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为什么是唯物辩证法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无论唯物主义还是辩证法思想,都具有局限性呢?
小松鼠院握2
物质和精神是一性的~科学已经证明:人产生情绪时'确实是有物质分泌出来~人在思考时'确实形成一个像脑波'电波之类的东西出来~只要是存在的都是科学~宗教是最高的科学~比如:点石成金~神佛(包括上帝)身上有巨大的能量能够改变原子的排列数目~只要是存在的都是科学~包括神佛(高级生命)~(但是'神佛比我们科学多多了)~执著去掉了~负担就轻了~能量就可以显现~就是觉者了'(神佛)~只要是存在的都是科学~包括神佛~(但是'神佛比我们科学多多了)~(可以轻易的完成一个世界末日~比如:诺亚方舟'玛雅遗迹文化...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因为每个事物都有两面性啊,就像一个银币有两面哦。加油了.......
一个否认内部作用,一个否定外因。。马哲的创立将这两者结合起来了。
扫描下载二维码为什么知乎上有些人对马哲及唯物辩证法很不以为然?
我大四准备考研,最近在复习政治。是马哲激起了我对哲学的兴趣,同时我认为唯物辩证法很有价值。那么,请问唯物辩证法有哪些漏洞让有的人质疑它?————查阅了其它问题发现有人提到马哲过于弱化主观因素而强调客观因素,否定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难道排除主观因素,客观地看问题这句话不对吗?请列举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在现代社会有哪些实际意义。ps.各位若是不嫌麻烦的话可以把论述扩大到马哲的世界观,方法论,认识论等。虚心求教,感激不尽。O(∩_∩)O
按投票排序
曾几何时,我也以为“唯物辩证法”的意思就是课本上说的那样,以发展,矛盾,全面的眼光看待事物。直到后来学了哲学专业……为什么大家对唯物辩证法那么反感,这锅得让编高中政治教科书的背。“唯物辩证法”是什么意思呢?这还得提提黑格尔(我本人不是专业研究黑格尔的,所以我的解释也并不全对) 黑格尔关于传统的形而上学的批判中,关于形式逻辑的批判十分重要。回想一下康德提出的四大二律背反问题。为什么根据形式逻辑所作的推理会导致互相矛盾呢?因为形式逻辑不管概念的内容。而黑格尔觉得,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得发明一种新的逻辑能够规定概念的内容,这就是“辩证逻辑”。那么辩证逻辑是怎么规定概念的内容的呢?这里起黑格尔开始跳大神了。比如说,“存在”或“有”(Sein),这是黑格尔《逻辑学》里的开端,那么“有”这个概念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假设一个纯粹的不能再纯粹的“有”的概念,结果会发现,纯有即纯无,为什么呢?因为“有”这一概念没有内容,除了一个去“有”的决心以外,它空空如也。因此,“存在”或“有”本身蕴含“非存在”或“无”(Nicht-Sein)。可是,一个概念本身要是自相矛盾的话是不能长久,是有问题的,于是乎,为了克服这种自相矛盾,“有”和“无”衍生出“变”(Werden)这个概念,因为只有“变”的内容能够无矛盾地包含“有”和“无”,于是乎,“变”不再空空如了,它可以进一步的“变”出其他概念,比如本质啦因果律啦等等其他的;这就是辩证逻辑,然后黑格尔说,你看,在辩证逻辑里,矛盾什么的不都能解决了吗?我之前的形而上学家们,too naive!要是给“辩证逻辑”做个一句话总结,可以这么描述,就是一个概念/事物/实体本身永远会有非自身的因素存在,因此所有概念/事物/实体都是自相矛盾的,而为了克服这种自相矛盾,概念/事物/实体会发生变异,产生一个新的概念/事物/实体来克服自己原有的矛盾,然后新的概念/事物/实体有会有飞自身的因素存在.......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例子:种子是种子吗?