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过向荷兰出口绿茶西游,在2006年盈...

中国茶改变世界
&&&&&&&&&&
中国茶改变世界&&
&&&&&&&&&&&&&&&&&&
安徽农业大学校长宛晓春
引语:世界公认,中国茶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卓越的贡献。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中国人最早发现并利用茶树这种植物,并且把它发展形成为我国一种独特的茶文化,逐步传播到整个世界。茶是一种极具东方文化内涵的、健康的、天然的、绿色的饮料,为人类的健康作出了显著的贡献。
&&& 一.中国茶的起源与发展
&&& 1、中国茶发展史简述
茶树原产于我国的西南地区。在距今万年前,就有了野生茶树;早在5000年前的神农氏时期,中国人开始利用茶,发现茶树的鲜叶可以解毒。
唐代: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茶叶生产和技术中心。这时期茶叶产区已遍及今之四川、重庆、浙江、安徽、湖北、湖南、广东、福建、江西、江苏、河南、云南、广西、贵州等十四个省区,其分布已接近与我国近代茶区的分布。
&&& 宋代:茶传播到全国各地,基本上已与现代茶区范围相符。从五代和宋朝初年起,全国气候由暖转寒,致使中国南方南部的茶业迅速发展。福建建安茶成为中国团茶、饼茶制作的主要技术中心,带动了闽南(厦门,泉州,漳州)、岭南茶区(相当于现在广东、广西全境,以及湖南、江西等省的部分地区)的崛起和发展。
&&& 明清至今:茶区稳定发展,茶业的发展主要是体现在六大茶类的兴起。
目前,我国共有江北、江南、华南、西南四大茶区,19个省、自治区,1000多个县、市产茶。2010年中国茶园面积195万公顷,茶叶总产量为140万吨,均居世界第一,农业产值超400亿元;其中,绿茶100.6万吨,乌龙茶17.5万吨,红茶9.0万吨,普洱茶约5万吨,边销茶6万吨左右。2010年我国茶叶出口量约30.24万吨,出口金额7.84亿美元。
2、中国制茶技术的演变史
&&& 我国茶叶依据茶叶制造方法和品质上的差异,特别是根据各种茶制造过程中茶多酚的氧化聚合程度由浅入深而将各种茶叶划分为六大类,即绿茶、黄茶、白茶、青茶、黑茶和红茶。以上述的六大基本茶类茶叶作为原料,进行再加工后形成的茶,如花茶、紧压茶、萃取茶、茶饮料等属于再加工茶类。
中国制茶历史悠久,自发现野生茶树,从生煮羹饮,到饼茶、散茶,从绿茶到各种茶类,从手工制茶到机械化制茶,期间经历了复杂的变革。以绿茶为例,其制法的历史沿革可归纳为:
(1)上古时期:药用为主。据《神农本草》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据此说明,五千多年前,人们就将茶叶作为药用。在药用的基础上,人们通过不断实践,发现茶叶可以饮用,因此,茶叶从药用发展为饮料。当时是将茶树鲜叶直接煮后饮用,但这种生煮羹饮的方法只能在茶季采用,为了解决常年饮茶问题,人们在茶季采摘鲜叶晒干收藏,这便是制茶的开端。我国制茶历史至少也有三千多年了。
&&& (2)西周至东汉(公元前11世纪—公元2世纪):原始散茶。据《华阳国志》,公元前11世纪,巴蜀地区以茶叶作为贡品。鲜叶直接晒干或烘干收藏,或经过蒸煮后晒干或烘干收藏,是为原始散茶,起源于周初的巴蜀地区。
&&& (3)三国至初唐(公元3—7世纪):原始饼茶,即把鲜叶捣碎或蒸煮,制成茶饼再烘干。工艺还不成熟,是为原始饼茶。
&& (4)唐朝(公元618-907年):蒸青团茶、蒸青散茶。因为用鲜叶直接制成的饼茶青草气味很浓,为减少青气,发明了蒸青制法(鲜叶→蒸青→捣碎→制饼→烘干),制成的茶叶苦涩味较重。唐代也发明了蒸青散茶,蒸后直接烘干(鲜叶→蒸青→烘干)。
&& (5)宋朝(公元960-1279年):蒸青团茶。宋代为减轻蒸青团茶的苦涩味,增加压榨工序(鲜叶→蒸青→榨茶→研茶→造饼→烘干),具体为:鲜叶先洗净,然后再蒸,蒸后立即用冷水淋洗几次,使其迅速冷却,然后榨去茶汁,再放入研盆捣碎后制成团饼茶,有圆,有方,有花等各种不同形状。然后烘干。
&& (6)明朝(年):炒烘绿茶(烘青)→全炒绿茶(炒青)。明代又由蒸青散茶发展到炒青散茶,进一步发展了茶叶的香味(鲜叶→锅炒杀青→烘干),主要是改进了杀青方式,改蒸汽杀青(蒸青)为锅炒杀青(炒青),类似于现代的烘青绿茶。后又在烘青绿茶的基础上发明了炒青绿茶,改烘干为炒干(鲜叶→锅炒杀青→揉捻→锅炒干)。
&&&&二.中国茶对世界文明史的影响&&&&
