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离子》中的刘基的郁离子东都旱如何翻译

刘基《郁离子》周厉王使芮伯帅师伐戎……求这一篇的翻译
欲语泪先流0310
周厉王使芮伯帅师伐戎(古代少数民族的泛称.),得良马焉.将以献于王,芮季曰:“不如捐(丢弃.)之.王欲无厌而多信人之言.今以师归而献马焉,王之左右必以子获不止一马,而皆求于子,子无以应之.则将哓(读音xiao一声,争辩声.)于王,王必信之.是贾祸也.”弗听,卒献之.荣夷公果使有求焉.弗得,遂谮(读音zen四声,说别人的坏话.)诸王曰:“伯也隐.”王怒,逐芮伯.君子谓芮伯亦有罪焉尔.知王之渎(贪.)货而启之,芮伯之罪也.翻译:周朝的厉王派芮伯帅兵征讨戎族(叛逆),(他)得到(一匹)良种马.准备把它献给厉王,芮季说:“不如把它丢掉.厉王贪得无厌而且轻信谣言.今天班师回朝献了马,厉王左右的人必然认为您收获不会就只一匹马,于是都向您索要,您没有东西应付他们.那么就会有谗言到国王那去说,厉王必定相信那些话的.这是(自己)买祸啊.”(芮伯)不听,最后还是献了马.荣夷公果然派人来索求.没有得到,就在厉王那进谗言说:“芮伯还有隐藏(没有全部献给国王).”厉王发怒,驱逐了芮伯.君子认为芮伯也是有罪的啊.知道厉王贪心要东西还去招惹他,(这是)芮伯的罪啊.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郁离子之《S恶奔秦》原文及翻译---课外文言文
郁离子之《S恶奔秦》原文及翻译
刘基S恶奔秦【原文】秦楚交恶,楚左尹S恶奔秦,极言楚国之非。秦王喜,欲以为五大夫。陈轸曰:“臣之里有出妻而再嫁者,日与其后夫言前夫之非,意甚相得也。一日,又失爱于其后夫,而嫁于郭南之寓人,又言其后夫如昔者。其人为其后夫言之,后夫笑曰:‘是所以语子者,犹前日之话我也。’今左尹自楚来,而极言楚国之非,若他日又得罪于王而之他国,则将移其所以訾楚者訾王矣。”秦王由是不用S恶。【译文】秦国和楚国关系破裂,楚国的左尹S恶跑到秦国,极力地说楚国的不好,秦王高兴了,想给他五大夫的爵位。陈轸说:“臣下家乡有被人休掉的女子再婚的,每天跟他后来的丈夫说前夫的不是,情意很相投埃有一天,她又不招后夫喜欢了,因此嫁给城南客居的外乡人,又说她第二个丈夫像以前一样。这个人跟她第二个丈夫说了这事儿,第二任丈夫笑着说:‘这个女人所跟你说的话,就像以前跟我说的一样埃’现在这个左尹从楚国来,因此极力说楚国的不好,要是他日又得罪了大王而跑到别的国家,就会把他怎么非议楚王的话用来非议大王埃”秦王因此不任用S恶了。【注释】注1:左尹,春秋时楚国官名。左尹、右尹职位均在令尹之下。注2:S[xì]恶,虚拟人名。注3:陈轸,见上篇《枸橼第六.噬狗》同名注解。注4:五大夫,爵位名。战国时楚魏始设,秦汉沿袭之,为二十等爵的第九级。注5:訾音[zī],毁谤,非议。演绎古时候资讯不发达,这种无耻之人搬弄是非还是有市场滴!要不是有陈轸这样有见识的人,弄不好就让他得逞了。如今资讯发达了,好多过去搬弄是非蒙骗他人的事儿都被拆穿了,比如三分之二的受苦人啦、台湾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啦、只有资本主义才剥削工农啦不一而足,大伙都知道是怎么回子事儿了!可偏偏有人睁着俩眼说瞎话说什么比人家好五倍啦、特色啦、先进性啦等等屁话,简直是连那个长舌妇都不如的无耻之尤!!!