种子当然是种子了,但它真的只是种子吗?非也,种子本身还有“成为花”的潜能。于是,“种子”就不纯粹是种子了,它还可以不是种子,因为它能变成花。于是乎,种子这个东西有一个自我矛盾要解决,于是它长成了花,旧的矛盾消失了。但长成花之后,花真的只是花吗?非也,它还有“成为果”的潜能....如此一来,从“种子”的概念我们能最后得到“果”。到了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他直接将黑格尔那一套神神叨叨的“存在-本质-概念”的演绎部分去掉,只关心社会形态变化这一领域。在《共产党宣言》里,马克思有一个很出名的话,叫“资产阶级自己培养出了自己的掘墓人”。这句话有十分明显的黑格尔的style。我们可以顺着黑格尔的思路推推看,“资产阶级社会”真的是资产阶级社会吗?不是,因为资产阶级的社会里面还存在无产阶级。资产阶级的社会就是“种子”,无产阶级就是那个“成为花”的潜能。当资产阶级的社会已经无法再承受这一自我矛盾时,无产阶级就革命了,原来的社会完蛋,新的社会产生。所以说当资产阶级建立起自己的社会制度时,他们也创造了自己的社会制度的掘墓人,因为他们创造出了无产阶级;因此,当代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G.A.Cohen很形象地把“唯物辩证法”比喻成“分娩术”,即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就像妈妈生孩子一样,那个孩子本身已经在妈妈的肚子里了,而我们要做的便是等胎儿成熟后让妈妈把孩子生下来就行了。(当然,作为分析哲学的哲学家,Cohen本人是反对辩证法的,至于他怎么在摒弃辩证法的情况下将马克思主义和分析哲学结合起来,这就是另外的问题了,在此不谈)所以说,“唯物辩证法”跟什么全面的眼光发展的眼光矛盾的眼光什么的根本没关系。当然,“辩证法”也谈矛盾,但不是指“生活处处有矛盾”的那种矛盾,而是一个概念/事物/实体的自相矛盾。“辩证法”里也有发展,但不是“事物是无线发展”的那种发展,而是概念/事物/实体为了克服自身矛盾的变异的那种发展;这种对于“唯物辩证法”的误解自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时就基本上没有澄清过,课本上也一直这么写,这么些也就算了,还顺带拉着“形而上学”来躺枪,就因为黑格尔马克思批评过传统的形而上学的方法就强行脑补为“片面,静止,非此即彼”的观点,来和辩证法的“全面,发展,矛盾”强行凑对。不过回过头来想想看,编教科书的人也不容易,黑格尔,马克思的书可能都没怎么看过就得指导别人说辩证法是什么,能讲得出全面 发展 矛盾就不错了。另外,高中政治的哲学课要是真讲的跟大学哲学专业一样深,孩子们也肯定吃不消。所以,就这样吧,能知道“全面 发展 矛盾”的观点也不错啦,哈哈!
我在中国求学的时候,有个很有文化很爱读书的朋友,曾经很认真的跟我说:马克思主义不是什么哲学,不算学问。具体的原因她说了,我不太记得了。据我的了解,他并没有读过几本马克思的书。我在北美求学的时候,有一个老师在提到马克思主义的时候语气不屑一顾。上完课,我向他请教:问他是否读过马克思主义的东西。他承认说没读过。以上两位先生可以说是相当典型的。中国也好,外国也罢,许多人轻视马克思的思想,却往往对其缺乏了解。有句话叫: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估计现在知道的人少了。如果要批评某个人,你至少要对此人有一些了解。不了解就批评、批判,算什么?今天世界上许多人出于各种原因,在对马克思缺乏认识理解的基础上,反对、批评其理论,说白了,不过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之类人耳。当然,国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看法或偏见是有其历史和政治的原因的。国人不了解就可以下判断的做法背后是非常有意味的群体社会心理。事实上,这样一个研究课题应该很有价值。只是不知道国内有人去研究吗?
