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再破坏森林资源 破坏,人们的归路将在哪?

C此题是组合式选择题。题目所给材料说的是错误的价值观,围绕这个中心选择即可。①②是正确的。③在题干材料中没有反映出来。④说的虽不是价值观,但符合题意,题中做法也是违背客观规律的。故选C项。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政治
题型:单选题
张爱国,某县中学教师。20世纪80年代初期参加工作后,分得一间12平方米的住房。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房地产业开始在这里起步,张老师购买了一套80平方米的商品房。张老师最近又不断在十多个新楼盘间参观,150平方米的理想就要实现了。一个县城同时出现了“十多个新楼盘”,可见该地房地产业是十分火爆的。你认为下列关于房地产业火爆原因的说法中,最主要最直接的是A.政府实施安居工程的推动作用B.居民居住条件的改善C.本地区居民过去的住房条件太差D.居民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和能力提高
科目:高中政治
题型:单选题
湖南怀化学院经济管理系2003级学生洪战辉带着捡来的妹妹艰难求学的事迹,在全国大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教育部于日发出《关于开展向洪战辉同学学习的通知》。洪战辉在逆境中直面困难、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说到底就是艰苦奋斗的精神。现阶段我们之所以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是因为①艰苦奋斗是有志者应有的精神境界 ②社会的进步发展,需要艰苦奋斗的支撑 ③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④艰苦奋斗有利于消除个人利益A.①②④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科目:高中政治
题型:单选题
2012年舞蹈家杨丽萍的舞蹈《雀之恋》,以精湛的舞蹈技能融合3D背景音乐多种音色,突破传统的舞蹈风格,获得广泛好评。这说明A.科技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B.创作理念是文化创新的根源C.实现文化创新需要推陈出新D.文艺工作者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科目:高中政治
题型:单选题
“火星文”日渐成为年青人中流行的网络语言,并且有向书面语言漫延的势头,对法定文字的使用产生冲击。对“火星文”现象正确的态度是A.“火星文”只是次要矛盾,不会影响我国文字的发展B.矛盾的对立不利于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应该消除“火星文”与法定文字的矛盾C.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火星文”会冲击法定文字的使用,但冲击不是主要的D.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对“火星文”不必大惊小怪
科目:高中政治
题型:单选题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0月2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研究部署今年四季度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必须全面、正确判断形势,既要充分肯定成绩,看到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变化和有利条件;又要充分估计形势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切实增强忧患意识。上述材料蕴涵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①主观符合客观;&& ②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③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④把握因果联系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D.②④
科目:高中政治
题型:单选题
在G8峰会召开前,德国政府斥资上千万欧元,兴建了一条12公里长、2.5米高的铁丝网,将G8峰会首脑下榻的地方圈护起来。一道令人联想起柏林墙的铁丝网,划出了全球化和反全球化两个世界。墙内,是代表全球化既得利益的世界最富裕集团的工业八国;墙外,则是为穷国呼吁更多公平正义的来自全世界的近10万抗议者。下列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认识中,正确的是①经济全球化同新一轮科技革命有紧密关系&&&&&&&&&&&&&&&&&&&&& ②经济全球化是以全球的市场经济为基础的&③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各国的政治和社会经济体制日益融为一体& ④经济全球化就是世界经济一体化,任何国家都无法置身其外A.①②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科目:高中政治
题型:单选题
“善弈者,得势。初学者,顾子而不善得势,得小利而失全盘。”从哲学上看,“谋势”就是要①坚持联系的观点,着眼全局看问题 & ②坚持发展的观点,预计事物发展的趋势 ③重视意识的反作用 &&&&&&&&&&&&&&& ④注意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科目:高中政治
题型:单选题
货币发展的历史经历了以下过程A.金属货币-纸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B.金属货币-信用货币-纸币-电子货币C.金属货币-信用货币-纸币-信用卡D.信用货币-金属货币-纸币-电子货币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人类破坏大自然,带来哪些严重后果?
人类破坏大自然,带来哪些严重后果?
09-01-21 &
众所周知,环境危机的表现形式主要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谓环境污染,是指因人为的活动,向环境排入了超过环境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导致环境发生危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事实。它通常包括大气污染、陆地水污染、海洋污染、噪音污染、固体废物污染、放射性污染、有毒化学品污染等。而所谓环境破坏,则是指人类不适当地开发利用环境,致使环境效能受到破坏或降低,从而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事实。它通常包括土地资源的破坏、森林资源的破坏、草原资源的破坏、水资源的破坏、矿产资源的破坏、物种资源的破坏、自然景观的破坏、风景名胜地和文化遗迹地的破坏等。 当今世界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以及人类现行生存方式与地球的生命支持能力相悖的日趋加剧,致使环境危机具有如下特征: (一)环境危机的全球化 一般来说,以往环境危机影响的范围,危害的对象或产生的后果,主要集中于污染源附近或特定的生态环境里,呈现出局部性和区域性的特征,对全球环境的影响不是太大。而当前环境危机则超越了国界,表现为全球化的特征:比如,最为世人关注的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等,其影响范围不但集中于人类居住的地球陆地表面和低层大气空间,而且涉及到高空、海洋。又如,一个国家的大气污染,特别是二氧化硫排放量过大,可能导致相邻国家或地区受到酸雨的危害。再如,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不断升高,几乎对所有国家和地区,尤其是沿海国家和地区将造成毁灭性灾害。 (二)环境危机的综合化 我们知道,直到本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最关心的环境危机还是“三废”污染及其对健康的危害。但是,当前环境危机已经远远超出了这一范畴而涉及到人类生存环境的各个方面,包括森林锐减、草原退化、沙漠扩展、土壤侵蚀、城市拥挤等诸多领域,从而呈现出综合化的特征。 (三)环境危机的高技术化 众所周知,原子弹、导弹的试验,核反应堆的使用及其事故,以及电磁辐射等对环境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比如,日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第四号反应堆发生爆炸的核污染事件,就造成31人当场死亡,273人受到放射性伤害,13万居民紧急疏散。据乌克兰估计,这场灾难的强度相当于广岛原子弹的500倍。事故产生的放射性尘埃随风飘散,使欧洲许多国家受害,估计受害人数不少于30万人。跟踪调查表明,此后十多年,又有5000多人因受核辐射患病死亡,其中60%是受害者因无法忍受核辐射的痛苦而自杀的。另外,还有3万多人落下了终身的残疾。可见,当前环境危机的高技术化特征真可谓触目惊心! (四)环境危机的极限化 一些科学家认为,当前人类生存的环境已达到地球支持生命能力的极限。其表现为环境污染加剧,它既包括常见由于各种有害化学物质造成的对大气、水体、土壤、植物的污染及其对人体造成的健康影响,也包括一些本身并非直接有毒,如CFC、二氧化碳等物质,但它们的存在会对全球气候及环境造成诸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等严重全球性环境危机;其还表现为可再生资源的破坏,它既包括生物类(森林、生物物种)和非生物性的资源(土地、水)破坏,也包括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使用,还包括各种化石燃料及矿物的耗损;其也表现为其他一些人类尚未发现的环境危机。有鉴于此,哥德兰特教授特别强调:“目前人类经济直接或间接使用的光合作用的初级净产量已达40%。这已是一个危险的水平”; 在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全球土地退化面积中,目前人类农业用地中的土地退化面积(包括沙漠化、侵蚀和盐渍化)已达到35%。事实上,当前的环境危机,都从不同层次,通过不同途径,并互相促进着形成一股推进环境恶化的合力,把人类推向环境承载容量的边沿,从而使当前环境危机呈现出极限化的特征。 