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玄谓曹公(揠苗助长文言文谓)中的“群雄虎争”的...

人物的成语
查询形容人多的成语 输入人多 页面提示:已经搜索到人多的成语 点击下面的链接就能查看形容人多的成语的详细内容
不要声调 第一个字发音为da 第三个字发音为yi的成语 在第一个框和第三个框分别输入da yi 可用于成语接龙
按首字母查询
形容人物的成语
关于人物的成语
共收录描写人物的成语165条
旧时人们常用的小名。引申为任何轻贱的,不值得重视的人或著作。
出处:鲁迅《我的第一个师父》:“这和名孩子为阿猫阿狗,完全是一样的意思:容易养大。”
犹言出类拔萃。
出处:老舍《骆驼祥子》十四:“大家给他祝寿,他大模大样的承受,仿佛觉出自己是鳌里夺尊的一位老英雄。”
犹言拔萃出类。指高出众人。
出处:《宋书?孝义传?潘综》:“二子微猷,弥久弥芳。拔丛出类,景行朝阳。”
同“出类拔萃”。指高出众人。
出处:语出《孟子?公孙丑上》:“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同“拔萃出类”。指高出众人。
出处:语出《孟子?公孙丑上》:“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高出众人。多指才能。
出处:《晋书?夏侯湛传》:“弱年而入公朝,蒙蔽而当显举,进不能拔群出萃,却不能抗排当世。
宗:被人所效法的人物。在久远的年代里堪为文人楷模的人物。
出处:《晋书?陆机传》:“制曰:‘故足远超枚(枚乘)马(司马相如),……百代文宗,一人而已。’”
一百个当中就挑出这一个来。形容人才出众。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姑爷年纪略大几岁,并没有娶过的,况且人物儿长的是百里挑一的。”
奔逸:疾驰;绝尘:脚不沾尘土。形容走得极快。也形容人才十分出众,无人企及。
出处:《庄子?田子方》:“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其后矣。”
标:提出,写明;异:不同的,特别的。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众不同。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支道林在白马寺中,将冯太常共语,因及《逍遥》,支卓然标新理于二家之表,立异于众贤之外。”
匠心:巧妙的心思。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出处:唐?王士源《孟浩然集序》:“文不按古,匠心独妙。”
别:另外。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
出处:清?吕留良《与施愚山书》:“咏见赠诗,风力又别具一格。”
比喻与众不同,加成一家。
出处: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七:“唐义山、香山、牧之、昌黎,同学杜者;今年内其诗集,都有是别树一旗。”
凡响:平凡的音乐。形容事物不平凡,很出色。
出处:鲁迅《坟?摩罗诗力说》:“自学之声发,每响必中于人心,清晰昭明,不同凡响。”
夸耀才华出众。
出处: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结构》:“吾谓技无大小,贵在能精……否则才夸八斗,胸号五车,为文仅称点鬼之谈,著书惟供覆瓿之用,虽多亦奚以为?”
才能和学问都优秀。
出处:《隋唐演义》第三六回:“恐翰林院草来不称朕意,思卿才学兼优,必有妙论,故召卿来,为朕草一诏。”
草莽:草丛,草野。旧时指在山林出没的农民起义或强盗们中的著名人物。
出处:清?黄小配《洪秀全演义》第五回:“昔刘邦以亭长而定汉基,朱元璋以布衣而奠明祚……天命所属,多在草泽英雄。”
门庭高大,门内列戟。形容旧时显贵人家的威仪。
出处:唐?张|《游仙窟》:“鸣钟食鼎,积代衣缨;长戟高门,因循礼乐。”
冠:超出众人。超越古今。
出处:唐,韩愈《贺册尊号表》:“众美备具,名实相当,赫赫巍巍,超今冠古。”
超出众人,在同辈中拔尖。
出处: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一百三十八回:“这X郎文艺固是超群轶类,怜与素臣天生神力仿佛。”
指超出众人。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七:“超群出众太虚玄。”
超出众人,在同辈中拔尖。同“超群拔类”。
论:评论,衡量。以成功和失败作为评论人物的标准。
出处:宋?苏轼《孔北海赞序》:“世以成败论人物,故操得在英雄之列。”
众多人物聚集在一起。亦作“成群结队”。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二回:“料着安老爷家办过喜事,一定人人歇乏,不加防范,便成群结伙而来,想要下手。”
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拔,超出;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指卓越出众,非同一般。
出处:唐?韩愈《与崔群书》:“诚知足下出群拔萃,无谓仆何从而得之也。”
指当避开此人让其高出众人一头之地。后以之比喻高人一着。
出处: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读轼(苏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雏凤:比喻优秀子弟;清声:清越的鸣声。比喻后代子孙更有才华。
出处:唐?李商隐《寄韩冬郎兼长之员外》:“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形容人才出众,不同寻常。
出处:清?袁枚《与何献葵明府书》:“幸为小女择得一婿,楚楚不凡,差强人意。本求西子,翻得东床,想彼苍亦‘与这齿者去其角’之意也。”
传神:指好的文学艺术作品描绘的人物生动、逼真;阿堵:六朝人口语,即这、这个。形容用图画或文字描写人物,能得其精神。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巧艺》:“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精(睛)。人问其故,顾曰:‘四体妍蚩,本无善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达官:大官。指地位高的大官和出身侯门身价显赫的人。
出处:《礼记?檀弓下》:“公子丧,诸达官之长杖。”
犹言达官贵人。指地位高的大官和出身侯门身价显赫的人。
出处:《金史?世宗纪下》:“达官贵要多行非理,监察院察未尝举劾。”
达:显贵;宦:官。旧指职位高而声势显赫的官员。
出处:《礼记?檀弓下》:“公子丧,诸达官之长杖。”
犹言达官贵人。指地位高的大官和出身侯门身价显赫的人。
出处:宋?惠洪《冷斋夜话?课术有验无验》:“有日者能课,使之课莫不大奇中……凡为达官要人言皆无验;至为市进凡庸山林之士课,则如目见而言。”
打出手:戏曲中的一种武打技术,一出剧中的主要人物与多个对手相打,形成种种武打场面。比喻逞凶打人或殴斗。
出处:郭沫若《南京印象》:“这儿在三天前正是大打出手的地方,而今天却是太平无事了。”
大家:旧指有声望地位的高门贵族。风范:风度、气派。出自高贵人家特有的气派。
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十八回:“献茶已毕,叙起话来,问答如流,气度从容,真是大家风范,把个狄后乐了个了不得。”
大器:比喻大才。指能担当重任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较晚。也用做对长期不得志的人的安慰话。
出处:《老子》四十二章:“大方无隅,大器晚成。”
物:人物,人们。指跟别人往来接触。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士为务。”明?陶宗仪《辍耕录》卷五:“右二事可见前辈诸老谦恭退抑,汲引后进,待人接物者如此。”
指做本行本业的事,成绩特别显著。
出处:《负曝闲谈》第十一回:“涂了又涂,改了又改,看看终究不能当行出色,急得他抓耳挠腮。”
比喻有影响的人物发出倡议。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回:“一省之内,惟彼独尊,自然是登高一呼,众山响应。”
比喻指任命将帅以及其他主持工作的首脑人物。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没坛场,具礼乃耳。’王许之。”
指东南人物中之佼佼者。
出处:晋?潘尼《赠陆机出为吴王郎中令》:“东南之美,曩惟延州;显允陆生,于今鲜俦。”
独步:独一无二,特别突出。超群出众,无人可比。
出处:《后汉书?戴良传》:“独步天下,谁与为偶!”
指不畏强敌,英勇奋战,以少胜多的杰出人物。
一只鹤站在鸡群中。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超群出众。
出处:晋?戴逵《竹林七贤论》:“嵇绍入洛,或谓王戎曰:‘昨于稠人中始见嵇绍,昂昂然若野鹤之在鸡群。’”南朝梁?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
泛泛:平常,一般。一般的人。指不是什么有所作为有才干的人物。
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四十一章:“[李信]他明白在杞县境内停留着耽误时间对他十分不利,也相信李闯王大概不是泛泛之人,但是他更明白,去投闯王,这是他兄弟和红娘子的一生大事,不能不特别慎重。”
风度仪表不同于一般。形容风度出众。
风流:英俊的、杰出的。指对一个时代有很大影响的人物。有时也指举止潇洒或惯于调情的人。
出处: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指活跃一时,言论行为能影响大局的人物。
出处: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因此被马歇尔看中,做了驻华大使,成为马歇尔系统中的风云人物之一。”
虿:蝎子一类的毒虫。比喻有些人物,地位虽低,但能害人,不可轻视。
出处:《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君其无谓邾小,蜂虿有毒,而况国乎?”
华贵的服饰。借指王公显贵。
盖世:压倒当世。超出当代所有的人。用以形容非常杰出的英雄人物。
出处:元?无名氏《马陵道》第一折:“遮莫他盖世英雄,驱兵拥众。”
四匹马驾驶的、车盖很高的车。旧时形容高官显贵的阔绰。
出处:《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范睢归取大车驷马,为须贾御之,入秦相府。”
显贵的官职和爵位。
出处:《庄子?让王》:“今世之人居高官尊爵者,皆重失之。”
桂花林中的一枝花。原为晋时S诜的自谦语。后称誉人才学出众。
出处:《晋书?S诜传》:“累迁雍州刺史。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国士:国中杰出的人物。指一国独一无二的人才。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赫:显耀。斯:语气助词。威:威严。指帝王或显耀人物威武奋发貌。
比喻才能出众的人沦落于平庸之辈当中。
出处:清?李渔《闲情偶寄?演习?教白》:“苟得其人,必破优伶之格以待之,不则鹤困鸡群,与侪众无异。”
亨嘉:美好的事物聚会在一起。比喻优秀人物济济一堂。
出处:《周易?乾》:“亨者,嘉之会。”
犹言后起之秀。后来出现的或新成长起来的优秀人物。
出处:《宋书?张畅传》:“畅少与从兄敷、演、敬齐名,为后进之秀。”
秀:特别优秀的。后辈中的优秀人物。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范豫章谓王荆州:‘卿风流俊望,真后来之秀。’王曰:‘不有此舅,焉有甥?’”
后来出现的或新成长起来的优秀人物。
出处:《晋书?王忱传》:“卿风流俊望,真后来之秀。”
呼:叫,喊。形容人像画得逼真,似乎叫一声就会从画中走出来。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
出处:宋?苏轼《郭忠恕画赞序》:“恕先在焉,呼之或出。”
啸:长鸣。猛虎长鸣,则大风四起。比喻英雄人物顺应时代潮流而出现,并且对社会产生极大的影响;亦指豪杰奋起,大展宏图。
出处:《北史?张定和传论》:“虎啸生风,龙腾云起,英贤奋发,亦各因时。”
把人物的声音、神色都描绘出来了。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出处:清?朱庭珍《筱园诗话》卷一:“必使山情水性,因绘声绘色而曲得其真;务期天巧地灵,借人工人第而华传其妙。”
荟萃:草木繁茂,引申为杰出人物或精美东西的聚集;一堂:指在一个厅堂里。形容难逢的盛会。
旧指当权者的亲信或存记备用的人。
出处:《宋史?施师点传》:“师点乘逊萌瞬牛质橹眉写小N绞袢コ⒃叮瞬拍岩宰约!
喻指优秀人才。
出处:明?胡应麟《诗薮?国朝下》:“穆庙时,寓内承平,荐绅韦布,操觚令简,家骥人璧,云集都下。”
矫矫:翘然出众的样子;群:与众不同。形容高超出众,不同一般。
出处:清?无名氏《杜诗言志》卷十二:“此《赠王公思礼》,分明写一位精细勇烈人。故能所向无敌,任事多效。首详其出处及幼少之事,便已矫矫不群。”
巾帼: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发饰,代指妇女。豪杰:指才能出众的人。女性中的杰出人物。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原来这就是十三妹姑娘。我尹其明今日无意中见着这位脂粉英雄,巾帼豪杰,真是人生快事!”
