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关于老师的作文缺点

用计算机教写作:优点和缺点(黄秋月)
用计算机教写作:优点和缺点
姓名:黄秋月&&&&&&
班级:教师教育学院096班
当考虑是否要将计算机引入到写作教室里去的时候,一个问题出现了:计算机真的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吗?令人吃惊的,答案是,我们也不知道。Wolfe
etal报告说,研究者们不同意计算机在文字处理效果上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Owston
Murphy和Wideman提醒我们说,迄今已造成模棱两可。Joram etal
告诉我们说,尽管已经接受计算机可以使修改更便捷的说法,但是对这一说法的直接研究不多。Collier和Werier发现在用文字处理系统对写作的质量改变的效果上的研究要么是自相矛盾的,要么是不确定的。对所有的人口抽样来说,经验丰富的职业和专业作家,和几类没有经验的作家一样。
尽管对计算机是否能提高写作的一般水平迟怀疑态度,但是计算机确实能提高学生写作的某一具体水平。如果我们要打破写作行为进入到更具体的组成部分,那我们就要再形成我们的原始问题了:计算机能提高写作过程中的哪一部分?只要我们分析了计算机在所有的写作行为的组成部分所起的作用后,我们将能更好的决定计算机在协助写作教学方面,是否是赞成意见多余反对意见。
计算机能做的和不能做的
当我们看过了一个接一个的专业期刊以后,计算机协助写作教学的有点开始堆积起来了,缺点也开始堆积了。只有通过比较和权衡这些赞成意见和反对意见,我们最后才能决定计算机在写作教室中的价值,但是在我们进入任何讨论以前,让我们来看看下面清单上的赞成意见和反对意见吧:
.赞成意见:(和学生用纸笔写作比较)
.写得更好一些
.产生更长的文本
.写出错误跟少的文本
.被授权更多,个体把自己看成是在“写作”
.更主动,花费更多的时间在作业和任务上,更愿意参加到任务中来
.更愿意经历和冒险
.表现出更热情,更积极的态度
.更远离文本,更愿意挖掘作者自己同时远离实际自我
.显示更多的文字参与
.更多的意识到循环和写作过程
.获得更清晰,更好的听众意识
.更有能力和更愿意修改
.更加有能力和更愿意阅读其它作品和参加同龄人的评审中去,进行合作,社会接触,建立一个统一的登记认同
.更好的为商业世界/工业社会或者是“真实的”世界做准备
.对教师来说更容易辅导
.对初学者更有利的,更主动,能够修改那些令人困窘的资源
.给初学者增加了一些难度
.由于电脑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所以在直接教学方面增加了难度
.不可避免的访问计算机:对有的学生来说是更多的访问,对有的学生来说是更少的访问;所以,低成就的学生更喜欢用计算机来进行技能练习,很少用计算机来进行全盘问题解决。
.在教室里更多的杂音
.更多的停止时间
.乏味的;较难持续维持学生的兴趣
.长期使用文字处理器,可能产生依赖
.很少是快乐的写作,比如说写信
.一个技术态度:学生推论出机器比老师跟重要
.一个日益增长的弱点,对商业利润和商业/技术联盟来说都是,希望争取未来的工人和消费者
.写作前的构思更少了,更少的概述
.听众失真的感觉::计算机变成了听众;客观的非人类的听众取代了人类听众。
.以修改为中心的问题:
.学生对纠错和修改很困惑
.在较差的写作结果中,在起草过程溶入了一些表面的纠错
.学生实际上做了很少的修改因为不需要再抄写
.由于更小尺寸的屏幕使得修改更困难
.文本创作停止,由于更容易的编辑,也更难达到
.学生写作更差是由于:
.小尺寸的屏幕,只能看到文本的一小部分
.更多的关注“作品”的文字处理,而不是文本质量的“过程”
.计算机引起的“超负荷的记忆力”
上述清单纵览了用计算机写作的优点和缺点。但是在这些大框架中,一些问题更显著的凸显出来,值得进行进一步的研究。这些问题是,修改,听总,商业世界,用笔和纸写作,社会交往,和态度/热情。下面让我们来依次来看一下这些问题。
