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写下列实验室备有下列器材用具的名称

当前位置:
>>>将下列各仪器名称前的字母序号与其用途相对应的选项填写在答题卷..
将下列各仪器名称前的字母序号与其用途相对应的选项填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
(1)用来组装过滤器的仪器是&&&&&&&&&& ;(2)用于夹持燃烧镁条的工具是&&&&&&&&&&&& ;(3)用来盛放液体药品的容器是&&&&&&&&&&&&& ;(4)用于加热蒸发浓缩溶液的瓷器是&&&&&&&&&&&&& ;(5)可用作气体与固体反应容器的是&&&&&&&&&&&&&&&&&&&& (6)主要用于溶解同体物质,以及溶液稀释和加热的仪器是&&&&&&&&&&&&& &.
题型:填空题难度:偏易来源:期中题
(1)C;(2)F;(3)A;(4)E;(5)B;(6)D.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将下列各仪器名称前的字母序号与其用途相对应的选项填写在答题卷..”主要考查你对&&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过滤&&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过滤
常用的实验仪器:试管、烧杯、蒸发皿、坩埚、酒精灯、漏斗、洗气瓶、干燥管、托盘天平、量筒、容量瓶、滴定管、玻璃棒、量气装置等。常用仪器对比分析:
过滤定义:利用介质滤除水中杂质的方法。通过特殊装置将流体提纯净化的过程,过滤的方式很多,使用的物系也很广泛,固-液、固-气、大颗粒、小颗粒都很常见。在推动力或者其他外力作用下悬浮液(或含固体颗粒发热气体)中的液体(或气体)透过介质,固体颗粒及其他物质被过滤介质截留,从而使固体及其他物质与液体(或气体)分离的操作。过滤归纳:
发现相似题
与“将下列各仪器名称前的字母序号与其用途相对应的选项填写在答题卷..”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2046130321150665155653188013183205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将上列实验名称与材料、试剂、用具的对应关
练习题及答案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上列实验名称与材料、试剂、用具的对应关系用连线表示,每项只准选择一次。(2)做“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解实验时,画滤液细线要注意的事项是________;为了防止丙酮和苯危害我们身体健康,在研磨和层析分离时应当分别采取的操作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3)某同学做“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时,绘制了细胞分裂期的三个时期模式图,请你在画出细胞分裂期中所缺时期的模式图。
题型:读图填空题难度:中档来源:江苏高考真题
所属题型:读图填空题
试题难度系数:中档
答案(找答案上)
(1)(2)滤液细线均匀且直,滤液干后重复2-3次     研磨时研钵上加开洞的纸盖     层析装置要加培养皿盖 (3)如图
马上分享给同学
高中一年级生物试题“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将上列实验名称与材料、试剂、用具的对应关”旨在考查同学们对
实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实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关于生物的核心考点解析如下:
此练习题为精华试题,现在没时间做?,以后再看。
根据试题考点,只列出了部分最相关的知识点,更多知识点请访问。
考点名称:
一.实验目的:(1)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2)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比较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3.绘制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简图。二.实验原理:(1)在高等植物体内,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芽尖等分生区细胞。由于各个细胞的分裂是独立进行的,因此在同一分生组织中可以看到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2)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溶液)着色,通过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或染色质)的存在状态,就可判断这些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进而认识有丝分裂的完整过程。三.实验材料: 洋葱(可用葱、蒜代替)。因为根尖生长点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分裂能力强,易观察到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细胞。四.实验步骤:(1)根尖的培养(2)装片的制作(解离→漂洗→染色→制片)(3)观察制作好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关键有以下几点:(1)剪取洋葱根尖材料时,应该在洋葱根尖细胞一天之中分裂最活跃的时间;(2)解离时,要将根尖细胞杀死,细胞间质被溶解,使细胞容易分离;(3)压片时,用力的大小要适当,要使根尖被压平,细胞分散开。
考点名称:
