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一道数学题题

请问几道数学题一.有甲,乙两人,不知其年龄,只知道当甲像乙这么大时,乙只有2岁;又知等乙长到这么大时,甲已经38岁了.甲,乙现在的年龄各是多少岁?( )
安沐雨_125
设甲现在是X岁,乙现在是Y岁,列方程得:Y-(X-Y)=2X+(X-Y)=38解得X=26,Y=14.所以甲现在26岁,乙现在14岁.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几道数学题小刚从山脚爬到山顶,再由原路返回到山脚共用4小时,已知她上山用2.4小时,下山速度是每小时7.5千米,求小明上山的速度.设小明上山的速度是每小时x千米,小明上山的时间是(
)小时,上山的路程为(
)千米,下山的时间是(
)小时,下山的路程是(
)千米.等量关系是(
),列方程为(
qhLC81UT49
小明上山的时间是(2.4)小时,上山的路程为(2.4x )千米,下山的时间是( 4-2.4=1.6 )小时,下山的路程是( 1.6*7.5 )千米.等量关系是( 上山下山路程不变 ),列方程为( 2.4x=(4-2.4)*7.5 )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上山时速5千米
扫描下载二维码几道数学题
开发你的创造力 | 理科战争小组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5360人加入此小组
说到大脑,ladys and 乡亲们,它可是个名副其实的大家伙,是脑中最大的部分,也是许多神经系统功能(以及功能失常)的源头,而正是这些功能才使我们成为人。爱情、语言,甚至你对明星那莫可名状的喜爱都源自大脑。这颗灰色的、形似核桃仁的东西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大脑”。“大脑”由白质和灰质共同组成。白质是指那些充满了被髓鞘包裹的神经轴突的区域。(还记得吗?髓鞘是那些富含脂肪的绝缘物质,用以保障神经信号能够顺畅地传导。)髓鞘使得这部分脑组织呈现出白色。大脑中许多较深的区域都是由白质构成的。而灰质则主要由神经元构成,这些神经元没有髓鞘包裹。这里简要地介绍一下大脑中最重要的几个结构:杏仁核,一个形状像杏仁的结构,人的各种情绪(特别是恐惧)都在这里生成;海马体,这是对长期记忆至关重要的结构;基底神经节,或称为基底核,形状类似果核,负责协助监测和控制运动;而大脑外层相对较薄的一层结构被称为脑皮层,它肩负着各种各样复杂的功能,这也难怪大脑沟回会那么复杂。人类的创造力尽管我们通常认为创造力是一种天赋的特质,只有天才才会拥有,但事实是,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创造力。从根本而言,创造力就是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新奇而有用的想法。大脑中没有特定的中枢专用于产生创造力。事实上,一些研究人员认为创造力源于大脑不同区域之间的连接。但也有证据显示大脑皮质的额叶区和颞叶区是与创造力相关的重要区域。创造力强的人似乎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智力水平较高,有一个或多个学科领域的专业背景,思维灵活,同时风险承受能力较高。不过,创造力和精神疾病(尤其是精神障碍)之间也有一定的关联,这种关联在知名艺术家、作家、音乐家等有着卓越创造力的人群中特别普遍。科学家还没有理清这其中的原理,他们也不清楚究竟是精神障碍使人富有创造力,还是大脑中的一些生化反应失常同时导致了精神疾病和丰富的创造力。——摘自开发你的创造力科学研究证明,创造力不是一种天赋的特质,每个人都能拥有创造力,它源于大脑不同区域之间的连接。既然如此就应多加练习开发自己的大脑,数学是自然科学的皇后,多了解数学知识,研究数学对于逻辑思维、理性思维的锻炼都大有益处。以下精选几个数学知识,多多锻炼你的大脑,连接你大脑的不同区域,开发自己的创造力,成为具有强大创造能力的人。没有计划的计划我们常常使用日程表来管理计划。在日程表中填入“案头工作”、“出差”、“研讨会”等计划。那么,和“0”相当的计划是什么呢?例如,我们可以将没有计划的状况设定成“空计划”。通过在计算机的日程表中搜索“空计划”,就能找到没有计划的日期。这样一来,我们就既能搜索已有的计划,又能搜索“空计划”了。还有,我们也可以将“预计不安排计划(即,将该时间空出来)”当作0 来考虑。在日程表中先将“预计不安排计划”的日程填写占位,然后再填写需要安排工作的日程。这样就不至于引起混乱。这正好与按位计数法中的0 起到的占位作用相似。假设现在必须有规律地服用一种胶囊,每4 天停用1 次。也就是3 天服用,1 天停用,3 天服用,1 天停用,按照这种周期循环服药,有难度吧?灵机一动,妙法自然来。那就每天都吃药吧。只是,每4 粒中有1 粒是“没有药效”的假胶囊。事先准备好标有日期的盒子,并在其中放入每天需要服用的药,不是更好吗?事先将“假胶囊”放入标有日期的盒子里这样一来,就无需判断“今天是服药日还是停药日”了。