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获得美国国籍哪国国籍的移民最多

大数据告诉你:30年来有多少中国人移民美国?
&&首推于&16.04.26
浏览(143)|回应(0)
《2015胡润中国投资移民白皮书》指出,美国和加拿大是中国高净值人群最想去的国家,而他们海外投资的最主要原因是资产配置、分散风险和子女教育。那么从1980年以后到底有多少中国人移民美国,而他们是否都是富人呢?220万中国出生者居住在美国美国人口普查局有相关中国人移民美国的数据,但在表述上称为「在中国出生居住美国者」。其定义是指出生在中国,现在在美国居住,这包括:已加入美国国籍者、拥有美国永久居留权者、合法的非移民签证持有者(非移民学生签证、工作签证、临时签证)。所以严格意义上讲,美国人口普查局关于中国人移民美国的数据有一部分是非移民类别,当然像留学生如果毕业后能在美国找到工作,也可以转换成移民签证。因此美国人口普查局统计数据不能说是移民数据,而只能看成是在中国出生者居住在美国的人数数据。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数据,截止到1960年,中国出生者(包括香港出生者)居住在美国的人数不到10万人,为99735人。到1970年,中国出生者居住在美国人数上升到17.2132万人,10年间增加了7万多人。到1980年,中国出生者居住在美国的人数累计到36.65万人。1980年后中国出生者居住在美国人数大幅上升,截止到1990年,中国出生者居住在美国的人数为 67.6968万人。截止到2000年,中国出生者居住在美国的人数为119.2437万人,从1990年至2000年这10年间,中国出生者居住在美国的人数增加了50多万,平均每年5万人左右。而截止到2010年,中国出生者居住在美国的人数为180.8066万人,从2000年至2010年,中国出生者居住在美国的人数增加了60多万,平均每年6万人左右。而联合国提供的数据则显示,截止到2014年,有220万中国出生者居住在美国。30年间160万人获得美国绿卡观察中国人移民美国的实际情况,如果要去除水分,最准确的数据应是中国人获得美国永久居留权(绿卡)的人数,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移民数据。美国国土安全部的统计数据相当权威,有每一年中国人获得美国永久居留权的完整信息。根据美国国土安全部的统计,1980年至1990年,中国人(包括香港居民)获得美国绿卡的人数为28万3029人。1990年至1999年,中国人获得美国绿卡的人数为45.8952万人。2000年至2010年,中国人获得美国绿卡的人数为72.0157万人。2011年至2012年,中国人获得美国绿卡的人数为16.88万人。这样从1980年至2012年,中国人获得美国绿卡的人数总计为163.0938万人,这是中国从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间中国人移民美国的实际数据。获得美国绿卡,如果不加入美国国籍,依然还是中国公民。所以在移民美国的中国人当中有多少人加入美国国籍,是观察中国人移民美国的另一个指标。根据美国移民局的统计数据,截止到 2000年,共有7.1599万名中国公民(包括香港出生者)获得美国绿卡后加入美国国籍。根据美国国土安全部的统计数据,从2001年至2010年,共有32.8981万名中国公民加入美国籍,平均每年3万多人。综合上述两组数据,截止到2010年,共有40.058万名移民美国的中国人加入美国国籍,如果与160多万获得美国绿卡的中国公民数字相比,移民到美国的中国人加入美国国籍的人数比例不算太高。中国人靠什么途径移民美国?