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的茅山后裔有声小说多少?

您当前的位置:&>&
  德州在古代称&广川&,两千多年前,这块灵秀的土地上诞生了一位影响深远的大儒,他的名字叫。汉武帝元年,董仲舒受到汉武帝召见,他连上三篇策论作答,因首篇专谈&天人关系&,史称&天人三策&。他提出:&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等等。以神学思想宣传:&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推明孔氏,抑黜百家。春秋大一统,尊王襄夷&等主张。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武帝大为高兴,从其所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以后,&天人感应&为历代帝王所尊崇,影响深远,意义重大。董仲舒也成为继孔子、孟子之后的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关于董仲舒的籍贯,《史记》中称:&董仲舒,广川人&。中国古代有广川国、广川县。《史记》所说的广川是指广川国、还是广川县呢?东汉史学家斑彪认为:《史记》中&广川&应为广川县。董仲舒是广川县人,这个观点早已被世人所接受。但是,历史上的广川经历了两千年沧桑巨变,疆域名称变化频繁,根据有关的地方志记载,广川的大概范围就是现在的德州、景县、枣强一带,这也被很多史学者所公认,毋庸置疑。近几年以来,全国各地掀起研究&董子文化&热潮。河北省景县、枣强先后自称是董仲舒的故乡,景县建有&董仲舒路&,枣强建有&艺术碑廊&。但是,都因证据不足,让人难以信服。
   德州在明代正统六年(1441年)曾挖掘出&董子读书台&遗址和石刻,&其石白碧如玉版,其字古劲如琅书&。这怎么解释呢?难道是明朝人在五百年前就预料到后人会争论董仲舒的籍贯吗?两千多年的历史巨变,董仲舒出生的村庄早己被埋葬在厚厚的尘土里,既然缺少让人信服的证据,再的籍贯也没有什么意义,为何不另辟蹊径去寻找一下董仲舒在&广川&的后裔呢?史料记载在西汉就&徙家茂陵&了,若是能在养育他的故乡寻找到他的后裔,岂不是很有意义吗?德州、景县、枣强皆是一望无际的广阔平原,这一带在历史上屡经战乱和瘟疫,人烟屡次几乎灭绝,特别是明代的&靖难之役&,一百万多万大军在这一带进行血腥拉锯战,人民死伤惨重,&十不存二三&。现在的居民85%是移民而来。目前,分布在德州地区的董氏很多,若是想从他们当中寻董仲舒的后裔,无疑于大海捞针。笔者长年从事地方历史文化和民间家谱研究,受益匪浅,认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从志书和民间家谱中寻找突破点。2009年3月,有幸借到一部始创修于明代万历二年(1574),屡次重修,民国24年又一次续修的《德县志》,志书中详细记载:&(德州)小西门曰广川,广川者,汉县也,出广川门,渡运河通景县路,景县南有广川台,又有董子祠,凡董子故迹在景县南,则在德州西北之地,两邑有之.....&。志记中&广川&、&&、&董子读书台&、&董子祠记&、&广川桥&、&繁露书院&等等,记载多达几十处。更让人惊喜的是在《人物志》中还发现了后裔董鉴道及董瑶林的传记,照录如下,与读者共享。
   《德县志卷十、人物志》董鉴道记载:&董鉴道,字德新,号文波,汉广川伯仲舒之裔也。先世居浙之会稽,曾祖良滴醣(1676)武进士,直隶蔚州路参将。祖士R国子生,父理著太学生,[幕山左入德籍。鉴道己未恩贡,侯选直隶州州判,天性友孝,读书贯通大义,尤敦尚廉洁之风,屡W名场,绝意仕进,闭门研经,刻苦自励,事亲能先意承志,虽中裙厍孜l,无稍间。教养弱弟至***,犹指授不已,常谓人曰:吾一日不读书,自觉有愧于心也。尤爱读&&春秋&&、&&繁露&&曰:此吾先人之著述,岂可忘祖德乎!后学一经指导,率皆成名。居邻永庆寺,寺内有修筑事,拟请有重望者理之,敦请再三,不出,僧环跪恳求,始允其请,其审于出处多类此。家教尤严,内言不出,外言不入,有华原柳氏之风焉。年七十二卒,子上淳附贡生,上溏军功六品,均能守家学。