首先,要说明答主是一名哲学专业的学生,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哲学入门阶段。所以我想从真正哲学的角度尽量做到客观而不偏激地来谈谈这个问题。首先,哲学是什么?大概每一个人都会提到“爱智慧”这样的说法。是的,哲学从最根本上来说就是源于人们对于生活的思考,我想在一定程度上哲学的历史可以说几乎和人类的历史是等长的。可是对于我们国家大部分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哲学的人来说,哲学几乎=高中政治课本中所学的马克思主义。所以我想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有的人坚定地支持所学的马克思主义,坚信唯物与唯心、物质决定意识这样的说法;而有的人(集中表现在大学生群体中)则对于马克思主义表现出相当程度上的不屑,认为我们所学的,不过是被用来禁锢我们思想而强行输出的一种价值观罢了。其实仔细想想,从我们能系统地了解、学习到的古希腊哲学开始,哲学既然能存在、发展千年之久,那么,怎么能是一本《马克思主义原理》就能简简单单所讲完的呢? 那么多智慧的先哲所遗留下来的对于这个世界、存在、知觉、意识等哲学思考,真的就能简简单单被划为唯物和唯心、物质决定意识吗?我们现在国内所学的马克思主义原理,其实很大程度上是由恩格斯整理,并被列宁带入前苏联,可以说我们基本上是学习苏联的姑且可以被称为哲学的东西吧。在我看来,高中政治课本中的那一套理论可以说是庸俗化、教条化、极端化的马克思主义。有些人不肯认同马克思是一个真正的哲学家,历史上也曾出过“两个马克思”这样的说法。可不论是作为一个哲学家还是在社会学、经济学领域中的马克思,我们都不能否认其对于时代发展的意义。其实如果读过马克思的一些著作,或者对哲学有一定程度上的了解,就会发现马克思本人的思想并不是我们在政治课本中看到的那样。青年时期的马克思本人是黑格尔主义的追随者,但是随着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不断变迁,他的思想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逐渐从唯心转向唯物的立场。但不论是他在博士论文时期所说的“我痛恨所有的神”还是在《德法年鉴》时期说“宗教是人类的鸦片”,对于马克思的思想的研究,我们不能脱离历史大环境去研究,而仅仅认为他就是一个看起来有些偏执的,只相信物质世界的真实性的哲学家。马克思所有学术思想最终的指向和目的可以说就在于唤醒沉睡着的人们,推翻普鲁士专制统治。因此他也不断地对一些思想进行批判和否定。马克思自《莱茵报》时期始,唯物史观开始萌芽,实际上此时的他逐渐看到了社会问题中的阶级利益矛盾,进而他开始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和方法,但这也是从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的角度入手,认为政治国家在本应该人人自由而平等,但实际社会情况却并非如此,因此这样一个虚幻、抽象的共同体并不能决定市民社会,二者之间存在着异化关系。接着,在德法年鉴时期的他,曾说出过“宗教是人类的鸦片”之类的话。但这仅仅就应该被理解为马克思这样一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是不相信这些神灵的吗?我想并非如此。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正是国家变革时期,社会黑暗而腐败,可是宗教中教人向善、顺从的思想是不利于人们奋起反抗、推翻专制统治的。而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逐渐建立起了他的实践观,他认为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人,我们不能用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旧唯物主义的人性、神学家们的神之旨意、鲍威尔的自我意识去解释历史,因为只有发挥人在社会中的主体作用才能真正让人们从沉睡中觉醒,从而建立一个没有专制统治的社会啊。在哲学思想之中并不存在绝对的对与错、是与非。 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庞大哲学体系中的一个小的部分,也许也不该被认为就是绝对真理、时代之精华。哲学在我看来更像一门高深的艺术,也许曲高和寡,追随者也便少了吧,可是她的魅力之处自有人去体悟。而我,也仅仅希望,不要再有更多的人将哲学与我们国内政治课本中所学的哲学划上等号。最后,答主作为这样一个将长期处于入门阶段的哲学爱好者,如果答案中有不正之处,欢迎指正。
前面有很多答主都答得很好了,不过在这里还是要写一点个人的见解。可能我混知乎也不是很久吧,总觉得知乎某些答案满是戾气,题主已经问得很客气了。首先,这个题目应该是说不以为意吧。不以为然,不认为是正确的,那前面就不能用很修饰了。那么,为什么知乎上很多人对马哲不屑一顾呢,不以为意,甚或认为它谬误百出呢?第一,他们对马哲根本不了解。如果大略地看过《共产党宣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资本论》,哪怕粗浅地了解过诸如异化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都会对轻视马克思踌躇顾虑。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观、唯物史观、辩证法,我认为是很有价值的。或者说,要想批评它,可能需要精研多本书才能有底气说出这样的话。最基本的,人吃饱了才能享受精神生活,我想即使是知乎的精英也是承认这一点的吧。第二,受到西方部分哲学家的影响,特别是罗素吧。在他那本名垂青史的《西方哲学史》里,对马克思的态度就是不以为意加不以为然,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对马克思的判断;第三,就我极其片面的了解来看,马哲在解释很多问题上确实无能为力。比如世界的起源,自由意志等问题,众多哲学家论证地远比马克思主义更加深刻。马克思胜在如何改造世界,而不是认知世界。其实,窃以为,最本质最重要的就是,神化马克思主义导致的庸俗化。马克思主义有其合理性与局限性,理性的知乎用户又何尝不知呢!即使我信奉的是休谟、康德,也不得不承认他们在诸如经济等与改造世界息息相关的哲学命题上是无法与马克思相比的。很多知乎网友其实仅仅是因为高中政治书的专制而造成的逆反心理。因为在中国的大环境下,马克思只能是唯一的解释,某些人运用这个理论妄图解释世上的一切。哲学、文学、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这些学科,如果你想只用一把尺子就试图丈量所有的现象,那么这把尺子,这个理论将变得千疮万孔,最终分崩离析。特别是,强行把一些政策套上马克思主义的外衣,愈加觉得怪异,显得格格不入。况且,马克思主义也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其必然具有时代的局限性。而且,设想一下这些人毕业后到大学,接触如此多的哲学理论,知道世界是如此广阔的之后,你很难对自己初高中加上大学要学7年甚至一辈子的似乎将你局限住的理论感到满意,哪怕它也只是受害者。