中国人是靠什么途径移民美国的呢?按照2010年中国人获得美国绿卡的各类途径来看,主要是四种方式。一是直系亲属移民,比如子女为父母移民、父母为子女移民,这类移民获得绿卡的人占当年获得绿卡人数比例的19.2%。二是非直系亲属移民,比如兄弟姐妹、七大姑八大姨移民,这类移民获得绿卡的人占当年获得绿卡人数比例的34.1%。这两类亲属移民构成了中国人移民美国的主体,约占当年获得绿卡人数的53.3%。三是职业性移民,在美国获得学位后通过雇主办理移民签证,最终可获得永久居留权。这类获得美国绿卡的人可谓是人才类,也是美国最希望通过移民政策来吸引人才的重点。在2010年,职业性移民占当年获得绿卡人数的25.3%,比例不低。四是通过庇护获得美国绿卡,这类人占获得绿卡人数的21%。中国富人通过投资移民的方式进军美国的数量在中国人移民美国中所占比例不大,但由于涉及到投资,其受关注度就格外高昂。从2006年至2012年3月,美国共批准1万4708 件投资移民桉,其中一半是中国人申请的投资移民桉。即使按照最低投资额50万美元计算,中国富人为移民美国所进行的投资也超过35亿美元,而且2013年和2014年是中国富人申请美国投资移民的又一个高峰期,据福布斯杂志报道,仅在2013年,美国批准的投资移民桉,中国富人就占了80%。华人在三大领域就业人数最多在美国,来自中国大陆的华裔移民都从事哪些职业?他们的经济地位如何?这些都是令人感兴趣的话题。首先看一下美国华人所从事工作的状况。根据美国马里兰大学学者的研究,美国华人在三大领域就业人数最多。第一,管理和职业性领域,就业人数的比例为53.4%。第二,销售和办公室文员领域,就业的人数比例为 20.8%。第三,服务业领域,就业的人数比例为15.4%。如果细分。华人在美国所从事的行业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这4大方面雇佣的人员占华裔劳动力大军的60.9%。美国华人从业人员最多的行业是教育服务(像各种课外辅导班、SAT考试複习班、中文教育等)、医疗健康和社会辅助服务(如置业介绍所、移民服务等),就业人员占19.9%。排在第二位的是艺术、娱乐、旅游服务、酒店和餐饮业,就业人员占15%。其中餐饮业仍是华裔移民在美国生存的支柱产业之一,遍布美国主要大都会城市的中餐馆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象徵。排在第三位的是製造业,就业人员占13.5%。排在第四位的是专业性较强职业、科学和管理行业,就业人员占13.3%。此外,华人从业人员较多的行业还包括:批发零售业,从业人员占12.7%;金融房地产业,从业人员占8.6%;通讯业,就业人员占3.2%。从职业类别看,华裔从事专业领域、管理及相关领域的占52.2%,人口比例超过一半,这与华裔人口高学历居多的统计相一致。而美国专业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平均比例为31.6%,低于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华裔从事农林渔业的人口比例为0.1%,明显低于全美 0.7%的平均水平。此外,从事建筑业、修理行业、制造业、交通业等基础行业的人口比例为11%,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八成华裔移民属于工薪阶层在美国的华裔移民中80.4%的人属于工薪阶层,主要在私人企业工作。13.2%的美国华人是在政府机构或是政府支付薪水的部门就业,6.1%的美国华人是自己开业当老闆。华人在政府机构工作和自己做老闆的人数比例低于美国的平均水平,美国人在政府机构或是政府支付薪水的部门就业的人数比例为14.6%,自己开业当老闆的人数比例为6.5%。