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微粉混凝土粉末混凝土都使用哪些规范

混凝土机械行业领导者!
& 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发展
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发展
核心提示:摘要:活性粉末混凝土,简称RPC(Reactive Powder Concrete)是一种新型高性能混凝土。由于活性粉末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与抗压强度的比值明 摘要:活性粉末,简称RPC(Reactive Powder Concrete)是一种新型高性能商品混凝土。由于活性粉末商品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与抗压强度的比值明显高于普通商品混凝土,因此在工业储液罐、核防护壳及一些军事设施等工程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活性粉末商品混凝土,减水剂,硅灰,粉煤灰
活性粉末商品混凝土,简称RPC(Reactive Powder Concrete)是一种新型高性能商品混凝土。目前,许多学者开展了活性粉末商品混凝土及其构件的研究,活性粉末商品混凝土及其构件将在工业储液罐、核防护壳及一些军事设施等工程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本文介绍了活性粉末商品混凝土的发展,使读者能更好地了解这类新型商品混凝土。
2 活性粉末商品混凝土的发展
商品混凝土材料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很古老的年代。早在数千年前,我国人民及古埃及人就用石灰与砂混合配制的砂浆砌筑房屋。后来罗马人又使用石灰、砂及石子配制成商品混凝土,并在石灰中掺入火山灰配制成海岸工程的商品混凝土。 1824年阿斯普丁(Aspdin)发明波特兰(Portland Cement),使商品混凝土胶结材料发生了质的变化,大大提高了商品混凝土强度,改善了其工作性能。但在此后将近一个世纪的漫长时间里,结构商品混凝土强度一直徘徊在20~30MPa的范围内。直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后,建筑工程中才开始使用强度为40MPa左右的商品混凝土[1]。 由于建筑结构向高层、大跨度及重型化发展,极需减小结构的截面尺寸、大幅度减轻结构自重,因此如何提高结构商品混凝土强度己成为工程界的重要课题。国内外学者也对高强商品混凝土的性能、配制技术、工程应用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 高强商品混凝土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2]:第一阶段大约是20世纪30年代初至60年代,其主要技术途径是选用高标号水泥、降低水胶比、减少砂率配制干硬性高强商品混凝土,其基本工艺是采用振动、加压、真空、离心等手段。如1959年北京二建使用高强商品混凝土制作跨度达60米的预应力商品混凝土屋架。这一阶段的高强商品混凝土多为干硬性、坍落度太小,施工相当困难,无法普及推广,基本上处在工业试验阶段。 20世纪60年代高效减水剂研制成功并在工程上应用,解决了低用水量导致商品混凝土低流动性的问题,从此高强商品混凝土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如60年代初日本开发出MT高效减水剂,并于1970年使用高效减水剂制作并通过高压蒸养获得强度达90MPa的高强商品混凝土。 掺用高效减水剂,虽然可在低水灰比的条件下大幅度提高商品混凝土的流动性,但是坍落度经时损失大,商品混凝土的高流动性往往难于持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内外开始研究通过掺入超细矿物掺合料,以减少坍落度的损失,高强商品混凝土的发展进入了第三个发展阶段。目前所采用的矿物质掺合集料主要有硅灰、超细粉煤灰和超细矿渣粉等。 硅灰的主要成分是颗粒极细(平均粒径约为0.1μm)的。在微观结构上,这种是非晶质,不同于石英砂中的,属无定形结构。