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学习《儒家优秀晋江文学城作品库作品》感受 ...

当前位置: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记录孟子言行的儒家著作..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记录孟子言行的儒家著作《孟子》,常于从容谈论之间引喻取比,意思精到,“揠苗助长”的故事尤为生动,广为后人传诵。B.《韩非子》为先秦法家的代表著作,书中保存了不少寓言故事作为论证材料,形象生动,趣味浓厚,如“守株待兔”“滥竽充数”“刻舟求剑”等都有深刻的教育意义。C.我国地理学名著《山海经》,因其保存了大量远古神话传说,被誉为中国古代神话的渊源。这些神话又可以看作古代小说的萌芽,故又被称为“古今志怪之祖”和“小说之祖”。D.《淮南子》为杂家著作,其中保存的上古神话传说,一定程度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面貌和人民群众的愿望,如《女娲补天》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斗争和理想。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B“刻舟求剑”出自《吕氏春秋》中的《察今》。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记录孟子言行的儒家著作..”主要考查你对&&文学常识,课文理解,名著阅读&&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文学常识课文理解,名著阅读
文学常识:
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1)作家作品。包括:中国古代作家姓名、字、号、溢号、朝代、作品及作品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集的体例;中国现代当代作家姓名、籍贯、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外国作家的姓名、国籍、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文学流派、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 (2)古代文化常识。如天文历法、地理、官职、科举礼仪、称谓名号等。 (3)文体知识与类别。包括古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和现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诗歌、散文、小说等。 (4)有关作品内容的知识。如名家名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环境描写的名句、名段;古代作家作品中的成语、典故、名句的出处;诗、词、曲的名句等等。 文学常识:
1.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2.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3.第一部词典是:尔雅4.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5.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6.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7.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8.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9.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10.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搜神记11.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12.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13.第一部断代史:汉书14.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15.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16.乐府双璧:木兰词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17.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18.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凌蒙初)19.大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20.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郭沫若21.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22.三代:夏商周23.《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24.三王:夏禹商汤周公25.三山:蓬莱方丈瀛洲26.三教:儒释道27.三公:周时,司马司徒司空西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清明,太师太傅太保28.三曹:曹操曹丕曹植29.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30.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31.岁寒三友:松竹梅32.三辅:左冯翊右扶风京兆尹33.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34.殿试三鼎甲:状元榜眼探花35.中国三大国粹:京剧中医中国画36.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冯梦龙)37.儒家经典三礼:周礼仪礼礼记38.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39.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40.郭沫若:女神之再生湘果棠棣之花41.茅盾:幻灭动摇追求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42.巴金:雾雨电:家春秋43.第一部国别史:国语44.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国策战国策45.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46.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47.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357句,1785字)48.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典论》(曹丕)49.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陶渊明50.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刘勰的《文心雕龙》51.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钟嵘的《诗品》52.第一部科普作品,以笔记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著作:北宋的沈括的《梦溪笔谈》53.第一部日记体游记:明代的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54.第一位女词人,亦称”:李清照一些常考的文学常识:1.