   县志中明确记载了董鉴道是董仲舒的后裔,董鉴道的曾祖董良谡憬峄幼。滴醣(1676年)考中武进士,任直隶蔚州路参将。祖父董士R是国子生,父亲董理著是太学生,落籍德州,并指出董仲舒后裔在清代又返回德州的来龙去脉,这是董仲舒后裔返回&广川&定居的重要史料记载之一。
   《德县志卷十、人物志》董瑶林记载:&董瑶林,字瑞芝,别号柳湖,文波后裔,为邑名士田石先生高弟。清宣统已酉(1909)拔贡,博通经史,喜书能文,而性方鲠,狷介自持,世不与谐,而亦不乐与世谐也。平生羡慕管幼安、陶元亮之为人,淡泊自甘,不乐仕进,选拔后竟不赴朝考。频年授徒以自给,亦一时隐君子也。好饮酒曾不及醉,最爱古砚,常于旧书肆中求之,获名砚数方,朝夕观赏,轮换磨墨,日书端楷以自省C窆晗爻だ罟尴刂荆肝弊耄⒎肿宋镏靖濉J悄甓У帽┎。ξ淳苟逯{,惜哉。&
   董瑶林是董鉴道的后裔,清朝拔贡,是民国时期生活在德州的一名文化人,他平生羡慕东汉末年的管宁和东晋的陶渊明二人,喜欢过隐居生活。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德县县长李树德倡修县志,聘董瑶林为副总纂,并分撰人物志稿,董瑶林是德县文献委员会委员,也是县志的实际负责人,民国二十二年冬天,县志还未修完,董瑶林患急病猝死。查&&德县志&&修志姓名表,他仍是名列副总纂。董瑶林病故之后,他的子孙和董氏族人仍在德州居住,若是能找到&&董氏家谱&&查阅一下,再与董瑶林的后裔和族人进行坐谈,不但能将董仲舒后裔在德州的分布情况了解的一清二楚,而且还可能有更重要的收获,因为董鉴道和董瑶林都有很多著作传世。这样以来,无疑会对德州研究董仲舒文化有更积极的推动作用。董氏家族辈分排列谁知道_百度知道董仲舒(西汉思想家)_百度百科
?西汉思想家
(西汉思想家)
(公元前179年-前104年)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汉族,汉广川郡(今河北枣强县王常乡后旧县人)人。专治《春秋公羊传》。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元光元年(前134),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诸不在六艺之科、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为武帝所采纳,使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影响长达二千多年。其学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串在一起,形成帝制神学体系。[1]
他提出了、等重要儒家理论。其后,董仲舒任江都易王刘非国相10年;元朔四年(前125),任胶西王刘端国相,4年后辞职回家,著书写作。这以后,朝廷每有大事商议,皇帝即会下令使者和廷尉前去董家问他的建议,表明董仲舒仍受武帝尊重。董仲舒一生历经四朝,度过了王朝的极盛时期,公元前104年病故,享年约75岁。死后得武帝眷顾,被赐葬于长安下马陵。[2]
董仲舒人物生平
董仲舒(前179年~前104年),汉代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汉族,汉广川郡(今河北景县广川镇大董古庄)人。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任江都易王刘非国相10年;元朔四年(前125年),任刘端国相,4年后辞职回家。
此后,居家著书,朝廷每有大议,令使者及就其家而问之,仍受武帝尊重。董仲舒以《公羊春秋》为依据,将周代以来的宗教和、结合起来,吸收、、思想,建立了一个新的思想体系,成为汉代的官方统治哲学,对当时社会所提出的一系列哲学、政治、社会、历史问题,给予了较为系统的回答。
