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Na,O,K三种元素共同组成物质的元素课件化...

【答案】分析:(1)是原子团的阳离子为 铵根离子;(2)根据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进行解答;(3)原子序数为8和13的两种元素分别是O,Al,根据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步骤:归类→定序→标价→交叉→约简,进行解答;(4)三种元素组成的盐,其溶液呈碱性,还可以做洗涤剂的是碳酸钠,根据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步骤:归类→定序→标价→交叉→约简,进行解答;(5)食品干燥剂为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热量;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写配注等;正确写出方程式;(6)根据复合肥、中和反应的概念,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写配注等;正确写出方程式;(7)是燃烧但不是化合的反应如:甲烷的燃烧;(8)镁粉用于制照明弹: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写配注等;正确写出方程式;(9)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写配注等;正确写出方程式.解答:解:(1)是原子团的阳离子 为铵根离子,化学式为:NH4+;故答案为:NH4+;(2)根据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因此氢氧化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NaH;故答案为:NaH;(3)原子序数为8和13的两种元素分别是O,Al,根据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步骤,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组成的化合物是:Al2O3;故答案为:Al2O3 ;(4)三种元素组成的盐,其溶液呈碱性,还可以做洗涤剂的是碳酸钠,根据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步骤,碳酸根的化合价为-2价,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碳酸钠的化学式为:Na2CO3;故答案为:Na2CO3 ;(5)食品干燥剂为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热量;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食品干燥剂无火煮蛋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故答案为:CaO+H2O=Ca(OH)2;(6)根据复合肥、中和反应的概念,根据化学放出的书写步骤,有复合肥生成的中和反应方程式为:KOH+HNO3=KNO3+H2O;故答案为:KOH+HNO3=KNO3+H2O;(7)是燃烧但不是化合的反应如:甲烷的燃烧,方程式为:CH4+3O2
CO2+2H2O;故答案为:CH4+3O2
CO2+2H2O;(8)镁粉用于制照明弹:根据化学放出的书写步骤,化学方程式为:2Mg+O22MgO;故答案为:2Mg+O22MgO;(9)根据化学放出的书写步骤,水电解的方程式为:2H2O2H2↑+O2↑;故答案为:2H2O2H2↑+O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初中化学
请按要求填空:(1)请写出相应的化学符号或名称:①2个硫原子;②+2价的镁元素;③2Cl-;④H2O2:.(2)请从H、C、O、Na等4种元素中选择恰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并将其化学式填写在相应的空格上:①能燃烧的固态非金属单质是;②一种有毒的气态氧化物,可用于炼铁的是;③三种元素组成的盐,其溶液呈碱性,还可以做洗涤剂的是;④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做农作物气体肥料的是;⑤最简单的有机物,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科目:初中化学
请按要求填空:请从从C、H、O、S、N、Na、K、Ca、.Al、Mg等元素中选择恰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用语填写在相应的空格(1)是原子团的阳离子NH4+;(2)氢氧化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NaH;(3)由原子序数为8和13的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Al2O3&(写化学式);(4)三种元素组成的盐,其溶液呈碱性,还可以做洗涤剂的是Na2CO3&(写化学式).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收集食品干燥剂无火煮蛋CaO+H2O=Ca(OH)2;(6)有复合肥生成的中和反应KOH+HNO3=KNO3+H2O;(7)是燃烧但不是化合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2H2OCH4+3O2
CO2+2H2O;(8)镁粉用于制照明弹:&2MgO2Mg+O22MgO;(9)能够证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实验是&2H2↑+O2↑2H2O2H2↑+O2↑.
科目:初中化学
现有以下实验仪器,请按要求填空:(1)仪器⑤的名称是烧杯,经常用于配制溶液/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2)某同学利用仪器①与⑥组合成一个贮气装置.当装满水用排水法收集甲烷(甲烷难溶于水、比空气轻)时,气体应从仪器①的b(填“a”或“b”)通入;若利用该贮气装置收集满甲烷后,用水将其导出使用时,水应该从仪器①的a&(填“a”或“b”)导入.(3)仪器④该如何使用:倾倒液体至接近目标示数,然后将量筒放于水平桌面上,用胶头滴管标定,且视线平视凹液面最低处.