紫色印绶和金印,古丞相所用。后用以代指高官显爵。
出处:《晋书?舆服志》:“贵人、夫人、贵嫔是为三夫人,皆金章紫绶。”
迥然:相距很远或差别很大的样子;不群:与众不同,不同于流俗。形容超群出众,身手不凡。
出处:明?朱之瑜《朱舜水集?九?与小宅生顺书三十六首(其一)》:“佳作路头醇正,气势冲沛,辞意雅驯,与往日所见贵国之文迥然不群。”
先秦到汉初有法、名、墨、儒、道、阴阳、纵横、杂、农九种学术流派。指上中下各品的人才和各种人物。
出处:《梁书?萧子显传》:“见九流宾客,不与交言。”
指社会上的各种人物。
出处:唐?薛逢《送西川杜司空赴镇》诗:“莫遣洪炉旷真宰,九流人物待陶甄。”
伦:类;逸:超过。超出众人,没有可以相比的。
出处:明?朱之渝《答安东守约书三十首》:“况贤弟未尝晤接,而才识绝伦逸群,笔则笔,削则削,虽有知我,宁无罪之者哉?”
旷世:绝代;空前。逸才:超人的才智。当代少见的出众的才能。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回:“伯喈旷世逸才,若使续成汉史,诚为盛事。”
兰桂:对他人儿孙的美称;芳:比喻美德、美声。旧指儿孙同时显贵发达。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现今荣宁两府,善者修缘,恶者悔祸,将来兰桂齐芳,家道复初,也是自然的道理。”
立:建树,成就;达:发达,显贵。旧指帮助人建立功业,提高地拉。
出处:《论语?雍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指绿林中出众的人物。
出处:清?李渔《玉搔头?逼氛》:“有谁人道我的不是,又喜得有两个绿林豪杰率众来归,要助我力图大事。”
指绿林中本领出众的人物。
出处:陶成章《浙案纪略》上卷第四章第二节:“其同乡许振鹏……去之宁波,由王金发介绍,因得入大岚山,连结绿林豪士。”
比喻优秀人物交友或才子佳人结为夫妻。同“鸾交凤友”。
出处:清?李渔《慎鸾交?却媒》:“中宫位卸,便做鸾交凤俦;衾n伴少,便做莺栖燕游。”
比喻优秀人物交友或才子佳人结为夫妻。
出处: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我不信你敢差排吕太后,枉以后龙争虎斗,都是俺鸾交凤友。”
乱世:动乱的不安定的时代;英雄:才能勇武超过常人的人。混乱动荡时代中的杰出人物。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曹公少时见乔玄。玄谓曰:‘天下方乱,群雄虎争,拨而理之非君乎?然君实是乱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贼。”
犹言知人论世。指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亦泛指鉴别人物,评论世事。
周公:西周初著名政治家,孔子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原为孔子哀叹自己体衰年老的辞句。后多作为瞌睡的代称。
妙手:技能高超的人;丹青:绘画的颜料,比喻绘画的艺术。指优秀的画家。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庄濯江寻妙手丹青画了一幅‘登高送别图’,在会诸人,都做了诗。”
指有名望的显要人物。亦作“名公钜人”。
指有名望的显要人物。同“名公巨人”。
著名人士与重要人物。
玉珂鸣响,佩玉铿锵。比喻显贵。
牛郎织女为神话人物,从牵牛星、织女星的星名衍化而来。比喻分居两地的夫妻。也泛指一对恋人。
出处:《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豪杰:指才能出众的人。女性中的杰出人物。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二:“十娘钟情所欢,不以贫易心,此乃女中豪杰。”
尧舜:传说中的上古贤明君主。妇女中的贤明人物。古代多称颂执政的女王。
出处:《宋史?英宗宣仁圣烈高皇后传》:“临政九年,朝廷清明,华夏绥定……人以为女中尧舜。”
兼:都。思想品德和学业都很优秀。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九回:“一定是一位品学兼优,阅历通达的老长辈。”
指名垂后世的人物。
指文艺作品中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很紧密。
人品才能超出众人。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十二:“年二十五岁,丰姿洒落,人才出众,琴棋书画,无所不通。”
人品才能超出众人。同“人才出众”。
出处:清?吴趼人《情变》第四回:“我想我们二官人材出众,生得又秀气,何老头子见了,一定是中意的。”
骐骥:良马。比喻才能出众的人。
出处:《南史?徐勉传》:“此所谓人中骐骥,必能致千里。”
京城无人可比。比喻才能出众。
出处:《梁书?伏挺传》:“父友人乐安任深相叹异,常曰:‘此子日下无双。’”
册:泰山;颓:倒塌;木:梁木。泰山倒塌,梁木折断。比喻众所仰望的人物逝世。
出处:《礼记?檀弓上》:“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
房屋多厕而有围墙的院子。旧时多指富贵人家。
出处: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二折:“他每待强巴劫深宅大院,便侍折摧了舞榭歌楼。”
称颂帝王或杰出人物之词。
出处:《书?大禹谟》:“帝德广运,乃圣乃神,乃武乃文。”
慕:羡慕。十个人见了有九个人羡慕。形容才貌出众,人人羡慕。
佛经谓观音菩萨有三十三个不同形象的法身,画作观水中月影状的称水月观音。见《法华经?普门品》。后用以喻人物仪容清。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兰麝香仍在,佩环声渐远。东风摇曳垂杨线,游丝牵惹桃花片,珠帘掩映芙蓉面。你道是河中开府相公家,我道是南海水月观音现。”
嵩:指嵩山;岳:高大的山;降:降生。比喻大人物的出生。
出处:《诗经?大雅?嵩高》:“嵩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
泰山:东岳,在山东省泰安市;北斗:北斗星。比喻道德高、名望重或有卓越成就为众人所敬仰的人。
出处:《新唐书?韩愈传赞》:“自愈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
独步:独一无二,特别突出。超群出众,无人可比。
出处:《后汉书?戴良传》:“独步天下,谁与为偶!”
指二光相互映照而愈明。比喻杰出人物得贤者揄扬而声名更显。
形容坚固的防御物。比喻可信赖的坚强人物。
出处:《宋史?李伯玉传》:“赵汝腾尝荐八士,各有品目,于伯玉曰:‘铜山铁壁。’立朝风节,大较似之。”
指在社会上有较大名声或势力而又经常抛头露面的人。
出处:王蒙《悠悠寸草心》:“小小的理发室也反映着人世的沧桑,何况到这里来整容的颇多头面人物。”
汉制,诸侯佩带的印绶为紫色,公卿为青色。以之比喻官位显贵。
比喻才能出众者。
国君重臣。后泛指高官贵人。
横溢的才华与潇洒的风度。亦指才华横溢与风度潇洒的人物。
出处: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诗:“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清?恽敬《同游海幢寺记》:“夫士大夫登朝之后,大都为世事牵挽,一二有性情者,方能以文采风流、友朋意气相尚。”
文:文才;武:武艺。能文能武,文才和武艺都很出众。
出处:《旧唐书?李光弼传》:“蕴孙、吴之略、有文武之才。”
对平凡人物的蔑称。
姓名不被人知道的英雄人物。也指埋头苦干的人。
泛指达官显贵。
指衡量人物的长处和短处。
出处:唐?冯宿《魏府狄梁公祠堂碑》:“婪伊侈谋,将易储皇。公陈不可,较短推长。”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
推荐名人名言
成语分类:
新学网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杜甫全集(一)
&&&&&&&&&&&&&&&&
/ 杜甫全集(一) 