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2.我国第一部介绍进化论的译作:严复译的赫胥黎的《天演论》,他是一个由不懂外,却成了翻译家的人。3.我国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4.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短篇小说是:狂人日记5.第一位开拓:叶圣陶6.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西游记7.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是:(夏衍)包身工8.新中国第一位获得:老舍.其作品是;龙须沟9.先秦时期的两大显学是:儒墨10.儒家两大代表人物是:孔丘和孟子,分别被尊至圣和亚圣。11.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有两大词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以王维,孟在为代表的其风格,前者雄浑豪,后者恬淡疏朴12.常把宋词分为豪放,婉约两派。前者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后者以柳永,周邦彦,李清照为代表。13.:反对旧礼教,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14.两篇《狂人日记&&的作者分别是:俄罗斯的果戈里我国的鲁迅15.世界文学中有两大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16.佛教三宝是:佛(大知大觉的)法(佛所说的教义)僧(继承或宣扬教义的人)17.三从四德中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品德辞令仪态女工18.初伏,中伏,末伏统称三伏。夏至节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的第一天,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的第一天,立秋节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的第一天。初伏,末伏后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19.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群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20.三姑六婆:三姑:尼姑道姑卦姑六婆:媒婆师婆(巫婆)牙婆虔婆药婆接生婆21.三皇五帝:三皇:伏羲燧人神农五帝:黄帝颛琐帝喾尧舜22.三教九流:三教:儒道释九流:儒家道家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23.三山五岳:东海里的三座仙山:瀛洲、蓬莱、方丈;五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24.三性:祭祀用的牛羊猪(太牢)(无牛为少牢)25.三一律:欧洲古典广义戏剧理论家所制定的戏剧创作原则,就是地点一致,时间一致,情节一致。26.佛教三昧:止息杂虑,心专注于一境。(修行方法之一)27.佛教三藏:总说根本教义为经,述说戒律为律,阐发教义为论(通晓三藏的叫三藏法师)28.三省六部:三省: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六部:吏户礼兵刑工29.三苏:苏洵苏轼苏辙三军:上中下/左中右/海陆空30.三吴:吴郡吴兴会稽(丹阳)三国:魏蜀吴课文理解,名著阅读:主要考察对课内文章和中外名著的理解。包括: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及相关的情节(事件)等。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名著阅读量;对课文有总体的把握能力。阅读即是对文本的加工和理解过程。我们学习任何一门课程都有对文本的阅读的过程。如果连基本的文字意思都看不懂,又何谈做题,又何谈提高成绩。 而语文的阅读理解又是重要之重要。阅读理解在整个语文考试中占大比重分值。这一块是我们拿分的重要阵地,也是我们失分的重点位置。知识点拨:一、问题设置:其问题设置大致分三个层次:直接源于原文,间接源于原文,超越原文。   
对第一层问题,需要认真感知原文,并稍作思考,如此即可直接从原文或自己的知识储备中觅得答案;   对第二层问题,需要反复强化、整体感知原文,对文意做到融会贯通,并积极分析,深刻思考,高度概括即可;   对第三层问题,需要高度领悟文意,并在此基础上积极运行延伸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思维活动,才可形成答案。   
二、做好阅读理解经验:   1、读,且熟读阅读的理解的基础。要产生深刻透彻的理解,就必须反复阅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文章的主要观点、中心意思及写作思路、行文线索都是隐匿于文章之中的,因此只要反复阅读、强化感知,才能深刻领悟和准确把握。   但有些同学却急于求成,忽视对原文的阅读,只"水过地皮湿"般泛泛而读,不求甚解,草草了事。因而对原文一知半解甚至形成错误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解,岂不是强为"无米之炊"?得出的结论,岂不成了"空中楼阁"?当然,熟读并不等于机械重复,在熟读的同时应给予思维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2、思、且深思只要深思,才有发现。所谓深思,就是读者应站在作者的高度,有机结合自身的文化素质和主观意识,积极、高效、缜密地运行思维,深刻发掘文章深层意蕴的心理过程。任何文章都会给读者留下一定的思维空间。因此,我们不应惰于思考,不应浅尝辄止,应深化思考,切中肯綮,惟其如此,问题的解决才如"庖丁解牛",迎刃而解。   3、取、忌断章取义文章是作者的意识整体。各部分之间,各个层次之间都是血肉相联,浑然一体的。因此,我们怎能忽视文章的整体性,怎能管窥蠡测,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断章取义呢?正确的做法是应从文章的整体出发,应于文章的高处大处着眼,由浅入深,层层深如,层层确定。惟其如此,我们的理解才不失之偏颇,谬误丛生。
三、阅读理解的常用解题思路:
1.明主旨文学作品往往通过故事反映社会生活的某一本质方面,这就是主题。议论文总有一个中心论题,作者阐明自己的观点并对此观点加以论证,科普文章常指出某一个课题,通过实例或实验给以科学的分析解释,即使是新闻报道,也以某一事件作为报道的主要内容,将该事件的时间、地点、原因、过程及结果等几方面交代清楚,从而引起读者的普遍关心。因此,迅速把握文章的主题、中心、大意很关键。   
2.抓要点   阅读理解短文的信息较为密集,考试时并不要求每句都透彻理解并瞬间强记所有信息,在领会短文大意之后,可根据试题迅速抓住有关段落或句子核查与分析,然后作出合理判断。   3.理顺序   事件的前后因果关系、地点的大小、方向方位、物品的贵重好坏、课程的内容时间、人物的思想品质等,必须根据试题要求进行重点的比较和整理,然后作出判断。   4.破疑点   快速阅读中,必定会产生许多疑点,如对某些词语和句子的理解不确切、人物事件的关系不清楚、作者的观点态度不明朗等等,有时读完一篇较难的短文,甚至有"如入云里雾中"的感觉。如何突破疑点从而改善阅读的心态呢?第一,借助试题破疑点;第二,比较用语的异同破疑点。
发现相似题
与“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记录孟子言行的儒家著作..”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579732488073055461537352846852346981. 新增扫二维码功能,可直接扫 VeryCD 网站影片页面的二维码,便能在应用上打开;
2. 新增支持 B 站视频(哔哩哔哩),满屏的弹幕更欢乐;
1. 新增支持 B 站视频(哔哩哔哩),满屏的弹幕更欢乐;
2. 在影片封面上展示在线视频的清晰度;
您的位置:
地区(语言):&大陆(普通话) 发行时间:&2009年
网盘下载:http://t.cn/zjrcR82 提取码:3101 喜马拉雅电台收听:/#/4228109/album/
/baiyuncx 《周易》及《论语》...