其物质质点不是处于能量平衡的位置,具有化学不稳定性,所以是一种高活性的火山质材料。由于硅灰微小的颗粒,使得它具有很大的表面能。拌和商品混凝土时,硅灰和水接触,部分小颗粒迅速溶解,并与水泥水化产生的对强度不利的反应生成凝胶,即所谓火山灰效应: 许多研究表明[3-6]:在有硅灰存在的情况下,水泥水化早期产物中的含量随着龄期的延长变得越来越少,甚至完全反应。这些来源于硅灰和的凝胶多生成于水泥水化的 凝胶孔隙中,大大提高了商品混凝土的密实度。 除了火山灰效应,硅灰还起到填充和改善流变性的作用。硅灰的粒径很小,能够很好地填充于水泥颗粒的孔隙间。其效果如同水泥颗粒填充在细骨料之间和细骨料填充在粗骨料间一样,从微观尺度上增加了商品混凝土的密实度,进而提高了其强度。硅灰中86%~96%是球状体,能起到很好的润滑作用,从而提高流变特性。 粉煤灰是发电站锅炉中煤粉充分燃烧后所产生的细粒灰尘,即通常所说的飞灰。粉煤灰在商品混凝土中具有三种不同的效应功能[7-8]:形貌效应、微集料效应、火山灰效应。其中“形貌效应”和“微集料效应”是水泥颗粒所不具备的特性。形貌效应是粉煤灰的基本效应,反映在粉煤灰的矿物组成主要是海绵玻璃体和铝硅酸盐玻璃微珠。这些球形玻璃体表面光滑,粒度细,质地致密,内比表面积小,在高效减水剂的共同作用下,能大大提高商品混凝土的流动性,改善商品混凝土施工性能。粉煤灰的“微集料效应”表现在粉煤灰颗粒均匀地掺合分布到水泥颗粒之中,阻止了水泥颗粒的粘聚,有利于混合物的水化反应,相应地减少了用水量,提高了商品混凝土的密实性。和硅灰类似,粉煤灰也具有火山灰效应。粉煤灰中含有大量的和,能与水泥水化物中的进行二次水化反应,生成水化硅酸钙和水化铝酸钙,即: 矿渣(BS)是高炉炼铁得到的以硅铝酸钙为主的熔融物,具有较高的潜在活性。矿渣微粉是矿渣磨细后的产物,多年来一直在水泥和商品混凝土行业中广泛应用。这四种成分约占全部氧化物的95%以上。矿渣粉在通常情况下具有比较稳定的化学性质,与水混合不具有水硬性,而当处于碱性环境中时,矿渣结构很快被破坏,从而显示水硬活性。 由于矿渣粉一般都磨得比水泥细,对水泥有填充作用,加上它的缓凝作用和密度与水泥相近,因此它较容易拌制成用水量少、流动性好、塌落度损失小的商品混凝土。 由于地球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空气、水、土壤环境介质中的碳、氮、硫等氧化物浓度的增长,商品混凝土使用环境变得更加严酷。因此工程界对商品混凝土提出了新的要求:商品混凝土既要有高强度、长期体积稳定性和耐久性,又要比以前商品混凝土具有更良好的流动性。发展具有良好工作性能、高力学性能和高耐久性的新型高性能商品混凝土已提到议事日程[9]。 近年来出现了新型高性能商品混凝土,较成功的有活性粉末商品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缩写为RPC)、注浆纤维商品混凝土(Slurry Impregnated Reinforced Concrete,缩写为SIFCON) [10-15]等。
活性粉末商品混凝土,简称RPC(Reactive Powder Concrete)是一种新型高性能商品混凝土。活性粉末商品混凝土及其构件将在工业储液罐、核防护壳及一些军事设施等工程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从活性粉末商品混凝土的成分等方面介绍了活性粉末商品混凝土的发展,可使读者能更好地了解这类新型商品混凝土。
参考文献 [1] J. M. shilstone, Sr. and J. M. shilstone. Jr. Needed Paradigm Shifts in the Technology for Normal Strength Concrete. ACI SP144. CONCRETE TECHNOLOGY PAST, PRESENT AND FUTURE:61-84 [2] 马铭彬, 高强砼的发展与应用. 广西工学院学报, ): 44-48 [3] 何峰. 原材料对RPC强度的影响初探.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89-94 [4] 冯乃谦. 高性能商品混凝土.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 陈兵, 李悦.活化粉末商品混凝土的发展与应用. 商品混凝土, 2000, (8):34-36 [6] G. Pan, W. Sun.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micro-aggregate effect in high strength and super-high strength cementitious composis. 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171-176 [7] 吴中伟. 高性能商品混凝土及其矿物细掺料. 建筑技术, 1999 , 30(3):160