环境危机的主要原因 从上述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不难看出,人类毁坏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历史同人类文明史本身一样古老。虽然各个文明时期所产生的环境危机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它们都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沉重甚至是毁灭性的打击。今天当全球性的环境危机再次将人类推到生死存亡关头之时,只有对造成环境危机的原因进行深刻的反思,方能探寻到解决环境危机的出路。关于环境危机的主要原因,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据巴里·康门勒(Barry Commoner)教授的归纳,主要有这钢旨?猓? 1、“人口说”,认为环境危机是人口太多的缘故; 2、“富裕说”,认为富裕社会的废弃物太多,还不如虽贫穷但与环境相和谐的穷人社会; 3、“需求说”,认为污染的原因不在工业界而在公众过旺的物质需求; 4、“进取意识说”,认为问题的原因在于人类的内在进取意识,认为人类是地球上最残忍的物种; 5、“教育说”,认为人类所受的教育使人日益变得非人,变成不懂得为什么要爱自然; 6、“利润说”,认为原因在于毁坏环境比保护环境更容易获得利润; 7、“宗教说”,认为原因在于基督教的自然存在的唯一目的是服务于人类的信条; 8、“技术说”,认为原因在于以盈利为唯一目的的、失去控制的技术发展; 9、“政客说”,认为由于制定和执行环境政策的政府机关被亲工业界的政客所把持,使得那些机关瘫痪无力; 10、“社会制度说”,认为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 上述各说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都不够全面、深刻,不能切中环境危机根源的要害。笔者认为,造成环境危机主要有如下这些原因: (一)对生态基本规律的认识不足 大家知道,人类社会的发展,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地球的自然环境,人是自然环境的产物,同时又是自然环境的改造者。然而,人类在改造自然环境的进程中,只知道一味地向大自然索取和掠夺,却没有认识到地球承载人类生存的能力,取决于它能提供的生命支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归根到底,提供这两者的是地球上尚未退化的天然系统。 人类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改变“自然生态系统”的过程,使之被改造成具有不同人工化程度的各系统组成的“人类生态系统”。这个系统的发展既有有利于人类的一面,但也存在着不利的一面,即过度耗竭自然资源和破坏自然生态系统,最终将导致人类的不可持续发展。 人类造成的环境退化有三个途径:非生物资源的消耗(地球上不可更新资源是有限的,可耗竭的);向环境的排放(污染和废物排放往往超出环境的自净能力);生物量的损失(可更新资源的使用速度大于更新速度)。 环境因其“人工成份”增加而退化是难免的,问题是如果在总量上超过一个使退化进程加速而不可逆转的阈值线,人类这一特殊生物群体便要毁坏孕育它的自然生态系统,并与它同归于尽。 因此,可以说,是人类活动产生的总压力超过了地球的环境承载能力的可能性,才造成了环境危机。关于这一点,恩格斯早在一百年前的《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就曾尖锐地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完了,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失去了积蓄和储存水分的中心。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在山南坡砍光了在北坡被十分细心地保护的松林,他们没有预料到,这样一来,他们把他们区域里的高山畜牧业的基础给摧毁了;他们更没有预料到,他们这样做,竟使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内枯竭了,而在雨季又使更加凶猛的洪水倾泻到平原上。” 由此可见,正是人类对生态基本规律的认识不足,对生态资源肆无忌惮地无度挥霍,导致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从而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态性灾难。因此,人类只有善待自然,按照生态基本规律办事,运用使发展更少地依赖地球有限的资源,更多地与地球承载能力达到有机协调的方式来发展经济,才有可能躲过大自然对人类新一轮更大范围的惩罚。 (二)人口的压力 如前所述,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圈是一个最大的生态系统,它有着自己的负载阈限。而处在生物圈中食物链最高位的人口的迅速增长,使生物圈的负载能力已达到了极限,难以为持。据悉,世界人口在有公元纪元以来的第一个1000年里,只有3亿人。而在第二个1000年里,就猛增至约60亿人。在这第二个1000年里,世界人口有过两次大的增长。第一次发生在工业革命期间,从1750年到1900年的150年间,世界人口从原来的8亿增至17亿。这期间的人口增长主要发生在西方工业化国家。1950年以后,世界人口进入第二次高速增长期。从1950年到1981年,世界人口从25亿猛增至50亿。31年里人口就猛增了1倍。在此期间,人口增长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率大大高于发达国家。更有甚者,在发展中国家,人口的增长与贫困的扩大是同步的。 根据世界人口学家估计,目前全球正以每年1亿人的速度在增长,到2030年,人口将可能达到100亿。地球资源在开发利用的速度上目前已显得赶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而正是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给生态环境,尤其对土地、水、物种等造成巨大的压力,并造成了森林的锐减,土壤的退化,生态的恶化,资源的浪费,物种的减少等严重问题。因此,为了保护地球资源和生态环境,控制人口增长已成为人类迫在眉睫的共同任务。 (三)技术的滥用 如所周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给人类物质生活带来空前繁荣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因为正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才使人类具有了改造自然的能力。它使人类能大规模地采矿、办工业,从而向自然界索取更多的物质和能量,并同时向环境排出日益增多的废弃物。尤其是化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能合成许多自然界根本没有的化学品,在排入环境后长期在食物链中循环,危害人体健康。 可见,由于人类滥用科学技术向大自然贪婪地索取和掠夺,最终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但是,也应当看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有为害人类的一面,又有造福人类的另一面。人类只有正确使用科学技术,将其运用于环境保护方面,大力发展节能技术、生态农业技术、以及其他一系列技术,实行封闭的工业生态循环,采取清洁生产方式,实现废物的无害化、资源化,把对环境的负荷减少到最低限度,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实现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 (四)传统生存方式的缺陷 我们知道,人类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形成了从自然界索取衣、食、居住等方面的物质和能量的生存方式,使之能够世世代代地生存繁衍下去。但是,人类在和环境进行了长期的抗争和苦斗,极大地发展了自己,增强了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水平之后,又逐步形成了以高投入、高消耗为手段,以高速度、高发展为途径,以高消费、高享受为目的的生存方式。这种生存方式的后果是对环境的高污染和高破坏,是以牺牲环境来求取发展的。在今天当环境危机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制约经济发展和影响社会稳定的直接因素,在震惊世界的公害事件频发不断,生态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的形势下,人类才对这种传统生存方式的缺陷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在日第44届联合国大会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决议(联大第44/228号)中就一针见血地指出:“全球环境不断恶化的主要原因是无法长久维持的生产和消费形态,特别是工业国家的生产和消费形态。” 的确,就总体而言,把人类推向如今这生死存亡境地的,不是其为生存而挣扎的必要性,而是一种多余的贪婪和占有欲的追求!而且,在许多方面这种追求仍然在继续、在发展、在主宰世界。当前,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遵循着仍然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为特征的生存方式。高物质消费生活方式驱动着高资源消耗的生产,而高资源消耗的生产又导致了地球环境状况的恶化。环境危机的出现无不与这种浪费型、破坏型的传统生存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类现在每一年燃烧的矿物燃料就要自然界用100万年的时间才能形成。 对这种传统的高消耗生产方式和高消费生活方式,有识之士称其为“发展的失败”。具体地说,即正是传统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思维方式等几乎所有方面组成了威胁生态环境的社会惯性力量。因此,仅仅从其中一个方面入手,或是以为更新的技术本身就会解决这样的问题,或是寄希望于一套全新的发展战略,肯定是要失败的,问题远比这更深刻。事实上,许多生物学家、生态学家、技术专家,当然还有各方面的社会科学家都明确认识到,如果不对人类迄今所处的生存方式,或者说对整个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人类断难改弦更张。 (五)自由经济制度的弊端 大家知道,自由经济制度要求整个社会关系商品化,要求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自由买卖、自由竞争、自由贸易、自由经营。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其保障和鼓励,甚至放纵私人自由地无限制地从事各种创造财富的活动。然而,这些活动大多是以疯狂掠夺自然资源和严重污染环境为代价来获取其高额利润的。在这个制度下,人人只图急功近利,不顾长远后果。而正是这种对利润的贪婪导致了对大自然的严重破坏。 正如美国加雷特·哈丁(Garrett Hardin)博士于1968年发表的著名的“共有物的悲剧”(The Tragedy of Commons)中所指出的那样:设想有一片草原为共有物,每一个牧人都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地在此草原上放着他们的牧群,这种自由使用共有物的情况延续了好几个世纪,一直都没有碰上什么问题,终于有一天牧群的数量超过了草原的承载能力,这时共有物的悲剧就开始了,因为每个牧人都在追求最大的收益,草原则由于被超负荷放牧而承受能力逐渐降低,从而导致了草原彻底失去放牧能力,最终给全体牧人带来灾难。而自由市场经济制度亦存在这种弊端,其无内在目标和固定方向,仅仅服从于供需力量的调节。在这种经济体制下,某些人类的共有物(即共有资源),如空气、水等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物质基础,往往被少数人或集团用做换取个人或集团利益的牺牲品。 对此,美国著名学者巴里·康门勒(Barry Commoner)教授 曾指出:在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下,资金趋向于流向能在最短时间内产生最大收益的生产项目及其所属的企业。在这种体制下,投资实际上由公司决定。而公司作出选择的依据是收回投资和创造利润的周期的长短。它们当然选择周期短的。不幸的是,有利于环境的,同时从长远看经济效率更高的项目往往需要大量的初始投资,而且资金和利润的回收周期长,因此不可能在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下为投资者们所喜欢。因为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资金分配不可能自发地照顾环境质量所代表的社会效益。这就需要政府以“有形之手”加强对自由经济活动的干预、控制和调节,以克服自由经济“无形之手”所无法触及的个人权利的滥用和资源浪费之流弊,防止共有物悲剧的发生。 (六)政府行为的失范 如上所述,鉴于自由经济体制之流弊,亟需政府对之加以干预、控制和调节,以促使社会安全和公共福利的实现。这就使得如何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成为政府管理国家经济的重要内容。因此,这里的政府行为,是指政府在组织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过程中对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各种行为的总和。政府行为是政府制度或政府体制与政府官员之间交互作用的表现,因此政府行为的状况和特征主要取决于政府体制的合理与否和政府官员素质的高低这两方面的因素。由于政府行为有时也并非是绝对无误和有效的,而失范的政府行为往往会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为此,这里的政府行为失范,是指因政府体制上的弊端和政府官员行为失误对环境可能产生不良后果的总和。政府行为的失范主要表现在以下这几方面: 1、失误性的决策行为。由于受传统生存方式的影响,各国政府几乎都将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作为己任,并制定相应的政策与法律,以刺激经济的高速发展。比如,发达国家放纵人们的高消费和高物耗,而发展中国家则靠开发和出口自然资源来维持其国民收入。正是这种失误性的决策行为导致了全球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 2、短期行为。一些政府官员为了追求自己任期内的所谓“政绩”,往往不考虑长远的收益,不择手段地搞些急功近利的经济行为,结果加剧了生态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 3、片面化行为。这主要是指,在经济建设中,只是一味地追求国民生产总值(即GNP),而不顾环境利益的政府行为。 4、地域保护主义行为。这种行为把本地区、本国家的利益绝对化、最大化。比如,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一些工业发达国家以邻为壑,转嫁废气、液体或化学垃圾污染等等即是。 上述这些政府行为的失范危害甚大,它导致了资源的破坏、浪费、损害、流失,同时它对企业行为和公众行为也产生了严重的误导作用,而且它还极大地损害了子孙后代的利益。为此,有必要对政府的行为严加规范,使其切实承担起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义务和责任。参考资料: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众所周知,环境危机的表现形式主要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谓环境污染,是指因人为的活动,向环境排入了超过环境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导致环境发生危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事实。它通常包括大气污染、陆地水污染、海洋污染、噪音污染、固体废物污染、放射性污染、有毒化学品污染等。而所谓环境破坏,则是指人类不适当地开发利用环境,致使环境效能受到破坏或降低,从而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事实。它通常包括土地资源的破坏、森林资源的破坏、草原资源的破坏、水资源的破坏、矿产资源的破坏、物种资源的破坏、自然景观的破坏、风景名胜地和文化遗迹地的破坏等。 当今世界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以及人类现行生存方式与地球的生命支持能力相悖的日趋加剧,致使环境危机具有如下特征: (一)环境危机的全球化 一般来说,以往环境危机影响的范围,危害的对象或产生的后果,主要集中于污染源附近或特定的生态环境里,呈现出局部性和区域性的特征,对全球环境的影响不是太大。而当前环境危机则超越了国界,表现为全球化的特征:比如,最为世人关注的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等,其影响范围不但集中于人类居住的地球陆地表面和低层大气空间,而且涉及到高空、海洋。又如,一个国家的大气污染,特别是二氧化硫排放量过大,可能导致相邻国家或地区受到酸雨的危害。再如,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不断升高,几乎对所有国家和地区,尤其是沿海国家和地区将造成毁灭性灾害。 (二)环境危机的综合化 我们知道,直到本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最关心的环境危机还是“三废”污染及其对健康的危害。但是,当前环境危机已经远远超出了这一范畴而涉及到人类生存环境的各个方面,包括森林锐减、草原退化、沙漠扩展、土壤侵蚀、城市拥挤等诸多领域,从而呈现出综合化的特征。 (三)环境危机的高技术化 众所周知,原子弹、导弹的试验,核反应堆的使用及其事故,以及电磁辐射等对环境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比如,日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第四号反应堆发生爆炸的核污染事件,就造成31人当场死亡,273人受到放射性伤害,13万居民紧急疏散。据乌克兰估计,这场灾难的强度相当于广岛原子弹的500倍。事故产生的放射性尘埃随风飘散,使欧洲许多国家受害,估计受害人数不少于30万人。跟踪调查表明,此后十多年,又有5000多人因受核辐射患病死亡,其中60%是受害者因无法忍受核辐射的痛苦而自杀的。另外,还有3万多人落下了终身的残疾。可见,当前环境危机的高技术化特征真可谓触目惊心! (四)环境危机的极限化 一些科学家认为,当前人类生存的环境已达到地球支持生命能力的极限。其表现为环境污染加剧,它既包括常见由于各种有害化学物质造成的对大气、水体、土壤、植物的污染及其对人体造成的健康影响,也包括一些本身并非直接有毒,如CFC、二氧化碳等物质,但它们的存在会对全球气候及环境造成诸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等严重全球性环境危机;其还表现为可再生资源的破坏,它既包括生物类(森林、生物物种)和非生物性的资源(土地、水)破坏,也包括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使用,还包括各种化石燃料及矿物的耗损;其也表现为其他一些人类尚未发现的环境危机。有鉴于此,哥德兰特教授特别强调:“目前人类经济直接或间接使用的光合作用的初级净产量已达40%。这已是一个危险的水平”; 在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全球土地退化面积中,目前人类农业用地中的土地退化面积(包括沙漠化、侵蚀和盐渍化)已达到35%。事实上,当前的环境危机,都从不同层次,通过不同途径,并互相促进着形成一股推进环境恶化的合力,把人类推向环境承载容量的边沿,从而使当前环境危机呈现出极限化的特征。 环境危机的主要原因 从上述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不难看出,人类毁坏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历史同人类文明史本身一样古老。虽然各个文明时期所产生的环境危机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它们都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沉重甚至是毁灭性的打击。今天当全球性的环境危机再次将人类推到生死存亡关头之时,只有对造成环境危机的原因进行深刻的反思,方能探寻到解决环境危机的出路。关于环境危机的主要原因,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据巴里·康门勒(Barry Commoner)教授的归纳,主要有这钢旨?