请选择打赏方式
微信打赏&&&&&&支付宝打赏求刘基的《树怨》翻译
天澜灬灬52AH
郁离子说:“树立天下怨敌的人,是因为他只看重自己而轻视别人.所看重的在这里,所轻视的在那里,所以常常把自己放在有利的位置,而把不利留给别人;用贬低别人的能力的办法来提高自己的智慧,而无所顾忌地重已轻人,这是人情相同的地方.我要这样,他也要这样,寻求他们的欲望不能得到,就争夺.因此不能争到的,就心甘情愿地把它让给别人的原因,是威势有达不到的地方,力量有不足的地方,并非出自本心.威势能达到并且力量也充足却有所不为,就成为道德高尚的人了,虽然不求被人看重,但天下的人也没有轻视他的,叫做不求自来.今人有的自找怨恨,自恃他的才能而骄傲,只要有不是自己发出的,就不问是非都认为不当,发言满庭,就使害怕他的人唯唯喏喏,对他见外的人就默默不语了.然后满脸喜气自以为得意,而不知道因此他自身成为怨海,这又有什么好处呢?从前晋国智伯的灭亡,是由于他凭借着五贤欺侮人.人们只知道讥笑智伯,却不知道检点自身,使亡国败家的悲剧接连发生,又是为了什么呢?”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正文
刘基《郁离子》“常羊学射于屠龙子朱”原文、注释、翻译、阅读训练及答案
作者:初中文言阅读 文章来源:会员上传
刘基《郁离子》“常羊学射于屠龙子朱”原文、注释、翻译、阅读训练及答案
【原文】:
常羊学射于①屠龙子朱。屠龙子朱曰:“若欲闻射道②乎?楚王田③于云梦④,使⑤虞人⑥起⑦禽而射之,禽发⑧,鹿出于王左,麋交⑨于王右。王引弓欲射,有鹄⑩拂王旃⑾而过,翼若垂云⑿。王注矢于弓⒀,不知其所射。养叔⒁进曰:“臣之射也,置⒂一叶于百步之外而射之,十发而十中。如使置十叶焉,则中不中非臣所能必矣!”
——选自明·刘基《郁离子》
【注释】:
①于:向。②道:道理。③田:同“畋”,打猎。④云梦:古代湖泽名,泛指春秋战国时楚王的游猎区。⑤使:让。引:拉。⑥虞(yú)人:古代管山泽的小官吏。⑦起:赶起。⑧发:跑出来。⑨交:交错。⑩鹄(hú):天鹅。⑾旃(zhān):赤鱼的曲柄旗。⑿垂云:低垂下来的云。⒀注矢于弓:把箭搭在弓上。注,附着。⒁养叔:名养由基,楚国善射者。⒂置:放。
【翻译】:
常羊跟屠龙子朱学射箭。屠龙子朱说:“你想听射箭的道理吗?楚国国王在云梦打猎,派掌管山泽的官员去哄赶禽兽出来射杀它们,禽兽们跑出来了,鹿在国王的左边出现,麋在国王的右边出现。国王拉弓准备射,有天鹅掠过国王的赤色旗,翅膀大得犹如一片垂云。国王将箭搭在弓上,不知道要射谁。养叔上奏说道:‘我射箭的时候,把一片树叶放在百步之外再放箭射,十发箭十发中。如果放十片叶子,那么能不能射中就很难说了!’”
【阅读训练】:
①于:________ ②道:________ ③之:________ ④射:________
①置一叶于百步之外而射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使置十叶焉,则中不中非臣所能必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则故事告诉我们道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向 ②道理③代“禽”④射箭时
2.①把一片树叶放在百步之外再放箭射。
②如果放上十片叶子,那么能不能射中就很难说了!
