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高中生物必修三三的问题

高中生物必修三:高中生物必修3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三
高中生物必修三:高中生物必修3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三
本文话题: &
必修3 稳态与环境知识点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物体。 2/3) 体液 1/3):包括:血浆、淋巴、组织液等2、体液之间关系:血浆组织液3、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内环境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5、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6、血浆中酸碱度:7.35---7.45调节的试剂: 缓冲溶液: NaHCO3/H2CO3 Na2HPO4/ NaH2PO47、人体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770kPa、正常的温度:37度8、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9、稳态的调节: 神经免疫调节网络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有神经节)→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还包括肌肉和腺体)①无感觉无效应②无感觉无效应(产生兴奋不能传导)③无感觉无效应(产生兴奋,传导无法分析)④有感觉无效应⑤有感觉无效应神经纤维上 双向传导 静息时 外正内负 钾离子外流 静息电位 → 刺激 → 动作电位→ 电位差→局部电流2、兴奋传导 突触小体:电→化学 突触后膜:化学→电神经元之间(突触传导) 单向传导突触小泡(递质)→ 突触前膜→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有受体)→产生兴奋或抑制3、人体的神经中枢: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生物的节律行为脑干:呼吸中枢小脑: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 大脑: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脊髓:调节机体活动的低级中枢 4、大脑的高级功能:书写中枢(W区)→失写症(能听、说、读,不能写)运动性语言中枢(S区)→运动性失语症(能听、读、写,不能说) 听性语言中枢(H区)→听觉性失语症(能说、写、读,不能听) 阅读中枢(V区)→失读症(能听、说、写,不能读) 5、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 (1)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体液调节还有CO2的调节 (2)人体主要激素及其作用 26、人体正常血糖浓度;0.8—1.2g/L低于0.8 g/L:低血糖症 高于1.2 g/L;高血糖症、严重时出现糖尿病。7、人体血糖的三个来源:食物、肝糖原的分解、非糖物质的转化三个去处: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原肌糖原、转化成脂肪蛋白质等8、血糖平衡的调节A血糖高→胰岛B细胞→胰岛素增加→①促进血糖氧化分解、脂肪的转化、合成糖原②抑制肝糖原的分解、非糖物质的转化→血糖降低(体液调节)B血糖高→下丘脑(感受器)→胰岛B细胞(效应器)同上(神经—体液调节)C血糖低→胰岛A细胞→胰高血糖素增加→促进肝糖原的分解、非糖物质的转化→血糖升高(体液调节) D血糖低→下丘脑(感受器)→胰岛A细胞(效应器)同上(神经—体液调节)E血糖低→下丘脑→肾上腺→肾上腺素→促进肝糖原的分解、非糖物质的转化→血糖升高胰岛素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胰岛素的分泌糖尿病人:多食、多尿、多饮,体重减轻9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寒冷或过度紧张→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又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作用,这就是反馈调节(生态系统中也存在)。 体温调节:A寒冷环境(神经—体液调节):皮肤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a增加产热:①骨骼肌战栗②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分泌,加快物质分解,提高新陈代谢③立毛肌收缩b减少散热:①血管收缩②血流量减少③汗腺分泌减少,甚至停止分泌B炎热环境(神经调节):皮肤温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散热:汗腺分泌,血管舒张 主要产热器官:肝脏和骨骼肌 主要散热器官:皮肤310、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人体各个部位)、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11、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12、水盐平衡调节:A饮水不足、失水过多、吃的太咸→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垂体(效应器)→抗利尿激素(下丘脑合成,经垂体释放,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作用重吸收水)→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减少尿量(神经—体液调节)B饮水不足、失水过多、吃的太咸→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大脑皮层(效应器)→产生渴觉→主动饮水,补充水分1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①: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②: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甲状腺激素成年人分泌过多:甲亢 过少;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婴儿时期分泌过少:呆小症内分泌系统的总中枢:下丘脑(感受器、效应器、调节中枢、传到兴奋)免疫器官(如:扁桃体、淋巴结、骨髓、胸腺、脾等)吞噬细胞14、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细胞淋巴细胞: 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 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 免疫活性物质(如 :抗体)第一道防线:皮肤、粘膜等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16、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17、体液免疫(抗原未进入细胞): 4抗原→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①浆细胞→抗体②记忆细胞18、免疫(抗原进入细胞):抗原→吞噬细胞→T细胞→①效应T胞→与靶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释放出抗原,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②记忆细胞19、20、免疫失调疾病:A防卫不足:几乎失去一切免疫功能—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艾滋病(逆转录病毒) B防卫过度:①免疫系统攻击自身而引起—自身免疫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②发作快,消退快,非首次接触抗原时发生—过敏反应—皮肤荨麻疹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1、在胚芽鞘中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向光弯曲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下部,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植物长不长砍有无生长素,弯不弯看生长素分布是否均匀。