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於美国高中生消费问题义工的问题

推荐到广播
41805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Hayley_Bin)
(厦门海朋女教练)
(丽江夕露)
第三方登录:中国高中生美国做义工_新浪新闻
中国高中生美国做义工
  在波士顿,我的义工工作是到幼儿园帮带孩子。
  第一天就遇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麻烦:一个5岁的小女孩因为不想离开妈妈而大哭大闹,赖在地上不肯起来。她妈妈忙于工作,交待几句就匆匆离开了。我劝慰的话大概和这个5岁的女孩一样没有理性。
  一个高中生该怎么对付这种情况?我有点手足无措了。这时女志愿者V来帮助我安抚小女孩。怎奈小女孩仍坐在地板上哭,似乎打定主意要哭到她妈妈回来为止。托尼过来告诉我不用理她,一会儿就好了。我和V一边说话一边偷眼观察着小女孩。过了一会儿她见妈妈没回来也没人理,就抹抹眼泪爬起来,自己走进了教室。课间带孩子们玩的时候,我特意去找她,见她跟没事人一样玩得兴高采烈。
  我事先了解到,美国社会看重人的奉献和服务精神,中学阶段就对学生做义工有明确的要求。我便让在美国的堂兄托尼帮我申请,在2013年暑假期间到波士顿剑桥中国文化中心(Cambridge Chinese Cultural Center,简称CCCC)做了两个星期的义工。
  这个幼儿园位于哈佛大学附近,3个班共约60个学龄前孩子,大多是华裔美国孩子。他们的父母为了给这些美国生美国长的孩子留住点中华文化的根,便送孩子来,接受学前教育的同时学些中文和中国文化。近20名来做义工的,也大多是黄皮肤、黑眼睛、和我年纪差不多的高中学生。我们的主要工作是在课余时间带着孩子们活动。
  做义工是美国社会的良好传统。据统计,做义工的志愿者约占美国人口总数的60%,各种慈善组织、社区服务机构、医院、学校、图书馆……都有志愿者去做义工,一些“热门”的岗位需要提前很长时间申请,还要经过必要的考核,像我所在的幼儿园因为关系到儿童的保护与教育,就很难申请。我之所以幸运地得到这个机会,是因为托尼已在那里做了几年义工并且表现优秀,为我做了担保。
  游戏时,美国孩子的创造力让我很是惊讶。他们时常会对游戏的规则提出自己的见解,有些可以说是挺新奇的见解,还条理分明地和老师交流着应该如何改善游戏。如一次有两个孩子认为猜硬币游戏的积分规则不合理,就要求我换用另一种方式。回忆我在幼儿园的光景,都是一丝不苟地按照老师的指导和要求做游戏。这可能就是造成中国孩子循规蹈矩而欠缺创造力的一个“初级”环节吧。
  午餐是我们兴高采烈的时刻,倒不是因为提供免费午餐――从麦当劳或必胜客订的快餐有什么好吃,而是可以天南海北地交流。我还算标准的汉语应该对CCCC不无裨益,这里虽被“哩称”中文学校,但老师们包括托尼的汉语,大抵是像半自动步枪一样往外打半通半不通的词。移民来美的中文老师也很喜欢和我说话,颇有点他乡遇故知的感觉。当然我的英语与5岁的美国孩子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在这里做义工真是让我的英语大有长进。但更重要的,是让我体验和了解到美国的义工文化,以及美式教育注重培养孩子自立自强、创造性和奉献精神的一些做法。
  美国的义工也不是完全不带功利色彩,对高中生来说,就和学分、能否毕业(做20个小时义工可折算为1个学分,高中阶段要求60~80小时)以及能否进入名牌大学直接相关。但摒除功利色彩,大多数做义工的志愿者还是出于回报社会的信念,把向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帮助作为应尽的义务和自己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像托尼从4年前就开始用自己打工的收入(他是一家武馆的空手道助理教练)捐助给拉美一个国家的儿童,连姑姑和姑父都是最近才从其他渠道知道的。当我看着美国做义工的志愿者为无家可归者做饭和分发食物、给病人喂饭、给老人读报陪说话……看着美国的义工志愿者在各个公共场所、公益机构充满爱心地做着可能在自己家里也不一定做的事情时,反思我们却纠结于“扶不扶”的困惑,不禁感到一种悲哀。
  有人认为美国这种义工文化生成于新大陆开拓初期的艰苦自然环境,而中国几千年的小农经济造就了“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自扫门前雪。但中国不也有格言“远亲不如近邻”吗?听老年人讲,以前邻里间也是互相帮助、也是充满爱心地把帮助别人作为应尽的义务和自己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的,而且中华自古最讲诚信。可为什么一些好的传统反倒与物质生活的提高成为反比呢?为什么随着居住条件的改善,邻里间的相互帮助却越来越稀缺,乃至公寓楼里的住户竟互不相识?