曾经一度,用计算机协助写作教学的支持者声称,在用计算机交写作中,便于修改是一个不容置疑的显著优点。今天,某些用文字处理器进行修改的缺点已经可以被识别出来了。一个缺点就是,文字加工,允许文本太过容易被操作修改,是做表面水平和大众化的修改而不是深入的修改。所以,学生作家更乐意加入到表面水平修改中来。最后他们开始将纠错和修改等同起来了。
这种日益增加集中在表面水平的修改伴随而来的不仅是深入修改的问题,并且还有文本本身所带来的问题,很多都涉及到“在创造的过程中过早的评价可能会给产生想法的流动性带来干扰”。Carolyn
已经注意到在学生们中间有一种引起烦恼的趋势,职业的作家也一样,他们用文字处理器能很快产生文本——可能都是通过大量的复制,粘贴——就像是堆积的文本模块,缺少概念流动性和全文风格的一致性。
像复制粘贴,删除,插入,拼写检查和语法检查这些特点可能使修改概念的再定义变得更糟糕了。第17页同时,另外一系列文字处理器的特点——那些在网页上修改过的文本——可能是窃窃私语的,在学生的头脑中是他们自己骗人的话。学生写作操作这样的功能,比如,字体大小,字体风格,粗体,项目符号,和以文本为中心被认为是虚幻的的印象。James
提醒我们说“学生总是集中注意力找那些改变文本外观的方法而不是内容上的。”也不能完全责备这些学生,因为他们相信他们自己将会被模仿的。因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这种以整洁为美德的想法已经根深蒂固了,与还存在的低技术的涂改液形成鲜明对比。计算机已经将这种崇拜整洁的美德的特征发挥到了极致。这种结果是学生作家的产生的产物,由于他们的文字处理器华而不实,产生写作,产生出缺乏质量和深度大的文本,是因为他们的文本装模作样早产的结果造成的。
我们可以看到学生作家迷恋“位移活动”,——拼写检查,文字计数,语法检查等等,——可能给作家带来了消极的后果:
1.允许局部的修改取代深入的修改。
2.减少创造性和合乎逻辑的连续性,这些应该是写作前准备的主要特征或是写作阶段的主要特征。
3.整洁和华而不实给人造成一种安全的感觉,计算机创造的文本给人一种高质量写作的错觉。
除了以上三点,我们可能还有加入第四点消极的结果:令人困扰的节奏。节奏在写作过程中是一种积极写作的反思时期的交互时期的类型。在“计算机支持写作节奏中”Mike
Sharples指出不同的作家喜欢不同的节奏,所有的作家都支持他们的写作在一段时间后能有一个反思。但是随着文字处理器的到来,作家们的节奏的反思性舞台现在被文字处理器提供的各种各样的文本操作的特点的懒散行为所取代了。这样的结果是“写作节奏将会变的更复杂和省略”。Sharples也表明关心未来的文字处理器“将会提供更多的运动更远离文本,”像动态的概述了微软的选择之类的。
但是随之而来是对技术的批判。很多的对修改问题的责备是计算机的到来已经增大了我们的各种储备——教师对各种水平作文的储备。在他的“修改仪式和计算机作为听众”Paul
Heilker追溯了修改的进化过程,这个好主意已经变坏了。我们开始将写作作为一个过程,随后而来的是修改,再随之而来的是合作讨论会,“我们可以提升的是教学方法,确实,也是为了保护这样的修改”。变化过程,修改,和合作讨论会——大多数写作老师都是以很积极的涵义来定义这三个阶段。Heilker指出的问题是,那些本来是自然的和有机的成分已经变成了综合的和制度化。通过合作讨论会的方法,我们安排了修改,它转到了“整体的修订,在持续的写作过程中,它就像一条紧紧条状的植物。计算机只是在加重这种情况。因为计算机已经使修改过程放松了——它曾经是一个单调沉闷的工作——我们现在更喜欢不去理会预先规定的修改阶段。当所有的都已经完成了,那些修改过的学生比没有修改的学生得到了更高的分数,因此学生做这些令人讨厌的修改是为了提高他们的分数。所有的这些都向学生传递了一个消息:“修改总是好的,是富有成效的事情;修改是值得做的事情不论是它本身还是能提高分数;那个文本需要或应该被修改;修改相对写作是一个独立的过程,也是这个写作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