本人是...今年考马哲的研究生,看教材的过程中很有感触,很多人批判马克思其实都批评错了,因为现在中国市面上说的马克思主义实际上是一个糅合物,不是一个单纯的体系,题主可以这么理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得把它分成三个部分!(1)马克思的哲学(2)马克思主义,例如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这堆都是这些(3)意识形态现行教材上的每一句话,都有三者的影子,比如:“实践是主体的客体化和客体的主体化统一的基础”这样的话,就是90%的马克思的哲学,意识形态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占比极少,语气是什么是什么,马克思特有的语气是:呵呵,什么只不过是什么罢了!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家是统治者的工具”这些就是马克思主义,语气是应该怎么怎么,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的哲学杂糅特别严重,比如“国家是统治者的工具”这句话,是列宁主义风+马克思的哲学的产物,马克思主义至少占60%,马克思的哲学可能只有40%。正经专业的马哲教材意识形态的成分很少,不过也会有,像什么“哲学的党性”“社会的阶级划分”这些都是意识形态占比在80%左右的。意识形态内容一般都是放在章节的结尾,是一些删掉也不会影响内容的话。之所以出现这么一种情况,是因为在中国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马克思主义是作为一种话语体系存在的,这种话语体系是用来破坏中国传统的伦理本位的,这就得细细地分析中国的历史。国民党在中国建立的只是现代国家的上层建筑,它最大的失败之处在于它无法抽取最基层的资源,例如农村的资源,因为当时农村的资源被当地的宗族所牢牢掌握。而共产党建立的国家之所以能成功,就在于它从下而上一层一层毁掉了所有的宗族和传统伦理本位,共产党逐渐掌握了从最基层的农户家到国家机关所有的一切,这样它就可以直接调动乡村的资源从事革命和社会建设活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在这一过程中被改造为一种话语体系的,它的任务就是破坏传统伦理本位和宗族,为消灭掉阻挡资源和权力集中的障碍提供理由。啊......还有对辩证法的说明,现在教材上的辩证法也是一个糅合物,大概马克思的哲学占60%,马克思主义哲学占40%,但糅合得并不专业。教材上的五大范畴和三大规律实际上是试图将康德哲学框架中的主观能动性和黑格尔哲学框架中的规律性相结合的产物,康德哲学在发展成黑格尔哲学后确实牺牲了很多精华,尤其是主观能动性这一方面。康德哲学有着形而上学框架中的主观能动性,五大范畴实际上是在模仿康德的纯粹知性范畴,马哲实际上很欣赏康德框架下中的主观能动性的,这种能动性很纯粹,而不是黑格尔框架下的主动性,马哲试图将康德的能动性抽取出来,再把黑格尔的规律抽取出来,两者再相互相结合出一个新的体系,但是这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所以你在教材上看到的是五大范畴和三大规律只是呆呆地放在一起,两者之间确实有着关系,但是没有人能把它们联系起来,这是有待研究和超越的领域。
原因:1.其在中国政治教育中的地位。2.其在中国化通俗化中受到的歪曲。3.其所扮演的我国部分民众对社会现状不满的宣泄突破口角色4.唯物主义在哲学史本体论中地位的低下。5.马克思及其部分追随者对黑格尔哲学的歪曲理解和不公正的批判态度。6.其思潮影响下的社会运动的破坏性。7.以其相关理论为指导建立的国家的落后及失败。8.其主要理论价值处于形而下(非哲学)的政治经济学门类之下。相对于一般的政治理论、生活哲学,唯物辩证法是从哲学史产生出来的有机部分,更接近哲学本身,要比前者高明得多,事实上大部分国内哲学爱好者(包括我在内)的启蒙理论都是马哲,但是在哲学领域内部它的价值就不高了。不论哪个本科哲学教师都要花很大力气在扭转唯物主义教条对学生们的影响上,基本上二流以上高校哲学专业学生不出一年就对高中政治唯物主义无爱一生黑了。理论上很容易找到槽点。不过凭心而论,马克思哲学与古典哲学的关系要比一些当代哲学流派近多了,这让国内哲学教育更重视古典哲学源流的哲学史,从这里开始对哲学的未来未尝不是一个优势。
首先,恩格斯对马克思的评价是“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其次才是一名哲学家。”(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个人认为恩格斯不愧为马克思的好基友,真的评价十分到位,客观。
马克思经典半身像
哲学作为一门超脱现实而又基于现实的学问,古希腊称之为“爱智慧”。希腊哲学对我繁荣类似与古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期间均盛行辩论,而希腊城邦大多又是公民选举制 ,选举人要拉选票,树立德行学问形象,就更加促进了这方面的需要。但哲学想来都不是为现实社会直接服务的。其不该具备功利性,所以似为选举服务的哲学又为某些哲学学派所不耻。譬如,犬儒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等。
毕达哥拉斯
泰勒斯古希腊哲学的先驱泰勒斯是以研究星象出名的,很多哲学学派的产生是为了解决形而上学的问题,比如“我从哪里来?”,“我是谁”,“人类要到哪里去?”等,又或如如何解释世界的问题,如“世界的本源是什么?”等。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康德集大成者,尼采叛逆者均未脱离这一条主线,然而忽然有一天,一个叫做马克思的年轻人说以前的哲学家们都是瞎扯,我自己的哲学才是“科学的”。
青年时期的马克思要知道科学的定义是什么?一门学科要想跨入科学行列,可以定量描述是其基本对我特征,可惜哲学天生都不是可以定量描述的,或许有人会用毕达哥拉斯学派反驳我,但毕达哥拉斯学派只是研究数,企图用数来映照世界,本质上是违心的,甚至是专制的。(不承认无理数的存在。迫害发现无理数的人。)甚至一旦一门学科可以定量描述之后,马上就与哲学剥离,独立门派。最典型的就是物理学,物理学在古希腊不发达时期肯定是哲学范围之内的东西,就连大名鼎鼎的牛顿写的那本举世闻名的专著,看到了吗,这时候的物理学还没出现,只是说是自然哲学,但注意后面数学原理,而从此之后,牛顿奠定了物理学的根基,物理学从此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伽利略只是奠定了这门学科的实验科学属性。)而马克思先生却直接声称自己的理论就是科学的,但你如果看过马克思的著作,你就会发现,马克思的著作是有很大的主观推理成分的,而且时代背景性十分强(搞得我党只好说与时俱进是马克思的鲜明属性 ,什么与时俱进,只不过是因为其理论的时代限制太强,不得不改进罢了。),而且目的性十分强烈(为工人阶级提供思想武器),注意是为之提供武器,凡是将思想作为武器的,钳制工具的,一般而言都不具备客观性,这样的哲学又谈何科学性?手机打的,先写到这里,未经许可,谢绝转载,若有敏感内容, 可删除。下面贴出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对马克思的评价链接(手机链接,如不可用,自己搜索应该也很容易。)
我觉得可能是唯物冷血地否定个体的意义,人是物质是工具是财产可交易可计算。人就是用来劳动用来生产的,为了谁的愿望?——谁的愿望主宰着。否定个人的愿望,个人只是物质工具。