收藏人数: 11338
收藏资源后,一旦有新更新(字幕、文件)我们
将会用站内消息和电子邮件通知你。
收藏资源后,一旦有新更新(字幕、文件)我们
将会用站内消息和电子邮件通知你。
四书五经(全)
历史(计划2015年底前完成前四史及《资治通鉴》)
诸子百家(计划2015年底前完成“新编诸子集成”录音
文赋及文论
中文名:&中国古典文学全文朗读系列别名:&古典诵读资源格式:&MP3版本:&汇总@白云出岫 朗读 地区:&语言:&简介:&
本系列所有录音均为无删节全文朗读版联系方式:钟华 教师北京邮电大学民族教育学院汉语教研中心邮件:QQ:微博:办公室:010 网盘下载: 提取码:3101喜马拉雅电台收听: 微信公共账号:本贴中内容,在以下分贴中更新(更新完毕的资源,仍汇总到本贴):历史卷:
《资治通鉴》:《史记》:诸子卷:四书五经:中医卷:文赋卷:文论卷:诗词卷:教材卷:《聊斋志异》:《红楼梦》:更新日志:08年9月20日 增加《笠翁对韵》原文朗读08年9月22日 增加《朱子家训》原文朗读08年9月22日 增加《老子》帛书甲乙本原文朗读08年9月24日 增加《东周列国志》001_036回08年9月24日 增加《东周列国志》037-072回08年9月25日 增加《东周列国志》073-108回08年9月29日 重录《百家姓》,更正几处误读。08年9月30日 修正《百家姓》两处误读,增加lrc文件08年9月30日 增加《世说新语》全文朗读08年10月1日 更新《文心雕龙》原道第一08年10月6日 据《新编诸子集成_四书章句集注》校对了大学、中庸、论语。08年10月7日 据中华书局版中华经典随笔系列录《菜根谭》08年10月8日 据中华书局版《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王卡点校)录音08年10月10日 增加王国维《人间词话》朗读版08年10月11日 更新《孙子兵法》原文朗读08年10月18日 增加《医古文》五版教材课文朗读08年10月19日 增加《楚辞》朗读08年10月28日 增加王力《古代汉语》全四册课文录音08年11月3日 更新《古文观止》卷七《谏太宗十思疏》08年11月13日 增加《诗经》三百零五篇朗读08年11月20日 增加《金刚经》、《坛经》、《心经》普通话诵读08年11月21日 增加《鬼谷子》、《了凡四训》原文朗读08年11月23日 增加《尚书》58篇原文朗读08年11月29日 又买了本带《增广贤文》的小册子,发现和我原来的差别很大。没有全重录,见到有不同处,择善而从.08年12月11日 增《墨子》原文朗读08年12月15日 更新《大学》、《论语》更正50余处误读09年2月3日 增《国语》原文朗读09年3月1日 增《医古文》新世纪第二版[课文朗读]09年3月17日 增《古兰经》普通话朗读(这个录音,可能不属于中国古典文学,不过,是学习中国古典文学的人,应该了解一下的)09年4月1日 更新 三字经等09年4月3日 更新《论语》 朱子家训09年4月7日 再更新《朱子家训》《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09年4月8日 增《元曲三百首》(民国 卢前、任讷编)09年4月9日 增《声律启蒙》09年4月10日 更新《孟子》09年4月23日 增《春秋左传》全文朗读09年4月29日 更新《声律启蒙》09年5月5日 更新《声律启蒙》上 七虞09年5月11日 加入《战国策》全文朗读09年6月13日 更新《孟子》09年6月20日 收入《二十四诗品》09年6月30日 更新《国语》09年7月19日 据&新编诸子集成&《十一家注孙子校理》校对,更正十余处09年7月26日 增《韩非子》全文朗读09年8月9日 更新《人间词话》 收入《精选中医歌赋》09年8月13日 收入钟嵘《诗品》09年8月28日 增《公孙龙子》全文朗读09年9月1日 增《荀子》全文朗读09年9月3日 更新《古文观止》有声版09年9月13日 更新 人教版中学古诗文朗读09年9月15日 更新《元曲三百首》09年9月25日 更新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09年9月26日 更新《庄子》全文朗读09年10月18日 收入《神农本草经》、《难经》,移出《伤寒金匮合集》09年10月27日 收入《黄帝内经》09版09年11月4日 增《礼记》全文朗读09年11月11日 收入《温病条辨》等09年11月20日 收入《医宗金鉴》心法要诀09年11月24日 收入《聊斋志异》全文朗读09年12月3日 更新《医宗金鉴》心法要诀09年12月7日 更新《声律启蒙》09年12月13日 收入《太上感应篇》09年12月27日 更新《孙子兵法》(依新编诸子集成《十一家注孙子校理》校对)09年12月28日 收到《孙子兵法》校对单,又更新一次。10年1月3日 更新《鬼谷子》(据中华书局《鬼谷子集校集注》文本校对)10年1月6日 增欧阳修《六一诗话》(据中华书局《历代诗话》录音)10年1月8日 重录《周易》(主要据周振甫《周易译注》和北大版《十三经注疏》之《周易正义》10年1月10日 《了凡四训》(据中国教育学会指定教材录音)10年1月11日 更新《世说新语》(参考中华书局《世说新语笺疏》和上海书店的《诸子集成》录音)10年1月16日 重录《大学》、《中庸》、《论语》(据中华书局《四书章句集注》等)10年1月17日 重录《三字经》等10年1月18日 增《幼学琼林》10年1月19日 更新《大学》朱子版,改六处10年1月25日 更新《孟子》 更正十余处10年3月5日 更新《春秋左传》(据中华书局杨伯峻注《春秋左传注》校对)10年3月11日 更新 欧阳修《六一诗话》(据《历代诗话》及“四部丛刊”校)10年3月16日 更新《诗经》10年3月19日 更新《唐诗三百首》10年3月23日 增《龙文鞭影》10年4月23日 增白居易《与元九书》10年6月3日 增《昭明文选》 更新《太上感应篇》10年6月10日 更新《宋词三百首》10年6月24日 增《列子》10年6月27日 增《资治通鉴》至汉纪10年7月1日 更新《笠翁对韵》10年7月3日 增 新约《圣经》10年7月6日 更新《史记》卷001-03010年7月9日 更新《文心雕龙》10年7月22日 更新《增广贤文》、《朱子家训》10年8月20日 更新《孝经》10年8月24日 更新《楚辞》10年9月4日 增 《资治通鉴》 魏纪10年9月18日 更新《大学》10年10月27日 更新《道德经》10年11月3日 增《千家诗》10年11月6日 更新《河上公章句》,更正六处。