公元前134年,下诏征求治国方略。儒生董仲舒在著名的《》中系统地提出了“”、“大一统”学说和“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主张。董仲舒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自然、人事都受制于天命,因此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思想都应该是统一的。董仲舒的儒家思想大大维护了汉武帝的集权统治,为当时社会政治和经济的稳定做出了一时的贡献。
董仲舒幼年好学
董仲舒的老家广川在东南,邻近,北靠,西界。前元元年(前179年),董仲舒出生于家有大批藏书的大地主阶级家庭。[3-4]
董仲舒传授儒学
董仲舒在30岁时,开始招收了大批学生,精心讲授。他讲学,在课堂上挂上一副,他在帷幔里面讲,学生在帷幔外面听。同时,他还经常叫他的得意门生等转相传授。
这样,很多人跟他学了多年,甚至没有跟他见过面。通过讲学,董仲舒为汉王朝培养了一批人才,他的学生后来有的当了国的国相,有的成了。由于董仲舒广招门生,宣扬,他的声誉也日益扩大,在时当了博士,掌管经学讲授。[5]
汉景帝时为博士。他曾走出家门,设坛教授,课讲得十分精彩,弟子很多,弟子再教弟子,一些再传弟子甚至只是听说过他的大名,但没见过他的面。他一门心思教学和研究,甚至三年都没回家看一下。他的行为举止,都遵循礼节,很多读书人都尊他为师。继位后,董仲舒出任江都国的国相。他治理江都国,主要是以《公羊》为指导,通过推究“自然灾异”、“阴阳运行错误”的原因,然后在求雨时能关闭阳气,释放阴气,使天下雨;止雨时,能关闭阴气,释放阳气,使雨停止。在江都国,他这样做,从来都没出现误错。后来,他被废为中大夫。(董仲舒,广川人也。以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董仲舒不观于舍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今上即位,为江都相。以春秋灾异之变推阴阳所以错行,故求雨闭诸阳,纵诸阴,其止雨反是。行之一国,未尝不得所欲。中废为中大夫。[6]
董仲舒天人三问
汉武帝即位后,让各地推荐贤良文学之士,董仲舒被推举参加。汉武帝连续对董仲舒进行了三次策问,基本内容是天人关系问题,所以称为&&。第一次策问,汉武帝问的主要是巩固统治的根本道理,第二次策问,武帝主要是问治理国家的政术,第三次策问主要是天人感应的问题。
董仲舒在对策中,详细阐述了天人感应,论述了神权与君权的关系,并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5]
董仲舒规劝刘非
董仲舒对策后,被武帝派到刘非那里当国相。是武帝的哥哥,此人粗暴、蛮横,一介武夫,但因为董仲舒当时声望很高,是举国知名的大儒,所以对董仲舒非常尊重。而且刘非把董仲舒比作辅助称霸诸侯的,也就是希望董仲舒要象管仲辅助齐桓公一样来辅助自己,以篡夺中央政权。
但董仲舒是主张&&的,因此,对于刘非的发问,他借古喻今进行了规劝,指出“所谓仁人,是‘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端正自己奉行的道义而不谋求眼前的小利,修养自己信奉的理念而不急于取得成果)的仁。致力于以德教化民众而使社会风气大变,才是仁的最高境界!所以孔子的弟子即便是小孩也羞于提到五霸,因为五霸是先行欺诈后行仁义。只是耍手段而已,所以不足以被真正有道义的人提及。”暗示刘非不要称霸。董仲舒为易王相六年,搞了不少祈雨止涝之类的活动。[5]
董仲舒罢官教书
汉武帝建元6年(前135年),皇帝祭祖的地方高园殿、辽东高庙发生了大火,董仲舒认为这是宣扬天人感应的好机会,于是带病坚持起草了一份奏章,以两次火灾说明上天已经对汉武帝发怒。结果奏章还没上,正巧到董仲舒家做客,看见奏章,因嫉妒董仲舒之才,就把奏章草稿偷走,交给了汉武帝。武帝看后大怒,决定将董仲舒斩首。后怜其才,又下诏赦免,但江都王相却被罢免,从此,董仲舒不敢再说灾异之事,而是干起了老本行,从事教学活动,又教了十年的《公羊春秋》。[5]