猓? 1、“人口说”,认为环境危机是人口太多的缘故; 2、“富裕说”,认为富裕社会的废弃物太多,还不如虽贫穷但与环境相和谐的穷人社会; 3、“需求说”,认为污染的原因不在工业界而在公众过旺的物质需求; 4、“进取意识说”,认为问题的原因在于人类的内在进取意识,认为人类是地球上最残忍的物种; 5、“教育说”,认为人类所受的教育使人日益变得非人,变成不懂得为什么要爱自然; 6、“利润说”,认为原因在于毁坏环境比保护环境更容易获得利润; 7、“宗教说”,认为原因在于基督教的自然存在的唯一目的是服务于人类的信条; 8、“技术说”,认为原因在于以盈利为唯一目的的、失去控制的技术发展; 9、“政客说”,认为由于制定和执行环境政策的政府机关被亲工业界的政客所把持,使得那些机关瘫痪无力; 10、“社会制度说”,认为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 上述各说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都不够全面、深刻,不能切中环境危机根源的要害。笔者认为,造成环境危机主要有如下这些原因: (一)对生态基本规律的认识不足 大家知道,人类社会的发展,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地球的自然环境,人是自然环境的产物,同时又是自然环境的改造者。然而,人类在改造自然环境的进程中,只知道一味地向大自然索取和掠夺,却没有认识到地球承载人类生存的能力,取决于它能提供的生命支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归根到底,提供这两者的是地球上尚未退化的天然系统。 人类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改变“自然生态系统”的过程,使之被改造成具有不同人工化程度的各系统组成的“人类生态系统”。这个系统的发展既有有利于人类的一面,但也存在着不利的一面,即过度耗竭自然资源和破坏自然生态系统,最终将导致人类的不可持续发展。 人类造成的环境退化有三个途径:非生物资源的消耗(地球上不可更新资源是有限的,可耗竭的);向环境的排放(污染和废物排放往往超出环境的自净能力);生物量的损失(可更新资源的使用速度大于更新速度)。 环境因其“人工成份”增加而退化是难免的,问题是如果在总量上超过一个使退化进程加速而不可逆转的阈值线,人类这一特殊生物群体便要毁坏孕育它的自然生态系统,并与它同归于尽。 因此,可以说,是人类活动产生的总压力超过了地球的环境承载能力的可能性,才造成了环境危机。关于这一点,恩格斯早在一百年前的《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就曾尖锐地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完了,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失去了积蓄和储存水分的中心。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在山南坡砍光了在北坡被十分细心地保护的松林,他们没有预料到,这样一来,他们把他们区域里的高山畜牧业的基础给摧毁了;他们更没有预料到,他们这样做,竟使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内枯竭了,而在雨季又使更加凶猛的洪水倾泻到平原上。” 由此可见,正是人类对生态基本规律的认识不足,对生态资源肆无忌惮地无度挥霍,导致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从而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态性灾难。因此,人类只有善待自然,按照生态基本规律办事,运用使发展更少地依赖地球有限的资源,更多地与地球承载能力达到有机协调的方式来发展经济,才有可能躲过大自然对人类新一轮更大范围的惩罚。 (二)人口的压力 如前所述,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圈是一个最大的生态系统,它有着自己的负载阈限。而处在生物圈中食物链最高位的人口的迅速增长,使生物圈的负载能力已达到了极限,难以为持。据悉,世界人口在有公元纪元以来的第一个1000年里,只有3亿人。而在第二个1000年里,就猛增至约60亿人。在这第二个1000年里,世界人口有过两次大的增长。第一次发生在工业革命期间,从1750年到1900年的150年间,世界人口从原来的8亿增至17亿。这期间的人口增长主要发生在西方工业化国家。1950年以后,世界人口进入第二次高速增长期。从1950年到1981年,世界人口从25亿猛增至50亿。31年里人口就猛增了1倍。在此期间,人口增长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率大大高于发达国家。更有甚者,在发展中国家,人口的增长与贫困的扩大是同步的。 根据世界人口学家估计,目前全球正以每年1亿人的速度在增长,到2030年,人口将可能达到100亿。地球资源在开发利用的速度上目前已显得赶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而正是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给生态环境,尤其对土地、水、物种等造成巨大的压力,并造成了森林的锐减,土壤的退化,生态的恶化,资源的浪费,物种的减少等严重问题。因此,为了保护地球资源和生态环境,控制人口增长已成为人类迫在眉睫的共同任务。 (三)技术的滥用 如所周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给人类物质生活带来空前繁荣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因为正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才使人类具有了改造自然的能力。它使人类能大规模地采矿、办工业,从而向自然界索取更多的物质和能量,并同时向环境排出日益增多的废弃物。尤其是化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能合成许多自然界根本没有的化学品,在排入环境后长期在食物链中循环,危害人体健康。 可见,由于人类滥用科学技术向大自然贪婪地索取和掠夺,最终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但是,也应当看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有为害人类的一面,又有造福人类的另一面。人类只有正确使用科学技术,将其运用于环境保护方面,大力发展节能技术、生态农业技术、以及其他一系列技术,实行封闭的工业生态循环,采取清洁生产方式,实现废物的无害化、资源化,把对环境的负荷减少到最低限度,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实现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 (四)传统生存方式的缺陷 我们知道,人类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形成了从自然界索取衣、食、居住等方面的物质和能量的生存方式,使之能够世世代代地生存繁衍下去。但是,人类在和环境进行了长期的抗争和苦斗,极大地发展了自己,增强了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水平之后,又逐步形成了以高投入、高消耗为手段,以高速度、高发展为途径,以高消费、高享受为目的的生存方式。这种生存方式的后果是对环境的高污染和高破坏,是以牺牲环境来求取发展的。在今天当环境危机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制约经济发展和影响社会稳定的直接因素,在震惊世界的公害事件频发不断,生态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的形势下,人类才对这种传统生存方式的缺陷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在日第44届联合国大会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决议(联大第44/228号)中就一针见血地指出:“全球环境不断恶化的主要原因是无法长久维持的生产和消费形态,特别是工业国家的生产和消费形态。” 的确,就总体而言,把人类推向如今这生死存亡境地的,不是其为生存而挣扎的必要性,而是一种多余的贪婪和占有欲的追求!而且,在许多方面这种追求仍然在继续、在发展、在主宰世界。当前,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遵循着仍然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为特征的生存方式。高物质消费生活方式驱动着高资源消耗的生产,而高资源消耗的生产又导致了地球环境状况的恶化。环境危机的出现无不与这种浪费型、破坏型的传统生存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类现在每一年燃烧的矿物燃料就要自然界用100万年的时间才能形成。 对这种传统的高消耗生产方式和高消费生活方式,有识之士称其为“发展的失败”。具体地说,即正是传统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思维方式等几乎所有方面组成了威胁生态环境的社会惯性力量。因此,仅仅从其中一个方面入手,或是以为更新的技术本身就会解决这样的问题,或是寄希望于一套全新的发展战略,肯定是要失败的,问题远比这更深刻。事实上,许多生物学家、生态学家、技术专家,当然还有各方面的社会科学家都明确认识到,如果不对人类迄今所处的生存方式,或者说对整个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人类断难改弦更张。 (五)自由经济制度的弊端 大家知道,自由经济制度要求整个社会关系商品化,要求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自由买卖、自由竞争、自由贸易、自由经营。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其保障和鼓励,甚至放纵私人自由地无限制地从事各种创造财富的活动。然而,这些活动大多是以疯狂掠夺自然资源和严重污染环境为代价来获取其高额利润的。在这个制度下,人人只图急功近利,不顾长远后果。而正是这种对利润的贪婪导致了对大自然的严重破坏。 正如美国加雷特·哈丁(Garrett Hardin)博士于1968年发表的著名的“共有物的悲剧”(The Tragedy of Commons)中所指出的那样:设想有一片草原为共有物,每一个牧人都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地在此草原上放着他们的牧群,这种自由使用共有物的情况延续了好几个世纪,一直都没有碰上什么问题,终于有一天牧群的数量超过了草原的承载能力,这时共有物的悲剧就开始了,因为每个牧人都在追求最大的收益,草原则由于被超负荷放牧而承受能力逐渐降低,从而导致了草原彻底失去放牧能力,最终给全体牧人带来灾难。