听众问题——和修改问题类似——引出混合反应。有一些人说用计算机教写作能增强和很好的定义学生听众的感觉。最进一项研究由Edward
etal实施的,推论出“学生更愿意在文字处理器上完成他们的作业,比那些用纸和笔写作业的学生更愿意看其它同学的写作作业。”Sandhholtz
Ringstaff 和Dwyer
相信计算机优于纸和笔在允许学生克服“个人持有的状况”。一个学生的写作“需要被同龄人修改,被家长解释,向专家陪审团展示,考虑建一个个人文件夹和能经受的起更精确的标准的再检查和再评估。”计算机——凭借他的完美产品,它的出版容量,和能像同龄人提供再检查的适应能力——是一种很理想的第19页从“个人持有状况”向“公众谈话”的转变的工具。
和Dowling,在另一方面,在什么可能是科学小说的资源时,认为计算机在与学生尽力成为一名听众竞争,——竞争这样一个学位“计算机和写作的关系在带修辞色彩的情境中是可以置换写作听众的关系的。Dowling描述作家是“在电脑屏幕上将自己放大,处于一种很好奇的位置,在这种感觉下,他们将自己的图像在计算机中组成一个很重要的学位。最危险的一种计算机和写作关系是获得一种和计算机“说话”的感觉,最后将导致的结果“过多的非正式的散文风格”。
Heilker给听众提到了两种定义:(1)听众——演讲,在真正的生活当中,人们将会阅读文本。(2)听众——激发,听众将在写作中写下他自己或她自己。计算机是可以用来代替观众的。Heilker假设psedohuman认为我们投资计算机的质量已经达到人类的质量了。但是作为一种有智力的事物,因为我们能够用计算机做一些简单的识别工作——就像我们的听众——我们不需要也不用加入到其它人中去就可以完成识别工作,来克服分离的缺陷。当然我们所关心的是如果计算机一旦侵占了曾经为人类所保留的领土,我们将可能失去人类写作的范围,甚至可能失去我们整个人类。
和商业的联系——伦理问题
让每个人都相信计算机在所有的校园里具体化和相信给予技术的实例的是仁慈的捐献者,他们是关心教育的,这个想法太天真了。真相就是如果公司尤其是计算机公司对我们的学校进行了投资,他们或多或少的都希望能够有些回报的。
教师关于计算机和商业的联系的主要观点有两派。那些相信持实用主义观点和重视职业教育的人都支持计算机——商业之间的联系。其他人要么是理想主义者或是我们的怀疑主义者——把学校和商业之间的联系看成是罪恶之源,反对它,第20页是我们不会写作的学生应该抵御的。
Ruenzel是支持前一种观点的。在他的“这就是美国未来的教育?”他描述到高新技术在娜帕谷是一个“高科技下成立”的高级中学。在高新技术下,学生在商业世界里的技术就像盛开的花朵一样:“基本的技术技能,愿意进行团体合作,和有能力从真实的项目中获取知识。”从这个视角来看,那些用计算机来教写作的人可能会庆贺我们自己,当我们在教写作的时候,我们同时也教我们的学生关于商业的知识。另外一方面,它可能会很容易质疑,我们是不是出卖了一些利润给商业。校园是——或者是被假设——无倾向性的地方,自由的,没有被公司,工厂,和广告的商业利润所培训的地方。但是因为我们如此多的学校不能担负他们想要的或者需要的电脑的数目的费用,所以计算机就成为各商业利益中的以鱼咬钩最有效的虫子。一旦商业利益缓慢的深入到我的学校结构中来,课程本身就难以忍受了,学校可能就变成了一种公司培训中心了——主要是纳税人的开支。这些提醒非常的清晰:一旦我们欢迎计算机进入到我们的写作教室,我们就假定它是一个助手和担负起“在关于计算机成为教育市场化还是成为学生的奴仆的助手问题上,我们要保护学生的利益
,反对商业助手”这个责任。
赞成文字处理器
在这个部分,我们将文字处理器和纸笔进行了比较,强调了文字处理器的优点。第一眼看去,拿低科技的笔来反对高科技的文字处理器就像是Dvaid反对Goliath一样更准确的说,
就像John Henry反对蒸汽机的铲子一样。但是可能令人惊奇的是,很多支持Dvaid和John
Henry的声音响起来了,在这个部分我们从他们看待这个问题的视角来仔细考察一下。