  可喜的是,中国已有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慈善事业,向需要帮助的人献出爱心,在养老院、医院、学校、赈济机构、社区服务机构等也都出现了为数可观的志愿者,特别是中学生――虽不排除其中有人是为了迎合美国大学的要求,但只要客观起到帮助他人、奉献社会的效果,不就是好事吗!  (原标题:中国高中生美国做义工)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热门推荐: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这两天有国内家长朋友问我美国高中生一般都做哪些义工,我曾写过女儿的义工经历,很早以前发过,大概许多朋友都没有看到,今天把这篇旧文再发一次,供大家参考。)
  美国的好大学在录取学生时有一个重要的考核指标---义工(volunteer)。这个指标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在这些好大学看来,一个优秀的有培养价值的学生,不仅要有傲人的学业成绩,还要有服务社会的责任感。
  提到孩子做义工,我不禁在心里回顾总结了一下。我们是普通父母养普通娃,大女儿既没去过非洲打井,也没去过南美扶贫,就在家门口做了些平平常常没有“亮点”的义工。
  儿童医院做义工 了解不一样的世界
  女儿快要上高中的时候,我们和其他华人家长一样,知道做义工是孩子高中生活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为未来申请大学做准备。我们这里高中生做义工去的最多的就是图书馆和医院。听说在图书馆里学生做的活儿主要是往书架上摆书,我们想让女儿多做与人打交道的事情,于是建议她申请做儿童医院的义工。
  到儿童医院做义工是要经过面试的,面试之后女儿告诉我去的学生中有好多中国人印度人,看来老中老印走的是一个路子。
  被录用了之后,每周的一个下午放学之后,女儿穿着有志愿者标志的T恤衫(要自己掏钱买),挂着胸牌,去医院做两个小时的义工。女儿在康复中心里,她的“工作”包括:清洗整理玩具;陪伴候诊的小孩读书、做游戏;医师作康复时她在旁边帮忙照顾小患者。
  最初几周的新鲜劲过后,女儿产生了厌倦心理,有时两个小时里一直清洗玩具,她说很boring(无聊),浪费时间。我耐心开导她:“做义工也是未来工作的预先体验。世界上任何风光的职业,当你真正当作工作去天天做的时候,都会有枯燥无聊的时候,不要期望每一天做的都是自己感兴趣的事。”渐渐地,女儿习惯了,把做义工当作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没看出她有多喜欢,可是从她和我的分享中,我看到她的收获、她的成长。
  女儿告诉我,来到那里的孩子,要么是肢体有问题,要么是大脑有病症影响思维语言和行动。慢慢地,女儿通过接触这些病症和学习,了解了很多儿童疾病的起因,特别是先天的病因,这也引起了她对基因研究的兴趣。她向我介绍过很多相关的医学知识和信息,很多是我根本不知道不了解的。从高中二年级开始,女儿课余时间去儿童医院的一个实验室跟着科研人员做有关儿童疾病的研究,可以说是义工的经历触发了她最初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女儿告诉我,来那里的孩子都需要长期的康复。有些过程非常痛苦,因为医生要求小孩要锻炼使用他/她身体中最软弱无力的部分,可能是手,脚,胳膊,或是腿。为了让孩子配合医生,父母们在旁边会对孩子说:“你要是做了,一会就给你买snack(小零食)。”可是孩子却大声哭着:“我不要snack!不要让我做!”女儿跟我说这些的时候,我能感到她心里的悲悯之情。
  一次她说,一个右手原来不能活动的小男孩终于可以拍球了。我问她:“你看到了是不是特别高兴?”她平静地说:“也没有那种miracle(奇迹)的感觉,因为我是看到他一点点进步的,不是突然发生的。”她淡定的反应真不像一个十四五岁的高中生,倒像是常年在医院工作的人那样见多不怪。