3.做任何事情都必须专心致志,集中一个主要目标。如果三心二意,左顾右盼,那就任何事情也做不成。</P[1]&&
更多有关 的资料
文章录入:09ping&&&&责任编辑:Gaoge&
相 关 文 章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刘基与《郁离子》
2010年第3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刘基(),字伯温,浙江青田人。元顺帝元统元?年(1333)进?士,曾任高安县丞、江浙儒学副提举兼行省考试官,因看不惯官场腐败,沆瀣一气,挂冠还乡。后起任为浙东行省都事,又因反对招安方国珍而被“羁管”,降回原职,仍以儒学副提举格授处州路总管府判。政治的黑暗,仕途的失利,使刘基对元王朝彻底丧失了信心,至正十八年(1358),他毅然解绶归里,潜心于著述,同时,静观时局之变。? 中国论文网 /5/view-1919011.htm  而此时的神州大地,反元的烽火已成燎原之势:朱元璋攻下集?庆(今?南京),改名应天;陈友谅占领湖广、江西一带,“几天下半”;张士诚则据有浙西、吴中富庶之地,元王朝已处在农民起义的四面楚歌之中。?   至正二十年(1360),刘基迈出了政治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步。经过慎重考虑,他接受了朱元璋的邀请,来到应天,陈时务十八策。面对严峻的军事局面,他力排众议,提出先灭陈友谅,次取张士诚,然后北定中原、统一天下的战略目标。朱元璋采纳了刘基的建议,最终战胜了强敌,建立起朱明王朝,而刘基也因此成为朱元璋的主要谋士和功臣,被誉为张子房(良)、诸葛亮、魏徵式的人物。?   明建国以后,刘基担任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对制订明朝的历法、典章制度以及南京都城的建设都起过重要的作用。洪武三年,授为弘文馆学士;同年,封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护军、诚意伯。?   刘基为人正直,秉公执法,曾不顾丞相李善长的情面,按律奏斩中书省都事李彬,因此而得罪了一些权贵。洪武四年(1371),他因受谗遭忌,告老还乡。在乡里,他行止谨慎,惟弈棋吟诗,口不言功,但仍遭胡惟庸等人的构陷,为朱元璋猜疑而夺禄。洪武八年(1375),刘基在忧愤中病死青田(一说被丞相胡惟庸毒死),时年六十五岁。?   刘基博览群书,通经史,精象纬,工诗文。其文闳深肃括,其诗沉郁顿挫,在明初文坛上,与宋濂齐名。有《覆瓿集》、《写情集》、《春秋明经》、《犁眉公集》、《郁离子》、《翊运录》等传世,皆收入《诚意伯文集》。?   《郁离子》二卷,是刘基隐居青田时写成的一部寓言体散文集,也是最能反映刘基政治观点、哲学思想、文学成就和艺术风格的代表作,在中国文学史、特别是寓言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地位。?   为什么以“郁离子”命名?明吴从善《郁离子?序》解释说:“夫郁郁,文也;明两,离也;郁离者,文明之谓也。非所以自号,其意谓天下后世若用斯言,必可底文明之治耳。”刘基的学生徐一夔也在《序》中说:“郁离者何?离为火,文明之象,用之其文郁郁然,为盛世文明之治,故曰《郁离子》。”可见,其意是要为后世开创文明之治。?   那么,《郁离子》包涵了什么样的思想内容呢??      揭露黑暗,抨击时弊 ?      刘基撰写《郁离子》时,已清醒地认识到了元末社会的黑暗与腐败,因此,他的许多寓言都反映了元代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残酷剥削与压迫,“矫元室之弊,有激而言”(徐一夔《郁离子?序》)。?   如《芈叔课最》篇,将横征暴敛比作“剜王之股以啖王”。指出,芈叔的做法是不足取的。作为君主,如果以收缴赋税多寡作为评判官员政绩的依据,鼓励大臣们都像芈叔那样搜刮民脂民膏,则无异于“为敌国驱,是社稷之忧也”。显然,这是针对元末繁重的赋税制度而言的。?   《晋灵公好狗》篇,写嬖人屠岸贾投晋灵公之好,“夸狗以悦公”,致使“公益尚狗”,“国人皆畏狗”;“狗入市取羊、豕以食,饱则曳以归屠岸贾氏”;“大夫有欲言事者,不因屠岸贾,则狗群噬之”。