董仲舒东山再起
汉武帝元朔四年(前125年),又推荐董仲舒做胶西王刘端的国相。刘端也是汉武帝的哥哥,他比刘非更凶残、蛮横,过去不少做过他国相的人都被杀掉,或毒死。因董仲舒是知名的大儒,刘端对他还比较尊重。[5]
董仲舒称病辞官
董仲舒一直提心吊胆,小心谨慎,唯恐时间长了遭到不测,遂于四年后以年老有病为由,辞职回家。从此以后,也就结束了他的仕禄生涯。董仲舒晚年对什么事情都不过问,只是埋头读书、著作。
虽然他辞去了官职,但朝廷有大事,还常派人到他家向他请教,董仲舒都有很明确的看法。后来,张汤把询问董仲舒的部分材料,整理为《春秋决狱》一书。董仲舒虽然养病在家,但仍十分关心朝政大事,甚至在临终之前,还写奏章给汉武帝,坚决反对盐铁官营的政策。[5]
董仲舒家中病逝
元年(前104年),董仲舒于家中病卒,葬于西汉京师长安西郊,有一次汉武帝经过他的墓地,为了表彰其对汉王朝的贡献,特下马致意。由此,董仲舒的墓地,又名为&下马陵&。
董仲舒思想成就
董仲舒以《公羊春秋》为依据,将周代以来的宗教天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起来,吸收、道家、阴阳家思想,建立了一个新的思想体系,成为汉代的官方统治哲学,对当时社会所提出的一系列哲学、政治、社会、历史问题,给予了较为系统的回答。
董仲舒大一统
汉初实行,。经济发展很快,出现了文景盛世。但在景帝时代出现了。统一的国家将面临着分裂的危险。景帝时任博士的董仲舒认为,重要的问题是要巩固集中统一的政权,防止分裂割据的局面出现。董仲舒从儒学经传中寻找统一的理由,他从《公羊春秋》中找到了&大一统&。董仲舒就根据《公羊春秋》的记载,提出了&大一统&论。他在《天人三策》中说:&《春秋》所主张的大一统,是天地的常理,适合古今任何时代的道理。&
董仲舒版画像
“大一统&既然是宇宙间最一般的法则,那么封建王朝当然要遵循。这就是董仲舒所要设立的政治哲学的核心。他根据'大一统&的普遍法则,提出了思想也要&大一统&的论点。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说:&只要不是在六艺之列的,(所谓“六艺”,就是过去读书人必备的六种才能,“礼”,“乐”,“射”,“御”,“书”,“数”。)和孔子那一套儒家思想的人。都不许其发展下去,不允许和儒家思想一起存在。那些乱七八糟的教派和学说就不会再来迷惑百姓,国家的法律和制度才能显示出地位。老百姓也才知道用什么样的方式去教育子孙后代&。只有思想统一才能有统一的法度,百姓才有行为的准则,这样才能维护与巩固政治的统一。用思想统一来巩固政治统一,思想应该统一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上,百姓也知道该遵循什么,怎么做了。只有政治统一才能长治久安,当时汉代的政治是统一了,但不稳固。统一思想成了大一统的关键。于是,董仲舒多次强调要用孔子儒学统一天下的思想。[4]
在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思想要大一统的建议之后,施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将儒学作为正统思想,从此汉代思想界树起了儒学的权威,产生了中国特有的经学以及经学传统。汉代立五经博士,明经取士,形成经学思潮,董仲舒被视为&儒者宗&。[4]
董仲舒天人感应
董仲舒&天人感应&论,是以社会、政治来说的。他把《春秋》中所记载的自然现象,都用来解释社会政治衰败的结症。他认为,人君为政应&法天&行&德政&,&为政而宜于民&;否则,”天&就会降下种种&灾异&以&谴告&人君。如果这时人君仍不知悔改,&天&就会使人君失去天下。
通过秦末农民大起义,董仲舒认识到农民阶级的政治力量可决定一个封建王朝的兴亡。董仲舒在这里所说的&天&,是指秦末农民起义的武装力量。他要借用这一象征农民阶级政治力量的&天&,来戒惧皇帝,使之自敛。用&天&来限制他。