2、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原因:①:横向运输(只发生在胚芽鞘尖端):在单侧光刺激下生长素由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运输(重力) ②:纵向运输(极性运输):从形态学上端运到下端,不能倒运③: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向光生长素多生长的快,背光生长素少生长的慢),因而引起两侧的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区别于根的正向地性、茎的负向地性:生长素浓度:A=B<C=D,但对根而言,A点促进生长,C点抑制生长,所以根向下弯曲;而对茎,B、D点都促进生长,但D点的促进作用大,故茎向上生长(可对照课本P50的图理解)。5生长素:合成部位: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分布部位:主要在生长旺盛的部分(原因:单侧光、重力)化学本质:吲哚乙酸(IAA)运输:极性运输:从形态学上端运到下端(主动运输)非极性运输:韧皮部生理作用特点:两重性(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表现:①敏感程度:根>茎>芽②发育程度:幼嫩>衰老8、赤霉素:①合成部位: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幼叶 ②主要作用:促进细胞伸长,从而促进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果实的生长。脱落酸:①合成部位:根冠、萎焉的叶片②分布:将要脱落的组织和器官中含量较多 ③主要作用:抑制细胞的分裂, 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细胞分裂素:①合成部位:根尖 ②主要作用:促进细胞的分裂0乙烯:①合成部位:植物体各个部位 ②主要作用:促进果实的成熟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种群的特征①种群密度(最基本的数量特征)②出生率、死亡率 、迁入率、迁出率决定种群大小和密度的直接因素③年龄组成(增长型、稳定型、衰老型)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④性别比例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2、种群密度的测量方法:①样方法(植物和运动能力较弱的动物)②标志重捕法(运动能力强的动物)③....................取样器取样法(蚯蚓)④血球计数板计数法(微生物)3:①种群: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称 ②群落: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生物③生态系统: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生物与无机环境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4、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① “ J”型增长曲线 条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②“ S”型增长曲线 条件:资源和空间都是有限的 阴影表示在生态斗争中被淘汰的个体数(环境阻力)5、K值(环境容纳量):在环境条件不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的最大数量6、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区别种群密度)67、种间关系①互利共生(如图甲):根瘤菌、大肠杆菌等(同生共死)②捕食(如图乙):先增加者线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③竞争(如图丙):不同种生物争夺食物和空间(如羊和牛)强者越来越强弱者越来越弱(你死我活) ④寄生:蛔虫,绦虫、 虱子 蚤植物与光照强度有关动物与食物和栖息地有关8、群落的空间结构: 水平结构 :水平方向上地形变化、土壤湿度盐碱度、光照变化生物自身造成9、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它....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的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1、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①非生物物质和能量:必备成分②生产者:主要成分(基石)③消费者:最活跃的成分④分解者:物质循环中的关键23、能量来源:太阳能 起点: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生态系统总能量来源:生产者固定(同化)太阳能的总量 渠道:食物链和食物网能量转化:太阳能→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热能 流动形式: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散失途径:呼吸作用(各个营养级及分解者的呼吸作用)最终以热能形式散失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 相邻两个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 7能量的去路:①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②被下一营养级利用③被分解者利用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10%~20%4、碳循环: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生产者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①生产者、消费者的呼吸作用②分解者的分解(呼吸)作用③化学燃料的燃烧作用 5、7、生态系统中的信息种类: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孔雀开屏、蜜蜂跳舞、求偶炫耀)8、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种群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信息的传递群落和生态系统: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①提高农产品和畜产品的产量②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11、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方法:①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②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的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协调12、生态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13、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814、生物多样性的价值:①直接价值:直接价值:药用、工业原料、美学、科研价值 ②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如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③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15、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是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场所。(最有效)(2)迁地保护:动物园、植物园、濒危物种保护中央。(易地保护)(3)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4)建立精子库、种子库,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等15、DNA(基因)的多样性(转录翻译)→蛋白质多样性→生物性状多样性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生物多样性16、A、蛋白质多样性:①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不同②肽链的空间结构多样B、DNA分子多样性: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C、细胞多样性: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体现在细胞的形状、大小、种类。结构、功能D、物种多样性:生物进化、自然选择的共同作用结果E、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和生存环境的共同作用结果9 延伸阅读:
上一篇:下一篇:&>&&>&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期末学考试题(很好)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期末学考试题(很好) 8457字 投稿:程蝕蝖
生物必修三模拟试题 3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5分)1.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关系模式图正确的是( ) 2.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A.O2、CO2、血红蛋白、H B.过氧化氢酶、抗体、激素、H2O2++2…
高一生物试题 A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 6 页,第Ⅱ卷 2 页, 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100 分钟。第Ⅰ卷 选择题(共 60 分)注意事项: 第Ⅰ卷共 4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
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哺乳动物肌肉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环境是 ( )A.血液 B.体液 C.组织液 D.细胞内液 C2.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 (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②血…
2013年高二生物学考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
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
④激素、唾液淀粉酶和氨基酸
2.在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的正确关系是(
3.下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③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
B.人体的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
C.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④为养料和氧气
D.⑥可表述为:体内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
4.关于人体内环境中pH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体血液的pH通常在7.35~7.45之间
B.血液中乳酸过多时,就会与NaHCO3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H2CO3
C.血液中Na2CO3过多时,就与H2CO3结合形成NaHCO3
D.pH的相对稳定是在神经—体液的调节下独立完成的
5. 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某人长期摄入蛋白质过少,会引起C液增加
B.2结构的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只有淋巴
C.A液成分与B液、C液成分相比,含蛋白质较多
D.A液中的O2浓度比C液中高
6.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的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
2- B.内环境是一个主要由H2PO—
4/HPO4,构成的缓冲体系
C.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D.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
7.静息时和产生兴奋后,神经纤维细胞膜内外电位分别是(
A.内正外负、内负外正
B.内负外正、内正外负
C.内负外正、内负外正
D.内正外负、内正外负
8.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9.在一简单反射弧中,只有感觉神经元A和运动神经元B,则当A接受刺激后,兴奋的传导方向是(
A.A的树突→B的轴突
B.B的轴突→A的轴突
C.B的轴突→A的胞体
D.A的轴突→B的树突
10.如图示意一个反射弧的结构,就此图分析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直接刺激肌肉可以引起其兴奋收缩,但不能在g、f、e处检测到
膜电位变化
B.刺激皮肤引起肌肉收缩时,可在e、f、g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C.若g以下处受损,针刺皮肤能够在f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D.若f处受损,针刺皮肤能在肌肉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11.在神经元之间传递兴奋时,突触小体完成的信息转换模式为(
A.电信号→电信号
B.电信号→化学信号
C.化学信号→化学信号
D.化学信号→电信号
12.下图为一神经细胞未受刺激时的电荷分布及相关处理。据图回答:如果在电极a的左侧给予一个强刺激,则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是(
A.不会发生偏转
B.发生一次偏转
C.发生两次方向相同的偏转
D.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13.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主要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下完
成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效应器由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腺体组成
B.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
C.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单方向的
D.条件反射的建立与脊髓等低级中枢无关
14.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15.关于人体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激素在人体内作为信息物而发挥作用
B.激素在人体内含量较低,但有高效的生物催化作用
C.甲状腺激素除了促进人体产热,还有其他生理效应
D.正常人体内,激素的分泌受反馈调节
16.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血糖浓度过高时,会使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
B.当人处于寒冷环境中时,温觉感受器产生兴奋
C.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D.下丘脑通过垂体控制性腺的生长发育