微信“扫一扫”资讯全知晓活性粉末混凝土的优化
活性粉末混凝土的优化
活性粉末混凝土(简称RPC),具有强度高、韧性好、耐久性优异的特点,具有减轻结构自重、减少结构构件配筋量等优越性。但是,RPC材料在实际使用中也存在一系列施工关键问题。包括新拌RPC材料较为黏稠,施工和易性较差,不易浇筑、振捣;坍落度损失较快,施工中对环境温度和湿度较为敏感;养护要求较高等等。为此,笔者针对桥梁工程用活性粉末混凝土进行原材料筛选与配合比设计优化,通过施工和易性试验,确定合适的配合比。同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针对施工工艺的若干关键问题,进行施工工艺的优化设计,解决材料施工中的黏度与流动性问题、振捣养护问题和早期的裂缝控制问题。原材料与试验方法本研究依托某铁路桥梁工程,根据桥梁结构要求,采用RPC制作跨度20m、高1.35m的T形梁,高跨比为1/14.8。参照铁路标准图(专桥2061-II)进行设计,共采用5个横隔板进行横向预应力连接。根据结构设计要求,RPC材料的抗折强度应大于15MPa,弹性模量大于40GPa。制备RPC试件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细度3400cm2/g,初凝时间2h40min,终凝时间3h40min,标准稠度用水量27%,烧失量为0.5。骨料采用粗砂、中砂、细砂三个粒级的高品质石英砂,SiO2含量大于97%。选择了A、B、C三家砂厂生产的细石英砂,实测表观密度与堆积密度分别见表1。RPC试件制作参照文献《不同钢纤维含量RPC材料受压力学性能研究》中的方法;强度测试按《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50081)进行;抗冻融、抗渗和抗碳化试验依据《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GB/T50082)进行。表1 石英砂测试指标可浇筑性优化石英砂的筛选与级配优化本工程分别用A、B、C三种石英砂配制RPC-1、RPC-2 和RPC-3。然后,通过力学性能与施工和易性试验,对石英砂进行筛选与级配优化。石英砂的掺配比例按粗:中:细=2.5:3.5:1,使用的活性粉末混凝土配合比见表2。表2 活性粉末混凝土配合比活性混凝土性能试验结果如表3所示。石英砂A的材料性能更好,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拌和物的流动性能,同时强度也高于石英砂B、C。表3 活性混凝土性能试验结果在选择石英砂A的基础上,对石英砂进行级配优化。试验采用三种粒级,其中粗砂为0.63~1.25mm,中砂为0.315~0.63mm,细砂为0.16~0.315mm。选取了A石英砂的两种组合:①粗砂+中砂+细砂;②中砂+细砂。各级砂子用量按集料最大密实度计算,算得第一个组合用量为429kg+600kg+171kg、第二个组合为780kg+420kg。通过试拌试验,测得RPC-4石英砂级配更为合理,被选为最终配合比。表4 不同级配砂活性粉末混凝土配合比优化后的耐久性能检验通过配合比实验优化,采用单方RPC材料配合比:水泥706kg、矿物掺和料160kg、级配石英砂A1200kg(中粗砂+中砂+细砂:429kg+600kg+171kg)、长径比为45的钢纤维160kg、高性能减水剂68kg、水126kg。进行抗渗性、抗碳化性、抗冻性及氯离子渗透性能试验。结果如表5所示,材料力学性能、施工性能和耐久性能十分优异,满足桥梁工程要求。表5 优化后配合比RPC耐久性能试验结果搅拌与振捣工艺优化RPC搅拌中钢纤维结团问题为解决多组分的均匀分散(特别是钢纤维)问题和高黏度浆体的黏度克服问题,进行了以下改进:1.投料顺序按石英砂、钢纤维预拌,其时间不得短于2min,再加水泥、专用复合掺和料搅拌1-2min,最后加入水、外加剂搅拌4min以上,总搅拌时间控制在7min以上;2.