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物体自O点由静止开始作一物体做匀加速运动...

如图2-11(原图2-16)所示,物体自O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B、C、D为其轨道上的四点,测得AB=2m,BC=3m,CD=4m.且物体通过AB、BC、CD所用的时间相等,求OA间的距离.[3]
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一段的平均速度,设物体通过AB、BC、CD各段所用的时间均为t0,则,                   ①,                   ②又,                   ③,                    ④由于AB=2m,BC=3m,CD=4m.解①、②、③、④式可得:,,=1.125m,所以OA间的距离为1.125m。
试题“如图2-11(原图2-16)所示,物体自O点由静止...”;主要考察你对
等知识点的理解。
按题目要求作图(8分)(1)如图甲所示,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请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2)如图乙所示是一种抽水的装置,分别画出杠杆受到的阻力示意图和F1的力臂L1.(3)一重为G的物体,随着传送带一起沿水平方向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请画出图丙中物体受力的示意图。(4)如图丁,带有风叶的小电动机1只,电热丝1根,开关两只(S1、S2),插头1只,导线若干。请你利用这些器材连成一个有冷、热两挡风的电路。要求:只闭合S1时吹冷风,只闭合S2时既无风又不发热,同时闭合S1、S2时吹热风。请用笔画线作导线按要求将虚线框中的元件补充完整。
按照题过要求作图:(1)如图甲所示,用细绳悬挂的重50N的物体静止在空中,画出它所受重力G和拉力F的示意图.(2)如图乙所示,AO为入射光线,O为人射点,MN是法线,根据光的折射特点在图中画出折射光线,并用字母γ表示折射角.(3)请标出图丙中通电螺线管的N极和它附近静止小磁针的N极.(4)在图丁中,画出杠杆AB在图示位置静止时作用在A端点的最小力F的方向及其力臂l.
按照题目要求作图.(1)如图甲所示,重物随升降机一起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请画出重物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2)图乙是一个不完整的电路图,其中箭头所指的方向表示电路接通时的电流方向,请在图中两个空缺的位置分别补画电池和电压表的符号,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串联电路.(3)如图丙所示,小磁针静止在通电螺线管的正右方,请根据磁感线方向,在图中标出小磁针的N、S极和电源的正、负极.
高考全年学习规划
该知识易错题
该知识点相似题
高考英语全年学习规划讲师:李辉
更多高考学习规划:
客服电话:400-676-2300
京ICP证050421号&京ICP备号 &京公安备110-1081940&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0531号
旗下成员公司物体自O点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A、B、C、D为某运动轨道上的四点,测得AB=2米,BC=3米,CD=4米,且物体通过AB、BC、CD所用的时间相等,则OA之间的距离多少.(如图所示)
设物体通过AB、BC、CD所用时间分别为T,则B点的速度B=xAC2T=52T,根据△x=aT2得,2=1T2,则A=vB-aT=52T-1T=32T,则OA=v2A2a=98m=1.125m.答:OA之间的距离为1.125m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设相等的时间为T,求出B点的速度,从而得出A点的速度,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再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求出0A间的距离.
本题考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
考点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以及推论,并能进行灵活的运用.
扫描下载二维码物体自O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B、C、D是轨迹上的四点,测得AB=2m,BC=3m,CD=4m。且物体通过AB、BC、CD所用时间相等,则OA间的距离为()A、1mB、0.5mC、mD、2m湖北省荆州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物理)相关试题如图所示,物体自O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途经A、B、C三点,其中A、B之间的距离l1=2m,B、C之间的距离l2=3m.若物体通过l1、l2这两段位移的时间相等,则O、A之间的距离l等于(  )A.&mB.&mC.&mD.&m
小倩专用0260
设物体的加速度为a,通过l1、l2两段位移所用的时间均为T,则有:vB=1+l22T=&m/s,由l2=vBT+aT2,l1=vBT-aT2可得:△l=aT2=1&m,所以l=B22a-l1=&m,即C正确.故选:C
为您推荐:
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设相等的时间为T,求出B点的速度,从而得出A点的速度,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再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求出0A间的距离.
本题考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
考点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以及推论,并能进行灵活的运用.
扫描下载二维码当前位置:
>>>如图所示,物体自O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B、C、D为其..
如图所示,物体自 O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B、C、D为其运动轨迹上的四点,测得AB=2m, BC=3m,且物体通过AB、BC、CD所用的时间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求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B.可以求得CD=4mC.可以求得OA之间的距离为1.125mD.可以求得OA之间的距离为1. 5m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BC试题分析:设物体通过AB、BC、CD所用的时间均为t,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相邻相等的时间内位移之差为常数,即可得:物体的加速度a的大小为,因为不知道时间,所以不能求出加速度,故A错误;根据,可知,故B正确;因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所以物体经过B点时的瞬时速度为,再由可得OB两点间的距离为,所以O与A间的距离,故C正确,D错误.所以选BC.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如图所示,物体自O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B、C、D为其..”主要考查你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导出公式&&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导出公式
平均速度公式:V=。
某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某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公式:。无论匀加速还是匀减速,都有。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差值是恒量,即ΔS=Sn+l–Sn=aT2=恒量。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几个比例关系推导: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其为等分时间间隔):① t秒末、2t秒末、……nt秒末的速度之比:(Vt=V0+at=0+at=at)V1:V2:V3……Vn=at:a2t:a3t…:ant=1:2:3…:n②前一个t秒内、前二个t秒内、……前N个t秒内的位移之比:S1=v0t+at2=0+at2=at2;S2=v0t+a(2t)2=2at2;S3=v0t+at2=a(3t)2=at2;Sn=v0t+at2=a(nt)2=at2。S1:S2:S3…….Sn=at2:2at2:at2……at2=1:22:32….N2③&第1个t秒内、第2个t秒内、……-第n个t秒内的位移之比:&&&& &&&&&&&&& (初速度为0)&&&&& &&&& (初速度为at)&&&& && (初速度为2at)&&&&&& Sn=&& (初速度为)&&& 所以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的位移之比为:sⅠ:sⅡ:sⅢ:……:sN=1:3:5:……:(2N-1);④前一个s、前两个s、前三个s……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 因为初速度为0,所以&&& &&&&&&&&&&&&& &&&& &&&&&&&&&& &&&&& &&&&&&& &&&&因此前一个s、前两个s、前三个s……所用的时间之比为:t1:t2:t3:……:tn=1:……:⑤第一个s、第二个s、第三个s……所用的时间之比为tⅠ、tⅡ、tⅢ:……:&&& &&&& 第一个s、第二个s、第三个s……所用的时间之比为tⅠ、tⅡ、tⅢ:……:tN=1:……:&&&&& 。&&&&&&&&&&&&&&&&&&&&&
&初速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比例关系(设T为相等的时间间隔,s为相等的位移间隔): ①T末、2T末、3T末……的瞬时速度之比为:v1:v2:v3:……:vn=1:2:3:……:n; ②T内、2T内、3T内……的位移之比为:s1:s2:s3:……:sn=1:4:9:……:n2; ③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的位移之比为:sⅠ:sⅡ:sⅢ:……:sN=1:3:5:……:(2N-1); ④前一个s、前两个s、前三个s……所用的时间之比为:t1:t2:t3:……:tn=1:……:; ⑤第一个s、第二个s、第三个s……所用的时间之比为tⅠ、tⅡ、tⅢ:……:tN=1:……:。
发现相似题
与“如图所示,物体自O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B、C、D为其..”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360387986231093638826635961212229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物体做匀加速运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