科目:初中化学
题型:解答题
请按要求填空:请从从C、H、O、S、N、Na、K、Ca、.Al、Mg等元素中选择恰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用语填写在相应的空格(1)是原子团的阳离子________;(2)氢氧化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3)由原子序数为8和13的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________ (写化学式);(4)三种元素组成的盐,其溶液呈碱性,还可以做洗涤剂的是________ (写化学式).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收集食品干燥剂无火煮蛋________;(6)有复合肥生成的中和反应________;(7)是燃烧但不是化合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8)镁粉用于制照明弹:________;(9)能够证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实验是________.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请从H、C、O、N、K、Na中选择元素组成符合要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横线上.乙醇的化学式______;硝_百度知道
请从H、C、O、N、K、Na中选择元素组成符合要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横线上.乙醇的化学式______;硝
K、O,将其化学式填写在横线上.乙醇的化学式______请从H、Na中选择元素组成符合要求的物质、C、N;硝酸铵的化学式______
提问者采纳
C2H5OH.硝酸铵中铵根显+1价:C2H5OH,其化学式为,其化学式为NH4NO3.碳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乙醇俗称酒精,其化学式为Na2CO3.故答案为,碳酸根显-2价,硝酸根显-1价;NH4NO3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化学式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如图所示各物质的相互转变中,A是由原子个数比为1:2:4的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J、K是日常食品中的调味剂,J为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为6_答案网
您好,欢迎来到答案网! 请&&|&&&
&&|&&|&&|&&|&&|&&|&&|&&|&&|&&|&&|&&|&&|&
&如图所示各物质的相互转变中,A是由原子个数比为1:2:4的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J、K是日常食品中的调味剂,J为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为6时间:&&分类:&&&【来自ip:&10.126.171.218&的&热心网友&咨询】
&问题补充:
如图所示各物质的相互转变中,A是由原子个数比为1:2:4的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J、K是日常食品中的调味剂,J为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为60;常温下,C、D、F、H是气体,E、I是固体单质;反应③④⑤⑥均是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反应.(反应⑥中生成的水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K的化学式:______;J的结构简式:______.(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3)写出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______.(4)D和F反应生成J,符合绿色化学思想的原因是______.
&(此问题共8人浏览过)我要回答:
&&热门焦点:&1.&&&&2.&&&&3.&
&网友答案:
解:J、K是日常食品中的调味剂,J为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为60,故J为CH3COOH,由转化关系KH+I,故K为NaCl,H是气体,I是固体单质,故H为Cl2,I为金属Na;反应⑥是工业生产重要反应,有氯气参加反应,生成三种物质,其中一种是水,考虑漂白粉的制备,物质G可能为Ca(OH)2,B应是CaO;由转化关系F+D→CH3COOH,可知F与D中共含有C、H、O三种元素,由转化反应④可知,固体E为C单质,故反应④为C+H2OCO+H2,由反应③可知,D能与水反应,故D为CO,F为H2,C为CO2;由反应①可知,A反应生成CaO、CO、CO2,A中含有Ca、C、O三种元素,A不可能是碳酸钙,考虑有机酸的钙盐,A中原子个数比为1:2:4,A可能是CaC2O4,其中O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符合题意.(1)由上述分析可知,K为NaCl,J为CH3COOH,故
&&相关问题列表
&&[前一个问题]&&&
&&[后一个问题]&&&
&&您可能感兴趣的话题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这是个机器人猖狂的时代,请输一下验证码,证明咱是正常人~> 【答案带解析】A~F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均由C、H、O三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物质间...
A~F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均由C、H、O三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物质间有如图所示的关系,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两两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由某一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物质,”表示两种物质可以互相转化.在通常情况下,E为液体,其余都是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E物质的化学式为
根据初中阶段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主要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氧气、氢气、碳、水等,可以从这些物质中寻找答案,E为液体,则E可能是水,能分解为氧气和氢气,也能由氧气和氢气化合而成,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能相互转化,故AB可能为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C能转化为A和E,则C可能为甲烷,A可能为二氧化碳,B可能为一氧化碳,D可能为氧气,F可能为氢气,代入框图,符合题意.
(1)E为液...
