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在静电场复习中,将一电子由a点移到b...

在静电场中,将一个负电荷由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了10J的正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荷的电势能增加了10JB. a点电势比b点电势高C. 电场强度的方向一定由b指向aD. 电势零点未确定,故电荷在a、b两点的电势能没有确定值
zhangying012BB
A、负电荷由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了10J的正功,根据功能关系可知电荷的电势能减少了10J,故A错误.B、由上分析可知负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比b点的大,由公式EP=qφ,知a点电势比b点电势高.故B错误.C、a点电势比b点电势高,由于场强与电势没有直接的关系,所以不能确定场强的方向.故C错误.D、a点的电势能比b点的电势能大10J,由于电势零点未确定,故电荷在a、b两点的电势能没有确定值.故D正确.故选:D.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电场力做功多少,电势能就减少多少.根据电势能与电势的关系式EP=qφ,判断电势的高低.电场强度与电势没有直接的关系.
本题考点:
考点点评:
此题要掌握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知道电势与电场强度无关,电势能具有相对性,与重力势能类似.
扫描下载二维码高中物理 COOCO.因你而专业 !
你好!请或
使用次数:0
入库时间:
在匀强电场中,将一电荷量为2×10-5 C的负电荷由A点移到B点,其电势能增加了0.1 J.已知A、B两点间距为2 cm,两点连线与电场方向成60°角,如图13-7-10所示.问: (1)在电荷由A移到B的过程中,电场力做了多少功?(2)A、B两点间的电势差为多少?(3)该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为多大?
解析:(1)由于是电荷的电势能增加,可知此过程电场力做负功,WAB=-ΔE=-0.1 J.(2)A、B间的电势差UAB= V=5×103 V.(3)电场强度E= V/m=5×105 V/m.答案:(1)-0.1 J& (2)5×103 V& (3)5×105 V/m
如果没有找到你要的试题答案和解析,请尝试下下面的试题搜索功能。百万题库任你搜索。搜索成功率80%当前位置:
>>>一个带正电的质点,电量q=2.0×10-9库,在静电场中由a点移到b点,..
一个带正电的质点,电量q=2.0×10-9库,在静电场中由a点移到b点,在这过程中,除电场力之外的其他力作功为6.0×10-5焦,质点的动能增加了8.0×10-5焦,则a、b两点间的电势差为多大?
题型:计算题难度:中档来源:0117
解:依题意,质点的电量q=2.0×10-9 C,设a、b两点间电势差为Uab则质点从a到b点,电场力做功为W电=qUab 又已知其它力做功W其它=6.0×10-5 J质点动能的增量△EK=8.0×10-5 J 则质点从a到b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W电+W其它=△EK 代入数据得:Uab=1×104V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一个带正电的质点,电量q=2.0×10-9库,在静电场中由a点移到b点,..”主要考查你对&&电势差,动能定理&&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电势差动能定理
电势差:1、电势差U:电荷在电场中由一点A移动到另一点B时,电场力所做的功WAB与电荷量q的比值WAB/q叫做AB两点间的电势差。 2、公式:UAB=WAB/q,且UAB=φA-φB。电势差有正负UAB=-UBA,一般常取绝对值,写成U。单位V,1V=1J/c。 3、电势差跟带电量q无关,只跟电场中的两点之间的位置有关。这表示电势差是反映电场自身的物理量。 电势与电势差:
动能定理:
动能定理的应用方法技巧:
&1.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基本思路 (1)选取研究对象,明确并分析运动过程。 (2)分析受力及各力做功的情况,求出总功:&(3)明确过程始、末状态的动能。 (4)列方程,必要时注意分析题目潜在的条件,列辅助方程进行求解。 2.应用动能定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明确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找出始末状态的速度。 (2)要对物体正确地进行受力分析,明确各力做功的大小及正负情况(待求的功除外)。 (3)有些力在物体运动过程中不是始终存在的。若物体运动过程中包括几个阶段,物体在不同阶段内的受力情况不同,在考虑外力做功时需根据情况区分对待。 3.几种应用动能定理的典型情景 (1)应用动能定理求路程在多阶段或往返运动中,如果摩擦力或介质阻力大小不变,方向与速度方向关系恒相反,则在整个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或介质阻力所做的功等于力与路程的乘积,从而可将物体在摩擦力或介质阻力作用下通过的路程与动能定理联系起来。(2)应用动能定理求解多过程问题物体在某个运动过程中包含几个运动性质不同的小过程(如加速、减速的过程),此时可以分段考虑,也可以对全过程考虑,但如能对整个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列式求解,则可以使问题简化。根据题意灵活地选取研究过程,可以使问题变得简单。有时取全过程简单,有时取某一阶段简单。原则是尽量使做功的力减少,各个力的功计算方便,或使初、未动能等于零。 (3)用动能定理求变力的功变力的功无法用公式直接求解,有时该力也不是均匀变化的,无法用高中知识表达平均力,此时可以考虑用动能定理间接求解。涉及功、能的极值问题在涉及功、能的极值问题中,有些极值的形成是南运动形式的临界状态造成的。如竖直平面内圆周运动的最高点、平抛运动等。有些极值的形成是由题设条件造成的。在解决涉及功、能的极值问题时,一种思路是分析运动形式的临界状态,将临界条件转化为物理方程来求解;另一种思路是将运动过程的方程解析式化,利用数学方法求极值。知识拓展:
&1.总功的计算物体受到多个外力作用时,计算合外力的功,一般有如下三种方法: (1)先由力的合成与分解法或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合力,然后由计算。采用此法计算合力的总功时,一是要求各力同时作用在物体上。二是要求合外力是恒力。 (2)由计算各个力对物体做的功,然后将各个外力所做的功求代数和。当多阶段运动过程中不同阶段物体所受外力不同,即外力分阶段作用在物体上时常用此法求外力的总功。 (3)外力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在物体初、末状态已知的情况下可考虑从动能变化量来确定合外力做的功。 2.系统动能定理动能定理实质上是一个质点的功能关系,是针对单体或可看做单个物体的物体系而言的。所谓能看成单个物体的物体系,简单来说就是物体系内各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变,从而物体系的各内力做功之和为零.物体系的动能变化就取决于所有外力做的总功了。但是对于不能看成单个物体的物体系或不能看成质点的物体,可将其看成是由大量质点组成的质点系,对质点系组成的系统应用动能定理时,就不能仅考虑外力的作用,还需考虑内力所做的功。即:如人在从地面上竖直跳起的过程中,只受到了重力、地面支持力两个力的作用,而人从下蹲状态到离开地面的过程中,支持力不对人做功,重力对人做负功,但人的动能增加了,原因就在于此过程中人不能被看成单一的质点,人体内肌肉、骨骼之间的内力对人也做功。再如光滑水平面上由静止释放两带异种电荷的小球,对两小球组成的系统来说,没有外力对它们做功,但它们的动能却增加了,原因也在于它们的内力对它们做了功。3.动能、动能的变化与动能定理的比较:
发现相似题
与“一个带正电的质点,电量q=2.0×10-9库,在静电场中由a点移到b点,..”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66271949438992215819095666158312在静电场中,将一电子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了正功,则为何电子在A点的电势能一定比在B点高将一电子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了正功,则为何电子在A点的电势能一定比在B点高?
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参照重力场.重力做正功,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少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电场力做了正功,电子电势能就降低,转化为其他能量
电场力做了正功就如同物体向下落,重力做功一样,a点重力势能比b点高,所以电子在A点的电势能一定比在B点高
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降低,故A点电势高于B点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静电场复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