庄于谐等;
  3.布局谋篇,可以检测文章整体的布局谋篇,也可以检测文章局部的布局谋篇;
  4.修辞方法。考纲的文字表述概括性极强,高三师生备考时必须将每个考点具体化。
    五、作文
  2008年高考语文共十八道作文题,其中命题作文八道,材料作文八道,话题作文两道。于是有人得出结论,&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平分秋色,&话题作文&即将谢幕。这一结论的前一句话是对的,后一句话不妥。考纲&题型示例&共列十一道作文题,其中话题作文五道,命题作文三道,材料作文三道。由此看来,考生在备考作文时,还是应该关注三种作文题型,&话题作文&仍然没有过时,不可忽视。命题作文,要训练学生审题时抓住题眼,即抓住题目中能显示文章思想意义和情感倾向的关键性词语。要培养学生对词语式标题、短语式标题和句子式标题的审题能力。
  材料作文,要在训练写作的过程中反复提示学生&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练习材料作文的类型要全面,既要练习文字材料和图像材料作文,又要练习单一材料和多则材料作文,既要练习事例材料和寓意材料作文,又要练习古代典籍材料和现实生活材料作文。
  话题作文,要让学生练习三种模式:一是传统模式,即包括材料、提示语、话题和具体要求;二是解释话题式,即话题的材料就是话题的解释,也就是将材料、提示语和话题三合一;三是直接话题式,即无材料,无提示语,只出现话题。
  依据考纲的规定,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以上五个方面内容应作为复习的重点。当然考纲规定的其余考点也不可忽视。第15篇 2012小升初作文的命题趋势500字
  作文作为衡量一个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综合能力的标准,在语文考试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在小升初作文的命题上,为了避免学生死记硬背,猜题、押题,有关部门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在考题的设计上一般都能贴近学生实际生活,使学生人人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认真分析近几年的小考作文题,主要有这几个方面的变化。
  1、开放性题型增多
  所谓&开放性命题&主要指的是&半命题&和&自命题&的形式。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小作文题经常出现&童年&,&老师&,&我的爸爸&,&我的妈妈&之类,这样的作文给定了题目,学生的发挥性就不大,必须按照试卷给出的题目来确定思路。但近几年,小考中常常出现半命题作文和自命题作文。这就大大减轻了固定框架对考生的束缚,让考生能够按照自己的模式去安排文章。
  例如这篇考试的命题:再过20年,我们都会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坚守在祖国的各个岗位上,为祖国做出应有的贡献。请你写一篇幻想作文,描绘20年后你班同学的一次聚会。作文试题:20年后的&&
  这样的作文题目最大的好处就是便于学生打开考生思路,既然是20年后的事情,那就需要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充分利用我们现如今的知识去扩展我们的未来。
  2、降低审题难度
  审题是写作的首要环节,降低审题的难度无疑对广大的考生是一个利好的消息。有意的降低难度,更有利于我们分析文章,确定文章的主题。例如这个考试题目:我是&&迷
  要求:你最爱好什么?是画画,下棋,练书法,剪报,还是跳皮筋,踢足球&&
  你为什么对他那么着迷?是增长知识提高技艺,还是受到了启示,感受到了乐趣?请选一件写来。
  这是一篇典型的半命题作文,给了你一半的内容,另一半让你自己去补充。就拿这也文题来说,主人公是我,主题是迷,那么你要写的内容就是我为什么而着迷。聪明的考生可以看出,要求几乎就是以文章的提纲:先写自己的爱好,再写爱好的原因,这样的作文题审题就不难了。