当然,在与纸笔比较来看,文字处理器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我们已经落后了“那些古老的技术的障碍仍然存在”和我们所有的排字任务都是在计算机上完成的。自由自在的修改可能是最显著的优点了。确实,前面一部分在修改问题上第21页已经列出了四点理由在质疑用计算机进行修改的效率问题,但是那些争论只是反对计算机本身,并不是在将纸笔和计算机进行比较时反对计算机。Owston,Murphu和Wideman报道说,“用手进行再抄写可能会严重阻碍修改”。计算就的优点不仅仅在于允许“更容易进行文本修改”,还在于它转移了“单调苦闷的再复制作文的工作”。
自由的进行修改是计算机和纸笔之间最大的不同。另外一个就是文本整洁。使用计算机,那些操纵区域是一样的:那些书法较差的学生现在就和那些书法较好的学生一样整洁了。结果就是写的作文被评估只是从内容上来进行评估,似乎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自然地,学生都意识到作文的书面整洁因素,Wolfe
etal报道说“学生们更喜欢用文字处理器进行写作,当他们的作文被用来进行非正式的评估的时候,比如说一个写作评估。”
利用计算机进行写作评个这个问题可能容易被忽略。如果我们将计算机引入到写作教室中去,公平和持续性将决定学生将被给予是否用文字处理器来进行评估的选择。这个同样的原理也将也将引入标准测验,在“写作一个错误”里,Jack
McGarvey 在为手写标准测验向可选择的文字处理器的标准测验转换做辩护。McGarvey
说“完全的相信手写测验不能很准确的测量出孩子写作水平。”他说,有一组学生在经历了自由自在和快速的打字后…感到非常的沮丧,他们现在不得不用笔写出如此粗糙的东西。我们很希望看到学生们在所有的写作情境下用文字处理器,无论何时它都在我们可以做到的范围内,只要是合理的可以使用文字处理器的课程,在标准测验中,可以看到因这种变化带来的焦虑不安。
当然,我们在写作文或者是在标准测验中,也必须避免过多的使用文字处理器。有些学生可能更喜欢纸和笔。在Richard
Collier和Clifford
Werier指导的测验中,在各种各样的文章中,那些用纸笔写作和用计算机进行写作的学生被给予相同的分数。
赞成笔和纸
在前面一部分中,我们列举了计算机的很多优点,相对笔来说。现在我们来列举几点理由来证明纸笔可能更优于计算机的地方。
尽管用计算机写作有很多优点,我们能进入到由计算机组成的高科技环境中去,但是同时我们也失去了很多。我们的写作形式被描述为“缺少个性的”和提供了更多的“闭塞”这些由“身体参加的快乐”所提供的,它可以带来“掌握中的智能”和“肌肉运动的知觉”,它可以允许我们“感受到韵律,句法规则,不允许在阅读中选择词语。”
在“谁需要暂停题?”这个问题上,Chandler开发出了一个更彻底的有形的,更自然的手写文本,指出这是不真实的当我们看到“产生文本的过程…至少和…到一样重要,到最后的成品”。当我们产生文本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加入了这个过程了。通过手写文本这个媒介,我们发现这个过程总是有触觉,身体构成的。从某种纯粹哲学的方法来说,我们可能用身体来作为思考的媒介。没有了纸笔的自然属性之后,借助计算机将我们的思想转变为写作可能要次于纸和笔。
另外一个比较的问题就是速度的问题。Chandler说文字处理器的速度比想法到达纸上的速度要快很多,这可能会妨碍进入到较深思想。用文字处理器,写作太快,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反馈,来“祥述“或者“认真琢磨”文本。
最后,Chandler计算机的小屏幕扰乱了文本的统一。那些作者更喜欢“将她们的作品在她们面前的桌子上地板上或是墙上展开,看起来似乎….”是为了获得一种更好的文本形状和他们的想法更适合操作,身体的对象。这样的作家不能应付主要的修改工作直到他们已经第一次打印出了一个较难的版本。
两者都适合的场合