最终引起众怒,酿成桃园之变。暗喻元朝国君昏庸,奸臣当道的严酷现实。?   《五丁怒》,反映的是“盗日杀而日多”的非正常现象。通过??和赤羽雕两个假托人物的对话,说明社会黑暗,“士卒日食于民”,是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而一旦“民不甘喂肉于 ?”,醒而怒,统治者便会像蜀王那样,宫毁而身亡。?   《巫鬼》篇,借用王孙濡之口,揭露元代末年是一个鬼魅横行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忠良遭受迫害,好心得不到好报,就像篇中的“乡之老”,一心想做好事,把倒仆在地的鬼的偶像扶起来,却被鬼猜疑,殴打致死。可见,社会黑暗,已到了“卧弗可起”、不可救药的地步。?   而这一切,在《贿赂失人心》篇中得到了集中阐释:“北郭氏之老卒僮仆争政,室坏不修且压……会天大雨霖,步廊之柱折,两庑既圮,次及于其堂”。文中以北郭氏“家政不修,权归下隶,贿赂公行”比喻朝纲混乱,吏治腐败;以“子之室腐”、“不葺以圮”,暗示元朝统治的大厦将不可避免地归于倾覆。?       二、 实行仁政,以德治国 ?      在揭露元代弊政的同时,《郁离子》中的许多篇章涉及到国家的治理问题。?   如《德量》篇,提出了以德治国的主张:“君人者惟德与量俱,而后天下莫不归焉。德以收之,量以容之,德不广不能使人来,量不宏不能使人安。”?国以民为本,民犹沙也,《抟沙》篇以沙设喻:“尧、舜之民,犹以漆抟沙,无时而解”;“三代之民,犹以胶抟沙,虽有时而融,不释然离也”;“霸世之民,犹以水抟沙,一旦消释,则涣然离矣”;“其下者,以力抟沙,拳则合,放则散”。说明一国之君欲使天下民众如胶似漆般地凝聚在一起,唯一的办法就是实行德政,而不是滥施淫威。?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从元室颓败的教训中,刘基深切体会到当政者体察民情、顺应民心的重要意义,因此而在《井田可复》篇中大声疾呼:“夫民情久佚则思乱,乱极而后愿定。欲谋治者,必因民之愿定而为之制,然后疆无梗,猾无间,故令不疚而行。”?刘基关心民生疾苦,主张薄赋轻徭,与民生息,反对一味地向百姓索取。《灵丘丈人》篇以养蜂比喻治国,阐明了欲取于民,必先养民、富民的道理,这与孟子“制民之产”,使“黎民不饥不寒”,方能“王天下”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总之,刘基政治思想的核心,就是实行王道、仁政,“以德勘乱”,从而实现强国富民的理想。?       三、 重视人才,举贤任能 ?      治理国家,关键在于人才,因此,人才问题是刘基寓言中讨论最多的问题。?   《千里马》篇,以马喻人,抨击了元朝统治者在用人问题上的民族歧视政策:“郁离子之马,孳得焉。人曰:是千里马也,必致诸内厩。郁离子说,从之。至京师,天子使太仆阅方贡,曰:‘马则良矣,然非冀产也。’置之于外牧。”?《良桐》篇,辛辣地讽刺了元王朝在人才选拔上良莠不分、重虚名而不重实学的做法:“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也。’”寓言最后借工之侨之叹作结:“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而不早图之,其与亡矣!”点明了作者的意旨所在。?   刘基认为,要治理好国家,首先要选拔好人才,举贤任能,量才录用;同时,又要避免陷入求全责备的误区,因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汪罔僬侥》篇,以“汪罔之国人长,其胫骨过丈,捕兽以为食,兽伏则不能俯而取”和“僬侥之国人短,其足三寸,捕蜩以为食,蜩飞则不能仰而取”为喻,说明扬长避短,“长则用其长,短则用其短”的重要性。?   《立教》篇,进一步阐明了用人之道:“量能以任之,揣力而劳之;用其长而避其短,振其怠而提其蹶;教其所不知,而不以我之所知责之;引其所不能,而不以人之所能尤之。”?人才需要不断地学习,选拔必须经过严格的考察,《规执政》篇以三代贤明君主为典范,阐明了“必学而后入官,必试之事而能,然后用之;不问其系族,惟其贤,不鄙其侧陋”的用人原则。?