三月师逾整,群胡势就烹。疮痍亲接战①,勇决冠垂成②。妙誉期元宰③, 殊恩且列卿④。几时回节钺⑤,戮力扫橇枪⑥。(此望郭回京,与上段相承。 言破贼之势,指日可成,今暂住陇右,终当归歼巨寇也。【卢注】至德二载, 肃宗至凤翔、陇右、河西、安西、西域兵皆会。时王思礼军武功,王难得军 西原,郭英义军东原。是“三月师逾整,群凶势就烹”也。安守忠寇武功, 英义战不利,流矢贯颐而走,是“疮瘦亲接战,勇决冠垂成”也。)①梁简文帝诗:“潜师夜接战。”②庾信《平邺表》:“天策勇决。”③《北山移文》:“驰妙誉于浙右。”元宰,上相也。《晋书·王导传》: “实赖元宰,固怀匪石之心。”④潘岳《马沂督诔》:“明明天子,旌以殊恩。”【朱注】《唐志》: 御史中丞二人,正四品下。太仆寺卿一人,从三品。中丞兼卿,所以 为加恩。杨恽《报孙会宗书》:“位在列卿。”⑤《晋书》,汉魏故事,遣将出征,符节郎授节钺于明堂。⑥《商书》:“聿求元圣,与之戮力。”《尔雅》:“彗星为欃枪。” 谢瞻诗:“鸿门销薄蚀,垓下陨欃枪。”注:“亦谓之孛,言其形字 丰似扫彗。”圭窦三千士①,云梯七十城②。耻非齐说客③,只似鲁诸生④。通籍微班忝⑤,周行独坐荣⑥。随肩趋漏刻⑦,短发寄簪缨⑧。径欲依刘表⑨,还疑厌 祢衡⑩。渐衰那此别(11),忍泪独含情(12)。(此送郭而叙交情也。圭窦诸 生,不如下齐说客,此自谦之词。公除拾遗,故曰微班。郭为中丞,故曰独 坐。随肩短发,叹年老得官。《社臆》:观刘表、称衡语,则郭亦非可依者, 后果镇蜀而为崔吁所杀。)①《记》:“儒有革门圭窦。”注:“门旁窬穿墙为窦,如圭。”《家 语》:“远方弟子之进,盖三千焉。”②《墨子》:庄王令公输作云梯以攻宋。《汉书》:郦食其说田广罢历 下守备,冯轼下齐七十余城。【朱注】时贼尚据长安,故用下城事。③《后汉书》:光武答马援曰:“非刺客,乃说客也。”④《前汉书》:叔孙通曰:“臣愿征鲁诸生,共起朝仪。”⑤通籍,注见六卷。微班,下位也。⑥《诗笺》:周行,周之列位也。梁武帝诏:“方当置诸周行,饰以青 紫。”《后汉书》:宣秉拜御史中丞,光武特诏,御史中丞与司隶校 尉尚书令,并专席而坐,京师号三独坐。⑦《记》:五年以长,则肩随之。⑧《左传》:“其发短而心甚长。”陈后主诗:“进退簪缨移。”⑨《魏志》:王粲,字仲宣,山阳人。献帝西迁,粲从至长安。以西京 扰乱,乃之荆州,依刘表。⑩祢衡,见二卷。(11)庾信诗:“故人伤此别。” (12)王粲诗:“含情欲待谁。”废邑狐狸语,空村虎豹争①。人频坠涂炭②,公岂忘精诚③。元帅调新律④, 前军压旧京⑤。安边仍扈从⑥,莫作后功名⑦。(终以恢复之事望诸郭卿, 与第三段相应。狐狸虎豹,指当时附贼为盗者。元帅,指广平王。前军,指 李嗣业。扈从,应上回节钺。功名。应上扫欃枪。此章前二段各十六句,三 五段各八句,第四段十二句。)①沈炯诗:“空村余拱木,废邑有颓城。”傅玄《放歌行》:“但见狐 狸迹,虎豹自成群。”②《商书》:“民坠涂炭。”《史记·龟筴传》:涂,叶读杜。“周流 天下,还复其所。上至苍天,下薄泥涂。”③前汉邹阳书:“精诚变天地。”④后汉陶谦书:“谨同心腹,委之元帅。”《易》:“师出以律。”庾 信赋:“玉律调钟。”《左传》:赵衰举郤縠为元帅。⑤前将军,见《汉·李广传》。《唐书》:李嗣业至凤翔,上谒,肃宗 喜曰:“卿至,贤于数万众。”以为前军,收长安。陶潜诗:“生平 去旧京。”⑥《晁错传》:安边境,立功名。《司马相如传》:“扈从横行,出于 四校之中。”⑦邹君倩《遗公孙弘书》:“勉作功名,以俟嘉誉。”【远注】后功名, 即《孟子》后名实之意。  王嗣奭曰:此诗本送郭之陇右,而语意轻外重内,其于陇右,但以怀惠 镇静勗之。未几,吐蕃果遣使来,并请讨贼,盖有先见矣。至于中原惨黩, 余孽纵横,亶亶而谈、有人臣所不忍言者,正以激感中丞,使知急也。后云: “几时回节钺。”又云:“安边仍扈从。”盖深以讨贼大事,望之英乂矣。  《随笔》云:唐人歌诗,其于先世及当时事,直辞咏寄,略无避隐。至 宫禁嬖昵,非外间所应知者,皆反覆极言,而在当时亦不以为罪。如白乐天《长恨歌》、讽谏诸章,无微之《连昌宫辞》,始末皆为明皇而发。杜子美 尤多、如《兵军行》、前后《出塞》、《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哀王孙》、《哀江头》、《丽人 行》、《公孙舞剑器行》:终篇皆是。其他波及者,如“不闻夏殷衰,中自 诛褒妲”,“是时妃嫔戮,连为粪土丛”,“内人红袖泣,王子白衣行”, “毁庙天飞雨,焚宫火彻明”,“御气云楼敞,含风彩仗高”,“仙人张内 乐,王母献宫桃”,“固无牵白马,几至著青衣”,“夺马悲公主,登车泣 贵嫔”,“落日留王母,微风倚少儿”,“斗鸡初赐锦,舞马更登床”,“殿 瓦鸳鸯拆,宫帘翡翠虚”,七言如“关中小儿坏纪纲,张后不乐上为忙”, “天子不在咸阳宫,得不哀痛尘再蒙”,如此之类,不能悉书。送杨六判官使西蕃【鹤注】此当是至德二年秋作。诗云“帝京氛祲满”,时京师尚 未收复也。【朱注】《旧唐书》:至德元载,吐蕃遣使和亲,愿 助国讨贼。二载三月,吐蕃遣使和亲,遣给事中南巨川报命。诗 云“慎尔参筹画”,杨盖赞巨川以行。送远秋风落,西征海气寒①。帝京氛祲满②,人世别离难③。(首叙送杨出 使。秋风记时,西征记地,氛祲感世事,别离念交情。)①潘岳赋:“潘子凭轼西征。”海,谓青海。梁元帝诗:“海气旦如楼。”②王僧达诗:“远山敛氛祲。”③《楚辞》:“予既不难夫离别。”绝域遥怀怒①,和亲愿结欢②。敕书怜赞普③,兵甲望长安④。宣命前程急, 惟良待士宽⑤。子云清自守③,今日起为官。(此叙奉使之故。绝域二句, 谓吐蕃请讨禄山。敕书二句,谓朝廷望其助兵。宣命惟良,指巨川为正使。 子云起官,指杨六为幕判。)①李陵书:“刭身绝域之表。”《左传》:“使君怀怒,以及敝邑。”②《汉书·娄敬传》:使敬往结和亲之约。③《唐书》:吐蕃俗谓疆雄曰赞,丈夫曰普,故号君长曰赞普,其妻曰 末蒙。④《秦国策》:武安君曰:“缮治兵甲。”⑤《周书》:“惟良折狱。”《杜诗博议》:《汉书》宣帝曰:“与我 共理者,其惟良二千石乎?”此诗用惟良本此,亦友于贻厥之类。李 嘉佑《送五叔守歙州》诗“新安江自绿,明主重惟良”可证。时杨判 官必膺郡守推荐,衔命入蕃,故曰“惟良待士宽”也。⑥【朱注】《汉书》言子云系出扬侯,其字不从木。按晋羊舌氏食邑于扬,曰扬食我,后分其田为三县,曰平阳杨氏,则扬与杨同出一姓, 故杨修有吾家子云之语。或疑此送杨判官,不合用子云事,盖失考耳。《扬雄传》:雄三世不徙官,有以自守,泊如也。垂泪方投笔①,伤时即据鞍②。儒衣山鸟怪③,汉节野童看④。边酒排金碗, 夷歌捧玉盘⑤。草肥蕃马健,雪重拂庐干⑥。(此叙西行景事。上四言中途, 下四言至蕃。《杜臆》:垂泪伤时,有关臣谊。草肥雪干,善摹边景。)①《班超传》:超为官佣书久。劳苦,投笔叹曰:“丈夫当立功异域, 安能久事笔砚乎?”②《马援传》:援请讨五溪蛮,据鞍顾盼,以示可用。③《杜臆》:“儒衣山鸟怪”,与“壮士耻为儒”同一感慨。《汉·律 历志》:古之大夫,儒衣。庾信诗:“山鸟一群惊。”④苏武杖汉节,注见本卷。⑤《蜀都赋》:“夷歌成章。”梁简文帝诗:“玉盘余自尝。”⑥《唐书》:吐蕃赞普联桑帐以居,号大拂庐,容数百人,部人处小拂 庐。慎尔参筹画①,从兹正羽翰②。归来权可取,九万一朝抟③。(末勉其成功归国。【朱注】借兵非美事,又恐其屈节外藩,故以慎谋画,正羽翰戒之, 欲其伸中国之威,不辱君命也。权位可取,言不终于判官。张注谓借兵之举, 权且取之,乃曲说也。此章首尾各四句,中二段各八句。)①《晋纪·总论》:“筹画军国。”②何逊时:“无因生羽翰,千里暂排空。”③《庄子》:“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罗大经曰:叶石林云:杜工部诗,对偶至严,而《送扬六判官》云“子 云清自守,今日起为官”,独不相对。窃意今日字,当是令尹字,传写之讹 耳。余谓不然,此联之工,正为假云对日,两句一意,乃诗家活法。若作令 尹字,则索然无神,夫人能道之矣。且送杨姓人,故用子云为切题,岂应又 泛然用一令尹耶?如“次第寻书札,呼儿检赠篇”之句,亦是假以第对儿。 按:元、白、刘宾客辈《汝洛唱和集·九日送人》“清秋方落帽,子夏正离群”,假对之工,本于杜句。哭长孙侍御【朱注】此诗或刻杜诵,载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今载子美集 中。《文苑辩证》两存其说。【鹤注】公有《送长孙九侍御赴武 威判官》诗,称其为诗流,与此合意,岂其未到官而死耶,当是 至德二载作。今按:此诗不及乱离中语,恐非长孙九侍御也。周 置御史,掌邦国都鄙及万民之治命,以赞家宰。汉因置十五员, 唐四人。道为诗书重①,名因赋颂雄②。礼闱曾擢桂③,宪府屡乘骢④。流水生涯尽⑤,浮云世事空⑥。惟余旧台柏⑦,萧瑟九原中⑧。(上四生前履历,下四 死后哀挽。)①谢灵运诗:“事为名教用,道以神理超。”起用谢意。阮籍诗:“信 道守诗书。”②《前汉书》:司马相如蔚为辞宗,赋颂之首。③《任昉集》:“出入礼闱,朝夕旧馆。”注:“礼闱,尚书省也。” 顾注:唐初考功试进士。开元末,徙礼部以春官侍郎主之。晋郤诜对 武帝云:“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一枝。”④御史所居之署,汉谓之御史府,亦谓宪台。唐龙朔中,为东宫宪府。汉桓典名骢马御史。⑤刘桢诗:“逝者如流水。”⑥《晋书》:阮籍遗落世事。⑦庾肩吾诗:“韩城想旧台。”《汉·朱博传》:御史府中,列柏树, 常有野乌数千栖宿其上。⑧《登楼赋》:“风萧瑟而并兴。”《记》:赵文子与叔誉,观乎九原。文子曰:“死者如何作也,吾谁与归。”奉赠严八阁老【鹤注】考《旧史》:严武迁给事中,在收长安之前,此诗在至德二 载作,是年公亦为拾遗。蔡曰:《国史补》:宰相相呼为堂老,两省 相呼为阁老。《通鉴》:王涯谓给事中郑肃、韩佽曰:“二阁老不用 封敕。”此唐人称给事中为阁老也。至德初,武以房琯荐,累迁给事 中。扈圣登黄阁①,明公独妙年②。蚊龙得云雨③,雕鹗在秋天④。客礼容疏放⑤,官曹可接联⑥。新诗句句好⑦,应任老夫传⑧。(上四颂严,称其遇主 乘时。下四叙情,喜其同官相契。【顾注】武父挺之,与公友善,故称武为 妙年,而自称老夫。《困学纪闻》:给事中,属门下省。开元曰黄门省,故 曰黄阁。左拾遗亦东省之属,故曰“官曹可接联”。近世用此诗为宰辅事, 误。)①扈,后从也。《世说》:王弘之曰:“风马不接,无缘扈从。”黄曰: 唐门下省,其长曰侍中,与中书令参总,而颛判省事,即宰相也。给 事中,掌分判省事,故得同登黄阁。【朱注】《说文》阁与閤异。阁, 夹室也,以板为之,亦楼观通名。閤,门旁小户也。汉公孙弘开东閤 以延贤人,盖避当门,而东向开一小门引宾客,以别于官属也。汉三 公黄阁。注:“不敢洞开朱门,以别于人主,故黄其閤。又唐门下省 以黄涂门,谓黄閤。此诗阁字,与《待严大夫》诗“生理止凭黄罔老, 皆当作閤,杜公误作閤字,讹字相沿耳。②《后汉·祭遵传》:明公常欲众军整齐。曹植《求自试表》:“终军以妙年使越。”