(1)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常用材料:苹果和梨试剂:斐林试剂(甲液:0.1g/ml的NaOH;乙液:0.05g/ml的CuSO4)注意事项:①还原糖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②甲乙液必须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样液中,现配现用;③必须用水浴加热颜色变化:浅蓝色→棕色→砖红色(2)脂肪的鉴定常用材料:花生子叶或向日葵种子试剂: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注意事项:①切片要薄,如厚薄不均就会导致观察时有的地方清晰,有的地方模糊。②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③需使用显微镜观察④使用不同的染色剂染色时间不同颜色变化:橘黄色或红色(3)蛋白质的鉴定常用材料:鸡蛋清,黄豆组织样液,牛奶试剂:双缩脲试剂(A液:0.1g/ml的NaOH;B液:0.01g/ml的CuSO4)注意事项:①先加A液1ml,再加B液4滴②鉴定前,留出一部分组织样液,以便对比颜色变化:变成紫色(4)淀粉的检测和观察常用材料:马铃薯试剂:碘液颜色变化:变蓝
考点名称:
一.实验目的: 使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形态分布。 二.实验原理: 叶绿体的辨认依据:叶绿体是绿色的,呈扁平的椭圆球形或球形。线粒体辨认依据:线粒体的形态多样,有短棒状、圆球状、线形、哑铃形等。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线粒体呈现蓝绿色。 三.实验材料: 观察叶绿体时选用:藓类的叶、黑藻的叶。取这些材料的原因是:叶子薄而小,叶绿体清楚,可取整个小叶直接制片,所以作为实验的首选材料。若用菠菜叶作实验材料,要取菠菜叶的下表皮并稍带些叶肉。因为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 四.方法步骤: (1)制片。用镊子取一片黑藻的小叶,放入载玻片的水滴中,盖上盖玻片。 (2)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 (3)高倍镜下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 (4)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5)观察线粒体 五.注意问题 (1)制片和镜检时,临时装片中的叶片不能放干了,要随时保持有水状态 (2)在洁净载玻片中央滴一滴健那绿染液→用牙签取碎屑→盖盖玻片 (3)蓝绿色的是线粒体,细胞质接近无色。
考点名称:
一.实验目的: (1)初步学会探索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的方法。 (2)探索淀粉酶在不同温度和pH下催化淀粉水解的情况。 二.实验原理: (1)淀粉遇碘后,形成紫蓝色的复合物。 (2)淀粉酶可以使淀粉逐步水解成麦芽糖和葡萄糖(淀粉水解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中间产物遇碘后,会呈现红褐色或红棕色。)麦芽糖和葡萄糖遇碘后不显色。 注:市售a-淀粉酶的最适温度约60℃ 三.方法步骤:
 序号  
加入试剂或处理方法 
 试管
可溶性淀粉溶液
新鲜淀粉酶溶液 
100℃ 
将a液加入到A试管,b液加入到B试管,c液加入到C试管中,摇匀 
  
  
滴入碘液,摇匀
观察现象并记录
 不同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原理、目的参照温度的相关内容)一.实验步骤:
加入试剂或处理方法
注入新鲜的淀粉酶溶液
注入蒸馏水
注入氢氧化钠溶液
注入可溶性淀粉溶液
60℃水浴保温5min
加入斐林试剂,边加边振荡
水浴加热煮沸1min
观察3支试管中溶液颜色变化边记录
 二.实验结论: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有温度和PH值有关。
考点名称:
一.实验原理:(1)叶绿体中的色素是有机物,不溶于水,易溶于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用丙酮.乙醇等能提取色素。(2)层析液是一种脂溶性很强的有机溶剂。叶绿体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分子量小的溶解度高,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慢。所以用层析法来分离四种色素。二.实验材料:幼嫩、鲜绿的菠菜叶三.实验步骤:(1)提取色素(2)收集滤液(3)制备滤纸条(4)划滤液细线(5)纸层析法分离色素(6)观察实验结果四.实验结果:扩散最快即在层析纸上处于最上面的色素,而色素带的分布从上到下依次为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五.注意问题:(1)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层析液的原因答: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如触及层析液,滤纸上的叶绿体色素就会溶解在层析液中,实验就会失败。(2)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关键:答:提取叶绿体色素的关键是:①叶片要新鲜、浓绿;②研磨要迅速、充分;③滤液收集后,要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口塞紧,以免滤液挥发。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关键是:一是滤液细线要细且直,而且要重复划几次;二是层析液不能没及滤液线。
微信沪江高考
CopyRight & 沪江网2014当前位置:
>>>(9分)(1)下列厨房用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填..
