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英雄纪念碑介绍课文中为什么插说建造过程

答案:略提示:
  “三年以来”是指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年最后三年的解放战争时期;“三十年以来”是指从“五四运动”至1949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整个历史时期;“一千八百四十年”是指1840年,这一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由此标志着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由此可以知道,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的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特别是三年解放战争时期,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百分学生作业本 课时3练1册 七年级语文(下)下册 苏教课标版 苏教课标版
阅读理解。
  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了。我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瞻仰了这座巍峨、雄伟、庄严的纪念碑。
  我从东长安街向天安门广场走去,未进入广场就望见纪念碑。它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南部,和天安门遥遥相对,在远处就可以看到毛主席亲笔题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个金色大字。我越过广场,踏着橘黄色花岗石石道,徐徐走到纪念碑台阶前,从近处仔细瞻仰纪念碑。
1.解释下列词语。
落成: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体现纪念碑总体特征的三个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比喻句是________。
4.表明作者行踪顺序的动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刘潭实验学校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与欣赏。
  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了。我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瞻仰了这座巍峨、雄伟、庄严的纪念碑。
  我从东长安街向天安门广场走去,未进入广场就望见纪念碑。它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南部,和天安门遥遥相对,在远处就可以看到毛主席亲笔题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个金色大字。我越过广场,踏着橘黄色花岗石石道,徐徐走到纪念碑台阶前,从近处仔细瞻仰纪念碑。
  这座纪念碑是根据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决议兴建的。当天傍晚,毛主席率领全体政协委员为纪念碑举行了庄严隆重的奠基礼,毛主席亲自执锨铲土,为纪念碑奠定基石。从1952年8月1日动工兴建以来,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热情支援和关怀。这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一座纪念碑,从地面到碑顶高达37.94米,有10层楼那么高,比纪念碑对面的天安门还高4.24米。纪念碑是用17000块坚硬的花岗石和洁白的汉白玉砌成的。它象征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标志着全国人民对先烈的怀念。
(节选自周定舫《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1、结合选文,说说语段是如何体现人民英雄纪念碑“庄严”这一特点的?
答:________________
2、选文划线句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问答题
阅读下列语段,做后面的题目。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1、这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由________亲自起草、________亲笔书写。 2、碑文内容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年以来”指的是____________,“三十年以来”指的是____________,“一千八百四十年”指的是____________。 4、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出“历次斗争”中的几个著名战例。(至少写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理解。  人民英雄纪念碑&&甲&&了。我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瞻仰了这座________的纪念碑。  我从东长安街向天安门广场走去,未进入广场就望见纪念碑。它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南部①,和天安门遥遥相对,在远处就可以看到毛主席亲笔题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个金色大字。我越过广场,踏着橘黄色花岗石石道,&&乙&&走到纪念碑台阶前,从近处仔细瞻仰纪念碑。  这座纪念碑是根据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决议兴建的。当天傍晚,毛主席率领全体政协委员为纪念碑举行了庄严隆重的奠基礼,毛主席亲自执锨铲土,为纪念碑奠定基石。从日动工兴建以来,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热情支援和关怀。这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一座纪念碑,从地面到碑顶高达37.94米,有10层楼那么高,比纪念碑对面的天安门还高4.24米②。纪念碑是用17000块坚硬的花岗石和洁白的汉白玉砌成的。它象征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在文中的横线上补全课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中甲、乙两处应填的词语是(&&&&) A.甲:落成&&乙:慢慢 B.甲:竣工&&乙:徐徐 C.甲:竣工&&乙:慢慢 D.甲:落成&&乙:徐徐 3.画线的①句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突出了纪念碑的________________。4.从选段第二节可以知道纪念碑在天安门的________(位置)。5.选段第二节、第三节表明作者是按________顺序介绍的。6.介绍用料、质地,并说明其象征意义,突出了纪念碑的________。 7.画线句②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突出了纪念碑的________。 8.选段为什么要插说建造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十一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中 表示 从现在往上推算的词语有哪些,
不如这样TA81
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十一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学设计一、字词教学
周定舫fǎng
梭镖suōbiāo
丰功伟绩jì
①矗立:高大而笔直地挺立.
②永垂不朽:指光辉的事业和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磨灭.朽:磨灭.
③慷慨激昂:充满正气,精神振奋,情绪激动、高昂.
④丰功伟绩:伟大的功绩.丰,多、盛.
⑤遥遥相对:远远地相互对着.遥遥:形容距离远.