【鹤注】《旧唐书》:武累迁给事中,既取长安,为 京兆尹,兼御史中丞,时年三十二。其为给事才三十一,故曰妙年。③《吴志》:周瑜上疏曰:“刘备以枭雄之姿,得关张为之辅,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北史》:魏慕容绍宗曰:“高公雄才盖世, 复使握大兵于外,辟如借蚊龙以云雨,将不可制矣。”④《唐书》:韦思谦为御史大夫,见王公未尝屈礼,曰:“耳目之官,固当特立,雕鹗鹰鸇,岂众禽之偶。”《淮南子》:“秋风下霜,鹰 雕搏鸷。”《挥尘录》:“蛟龙得云雨,雕鹗在秋天”一联,已见《晋 书》载记,昔人不以蹈袭为非。⑤《记·郊特牲》:“天子无客礼。”汉景帝诏:“其以客礼待之。”疏放出向秀《思旧赋序》。⑥曹植赋:“在官曹之典列。”梁元帝《玄览赋》:“高门接连。”⑦陶诗:“登高赋新诗。”刘君白《答憎岩书》:“何尝不句句破的。”⑧任,讬也。传,传颂也。月  此当是至德二载七月作,故云“秋期近”。是时官军尚在扶 风,至闰八月二十三日,始命郭子仪收长安。国西营,指扶风军 士。扶风,在长安西北也。天上秋期近①,人间月影清②。入河赡不没③,捣药兔长生④。只益丹心苦⑤,能添自发明⑥。干戈知满地,休照国西营⑦。(上四月中之景,下四月 下之怀。蟾兔,承月影来,紧注下半截意,言月色常明如此,恐照已照人, 各惹愁恨耳。三四借蟾兔点染,不必另生议论。)①高昂诗:“天上人间无可比。”《诗》:“秋以为期。”②梁简文帝诗:“月影出迟迟。”③庾肩吾《望月》诗:“渡河光不没。”④张衡《灵宪序》:”嫦娥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说文》:“蟾蜍, 虾蟆也。”傅玄《拟夭问》:“月中何有?白兔捣药。”⑤又诗:“丹心为寸伤。”⑥吴质笺:“白发生鬓,所虑日深。”⑦戴暠诗:“西园偏照人。  黄生曰:此诗咏月,全首作嗔怪之词,实与《一百五夜对月》同一奇恣, 特此首精深浑雅,故读者不见其奇耳。王嗣奭曰:杜诗凡单咏一物,必有所比,此诗为肃宗而作。天运初回,新君登极,将有太平之望,秋期近而月影清也。然嬖幸已为荧惑,贵妃方败, 复有良梯,入河而蟾不没也。国忠既亡,又有辅国,捣药之兔长生也。所以 心愈苦,而发增白耳。张綖曰:蟾兔以比近习小人。入河不没,不离君侧也。捣药长生,潜窃国柄也。丹心益苦,无路以告也。自发添明,忧思致老也。故结言休照军营, 恐愈触其忧耳。当时寇势侵逼如此,而近习犹然用事,何时得见清平耶。留别贾严二阁老两院补阙得云字。一作两院遗补诸公,得闻字。【朱注】时贾至为中书舍人。严武为给事中。两院谓拾遗补阙也, 作遗补是。此是至德二载八月,往鄜州省家时作。《新唐书》: 公家寓鄜弥年,艰窭,诏许公自往视。田园须暂往①,戎马惜离群②。去远留诗别,愁多任酒醺③。一秋常苦雨④, 今日始无云⑤。山路时吹角⑥,那堪处处闻⑦。(上四留别之情,下四归途 之景。【顾注】五六纪天时之可往,作途中自慰语。七八纪时事之难往,作 途中自悲语。)①萧悫诗:“田园聊复归。”庾信诗:“暂往春园傍。”②《记》:子夏曰:“吾离群而索居,亦已久矣。”③庾诗:“酒醺人半醉。”④《月令》:“苦雨数来。”⑤陶潜诗:“日暮始无云。”⑥王勃诗:“叶齐山路狭。”⑦何逊诗:“处处皆城市。
晚行口号此公往鄜省家,在道时作。梁简文帝有《和卫尉新渝侯巡城口 号》,张说有《十五夜御前口号》,口号不始于杜公。三川不可到①,归路晚山稠②。落雁浮寒水③,饥乌集戍楼④。市朝今日异⑤,丧乱几时休⑥。远愧梁江总,还家尚黑头⑦。(上四晚行之景,下四晚 行有感。落雁饥乌,写中路凄凉之状,亦见丧败之余,行人少而戍卒稀。【卢 注】读此二句,有春燕巢于林木之感。)①【邵注】三川在鄜邯州南六里。颜延之诗:“日夕望三川。”汸注: 不可到,徒步行缓也。②蔡琰诗:“云山万重兮归路遐。”③《国策》:更赢虚发而落雁。江总诗:“落雁不胜弹。”陆机诗:“寒 水入云烟。”④张正见诗:“饥乌落箭锋。”庾信诗:“戍楼鸣夕鼓,山寺响晨钟。”⑤陆机诗:“市朝忽迁易。”⑥《诗》:“丧乱既平。”⑦《古诗为焦仲卿妻》:“且暂还家去。”顾炎武曰:考《江总传》, 梁太清三年,台城陷,总年三十一。自此流离于外十四五年,至陈天 嘉四年还朝,总年四十五。所谓“还家尚黑头”也。子美遭乱崎岖, 略与总同,自伤其年已老,故发此叹耳。传又云:开皇十四年,卒于 江都,时年七十六。既无还家之文,而祯明三年为陈亡之岁,总年已 七十一,头安得黑乎?且子美诗云:“莫看江总老,犹被赏时鱼。” 又云:“管宁纱帽净,江令锦袍鲜。”亦已亟称之矣。刘须溪谓着一 梁字,不胜其愧,此谬说也。独酌成诗  此公往鄜州,在途独酌而作。沈炯有《独酌谣》。江总诗: “独酌一尊酒。”《南史》:颜延之独酌郊野,当其为适,旁若 无人。灯花何太喜①,酒绿正相亲。醉里从为客②,诗成觉有神。兵戈犹在眼③, 儒术岂谋身④。苦被微官缚⑤,低头愧野人⑥。(上四叙旅夜情事,题意已 完。下则有感身世,而叹一官之拘束。《杜臆》:遇酒而灯花为兆,酒之难 得可知。任从为客,酒解客愁。诗觉有神,喜动诗兴也。二句暗承。陶叹折 腰,杜愧低头,皆不肯屈节于仕途者。)①《西京杂记》:“目瞤得酒食,灯花得钱财。”②朱超诗:“若言为容易。”③《吴越春秋》:欲兴兵戈,以诛暴楚。④《前汉·萧望之传》:宣帝不甚从儒术。⑤潘岳诗:“岂敢陋微官。”⑥《后汉·梁鸿传》:妻曰:“今何为默默,无乃欲低头就之乎?”愧 野人,愧不如彼之自适也。  赵汸曰:东坡诗:“梦里似曾迁海外,醉中不觉到江南。”又云:“却 举酒杯疑是梦,试拈诗笔已如神。”皆出于此。古人凡送别遣怀之作,只写景言情,而作诗本意,已在其中。若于篇中明说作诗,近于自注,终觉非体。如《大雅·卷阿》篇,乃召康公和成王之 诗,首云:“来游来歌,以矢其音。”末云:“矢诗不多,维以遂歌。”此 系一时唱和之作,故首尾提出赋诗之意。又《嵩高》篇,乃尹吉送申伯之诗, 末云:“吉甫作诵,其计孔硕。其风肆好,以赠申伯。”但于章尾结出赠诗 之意,收束有情。《杜集》如《留别严贾》诗,于第三句云:“去远留诗别。” 如此诗于第四句云:“诗成觉有神。”又如《游修觉寺》诗,于第三句云: “诗应有神助。”突于半腰中,插入作诗,题意已尽,而语气亦伤,后面重 叙,便脉络不贯矣。此皆少陵不拘古法处,未可为训也。徒步归行原注:赠李特进,自凤翔赴鄜州,途经邠州作。【鹤注】李特进,当是李嗣业。《本传》:京兆高陵人,因随高 仙芝平少勃律,加特进。禄山反,肃宗追之至凤翔,上谒,嗣业 忠毅忧国,不计居产,有宛马千疋。《杜臆》:近侍之臣,徒步 而归,以见军事倥偬之状,命题有感。明公壮年值时危①,经济实藉英雄姿②。国之社稷今若是③,武定祸乱非公 谁④。(叙李公戡乱之才。)①《吴志》:孙坚谓张温曰:“明公亲率天兵,威震天下。”②《魏志》:曹操曰:“天下英雄,唯孤与使君。”③《忠经》:“苟利社稷,不顾其身。”④《通鉴》:魏贺拔轨谓宇文泰曰:“文足经国,武能定乱。”《国语》: 舆人诵:“丧田不愆,祸乱其兴。”凤翔千官且饱饭,衣马不复能轻肥①。青袍朝士最困者②,白头拾遗徒步归③。(此自叙徒步之由。公往行在,麻鞋谒帝,有青袍而无朝服。《旧书》: 至德二载二月,议大举收复,尽括公私马以助军,故惟徒步而行。)①范云诗:“衣马悉轻肥。”②孔融书:“朝士最重儒术。”③《史》:“白头如新。”《燕国策》:“匹夫徒步之士。”人生交契无老少,论心何必先同调①。妻子山中哭向天,须公枥上追风骠②。(末言白行须马之意。无老少,见忘年之交。何同调,见忘形之交。【鲁訔 注】时李特进守邠州,公便道经邠,作诗赠李,就借乘马也。此章三段,各 四句。)①《说苑》:“论交合友。”谢灵运诗:“谁谓古今殊,异代可同调。”②枥,马槽也。《古今注》:“秦始皇七马,一曰追风。”《洛阳伽蓝 记》:后魏河间王琛,遣使至踉斯国,得千里马,号曰追风。《广韵》: “马黄白色曰骠。”九成宫【张远注】此途中所见,记事之作,下首同。《唐书》:九成宫 在凤翔麟游县西五里,本隋仁寿官。贞观间修之以避暑,因更名 焉。宫周垣千八百步,并置禁苑及府库官寺等,太宗、高宗尝临 幸。《旧书》:九成宫总监一人,副监一人,丞簿录事各一人。 魏征《九成宫醴泉铭序》:“九成宫,隋之仁寿宫也。冠山抗殿, 绝壑为池,跨水架楹,分岩竦阙,高阁周建,长廊四起,栋宇胶 葛,台榭参差。仰视则迢遰百寻,下临则峥嵘千仞。珠璧交映, 金碧相辉,照灼云霞,蔽亏日用。观其移山回涧,穷泰极侈,以 人从欲,良足深尤。”苍山入百里①,崖断如杵臼②。曾宫凭风回③,岌嶪土襄口④。(从九成宫 叙起。山高官敞,此遥望之势。)①谢朓诗:“眇眇苍山色。”②《芜城赋》:“萃若断崖。”《水经注》:“犹传杵臼之迹。”杨敬 之《华山赋》:“坳者似池,洼者似臼。”③相如《哀二世赋》:“坌入层宫之嵯峨。”谷口回风,见其可以避暑。④《西京赋》:“状崔峨以岌嶪。”岌嶪,高峻貌。《风赋》:“风起 于地,浸淫于溪谷,盛怒于土囊之口。”注:“土囊,谷口也。”立神扶栋梁①,凿翠开户牖②。其阳产灵芝③,其阴宿牛斗④。纷披长松倒⑤,揭■怪石走⑥。哀猿啼一声⑦,客泪迸林薮⑧。(此记故宫景物。上四 言殿宇轩豁,下四言古迹苍凉。)①《鲁灵光殿赋》:“神灵扶其栋宇。”②《老子》:“凿室以为户牖。”③《西都赋》:“其阳则崇山隐天,幽林穹谷;其阴则冠以九嵕,陪以 甘泉。”郦炎诗:“灵芝生河洲。”④孙逖诗:“纱窗宿斗牛。”⑤庾信赋:“纷披草树。”《墨子》:“荆有长松文梓。”⑥《鲁灵光殿赋》:“飞陛揭■,缘云上征。”揭■,崭岩貌。《书·禹 贡》:“厥贡松怪石。”⑦江总诗:“哀猿数处愁。”古乐府:“猿鸣三声泪沾裳。”⑧刘珊诗:“边声陨客泪。”蔡邕《荐皇甫规表》:“藏器林薮之中。”荒哉隋家帝①,制此今颓朽。向使国不亡②,焉为巨唐有③。虽无新增修, 尚置官居守④。巡非瑶水远⑤,迹是雕墙后⑥。(此段叙事,言宫历两朝, 有殷鉴不远之意。)①《通鉴》:隋开皇十三年二月,诏营仁寿宫干歧山之北,夷山堙谷以 立宫殿,崇台累榭,宛转相属,役使严急,丁夫多死。