  女儿告诉我,在那里她看到的一些家庭好像来自另一个世界。有的单亲妈妈带一个病儿,外加五个10岁以下的孩子;有的少数族裔家庭的孩子穿着很旧的衣服;有的家庭一看就有教育的问题,家长大声喝骂,孩子顽劣不从,乱成一锅粥。女儿还了解到,尽管有医疗保险的帮助,很多家庭还是要自己花费一部分,康复是个长期的过程,外加上一些保险不支付的器材,让很多家长感到焦虑而无奈。
  在医院里,女儿接触到一个学校里无法了解的世界,也因此,她对单亲、少数族裔、家庭教育、医疗保险等社会问题有了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如果哪个小孩喜欢她,女儿回家后就会兴高采烈;如果哪个小孩不喜欢她,她就会垂头丧气。有什么事情耽搁不能去的时候,女儿会提前请假。一次女儿说她头一天没睡好,特别累,我说那就请个假别去了。她说:“我上周有活动没去,再请假不太好,我能坚持。”
  儿童医院的这份义工女儿做了整整四年,很有感情。在大学一年级的暑假里,她又去那儿做了一个夏天。
  辅导有学习障碍的小学生 遭遇家长投诉
  高中第二年,女儿自己又找了一份义工。这是我们学区的一个项目,让高中生去小学辅导功课。女儿去的是自己学校旁边的小学,也是每周一次。那一年,女儿是辅导一个班,每次她都很开心,说小孩们特别喜欢她,他们特别喜欢叫她的中文名字。
  到了高中三年级,她被分配对学习有困难的孩子做个别辅导,每次是一个小孩。其中一个孩子的故事我至今记得很清楚。
  一天女儿伤心地告诉我,一个四年级的男孩,对学习从来没有概念,特别是在考试中,选择题他会随便找一个钩一下,其他要求写出答案的一律不做。女儿辅导时要求他写出答案,并且给他讲在即将到来的全州统考时要如何如何做。结果,第二天男孩的妈妈来学校告状了,说:“她一个高中生凭什么要求我的儿子那样做?”这让女儿觉得非常灰心。不过学校的负责老师安慰她不要理睬,并且给她讲了那个男孩的家庭情况,原来男孩的爸爸在监狱里,妈妈早出晚归,平时都是爷爷奶奶照顾接送他,家里根本没有人管他的学习。
  后来女儿又继续辅导了这个孩子一段时间,可是她常常感到很沮丧,因为男孩自己心里排斥,所以没什么进步。我安慰女儿:“这个社会上有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家长有不同的教育方式,不是所有的家庭都像我们中国人这样重视孩子的教育。你尽力了,可是也别幻想自己的力量可以完全改变他,因为对一个小孩来说最重要的是家庭教育。”
  女儿对这些有学习障碍的孩子特别有同情心,她告诉我这些孩子虽然反应慢却大多憨厚可爱,她总是变着法地启发引导这些孩子,他们的点滴进步都会让她很骄傲。我曾逗她:“你能不能拿出这样的耐心辅导你妹妹呀?”“那不行,那等于把我妹妹也当成有learning disability(学习障碍)的小孩了,对她我还得严格。”
  远方心语:在医院做义工,辅导小学生,对大多数亚裔高中生来说是再平常不过了,估计在申请大学的时候这也不是什么抓眼球的“亮点”。不过,女儿尽心做了,帮助了别人,也丰富了自己,同情心、责任心都在其中不断生长。在她高中时代,这样普普通通的义工经历对她来说也算是特别有价值和收获的一部分吧。
  远方原创, 欢迎微信转发。任何媒体、微信公众号、教育机构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长按二维码,关注 远方老师在美国 (yuanfang-usa)
  人赞赏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副会长......
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评论部评论员.....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美国独立教育顾问协会认证顾问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教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中生消费问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