10年11月20日 增《红楼梦》原文朗读卷01-20(程甲本)10年12月13日 更新《难经》10年12月21日 增《资治通鉴》西晋10年12月31日 《千字文》更正两处11年3月5日 增《四圣心源》11年4月26日 更新《声律启蒙》11年5月7日 增《红楼梦》卷21-4011年5月13日 更新《六祖坛经》11年5月16日 《资治通鉴》90-102打包 增《四十二章经》11年6月27日 更新《千家诗》(把五绝五律拆成一诗一文件)11年7月18日 增人教版高中古诗文朗读(实验必修)11年7月22日 更新《大学》朱子本11年8月28日 新增《百家姓》据黄山书社版录音11年9月4日 更新《声律启蒙》11年9月5日 更新《三字经》11年9月14日 增《茶经》11年9月15日 增《资治通鉴》卷103-118(晋纪下)11年9月28日 更新《论语》11年10月8日 增徐宗才《古代汉语》(修订本)课文朗读11年10月22日 增《红楼梦》41-60回11年11月16日 更新《老子》(道德经)王弼本(更正数处误读)11年12月23日 增《商君书》12年1月10日 增《孙过庭书谱》12年1月20日 增《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12年2月16日 更新心经、金刚经12年3月14日 增《药师经》12年3月25日 更新《孙子兵法》12年4月3日 增《资治通鉴》宋纪12年4月23日 增《红楼梦》卷61-80回12年5月4日 更新《古文观止》12年5月7日 更新人教版《初中古诗文朗读》12年5月24日 更新人教版《高中古诗文朗读》(普高全六册)12年6月4日 更新《地藏经》12年6月11日 更新 人教版《高中古诗文朗读》(实验全五册)12年6月15日 《资治通鉴》齐纪打包12年7月11日 《帛书老子》更新12年7月20日 《围炉夜话》原文朗读12年8月13日 更新《史记》三十世家12年8月20日 增《圣经》旧约12年8月23日 更新《了凡四训》12年10月13日 增《宋词三百首》(据中华大字经典录制)12年10月23日 更新《四圣心源》全文朗读12年11月5日 《资治通鉴》梁纪打包12年11月21日《红楼梦》卷81-100打包12年12月17日 《资治通鉴》陈纪打包13年1月5日 《资治通鉴》隋纪打包13年2月10日 《资治通鉴》唐纪高祖打包13年2月23日 《资治通鉴》唐纪太宗打包13年3月14日 《资治通鉴》唐纪高宗 武后打包13年4月4日 《红楼梦》120卷录制完成13年4月7日 《资治通鉴》打包至217卷唐玄宗13年4月26日 《资治通鉴》打包到226卷 代宗13年5月1日 增《陶渊明集》 13年5月2日 更新《孟子》13年5月28日 《资治通鉴》打包至236卷 顺宗13年6月7日 更新《诗经》全文朗读13年7月25日 更新《资治通鉴》至 唐宣宗13年9月1日 更新《资治通鉴》,唐纪结束13年9月11日 增《法华经》全文朗读13年10月13日 增《资治通鉴》后梁纪 后唐纪13年10月28日 增《楞严经》全文朗读13年11月29日 完成《资治通鉴》全文朗读《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部着作的总称。据称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曾参、子思、孔子、孟子,所以称为《四子书》(也称《四子》),简称为《四书》。南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当时南宋着名理学家朱熹在福建漳州将《礼记》中《大学》、《中庸》两篇拿出来单独成书,和《论语》、《孟子》合为四书,并汇集起作为一套经书刊刻问世。这位儒家大学者认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并曾说“《四子》,《六经》之阶梯”(《朱子语类》)朱熹着《四书章句集注》,具有划时代意义。汉唐是《五经》时代,宋后是《四书》时代。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小雅》中另有六篇“笙诗”,有目无辞,不计在内),所以又称《诗三百》,与《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合称为五经  《诗经》终于录完了一遍,不过,这还远不是理想的朗读版,只是“从无到有”了,要达到“好”的要求,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  《尚书》是又一本没怎么看明白,就录音的书,等看得比较明白之后,还会重录的。“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并成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  录音以中华书局《楚辞补注》为底本,参考“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从书”《楚辞》。《韩非子》韩非(公元前280-前233年),先秦晚期思想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被誉为先秦最后一个思想家,他的思想对秦汉以后的中国政治思想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是我国古代最具影响力的著名思想家之一。试听:应驴友的要求,把《史记》一分为四,以方便下载。己下过完整版的驴友不必下载拆分版。《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史记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本纪、书、表、世家、列传五大部分。