②《史记》:向使秦缓其刑罚。③《海赋》:“昔在帝妫巨唐之世。”④置官,见题下注。⑤王融《曲水》诗:“穆满八骏,如舞瑶水之阴。”⑥《书》:“甘酒嗜音,峻宇雕墙。”我行属时危,仰望嗟叹久①。天王守太白②,驻马更搔首③。(末段叙情。 对故宫而念新君,含无限兴亡之感。《杜臆》:天王守太白,蓬莱且不能居, 况九成遗迹乎?此章首尾各四句,中二段各八句。)①《前汉,郊祀志》:“百姓仰望。”《记》:“长言之不足,故嗟叹 之。”②时肃宗在凤翔,故云天王守。《春秋》:“天王狩于河阳。”《唐书》: “凤翔郿县有太白山。”③温子昇诗:“驻马诣当垆。”《诗》:“搔首踟蹰。”玉华宫  《旧唐书》:贞观二十一年七月,作玉华宫,诏玉华宫制度, 务从菲薄,更令卑陋。二十二年诏曰:“即涧疏隍,凭岩建宇, 土无文绘,木不雕镂,矫铺首以荆扉,变绮窗于瓮牖。”《地理 志》:贞观二十年置玉华宫,在坊州宜君县北七里风凰谷。永徽 二年,废为玉华寺。《寰宇记》:废玉华宫,在坊州宜君县西四 十里,贞观十七年置。正殿覆瓦,余皆葺茅。当时以为清凉胜于 九成宫。溪回松风长①,苍鼠窜古瓦。不知何王殿②,遗构绝壁下③。阴房鬼火青④, 坏道哀湍泻⑤。万籁真笙竽⑥,秋色正萧洒⑦。(首记旧宫凄凉。松风属闻, 苍鼠属见,鬼火属见,哀湍属闻,万籁属闻,秋色属见。)①《七发》:“依绝区兮临口溪。”梅圣俞曰:玉华宫前有溪,曰酿? 溪。刘孝绰诗:“松风吹繐帐。”②【朱注】玉华宫作于贞观年间,去公时仅百载,而云“不知何王殿” 者,何也?按《高僧传》载,玄奘尝于此译经,意久废为寺,与九成 之置官居守者不同,故人皆不知为何王之殿耳,非公真昧其迹也。③谢灵运诗:“晨策寻绝壁。”④陆机《登台赋》:“步阴房而夏凉。”《淮南子》:“人血为磷。”《楚辞》:“鬼火兮荧荧。”⑤《尚书传》:“傅氏之岩,在虞虢界,有涧水坏道。”《说文》:“湍, 急濑也。”⑥张正见诗:“聊因万籁响。”《庄子》:“敢问天籁。子綦曰:“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已也。’”《墨子》:“弹琴瑟,吹笙竽。”⑦周王褒诗:“秋色照孤城。”无名释诗:“潇洒出樊笼。”美人为黄土①,况乃粉黛假②。当时侍金舆③,故物独石马④。忧来藉草坐⑤,浩歌泪盈把⑥。冉冉征途间⑦,谁是长年者⑧。(此抚遗迹而增慨也。 即观美人物化,孰是长年住世者,乃冉冉征途间乎,所以有感而叹息耳。上 章以伤乱作结,本章以忧老作结。此章二段,各八句。)①江淹诗:“美人归重泉。”王褒《僮约文》:“早归黄土陌。”②《列子》:“郑卫之处,粉白黛黑。”乐府:“粉黛不加饰。”邵二 泉注:粉黛假,谓殉葬木偶人也。③《恨赋》:“丧金舆及玉乘。”④古诗:“所遇无故物。”《西京杂记》:张丞相墓前有石马。赵曰: 当时必有随辇美人,殁葬宫旁,故及之。梅圣俞曰:玉华宫近有晋苻 坚墓。⑤魂文帝诗:“忧来无方,人莫知之。”《说苑》:齐景公坐地,晏子 独搴草而坐。谢惠连诗:“藉草绕回壑。”⑥《楚辞》:“临风恍兮浩歌。”王微诗:“倾筐未盈把。”⑦贾谊《惜逝赋》:“寿冉冉而日衰兮。”注:“冉冉,渐也。”徐陵 诗:“征途愁转旆。”⑧《两都赋》:“神仙长年。”《天台赋》:“嗟人生之短期,孰长年 之能执。”洪迈《容斋随笔》云:张文潜暮年在宛丘,何大圭方弱冠,往谒之。凡三日, 见其吟哦老杜《玉华宫》诗不绝口。大圭请其故。曰:“此间乃风雅鼓吹, 未易为子言。”大圭曰:“先生所赋,何必减此。”曰:“平生极力摹写, 仅有一篇稍似之,然未可同日语也。”遂诵其《离黄州》诗曰:“扁舟发孤 城,挥手谢送者。山回地势卷,天豁江面写。中流望赤壁,石脚插水下。昏 昏烟雾岭,历历渔樵舍。居夷实三载,邻里通假借。别之岂无情,老泪为一 洒。篙工起鸣舷,轻橹健于马。聊为过江宿,寂寂樊山夜。”此其音响节奏, 因似之矣。羌村三首  此亦还鄜州时,道中作。梦弼曰:《鄜州图经》:州治洛交 县。羌村,洛交村墟也。峥嵘赤云西①,日脚下平地②。柴门鸟雀噪③,归客千里至④。(此旅人初 至家而喜也。《杜臆》:荒村晚景,摹写如画。)①谢朓诗:“峥嵘瞰平陆。”郭璞曰:“峥嵘,高峻也。”《汉书·五 行志》:“赤云起而蔽日。”②陈后主诗:“日脚沉云外。”鲍照诗:“泻水置平地。”③曹植诗:“柴门何萧条。”④陆贾《新语》:“乾鹊噪而行人至。”谢灵运诗:“归客逐海隅。”妻孥怪我在①,惊定还拭滑②。世乱遭飘荡③,生还偶然遂④。邻人满墙头⑤,感叹亦歔欷⑥。夜阑更秉烛⑦,相对如梦寐⑧。(此记悲欢交集之状。 家人乍见而骇,邻人遥望而怜,道出情事逼真。后二章,俱发端于此。乱后 忽归,猝然怪惊,有疑鬼疑人之意。偶然遂,死方幸免。如梦寐,生恐未真。 司空曙诗:“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是用杜句。陈后山诗:“了知不 是梦,忽忽心未稳。”是翻杜语。此章,上四句,下八句。)①我在,如《论语》“子在”之在。②梁简文帝诗:“试泪空摇手。”③鲍照诗:“世乱识忠良。”古诗:“飘荡水无根。”④蔡琰曲:“喜得生还兮适圣君。”《列子》:范氏之党,以为偶然。⑤刘孝孙诗:“邻人思旧情。”⑥《楚辞》:“曾歔欷余郁邑。”注:“歔欷,哀泣之声。”⑦蔡琰曲:“更深夜阑兮梦汝来斯。”乐府:“昼短苦夜长,不如秉烛 游。”陆放翁云:“夜深宜睡而复秉烛,见久客喜归之意。”冷斋读 平声,谓更换执烛,未然。⑧《列子》:“一里老幼,垂涕相对。”沈约诗:“神交疲梦寐。”  王嗣奭曰:前有《述怀》、《得家书》二诗,公与家人,已知两存矣。 此云“妻孥怪我在”,“生还偶然遂”,何也?盖此时盗贼方横,乘与未回, 人人不保,直至两相面,而后知尚存,此乱世实情也。  王慎中曰:三首俱佳,而第一首尤绝,一字一句,镂出肺肠,才人莫知 措手,而婉转周至,跃然目前,又若寻常人所欲道者。真《国风》之义,黄 初之旨,而结体终始,乃杜本色耳。  申涵光曰:杜诗“邻人满墙头”,与“群鸡正乱叫”,摹写村落田家, 情事如见。今人谓苦无诗料者,只是才弱胆小,观此等诗,何者非料耶?
其二 晚岁迫偷生①,还家少欢趣②。娇儿不离膝③,畏我复却去。忆昔好追凉④,故绕池边树。萧萧北风劲⑤,抚事煎百虑⑥。(此章叙还家后事,承上妻孥来。急于回家,而仍少欢趣者,一为父子久疏,一为生计艰难也。不离膝, 乍见而喜,复却去,久视而畏,此写幼子情状最肖。好追凉,去夏方暑。北 风劲,今秋向冬矣。抚事百虑,伤御寒无具。【远注】下四句,即《诗》“昔 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之意。)①隋孙万寿诗:“晚岁出函谷,方春度京口。”军垒暂归,故云偷生。《吴志》:秦旦曰:“孰与偷生苟活?”②何逊诗:“幽居乏欢趣。”③《前溪歌》:“宁断娇儿乳。”《孝经》:“亲生之膝下。”④《仲长统传》:濯清水,追凉风。李德林诗:“山水暂追凉。”⑤《诗》:“北风其凉。”⑥江淹诗:“伏枕怀百虑。”赖知禾黍收①,已觉糟床注②。如今足斟酌③,且用慰迟暮④。(末乃对酒 自慰,方幸家人完聚也。慰迟暮,回应晚岁偷生,抚事百虑。此章上八句, 下四句。)①《麦秀歌》:“禾黍油油兮。”赵曰:黍秫所以造酒。②鲁訔曰:酒床,即酒醡也。③《淮南子》:“圣人之道,其犹中衢而致樽耶?至者斟酌,多少不同, 各得其所宜。”④《离骚》:“恐美人之迟暮。”
其三 群鸡正乱叫①,客至鸡斗争。驱鸡上树木②,始闻叩柴荆③。父老四五人④,问我久远行⑤。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⑥。(此章记邻里之情,承上邻人 来。客至鸡啼,见荒舍寂寥之景。清浊递斟,各领村家酒味也。首章客至, 公自谓;此章客至,指父老。)①应玚诗:“二部分曹伍,群鸡焕以陈。”②《申鉴》:“睹孺子之驱鸡,而见御民之术。”汉乐府:“鸡鸣高树 巅。”③谢灵运诗:“挈装返柴荆。”④《汉·高帝纪》:“与父老约。”汉乐府:“兄弟四五人。”⑤古乐府:“远行不如归。”⑥《左传》:“行人执榼承饮,造于子重。”《酒德颂》:“挈榼提壶。” 榼,酒榼。《魏志》:徐邈曰:“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莫辞酒味薄①,黍地无人耕。兵革既未息②,儿童尽东征③。请为父老歌, 艰难愧深情④。歌罢仰天叹⑤,四座涕纵横⑥。(再叙饮中问答,皆乱后悲 伤之意。莫辞四句,代述父老之语。请为二句,致谢父老之词。歌罢而叹, 公伤乱也。听歌而涕,父老酸心也。《杜臆》:儿当兵革,故莫耕而酒薄, 此正艰难处,乃能用情如是,故感而有愧。金氏曰:艰难愧深情,即所歌之 词。此章上下各八句。)①《庄子》:“鲁酒薄而赵酒厚。”《说苑》:“器薄则亟毁,酒薄则 亟酸。”②《过秦论》:“兵革不休。”③潘岳《闲居赋》:“儿童稚齿。”东征,讨安禄山也。④《诗》:“遇人之艰难矣。”陶渊明《九日闲居》:“缅焉起深情。”⑤《韩非子》:造父终日不食,仰天而叹。⑥孔融诗:“高谈满四座。”《长门赋》:“涕流离而纵横。”  杜诗每章各有起承转阖,其一题数章者,互为起承转阖。此诗首章是总 起。次章,上四句为承,中四句为转,下四句为阖。三章,上八句为承,中 四句为转,下四句为阖。此诗法之可类推者。   北征公遭禄山之乱,自行在往鄜州,鄜州在凤翔东北,故以《北征》 命题。【鹤注】此诗述在路及到家之事,当在羌村后,至德二载 九月作,故云:“菊垂今秋花。”班彪作《北征赋》:“用以为 题。”皇帝二载秋①,闰八月初吉②。杜子将北征③,苍茫问家室④。(首段从北 征问家叙起。)①《春秋繁露》:德侔天地者,称皇帝。蔡邕《独断》:“秦承周末, 自以为德兼三王,功包五帝,故并以为号,汉因之而不改。②《诗》:“二月初吉。”初吉,朔日也。③《楚辞》:“驾玄螭兮北征。”④阴铿诗:“苍茫岁欲晚。”苍茫,急遽之意。《诗》:“宜其家室。”维时遭艰虞①,朝野少暇日②。顾惭恩私被③,诏许归蓬荜④。