17.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增加时会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C.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释放到内环境中,然后作用于靶细胞
D.淋巴中的淋巴细胞可以通过淋巴循环由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液
18. 下图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有关的叙述中,不能准确地描述其调节过程的是(
A.水盐平衡调节的过程可通过A→B→C→D→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
B.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可以通过C→D→E来实现,属于体液调节
C.当人的手被针扎时,其调节过程可能通过A→B→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
D.若上图表示体温调节过程,则体温调节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19.当人吃了过咸的食物时,有关机体水分调节的顺序正确的是(
①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渴觉②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③摄水量增加④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⑤减少尿的排出
20.关于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无机盐等物质的含量有关
B.缓冲物质可以维持细胞外液的pH稳定
C.寒冷环境中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将引起骨骼肌不自主战栗
D.运动后水分排出较多,此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21.当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反应时,效应T细胞发挥的作用是(
A.产生抗体,使靶细胞裂解
B.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
C.产生组织胺,增强B细胞的功能
D.促进B细胞产生淋巴因子
22.能够识别抗原的细胞是(
①吞噬细胞 ②T细胞 ③B细胞 ④记忆细胞 ⑤效应B细胞 ⑥效应T细胞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④
23.如图代表人体体液免疫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Ⅰ、细胞Ⅱ和细胞Ⅲ均能识别抗原
B.图中细胞Ⅰ、细胞Ⅱ、细胞Ⅲ代表的分别是B细胞、
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
C.免疫过程⑥比⑦要慢,免疫效应⑥比⑦要强
D.图中的T细胞可以分泌淋巴因子
24.无胸腺裸鼠是一种无毛变异小鼠,先天性无胸腺,常作
为医学生物学研究中的实验动物。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无胸腺裸鼠具有正常的体液免疫功能
B.无胸腺裸鼠应饲养在无菌环境中
C.无胸腺裸鼠对异体组织无排斥反应
D.人类癌细胞可在无胸腺裸鼠体内增殖
25.为了验证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促进生长的某种物质,
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材料进行实验时,
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是(
A.完整胚芽鞘分别置于单侧光照射和黑暗条件下
B.胚芽鞘尖端和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C.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D.胚芽鞘尖端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26.植物向光性的形成,是由于单侧光使(
A.茎尖的顶端分生组织合成生长素能力发生改变
B.生长素在茎尖向光侧比背光侧的含量高
C.生长素在茎尖背光侧比向光侧的含量高
D.茎尖感光部位的感光能力发生改变
27.如右图所示,如果茎的a侧的生长素浓度对应的作用效率表现为曲线OB段,下列对茎的b侧的生长素浓度所对应作用效率的描述中,较为准确的是(
A.在OD范围内
B.在CA范围内
C.在BD范围内
D.在BA范围内
28.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作用及其应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成熟细胞比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更为敏感
B.顶端优势能够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C.适宜茎生长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往往抑制根的生长
D.可利用生长素类似物防止落花落果
29.农业生产用生长素类似物2,4-D进行麦苗除草,其原理是(
A.高浓度促进杂草衰老
B.高浓度抑制杂草生长
C.低浓度抑制杂草生长
D.高浓度促进小麦生长
30.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
B.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
C.草莓果实的自然生长过程与生长素无关而与乙烯有关
D.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31.通过刺激休眠种子,改变各种激素的含量,可使种子提前萌发。如下图表示某植物种子在刺激过程中,各种激素含量变化情况,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脱落酸对种子萌发起促进作用,赤霉素对种子萌发起抑制作用
B.在种子破除休眠过程中赤霉素与脱落酸、细胞分裂素存在拮抗作用
C.种子的提前萌发只是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的作用,与其他激素无关
D.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都能促进种子的萌发
32.下列不属于种群特征的是(
B.年龄组成
C.种群密度
D.出生率和死亡率
33.一种生物迁入一个新的环境,由于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t年后种群的个体数量为:Nt=N0λt。下列关于该表示式参数意义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Nt表示t年后的该种群的个体数量
B.N0为该种群的起始个体数量
C.t表示该生物迁入该地的时间是t年
D.λ表示第二年比第一年增加的个体数量
34.下图所示为一个鼠群迁入一个新的生态系统后的生长曲线。 试分析
在曲线中哪段表示食物最可能成为鼠群繁殖速度的限制因素(
35.下面关于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垂直方向上,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B.群落中动物的垂直分布依赖于植物
C.水平方向上,不同地段的生物种类有差异
D.一个竹园中的竹子高低不齐
36.一块弃耕的农田,很快长满杂草,几年后,草本植物开始减少,各种灌木却繁茂起来,最后这块农田演变成了一片森林。这片森林在不受外力干扰的情况下将会长期占据那里,成为一个非常稳定的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在此演变过程中,相关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37.生态系统的结构是指(
A.食物链和食物网
B.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
C.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D.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
38.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如果要研究被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去向,不应包括下列选项中的(