  《待士》篇则叙述了齐宣王在盼子的劝谏之下,放弃驯养鸟兽鱼鳖,改而招揽贤才,励精图治,终使齐国强大的经过,有力地说明了举贤任能的重要意义。?   其他如《采药》、《使贪》、《子余知人》等篇,都谈到了人才问题。总之,人才,是刘基寓言中始终贯穿的一根主线。?       四、 褒贬世风,阐发哲理 ?      《郁离子》中有相当部分内容是针对人情世风的,因此具有普遍的警策意义。?   如《九头鸟》篇,抨击了世上那种虽属同体却各不相让、争权夺利的现象:“孽摇之虚有鸟焉,一身而九头,得食,八头皆争,呀然而相衔,洒血飞毛,食不得入咽,而九头皆伤。海凫观而笑之曰:‘而胡不思九口之食同归于一腹乎,而奚其争也?’”?《蹶叔三悔》,讽刺了那些不听劝告,盲目自信,一次一次失败,又一次一次悔恨,直到年老齿没时都不能吸取教训的人。告诫人们,不要犯蹶叔同样的错误,因为这世界上是没有后悔药可吃的。?   而《贾人》篇,说的是一位商人在渡济水时遇到危险,许以搭救者百金,得救后却只肯酬以十金。他日,又浮舟吕梁,触石倾覆,而渔人“舣而观之”,再也不肯出手相援。通过这则故事,说明不守承诺,失信于人,是要自食恶果的。?   《郁离子》中还有许多寓言包含深刻的哲理。?   如《捕鼠》篇,通过比较猫捕食鼠同时也捕食鸡的利害得失,阐明了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面前,必须抓住主要矛盾以解决主要问题的思想:“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之人予之猫。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于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我垣墉,坏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射道》篇,通过楚王射猎,“鹿出于王左,麋交于王右”,“鹄拂王旃而过”,王“不知其所射”的故事,说明做事贵在专一,如果头绪纷繁,目标过多,反而会无所适从,一事无成。?   《东都旱》,则以洛阳大旱,起蛟降雨,虽然旱情得到解除,却招致洪水泛滥的故事,说明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道理。?   从总体上说,《郁离子》反映了儒家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是积极进取的。但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文人,刘基思想中也存在一些消极的因素和相互矛盾的地方。比如,他的历史观是唯心的,他赞美圣贤,但不适当地夸大他们的作用,掩饰他们的缺点,主张“为贤者讳”;他既肯定民众的力量,又将民众比作“沙”,只能靠圣人来捏聚;他揭露巫祝的虚妄,否定神仙不死之说,但又承认鬼神的存在;他一方面抒发自己的济世抱负,一方面又宣扬遁世避祸的思想……所有这些,都是铿锵乐曲中的不和谐音调,是我们阅读时应当注意的。?   在艺术上,《郁离子》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徐一夔谓其“牢笼万汇,洞释群疑,辨博奇诡,巧于比喻,而不失乎正”,并非虚誉。限于篇幅,本文不作全面的探讨,只是归纳两个比较显著的特点:      一是巧于构思,善于设喻。?   刘基笔下的寓言,或辛辣尖刻,或诙谐幽默,形象生动,栩栩如生。?   如《即且》篇,描写即且(即蜈蚣)因曾经捕食过 (蝮蛇)而自以为无所不能,路见蛞蝓(即蜒蚰),“欲取之”。蛇对它说:“是小而毒,不可触也。”即且怒曰:“甚矣,尔之欺予也!夫天下之至毒莫如蛇,而蛇之毒者又莫如 ……而吾入其肮,食其心,??其腹肠,醉其血,而饱其 ,三日而醒,融融然,夫何有于一寸之蜿蠕乎?”于是,“跛其足而凌之”,结果被蛞蝓的粘液粘住,“欲走,则足与须尽解”,成了蛞蝓口中的美餐。把一个自大狂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八骏》篇,则将周夷王时依据不同产地将马分为四等,比喻元朝将人分为蒙古、色目、南人、汉人四个等级,实行民族歧视政策。而遇到戎事时,那些“养尊处优”的内厩之马,“皆饱而骄,闻钲鼓而辟易,望?而走”,不堪其用,以至于“王无马,不能师,天下萧然”,暗示了元代用人政策的严重后果。?   《梓棘》篇,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梓树和棘树以不同的品性。梓树干竦穹崖,梢拂九阳,根入九阴,“期以为明堂之栋梁”,却遭到棘树无情的嘲讽:“冶容色者侮之招,丽服饰者盗之招,多才能者忌之招。今子之美,冠群超伦,名彰于时,泰运未开,构厦无人,吾忧子之不得为明堂之栋梁,而翦为黄肠(即柏木,因心黄,故称,古代常用作外棺之材料),与腐肉同归于冥冥之乡,虽欲见太阳,其可得乎?”从中揭示了疾贤妒能、多才遭忌的社会现实。?   