  3、淡化文体
  淡化文体,就是考题不硬性规定体裁,有以下几个意思:第一,动笔前,有选择的充分自由;第二,写作中,有综合运用多种表现方式的自由;第三,评判时,不对文体苛求。&淡化文体&有什么好处呢?它提供考生一个更大的平台,你写什么文体拿手就什么文体。没必要束缚在固定的格式当中。比如,&美丽的校园&这样的一个题目,你可以写成散文,也可以写成记叙文,还可以写篇想象类作文,描写50年后的校园景象。
  4、题材贴近学生生活
  考试作文不能是自由写作,否则难以统一评分标准,还要防止学生套用现成文。因此既要有一定限制,又要有启发性,使学生有事可叙,有人可记,有景可写,有情可抒,有感可发。所以近几年的小考作文命题非常贴近学生生活。如《我学会了一样家务活》、《我帮妈妈做家务》、《今天我当家》等题目就很好地体现了贴近学生生活的特点。如果我们缺少这样的生活经历,想来写成功这样一篇作文还是有不少难度的。
  5、想象类作文的涌现
  想象类作文是考生们比较愿意写的作文题材。因为它的形式比较开放,可以拓展我们的思维,可以充分的发挥我们的想象力。所以写起来就觉得得心应手。例如这个考试题目:假如&&
  这个题目就是典型的想象类作文近几年出现的形式,假如我可以怎么样,这样给了广大考生很宽广的想象空间,我们可以想假如我会飞,假如我有一支神笔,假如我会72变&&这些前提条件都是我们梦寐以求的愿望,如果我们把它落实到纸上,那么我们一定会写得想象新奇、合理趣味。
  6、作文要求有创新意识
  考场作文要创新,要出彩,切忌重复过去,切忌重复别人。只有创新才能出奇制胜,只有出彩才能感染和吸引阅卷者拿高分。我们不要拘泥于一些固定的格式去想问题,不要以写我的老师就是带病上课,深夜批改作业;不要一写我的妈妈就是妈妈背我上医院等等。这些题材本身并不是不好,而是这些题材为人们所熟知,如果你再写就丝毫没有新意。所以我们的作文要坚持新,要写的与众不同。第16篇 他们的中考满分作文如何拿了满分?3000字
    如何能在不到60分钟的时间里写出一篇600字以上的优秀作文来?这是每个临考师生最为关切的问题,笔者通过对全国十年来满分作文的分析,揭密一下这些满分作文是怎样“炼”成的,希望对临近应考的语文老师和同学有一点启发。  一、炼标题――芳草满园花满目
  俗话说得好“题好一半文”。文章的标题就好比一篇文章的眼睛,通过它,我们可以窥见文章的灵魂。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作家,为了给自己的文章拟一个靓丽标题,直至“为伊销得人憔悴”。近些年来,许多省市的中考作文为了鼓励和培养考生的创新精神,都有让考生自拟题目的要求。毫不夸张地说,题目拟得如何,不但存在着给阅卷老师第一印象的问题,甚至直接影响到阅卷老师对文章的评分。看许多满分作文的拟题方法,的确给人新颖的感觉:
  1.引用流行歌曲,如《我的未来不是梦》(1997年山西)、《一切尽在不言中》(2003年淮安)、《常回家看看》(2003年甘肃)。
  2.运用拟人、比喻、反复、设问等修辞格,如《一条海豚的幸福感受》(2002年江西)、《生活好比一桌宴席》(2002年江苏)、《现在?现在!》(2003年陕西)、《成才全*父母吗?》(2002年江苏)。
  3.套用流行语,如《在桥一方》(2003年山西)、《都是课外书惹的祸》(2003年天津)。
  4.借用成语或名句,如《勿以善小而不为》(1999年重庆)、《学无止境》(1999年广东)。
  5.活用熟语,如《关于“交往”条件的实验报告》、《交往说明书》、《低下头看看》(2003年四川)。
  6.采用散文化的语言或诗的语言,如《我也衔过一枚青橄榄》(2000年上海)、《着一袭美丽的绿袍》(2001年青海)、《一丝甘醇沁心田》(2002江苏)。
  二、炼开头――举头已觉满眼春
  古人说“凤头豹尾”,就是说开头要写得有姿有彩,像凤凰的头那样,有人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这些都说明了作文开头的重要。精彩的开头能一下子就打动评卷老师的心。由于时间与篇幅的限制,考场作文的开头讲究简洁、生动、优美,我们可以欣赏一下下面这些满分作文的开头:
  1.引名句,起点高远,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知识犹如浩瀚无垠的大海,哪有水源穷尽的一天?惟有以百折不回的毅力,勇往直前,方能采撷到知识果实(1999年广东《学无止境》)