每次的搅拌方数减少为0.8方;3.将钢纤维均匀下料或先倒在一平板上,使其散开,再下料。经过上述改进后,钢纤维的结团明显减少,结团颗粒的大小也减小,1方料中结团颗粒的量不超过1公斤。另外,掺入水泥、掺和料、水与外加剂之后,后续搅拌过程,仍可以分散部分结球,优化后的搅拌方法可以满足使用要求。为了保证活性粉末混凝土的顺利浇筑和振捣,拌和物的坍落度控制在160±20mm,现场浇筑过程检测频次为每隔一斗测一次。为了保证新浇筑拌和物与已浇筑混凝土的粘结,每次浇筑的时间间隔控制在10min以内。现场浇筑振捣关键技术由于新拌活性粉末混凝土材料十分黏稠,在振捣时较难密实。本研究根据构件的结构形式与形状确定振捣方式,采用插入式振捣、附着式振捣器配合使用。在梁端部位,采用较多附着式振捣器,以加强侧振,并使用小直径插入式振捣棒加强振捣,振捣棒插入间距为400mm,振捣结束时缓慢提出,确保材料密实。附着式振捣器在梁端变截面处设置(1、2、3号)较为密集如图1所示,在梁的其他部分斜对称分布(4和2号)如图2所示。图1 梁端振捣器布置示意图图2 梁中部振捣器布置示意图经过施工现场多次试配,确定了浇筑振捣的关键工艺。混凝土自加水搅拌时起,灌注前时间不超过20min。活性粉末混凝土一次装满模具,进行连续灌注,具有良好的密实度。入模温度要求在10-30℃。构件在灌注过程中,随机制作了混凝土试件。试件随构件同条件下振动成型,并随构件养护。浇筑桥面时按设计坡度抹平,平整度控制在3mm/1m以内。实际生产出的活性粉末混凝土梁体内部均匀密实,表面平整光滑,说明优化后的搅拌工艺、浇筑工艺和振捣工艺满足桥梁工程的要求。养护工艺与裂缝控制养护制度优化在RPC材料的养护工艺中,静停时间、初养温度、初养时间三个参数需要通过试验进行优化。试验结果显示,材料在成型后静停时间增加至6h,材料强度比不静停的试验组高出5-8MPa。但当静停时间达到12h,强度与6h基本相同。为了提高生产速度,选取6h作为最佳的静停时间。初养温度30℃的RPC材料明显强度较低, 而45℃初养与60℃初养的RPC材料抗压强度差距并不大。考虑节约能源与生产综合成本,选取45℃作为初养的最佳温度。在此基础上,设计初养试验0h、12h、24h、36h和48h, 测定材料抗压强度。结果显示,初养时间从0h增加至24h,材料强度不断增加。继续增加初养时间,材料强度变化不大。综合考虑生产成本,选取初养时间24h为最终的生产工艺。优化后的养护制度分为静停、蒸汽初养、拆模、蒸汽终养和自然养护等5个阶段(图3),初养温度控制在45±5℃,终养温度控制在75±5℃。图3 养护过程示意图裂缝控制关键技术使用提前松动模板的方法,减少材料收缩过程模板对梁体的约束,从而避免梁体出现早期裂缝。具体方法是:在静停6h、初养8h后,即对模板进行松动。此时,同条件养护的试件强度已经达到拆模要求,拆模不会对结构的后期强度造成影响。松动模板的工序并不会明显增加生产难度,但对裂缝控制有很重要的意义。经过4个批次的生产, 发现采用松动模板方法生产的活性粉末混凝土梁,表面均未出现早期开裂,达到了裂缝控制的目的。通过优化后的施工工艺,生产出的同条件养护的试件性能指标如表6所示。其力学性能和施工性能较好,施工7d内不出现裂缝,能够满足桥梁工程要求。表6 实际施工构件用材料物理力学性能(20d)RPC的优化结果试验结果表明,本次试验采用的活性粉末混凝土配合比,材料性能试验强度指标满足设计要求;材料的配置、施工工艺合理,能够满足工程需要。本研究的主要成果如下:1.通过配合比实验优化,确定RPC材料单方配合比。优化后的活性粉末混凝土拥有较高的力学性能、施工性能和耐久性能,解决了RPC施工过程中的黏度与流动性问题。2.优化了RPC材料的搅拌工艺。确定干料搅拌时间4min;投料顺序按石英砂、钢纤维预拌,再加水泥、专用复合掺和料搅拌1-2分钟,最后加入水、外加剂搅拌,单次搅拌降至0.8方,解决了搅拌中的钢纤维结团问题;通过插入式振捣、附着式振捣器配合使用,优化布置振捣点,解决了RPC材料的振捣工艺问题。3.通过强度试验确定了适合桥梁工程的现场养护制度;提出了施工过程中裂缝控制的若干关键技术。通过优化后的施工工艺,生产出的活性粉末混凝土力学性能、施工性能和耐久性能均较好,施工7d内不出现裂缝,满足桥梁工程要求。(作者单位: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发表评论:
馆藏&50008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什么是活性粉末混凝土?