(9分)(1)下列厨房用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填写字母序号)。A.铁锅&&&&&&&&& B.陶瓷碗&&&&&&& C.不锈钢水瓢&&&&&& D.塑料盆(2)生活中常用铁锅炒菜,主要利用了铁的性质是(填序号)&&&&&。A.导热性&&&&&&& B.导电性&&&&&&& C.延展性&&&&&&&& D.有金属光泽为了防止厨房中菜刀生锈,家里最常用的方法是&&&&&&&&&&&。(3)某课外小组同学设计如下装置进行实验探究,正确连接下图所示装置,可以验证某混合气体的成份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若需要,装置可重复使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实验探究。①B中盛有&&&&&&&&&&&&&溶液,在实验时,上述仪器的连接顺序是: 混合气体 →&&&&&&&&&&&&&&&&&&&&&&&→尾气处理(填序号)。②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上述组装好的装置。根据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能确定混合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请写出C装置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在含硝酸锌18.9%、含硝酸铜1.88%、含硝酸银1.70%的1000g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测得滤液中含有Fe2+、Cu2+、Zn2+三种金属离子,请通过计算确定加入铁粉的质量(用m表示)的范围是 &&&&&&&&&。
题型:填空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D& A&用后擦干(保持干燥等)&&氢氧化钠溶液 混合气—A—B—(A)—C—(A)—尾气处理2.8g ≤& m&< 8.4g (2分)(1)有机合成材料主要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三大类.主要是指通过化学合成将小分子有机物如烯烃等合成大分子聚合物.因此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而其他物质均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2)生活中常用铁锅炒菜,主要利用了铁的性质是导热性,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水和空气并存(3)为了确定混合气体的组成,我们利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然后再利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二氧化碳,然后再利用一氧化碳的还原性,来检验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9分)(1)下列厨房用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填..”主要考查你对&&化学元素和人体健康,六大营养素,化学图标,家庭小实验、趣味实验&&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化学元素和人体健康六大营养素化学图标家庭小实验、趣味实验
在人体中元素的存在形式:①碳、氢、氧、氮主要以水、糖类、蛋白质、维生素和脂肪的形式存在。 ②其他的元素主要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于水溶液中。 ③钙元素主要以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2] 晶体的形式存在。 常量元素:常量元素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有11种,它们约占人体质量的99.95%。在人体中含量超过0.01%的元素,称为常量元素。 ①人体中的常量元素
②一些常量元素在人体中的作用及每天适宜摄入量
微量元素:在人体中含量在0.01%以下的元素。①一些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②一些必需微量元素对人体的作用及14—18岁人群每天的适宜摄入量