  2.巧博喻,形象开阔,如:像微风拂过竹叶,像碧波轻吻着海岸,像明星装饰着天幕,像冷雨滋润着土地。你的出现仿佛一道闪电划破了凝固的空气。(2002年盐城《一丝甘醇沁心田》)
  3.趣比拟,别开生面,如:嘿,大家好,我叫把握,与自信等人是胞兄胞弟,我们共同支撑着人的大脑活动与精神。你们可不要小瞧我啊,我的存在很重要呢。(2002年河北《我叫把握》)
  4.作排比,造势磅礴,如:盈盈月光,我掬一捧最清的;落落余晖,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华,我摘一束最灿烂的,对人以和,待人用善,待人和善。(2003年江西《待人和善》)
  5.巧设问,引人深思,如:团团黑黑的硝烟还围绕在你的身边吗?轰隆的飞机还盘旋在你头顶上的那一片天空里吗?哦,伊拉克女孩,你那双纯洁的双眼噙着泪水,你无助的眼神充满了恐惧。你在想什么?(2003年江西《今夜星光灿烂》)
  6.深抒情,生动感人,如:虽说雁过无痕,岁月无声,而白驹过隙的光阴却在生命的每一个空隙里不着痕迹的流动。流年的浪花总是涤荡在渺远的心际,水波涟漪般徐徐荡开,风中花瓣样轻轻坠落。是什么促使我们的忧伤、快乐、悲痛、幸福化作丝丝雨露……在静谧的夜里发起一轮轮的攻击?(2003年丽水《永恒的情结》)
  7.用题记,揭示主旨,如:就在蔚蓝变得紫红的那一刹那,也预示着无情的黑夜即将代替这片美丽,但我仍然坚信:无情的黑夜也是慷慨的!――题记(2003年荆州《把黎明的美丽带给曾失落的我》
  三、炼形式――巧持彩练当空舞
  独到的创新设计,能使由“赤橙黄绿青蓝紫”组成的彩绸在空中亮出美不胜收的舞姿;别具一格的表现形式,能使精心包装的中考作文充满灵气和魅力。我们谈作文要创新,许多同学往往只注重作文内容、立意、语言等方面的“出巧”。其实,好的作品更需要漂亮的包装,我们如果少用传统的“三段体”形式,给作文换一套新颖的“外装”,就会带给阅卷老师新与美的视野与享受。看全国满分作文,各种各样的创新形式让人拍案叫绝。
  1.日记体式:围绕一个主题,用清晰的时间概念展示出事件的全过程。日记是一个人心灵的真实反映,所以这种文体,既能吸引读者,增强真实感,写法上还避免了单纯的记叙形式。如:2003年安徽满分作文《体验“女朋友”》就以日记的形式表现了自己与女生交往的一段经历,每则日记着力写好一个小镜头,以此见证他的独特体验。2003年深圳满分作文《留下》则用日记记录下三个时间段亲朋给自己的电话留言,来表现“非典”时期的非常爱意。
  2.剧本式:如2002年眉山满分作文《善良归家》:时间:寒冬的一个早晨地点:一片茫茫的荒原上人物:善良、金钱、地位、权力、时光老人
  背景:善良被人们扔到了一片寒风呼啸的茫茫荒原上,那儿荒无人烟,只有善良一人在无边无际的荒原中走着。(画外音:善良正急切地想着回家,想着回到人们的心中。)
  (突然远处有一辆奔驰轿车从善良身边急驰而过,金钱上,善良似乎看到了回家的希望)
  善良:停车!停车!(满怀希望地招着手)
  金钱:你是谁呀?为什么在这半路上挡我的车呢?(边说边探出头来)
  ……(限于篇幅,后文略)
  小作者围绕一个主题,采用短剧的表现形式,用场景揭示事件发生的背景,用舞台提示展示细节,用人物的台词阐述事件的发展情况或表明作者对生活的见解,新颖独特的构思,让人拍手叫好。
  3.小标题串联式:如同电影拍摄手法,将围绕主题的文章材料进行多方位甚至是随意的抓拍几个镜头,使整个事件由孤立到联系,从片面到全面,形成一个整体。各个镜头用小标题或者序号标列,能给人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感觉,又能避免单调的过渡。如:2003年河南满分作文《打造蓝天》就用了三个十分抢眼的小标题:“起风了”、“下雨了”、“云散了”,从表面上看,它们是自然界天气变化的写照,深入文章,你会发现它们更是“我”心理变化的形象表述,通过小标题,文章的情节一气贯通。