正因为有了“没有”药效的药,才形成了“每天服用1粒胶囊”的简单规则。由此可见,这时的假胶囊与按位计数法中的“0”所起的作用相同。——摘自3x+1问题从任意一个正整数开始,重复对其进行下面的操作:如果这个数是偶数,把它除以2;如果这个数是奇数,则把它扩大到原来的3倍后再加1。序列是否最终总会变成4, 2, 1, 4, 2, 1, … 这种循环?这个问题可以说是一个“坑”——乍看之下,问题非常简单,突破口很多,于是数学家们纷纷往里面跳;殊不知进去容易出来难,不少数学家到死都没把这个问题搞出来。已经中招的数学家不计其数,这可以从3x+1问题的各种别名看出来: 3x+1问题又叫科拉兹(Collatz)猜想、叙拉古(Syracuse)问题、角谷猜想、哈斯(Hasse)算法和乌拉姆(Ulam)问题等。后来,由于命名争议太大,干脆让谁都不沾光,直接叫做3x+1 问题算了。3x+1 问题不是一般地困难。这里举一个例子说明数列收敛有多么没规律。从26开始算起,10步就掉入了“421陷阱”:26, 13, 40, 20, 10, 5, 16, 8, 4, 2, 1, 4, 2, 1, …但是,从27开始算起,数字会一路飙升到几千之大,你很可能会一度认为它脱离了“421陷阱”。但是,经过上百步运算后,它还是跌了回来。196问题如果一个数正读反读都一样,我们就把它叫做“回文数”。随便选一个数,不断加上把它反过来写之后得到的数,直到得出一个回文数为止。例如,所选的数是67,两步就可以得到一个回文数484:67 + 76 = 143143 + 341 = 484把69变成一个回文数则需要四步:69 + 96 = 165165 + 561 = 726726 + 627 = 13531353 + 3531 = 488489的“回文数之路”则特别长,要到第24步才会得到第一个回文数,8 813 200 023 188。大家或许会想,不断地“一正一反相加”,最后总能得到一个回文数,这当然不足为奇了。事实似乎也确实是这样的——对于几乎所有的数,按照规则不断加下去,迟早会出现回文数。不过,196却是一个相当引人注目的例外。数学家们已经用计算机算到了3亿多位数,都没有产生过一次回文数。从196出发,究竟能否加出回文数来?196究竟特殊在哪儿?这至今仍是个谜。——摘自16 世纪的意大利学者是最早考虑虚数的人。在这个时期,求解越来越复杂的方程是一种智力上的角斗竞赛。那个年代最伟大的数学家会为一些公开的方程求解问题而较量。这些斗士们可并不把虚数当做某种哲学上的理念来看待。相反地,他们认识到了虚数在计算中发挥的巨大威力。√-1之类的对象经常会出现在他们的工作当中。那个时期大多数人都摈弃这样的计算,因为他们相信这就退化到了毫无意义的地步。可仍有一些人决定继续推进,他们并不为√-1 意味着什么而去过多地担心。于是,每当在工作中发现了√-1× √-1,他们就用一个-1来代替,然后继续算下去。那些敢于迈出这一步的人们得到了很好的回报。在计算的最后,他们总是发现其中的“虚项”能相互消掉,最终得到方程的一个很好的实数解。一旦确立了虚数的作用,那么距离最终要走的那一步,即正式扩充数系以容纳它们,就只是个时间问题了。为了达成这个目标,人们先给√-1这个量起名叫i。从实数和虚数出发,人们构建了复数(complex number)系统。精确地说,一个复数是一个实数(例如4)和一个虚数诸如3×i(或者3i)相加的结果,这个例子中即为4+3i 。这个步骤在数学上是完全严格的,从而虚数再也不是单纯的想象,而可以像其他数一样用来做加法和乘法了:(4+3i)+(2 +i)=6+ 2i复数有一种美妙的图示法,叫作阿尔冈图(Argand diagram)。在这种图中,实数组成了横轴,虚数组成了纵轴。平面上的每个点都可以用它的实坐标和虚坐标来表示。就如同加1 或减1 对应着在数轴上左移或右移一样,现在加i或减i 则对应着上移或下移。乘以i 则对应着逆时针旋转90° 。——摘自
+ 加入我的果篮
沙发,6+4i
(C)2016果壳网&&&&&京ICP备号-2&&&&&The page is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nginx error!
The page you are looking for is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Please try again later.
Website Administrator
Something has triggered an error on your
This is the default error page for
nginx that is distributed with
It is located
/usr/share/nginx/html/50x.html
You should customize this error page for your own
site or edit the error_page directive in
the nginx configuration file
/etc/nginx/nginx.conf.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