知识拓展:如果人体所需的元素仅从食物中摄取还不足时,可通过食品添加剂和保健药剂来予以补充。如在食品巾添加含钙、锌、硒、锗的化合物,或制成补钙、补锌等的保健药剂或制成加碘食盐,来增加对这些元素的摄人量。但要注意即使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也要注意适宜的摄入量,摄人量过高和过低对人体健康都有不良的影响。人类需要的营养素:人类为了维持生命和健康,必须摄取食物。食物的成分主要有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六大类,通常称为六大基本营养素。 六大营养素的特性:1.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1)蛋白质的多样性: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极为复杂的有机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很大,从几万到几百万。构成氨基酸的基本元素有氢、氧、碳、氮,但不同种类的蛋白质中可能含有其他元素,如血红蛋白。(2)蛋白质的存在:主要存在于动物肌肉、皮肤、毛发、蹄、角、血液和各种酶中,许多植物(如大豆、花生) 的种子里也含有丰富的蛋白质。(3)氨基酸在人体内的转化:人体通过食物获得的蛋白质在胃肠道里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氨基酸。氨基酸通过肠壁进入血液循环,一部分氨基酸被氧化,生成尿素、二氧化碳和水等排出体外,同时放出热量供人体活动的需要。每克蛋白质完全氧化放出约18kJ的能量。另一部分氨基酸再重新形成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蛋白质,维持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组织更新。 (4)蛋白质的功能: a. 血红蛋白的作用:人体内氧气的传输者,起载体作用。正常呼吸时,在肺部,血红蛋白中血红素的Fe2+与氧结合成为氧合血红蛋白,随着血液流到机体的各个组织和器官,放出氧气,供体内氧化用。同时血红蛋白结合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携带到肺部呼出。人的呼吸作用就是这样反复进行的过程。血红蛋白+O2→氧合血红蛋白血红蛋白也能与一氧化碳结合,而且结合能力很强,大约是氧气的200~300倍。结合了一氧化碳的血红蛋白很难再与氧气结合,人就会因缺氧而中毒,甚至窒息死亡。b. 酶的作用:酶是一类重要的蛋白质,是生物催化剂,能催化生物体内的反应。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类反应,而且反应一般是在体温和接近中性的条件下进行的。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高效性的特点。(5)蛋白质的变性当蛋白质分子受到某些物理因素(如高温、紫外线、超声波、高电压等)和化学因素(如酸、碱、有机溶剂、重金属盐等)的影响时,其结构会被破坏,导致其失去生理活性(称为蛋白质的变性)。如甲醛(防腐剂福尔马林的主要成分)会与蛋白质中反应,使蛋白质分子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失去生理活性并发生凝固。(6)蛋白质与健康 a.蛋白质缺乏成年人:肌肉消瘦、机体免疫力下降、贫血,严重者将发生水肿。成人每天需从食物中摄取60.70g的蛋白质。未成年人:生长发育停滞、贫血、智力发育差、视觉差。。青少年每天需从食物中摄取75—90g的蛋白质。 b.蛋白质过量蛋白质在体内不能储存,多了机体无法吸收,过量摄入蛋白质,将会因代谢障碍产生蛋白质中毒甚至死亡。 2.糖类(1)糖类的组成糖类是人类食物的重要成分,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又称碳水化合物。(2)糖类的生理功能为机体活动提供能量,糖类所提供的能量占人类食物所提供的总能量的60%~70%;构成机体的重要物质;调节食品风味;维持大脑功能必需的能量;调节脂肪代谢;提供膳食纤维。 (3)食物中的糖类分成两类:人可以吸收利用的有效糖类如单糖,多糖,双糖和人不能消化的无效糖类如纤维素。(4)常见的糖类物质a. 淀粉:它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化学式为(C6H10O5)n。
b.葡萄糖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5。葡萄糖经过肠壁吸收进入血液成为血液,输送到人体的各个组织和器官,为人体组织提能量.又在酶的作用下,转变为糖原贮藏在肝脏和肌肉中。在人体组织里,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经缓慢氧化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能量,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的需耍。 注意:葡萄糖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生成红色氧化亚铜沉淀.医疗上用此反应原理检验血糖。 c.蔗糖
(5)糖类与健康人体中缺乏糖类会导敛全身无力、头帚、心悸、脑功能障碍等,低血糖严重者会导致昏迷。因为葡萄糖不经过转化即可为人体吸收,所以低血糖患者可利用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的方法迅速补允营养,时间允许时可以服用蔗糖水临水临时代替。当糖类过多时,人体组织吸收不了,就会转化成脂肪储存于体内,使人过于肥胖而诱发各种疾病,如高血脂、冠心病等。 3.油脂(1)油脂的分布在常温下,植物油脂呈液态,如花生油、豆油等;动物油脂呈固态,如牛油等。(2)功能:油脂是重要的供能物质,每克油脂在人体内完全氧化时放出约39kJ的能量,比糖类多一倍以上,因此它是重要的供能物质。在正常情况下,每人每日需摄人50~60g油脂,它供给人体每日所需能量的 20%~25%。(3)油脂与健康一般成人体内贮存的脂肪约占人体质量的10%~20%,它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当人进食量小、摄入食物的能量小足以支付机体消牦的能量时,就要消耗自身的脂肪来满足机体的需要,此时人就会消瘦。但是过多地摄入油脂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肥胖症,还会诱发高血压、糖尿病等。4. 维生素