《史记》约成书于公元前104年至公元前91年,本来是没有书名的,司马迁完成这部巨着后曾给当时的大学者东方朔看过,东方朔非常钦佩,就在书上加了“太史公”三字。“太史”是司马迁的官职,“公”是美称,“太史公”也只是表明谁的着作而已。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在着录这部书时,改成《太史公百三十篇》,后人则又简化成《太史公记》、《太史公书》、《太史公传》。《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一般称为《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 《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近人梁启超称赞这部巨着是“千古之绝作”(《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试听: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春秋左氏》,是配合《春秋》的编年史。《左传》后人将它配合《春秋》作为解经之书,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   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叁传”。《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左传》的作者,司马迁和班固都说是左丘明,现在一般人认为是战国初年之人所作。《世说新语》 是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公元581年)的一部记述东汉末年至东晋时豪门贵族和官僚士大夫的言谈轶事的书。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撰写,梁刘峻(字孝标)注。汉代刘向曾着《世说》,早已亡佚。该书原名《世说》,后人为与刘向书相别,又名《世说新书》,大约宋代以后才改称今名。全书原八卷,刘孝标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等三十六门,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隋书·经籍志》将它列入小说。&&宋书·刘道规传&&称刘义庆“性简素”,“爱好文义”,“招聚文学之士,近远必至”。该书所记个别事实虽然不尽确切,但反映了门阀世族的思想风貌,保存了社会、政治、思想、文学、语言等方面史料,价值很高。  《东周列国志》所叙述的五百多年之间,英雄辈出,群星灿烂,千百年后,虽不乏其人,但这一时期的人和事,在历史上最突出,最典型,它几乎是后世是非成败的理论源头,更是后人行事为人的标准和榜样。小说通过丰富而生动的故事情节,赞扬了从善人流、赏罚严明、胸怀大度的王侯和忠贞、有勇有谋的将相,也赞扬了那些见义勇为、机智果敢的豪侠。 与这些正面人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小说也塑造了一些昏聩、残暴、荒淫无耻的帝王、诸侯等统治者,和贪婪、奸诈。阴险的佞臣小人。作者对他们揭露与鞭挞的态度自然而然地融入情节的进展之中。《古文观止》是自清代以来最为流行的古代散文选本之一。所选之文上起先秦,下迄明末,大体反映了先秦至明末散文发展的大致轮廓和主要面貌。其中包括《左传》34篇 ,《国语》11篇, 《公羊传》3篇、 《礼记》6篇, 《战国策》14篇,韩愈文17篇;柳宗元文8篇,欧阳修11篇,苏轼文11篇,苏辙文3篇,王安石3篇……共222篇。本书入选之文皆为语言精炼、短小精悍、便于传诵的佳作。衡文标准基本上兼顾到思想性与艺术性当然所谓思想性是以不违背封建正统观念为基准的。选者以古文为正宗,也不排斥骈文收入4篇,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在文章中间或末尾,选者有一些夹批或尾批,对初学者理解文章有一定帮助;体例方面一改前人按文体分类的习惯,而是以时代为经,以作家为纬,值得肯定。  《文心雕龙》是古代文学理论着作。刘勰撰。成书于南朝齐和帝中兴元﹑二年(501~502)间。它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章学诚《文史通义?诗话篇》)的文学理论专着。魏晋时期﹐中国的文学理论有了很大的发展。到南北朝﹐逐渐形成繁荣的局面。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在其历史发展中所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既为《文心雕龙》的出现准备了条件﹐也在《文心雕龙》中得到了反映。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关于文学批评的着述中最为人所重视的一部作品,是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但他又脱弃西方理论之拘限,力求运用自己的思想见解,尝试将某些西方思想中之重要概念,融入中国固有的传统批评中,所以,从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之诗话,词话一类作品之体例,格式,并无显着的差别,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系,在旧日诗词论着中,称得上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甚至在以往词论界里,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很是深远。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着作之一。