考点分析:
考点1:物质的鉴别、推断
物质的鉴别、推断【知识点的认识】物质的鉴别就是指根据常见的物质的性质或相互关系,尤其是它们的特性或反应时的现象等,通过细致地分析、推断,来鉴别出它们究竟是哪一种具体的物质的复杂过程.这类鉴别的类型和方法有多种,现点两种类型及其原理、方法和典型例题等,以图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1.一剂鉴别(即限用一种试剂来鉴别多种物质),其原理是选择一种试剂,分别加入到待测物质中,会出现明显不同的现象;然后据此将其逐一鉴别开来.常用的方法如下:(1)若物质间有明显的溶解性差异、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差异以及水溶液的颜色差异时,可用“水”来鉴别(如碳酸钙、氢氧化钠、硫酸铜和氯化钠的鉴别).(2)若物质间有明显的酸碱性差异,可选用紫色石蕊溶液或pH试纸来鉴别(如盐酸、氯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的鉴别).(3)鉴别一组溶液时,若其中有酸,可选用碳酸钠等可溶性碳酸盐来鉴别(如盐酸、氯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的鉴别).若其中有碳酸盐,可从酸入手;当同时有含银离子的化合物时,应选用盐酸(如碳酸钠、氯化钠和硝酸银的鉴别);当同时有含 Ba2+的化合物时,则选用硫酸(如碳酸钠、氯化钡和硝酸钾的鉴别).若阴离子相同而阳离子不同,可用强碱溶液(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钡)来鉴别(如氯化铜、氯化镁、氯化亚铁和氯化铵的鉴别).(4)若被鉴别的物质为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和金属氧化物时,可选用稀盐酸、稀硫酸为试剂来鉴别(如铁粉、碳粉、氧化铜).2.无剂鉴别(即不用任何其它试剂鉴别多种物质),其原理是一般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溶解性等)不同,通过感观找到突破口,然后利用已鉴别出来的物质作为试剂将其余物质依次鉴别出来.例如:不用其它试剂,用最简单的方法鉴别下列物质(1)氢氧化钠溶液;(2)氯化镁溶液;(3)硫酸铜溶液;(4)氯化钾溶液.正确鉴别顺序是(  )&& A.(1)(2)(3)(4)B.(3)(2)(1)(4)C.(4)(1)(2)(3)D.(3)(1)(2)(4)通过观察发现,只有硫酸铜溶液为蓝色,其余溶液均为无色.就以硫酸铜溶液为已知试剂,用来鉴别本组另外三种溶液.分别取这三种待测溶液少量于3支试管中,分别滴加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的原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再以氢氧化钠溶液为已知试剂鉴别另外2种溶液,方法同上,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氯化镁溶液,无明显现象的是氯化钾溶液.因此,正确答案为D.当然,有时也利用物质的化学性质,通过比较它们两两化学反应时的不同现象,来将其鉴别开来.例如,不用其它试剂,将稀盐酸、氯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钡溶液四种物质鉴别开的顺序是碳酸钠溶液→稀盐酸或氯化钡溶液→氯化钠溶液.方法是将这四种物质,分别取样,然后两两进行反应;既可和其中的一种物质反应生成沉淀,又可和其中的另一种物质反应生成气体(即冒气泡)的是碳酸钠溶液;那么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气体(即冒气泡)的是稀盐酸,而生成沉淀的氯化钡溶液,最后剩余的一种就自然而然的是氯化钠溶液了.而物质的推断是指根据给出的某种物质的可直接的物理、化学特性,确定部分物质后,再顺藤摸瓜地逐一推断出每一种物质的过程.这类题的解题方法或思路是:首先,分析好题意,既关注明显信息,又要挖掘出有用的隐含信息;然后,根据所学的掌握的基础知识,抓住关键信息,寻找突破口(即物质的特性或反应时的特殊现象等),细心地全面地思考、推断即可.这类题的常见类型有如下四种:1.反应式型;例如,2.描述型;例如, 3.网络型;例如,4.表格型;例如,【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物质的鉴别、推断及其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由于该考点具有考查知识面广、综合性强等特点,是化学知识在一个较高层次上的巩固和应用,所以经常它倍受命题人的青睐.并且,经常将其与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元素单质和化合物知识、物质的特色、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及现象、典型反应及现象、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特例、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表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物质的鉴别、推断及其方法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常见酸碱盐、典型单质和化合物的鉴别、推断及其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物质的鉴别、推断及其方法,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实验、图表信息)等,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解答这类题目时,一定要先找突破口或题眼;然后再根据题意,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顺藤摸瓜即可.值得一提的是,当被鉴别的是同类物质(即有相同的阳离子或阴离子)时,可以联系着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及现象,从它们所含的不同离子上着手突破.2.所谓的突破口或题眼,就是指物质的特殊颜色、溶解性、气味、反应时的特殊条件或现象和典型的检验方法等.(1)有特殊颜色的物质,重点记住暗紫色的高锰酸钾(其溶液呈紫红色),黑色的二氧化锰、氧化铜、碳、四氧化三铁等,红色的铜和红磷等,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和铜盐溶液,黄色的铁盐溶液和金,浅绿色的亚铁盐溶液,等等;(2)有特殊的溶解性的物质,重点记住白色沉淀碳酸钙、碳酸钡、氯化银、硫酸钡和氢氧化镁等,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氯化银和硫酸钡,溶解时放热(升温)的氢氧化钠和浓硫酸(生石灰遇水反应放热)等,溶解时吸热(降温)的硝酸铵(另外,冰和干冰也有降温的作用);(3)有特殊气味的物质,重点记忆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氯化氢、氨气和酒精等;(4)有特殊条件或现象的反应主要有:二氧化锰催化的过氧化氢和氯酸钾(还需要加热)的分解反应,通电时的电解水的反应,冒白烟的磷燃烧,火星四射的铁燃烧,黑变红的氧化铜还原,蓝紫色火焰的硫燃烧,蓝色火焰的氢气、一氧化碳和甲烷燃烧,等等;(5)典型的检验方法,例如:氧气、二氧化碳、氢气、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铵根离子、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检验方法;等等.3.利用化学反应来对物质进行鉴别、推断时,一定要抓住反应现象的不同,细心的辨别、推断.
