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数轴上两点a b分别标出了7个点,向邻两点之间...

如图,已知数轴上有A、B、C三个点,它们表示的数分别是-24,-10,10.(1)填空:AB=______,BC=______;(2)若点A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点B和点C分别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和7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试探索:BC-AB的值是否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改变?请说明理由.(3)现有动点P、Q都从A点出发,点P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C移动;当点P移动到B点时,点Q才从A点出发,并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移动,且当点P到达C点时,点Q就停止移动.设点P移动的时间为t秒,试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P、Q两点间的距离.题型:解答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1)由题意,得AB=-10-(-24)=14,BC=10-(-10)=20.故答案为:14,20;(2)答:不变.∵经过t秒后,A、B、C三点所对应的数分别是-24-t,-10+3t,10+7t,∴BC=(10+7t)-(-10+3t)=4t+20,AB=(-10+3t)-(-24-t)=4t+14,∴BC-AB=(4t+20)-(4t+14)=6.∴BC-AB的值不会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改变.(3)经过t秒后,P、Q两点所对应的数分别是-24+t,-24+3(t-14),由-24+3(t-14)-(-24+t)=0解得t=21,①当0<t≤14时,点Q还在点A处,∴PQ═t,②当14<t≤21时,点P在点Q的右边,∴PQ=(-24+t)-[-24+3(t-14)]=-2t+42,③当21<t≤34时,点Q在点P的右边,∴PQ=[-24+3(t-14)]-(-24+t)=2t-42.考点:考点名称: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许多实际问题都归结为解一种方程或方程组,所以列出方程或方程组解应用题是数学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通过列方程解应用题,可以培养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列方程(组)解应用题是中学数学联系实际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具体步骤是:⑴审题:理解题意。弄清问题中已知量是什么,未知量是什么,问题给出和涉及的相等关系是什么。⑵设元(未知数):找出等量关系:找出能够表示本题含义的相等关系; ①直接未知数:设出未知数,列出方程:设出未知数后,表示出有关的含字母的式子,然后利用已找出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②间接未知数(往往二者兼用)。一般来说,未知数越多,方程越易列,但越难解。⑶用含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相关的量。⑷寻找相等关系(有的由题目给出,有的由该问题所涉及的等量关系给出),列方程。一般地,未知数个数与方程个数是相同的。⑸解方程及检验。⑹答题。综上所述,列方程(组)解应用题实质是先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设元、列方程),在由数学问题的解决而导致实际问题的解决(列方程、写出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列方程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列方程是解应用题的关键。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型及技巧: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几种常见类型及解题技巧: (1)和差倍分问题: ①倍数关系:通过关键词语“是几倍,增加几倍,增加到几倍,增加百分之几,增长率……”来体现。②多少关系:通过关键词语“多、少、和、差、不足、剩余……”来体现。③基本数量关系:增长量=原有量×增长率,现在量=原有量+增长量。 (2)行程问题: 基本数量关系:路程=速度×时间,时间=路程÷速度,速度=路程÷时间, 路程=速度×时间。 ①相遇问题:快行距+慢行距=原距; ②追及问题:快行距-慢行距=原距; ③航行问题:顺水(风)速度=静水(风)速度+水流(风)速度, 逆水(风)速度=静水(风)速度-水流(风)速度 例:甲、乙两站相距480公里,一列慢车从甲站开出,每小时行90公里,一列快车从乙站开出,每小时行140公里。 慢车先开出1小时,快车再开。两车相向而行。问快车开出多少小时后两车相遇? 两车同时开出,相背而行多少小时后两车相距600公里? 两车同时开出,慢车在快车后面同向而行,多少小时后快车与慢车相距600公里? 两车同时开出同向而行,快车在慢车的后面,多少小时后快车追上慢车? 慢车开出1小时后两车同向而行,快车在慢车后面,快车开出后多少小时追上慢车? (此题关键是要理解清楚相向、相背、同向等的含义,弄清行驶过程。)例:一艘船在两个码头之间航行,水流速度是3千米每小时,顺水航行需要2小时,逆水航行需要3小时,求两码头的之间的距离?(3)劳力分配问题:抓住劳力调配后,从甲处人数与乙处人数之间的关系来考虑。 这类问题要搞清人数的变化。例.某厂一车间有64人,二车间有56人。现因工作需要,要求第一车间人数是第二车间人数的一半。问需从第一车间调多少人到第二车间?(4)工程问题: 三个基本量: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其基本关系为: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相关关系:各部分工作量之和为1。 例:一件工程,甲独做需15天完成,乙独做需12天完成,现先由甲、乙合作3天后,甲有其他任务,剩下工程由乙单独完成,问乙还要几天才能完成全部工程?(5)利润问题: 基本关系:①商品利润=商品售价-商品进价; ②商品利润率=商品利润/商品进价×100%; ③商品销售额=商品销售价×商品销售量; ④商品的销售利润=(销售价-成本价)×销售量。 ⑤商品售价=商品标价×折扣率例.例:一家商店将某种服装按进价提高40%后标价,又以8折优惠卖出,结果每件仍获利15元,这种服装每件的进价是多少? (6)数字问题:一般可设个位数字为a,十位数字为b,百位数字为c,十位数可表示为10b+a, 百位数可表示为100c+10b+a,然后抓住数字间或新数、原数之间的关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数字问题中一些表示:两个连续整数之间的关系,较大的比较小的大1;偶数用2n表示,连续的偶数用2n+2或2n—2表示;奇数用2n+1或2n—1表示。