试听:/v/v3VNx3F4TE4通行本《周易》本经排序以《序卦》的次序为基础,而以乾、坤两卦为首。《系辞》开篇即云:“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文言》是专门论述乾坤之卦德的传文,并将乾坤之德性引申发挥至人文道德范畴。说明乾、坤是《周易》中最重要的两卦,也是《周易》阴阳哲学的基础。《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着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似是作者、注释者、传抄者的集合体)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着作。现在可以看到的最初的版本,是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楚墓出土的竹简《老子》。1973年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甲乙两种帛书《老子》,是西汉初年的版本,把《德经》放在《道经》之前,也受到学者的重视。《老子》先读了王弼本,应听者要求,增加《帛书甲乙本》  《庄子》的文章,想像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着有《庄子》,亦称《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汉书艺文志》着录《庄子》五十二篇,但留下来的只有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一般定为庄子着;外篇杂篇可能掺杂有他的门人和后来道家的作品。  《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为后世传诵。《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孙子兵法》成书于春秋末期,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最完整、最着名的军事着作,在中国军事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军事思想对中国历代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其已被译成日、英、法、德、俄等十几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享有“兵学圣典”的美誉。   墨子(约公元前468年~前376年),名翟,山东滕州人,汉族,是我国战国时期着名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曾提出“兼爱”“非攻”等观点,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墨学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荀子 (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对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当的贡献。  公孙龙,相传字子秉,魏(今河南省北部)人,活动年代约在公元前320年至前250年间。他的生平事迹已经无从详知。  公孙龙,中国战国时期哲学家。名家离坚白派的代表人物。《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着作。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的历史。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前453年)。 录音文本: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校点,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唐诗三百首》的编选者蘅塘退士(),原名孙洙,字临西,江苏无锡人。《唐诗三百首》共选入唐代诗人77位,计310首诗,其中五言古诗33首,乐府46首,七言古诗28首,七言律诗50首,五言绝句29首,七言绝句51首,诸诗配有注释和评点。 五言古诗简称五古,是唐代诗坛较为流行的体裁。唐人五古笔力豪纵,气象万千,直接用于叙事、抒情、议论、写景,使其功能得到了空前的发挥,其代表作家有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韦应物等。 《宋词三百首》是最流行的宋词选本,编者朱孝臧,(),原名祖谋,字古微,好沤尹,又号彊村、上彊村民,浙江归安人,其选录标准,以混成为主旨,并求之体格、神致。  词学极盛于两宋,读宋人词当于体格、神致间求之,而体格尤重于神致。以浑成之一境为学人必赴之程境,更有进于浑成者,要非可躐而至,此关系学力者也。神致由性灵出,既体格之至美,积发而为清晕芳气而不可能掩者也。近世以小惠侧艳为词致斯道为之不尊;往往涂抹半生,未窥宋贤门径,何论堂奥!未闻有人焉,以神明与古会,而搜集择其至精,为来学周行之示也。上彊村民先生尝选《宋词三百首》,为小阮逸南馨诵习之资;大要求之体格、神致、以浑成为主旨。夫浑成为遽诣极也,能循涂守辙于三百首之中,必能取精用闳于三百首之外,益神明变化于词外求之,则夫体格、神致间尤有无形之沂合,自然之妙造,即更进于浑成,要亦未为止境。  在传介到中土的大量佛教经典中,《金刚经》是译介得最早,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经典之一。  《心经》是佛教中最基础、最核心的一部经。也是一切般若法的核心。  