⑥风起云涌:比喻新生事物不断出现,势不可挡.涌,升起,冒出.二、解题
日,“人民英雄纪念碑”刚刚建成而尚未揭幕,全国人民殷切希望及时了解这座纪念碑的有关情况,新华社记者周定舫为此瞻仰了纪念碑,听取了工地负责人贾国卿同志的介绍,写下了此文.本文最早发表在日的《人民日报》上,后收入散文特写集《北京在前进》一书中.
正标题“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八个大字是纪念碑上的题词,以此为题,表明了作者要歌颂的对象,揭示了全文的中心意思.
副标题“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表明本文的说明对象.
——这是一篇说明文.三、理清写作思路
找出文中表明“瞻仰”活动的词语,给文章划分段落层次.
第一部分(§1)点题开头,总领全文.
第二部分(§2—§10)介绍纪念碑的位置、兴建经过、碑的构造、题字、碑文以及10幅浮雕.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可分为三个层次.
1(§2、3)介绍纪念碑的位置、环境、兴建经过、规模和质料.
2(§4、5)介绍纪念碑的结构、题字、碑文、装饰与造型等.
3(§6—§10)依次介绍大碑座四周的10幅浮雕.
第三部分(§11)抒写瞻仰后的深切感受,呼应标题和开头.四、内容理解
第一部分,哪些词语表现了纪念碑的特征?
巍峨、雄伟、庄严.
1.课文第三段为什么插入介绍建造过程?
介绍建造过程的一段插说,既是介绍纪念碑的有机组成部分,又反映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全国人民在取得革命胜利以后,对兴建纪念碑的高度关怀和重视,突出了纪念碑的伟大意义.
2.碑文中“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一千八百四十年”的含义是什么?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的是哪些英雄?(练习一)
“三年以来”是指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1946年至1949年最后三年的解放战争时期;“三十年以来”是指从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整个历史时期;“一千八百四十年”是指1840年,这一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由此标志着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由此可以知道,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的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特别是三年解放战争时期,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
3.如何理解碑身东西两侧上部的“装饰花纹”和小碑座“大花圈”由牡丹花、荷花、菊花等组成的象征意义?
红星、旗帜,是革命者的重要标志.松柏,自古以来人们就赞美它们不畏风暴严寒,傲视霜雪冰雹,四季常青、生机勃勃的品性.因此,红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装饰花纹,“象征着革命先烈们的精神万年长存”.
牡丹,花大色艳,富丽堂皇,是我国的名贵特产花卉,号称“花中之王”“国色天香”.许多世纪以来,我国人民就把牡丹视为富丽繁荣(高贵)的象征.荷花,又名莲花,自从宋代周敦颐赞美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后,荷花便赢得了“花中君子”的美誉,为世人所推崇,并作为虚心正直,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纯洁)的象征.菊花,也是自古以来我国人们喜爱的花卉,古往今来,多少人钦佩赞美它,菊花以其傲霜和耐寒的品格赢得了美誉.因此,小碑座四周雕刻着的牡丹花、荷花、菊花等组成的八个大花圈,“象征着品质高贵、纯洁和坚韧”.
△预习练习二五、布置作业(二)一、复习提问
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的是哪些英雄?二、学习“10幅浮雕”
1.对照碑文中的时间,给10幅浮雕分类;研究课文,思考设计者为什么要选择这8个历史事件.由此说说为什么要建造这座纪念碑.(练习二)
第一类: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销毁鸦片烟
表现中国人民反帝的坚强决心
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结束了封建帝制
第二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点
促使大革命风暴爆发
八一南昌起义
打响了武装斗争第一枪
敌后游击战
打击日本侵略者
第三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的解放战争时期
胜利渡长江
解放全中国
建造这座纪念碑,其目的正如作者所说:让“人们从这里可以了解到中国革命所经过的艰苦道路,先烈们的光辉业绩,中国人民为了取得自由、解放而付出的巨大代价”.
2.课文介绍这10幅浮雕,分别采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名称——画面/意义——意义/画面)
有的先介绍画面的情景,再点明其历史意义,如“武昌起义”“五卅运动”等;有的先指明其历史意义,再描述画面,如“五四运动”等.
这样写,笔法灵活,富于变化,增强了表达的效果.
3.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这10幅浮雕的?
写浮雕时,作者按由东到南到西最后到北的空间顺序,正好同浮雕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相一致,线索十分清楚.三、总结课文
提问:课文三次提到毛泽东亲笔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有什么作用?
这八个大字是对人民英雄丰功伟绩和革命精神的高度赞扬,概括了建立这座纪念碑的伟大意义,体现了这座纪念碑的主题.写作特点
1.理解记叙与说明的区别及说明这种表达方式的特点.
记叙是叙说人物经历、活动过程或事物发展变化的一种表达方式.例如课文第2段中交代作者参观纪念碑的行踪的文字,用的就是记叙的表达方式.