而自由市场经济制度亦存在这种弊端,其无内在目标和固定方向,仅仅服从于供需力量的调节。在这种经济体制下,某些人类的共有物(即共有资源),如空气、水等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物质基础,往往被少数人或集团用做换取个人或集团利益的牺牲品。 对此,美国著名学者巴里·康门勒(Barry Commoner)教授 曾指出:在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下,资金趋向于流向能在最短时间内产生最大收益的生产项目及其所属的企业。在这种体制下,投资实际上由公司决定。而公司作出选择的依据是收回投资和创造利润的周期的长短。它们当然选择周期短的。不幸的是,有利于环境的,同时从长远看经济效率更高的项目往往需要大量的初始投资,而且资金和利润的回收周期长,因此不可能在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下为投资者们所喜欢。因为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资金分配不可能自发地照顾环境质量所代表的社会效益。这就需要政府以“有形之手”加强对自由经济活动的干预、控制和调节,以克服自由经济“无形之手”所无法触及的个人权利的滥用和资源浪费之流弊,防止共有物悲剧的发生。 (六)政府行为的失范 如上所述,鉴于自由经济体制之流弊,亟需政府对之加以干预、控制和调节,以促使社会安全和公共福利的实现。这就使得如何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成为政府管理国家经济的重要内容。因此,这里的政府行为,是指政府在组织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过程中对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各种行为的总和。政府行为是政府制度或政府体制与政府官员之间交互作用的表现,因此政府行为的状况和特征主要取决于政府体制的合理与否和政府官员素质的高低这两方面的因素。由于政府行为有时也并非是绝对无误和有效的,而失范的政府行为往往会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为此,这里的政府行为失范,是指因政府体制上的弊端和政府官员行为失误对环境可能产生不良后果的总和。政府行为的失范主要表现在以下这几方面: 1、失误性的决策行为。由于受传统生存方式的影响,各国政府几乎都将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作为己任,并制定相应的政策与法律,以刺激经济的高速发展。比如,发达国家放纵人们的高消费和高物耗,而发展中国家则靠开发和出口自然资源来维持其国民收入。正是这种失误性的决策行为导致了全球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 2、短期行为。一些政府官员为了追求自己任期内的所谓“政绩”,往往不考虑长远的收益,不择手段地搞些急功近利的经济行为,结果加剧了生态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 3、片面化行为。这主要是指,在经济建设中,只是一味地追求国民生产总值(即GNP),而不顾环境利益的政府行为。 4、地域保护主义行为。这种行为把本地区、本国家的利益绝对化、最大化。比如,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一些工业发达国家以邻为壑,转嫁废气、液体或化学垃圾污染等等即是。 上述这些政府行为的失范危害甚大,它导致了资源的破坏、浪费、损害、流失,同时它对企业行为和公众行为也产生了严重的误导作用,而且它还极大地损害了子孙后代的利益。为此,有必要对政府的行为严加规范,使其切实承担起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义务和责任。参考资料: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大气变暖,水源变少等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气候变暖咯~  废弃污染咯~ 畸形~变异~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1                                                     人类为了生存所进行的资源及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完全必要的,但是所有开发和利用都应当从整个自然界,尤其是地球环境的生态系统,即所谓生物圈的平衡状况加以全面地和科学地考虑,然后再在保护自然环境、维持生态多样性的基础上,达到人和自然之间的协调。 当前,不但要加强和扩大那些具有原始性状,即受人类影响较少的生态系统,通过人为的保护和再建、使其维持原始的自然面貌,保持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的平衡,而且要重视人类在认识化学物质毒性问题上所取得的宝贵经验。对于各种比学物质,从生产到废弃的整个过程,都要考虑一个防止污染环境的安全措施,更应当寻求无污染的生产方法,制取无毒性的化学产品,显然,这是给化学工作者提出的一个更高、更难的任务。 我国宪法第二十六条已经明确指出:“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国家组织和鼓励植树造林,保护林木。”这样,在党和国家的重视和领导下,我们要大力宣传和普及“环保”知识、为创造一个无污染和公害、生态保持平衡和优美的环境而共同努力。 =================================== 怎样保护地球环境 地球爷爷您好,我们是一位同情并且关心您的一位小学生。我从电视上看了人类的所作所为极为痛心,您一直那么呵护我们不让外界有机可乘,但是人们仍然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地伤害您。虽然,我不能为您做出很大贡献,但是我们可以从自身做起,并呼吁同学们一起保护您。请您放心。下面我们就提了几点保护您的建议,不知可否: 1、不随地吐痰 2、保护地球上的生物 3、用完水及时关闭水笼头 4、多种花、草、树木把您打扮的更漂亮 5、保护臭氧层 6、不随便丢垃圾 7、垃圾分类 8、回收废电池 9、尽量不排放乌烟 10、不浪费纸张 《保护地球》演讲稿 朋友们: 当人类第一次离开地球,在太空遥望自己的家乡时,人们这才惊讶地发现,在目前已知的宇宙星体中,唯有我们人类的家园——地球,才是一颗蔚蓝色的星球。 生命意味着蔚蓝,而蔚蓝意味着生命;使地球上的一切生命能够得以生存的大气和水,也使我们的地球成为一颗蔚蓝色的星体,一颗充满生命的星体。不过,大自然在人类面前,有时也会变的光怪陆离,越来越难以驾驭了。 从加利福尼亚的暴风雪到孟加拉平原的大洪水,从席卷地中海沿岸的高温热流到持续多年不肯缓解的非洲高原的大面积干旱,地球仿佛在发疟疾似地颤抖,人类竟然也像倒退了一万年似的束手无策。 如果说,人类受到大自然的威胁,这多少有点“无可奈何花落去”之哀叹;那么人类去“威胁”大自然,这岂不是莫大的罪过?曾经是中亚地区最大水域之一的罗布泊湖,在本世纪*0年代还是一个大湖,但是到了*0年代,一湖汪汪之水已被可怕的满地鸟尸所代替,难怪彭加木找不到水!又如,被誉为“华北明珠”的白洋淀在****年的春夏之际再次干涸,波光粼粼的水面从此不见,白洋淀底黄沙朝天。这种人为造成的后果,怎不叫人痛惜?在对大自然的索取与探索中,作为“征服者”的人类,还未来得及欢庆自己的胜利,大自然就已经作出无情的报复。 “只有一个地球”,这是****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上提出的一个响亮口号,去年世界的“环发”会议,各国首脑再次呼吁人们注意: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朋友们,听到这里,大家应该猛醒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再不要让大量的森林被砍伐,植被遭破坏,水土遭流失。地球,美好的家园,谁不想那蔚蓝色的海风化为雨水,重新滋润那片干涸的湖泊和干裂的土地,谁不想那清新的空气迎面吹拂,叠翠的山峦、明净的河水、蔚蓝的天空永远向人类展示勃勃生机。 自古以来,从夏禹治水到今天三峡工程的筹建,从女娲补天到营造绿色*城,这一切无不体现了中国人民保护大自然、改造大自然的雄心大略。朋友们,我们也应该踊跃加入“环保”的行列,积极行动起来,为让那一片蓝天永远保持蔚蓝,让大自然的森林永远郁郁葱葱,让碧波荡漾的河水永远明净……努力吧! 朋友们,让我们都永远记住:人类,仅有一个地球!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利益关系。自然以它的过程、力量影响社会,直接、间接地由它自身或在人的参与下对社会发生作用。人的生存资料不是从自然界现成得到的,而是通过改造自然对象的活动来获得。人由于受自身的认识能力和社会条件的限制,造成人与自然之间的冲突,人类应该调节自身行为,积极寻找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法和途径,使自然界能长久、充分地为人类的文明进步服务。 2长期以来,人们都把道德认识与调节的范围局限在人与人或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增强了人类影响自然的能力,使人与自然的冲突空前尖锐起来。因此,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各国都在日益重视一个新的道德课题——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理,探讨新技术革命条件下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价值,对于我们把握人类道德发展的新趋势,提高我国人民的道德素养,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人与自然关系道德价值的现实基础 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价值,是指人们在处理与自然关系问题上人的意识和行为具有的道德意义。从根本上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之所以具有道德价值,反映并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之所以有产生和发展的必要和可能,是根源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关系。 