A.羊的呼吸消耗量
B.羊的粪便量
C.羊的生长量
D.部分死亡羊的重量
39.在生态系统中,全部初级消费者所消耗的总能量比全部次级消费者所消耗的总能量(
D.大约相等
40.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可逆转的
B.食物链越短,可供最高营养级消费的能量越多
C.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
D.营养级越多,散失的能量越多
41.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原因是(
A.各营养级的生物因呼吸而消耗相当大的一部分能量
B.各营养级的生物中总有一部分未被下一个营养级的生物所利用
C.下一营养级的生物比上一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少
D.A和B的叙述都正确
42.如图是某一个湖的能量金字塔,下列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
B.甲、乙、丙、丁之间可以形成一条甲到丁的食物链
C.甲、乙、丙、丁的大小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
D.甲、乙、丙、丁的大小变化体现了能量流动的特点是逐级递减
4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能量流动开始于光照射到生产者
B.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C.能量流动的形式有光能、热能和化学能 D.流动的总能量是生产者积累的全部能量
44.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四川某地通过新建沼气池和植树造林,构建了新型农业生态系统(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人和家禽家畜
B.该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植物是主要成分
C.该生态系统的建立,提高了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D.沼气池的建造和植树造林,能提高对能量的利用率。
45.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指(
A.二氧化碳在生物圈的循环
B.碳元素在生物群落的循环
C.碳元素在生物圈的循环
D.碳的化合物在生物群落的循环
46.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特点不包括下列的(
A.具有全球性
B.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C.在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
D.在群落的各营养级之间循环往复
47.右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图中的甲、乙、丙各代表(
A.甲为生产者,乙为分解者,丙为消费者
B.甲为消费者,乙为分解者,丙为生产者
C.甲为分解者,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
D.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
48.右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过程,其中甲、乙、丙、丁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箭头表示物质循环方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①过程可以表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缺少类群甲则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不能正常进行
C.类群丙无氧呼吸是产生大气中气体X的途径之一
D.碳在乙、丙中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
49.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信息传递把生态系统各组分联系起来为一整体,且有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
B.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是通过信息传递实现的
C.生态系统中用于传递的信息都是由生物产生的
D.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必须依赖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50.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之一,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是(
A.地温升高时一些动物解除冬眠
B.食物充足时老鼠繁殖增多
C.摘除棉花顶芽时侧芽生长加快
D.小狗撒尿占据地盘
5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草原的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可以采食的信息
B.狼能够依据兔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兔
C.兔同样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
D.生物之间的信息传递只限于同种生物
52.狼依据兔留下的气味进行捕食,兔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这个事实说明(
A.生命活动必须依靠信息的传递
B.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C.所有生物都有信息传递
D.信息传递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
53.如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稳定性图解。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a为抵抗力稳定性,b为恢复力稳定性
B.a为恢复力稳定性,b为抵抗力稳定性
C.恢复力稳定性与营养结构呈相反关系
D.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呈相反关系
54.下列有关生态学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解者在分解动植物遗体时,将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产者再利用
B.不同的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可能是生产者、消费者或分解者
C.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弱
D.根据生态学原理制作小生态瓶时,要注意保证光照,及时换气
55.关于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是要禁止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和作用
B.可适当增加物种数目
C.人们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不应超过其自我调节能力
D.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加大相应物质、能量的投入,以维持其稳定性
56.下列有关负反馈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负反馈调节在生物群落中普遍存在,但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不存在
B.当农田里蚜虫的数量增多时,七星瓢虫的数量也会增加,这样蚜虫种群数量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这属于生物群落内的负反馈调节