装修设计岂能 随意?做不后悔的定制设计,预约优秀设计师
* 设计本将严格保护您的隐私,请放心填写
什么是活性粉末混凝土?
被浏览211次
我来帮他解答
活性粉末混凝土,是20世纪90年代开发出的超高强度、高韧性、高耐久性、体积稳定性良好的新型材料。主要应用于桥梁等建筑工程。活性粉末混凝土有以下的优点:
⑴ RPC可以有效地减轻结构物的自重。
  RPC具有很高的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在结构设计中可以采用更薄的截面或具有创新性的截面形状,从而使结构自重比普通混凝土结构轻得多。
⑵可以大幅度提高结构物的耐久性。
  RPC材料减小了界面过渡区的厚度与范围。骨料粒径的减小,其自身存在缺陷的机率减小,整个基体的缺陷也减少。RPC十分密实,孔隙率极低,它不但能够阻止放射性物质从内部泄漏,而且能够抵御外部侵蚀性介质的腐蚀,从整体上提高了体系均匀性、强度和耐久性。
活性粉末混凝土,是20世纪90年代开发出的超高强度、高韧性、高耐久性、体积稳定性良好的新型材料。主要应用于桥梁等建筑工程。
从工程应用角度来看,活性粉末混凝土有以下的优点:
⑴RPC可以有效地减轻结构物的自重。
RPC具有很高的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在结构设计中可以采用更薄的截面或具有创新性的截面形状,从而使结构自重比普通混凝土结构轻得多。
⑵可以大幅度提高结构物的耐久性。
RPC材料减小了界面过渡区的厚度与范围。骨料粒径的减小,其自身存在缺陷的机率减小,整个基体的缺陷也减少。RPC十分密实,孔隙率极低,它不但能够阻止放射性物质从内部泄漏,而且能够抵御外部侵蚀性介质的腐蚀,从整体上提高了体系均匀性、强度和耐久性。
⑶采用RPC设计的构件。
从而极大地减少箍筋和受力筋的用量,甚至可以不设置箍筋。
⑷RPC结构的高耐久性。
极大地减少或免除了维护费用,延长了使用寿命,因而具有很高的性能价格比。
⑸RPC材料的高韧性和结构自重的减轻
有利于提高结构的抗震和抗冲击性能。
⑹RPC材料的耐高温性、耐火性
RPC材料的耐高温性、耐火性以及抗腐蚀能力远远高于钢材。
由上述RPC材料的优点可以看出,采用RPC材料可以延长结构寿命,免除维护费用,降低工程建设和使用的综合造价。
简称RPC,是一种新型超高强的水泥基复合材料,属于典型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具有先进的力学性能,优越的物理特性,空前的延性和极低的渗透性。rpc是由普通的混凝土材料配制而成,这些材料具有特定的化学成分、颗粒尺寸和水化能力。rpc的原材料可以在一般的施工环境中混合和放置,并能适应特别的浇注要求。
目前rpc的研究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一是rpc使用磨细石英砂取代普通骨料,最大粒径只有600μm,粉磨过程的能耗大:所掺活性混合材品种单一,硅灰掺量大(≥30%),价格昂贵;微细金属纤维用量大,价格高(2万/t以上),国内使用依赖于进口。单方rpc的价格远高于普通混凝土的原因就是因为超细超高强钢纤维高额的价格,为rpc的工程应用带来困难;
二是为使rpc的强度得以充分发展,目前主要采用90℃热水养护和200℃以上的高压养护,养护时间长,能耗高,且经高温养护的rpc在长期潮湿环境下存在强度下降的缺点、生产中不易控制。标准养护或自然养护下rpc的长龄期力学性能还没有详细报道;
三是rpc材料优异力学性能产生的机理问题。尽管国内外近年来对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基本特性进行了多方面的试验研究和探索,但研究工作集中在高效减水剂与硅灰等高活性掺合料复合,降低水胶比,提高基体硬化密实度,同时掺加钢纤维提高抗弯拉强度,获得所需要的高强度、高韧性和延性等方面,而对骨料的颗粒级配优化等方面关注较少。
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以下简称RPC)是继高强、高性能混凝土之后,出现的一种力学性能、耐久性能都非常优越的新型建筑材料。