此外,如以鹰化为鸠比喻作者政治上的失意(《鹰化为鸠》),以“敝篷折橹而破帆”的官船比喻元代的统治机构(《官舟》),以“航沧溟者之无舵工”影射元顺帝的昏聩无能(《忧时》),以医生医治病人比喻人主治理天下(《喻治》)……精巧的构思,新奇而又恰当的比喻,使得刘基笔下的寓言,不仅意蕴深刻,而且摇曳多姿,妙趣横生,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二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我国的寓言源远流长,先秦著作如《庄子》、《列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都含有大量的寓言故事,后经历代创作,内容更加丰富,留下了许多名篇。《郁离子》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比如,它继承先秦寓言中政治性和论理性强的特点,指?时弊,阐发哲理;继承先秦寓言善于抓类型特征和善用比喻的艺术手法,语言生动,形象逼真。文中的人物或事件又常有文学创作的原型或历史事件的影子,以此增强寓言的真实感,并赋予其新的内容和阐释。 ?如《术使》篇,本源于《庄子?齐物论》中“狙公赋 ”和《列子?黄帝篇》中“朝三暮四”的故事,但经过刘基之手,展现在读者面前的众猴已不再是任人摆布的驯服工具,而成了剥削制度下翻然醒悟的反抗者:“一日,有小狙谓众狙曰:‘山之果,公所树与?’曰:‘否也,天生也。’曰:‘非公不得而取与?’曰:‘否也,皆得而取也。’曰:‘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言未既,众狙皆寤。其夕,相与俟狙公之寝,破栅毁柙,取其积,相携而入于林中,不复归。狙公卒馁而死。”文中以小猴充当启蒙者的角色,反映了刘基重视新生力量的思想观念。?   《冯妇》篇,人物原型出自《孟子?尽心下》:“晋人有冯妇者,善博虎,卒为善士;则之野,有众逐虎,虎负隅,莫之敢撄;望见冯妇,趋而迎之,冯妇攘臂下车,众皆悦之,其为士者笑之。”原意是说地位改变了,旧有的技能是不会改变的。刘基将其改编为东瓯(温州)人说话“火”、“虎”不分,晋国的博虎能手冯妇被请到东瓯去灭火,结果被火烧灼而死,而冯妇至死“弗寤”。故事看似可笑,其实包含深意,作者是要借此告诫当政者,用人要用其所长;如果使用不当,必然适得其反。?   此外,像《卫懿公好禽》取材于《史记?卫康叔世家》,《晋灵公好狗》取材于《左传?宣公二年》,皆有所本,但都又另辟蹊径,别出新意。?   在结构上,《郁离子》受苏轼《艾子杂说》的影响,以主人公郁离子贯穿于各篇,或成为故事中的人物,或成为故事的叙述者、评议者。这样的安排,增强了全书的整体感。?   《郁离子》是中国寓言发展史上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其篇目之多,意蕴之深刻,与时代联系之紧密,很难有哪一部作品能与之相媲美。它所表现的深刻的思想内容和高超的讽刺艺术在今天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去阅读、体味、思索和借鉴。?   最后谈一下《郁离子》的版本和整理出版情况。?   《郁离子》的版本很多,据有关书目记载,明代有成化六年(1470)刊印的《诚意伯刘先生文集》本,分十八篇,每篇有目。其后,有据成化本重刊或重编的正德十四年(1519)本、嘉靖三十五年(1556)本、隆庆六年(1572)本(商务印书馆曾据以影印,编入《四部丛刊》),以及明末由钟惺辑评的《刘文成公全集》本;此外,还有单行本《诚意伯文成公郁离子》,分上下二卷。清代有雍正八年(1730)补刊本、乾隆十一?年(1746)?刊本、《四库全书》本、嘉庆间《学津讨原》本、同治间《榕园丛书》本以及光绪二十六年(1900)的浙江书局重刊本等。?   明代刊本中,以成化本成书年代最早;清代刊本中,《学津讨原》本校刻颇精。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以《学津讨原》本为工作底本,以成化本为主要校本,同时参校其他本子,整理出版了《郁离子》点校排印本。其后,傅正谷整理的《郁离子评注》(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木子注译的《郁离子》(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吴家驹《新译郁离子》(包括注译、评析、导读,台湾三民书局2006年版)、吕立汉等注译的《郁离子》(中州出版社2008年版)、王立群译著的插图本《郁离子》(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年版)等相继出版。上述这些版本和整理本,都是我们研读《郁离子》时可以参考利用的。?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刘基的郁离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