C.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D.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属于负反馈调节
57.生态环境的保护主要就是“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下列选项不符合这种环保措施的是(
A.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即“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当代人的需要”
B.控制人口增长、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C.建立人口、环境、科技和资源消费之间的协调平衡
D.禁止捕杀任何野生动物
58.大气平流层中的臭氧层可以滤除太阳光中大部分的紫外线辐射,因此被称为地球生物圈的保护伞。然而,由于人类大量排放卤代烃(如制冷剂氟利昂),严重破坏了臭氧层,引起了地球表面紫外线辐射增强。臭氧层耗损引起的生物学效应是(
A.海洋浮游生物种类增多
B.人类皮肤癌、白内障患病率增加
C.生物群落的分布不受影响
D.农作物可能发生定向变异,造成减产
59.下列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措施的描述,错误的说法是(
A.保护生物的多样性需要全球合作
B.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C.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
D.建立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6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作种群密度调查时,随机取样是成功的关键 ②生态系统中的硝化细菌实现了自然界中氮气向硝酸盐的转化③袁隆平利用野生水稻培育高产杂交水稻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④群落演替方向总是由群落的结构、组分简单到复杂 ⑤当向一个处于稳定期的生态系统增加一个物种时,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定会增强 ⑥生态系统中物质流是循环的、能量流是单向的、信息流往往是双向的
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
61.(7分)如图甲表示反射弧中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图乙表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联系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则⑤(代表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腿上肌肉)称为
(2)图甲中刺激d点,则除d点外,图中发生兴奋的点还有
(用字母表示)。
(3)图乙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处在[
中,该结构的作用是为神经兴奋的传导提供
(4)手术过程中,使用某种局部麻醉剂,能使乙图中[⑨]
发生变化,从而暂时失去兴奋传导功能。
62.(14分)下图是人体体温调节部分结构模式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1)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是
。“寒冷→下丘脑→肾上腺”的调节是
调节,肾上腺在此调节中属于
;“甲状腺→内环境→下丘脑”的调节是
调节,下丘脑有关细胞在此调节中属于
(2)从图中分析,激素A、B、C、D分别是
、 、,垂体某些细胞膜上有号)作用的受体。
(3)神经调节具有
的优势,体液调节具有
的优势,体温的调节是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63.(10分)为了验证植物向光性与植物生长素的关系,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1)方法步骤:
取6个小花盆,各栽入一株品种、粗细和大小都相同的玉米幼苗(要求幼苗的真叶未突破胚芽鞘)。按下图所示方法进行实验处理。接通台灯电源24 h后,打开纸盒,观察并记录6株玉米幼苗的生长情况。
(2)实验结果预测:
在以上装置中,玉米幼苗保持直立生长的是
装置,而玉米幼苗基本停止生长的是
(3)部分实验结果的分析与推论
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产生向光性是由单侧光照射引起的。
号装置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的向光性生长与玉米幼苗尖端的存在是否有关系。
号装置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感光部位在尖端。
④根据5号和6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只能说明:
64.(9分)如图是某农田生态系统模式图,数字代表能量数值,单位是J/(cm2·y),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生态系统成分中不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用字母回答),以上过程直接揭示了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2)向该农田中投放少量落叶等废弃物对生态系统不产生明显的影响,这是因为该生态系统具有
(3)若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是1 000 J/(cm2·y),则B捕食A的过程中能量传递效率为
;B固定的能量中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是/(cm2·y)。
(4)田间管理除草、除虫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提高产量的原因是
(5)当生物B因使用农药数量减少时,生物C的种群数量短时间的变化为
(6)此农田生态系统弃耕以后发生的演替是
,在此过程中其恢复力稳定性将
2013年高二生物学考试题
61.答案:(1)效应器 神经中枢(2)c、e
(3)⑧线粒体 能量(ATP)(4)突触小泡 递质
62.【答案】(1)下丘脑 神经 效应器 体液 靶细胞
(2)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 肾上腺素 A和C
(3)快速 准确 持续时间长 作用范围广
63.答案:(2)3、4、5
④玉米幼苗发生弯曲生长与生长素在玉米幼苗胚芽鞘两侧分布不均匀有关
64.【答案】(1)E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多了信息传递不给分)
(2)自我调节能力(稳定性或抵抗力稳定性)
(4)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6)次生演替
2013年高二生物学考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每题只选择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 ④激素、唾液淀粉酶和氨基酸A.①③ B.③④ C…
高中生物必修三期末考试模拟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5分)1.手不小心摸到滚烫的水壶,缩手反射发生与感觉疼痛的时间是A.先感到疼痛,后缩手反射C.先缩手反射,后感觉疼痛 B.感到疼痛并同时缩手 D.依个体不同而不同2.对燕麦…
生物理科卷学年度期中考试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试卷类型:A 保密★启用前二○一四级高一下学期模块考试生物试题本试题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O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已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
本文由()首发,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免费下载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中生物必修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