当时董仲舒为什么要采用&天人感应&的形式来戒惧皇帝呢?原因是:西汉时期社会科学水平低,天命论在人们思想中的影响极深。董仲舒就采用了&天&来限制皇帝个人的私欲,制约他至高无上的权力。并把秦始皇权力不受制约,引发农民起义,速亡国的惨痛教训,变成皇帝的精神枷锁,来限制皇帝的权力。从这方面看,董仲舒&天人感应&的思想限制了皇帝的私欲和权力,为整个封建社会的长治久安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其意义是深远的。[8]
董仲舒以德治国
统治人民虽然奉行黄老的&无为而治&的思想,实质上仍因袭秦制,以严刑峻法统治人民。武帝好法术、刑名,重用酷吏,以严刑峻法来加强统治,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和痛苦。为了社会秩序的稳定,为了封建统治的,董仲舒认为要缩小贫富差别,协调各种社会矛盾,提出&调均&的主张。上疏汉武帝&限制私人占有土地的数额的主张,限制豪强兼并土地,不允许官吏与百姓争抢利益,盐业、金属业都有百姓自己掌控,除去奴婢制度、擅自斩杀的威严,降低赋税,减少,让人民休养生息,减少民力消耗&。
这些主张,首先,打击豪强势力,加强中央政权的力量;其次,暂时缓和地主阶级和农民之间的阶级矛盾,加强了封建统治阶级专政,防止社会进一步动乱,防止农民起义。董仲舒吸取秦灭亡教训,为了缓和地主阶级和农民的矛盾,提倡德治,革除秦时的弊政,进行&更化&。他的&更化&思想,就是以儒家的礼义仁德来限制对人民剥削,维持和巩固汉王朝统治阶级专政。他认为,严刑峻法,给统治阶级带不来稳定的统治秩序,不能维持和巩固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权。他提出:实行礼义,布施仁德的政策,以德治理为主,重视&教化&,主张用仁德代替严刑。他视&德治&主张为巩固封建统治的基本治国原则。并上疏汉武帝:&作为帝王应该秉承上天的意思进行办事,因此,应该用仁德的教化而不是用刑法治理,以“德治”为主,“法治”为辅。
董仲舒个人作品
董仲舒的著作很多,有一百多篇文章、词赋传世,尚存的有《》、《》、《》及严可均《全汉文》辑录的文章两卷。
董仲舒人物评价
董仲舒半身像
《汉书》:董仲舒有王佐之材,虽伊、吕亡以加,管、晏之属,伯者之佐,殆不及也。[10]
《儒家文献资料汇编》:仲舒把儒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是儒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为发展儒学做出巨大贡献。[11]
:“董子传《公羊》,《春秋繁露》所载,皆言经义,且皆与《公羊传》合。是董子之于经学,尤为专门名家。”[12]
《董子祠堂记》
《史记·汉书传》
《汉书·董仲舒传》
《史记·儒林列传》
《新论·本造》
董仲舒人物轶事
董仲舒三年不窥园
董仲舒,自幼天资聪颖,少年时酷爱学习,读起书来常常忘记吃饭和睡觉。其父董太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了让孩子能歇歇,他决定在宅后修筑一个花园,让孩子能有机会到花园散散心歇歇脑子。[14]
第一年,董太公一边派人到南方学习,看人家的花园是怎样建的,一边准备砖瓦木料。头一年动工,园里阳光明媚、绿草如茵、鸟语花香、蜂飞蝶舞。姐姐多次邀请董仲舒到园中玩。他手捧竹简,只是摇头,继续看竹简,学孔子的《春秋》,背先生布置的诗经。
第二年,小花园建起了假山。邻居、亲戚的孩子纷纷爬到假山上玩。小伙伴们叫他,他动也不动低着头,在竹简上刻写诗文,头都顾不上抬一抬。
第三年,后花园建成了。携儿带女前来观看,都夸董家花园建得精致。父母叫仲舒去玩,他只是点点头,仍埋头学习。中秋节晚上,董仲舒全家在花园中边吃月饼边赏月,可就是不见董仲舒的踪影。原来董仲舒趁家人在赏月之机,又找先生研讨诗文去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董仲舒的求知欲愈见强烈,遍读了儒家、道家、阴阳家、等各家书籍,成为儒学大师。[5]