拜辞诣阙下⑤,怵惕久未出⑥。虽乏谏诤姿⑦,恐君有遗失⑧。君诚中兴主,经纬固密 勿⑨。东胡反未已⑩,臣甫愤所切(11)。挥涕恋行在(12),道途犹恍惚(13)。 乾坤含疮痍(14),忧虞何时毕。(次述辞朝恋主之情,上八,欲去不忍,忧 在君德。下八,既行犹思,忧在世事。)①王洙曰:时房琯得罪,甫上言:琯罪细不宜免。帝怒,诏三司推问。甫谢,因称琯宰相子,少自树立,有大臣体。帝不省录,诏放甫归鄜 州。庾信《哀江南赋》:“逮永嘉之艰虞。”②张协诗:“朝野多欢娱。”王粲《登楼赋》:“聊暇日以销忧。”梦弼曰:少暇日,谓军兴之际,公私不遑安处。③顾惭,自顾惭愧也。裴松之《三国志注表》:“顾惭二物。”曹植诗: “不得顾恩私。”④傅咸诗:“发身蓬荜庐。”⑤《晋史论》:陈王就国,则拜辞陨涕。班彪诗:“上书诣阙下。”⑥曹植诗:“皇恩过隆,只承怵惕。”⑦《孔丛子》:“犯颜谏诤,公正无私。”⑧公为拾遗,故恐君有遗失。《前汉·张安世传》:“无所遗失。”⑨《文心雕龙》:“经纬区宇,弥纶彝宪。”傅亮表:“密勿军国,心 力俱尽。”密,秘也。勿,黾勉也。⑩东胡,指安庆绪。 (11)钟惺曰:臣甫,用章奏字面,如对君语。《家语》:敬姜曰:“无 挥涕。”(12)行在,见《窜凤翔》诗。 (13)《法言》:“人心恍惚。”(14)《汉书》:“疮痍者未起。”《说文》:“痍,伤也,金疮也。” (15)《易》:“悔吝者,忧虞之象也。”靡靡逾阡陌①,人烟眇萧瑟②。所遇多被伤③,呻吟更流血④。回首凤翔县,旌旗晚明灭⑤。前登寒山重⑥,屡得饮马窟⑦。邠郊入地底⑧,泾水中荡潏。 猛虎立我前⑩,苍崖吼时裂。菊垂今秋花,石带古车辙(11)。青云动高兴(12), 幽事亦可悦(13)。山果多琐细(14),罗生杂橡栗(15)。或红如丹砂(16),或 黑如点漆(17)。雨露之所儒(18),甘苦齐结实(19)。缅思桃源内,益叹身世 拙。坡陀望鄜畤(20),岩谷互出没(21)。我行已水滨(22),我仆犹木末(23)。 鸱鸟鸣黄桑(24),野鼠拱乱穴(25)。夜深经战场(26),寒月照白骨(27)。潼 关百万师,往者散何卒(28)。遂令半秦民(29),残害为异物(30)。(此历叙 征途所见之景。既逾越阡陌,复回顾凤翔,自此而过邠郊、望鄜畤家乡渐近 矣。大约菊垂以下,皆邠土风物,此属佳景。坡陀以下,乃鄜州风物,此属 惨景。【周甸注】途中所历,有可伤者,有可畏者,有可喜者,有可痛者。【申涵光】丹砂数句,混然元化。我行二句,俨若画图。)①《诗》:“行迈靡靡。”王粲诗:“悠悠涉荒路,靡靡我心愁。四望 无烟火,但见陌与阡。”《汉书注》:“南北曰阡,东西曰陌。”②曹植诗:“千里无人烟。”眇,少也。陶潜诗:“萧瑟室宇中。”③被伤,战士之带伤者。④《列子》:“周之尹氏,有老役夫,昼则呻吟即事。”呻吟,声引气 也。《国策》:“流血成川。”元年十月,房琯有陈陶、青坂之败。 二年,郭子仪复有清渠之败。故云:“呻吟更流血。”⑤《家语》:“旌旗缤纷。”沈约诗:“云华乍明灭。”⑥阴铿诗:“寒山但见松。”重,重叠也。⑦古乐府:“饮马长城窟。”⑧《唐书》:邠州新平郡,属关内道。杜笃《论都赋》:“瘗后土,礼 邠郊。”胡夏客曰:入地底,暗用陶复陶穴事,其俗尚窟居也。《甘 泉赋》:“窥地底而上回。”⑨《括地志》:泾水发源泾州,东南流邠州界,至高陵入渭。《九域志》:潏距泾才百五十里。《海赋》:“荡潏岛滨。”荡潏,水流貌。陈子 昂诗:“云海方荡潏。”⑩陆机诗:“猛虎凭林啸。”又:“狐兽更我前。”(11)《左传》:“周穆王周行天下,将必有车辙马迹焉。” (12)阮籍诗:“托志青云上。”殷仲文诗:“能使高兴尽。” (13)钟惺曰,幽事六句,当奔走愁绝时,偏有闲心清眼,看景入微。 (14)支遁诗:“芳泉代甘醴,山果兼时珍。” (15)《高唐赋》:“芳草罗生。” (16)晋挚虞流离鄠杜间,拾橡栗而食。《广韵》:“橡,枥实也。”《本 草》:“其实似栗实而小。”左思《蜀都赋》:“丹砂赩炽出其坂。” (17)《世说》:王右军见杜弘治,叹曰:“面如凝脂,眼如点漆。” (18)《淮南子》:“雨露所濡,化生万物。” (19)又:“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景福殿赋》:“结实秋商, 敷华青春。” (20)【綖注】鄜畤,即鄜州,公家所在,畤地高而远先见也。《汉·郊 祀志》:鄜秦文公梦黄蛇自天而下,止于鄜衍,作鄜畤,用三牲郊祀 白帝。(21)薛道衡侍:“鸾旗历岩谷。”刘绘诗:“出没万重山。”(22)《诗》:“我行其野。”《左传》:“君其问诸水滨。”《杜臆》: 公先至水滨,望家切,而行步速也。 (23)《诗》:“我仆痡矣。”《楚辞》:“摹芙蓉兮木末。” (24)《诗》:“鸱鸮鸱鸮。”注,“鸱枭,鸺鹠,恶鸟。”《尔雅》: “茅鸱,怪鸱。”郭璞注:“茅鸱,今鸠似鹰。怪鸱,即鸺鹠,一名 角鸱,鸣即雨,昼无见,夜即飞。”《诗》:“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25)《汉书·苏武传》:“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说文》:“江 东大鼠,能人立,以前两脚拱头跳舞。” (26)苏武诗:“行役在战场。” (27)张华诗:“平台寒月色。”王粲诗:“白骨蔽平原。” (28)《哥舒翰传》:翰率兵出关,次灵宝县之西原,为贼所乘,自相践 躏,坠黄河死者数万人。庾信《哀江南赋》:“百万义师,一朝卷甲。” 散何卒,仓卒散失也。 (29)长安旧为秦地,故曰秦民。《史记·白起传》:“天下不乐为秦民 之日久矣。” (30)《何承天集》:“徒以残害剥辱。”《鵩赋》:“化为异物兮,又 奚足悲。”况我堕胡尘①,及归尽华发②。经年至茅屋③,妻子衣百结④。恸哭松声回⑤,悲泉共幽咽⑥。平生所娇儿⑦,颜色白胜雪⑧。见那背面啼⑨,垢腻脚 不袜⑩。床前两小女,补缀才过膝(11)。海图拆波涛(12),旧绣移曲折(13)。 天吴及紫凤(14),颠倒在裋褐(15)。老夫情怀恶,呕泄卧数日(16)。那无囊 中帛,救汝寒凛栗。粉黛亦解苞(17),衾禂稍罗列(18)。瘦妻面复光,癡女 头自栉(19)。学母无不为,晓妆随手抹(20)。移时施朱铅(21),狼籍画眉阔 (22)。生还对童稚(23),似欲忘饥渴(24)。问事竞挽须,谁能即瞋喝。翻思 在贼愁,甘受杂乱聒(25)。新归且慰意,生理焉得说(26)。(此备写归家悲 喜之状。裋褐以上,乍见而悲,极夫妻儿女至情。老夫以下,悲过而喜,尽 室家曲折之状。在贼四句,缴上以起下,所忧在君国矣。)①《晋·刘聪载记论》:“昔幽后不纲,胡尘暗于戏水。”②刘向《新序》:“士亦华发坠颠而后可用。”③何逊诗:“洛阳城东西,却作经年别。”④子夏衣若悬鹑百结。王隐《晋书》:董威辇拾残缯,辄结为衣,号曰 百结。⑤阮籍车驾所穷,恸哭而返。宋玉《高唐赋》:“虚闻松声。”⑥陶潜诗:“骤骥感悲泉。”古歌:“陇头流水,鸣声幽咽。”⑦陶诗:“娇儿索父啼。”⑧《杜臆》:白胜雪,乃饥色。⑨《韵府》:俗人谓父曰耶,亦作■。⑩《南史》:阴子春,身服垢污,脚数年一洗。沈佺期诗:“穷囚多垢 腻。”《说文》:“袜,足衣也。自三代有之,谓之角袜。” (11)《记·内则》:“衣裳绽裂纫,箴请补缀。” (12)《杜臆》:海图四句,乃故家穷状。《淮南子》:“起波涛。” (13)王褒《讲德论》:“曲折不失节。”(14)【赵注】天吴,海图所画之物。紫凤,旧绣所刺之物。剪旧物以补 豎衣,故拆移而颠倒也。木华《海赋》:“天吴乍见而仿佛。”《山 海经》:“朝阳之谷有神曰天吴,是为水伯,虎身人面,八首、八足、 八尾,背青黄色。”又:“丹穴之山,有鸾鷟,凤之属也。五色而多 紫。” (15)《诗》:“颠倒衣裳。”《方言》:“关西谓裋褐短者为裋褐。” 《汉书注》:“裋,谓僮竖所著之襦。褐,毛布也。”《始皇纪》: “寒者利裋褐。” (16)淮南王安书:“夏月暑时,呕泄霍乱之病,相随属也。” (17)古诗,“面以粉黛似空青。” (18)《诗》:“抱衾与裯。”《笺》:“衾,被也,即寝衣。裯,床帐 也。”扬雄赋:“骈罗列布,鳞以杂沓兮。” (19)《左传》:晋赢氏曰:“寡君使婢子侍执巾栉,以固子也。”注: “栉,梳比总名。”(20)沈佺期诗:“斜光映晓妆。” (21)朱铅,即丹粉也。宋玉《好色赋》:“臣东家之子,着粉则太白, 施朱则太赤。” (22)《史记·淳于髠传》:“杯盘狼籍。”《七命》:“澜漫狼籍。” 狼所卧处,草皆披靡,曰狼籍。《前汉书》:张敞为妇画眉。汉《城 中谣》:“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钱笺】刘绩《靠雪录》云: 唐时妇女画眉尚阔,《北征》云“狼籍画眉阔”,张籍《倡女词》有 “轻鬓丛梳阔扫眉”之句,盖当时所尚如此。 (23)雷次宗书:“吾童椎之年,已怀远略。” (24)《诗》:“苟无饥渴。” (25)陶诗:“父老杂乱言。”《左传》:“聒而与之语,过期。” (26)陆机诗:“生理各万端。”至尊尚蒙尘①,几日休练卒②。仰观天色改③,坐觉妖氛豁④。阴风西北来⑤,惨澹随回纥⑥。其王愿助顺,其俗善驰突⑦。送兵五千人⑧,驱马一万 匹⑨。此辈少为贵⑩,四方服勇决(11)。所用皆鹰腾,破敌过箭疾(12)。圣 心颇虚伫(13),时议气欲夺(14)。(此忧借兵回纥之害。妖氛豁,天意回矣。 回纥助,人心顺矣。此兴复大机也。但借兵外夷,终为国患,故云“少为贵”。 虚伫,帝望回纥。气夺,群议沮丧。赵次公曰:不用外兵,而有官军,此即 当时之议。前二段,分应北征问家。后三段,申恐君遗失之故。)①《左传》:臧文仲曰:“天子蒙尘于外,敢不奔问官守。”《汉书注》: “天子在外曰蒙尘。”②《吴越春秋》:“拣士练卒。”③陶潜诗:“远眺同天色。”④魏文帝书:“用给左右,以除妖氛。”⑤颜延子诗:“阴风振凉野。”⑥《唐书·回鹘传》:回纥,其先匈奴。元魏时号高车部,或曰敕勒, 讹为铁勒。