当今全世界五大洲有50多个国家种植茶,有120多个国家的20亿人有饮茶习惯。世界各国的种茶和饮茶习俗,最早都是直接或间接从中国传播去的。茶和瓷器、丝绸都是中国人民对全世界的伟大贡献。
1、丝绸之路的传播:
&&& 陆上传播:通过北方丝绸之路,大批西域、中亚商人将茶叶带到西方;通过南方方丝绸之路,茶叶由四川经大理、保山到缅甸,进入印度及南亚、西亚等国家。这是中国茶最早的陆路交通线。
&&& 海上传播:早在770年,广州便聚集了大批外国商人,茶叶经过海上传到西方。早在公元六世纪和七世纪,朝鲜半岛上的大批新罗僧人为求佛法来到中国,修学后回国传教,并在回国时将茶和茶籽带回新罗。公元805年,日本的最澄和尚从中国学佛结束后带回茶籽,种在了日吉神社的旁边,成为日本最古老的茶园。至今在比睿山的东麓还立有《日吉茶园之碑》,其周围仍生长着一些茶树。
&&&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茶叶及种植技术逐渐传入世界各国。十世纪时,蒙古商队来华从事贸易时,将中国砖茶从中国经西伯利亚带至中亚以远。十五世纪初,葡萄牙商船来中国进行通商贸易,茶叶对西方的贸易开始出现。荷兰人约在公元1610年左右将茶叶带至了西欧,1650年后传至东欧,再传至俄、法等国。十七世纪时传至美洲。1780年印度于由英属东印度公司传入我国茶籽种植。17世纪开始斯里兰卡于从我国传入茶籽试种,复于1780年试种,1824年以后又多次引入中国、印度茶种扩种和聘请技术人员。&&&&
从世界经济发展史的角度而言,在二十世纪以前西人所寻求的中国商品中,唯有茶叶在中西贸易中长期居于支配地位。茶叶为西方贸易商带来了巨额利润,以至历史学家普里查德(Earl
H. Pritchard)认为: “茶叶是上帝,在它面前其他东西都可以牺牲。”
&&& 茶叶是改变世界的四种植物之一(茶叶、烟草、甘蔗、土豆),也是唯一一种引发两次战争的植物。
&&& (1)茶叶在美洲引起的——美国独立战争
&&& 1776年,英国通过国会法令向美国殖民地征收税,每磅茶叶征收3便士的税收,用来维持驻扎在殖民地的军队和政府官员的开支。在波士顿,发生了几个星期的大规模骚乱,美国人登上了“达特茅斯号”船,叫喊着“波士顿港口今晚将成为一个茶壶”。接下来的3个小时,他们把340箱茶叶扔入水中。英国政府关闭了波士顿港口,派遣军队到美国,这标志着美国独立战争的开始。
&&& (2)茶叶在亚洲引起的战争---鸦片战争
&&& 在亚欧大陆,当18世纪20年代以后欧洲各东方贸易公司竞相从事对华贸易时,他们均面临同样的问题:如何来支付购买茶叶的费用,而欧洲产品在中国几乎找不到销售市场。十八世纪的中国经济建立在手工业与农业紧密结合的基础上,发达的手工业和国内市场使中国在经济上高度自给自足。一百多年以后主持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英人赫德在其书中曾写道:“中国有世界最好的粮食――大米;最好的饮料――茶:最好的衣物――棉、丝和皮毛,他们无需从别处购买一文钱的东西。”经济上高度自给自足和相对较低的购买力使欧洲产品的中国市场非常狭小,唯一例外的是中国对白银的需求。大规模的中西贸易由此找到的支点:西方人用白银交换中国的茶叶。1784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广州的财库尚有二十余万两白银的盈余,翌年,反而出现了二十二万两的赤字。为了弥补东西方茶叶贸易巨大的逆差,东印度公司专门成立鸦片事务局,开始大规模向中国贩卖鸦片。不久后,令中华民族丧权辱国的鸦片战争爆发了。
中国茶对人类健康的贡献
&&& 茶作为世界性饮料,比咖啡和可可更受欢迎,被誉为21世纪的饮料,这既是因为茶文化的源远流长,更是因为茶是一种天然饮料,对人体具有营养价值和多种医疗保健功效。
&&&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十大健康食品(绿茶、红酒、番茄、菠菜、硬壳果仁、西兰花、燕麦、三文鱼、大蒜、蓝草莓),德国《焦点》杂志公布的对人类健康最有益的十大食品排行榜(绿茶、苹果、鱼、大蒜、草莓、胡萝卜、辣椒、香蕉、大豆、牛奶),国际上认定的健康长寿食品(绿茶、红葡萄酒、蘑菇、酸奶、骨头汤、豆浆、谷类、胡萝卜、番茄、大蒜、黑木耳、花粉、螺旋藻),绿茶均入围,可见一斑。
&&& 近二十几年来,茶叶与健康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和药理研究均表明:茶叶具有防癌抗癌、抗突变、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抗菌抗病毒、抗辐射、调节免疫等多重保健功效。茶的健康功效在四个科学领域已形成深厚积累:1.