董仲舒有客老狸
有一次,董仲舒放下帷幕讲课,有个客人来拜访,董仲舒知道他并不是一个普通的人。客人又说:“要下雨了。”董仲舒便和他开玩笑说:“住在巢里的知道刮风,住在洞里的知道下雨。您不是狐狸,就是鼷鼠。”客人就变成了一只老狐狸。[15]
董仲舒后世纪念
董仲舒董仲舒墓
董仲舒墓的位置有两种说法。
一说位于陕西省下马陵街。董仲舒墓位于古南城墙和平门内以西600米处马道以北,唐代、明代修城,此墓皆得保存于城内,官吏军民至此下马,以示崇敬,故称“下马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此墓封土周长40多米、高6米,墓前有清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所书“汉董仲舒墓”碑一通。20世纪50年代此墓损坏严重。现封土残高2米,封土前有西安市人民政府所立青石保护标志。1956年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说陪葬的,位于在今陕西省南位乡茂陵以北约500米处的策村东南约250米处,为一座南北长71米,东西宽30米,封土残高14.3米的古冢,村民称为“策冢”。为什么叫“策村”、“策冢”?却不叫“董村”、“董冢”呢?据村民们说,这是因为他们的祖上董仲舒曾进呈“天人三策”有功于汉,为铭记先人功绩,遂以“策”为名。
董仲舒董子祠遗址
大董故庄村村东北现有始建于唐朝的董子祠遗址,宋、元、明、清等各朝代名士曾在董子祠留有诗作。1948年,董子祠被拆除。后群众自发重建了约14平方米的董子祠,遗有《景州重修董子书院记》碑首、龟座残件等”。日,来自浙江、山西、河南、广东、江苏、福建等省市的数十名董氏后裔共聚,参加董仲舒思想暨董氏渊源研讨会,并在董子祠举行了董氏后裔祭祖仪式。
董仲舒董子文化园
董子文化园包括董子宗祠、董子书院、董子旧宅、董子典故园、董子研究会馆、董氏宗亲会馆、碑林等。董子宗祠、时空台、董子舍园遗址和董仲舒衣冠冢已完成建设或修缮。
董子文化园采用的是汉式建筑风格,由九部分、七进院组成,全园整体布置为坐北朝南,董子故居、应诏对策、下帷讲学、三不窥园、相事骄王、德主刑辅、董子祠——鸿儒殿七进院落构成文化园的主体。该建设项目已被列为省重点文化建设项目。
董仲舒董仲舒石像
董仲舒西安石刻像
明万历年间(年)统治阶级在他的家乡立祠雕像,从山西运来巨石,聘请丁名工匠。相传,石头运到河北旧县村就是运不动了,人们以此当做,在此建了董子庙,雕刻了一尊石像安放于庙中。
石像位于旧县村西几十米处。坐式,双手捧一笏板,高2.5米,重约4吨。像前左右各有一聋男哑女守侍,庙前有一石碑。像背后刻有:“明万历三十六年十月旧县村施财弟子管正尊韩安辅妻姚氏”。1946年土改时,庙被拆除,石像置于露天。“文革”中“”,又被推倒,鼻面和笏板多处被损坏,石碑移到他处。1982年九月,河北省人民政府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项目。
.铁血网[引用日期]
.中文百科在线[引用日期]
.国学网[引用日期]
.新华网[引用日期]
.中国大学生在线[引用日期]
.学科王[引用日期]
董仲舒版画像取自明天然撰赞,弘治十一年重刻本《历代古人像赞》。
. 光明日报[引用日期]
董仲舒半身像取自清代顾沅辑,道光九年刻本《吴郡名贤图传赞》,清孔继尧绘。
.国学导航网[引用日期]
.国学导航网[引用日期]
皮锡瑞.《经学家法讲义》:湖南思贤书局,1899年
.新华网[引用日期]
.德州大众网[引用日期]
《搜神记》:董仲舒下帷讲诵,有客来诣,舒知其非常客。又云:“欲雨。”舒戏之曰:“巢居知风,穴居知雨。卿非狐狸,则是鼷鼠。”客遂化为老狸。
企业信用信息董仲舒故里_百度百科
董仲舒故里
董仲舒故里即河北省景县广川镇大董故庄村,是汉代大儒的故乡。
董仲舒故里景县广川镇