很多研究关于探讨文字处理器和纸笔的课题不在于讨论哪一种写作方法优于另外一种,而在于比较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意识到这两种写作方法各自都有是适应的情境,老师们第23页开始“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写作习惯和风格将这两种写作方法结合起来。”Edward
Wolfe指导的十年级的学生,这些学生的写作水平差异很大,他们这个班是这次调查的对象。他们被问到将会在什么时候选择哪种写作方法进行非正式写作,哪种写作方法进行记叙文写作,哪种方法进行个性写作。结果是:80%的学生选择文字处理器来进行非正式写作;83%的学生选择笔和纸进行个性写作;选择文字处理器或笔和纸进行记叙文写作的学生各占一半。
在对这两种写作方法的持续的比较中,Daniel Chandler 做了如下的总结:
.文字处理器更快一些,尽管要形成最后的成品,修改可能会慢一点。
.纸和笔可能更直接和迅速;文字处理器是间接和缓慢的。
.纸和笔更快的将整个文本提供在纸上,文字处理器提供“可选择的文本切入口”(由于小的屏幕),和“延迟将文本传入到纸上”。
.文本在文字处理器上更容易修改和重组。
.当必须修改时,由文字处理器写作的文本不需要进行改写。
在纸上的修改可以保持文本的进展的过程,文字处理器是的进展过程是很模糊的。通过这些比较以及对职业作家的调查,Daniel
Chandler推知写作方法的选择是从个性化写作到大众写作。他假定,大多数作家有认为“纸笔更适合个性写作;打字或是文字处理器更适合大众写作。”Chandler也注意到在很多情况下,两种写作方式是可以互相取长补短的。当要求结合两种方法来完成一篇独立的文本,写作者大多会选择用纸笔进行尝试性的写作,用文字处理器进行后阶段的写作,这个阶段更为正式一些。
根据建构主义的思想,一个合格的作文教室环境是由学生们之间的社会交流组成的。这让我们可能看到计算机它本身的自然属性,它使学生们可以相互交流他们之间的经验但是第24页很多研究报道还不仅仅如此。一个学生可以很容易的阅读其它人的作品,计算机意欲提升学生之间的合作。Gail
Hawisher 指出“合作精神而不是竞争在有计算机的教室里更为盛行”。Pamela Takayoshi
认为计算机协助作文写作“更为公众化”,并且,更为“合作和社会化”。Peter
Sands描述一个教室怎样才可以提供一种团体奋斗的新感觉。Liz
Rohan将这种社会交流的界限也扩大至教师,他们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直接指导。这四位作家都同意尽管计算机本身旨在提升学生之间的资源分享和合作精神,但是教师依然有责任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利用计算机的优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大多数学生对文字处理器都持积极的态度,这使得写作本身转变到一个好的评价。Sandholtz,Ringstaff和Dwyer报道,称赞ACOT工程是一个技术集中的教室,为所有的学生提供手提电脑,计算机将为写作带来很多方便尤其是在学生的写作态度方面。作者告知我们说,学生将会学得更快,他们的写作兴趣将会得到巩固。教师报道在学生行为方面有无数的受欢迎的变化已经发生了,非常愿意加入到有计算机的写作教师中去,能持续不断的学习直到上学的最后一天。
我自己的经历证实了Sandholtz,Ringstaff和Dwyer的观察。在九年级上完三节课后进入到苹果计算机的实验室中学习两到三个月时间,我要求同学们写一篇题为“用计算机写作”的作文,没有任何的知道。八十八个学生都有回应,只有三个学生不喜欢,他们三个不喜欢的理由都一样——较差的打字水平,或者对文字处理项目感到困惑。其它的八十五个学生都喜欢在计算机上写作。喜欢用计算机写作的原因,除掉反应较低的频率,是以下几点:
.拼写检查/语法检查。学生们都表现出自信,他们有能力写出没有拼写错误和语法错误的文章。