  4.童话寓言式:如2002年江西满分作文《一条海豚的幸福感受》中作者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以童话故事这一表现形式,采用换位思考,站在第一人称的写作角度,写出“我”――一条海豚回归大海时的幸福感受。2003年辽宁的《一棵老槐树的自述》、云南的《做一片云,真好》、益阳的《书国的罢工》、淮安的《“鼓励”自传》、安徽的《真走访记》等满分作文将“老槐树”、“云”、“书本”、“鼓励”、“真”等形象事物或抽象事物拟人化,采用童话寓言形式,带给人独特的感受。
  5.还有诸如书信、故事新编、微型小说、演讲词等形式,作者们围绕文章内容,找到与之相适应的、独具特色的形式,从而让文章以创新之光照亮评卷老师的眼睛。
  四、炼语言――语不惊人死不休
  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即文章要讲究文采,讲究美,没有文采的文章,就难以传播。同样的道理,中考作文要想获得高分,富有文采的语言表达是必须的。优秀作文语言生动活泼、魅力深厚的奥秘有三:
  1.妙用动词、形容词,修饰语,叠字等。如:夕阳的余晖下,青葱的小草和着微风摇曳身姿,门卫的那只圆滚滚的大白兔乖巧地倚卧在草丛里,痴痴地凝望那片涂了油彩的瑰丽的天空。(2003陕西考生《拥抱现在》)
  2.句式灵活多样,长短变化,整散结合。如:出了家门便是山,一眼望不到头的大山;出了家门便是河,一眼望不到边的河。这就是我的故乡――养育了我16载的故乡。(2003年淄博《招招手儿,豆角般的月儿》
  3.巧用修辞格从来都是增添文采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善用排比,如:和善,犹如一股春风,一场春雨,吹拂滋润着荒凉的大地;和善犹如一盆炭火,温暖着每个心灰意冷的生命;和善,是一剂良药,是阴云遮不住的晴空,是一朵馨香的花朵。待人和善,给自己快乐,也带给人们幸福。(2003江西考生《待人和善》)
  妙用比喻,如:主题音乐跳跃的音律中还透着一丝丝的轻柔,像柔纱抚过面庞,像淡云掠过蓝天,像细雨亲吻大地,令我难以释怀。(2003甘肃《歌声与微笑》)
  灵活引用诗句、歌曲、名言、俗语、谚语、歇后语等等,如:
  “1”是一个擎天柱,是正直,是不屈不挠的骨气。于是,我们有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凛然正气;有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英勇无畏;有了“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英雄气概。(2003郑州《欣赏数字中的语文》)
  “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每当耳边想起这熟悉的旋律,自己就好像遇见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般,感觉格外亲切。(2003甘肃《歌声与微笑》)
  回环反复,如:……在其中辨明了真善美,分清了假丑恶,不亦乐乎。……在其中体验知识的真谛,科学的美丽,不亦乐乎。……在其中,我读得更多,想得更多,书使我渐渐成长,不亦乐乎。
  早晨起来,品香茗读散文不亦乐乎。中午,倚阳光读小说不亦乐乎。晚上,*窗边读诗词不亦乐乎。(2003天津《读书是快乐的》)
  生动比拟:如“随手攥一把肥沃的月色,都会芳馨出孤独与哀愁……”、“月色在倾听”(2003安徽《成长是一种体验》)
  其它修辞格,如夸张、反问、设问、对比、对偶等,只要我们巧妙运用,一定会亮人耳目,怡人心扉。
  五、炼书写――粒粒珠玉落银盘
  近年来,卷面整洁、写字工整,已经成为中考作文的一项重要评价标准,如2003年绍兴卷在写作要求中,明确说明书写5分,湛江卷写作70分中,卷面和书写也占了5分。除了作文要求中有明确的规定外,创造一个清楚整洁的文面,还会增加评卷老师对你的作文的印象分。作文的书写要注意几点:1、用颜色比较深的,笔头也比较粗的钢笔、圆珠笔书写;2、标点使用正确规范;3、杜绝空格、拼音;4、尽量把字写得大一点,撑着格子写。
本文地址:http://www./zw/325187.html
与"小考作文的命题趋向分析"相关的作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半命题作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