谢要辩证法在国内最主要的现实应用就是抬杠狡辩,并且“谁官大谁掌握辩证法”,唯物旗号下把客观当成无条件的,排除他人主观把自身主观当成客观,结果唯物辩证异变成强词夺理不顾事实反之,强调形式逻辑,强调主观和相对,让知识作为非绝对的有条件的,不把所谓真理放在嘴边,而考虑作为观察者所观察的,这不代表就是唯心主义或形而上学,却是很多自称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家伙经常坚持的国产马哲有太多意识形态圆谎的成分,当然未必比苏联更弱智,不比较不容易看出来,建议参考一下不同类型的东西,比如休谟、伯克利这种简单直接的非唯物系的思想,还有斯宾诺莎这种唯物系泛神论,如果只觉得一种东西有道理,那也没必要提问了世界观方法论不完全是认知论
我就是对马哲嗤之以鼻的人哦。其实不算很了解哲学,只是马哲在中国的地位让人难以接受,高中课本上的话也很恶心。而且我觉得马哲让人完全提不起兴致。抛开对错之分,真正让我对哲学感兴趣的是主观唯心主义。我觉得哪怕它不是科学的,但是第一个这么想的人我觉得真的很睿智很超脱。很能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兴趣。其实很多主观唯心主义的问题我小时候就以实际生活自发的思考过,想想很有意思。不过那个时候还不能把概念抽离出来。现在我属于生存意志论阵营了。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马哲/辨证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马哲/辨证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7.14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考研政治之马哲辩证法
时间: 22:46&&来源:未知 &&作者:Shakira &&点击:次
本文主要列出了马哲辩证法的重点内容,供大家参考。
考研政治之马哲辩证法
一、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一)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联系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1.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是客观事物所固有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联系的普遍性
  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
  第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第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成分或环节,并通过它表现出联系的普遍性。
  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所谓中介就是事物相互联系的媒介、环节或桥梁。
  3.联系的多样性
  事物联系的主要方式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等。
  4.联系与系统
  联系的普遍性造成了事物普遍地以系统的形态存在着。所谓系统就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具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
  (二)事物的永恒发展
  1.发展的实质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2.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所谓过程是指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中的一切现象都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向前发展的。恩格斯指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
二、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概念。矛盾是事物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简言之,矛盾即对立统一。
(一)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中的实质和核心。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3.对立统一规律是区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水岭。
4.矛盾分析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
(二)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或两种基本性质
1.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二层含义: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在一定的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②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矛盾的双方相互转化。
2.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相反的性质和趋势。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方面,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因为矛盾的同一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是包含差别和对立的同一。另一方面,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和制约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同一中把握对立,这是辩证认识的实质所在。
4.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①由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条件,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得到发展。
②由于矛盾双方相互包含,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③由于矛盾方彼此相通,矛盾双方可以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并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