广川镇、景县辖镇。位于河北省景县西南部,景县、故城、枣强三县交界处,距县城40千米。从衡德高速公路龙华出口,南行13公里,即可到达广川镇。全镇地貌呈簸箕形,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倾斜,最高海拔25米,最低海拔约15米,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属温带半湿润季气候。
1995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河北省百强乡镇”,被衡水地委、行署命名为“小康镇”,1996年被衡水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十强乡镇”2007年,全镇完成社会生产总值21.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8亿元,上缴税金19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92元,同比分别增长16%、18%、21%、6.3%。
2009年5月,总投资10亿元、占地21.5万平方米的董子文化园工程,在一代大儒董仲舒的故里——衡水市景县广川镇启动,预计于五年内分四期完成。董子文化园规划包括董子宗祠、董子书院、董子旧宅、董子典故园、董子研究会馆、董氏宗亲会馆、碑林等。董子宗祠正殿、时空台、董子舍园遗址和董仲舒衣冠冢已完成建设或修缮。董子文化园采用的是汉式建筑风格,由九部分、七进院组成,全园整体布置为坐北朝南,董子故居、应诏对策、下帷讲学、三不窥园、相事骄王、德主刑辅、董子祠——鸿儒殿七进院落构成文化园的主体。旨在弘扬董子文化,推动文化旅游业的发展,进一步提升董子文化的影响力,真正打响“董子故里——大儒之乡”品牌。
广川镇土地资源丰富,路、水、电、通讯、有线电视等基础设施完善,休闲娱乐、教育文化、卫生医疗等服务配套齐全,新建广川现代城,广川新城,高层高标准生活小区。
广川镇民营经济比较发达,铁塔钢构是全镇的主导产业,系全国四大通讯器材生产基地之一,特色优势比较明显,素有“铁塔之乡”的美誉。我镇铁塔钢构产业起步于80年代末,经过铝合金梯子、铝合金塔、小铁塔等过渡,发展成今天以通讯塔为主体的多个品种。特别是近几年,我镇铁塔钢构产业规模迅速膨胀,效益水平显著提升,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2008年全镇铁塔钢构产业完成销售收入21亿元,上缴税金3400万元。日,景县被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命名为“中国(广川)铁塔制造基地”。
董仲舒故里董仲舒简介
董仲舒, 曾在山东为官,任胶西相,虽然时间短,但留下后裔不少。
从元至正年间(公元1341—公元1369)28年间,到明代洪武、永乐年间(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 至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44年间,元宋朝廷朝廷一再从山西洪洞等地往省内外移民。
朔州马邑县烟墩村圪针沟,是移民分遣处之一(烟墩村今属神头镇,村南有圪针沟和圪针围,围是坟地)。
董仲舒的儿子董安从广川迁回陇西,裔孙再迁河东,在洪武年间,与山东定陶等地族人一起转迁至朔州马邑县烟墩村圪针沟,在公元一三六九年至一三七一年中的某一年(以一三六九年为可信),迁居到忻州紫郡。
明代洪武年间,本族从山东聚集至朔州马邑县烟墩村圪针沟,在公元一三六九年至一三七一年中的某一年(以一三六九年为可信),迁居到忻州紫郡,后几经迁徙。
本族历史上有登仕郎和将军者,在田间考古发现过将军墓志铭碑,登仕郎者则记录于族谱。从始祖算起,是董氏第222世,河东董氏从董仲舒算起,是董仲舒第70代嫡孙。
企业信用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茅山后裔有声小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