.整洁,专业化。很多学生表明他们喜欢用计算机写作,因为计算机帮助他们克服了字写得不好的障碍。
.乐趣。用计算机写作比手写更愉快。
.职业方面。许多学生都表明他们喜欢用计算机写作是因为在“真实的生活”中他们将要.用计算机。我们在苹果计算机实验室的旅行被看做是一种实践,是为了能更好的胜任“未来的世界”。
.虚拟的文本。许多学生都喜欢计算机剪切,粘贴,删除,和插入这些功能。学生们完成这些功能不需要横线或是橡皮,呈现的都是整洁的文本。同时,他们也不需要带着一大叠纸,还不得不记得哪张纸是什么。取而代之,下次他们需要进入文本的时候,只需要等待计算机打开就可以了。
这本书讨论的是作文指导者是用计算机教学是否可以带来帮助,同时也要避免理想主义的态度,计算机是解决一切教学难题的万灵药。就这点,这章在用计算机写作方面做了坦诚的论述。在权衡了计算机协助写作教学的优点和缺点之后,——开始是肤浅的将他们呈现出来,然后对一些著名的中心话题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我们发现,即便是计算机的优点远远超过笔纸,但是笔纸仍然是必不可少的,在修改中,举个例子,一些关于计算机使用的问题仍然存在。在对计算机协助写作和纸笔写作的直接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到纸笔写作在写作教室中仍然有它的一席之地的——对于具体的任务,在某些情况下。我们要在写作教室中保持一种灵活性,使学生选择一种让他们觉得最为舒服的写作方式。
在争论中强烈反对用计算机写作的指导者认为,尽管在写作教师中提供计算机能保持学生们的写作热情,但是研究表明,学生用计算机写作,写作水平只有很少的甚至根本没有提高。第26页另一方面,学生参与计算机写作的热情一点也不打折扣,就像用纸笔进行写作的反应一样。
难道优点真的胜过缺点?我们是否要允许学生热情的重要性超过研究呈现的并没有写作水平的提高?这个问题的答案在Daniel
Fader’s的The New Hooked On Books
的理论与教学中。Fader认为单独的兴趣应该从k-12的学生所阅读的材料显示出来。然而,大多数学生,不是被允许读他们感兴趣的书,而是被强迫去读那些经典的文本。确实,学生是需要读那些经典的文本,但是许多甚至是大多数只是学到了不喜欢读那些经典文本。教那些经典文本是出于一种好的意图,带来的却是坏的结果。学校应该是充满了平装本,在理想的情况下,我们将会看见所有在校园里的孩子,不论是经典文本的读者还是非经典文本的读者,都将书塞入到他们的书包里。这些学生,通过读许多的文学作品将会发现它们的很多优点,将会变的喜欢阅读。最后,这种喜欢阅读的习惯将会保持很多年。和那些被迫读经典的读者相比较,他们在毕业以后将永远停止了阅读。矛盾的是,那些因为喜欢读书的人保持了一种良好的读书习惯将会有更大的机会成为经典文本的读者和那些高质量小说,非高质量小说的读者。只要他们坚持读,他们就有机会戒掉牛奶,吃到面包的可能性就存在。
如果“因为喜欢而做”的原理能被运用到阅读中,在逻辑上,它似乎也可以被运用到写作中。如果我们的学生是因为不喜欢写作而离开写作教室的,事实上他已经学到了关于写作愿望的某些方面,从长远来看,问题不大。反过来说,如果学生学到了喜欢写作,计算机是否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的问题都不大的。问题在于学生愿意写,用他们一生来追求愉快的写作习惯,他们将会提高成为一名作家。热情和态度,然后,将会因为用计算机教写作构成首要理由。一旦用计算机写作被确定后,下一个议题我们将会将注意转移到个人责任上来计算机如何发挥发挥它们最大的作用——教师。下一个章节,我们将会分三节,从一般的到具体的讨论在计算机协助教学中教师的角色。首先,我们要检查教师在决定进入到“高科技”中的位置然后我们佛纳甘教师转到用计算机教学的一般原理中,最后,我们进入到实践领域中——具体的教案计划。
翻译后的感想:
我翻译的是用“计算机教写作”这本书里的第二章,主题是讨论“用计算机教写作的优缺点”。首先讨论的是计算机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把用计算机进行写作的优缺点,包括各种期刊上的观点都罗列出来。然后从修改,听众,和商业的联系这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接下来从为什么支持用计算机进行写作,为什么支持用纸笔写作,以及两者可以结合的情况这三方面进行了比较。最后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讨论了社会交流,学生们对计算机协助写作的态度和热情进行了讨论,最后是总结部分。
这个问题是一个值得我们现在许多教师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像初中生或是高中生。老师给布置一个任务,有的学生就会回家在电脑上“写”然后再抄下来交上去,那是因为他们还不被允许交打印稿。而对大学生而言,大部分的作业都是交打印稿。所以大家的写作都是在电脑上完成的。
翻译这篇文章之后,我感受最深的是:现在大学生甚至是研究生在电脑上进行写作和用传统的纸笔写作的不同,这个写作包括平时作业,学位论文,科研论文等。因为国内的中学阶段写作教室几乎还不存在,就更别提将计算机引入到写作教室中。但是对于一大部分的大学生,研究生,我们的写作都是在计算机上进行的。就像文章中提到的,计算机协助写作这个有利也有弊,目前的研究状态是模棱两可的。计算机写作的确是给我们的写作带来了方便,查找资料的方便,复制,粘贴的方便,甚至很多时候都不用自己的脑子来思考的方便。不过这样也带来了一些问题,这样的“七拼八凑”的文章全文的风格是不统一的,也是不完整的。很多人在计算机上写的文章自己都不愿意看。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写作思路,只是先拟定一个题目,文章中的材料都是在各种网站和期刊上复制粘贴的。
而传统的纸笔写作恐怕很多人都不想用了,速度慢,书面不整洁,还有的人字写得难看,以上因素都是使我们放弃传统纸笔写作的原因。可是传统写作的确也是不能丢弃的,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们的思维是流畅的,思维也是发散的,并且在写的过程中就会发现有的句子,语法不对,就可以立即停下来修改。传统的纸笔写作更容易进入到深层次的思考,更能激发我们的写作潜能,调动我们头脑中一切可以利用的存储的知识。
我们也可以将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很多人在计算机上看资料往往找不到看的感觉,他们更习惯看打印稿。如果我们将网上查阅的资料进行详尽的分析,形成自己的思想,用纸笔将自己的写作提纲写出来。然后再将成形的文章在计算机上写出来。在计算机上进行后期的修改,形成终稿。这样的结合是很好的,我认为。尽管会繁琐一点,花费的时间会多一点,但是总比快速的在计算机上写出来的连自己都不愿意看的文章要好。
我的第二点感想是,翻译的最后用“因为喜欢而做”阅读原理。谈到是从一开始就要求学生读经典作品,而使学生丧失了阅读兴趣,还不如开始的时候让学生任意选择他们喜欢阅读的作品,让他们保持对阅读的兴趣,养成喜欢阅读的习惯,也许最后他们会成为经典作品的阅读者。这一原理也可以运用到写作中来,开始并不需要学生写出多好的作文,他们可以任意写他们想写的,充分调动他们的写作思维能力,保持对写作的兴趣,养成喜欢写作的习惯。这样写作对学生的一生都是受用的。这一点是国内的中小学语文老师可以借鉴的,很多学生不会写作文,看到作文就很头痛,这跟教师的对学生作文的期待以及写作课的授课形式有很大关系。如果一开始就在学生的头脑中打下了“不喜欢写作”的烙印,即便是写作很好的学生在走出学校之后就会停止写作。语文教师教学生阅读或是写作,不仅仅是为了那一点分数,而是培养学生一种阅读,一种写作的习惯。让他们在走出学校后的生活中也能受用,这是语文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