华裔第二代自己开业当老闆的比例更低,仅为2.5%。美国18岁至64岁华裔男性就业人数最多的三大职业排在首位的是餐饮业,从业人员占男性劳动力总数的8.2%。其次是计算机软件开发等相关领域,就业人数占7.5%。排在第三位的是管理人员,占华裔男性就业人员总数的6.4%。美国华裔男性就业的分佈可明显反映出华裔移民在美国经济地位上的分野,餐饮业中蓝领工作为主体,这是很多华裔第一代移民到美国后最容易从事的工作,虽然收入不高,但维持生活还足足有馀,甚至每年可以省下上万美元,寄回国内改善家人的生活。这些蓝领工作往往不需要太高的教育背景,也不必依赖良好的英语去生存,因此这批华裔移民很少会与主流社会接触,他们基本上是生活在「围城」中的「美国中国人」。而从事白领工作的华人,大多是接受过美国的高等教育,在职业性服务领域和管理领域就业,不仅收入较高,而且易于与主流社会沟通,进而进入美国的中产阶级行列。美国18岁至64岁华裔女性就业情形又是如何呢?我们看一下女性就业最集中的6大职业。会计师和审计师是美国华裔女性就业人数比例最高的职业,从事这一职业的女性占华裔女性劳动力大军的6.4%。排在第二位的职业是计算机软件开发等相关领域,从业人数占 4.6%。排在第三位的是管理人员职业,从业人数占3.3%。排在第四位的是餐馆服务生,从业人员占3.2%。排在第五位的是收银员,从业人数占 3.2%。排在第六位的是车衣工,从业人员占2.5%。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教育程度与职业密切相连,在美国接受大学以上教育的华裔移民往往会进入职业性或是管理领域工作和发展。而只有高中程度教育背景的华裔移民所从事的工作则集中在蓝领工作领域。大陆移民在美国多从事什么职业?那么,中国大陆移民在美国主要从事什么职业呢?根据人口普查局的统计数据,中国大陆移民在美国就业人数比例最高的行业是服务业,男性移民的比例为 20.2%,女性移民的比例为19.6%。14.4%的男性移民是在管理、商业和金融行业就业,女性移民在上述行业就业的比例为17.2%。在科学和工程领域就业的男性移民比例为13.7%,女性移民比例为8.1%。男性移民在信息技术行业就业的人数比例为11.1%,女性移民的比例为6.8%。在教育、培训、媒体和娱乐业中就业的男性移民比例为7.1%,女性移民比例为8.8%。男性移民中有8.7%的人在销售行业就业,女性移民的比例为7.8%。11.6%的女性移民担任办公室文员,男性移民的比例为5.5%。在建筑和运输行业,有8.2%的男性移民在这一行业就业,女性移民的比例为1.6%。在製造业、装修和维修业,5.6%的男性移民从事这方面工作,女性移民的比例为 5.5%。在社会服务和法律行业就业的男性移民比例为1.2%,女性移民比例为1.5%。医生职业是中国台湾移民最青睐的职业之一,台湾移民中有4.2%的人从事医生职业。而在中国大陆移民中,当医生的人数比例还不是很高,男性移民的比例为1.7%,女性移民的比例为 1.4%。不过有不少女性移民投入到护士行业,1.8%的女性移民是担任护士。还有2.9%的女性移民在其他类型医疗保健行业就业,男性移民比例为 1.6%。3.3%的女性移民在医保照顾行业工作,男性移民的比例为0.8%。
(以上内容来自于网友投稿,如侵犯了您的相关权利,请点击
通知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删除。)
退出以后,该精选社将不会显示在您的首页
您发布的内容超过140字了,试试投稿功能吧
您发布的不能超过500字了!
您发布的内容已经超过500字了,您只能使用投稿功能发布
别忘了点击发布哦!
发布成功!
成功发布到审核区!
你为什么要举报此投稿?
举报说明:(可选)
成为小编才能给社长推荐哦!