RPC是在20世纪90年代同法国一个实验室开发研究出的新型超高性能材料。它是在DSP(Densified System containing ultra-fine Particles)材料与纤维增强材料相复合的高技术混凝土。根据其组成和热处理方式的不同,这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可以达到200MPa 至800MPa;抗拉强度可以达到20MPa至50MPa;弹性模量为40Gpa至60Gpa;断裂韧性高达40000J/m2,是普通混凝土的250倍,可与金属铝媲美;氯离子渗透性是高强混凝土的1/25,抗渗透能力极强;300次快速冻融循环后,试样未受损,耐久性因子高达100%;预应力活性粉末混凝土梁的抗弯强度与其自重之比接近于钢梁。RPC在工程结构中的应用可以解决目前的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抗拉强度不够高、脆性大、体积稳定性不良等缺点,同时还可以解决钢结构的投资高、防火性能差、易锈蚀等
可爱的橙子&回答:无机活性墙体保温材料是南阳银通首创的无网保温系统,是一种新型的保温材料。
产品全称为 YT无机活性墙体隔热保温系统。这种产品是单组份产品,直接加水搅拌均匀后直接批抹上墙即可,不需要网格布,也不需要抗裂砂浆和抹面砂浆,保温层外面直接贴面砖或做涂料即可,施工工期比传统保温材料的工期要缩短一半以上。而且还抗水、抗裂、抗空鼓。后期无维护费用。
最亮的小太阳&回答:以天然优质耐高温轻质材料为骨料,天然植物蛋白纤维,优化组合多种无机改性材料和固化材料,经过工厂化生产配制,真正给客户提供一个单组分的、完整的产品并具有保温、隔热、防火、抗水、轻质、隔音、抗开裂、抗空鼓、抗脱落、使用寿命同墙体等各种性能融为一体的A级不燃绿色环保墙体保温隔热节能材料,冬季可提高室内温度6-10℃,夏季可降低室内温度6-8℃。满足国家50%-65% 的节能要求。
清水一掬&回答:是指对热流具有显著阻抗性的材料或材料复合体。该材料是由一些悬浮于惰性乳胶中的微小陶瓷颗粒构成的,它具有高反射率、高辐射率、低导热系数、低蓄热系数等热工性能,具有卓越的隔热反射功能。
胜利de微笑&回答:mu10是砖的强度等级,分为mu7.5、10、15、20、25、30等等级。,MU10
的平均强度≥10.0,强度标准值≥6.5,单块最小强度≥7.5。
非粘土砖即“非烧结粘土砖”,如灰砂砖、页岩砖、水泥砖、粉煤灰砖…都是。样子就是长方体,标准规格:53x115x240,
一追再追&回答:片石混凝土是指在混凝土中填充粒径大于15cm的石块(片石或大卵石)而形成的混凝土。填充石块的数量不宜超过混凝土结构体积的25%。石块应在混凝土中分布均匀,两石块间的净距不应小于10cm,以便捣室其间的混凝土。
快速发布需求&找到专属设计
* 设计本将严格保护您的隐私,请放心填写
手机设计本
随时提问题,随意赏美图
设计本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即可与本本亲密互动,还有更多美图等你来看!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C)2012 设计本-定制化装修设计服务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活性粉末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参数的选择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活性粉末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参数的选择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2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求帮忙下载百度文库的资料《活性粉末混凝土构件施工要点手册》_百度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活性微粉混凝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