5.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①斗争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造成事物的量变。
②斗争促使矛盾双方的地位或性质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二者的相互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即共性有两方面含义:
其一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处处有矛盾;
其二是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
2.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
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
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四)内外因原理
1.概念: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事物的外部矛盾。
2.作用:内因是事物存在的基础,规定着事物的发展方向,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能够加速或者延缓甚至能够改变事物发展进程。
3.辩证关系: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4.方法论意义
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对于我们分析问题和指导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我国实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哲学基础。
(五)根本矛盾、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根本矛盾贯穿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规定着事物的性质。
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非根本矛盾、次要矛盾是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在每一对矛盾中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六)矛盾分析方法
  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
矛盾分析法包含广泛而深刻的内容。例如,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方法,&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抓关键、看主流的方法,在对立中把握同一与在同一中把握对立的方法,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方法等,都是矛盾分析法的具体体现。
三、量变质变规律
1.质、量、度
质是一事物成为其自身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事物质的规定性是由事物内部矛盾的特殊性所决定的。认识质是认识和实践的起点和基础。只有认识质,才能区别事物。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质和量的统一为度。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范围、幅度和限度。它的极限叫关节点,超出了关节点,事物就形成了新的质量统一。
2.量变和质变
①量变和质变的含义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是量变,超出度的变化是质变。
  ②量变质变的辩证关系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四、否定之否定规律
  1.辩证的否定观
  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
  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2.形而上学否定观则认为,否定是外在的否定,主观任意的否定;否定是绝对的否定,是不包含肯定的否定,这就既割断了事物的联系,又使发展中断。它的信条是:&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
  3.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事物的辩证发展就是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形成一个周期。其中否定之否定阶段仿佛是向原来出发点的&回复&,但这是在更高阶段的&回复&,是&扬弃&的结果,事物的这种否定之否定过程,从内容上看,是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方向是前进上升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五、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1.原因与结果
  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叫原因,而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叫结果。
  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辩证的:
  第一,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第二,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原因产生结果,结果反过来影响原因,互为因果。
  第三,原因和结果互相渗透,结果存在于原因之中,原因表现在结果之中。
  第四,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复杂多样的,有一因多果、同因异果、一果多因、异因同果、多因多果、复合因果。
  2.必然性和偶然性
  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确定不移的趋势。