考点2: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知识点的认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一般有四步:1.根据实验事实,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分别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时,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2.配平化学方程式,并检查后,将刚才画的短线改写成等号(表示式子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原子的总数相等).3.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因为化学反应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如点燃、加热(常用“△”号表示)、催化剂、通电等.并且,一般都写在等号的上面,若有两个条件,等号上面写一个下面写一个,等等.4.注明生成物中气体或固体的状态符号(即“↑”、“↓”);一般标注在气体或固体生成物的化学式的右边.但是,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或固体时,其状态符号就不用标注了.书写文字表达式的步骤一般分为两步:1.根据实验事实,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名称分别写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标出一个指向生成物的箭头(即“→”);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时,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2.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因为化学反应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如点燃、加热、催化剂、通电等.并且,一般都写在箭头的上面,若有两个条件,箭头上面写一个下面写一个,等等.书写电离方程式的步骤一般也分为两步:1.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分别写出反应物的化学式和电离产生的阴、阳离子符号,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阴、阳离子符号的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2.将阴、阳离子的原形的右下角的个数,分别配在阴、阳离子符号的前面,使阳离子和阴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的总数相等(即溶液不显电性);检查好后,将刚才画的短线改写成等号即可.当然,也可以,根据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利用最小公倍数法,在阴、阳离子符号的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即溶液不显电性).【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或电离方程式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元素符号和化学式的书写和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的读法和含义、溶解现象和溶解原理、物质的微粒性、物质的构成、物质的电离、溶液的导电性及其原理分析、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或电离方程式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或电离方程式,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对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可以联系着质量守恒定律、元素符号和化学式的书写及其意义、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常见物质的状态等相关知识细心地进行书写.并且,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可以简记为“写、配、标、注”四个字.2.在书写电离方程式时,可以联系着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物质的电离、溶液的导电性及其原理分析、化学式和离子符号的书写、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等相关知识,来理解、分析和书写即可.其中,最关键的是从化学式的哪个地方电离开来,产生相应的阴、阳离子;技巧是根据元素或原子团的正、负化合价来将其分离开来,切记原子团要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不可将其划分开来.还要注意,电离出来的阴、阳离子的电荷总数一定是相等的,即整个溶液不显电性.
相关试题推荐
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0~100℃)的变化见下表:0℃20℃40℃60℃80℃100℃NaCl(g)35.736.036.637.338.439.8KNO3(g)13.331.663.9110169246请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表中提供的一条信息是.(2)若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此时所对应的温度范围在之间;(3)根据上述表格信息某同学欲区别氯化钠和硝酸钾,他应采取的方法是.
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请回答以下问题:(1)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可利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2)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可用来区分硬水和软水.(3)“中水”是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深度净化后的水,因为水质介于自来水(上水)与排入管道的污水(下水)之间,故名为“中水”.下列关于“中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中水”不能直接作为饮用水B.利用“中水”有利于节约水资源C.“中水”中水分子的构成与蒸馏水中水分子的构成不同D.将生活污水净化处理成“中水”的过程要用到过滤和吸附等方法.
日,因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辐射泄漏,我国内地出现抢购加碘盐和碘片用于防护核辐射的不理智举动.请回答以下问题:(1)加碘盐中添加一定量的碘酸钾(KIO3&),碘酸钾中碘酸根的化合价为;(2)专家提醒:加碘盐中的碘含量相对较低,起不到预防放射性碘的作用.加碘盐中的“碘含量”是指碘的含量(填“分子”、“原子”或“元素”);(3)药物碘片的主要成分为碘化钾,质检部门常用碘化钾(用X表示)的硫酸溶液来检测加碘盐中碘酸钾的含量,反应原理为:KIO3+5X+3H2SO4=3K2SO4+3I2+3H2O,则碘化钾的化学式为.
用化学符号填空:(1)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2)+7价氯的氧化物;(3)保持碳酸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同学们利用“硫酸、硝酸钡、氢氧化钠、碳酸钾”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完成实验后,将所得物质混合并过滤,得到一种无色溶液,于是对无色溶液展开探究.经测定,该溶液的pH<7,则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 )A.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H+、Na+、K+和NO3-B.溶液中一定不含的离子是OH-和CO32-C.溶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Ba2+或者SO42-D.若取少量碳酸钾溶液滴入溶液中,没有沉淀产生,证明溶液中不含Ba2+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组成物质的元素课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