说明是介绍事物,解说事理的一种表达方式.以课文第4段为例:“碑身四周围绕着双层汉白玉栏杆,……这是毛主席亲自起草、周总理亲笔书写的碑文.……”这段文字具体介绍了纪念碑的栏杆、石碑的重量、高度及题字和碑文,用的是说明的表达方式.
从以上对记叙与说明的介绍,我们不难看出记叙与说明的区别:前者重在具体地叙说人物的活动和经历的事情,事物发展变化的情况;后者重在概要地介绍和解说事物或事理,给人以知识.
2.试述本文的说明顺序.
全文采用了以瞻仰者本人的活动顺序为主,以纪念碑的方位顺序为辅,兼顾其他顺序来组织材料的方法.
写纪念碑结构时,按台阶-碑身-碑座的顺序.写碑身时,采用正面-背面-碑身东西两侧上部-小碑座的四周-碑顶的说明顺序,先主后次更好地表述了中心意思.
写浮雕时,作者按由东到南到西最后到北的空间顺序,正好同浮雕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相一致,线索十分清楚.
总之,本文既有由远及近,由外围到中央的空间的顺序,又有时空结合的从东到南到西到北的方位顺序,和由近代到现代的时间顺序,还有从主到次,从整体到局部的逻辑顺序,层次清晰,主次分明.
3.本文语言准确的特点是如何体现的?
语言准确是指用最恰当的词句,把事物或事理的实际情况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本文语言准确性主要表现在下面三点:
第一,指代部位的词或短语和方位词使用准确.
如“往南转到碑身的后面,看到的是1911年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庄严画面.”文中交代了纪念碑的北面为正面.这里用“往南”点明了“武昌起义”“庄严画面”所在的方位,用“转到碑身的后面”和纪念碑北面为下面呼应,进一步准确地点明了其位置.
第二,用表示时间、范围或程度等修饰、限制的词语,使意思的表达更确切.
例如:“这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一座纪念碑,从地面到碑顶高达37.94米,有10层楼那么高,比纪念碑对面的天安门还高4.24米.”
在“纪念碑”前用“中国”表示范围,用“自古以来”表示时间,用“最大”表示程度.通过这一连串表示修饰、限制的词语,十分准确地说明了这座纪念碑的特点.
△作者为了说明纪念碑的高度,准确地运用了一些表数量的词语.请把这些词语画出来,说说它们的表达作用.(练习三)
作者运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使人们对“37.94米”到底有多高有了一个具体的感觉.10层大楼大家都见到过的,天安门就在纪念碑的对面,大家都很熟悉,一比较就可以想见纪念碑确实很高,从而突出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巍峨、雄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水中的沙的日志
人民英雄纪念碑几时建成的?为什么要建?
热1已有 101 次阅读&
人民英雄纪念碑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作出决议,在天安门广场兴建人民英雄纪念碑。1951年国庆,在征集的200多幅设计方案中,决定以梁思成的设计方案为主,再综合其他3个方案,建筑纪念碑。日正式动工兴建。1953年重达百吨的碑芯巨石石坯自青岛运来,碑芯成品高14.7米,宽29米,厚1米,重60吨;碑身由413块花岗岩组成;碑基由17000多块花岗岩和汉白玉组成,面积3000多平方米。碑座四面嵌着8幅巨大的浮雕,内容分别为焚烧**、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争、胜利渡长江。人民英雄纪念碑矗立在天安门广场中央,与天安门遥遥相对,上有毛泽东题词:“人民英雄纪念碑: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作出决议,在天安门广场兴建人民英雄纪念碑。1951年国庆,在征集的200多幅设计方案中,决定以梁思成的设计方案为主,再综合其他3个方案,建筑纪念碑。日正式动工兴建。1953年重达百吨的碑芯巨石石坯自青岛运来,碑芯成品高14.7米,宽29米,厚1米,重60吨;碑身由413块花岗岩组成;碑基由17000多块花岗岩和汉白玉组成,面积3000多平方米。碑座四面嵌着8幅巨大的浮雕,内容分别为焚烧**、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争、胜利渡长江。人民英雄纪念碑矗立在天安门广场中央,与天安门遥遥相对,上有毛泽东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背面是毛泽东起草、周恩来书写的碑文。 ”,背面是毛泽东起草、周恩来书写的碑文。 & &建立他的意义就在于纪念为中华奋斗而献身的人民英雄,以及让人们永远记住那些最可爱的人。人民英雄纪念碑象征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是全国人民怀念革命先烈的标志。1961年3月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十一_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优质】,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人民英雄永垂不朽ppt,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案,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课件,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课文,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赏析,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背景,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分段,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概括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十一_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优质】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民英雄纪念碑介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