减少有害物质在体内积累;2. 预防癌症:至少已获得预防十类癌症证据;3. 预防代谢性疾病:糖尿病、高血脂、肥胖;4.
预防神经退行性疾病。
四、中国茶发展趋势
&&& 近十年全球茶叶需求持续增长,红茶在世界茶叶总产量中占支配地位(红茶产量占世界茶叶总产量的70%)。但在过去10年中,绿茶产量增长速度较红茶为快(在年间,其速度分别为14.1%和2.8%),至2006年,其产量几乎已占世界茶叶总产量的27%。其他茶叶主要是乌龙茶构成了世界茶叶产量的其余部分。&
&&& FAO预计,世界红茶产量将以每年1.9%的速度增长,2017年达到314万吨,而世界绿茶产量将以每年4.5%的速度增长,2017年达到157万吨。
&&& 我国茶树种植面积缓慢增长,种植结构趋向改善,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比例已达到
35%以上。茶树种植发展布局也开始向中西部转移。随着中西部地区充分发挥其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利用国家退耕还林,以工代赈等政策,纷纷把茶业列为其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茶叶发展速度加快。
&&& 另外,茶叶标准化、机械化、连续化、清洁化生产是未来茶叶加工的主流。茶叶产品结构正在发生明显变化,其中绿茶、乌龙茶由于内销和出口的带动,生产有明显增长;红茶产量在经历大幅度下降后近年来内销市场一面启动且不断提升;普洱茶市场总体趋于平稳并呈慢恢复性增长。同时,名优茶发展使茶叶产值快速增长。名优茶1990年消费量不到3万吨,2008年已超过40万吨,消费占整个市场份额的60%左右,销售额占85%以上;茶叶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快速发展。茶饮料、速溶茶、袋泡茶、茶食品、茶叶保健品、茶油、茶花等快速增长。
&&& 中国茶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使茶之饮历千古而不衰,亘久而弥新。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必将促进我国茶产业向更快、更高、更强的方向发展。21世纪是中国茶进一步改变世界的新世纪!
&&&&&&&&&&&&&&&
(作者简介:宛晓春,安徽农业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茶叶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华侨茶业发展研究基金会高级顾问,安徽省茶叶学会理事长。)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我国通过向荷兰出口绿茶,每年盈利3.5亿美元 英文怎么说?_百度作业帮
我国通过向荷兰出口绿茶,每年盈利3.5亿美元 英文怎么说?
我国通过向荷兰出口绿茶,每年盈利3.5亿美元 英文怎么说?
The yearly profit of green tea exported to Poland reaches 350 million US dollars.
楼主问的是荷兰不是波兰好不好第九章园艺商品国际贸易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第九章园艺商品国际贸易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1.89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中国对欧洲出口茶叶的历史渊源_百度知道
中国对欧洲出口茶叶的历史渊源
我有更好的答案
茶在国外的传播
  由于我国茶叶生产及人们饮茶风尚的发展,还对外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方面,朝廷在沿海的一些港口专门设立市舶司管理海上贸易,包括茶叶贸易,准许外商购买茶叶,运回自己的国土。唐顺宗永贞元年,日本最澄禅师从我国研究佛学回国,把带回的茶种种在近江(滋贺县)。815年,日本嵯峨天皇到滋贺县梵释寺,寺僧便献上香喷喷的茶水。天皇饮后非常高兴,遂大力推广饮茶,于是茶叶在日本得到大面积栽培。在宋代,日本荣西禅师来我国学习佛经,归国时不仅带回茶籽播种,并根据我国寺院的饮茶方法,制订了自己的饮茶仪式。他晚年著的《吃茶养生记》一书,被称为日本第一部茶书。书中称茶是“圣药”、“万灵长寿剂”,这对推动日本社会饮茶风尚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宋、元期间,我国对外...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历史渊源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绿茶西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