隋曰回纥,亦曰韦纥。至德元载九月,回纥遣其太子叶护, 率兵四千,助国讨贼。肃宗宴赐甚厚,命广平王见叶护,约为兄弟。 叶护大喜,称王为兄。赵曰:随回鹘,当以回纥为正。宪宗元和四年,始请易号回鹘,言捷鸷犹鹘然。《后汉·郎f 传》:“助顺元气。”⑦孔德璋诗:“汉家嫖姚将,驰突匈奴庭。”驰突,驰骤冲突也。⑧《晋·赵王伦传》:从兵五千人。⑨《诗》:“驱马悠悠。《国策》:张仪曰:“车千乘,骑万匹。”⑩《晋·石勒传》:“令我与此辈共事。”《记》:“礼有以少为贵者。” (11)司马迁书:“勇之决也。”《回纥传》:其人骁强,初无酋长,逐 水草转徙,善骑射,喜盗钞。 (12)《淮南子》:“破敌陷阵,莫能壅御。”庾信诗:“箭飞如疾羽。” 隋炀帝取桃竹白羽箭。赐佛罗酋长曰:“此事宜速,使疾如箭也。” (13)《大戴礼》:“圣心备矣。”《世说》:桓温怅然失望,向之虚伫, 一时都尽。 (14)《后汉·许劭传》:劭与从兄靖不睦,时议以此少之。王粲《羽猎 赋》:“魂亡气夺。”《魏志》:“吴人夺气。”伊洛指掌收①,西京不足拔。官军请深入②,蓄锐可俱发③。此举开青徐④, 旋瞻略恒碣⑤。昊天积霜露⑥,正气有肃杀⑦。祸转亡胡岁⑧,势成擒胡月⑨。胡命其能久,皇纲未宜绝⑩。(此陈专用官军之利。是时名将统兵,奇 正兼出,可以收两京、定河北,而擒安史,此为制胜万全之策。【朱注】当 时李泌之议,欲令建宁并塞北出,与光弼犄角,以取范阳,所见正与公同。【綖注】公以乞师回纥为非计,故云:“圣心颇虚伫,时议气欲夺。”又谓官军直可乘胜长驱,故云:“此举开青徐,旋瞻略恒碣。”唯此议不行,回 纥果为唐患,而河北迄非唐有,其云:“虽乏谏诤姿,恐君有遗失。”盖为 此也,公尝自比稷契,其经纶概见于此矣。昊天六句,仍以天意决其必胜也。)①陆机诗:“伊洛有岐路。”《抱朴子》:“八极之外,如在指掌。”②《出师表》:“深入不毛。”③蓄,养也。锐,锋利也。④杜预疏:“此举十有八九利”青、徐,《禹贡》二州名,在山东。⑤恒山、碣石,在东北。《书》:“太行恒山,至于碣石。”⑥《诗》:“昊天曰明。”《记》:“霜露既降。”⑦《春秋演孔图》:“正气为帝。”汉《郊祀歌》:“西颢沆荡,秋气 肃杀。”⑧《翼奉传》:“转祸为福。”⑨《西阳杂俎》:禄山死,太白蚀月。⑩崔骃《达旨》:“皇纲云绪,帝纪乃设。”宋明帝即位诏:“皇纲绝 而复钮。”忆昨狼狈初①,事与占光别②。奸臣竟葅醢③,同恶随荡析④。不闻夏殷衰⑤,中自诛妹妲。周汉获薄兴,宣光果明哲⑥。桓桓陈将军⑦,仗钺奋忠烈⑧。微尔人尽非⑨,于今国犹活⑩。(此借鉴杨妃,隐忧张良娣也。许彦昭 曰:祸乱既作,惟赏罚当,则能再振,否则不可支矣。陈元礼首议诛国忠太 真,无此举,虽有李郭,不能奏匡夏之功,故以活国许之。欲致兴复,当先 去女戎。)①《魏志》:曹操曰:“淯水之难,吾犹狼狈。”《西阳杂俎》:狈, 两足绝短,每行驾两狼,失之则不能行。②《吴都赋》:“古先帝代。”③奸臣,谓杨国忠。同恶,谓虢国夫人辈。陆机《辩亡论》:“奸臣窃 命。”《汉书》:“韩彭葅醢。”④《书》:“同恶相济。”又:“今我民用荡析离居。”⑤从夏殷为是,下有周汉也。妹喜、妲已,桀纣所嬖,旧作褒妲,疑误。⑥《书》:“明哲实作则。”周宣、汉光皆中兴主。《旧唐书》:上至 马嵬驿,左龙武大将军陈玄礼,整比六军以从。玄礼以祸由杨国忠, 欲诛之。命吐蕃使者遮国忠马,诉以无食。国忠未及对,军士呼曰: “国忠谋反。”遂杀之,以枪揭其首。上出驿门,慰劳军士,令收队。 军士不应,使高力士问之。玄礼对曰:“国忠谋反,贵妃不宜供奉, 愿陛下割恩正法。”上令力士引贵妃于佛堂,缢杀之。⑦《诗》:“桓桓于征。”注:“桓桓,武勇貌。”⑧《书》:“左仗黄钺。”《后汉书》:“海内忠烈张元节。”⑨微尔,即微管仲之意。⑩孙楚《与孙皓书》:“爱民活国,道家所尚。”凄凉大同殿①,寂寞白兽闼②。都人望翠华③,佳气向金阙④。园陵固有神⑤,扫洒数不缺⑥。煌煌太宗业⑦,树立甚宏达⑧。(终以太宗事业,望中 兴之主。当时旧国思君,陵寝无恙,其光复在指顾间矣。此章大旨,以前二 节为提纲。首节北征问家,乃身上事,伏第三、四段。次节恐君遗失,乃意 中事,伏五、六、七段。公身为谏官,外恐军政之遗失,内恐宫闱之遗失, 凡辞朝时,意中所欲言者,皆罄露于斯。此其脉理之照应也。若通篇构局。 四句起,八句结,中间三十六句者两段,十六句者两段,后面十二句者两段, 此又部伍之整严也。)①庾信诗:“凄凉多怨情。”《长安志》:南内,兴庆官勤政楼之北,曰大同门,其内大同殿。天宝七载,大同殿柱产玉芝,有神光照殿。②庾信《小园赋》:“寂寞人外。”《三辅黄图》:未央宫,有白虎殿。 唐避太祖讳,改为兽。白兽闼,即白兽门也。③《上林赋》:“建翠华之旗。”注:“以翠羽为旗上藻也。”④佳气,注见前。《神异经》:东北大荒中,有金阙,高百丈。蔡曰: 金阙,谓以金饰阙门。⑤后汉郎f 疏:“园陵至重,圣神攸凭。”⑥张悛《为诸孙置守冢人表》:“扫除茔垄。”《旧书》:天宝十载正 月,太庙置内官,洒扫诸陵庙。⑦《淮南王歌》:“煌煌上天。”⑧傅毅诗:“靡所树立。”陆机《高祖功臣赞》:“曲逆宏达。”  罗大经曰:唐人每以李、杜并称,至宋朝诸公,始知推尊少陵。东坡云: 古今诗人多矣,而惟杜子美为首,岂非以其饥寒流落,一饭未尝忘君与?又 云:《北征》诗识君臣大体,忠义之气,与秋色争高,可贵也。  范梈曰:孙莘老尝谓老杜《北征》诗胜退之《南山》诗,王平甫以为《南 山》胜《北征》,终不能相服。时山谷尚少,乃曰:若论工巧,则《北征》 不及《南山》,若书一代之事,与《国风》、《雅》、《颂》,相为表里, 则《北征》不可无,而《南山》虽不作未害也。二公之论遂定。    王嗣奭曰:昌黎《南山》,韵赋为诗,少陵《北征》,韵记为诗,体不 相蒙。《南山》琢镂凑砌,诘屈奇怪,创体杰出,不可无一,不可有二,不 易学,亦不必学,总不脱文人习气。《北征》固是雅调,古来词人多用之, 如韩之《赴江陵寄三学士》等作,庶可与之雁行也。又曰:其篇法幻妙,若 有照应,若无照应,若有穿插,若无穿插,不可捉摸。  李长祥曰:杜诗每有起得极厚,而无头重之嫌;收得极详,而无尾大之 迹。《北征》中间,历言室家情绪,乃本题正意,故不见腹胀之病。  叶梦得曰:长篇最难,晋、魏以前,无过十韵者,盖古人以意逆志,初 不以叙事倾倒为工。至杜子美《北征》、《述怀》诸篇,穷极笔力,如太史 公记传,此古今绝唱也。  胡应麟曰:杜之《北征》、《述怀》,皆长篇叙事,然高者尚有汉人遗 意,平者遂为元、白滥觞。李《送魏万》等篇,自是齐、梁,但才力加雄, 辞藻增富耳。  唐汝询曰:杜五言古,体情莫妙于《三别》,叹事莫核于《三吏》,自 诉莫苦于“纨袴”,经济莫备于《北征》。《梦李白》、《写怀》见其高,《望岳》、《慈恩寺》取其壮。他若《留花门》、前后《出塞》、《玉华》、《九成》诸作,胸中罗宇宙,无所不有,斯见其大。 钟惺曰:读少陵《奉先咏怀》、《北征》等篇,知五言古长篇不易作。当于潦倒淋漓、忽正忽反、若整若乱、时断时续处,得其篇法之妙。  魏泰道辅曰:唐人咏马嵬之事尚矣,世所称者,刘禹锡云:“官军诛佞 幸,天子会妖姬。”白乐天云:“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此 乃官军背叛,逼迫明皇,不得已而诛贵妃也,颇失事君之礼。老杜《北征》 诗曰:“不闻夏殷衰,中自诛褒妲。”盖言明皇畏天悔祸,赐妃子以死,无 预官军也。  行次昭陵【朱注】昭陵在醴泉,近泾阳,直京师之北。《草堂诗笺》序于《北征》诗后,良是。盖省家鄜州,道经此也。黄鹤编在天宝五 载,谓西归应诏时作,大谬。今按:题云“行次”,是便道经行, 而次于陵前,当从朱说为正。《唐书》:京兆府醴泉县有九嵕山, 太宗昭陵在西北六十里。旧俗疲庸主①,群雄问独夫②。谶归龙凤质③,威定虎狼都④。(首叙太宗 戡乱之功。庸主,指六朝诸君。群雄,指李密、窦建德辈。独夫,指隋炀帝。 龙凤质,真主出也。虎狼都,关中入也。疲,凋敝。问,问罪。谶,符谶。 威,兵威也。)①《国语》:“卒历代之旧俗。”《史记·范睢传》:“庸主赏所爱而 罚所恶。”②《世说》:乔玄谓曹公曰:“天下方乱,群雄虎争。”李百药《皇德 颂》:定群雄之逐鹿,拯方割之为鱼。”《书》曰:“独夫纣。”【朱 注】《隋书》:杨玄感谓游元曰:“独夫肆虐,陷身绝域,此天亡之 时也。”③《旧唐书》:太宗方四岁,有书生见之曰:“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年将二十,必能济世安民。”④隋都关中,即秦旧地。【张綖注】太宗得天下根本,在先据关中。《苏 秦传》:“秦,虎狼之国也。”顾炎武《日知录》:以虎狼为秦分野, 盖据《天官书》,西宫参为白虎,东一星曰狼。《秦本纪赞》:据狼 弧,蹈参伐,此另一说。天属尊《尧典》①,神功协《禹谟》②。风云随绝足③,日月继高衢④。文 物多师古⑤,朝廷半老儒⑥。直词宁戳辱⑦,贤路不崎岖⑧。(此记贞观致 治之盛。《尧典》,《尚书》篇名,高祖谥神尧,禅位太宗,故曰“尊《尧 典》”。《禹谟》言九功惟叙,太宗乐名九功舞,故曰“协《禹谟》”。【朱 注】李靖、房、杜诸公,乘风云之会,依日月之光。师古,如制雅乐,定律 令,议封建之类。老儒,如用虞世南诸学士。直辞,如纳王珪、魏征之谏。 贤路,如召马周、刘子翼皆是。许顗彦周曰:“文物多师古”四句,见太宗 智勇英特,武定天下,而能如此,最盛德也。)①《庄子》:“彼以利合,此以天属。”洙曰:天属,父子也。②魏收诗:“导水逼神功。”③《后汉书》论中兴二十八将:“咸能感会风云,奋其智勇。”魏文帝《与孙权书》:“中国虽饶马,其知名绝足,亦时有之。”④《登楼赋》:“唯日月之逾迈兮,俟河清其未极。冀王道之一平兮, 假高衢而骋力。”沈约《齐安陆照王碑》:“气蕴风云,身负日月。”⑤《左传》:臧哀伯曰:“文物以纪之。”《书·说命》:“事不师古, 以克永世,非说攸闻。”⑥贾山《至言》:“今方正之士,皆在朝廷矣。”宋宗炳论:“柱下翁, 直是知礼老儒。”