我要当小编
举报成功!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您还没有认证为原创作者
若您先提交此文章,稍后认证,我们会将其自动添加到您的原创
先投稿稍后认证中国大陆35387人去年入美国籍 移民人数排名第五
中新网6月9日电 据美国侨报网编译报道,美国国土安全部门(US Homeland Security)5月28日公布了2013财年美国移民入籍统计人数,其中来自中国大陆的移民入籍人数排名第五,入籍人数较上一年有所上升。据美国国务安全办公室公布的数据报告,2013财年美国入籍人数为779929人,墨西哥移民的入籍人数最多,为99385人,占比达到12.7%。其次是印度移民(49897人)、菲律宾移民(43489人)以及多米尼加共和国移民(39590人)。中国大陆移民入籍35387人,排名第五,占所有入籍人数比例的4.5%。数据显示,美国移民入籍人数从2011财年开始呈逐年递增的态势,2011年入籍人数为694193人,2012年上升为757434人,2013年入籍人数则再增加22495人。从2012年至2013年,外国移民入籍人数增加最多的四大移民群体是印度移民(增加6969人)、多米尼加共和国移民(增加6239人)、海地移民(增加4366人)与中国移民。中国移民入籍人数2012年为31868人,较的入籍人数减少了约1000人,但2013年入籍人数则比2012年增加了3519人。
在美国,入籍人数最多的地区分别为加利福尼亚、纽约和佛罗里达。2013年,新入籍的居民中女性占比55.3%,达到431427人。25至44岁的居民占新入籍居民的52%,2013年入籍居民的平均年龄为40岁。值得注意的是,新入籍的居民中已婚人士占比较大,为63.6%。20世纪50年代,美国平均每年入籍人数不超过12万人。20世纪60年代,该数据则上升为21万人,20世纪80年代平均每年的入籍人数大约为50万人。2000年至2009年间,该数据再次上升至68万人。2011年以后,平均每年入籍人数已超过71万人。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王青
关键词阅读: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中国成美最大移民来源国 1年13万中国人移民美国
原标题:移民博物馆开新展 成美最大移民来源国
中新社纽约5月12日电 (记者 邓敏)“1882年美国国会通过排华法案,而2013年中国却成为美国最大的移民来源国,这其中的故事着实让人惊叹。”纽约自由女神像及爱丽丝岛基金会主席史蒂芬&布瑞甘提12日在美国国家移民博物馆新展前如是表示。
国家移民博物馆座落于纽约曼哈顿附近的爱丽丝岛。该岛曾设有移民检查站,约1700万移民通过该岛进入美国,据说现在40%的美国人都可以从这个移民博物馆追溯其祖先。
据介绍,这次新展览“移民新时期的旅程”,主要聚焦于1954年至今的美国移民情况,反映二战后科技迅速进步对移民的影响,以及现代移民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等,将于5月20日正式对公众开放。
在回答中新社记者提问时,布瑞甘提说,2013年约有13万中国人移民美国,中国已成为美国最大的移民来源国。其次是和,、和也排在前十名。无论这些中国人为何来到美国,他们已成为这个国家的一部分。
记者注意到,在展览中有一块“回到中国”的展板,讲述部分中国移民最终选择回国与家人团聚、继续求学或寻找更好的经济发展机会。
“上世纪40年代以前,中国移民选择回去主要是因为种族歧视,或是因为家人无法来美。1965年移民法案松动,允许中国家庭得以在美国团聚。此后十年间,大部分华裔移民来自于台湾、香港和东南亚等地。到上世纪80年代,中国大陆移民增多。目前中国人已成为美国最大的移民群体。”
据介绍,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较低的生活成本,不仅使来美的中国人回国,也吸引了华裔美国人和其它族裔的美国人到中国发展。不过由于种族歧视,部分华裔仍会在美遇到职业“天花板”,不得不回中国发展。在台湾,这就被称为“人才回流”。
当然,在全球一体化时代,还有一部分华裔家庭已成为跨国社会经济网的组成部分,他们说着流利的中英文,同时在中美求学、工作,在两个国家都适应良好。
华裔知名导演李安也在该展览中留下了影像讲述自己的移民故事。“当我刚到美国求学时,我简直像到了一个电影场景中……后来我也拍了反映美国文化、中国文化的电影。”李安说,他在传统中国文化中长大,又受到美国文化的熏陶,这两者共同组成了他的性格特征。
除了影像等技术,该展览还设计了一个特别的互动环节,参观者手持把手顺着一个曲线移动,就可以看到1850年、1900年和2000年这三个时期从广州到旧金山分别需要花45天、20天和16个小时。(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环球时报系产品
用手机继续阅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获得美国国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