  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二者是有区别的:它们产生和形成的原因不同,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偶然性产生于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它们的表现形式不同,必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比较稳定、时空上比较确定,是同类事物普遍具有的发展趋势,偶然性则是不稳定的、暂时的、不确定的,是事物发展中的个别表现;它们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必然性在事物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偶然性居于从属地位,对发展的必然过程起促进或延缓作用,使发展的确定趋势带有一定的特点和偏差。另一方面,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统一的: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受必然性的支配,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3.可能性和现实性
  可能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潜在的东西,是包含在事物中并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现实性是指已经产生出来的有内在根据、合乎必然性的存在。现实性和可能性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没有现实就没有可能,反过来,没有可能就没有现实,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把握事物的可能性,要注意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非现实)的可能性、好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性。
  4.现象和本质
  现象和本质也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一方面,现象和本质是有区别的。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人们可通过感官感知,本质则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根本性质,只有靠人的理性思维才能把握;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而本质是一般的、共同的,现象是多变的,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的;现象是生动、丰富的,本质是比较深刻、单纯的。
  另一方面,现象和本质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任何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即使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
  5.内容和形式
  内容是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是内容诸要素相互结合的结构和表现方式。内容和形式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任何事物的内容都有一定的形式,任何形式也都有一定的内容,没有无内容的空洞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纯粹的内容。事物的内容是无限丰富的,事物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当形式适合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当形式不适合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六、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
  1.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2.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本身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中的辩证法,即认识和思维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亦称为概念辩证法。
  3.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关系: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七、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1.规律及其客观性
  ①规律是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②规律、本质、必然性是同等程度的范畴。
  ③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稳定性的特点。其中,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
  2.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关系
  ①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联系:自然和社会都具有客观物质性,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诸现象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
  ②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区别
  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是通过有目的有意识的人的活动实现的。自然规律只要具备了同样的客观条件就可以反复出现;而社会规律所表现出来的现象是不会重复出现的,即历史事件不可重复。
  3.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关系
  ①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
  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是说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
(责任编辑:Jurist)
------分隔线----------------------------
Copyright (C)
All Rirhts Reserved
咨询手机: &&京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唯物辩证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