唯物史观认为,“自然”这一概念有两个基本含义:广义上是指万物,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世界,与物质、宇宙同属一个概念;狭义上是指与人及人类社会相对应的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自然物质条件。“人”这一概念,是指处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进行实践活动的具体的人及人的总体“人类”。人既是“自然的直接存在物”,又是“社会的存在”物,我们是从这两者的统一,并着重从人的社会属性来探讨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价值的。 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关系表现在哪里呢? 第一,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必须与自然界进行物质能量交换。“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自己的自然界,就不是自然存在物,就不能参加自然界的生活”①。而人要与自然界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就必须服从自然规律,在自然界中确定自己的恰当位置。 第二,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影响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条件中,不论是对整个人类历史发生永久作用的自然因素(如宇宙现象、地理、气候和生态平衡等),还是在人类历史的不同时期以不同的效能发生作用的自然因素(如矿产、燃料、水资源等),都对人类的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起着重要作用。自然条件首先是以它的过程、现象、力量来影响社会,直接间接地由它们本身或在人的参与下对社会发生作用,自然界为人类的生产劳动和文明进步提供所需要的资源,保证社会能够长期存在和发展。在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中,积极的方面永远是人,是人以自己的活动决定着这种相互关系的性质。例如,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正按照自己的目的越来越有效地利用太阳能、引力、潮水涨落等,对矿产、燃料、动植物资源的利用程度越来越高。社会的进步是与社会对自然现象利用的不断增加相联系的。但是,这本身也就增加了人对自然条件(如储藏的煤、石油、金属、保存完整的生物层等等)的依赖。因而,在社会进步的条件下,人们能更加清醒地意识到自然环境,如生态平衡、自然资源等,对人类社会长久存在和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离开这些必要的自然条件,人类社会便无法生存和发展。 第三,人通过自己的劳动与自然界发生联系,并协调与自然的关系。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首先必须能够生活,而为了生活必须进行物质生产劳动来满足自己的衣食住行等需要。人类是从自然界获得自己生存资料的。不过许多重要的资料不是从自然界现成得到的,必须以改造自然对象的活动,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来获得。因而,生产劳动是人作用于自然界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影响和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 但是,人们在具体条件下的生产劳动,由于受自身的认识能力和社会条件的限制,往往存在着只顾追求眼前利益,忽视人类长久利益,盲目损坏和浪费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造成人与自然之间的冲突。当代社会人与自然冲突的情况就证明了这一点。这就要求人们在生产劳动,乃至全部社会生活中,应当有意识地控制自己对待自然的盲目行为。牢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明确提出过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要进行“合理调节”的重要思想:“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把它置于他们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交换。” 人与自然的利益关系,不仅表现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且表现为人类通过劳动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促进人类与自然界的互补。人类的生产劳动,创造了“人化自然”,推动了自然界的进化,这种进化又反过来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但是,不论人类社会进步到什么程度,科学技术发展到什么程度,人类必须保护或再现人的生命所需要的多样化的自然条件,必须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这就要求我们合理调节人类自身对待自然的态度和行为。在社会生活中,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加以“合理调节”的方式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道德调节。“人—自然”道德就是在上述人与自然关系与人类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在人类生产力还不十分发达的情况下,人们对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的利益关系的认识具有历史的局限性,对“人—自然”道德还处在比较零碎的、朦胧的认识中。 20世纪以来,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大大提高了人类的生产能力,人的活动范围和影响自然的能力空前扩大了,促进了人与自然之间利益关系的深化,使“人-自然”道德最终形成。当代科学技术革命时代的到来,把以往人与自然之间潜在的利益关系更充分地显露出来,赋予人们对人与自然、劳动与道德、科学与伦理的关系以全新的目光,使人们更自觉地认识到,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一种新的和谐关系的迫切性,从而把道德调节的范围扩大到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人与自然关系道德的特点和社会职能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积极的、占主导方面的是人。道德活动的主体是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具有合理调节相互关系的全部责任和义务。在人与自然发生冲突时,人类不能把责任推给没有知觉、没有灵性的自然界,只能发挥人特有的主观能动性,用积极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寻找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法和途径。 由于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是社会道德的一部分,它如同整个道德一样,受社会精神生产一般规律的支配,使处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自然”道德观念,受一定社会经济、文化条件的制约,从而使人们的“人—自然”道德观念受到一定的社会或阶级利益的羁绊。但是,“人—自然”道德毕竟与一般社会道德或阶级道德有区别,它比现有一切其他社会道德更具有人类共同性。第一,它合理调节人类自身的行为,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当今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共同道德责任。第二,“人-自然”道德所反映的现实关系,是人类在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过程中,人与自然发生冲突并加以调节的反映。第三,“人-自然”道德所反映的现实关系,要人们调节和维护的是“人类共同利益”。 “人—自然”道德的人类共同性,不仅表现在它所反映的人与自然关系中人类共同利益上,而且具体表现在它的共同道德准则、规范、戒律上。在“人-自然”道德准则、规范的共同性中,体现了人类在认识自然规律基础上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生存智慧”。“人-自然”道德是人类用精神的形式认识和把握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方法,反映了人类认识和改造人与自然关系的智慧。“人-自然”道德总是从个人对他人、个人对社会整体的责任和利益关系,来认识人与自然交往过程中的利益关系和对人们行为的特定要求,并借助于一定道德观念来表达认识的成果。在这个过程中,人与自然交往的社会实践是“人-自然”道德认识职能的基础。“人-自然”道德的确立,把人与自然交往中的行为,区分为有利的和有害的、善的和恶的、应该的和不应该的。“人-自然”道德从实践的意义上帮助人们认识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和价值,以选择正确的行为和文明发展的道路,一个人认识了“人-自然”道德的合理性 ,就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是非作出正确的判断,并按照从善避恶的原则,在自己的实践中为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和完善的自我人格而努力。 “人—自然”道德调节职能的实现,需要社会的整体活动,更需要社会个体的活动,并通过社会和个人的努力,成为人们的内心信念和外在行为。“人-自然”道德调节职能是通过社会舆论和人们的内心信念以及传统习惯的力量来实现的。社会舆论是影响和调节人们对待自然行为的外在力量,它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鼓励或抑制人的行为方向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一个人的行为符合“人-自然”道德的要求,有益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发展时,社会舆论就会激励他保持和发扬这种行为;反之他的行为就会受到来自社会乃至全世界的批评和谴责,促使其纠正不道德的行为,重新认识和选择合乎道德要求的行为,从而实现调节职能。