作为禅宗的宗教经典,《六祖坛经》(亦称《坛经》在中国佛教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它是绝无仅有的一本被称作是“经”的由中国僧人撰述的佛典。因为根据佛教传统,只有记叙佛祖释迦牟尼言教的着作才能被称为“经”,佛弟子及后代佛徒的着作只能被称为“论”。以《坛经》冠名惠能的言教,足见“六祖革命”后,中国佛教的变革风习,也足见《坛经》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之高,惠能禅宗影响之大。  《坛经》我手上有中华书局版本和宗教文化出版社两个版本,录音时以中华书局版为主,参考了宗教文化出版社的文字,对书局版的个别字句有改动。《坛经》在我这里放了十多年,其实我也一直只读了《行由品》或称《自序品》,没往下读过。  明代袁了凡所着的《了凡四训》是在社会上广泛流行的劝世书。该书一经问世,便受到人们的喜爱,成为人们修身立命的理论指导。找到了中华书局出的《鬼谷子》,满以为可以比较放心,谁知道,也有一些很低级的印刷错误,注错音、丢字、错字的问题也不少。看来对我一直比较相信的中华书局也没法放心了。10年1月3日,据《鬼谷子集校集注》把这些录音校了一遍。这本书中的原文,有些断句也有点奇怪,个别文字据书后校注更改。《黄帝内经》是我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着作之一(《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也是第一部冠以中华民族先祖“黄帝”之名的传世巨着,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着。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其医学理论是建立在我国古代哲学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反映了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辨证思想。《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疾病的专着。东汉末年张仲景撰于公元200-205。张仲景原着《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 。《伤寒论》全书共12卷,22篇,397法。除去重复之外共有药方112个。全书重点论述人体感受风寒之邪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如何进行辩证施治的方法。他把病症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六种,即所谓“六经”。根据人体抗病力的强弱,病势的进退缓急等方面的因素,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症候归纳出症候特点、病变部位、损及何脏何腑,以及寒热趋向、邪正盛衰等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  《菜根谭》博大精深,妙处难以言传,须有心人在工作之余,沏一杯清茶,静静的品位,菜根会越来越香,心智会越来越高。细味此书,一则重温人间那种已被淡忘了的真趣,二来清醒一下被金钱烧灼得晕头转向的头脑,寻找的修身养性的途径、待人处事的准则,学会高瞻远瞩,学会达观人生。  早先录过一版菜根谭,因为这本书版本很多,所以没有放到电驴共享。新近买到中华书局版中华经典随笔系列,虽然也还有印刷错误,但总算是中华书局版了,就据此把原录音校对增补了一遍。与诸本不同之处,多依书局本为准,但书局版中有断句错误的地方,没办法,只能参考其他版本了。我知道,这仍然是个很粗糙的录音,等待高明之士校正吧.  《古代汉语》首创了文选、通论和常用词三结合的体例。崭新的体例、科学的编排,既体现了王力先生一贯的创新精神,又对提高古代汉语的教学质量发挥了重大作用,也对其后问世的同类教材产生了重要影响。  录王力《古代汉语》,我用的正音字典也是《王力古汉语字典》,感觉这本字典的字音体系,比辞海版等版本要古一些,有些己改读新音的字,仍保留的旧读,并且一般的版本都写作“触龙说赵太后”,王力古代汉语上仍然是“触詟".遇到这类情况,尽可能按王力版的读音处理。不过,王力版古汉语字典、王力《古代汉语》、“王力常用字”中对同一字的解释和注音,也有不尽相同的地方,这些一时还吃不透,这遍录音,恐不免有前后矛盾的地方,只能待重录时校正了。人教版中学古诗文朗读,初中部分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难教科书”七八九年级课本录音,高中部分据“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一至六册录音。
 《古汉语入门》是为海外古代汉语学习者编写的入门教材。全书共20课,精选中国古代自先秦至明清的经典诗文,并以汉语拼音标注课文和补充阅读的古文读音。每篇选文都有繁体原文对照、现代汉语对译、英文翻译,并对重点词语用中英文加以注释。每课的语法/知识部分,用大量例句集中讲解古代汉语中重要的语法现象;文化常识部分中英文对照,介绍与本课相关的文化常识。  随书附赠练习参考答案1册及录音MP3 1盘。(录音光盘由白云出岫朗读)引用本书内容所收辑者,实在包含了上自先秦之诗、骚、诸子,中含唐、宋之诗、文、词、曲,下及明清之小品散文的多种内容,既有兼容并包之广,且有明白之历史系统与源流可循。教学者手此一卷,自可引领青年学生对传统文化得一普遍之认识,何况所选录之篇章分别皆附有原作之汉语拼音,又附有现代汉语与英语之译文,且兼及古汉语之语法与知识,对课文中之每一词语亦皆附有中、英文之注释,并且附有补充之材料。我在观览之下,深感此书不仅可供海外人士学习古汉语之用,亦可供国内青年学生学习古汉语及传统文化之用。何况还可以同时藉此以学习英语,可谓一举而数得,料必为国内之家长与同学之所欢迎也。