例:有一个三位数,个位数字为百位数字的2倍,十位数字比百位数字大1,若将此数个位与百位顺序对调(个位变百位)所得的新数比原数的2倍少49,求原数。(7)盈亏问题:“盈”表示分配中的多余情况;“亏”表示不足或缺少部分。 (8)储蓄问题:其数量关系是:利息=本金×利率×存期;:(注意:利息税)。 本息=本金+利息,利息税=利息×利息税率。注意利率有日利率、月利率和年利率,年利率=月利率×12=日利率×365。(9)溶液配制问题:其基本数量关系是: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质质量=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分数。这类问题常根据配制前后的溶质质量或溶剂质量找等量关系,分析时可采用列表的方法来帮助理解题意。(10)比例分配问题:这类问题的一般思路为:设其中一份为x,利用已知的比,写出相应的代数式。常用等量关系:各部分之和=总量。还有劳力调配问题、配套问题、年龄问题、比赛积分问题、增长率问题等都会有涉及。
欢迎转载:
推荐: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2011年甘肃省李桥中学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人教新课标版.doc8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3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2011年甘肃省李桥中学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并把答案填入相应的表格中)题 号 1 2 3 4 5 6 7 8
1、下表是我国几个城市某年一月份的平均气温,其中气温最低的城市是(
).A、北京
B、武汉C、广州
D、哈尔滨2、两个非零有理数的和为零,则它们的商是(
(D)不能确定3、如果,下列成立的是(
(D)或4、下列每组数中,相等的是(  )  A.-(-3)和-3;    B.+(-3)和-(-3);C.-(-3)和|-3|;   D.-(-3)和-|-3|.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数轴上原点表示的数是0数轴上表示的点与表示的点的距离是2最大的负整数是6、下列四组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D. 7、| a |=1,| b |=2,| c |=3, 且a
c,则a+b-c=(
). A.-2
D.48、如图所示的图形为四位同学画的数轴,其中正确的是(
)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计18分)1、
.2、已知=3,=2,且ab<0,则= 。3、最大的负整数和最小的正整数分别是
。4、对于任意非零有理数a、b,定义运算如下:=
。5、从数轴上表示的点开始,向右移动6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5个单位长度,最后到达的终点所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_。6、观察下面一列数,根据规律写出横线上的数。-; ; -; ;…… ;第2010个数是
解答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集合里.1,,,325,,,,,.正数集合{
…};负数集合{
…};集合{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如图,数轴上两点A,B到原点O的距离相等,如果点A,B表示的数分别是x+3和x+7,那么线段OA的长度是( )_答案_百度高考
如图,数轴上两点A,B到原点O的距离相等,如果点A,B表示的数分别是x+3和x+7,那么线段OA的长度是( )_答案_百度高考
数学 数轴找规律问题 ...
如图,数轴上两点A,B到原点O的距离相等,如果点A,B表示的数分别是x+3和x+7,那么线段OA的长度是(  )
A2 Bx+5 C-2 D4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如图,数轴上标出了7个点,相邻两点之间的距离都相等,已知点A表示﹣4,点G表示8(1)点B表示的有理数是 _________ ,表示原点的是点 _________ ; (2)图中的数轴上另有点M到点A,点G距离之和为13,则这样的点M表示的有理数是 _________ 。
解:(1)AG=8﹣(﹣4)=12,图中相邻的两个点之间的距离是2个单位长度,则B表示:﹣4+2=﹣2,C表示﹣2+2=0,是原点。(2)﹣4﹣13=﹣17或﹣4﹣(﹣13)=﹣4+13=9,则M点表示:﹣17或9。故答案是:﹣2,C;﹣17或9。
试题“如图,数轴上标出了7个点,相邻两点之间的距离都...”;主要考察你对
等知识点的理解。
读漫画“小草的哀求”,回答小题。小题1:漫画所反映的情况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是
A.土地荒漠化
B.全球变暖
C.臭氧层破坏  
D.酸雨污染
小题2:漫画反映的问题主要发生于我国的
A.长江中下游地区
B.西北地区
C.东南沿海地区
D.东北和西南地区
读我国南北方地区耕地、水资源和人口对比图,回答下列问题。(4分)(1)试比较我国耕地、水资源南北分布的差异。
。(2)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地区匹配是否合理
。北方在农业发展中会遇到
问题。(3)由上图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南、北方地区人地矛盾更为突出的是
读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及利用示意图,回答问题。小题1:下列四幅图表示出了我国四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按草地、林地、水田和旱地的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④②①③
D.③④①②
小题2:我国土地资源中,耕地的比重低,主要原因是
A.山地多,平地少
B.土地面积小
C.人口众多
D.气候复杂
小题3:造成我国耕地利用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和地势的差异
B.科技水平的高低
C.气候条件的不同
D.耕作制度的不同
高考全年学习规划
该知识易错题
该知识点相似题
高考英语全年学习规划讲师:李辉
更多高考学习规划:
客服电话:400-676-2300
京ICP证050421号&京ICP备号 &京公安备110-1081940&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0531号
旗下成员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数轴上两点a b分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