人们在与自然交往中形成的内在道德信念,是基于个人对道德义务真诚的信服和强烈的责任感。个人深刻的道德认识, 灼热的道德情感,顽强的道德意志铸成的比较稳固的道德信念,是人们在与自然交往中据以进行道德行为选择的内在动力,也是人们在生产劳动和社会活动中,评价自己和他人对待自然行为善恶的尺度。 “人—自然”道德还具有教育激励的职能,它能通过“人-自然”道德的教育、评价、激励等方式,树立人与自然交往的行为标准和理想人格范型,形成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社会道德风尚,培养人们在与自然交往中应有的道德意识、行为和品质。“人-自然”道德的教育激励职能,是在对人们对待自然的行为态度进行调节的过程中实现的。其目标,是使人们在与自然的交往中,超越自私或浅近的视野,以社会集体和全人类的长远利益判断行为价值,作出合理而高尚的自我选择。 “人—自然”道德的教育激励作用,在于它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唤醒并引起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育人们懂得什么是善德,什么是恶行,什么是有害的,什么是有益的,分清是非美丑,自觉按照一定的善恶标准来调节自己的行为。充分发挥“人-自然”道德的教育激励作用,有利于使人们扬善弃恶,积善成德,自觉成为大自然的善良公民。? 三、保护大自然是人类共同的道德责任 热爱大自然,保护自然环境,是人们处理与自然关系过程中应当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 第一,热爱大自然,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自然界一切对人类社会生活有益的存在物,如山川草木、飞禽走兽、大地河流、空气给养、物蓄矿产等等,都是维护人类“生命圈”的重要资源。对大自然的热爱,实质上是对人类生命本身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爱护,实质上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爱护。 第二,爱惜动植物,保护生态平衡。人类只有保证地球上的其他生物能生存和发展,才能保证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旦地球上的动植物遭到盲目的毁损,人类就会失去维护生命所必需的物质交换对象和自然环境。 第三,优化生产方法,防止环境污染。为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必须克服在生产中急功近利、只顾追求眼前利益而不考虑环境污染给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的不道德行为。我们应当运用一切科学技术和工艺手段,努力减少并制止对环境污染。 第四,发展科学技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科学技术,并在正确的价值观念的指导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一项带根本性的使命。为了使人类社会持续向前发展,要求人们在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劳动中尽可能节约自然资源,特别是合理利用那些“不可再生产的资源”(如煤、石油、金属、矿藏等)。 人类社会正处在一个更高发展阶段的开端。面对人与自然的冲突,人们不应我行我素,也不必悲观失望。人类的未来,取决于人类自身的选择。道德,是人类文化和智慧的结晶,是人们走向更高文明殿堂的精神阶梯。在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道德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人—自然”道德的使命,是以自己的精神-实践手段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使自然界能够长久地、充分地、尽可能完善地为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服务。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人原本就是生物,所以他必然存在于生物链中,是生物链中的一个单位,所以他与所有生物都有密切的关系! 生物链指的是:由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互相提供食物而形成的相互依存的链条关系。 这种关系在大自然中很容易看到。比如:有树的地方常有鸟,有花草的地方常有昆虫。植物、昆虫、鸟和其它生物靠生物链而联系在一起,相互依赖而共存亡。 生物链的例子常常就在我们身边,而且使人类受益非浅。比如:植物长出的叶和果为昆虫提供了食物,昆虫成为鸟的食物源,有了鸟,才会有鹰和蛇,有了鹰和蛇,鼠类才不会成灾……。当动物的粪便和尸体回归土壤后,土壤中的微生物会把它们分解成简单化合物,为植物提供养分,使其长出新的叶和果。就这样,生物链建立了自然界物质的健康循环。 生物链也可以理解为自然界中的食物链,它形成了大自然中&一物降一物&的现象,维系着物种间天然的数量平衡。 人类与大自然也通过食物链而连接着。人的食物主要来自植物和动物。而动植物是从自然环境中得到营养才生长而成的。如果这些动植物含有了来自环境污染的成分,人吃了就有危险。拿水产鱼类来说,如果自然界有了汞的污染,而土壤中的有些微生物可以把汞转变成有机汞,鱼类吃了这样的微生物就会把有机汞储存在身体中,而人吃了这样的鱼,汞就会进入人的神经细胞中,人就会得可怕的水俣病。水俣病是人类污染环境,而污染物最终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并严重伤害人的健康的最典型的例子。 从生态学的角度看 自然界有相对平衡的生物链,即使被人类改造过的,如城市、乡村,甚至农田 在较长一段时间里,不去人为进行干涉、破坏,生物链也会逐渐趋于平衡。 而且保持一定相对时间。 基于以上理论,烟台流浪猫数量看似确实很多,但是近一段时间应该还是处于生物链 相对平衡时期,猫有比较好的生存环境,繁殖条件,食物来源(包括鼠类、以及人提供的 食物)等。 这样的平衡没有必要进行人为的干涉、破坏(从自然界的角度讲,应该是“没有权利”)。 而且如果恶意破坏,可能造成生物链断裂,会出现一些恶性后果。 这也是所谓“顺应天意”、“顺其自然”。 生物多样性的好处: 生物界为人类提供了食物、纤维、木材、药材和多种工业原料,提供了保持土壤肥力、保障水质以及调节气候等生态服务功能,它关系着人类的安康福祉和文化完整性。生物多样性包括了3个部分。第一是生物,包括它所携带的基因。第二是生物在自然界不是孤立存在的,要和周围环境发生非常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叫做生态系统,也可以叫生态复合体,包括生态系统和景观。第三是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这些单位是活的东西,靠能量流动、养分循环、水分循环等各种生态过程来维持,如果这些过程停止了,那这个单位就停止了。 其实,生物多样性在过去几百万年、几千万年以前就开始存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副主任、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副所长马克平研究员指出,生物多样性价值非常大,一是直接价值,如食物、药物、工业原料等;二是间接价值,间接价值经常被我们忽视,比如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等。 我们往往没有注意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最近几年人们才开始重视这个问题。1997年《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对全球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服务功能进行了评估,从数量上反映了一个定性的结论。每年全球的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服务折合成经济价值是多少?结论是33万亿美元,而每年全球的GDP加起来大约是18万亿美元。1998年美国总统的科学顾问团做了一个报告《与生命为伍》,内容是生物多样性在生物经济发展过程当中的作用。这个报告提出一个概念——生物多样性是支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活资本。 为什么生物多样性近年才开始重视?因为目前生物多样性受到了严重的威胁。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现在物种的灭绝速度要比自然的灭绝速度快100倍甚至1000倍,这个速度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过去在地质历史上已经出现了5次生物的大灭绝,包括大家比较熟悉的恐龙大灭绝,科学家们认为,目前我们正处于第六次生物大灭绝时期。 保护物种最好是保护其生存环境 单纯的保护物种,最后还是会归于失败。保护物种的最好方法还是保护生存环境。 物种灭绝问题牵涉到物种与生物群落的关系问题。生态系统是物种在自然界长期存在下去的基本单元,如果仅仅保护物种的话,实际上不容易把这个物种长期保存下来;只有把生存环境保护下来,才能把这个物种保护下来。 马克平举了美国生物圈2号的例子,“美国建于亚利桑那州图森市以北沙漠中的生物圈2号是一座微型闭式人工生态系统,地球本身称作生物圈1号。美国的科学家觉得以其对生态系统的了解已经足以构建一个人工的生态系统,就搞了这个生物圈2号,计算出植物固定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速度,看种多少不同植被,产生多少氧气,使整个生物圈的空气里不同气体成分的比例和现在自然当中的空气比例是相近的,有8个科学家在里面呆了21个月,最后失败了。这说明人类还是没有对生态系统的规律认识得很清楚,还不足以重新构建一个生态系统。从另外一个方面也说明我们要保护物种,只能保护它所生存的那个生态系统”。 实际上,人类尚不知道物种需要的最好条件是什么,因为生态系统很复杂,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关系,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能量、养分循环等很多方面,包括信息的传递,我们现在的知识还是很有限。 