⑦《说苑》:晏子曰:“明君在上,下有直词。”《后汉·邓后纪论》: “建光之后,遂乃名贤戳辱,便孽党进。”⑧《前汉·刘向传》:“通贤者之路。”潘岳诗:“在疚妨贤路。”《南 都赋》:“下蒙笼而崎岖。”《广雅》:“崎岖,倾侧也。”往者灾犹降①,苍生喘未苏②。指麾安率土③,荡涤扶洪炉④。(此再叙当 时仁政,以补上文所未备。自隋末大水,饿殍满野,至贞观初年,连遭水旱, 是往者之天灾犹降,而民困尚未苏也。太宗则勤恤以安民,修省以回天,如 吞蝗而畿辅不灾,肆赦而所在皆雨,遂能安率土,抚洪炉矣。一说:此从天 宝之乱,追想太宗,当禄山陷就,是隋末灾殃再降于今,以致生民重困,故 想太宗神灵,指麾而荡涤之。今按:前说文意平顺,本于张南湖、王右仲。 后说语气陡健,本于唐仲言、朱长孺。兹以前条为主。)①【钱笺】班固《东都赋》:“往者王莽作逆,汉祚中缺,天人致诛, 六合相灭,秦项之灾,犹不克半,上帝怀而降监,乃致命乎圣皇,绍 百王之荒屯,因造化之荡涤。”班赋序建武克命之事,几二百言,此 诗概括以二十言。《左传》:“孤实不德,天降之灾。”②《书》:“至于海隅苍生。”喘,气疾也。苏,息缓也。③《汉书》:陈平对汉王曰:“去两短,集两长,天下指挥即定矣。”《诗》:“率土之滨。”④欧阳公曰:“荡涤抚洪炉”,谓陶成天下如洪炉。《汉纪》:陈琳曰: “此犹鼓洪炉燎毛发耳。”壮士悲陵邑①,幽人拜鼎湖②。玉衣晨自举③,铁马汗常趋④。松柏瞻虚殿⑤,尘沙立瞑途⑥。寂寥开国日⑦,流恨满山隅⑧。(未乃行次昭陵而有感 也。壮士,指守陵者。幽人,公谒陵也。玉衣铁马,见灵爽犹存。松柏尘沙, 叹景色荒凉。伤今思昔,故对山隅而流恨耳。此章起首中腰各四句,前后二 段各八句。)①《韩信传》:“何为斩壮士。”《西都赋》:“三选七迁,充奉陵邑。”②《易》:“幽人贞吉。”《汉·郊祀志》:黄帝铸鼎荆山下。鼎成, 有龙垂胡髯下迎。帝骑龙上天,后人名其地为鼎湖。③《列子》:“日日献玉衣,旦旦进玉食。”《汉仪注》:以王为衣,如铠状,连缀之,以黄金为缕。《汉武故事》:高皇庙中,御衣自箧 中出,舞于殿上。《王莽传》:杜陵便殿乘舆虎文衣废藏在室匣者出, 自树立外堂上,良久乃委地,莽恶之。④陆倕《石阙铭》:“钦马千群,宋旗万里。”庾信碑铭,“碑枕金龟, 松横石马。”《西京杂记》:陈缟见张丞相墓前石马。按:玉衣既用 汉事,则铁马亦当援引古典。考《南史》:萧猷为益州刺史,遇齐苟 儿反,众十万攻城。猷兵粮俱尽,遥祷楚王庙神,请救。是日有田老, 逢一骑汗铁从东方来,俄有数百骑如风,一骑过饮,田老问为谁,曰: “吴兴楚王,来救临汝侯。”此时庙中侍卫土偶,皆泥湿如汗。是月 猷大破苟儿。铁马汁趋,疑用此事。【钱笺】《唐会要》:高宗欲阐 扬先帝徽烈,乃刻石为常所乘破敌马六匹于昭陵阙下。《安禄山事迹》: 潼关之战,我军既败,贼将崔乾祐领白旗,引左右驰突。又见黄旗军 数百队,官军潜谓是贼,不敢逼。须臾,见与乾祐斗,黄旗军不胜,退而又战者不一,俄不知所在。后昭陵奏,是日灵宫前石人马汗流。 李义山《复京》诗:“天教李令心如日,可要昭陵石马来。”韦庄《再 幸梁洋》诗:“兴庆玉龙寒自跃,昭陵石马夜空嘶。”皆记此事。顾 炎武曰:昭陵六马至今见存,皆琢石为屏,刻石马于其上,其文凸起, 非全马也。⑤《诗》:“松柏丸丸。”《春秋含文嘉》:“天子坟高三仞,树则松。 诸侯半之,树则柏。”【钱笺】《唐会要》开元十七年,玄宗谒昭陵, 仿佛见太宗立于神游殿及寝宫,闻室中謦咳之音。何思澄诗:“虚殿 帘帷静。”⑥薛道衡诗:“尘沙塞下暗。”陶弘景诗:“暝途载谁赏。”⑦《楚辞》:“声嗷嗷以寂寥兮。”《易》:“大君有命,开国承家。”⑧沈约诗:“流恨满青松。”鲍照诗:“高坟累累满山隅。”  黄生曰:此章分两段,前六韵言太宗创业垂统之事,后六韵言目前天下 未安,因有太宗不作之恨耳。又曰:昭陵武功文德,只六韵述尽,可谓钜笔 如杠。《尧典》、《禹谟》之句,叙继统事,尤见大力斡旋。又曰:唐仲言 云:明皇任杨、李乱政,故有灾犹降、喘未苏之叹,因思向者之安抚而不可 得,是以向山隅而流恨。旧作隋末之乱者非。按:此说甚是。盖从文物四句 读下,便见今日之朝廷,事事与之相反。开元之治,媲美贞观者,今已扫地。 有志之士,皆为当路沮抑而不得进,安得不望昭陵而兴悲乎?后来杜牧亦有 “乐游原上望昭陵”之句,盖昭陵之时,士无不遇之叹也。又曰:钱牧斋引《禄山事迹》,有黄旂助战、石马汗流事,谓此诗作于收京之后。灾犹降,指天宝之乱,指麾荡涤,颂收复之功,若天宝初,安得先举昭陵石马事耶? 盖《英华》本铁字作石故也。予谓玉衣二句,盖援古事为形容之语耳。以铁 为石,恐后人转因昭陵有此事,从而改之。不然,禄山之乱,率土翻覆,九 庙震惊,何诗中略无一语叙及,恐蹂躏之惨、恢复之功,以往者四语当之, 亦不其似,而寂寥二语作结,亦不相应也。此诗中段,向有三说,以灾降为隋末旱灾,仍降唐初者,张南湖说也。以灾降为韦后乱宫,明皇廓清者,钱牧斋说也。以灾降为禄山倡乱,如隋末 兵戈者,朱长孺说也。黄白山谓指天宝季年禄山未乱之先,此说得之,故附 于五卷之末。下段“铁马汗长超”,用楚王庙事,闻之友人费遴勗者。及阅《南史》,确为可凭。
此必鄜州省家之后,复至长安时作。 草昧英雄起①,讴歌历数归②。风尘三尺剑③,社稷一戎衣④。翼亮贞文德⑤,丕承戢武威⑥。圣图天广大⑦,宗祀日光辉⑧。(先叙太宗生前。【綖 注】首联,言应运而兴,天人系属,乃一篇之柱。风尘一联,应草昧句。翼 亮一联,应讴歌句。圣图广大,言创业之弘,尺剑戎衣之成功也。宗祀光辉, 言垂统之远,文德武威之余荫也。何景明曰:用经史人诗,绝不见斧凿痕, 使他人道之,未免拙滞。)①《易》:“天造草昧。”注:“草而不齐,昧而不明。”此言隋末之 乱。应劭《人物志》:“草之秀者为英,兽之特者为雄。”《太宗纪》: 上问侍臣:“帝王创业与守成孰难?”房玄龄曰:“草昧之初,群雄 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②梁武帝诏:“讴歌攸奉,万有乐推。”《书》:“天之历数在汝躬。” 刘琨表:“天命未改,历数有归。”③古诗中用风尘有二义,如《前汉·终军传》“边境时有风尘之警”,即杜诗“风尘三尺剑”也。如陆机诗“京洛多风尘”,即杜诗“风尘 为客日”也。一是战斗之风尘,一是行旅之风尘,《汉·高帝纪》: “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④《左传》:“社稷有主。”《风俗通》:“社者,土地之主,土地广博,不可遍祀,故封土以为社而祀之。稷者,五谷之长,五谷众多, 不可遍祭,故立稷而祭之。”《书》:“一戎衣,天下大定。”庾信 诗:“终封三尺剑,长卷一戎衣。”⑤《抱朴子》:“儒雅而乏治略者,非翼亮之才。”石崇《大雅吟》:“启土万里,志在翼亮。”《书》:“诞敷文德。”⑥又,“丕承哉,武王烈。”隋炀帝诗:“前驱振武威。”⑦苏頲《应制》诗:“圣图恢宇县。”蔡邕《陈太丘庙碑》:“光明配 乎日月,广大资乎天地。”⑧《孝经》:“宗祀文五于明堂,以配上帝。”《前汉·儿宽传》:“癸亥宗祀,日宣重光,光辉充塞,天文粲然。”陵寝盘空曲①,熊罴守翠微②。再窥松柏路③,还有五云飞④。(此记重谒 昭陵。【张远注】末句,即“五陵佳气无时无。”之意。此章上八句,下四 句。)①古诗:“陵寝暮烟青。”《汉书注》:陵,山陵,寝,寝庙也。《后 汉·祭祀志》:汉诸陵皆有园寝,起居衣服,象生之具。《唐会要》: 昭陵因九嵕层峰,凿山南面,深七十五丈为玄宫,傍岩架梁为栈道, 悬绝百仞,绕回二百三十步,始达玄宫门,顶上亦起游殿。《陶弘景 传》:句容之句曲山,中周回一百五十里,空曲寥旷。宋之问诗:“檐 端接空曲。”②《书》:“则亦有熊罴之士。”《尔雅》:“山未及上曰翠微。”③【唐注】因重经,故云再窥。古诗:“松柏夹广路。”④京房《易飞候》:“宣太后陵前后数有光,又有五采云在松下,如车 盖。”钟惺曰:陵庙之作,典古悲凉。说功业无竹帛气,说神灵无松杉气。彭衙行【单复注】公避贼艰难之际,得孙宰顾遇,事后感荷而作。黄希曰:公 避寇,在天宝十五载,此云“别来岁月周”,知诗是至德二载追忆避 贼时事,非谓归鄜州如此也。【钱笺】《元和郡县志》:同州白水县, 汉彭衙县地,春秋秦晋战于彭衙,是也,《寰宇记》:彭衙故城,在 白水县东北六十里。忆昔避贼初,北走经险艰①。夜深彭衙道,月照白水山。(首记避乱彭衙。)①北走南走,见《汉书》。古乐府《陌上桑》:“不见天路险艰。”尽室久徒步①,逢人多厚颜②。参差谷鸟吟③,不见游子还。痴女饥咬我, 啼畏虎狼闻。怀中掩其口④,反侧声愈嗔⑤。小儿强解事⑥,故索苦李餐⑦。(此叙携家远行,儿女颠连之苦。)①《左传》:“尽室以行。”②《书》:“颜厚有忸怩。”③钟会《孔雀赋》:“华羽参差。”宋之问诗:“谷鸟啭尚涩。”鸟鸣 无人,一路荒凉之景。④古诗:“手中掩口啼。”⑤《诗》:“辗转反侧。”⑥《唐书》:刘仁轨称解事仆射。⑦庾信诗:“苦李无人摘。”《晋书》:王戎与群儿戏于道侧,见李树 多实,等辈竟趋之,戎独不往。或问其故,戎曰:“树在道边而多子, 必苦李也。”取之信然。
成为本站VIP会员,
若未注册,请点击 成为本站会员.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电子书均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情况,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作相关处理。
                                   
蓝田玉PDF文档网致力于建设中国最大的PDF格式电子书的收集和下载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国志10乔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