——叶嘉莹  说明,经与出版社协商,同意发布其中的一课PDF及相关音频。  诗词和对联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形式,两千多年来一直薪火相传,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古代,自私塾的幼童起,就开始这种文学修养的训练,对声调、音律、格律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因此,一些声律方面的著作也应运而生,而其中清朝康熙年间车万育所作的《声律启蒙》,则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种。接受资源版版主建议,将近日所发资源合并,便于查检更新。  白云出岫所录各类作品均为动态资源,不断更新中。大家在收听使用时,如果发现有任何朗读或读音方面的问题,请回贴(或者发到我的邮箱)告知,我会尽快把有问题的篇目重录。还准备录什么?  计划中的,有《左传》、《国语》、《战国策》、《唐宋八大家散文》、《昭明文选》、《诗经》、《楚辞》、《王力古代汉语》、《荀子》、《韩非子》、《墨子》、《世说新语》,当然,还少不了中医学生使用的《医古文》,如果时间允许,“新编诸子集成”中如《吕氏春秋》、《淮南子》、《抱朴子》、《列子》、《管子》、《婴子春秋》、《商君书》等也可能录。这些录完后,圈地运动差不多就结束了,这个过程大致要到2015年。之后的工作是把录音中的错误一点点修正,把东西读得象样子一点。要读好一篇古文,不读上三五遍是不可能的吧,但这里有不少东西,只读过一遍,只能算是“预习版”,还要经过“学习”、“复习”几个过程,才会是真正值得保留的声音,这个过程到2028年告一段落。我是一个有工作要上班的人,这些事都是在业余时间做,所以不会很快。关于二十五史  因为录了《史记》,总有人撺掇我读《二十四史》。在这里和大家算一笔帐:把《史记》读得比较像样子,包括审听校对修改正,大致是五年时间。照这样算二十四史需要120年。而我有生之年,有效的录音时间一共也就是20年,用来录这样的东西不现实吧。相信在未来的若干年中,会出现一批热爱古典诵读的同道.如果把二十四史分给24个人来录,那五年就可以出齐.所以这不是一个人的工作.  关于"四大名著"  之所以尝试了《东周列国志》,还有说明我对古典小说是很有兴趣的,但我的朗读风格决定了我读不了这类作品。如果有可能进修一下台词或者有机会学学评书,可能会不太一样。但目前,就算硬去读,对作品也只能是一种损害.听书网己经有录好的“四大名著”,虽然算不上很成功,但至少比我读得好,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找找.  2010年4月起,《红楼梦》的录音开始动工。这次是同拙荆蓝色百合联合录制,基本上是一周录一回,现在已经打包了二十回。文本采用中华书局2005年出版的程甲本。正常的话,在2013年暑假前,可以完成全本。补充:发现电驴上曾有人发布过姚锡娟播的《红楼梦》、曹灿播的《西游记》、宋怀强播的《水浒传》,都是朗读精品。感谢所有为“中国古典文学全文朗读”提供校对及字幕的单位和个人诺亚舟北京分公司 校对《中学古诗文朗读》、《古文观止》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校对《中医经典诵读》老吴 校对《史记》wudp17 校对《史记》山水之意 校对《韩非子》、《论语》、《孙子兵法》rokyosan 校对《庄子》、《孟子》、《声律启蒙》尚庸 校对《国语》、《左传》白禾雨 校对《资治通鉴》风涯边缘 校对《孟子》、《大学》、《中庸》lianj 校对《老子》Asura.KL
校对《孙子兵法》了凡 校对正蒙版《大学》、《中庸》kingsun031 校对《心经》、《金刚经》htsg 校对《心经》allenda8341  校对《唐诗三百首》、《尚书》、《左传》《国语》singrenlisingrenli 校对《唐诗三百首》bitebone 校对《离骚》vitamins 校对《中医经典诵读》yiyingzuo 校对《古文观止》 校对《屈原列传》、《蜀道难》锲锲丝语 制作《荀子》随声字幕yangcaih  制作《席慕蓉作品选》字幕 《古文观止》、《庄子》、《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字幕斐然 制作《菜根谭》《了凡四训》字幕登科 制作《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字幕孟天行 蒙学系列字幕8845 诗经 楚辞 宋词 字幕scriptman 提供部分PDF文件其他通过邮件QQ等方式提供校对意见的朋友难以尽数,一并感谢!
共享时间:早六时到晚十二时共享条件:网通ADSL 2M连接服务器:China eMule/eDonkey Server No.2经瑞星杀毒,病毒库20.61.21 检测无毒
正在读取……
这里是其它用户补充的资源():
<td align="center" class="emulesize post" id="size_EM54fd527caKB
<td align="center" class="emulesize post" id="size_EM54fd527caKB
使用 BBCODE()
类似“顶”、“沙发”之类没有营养的文字,对勤劳贡献的楼主来说是令人沮丧的反馈信息。
提问之前请再仔细看一遍楼主的说明,或许是您遗漏了。
勿催片。请相信驴友们对分享是富有激情的,如果确有更新版本,您一定能搜索到。
请勿到处挖坑绊人、招贴广告。既占空间让人厌烦,又没人会搭理,于人于己都无利。
如果您发现自己的评论不见了,请参考以上4条。
刚收藏了本资源的用户 (32704)
他们也收藏了
上海隐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打个分吧:
留点口水(可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优秀文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