开始人们习惯于把物种搬出来进行保护,后来发现,最有效的办法还是建立自然保护区,不仅是保护物种,更重要的是保护生存环境。 自然保护区应提升质量 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最有效的方式,截至2004年底,我们国家已经建了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2194个,占国土面积14.8%。马克平指出,我国自然保护区数量上绝对没问题,但质量还需提升。 几乎跑过中国所有自然保护区的马克平很了解中国自然保护区的现状,“国家保护区相对来讲好一些,一些地方保护区都存在问题。一些已经建立了20年的省级保护区,现在连边界都没有了。连边界都不知道在哪儿,你怎么去管理呢?很多县级和县级以下的保护区光有一个名字,有一个牌子,没有管理人员。我认为我们应该高度重视自然保护区的质量,保护区的发展要从数量型转变成质量型,不要盲目追求数量增加多少,覆盖的面积增加多少”。 另一位专家将伤害自然保护区的人总结为两类:“穷人”和“富人”。“穷人”是当地政府或者当地居民。对于贫穷的农民们来说,青山绿水当不得馍吃,任何过上好日子的机会都是难以拒绝的诱惑。在甘家湖白梭梭自然保护区,农民们盗采药材,不放过每一株,把保护区挖得千疮百孔。严格意义上,贫穷,而非贫穷者,是自然保护区的敌人。“富人”往往是外来的财团或者公司。他们对保护区的侵占往往一占就是50年、70年。他们往往以利益最大化为目的,进行掠夺性的开发。 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是生态保护成效跟经济发展程度紧密相关。广东、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自然保护区所需经费全部纳入了省级财政预算,生态保护较好。而在西部地区,除一处国家级保护区由中央财政统管外,其他全归属于地方,生态保护能力相对薄弱。 发展中国家遗传资源大量流失 在联合国于1972年讨论人类生存环境之前,国际法及国际条约中没有出现关于遗传资源的归属原则,遗传资源被视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因为遗传资源的取得与利用只需要采集少量的样品即可,所以遗传资源有一个不同于石油和其他矿物资源的特点,那就是可以很容易地被无偿取得。各个跨国公司、研究机构免费地从各个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收集遗传资源,例如上世纪60年代的绿色革命中,植物遗传资源就被免费地用于繁育新的作物品种。 多年从事生物科学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工作的国家环保总局南京环科所研究员薛达元毫不客气地指出,发达国家以利用遗传资源的技术被私人公司掌握开发、有知识产权保护为借口,在从发展中国家获取遗传资源的同时,并没有优先转让利用遗传资源的技术给发展中国家。 为保护自身丰富的生物基因资源,一些发展中国家已经或正在采取相应的措施。印度是拥有丰富生物遗传资源多样性和自然多样性的国家之一,在保护本国的基因资源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在美国授予水稻技术公司一项“巴斯马蒂”的大米专利后,印度政府认为水稻技术公司对“巴斯马蒂”大米申请专利是对其传统知识的侵犯,表示要对该项专利进行起诉。因为“巴斯马蒂”大米特指印度北方各州和巴基斯坦部分地区的农民许多世纪以来所种植的一种水稻产品。 中国拥有十分丰富的基因资源,是全球生物多样性大国之一,拥有陆地生态系统599个类型,有高等植物32800 种,特有高等植物17300种;脊椎动物6300多种,特有物种667个;有56 个民族13亿人口,特别是有些长期与世隔绝的地方保留了同质性极好的人群,具有极大的遗传学研究价值。这些丰富的资源是我国发展生物技术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如何保护自己国家丰富的生物基因资源不被发达国家掠夺,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 1998年由我国科技部和卫生部共同制定的《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暂行办法》,这也是中国出台的第一部有关遗传资源保护的法规。 中国生物多样性面临危机 国家环保总局自然生态司司长万本太介绍,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中国物种多样性高度丰富,大约有高等植物3万多种。生物物种特有性高,拥有大量特有的物种和孑遗物种,大熊猫、白鳍豚、水杉、银杉等。生物区系起源古老,如晚古生代的松杉类植物,中国占世界现存7科中的6科。经济物种丰富,药用植物11000多种,原产我国的重要观赏花卉超过2238种。 中国的生物多样性正受到非常严重的威胁,马克平指出,用《国际濒危动植物物种贸易公约》这个指标来衡量的话,“公约当时列了640个种,在中国可以找到156个,比例非常高。约有200个物种已经灭绝;约有5000种植物在近年内已处于濒危状态;约有398种脊椎动物也处在濒危状态。另外中国的生态系统有40%处于非常严重的退化状态,各种开发建设的人为破坏仍在继续,物种生存面临威胁;外来入侵物种危害日益严重,生物安全管理亟待加强;生物遗传资源流失问题突出,保护和管理不到位;西部地区生物多样性急需采取抢救性保护措施。” 马克平分析说,其中有两个中国国情是值得大家关注的。第一,中国的人口多,而且有70%左右在农村,对生物多样性的依赖比较大。第二,中国是近年来少数几个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经济发展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员钱迎倩认为,要想解决目前生物多样性破坏严重的问题,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他身体力行,退休后就加入了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到处宣讲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促进公众保护生物多样性理念的提升。他还提出既要教育青少年,也要改变成年人特别是领导的观念。“不仅仅是中小学生,更重要的是给各级干部、领导讲,他们手中握有权力,如果更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解决起来会更有效果。” 生物的生活环境太多,我只能列举几个了。 人:适应能力较广的动物,由于其大脑发达,所以能借助发明的东西来扩大自己的适应能力。生活于-30摄氏度至50摄氏度的环境里。 老鼠:生活在渠道、垃圾堆等容易找到食物,以及硬物磨牙的地方里。 水稻:适应于炎热的环境。所以,水稻是许多温热带人民的主食。 蚯蚓:由于使用皮肤呼吸,所以要生活在潮湿的泥土里。 蚂蚁:群居生活的动物,必须生活在离地高、干燥的环境里,如树上、墙上。 小麦:小麦是北方人民的主食,北方气候干燥,所以小麦生活在旱地里。 狮子:生活在非洲的热带草原上,那里有野马、野牛等食物。 蟑螂:生活在厨房里,那里的食物、调味品都是蟑螂的食物。 蛔虫:是一种寄生虫,寄生在人的肠道里。 蚊子:生活在有积水的环境,因为蚊子的幼虫孑孓在水中出生,雄蚊在水中找食物。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一)环境危机的全球化 一般来说,以往环境危机影响的范围,危害的对象或产生的后果,主要集中于污染源附近或特定的生态环境里,呈现出局部性和区域性的特征,对全球环境的影响不是太大。而当前环境危机则超越了国界,表现为全球化的特征:比如,最为世人关注的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等,其影响范围不但集中于人类居住的地球陆地表面和低层大气空间,而且涉及到高空、海洋。又如,一个国家的大气污染,特别是二氧化硫排放量过大,可能导致相邻国家或地区受到酸雨的危害。再如,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不断升高,几乎对所有国家和地区,尤其是沿海国家和地区将造成毁灭性灾害。 (二)环境危机的综合化 我们知道,直到本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最关心的环境危机还是“三废”污染及其对健康的危害。但是,当前环境危机已经远远超出了这一范畴而涉及到人类生存环境的各个方面,包括森林锐减、草原退化、沙漠扩展、土壤侵蚀、城市拥挤等诸多领域,从而呈现出综合化的特征。 (三)环境危机的高技术化 众所周知,原子弹、导弹的试验,核反应堆的使用及其事故,以及电磁辐射等对环境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比如,日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第四号反应堆发生爆炸的核污染事件,就造成31人当场死亡,273人受到放射性伤害,13万居民紧急疏散。据乌克兰估计,这场灾难的强度相当于广岛原子弹的500倍。事故产生的放射性尘埃随风飘散,使欧洲许多国家受害,估计受害人数不少于30万人。跟踪调查表明,此后十多年,又有5000多人因受核辐射患病死亡,其中60%是受害者因无法忍受核辐射的痛苦而自杀的。另外,还有3万多人落下了终身的残疾。可见,当前环境危机的高技术化特征真可谓触目惊心! (四)环境危机的极限化 一些科学家认为,当前人类生存的环境已达到地球支持生命能力的极限。其表现为环境污染加剧,它既包括常见由于各种有害化学物质造成的对大气、水体、土壤、植物的污染及其对人体造成的健康影响,也包括一些本身并非直接有毒,如CFC、二氧化碳等物质,但它们的存在会对全球气候及环境造成诸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等严重全球性环境危机;其还表现为可再生资源的破坏,它既包括生物类(森林、生物物种)和非生物性的资源(土地、水)破坏,也包括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使用,还包括各种化石燃料及矿物的耗损;其也表现为其他一些人类尚未发现的环境危机。有鉴于此,哥德兰特教授特别强调:“目前人类经济直接或间接使用的光合作用的初级净产量已达40%。这已是一个危险的水平”; 在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全球土地退化面积中,目前人类农业用地中的土地退化面积(包括沙漠化、侵蚀和盐渍化)已达到35%。事实上,当前的环境危机,都从不同层次,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你看2012这部片就知道了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森林资源 破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