注意:维生素并非“多多益姜”维牛素A超量摄入的副作用:导致中毒,急性中毒表现为头晕、嗜睡、头痛、呕叶、腹泻等症状。超量服用维生素B。在200mg以上,将会产生药物依赖,严重者能出现步态不稳、手足麻木等。维生素C如果每次服用超过1g时,就可能为病毒提供养料,可谓得不偿失,还可能导致腹痛、腹泻、尿频,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影响孕妇的胎儿发育,甚至患先天性坏血病等。维生素D长期超量服用在1800mg后,就会出现生长停滞,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维生素E每日用量400~800mg后,可引起视力模糊,乳腺肿大,头痛,头晕,恶心等。长期服用超过800mg,将改变分泌代谢,免疫功能下降等。5.无机盐 (1)人体内无机盐的作用无机盐是人体内的营养元素之一,含量虽少但对正常生理活动有重要影响。主要有以下作用:为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维持机体的渗透压和体液酸碱平衡;维持神经细胞兴奋性;构成酶的成分或激活酶的活性;参与体内物质代谢等。(2)人体内无机盐的获取及缺乏症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随时都有一定量的矿物质以不同的途径排出体外,如汗液、尿液,因此必须及时适量补充。矿物质在食物和水中广泛存在,一般不易引起缺乏。不同的生理状况和不同的地理环境或其他特殊件会引起某些元素的缺乏或过量,导致诸如克山病、骨节病等地方病的发生。 6.水 (1)水在人体内的作用水在人体中的功能是维持细胞状态,增强代谢能,调节血液的正常循环,溶解营养素,使之易于吸收和运输;水还能帮助机体排泄废弃物,散发热量,调节体温,并使血液保持酸碱平衡;水在食物消化、促进血液循环、润滑关节和各内脏器官保持它们正常的生理机能中起着重要作用;人体内的水还能使体内器官减缓震荡。 (2)人体内水的流失和获取途径 a.人体内水的流失途径:排尿、呼吸、体表排汗排粪。 b.人体内水的获取途径:饮水、食物、体内物代谢。 c.如果身体摄入水分不足,开始时人体可通过节机体减少水分的排出量,保持机体水平衡,但严重不足时,自身就无法控制了。当体内水分减少达体重的2%时,身体可因脱水而造成代谢障碍;减少7%—14% 时,出现严重的脱水症状;减少15%以上,即有生命危险。知识点拨:1. 纤维和纤维素:很多学生常常存在一个认识上的误区,认为“纤维:纤维素”,其实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纤维素是指一种特定的化学物质。纤维素通常为白色、无臭、无味、不溶于水,也不溶于一般的有机溶剂,其化学式为 (C6H10O5)n,属于多糖物质。纤维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体中,木材中有一半是纤维素,棉花是自然界中较纯粹的纤维素,脱脂棉和滤纸差不多是纯粹的纤维素纤维是指细而柔软的一类物质,分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天然纤维有植物纤维、动物纤维和矿物纤维化学纤维分为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人造纤维是指利用含有纤维素的原料经化学处理和机械加工而制成的纤维。合成纤维是指利用石油、灭然气、煤为原料制成单体,再经聚合反应而生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最后经拉丝工艺获得的纤维。2. 人不能消化纤维素的原因纤维素[(C6H10O5)n]也属于糖类,主要存存于植物体内.如树木的茎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棉花的主要成分也是纤维素。同样是糖类,人可以从食物中摄食淀粉,并在体内将淀粉最终消化成葡萄糖加以吸收利用,但人不能消化纤维素,原因在于人体内没有纤维素酶,不能使纤维素在人体内水解。3. 几种维生素的生理功能及来源
知识拓展:1. 食品添加剂:(1)食品添加剂的界定根据1962年FAO/WHO食品法典委员会(CA 对食品添加剂的定义,食品添加剂是指:有意识地一以少量添加于食品,以改善食品的外观、风味和组织构或贮存性质的非营养物质。 (2)分类根据我国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将其为:防腐剂、抗氧化剂、发色剂、漂白剂、酸味剂、凝剂、疏松剂、增稠剂、消泡剂、甜味剂、着色剂、乳化剂品质改良剂、抗结剂、增昧剂、酶制剂、被膜剂、发泡剂保鲜剂、香料、营养强化剂以及其他添加剂。2. 认识服装的标签当你买衣服时,怎样知道服装面料的种类呢?看服装上的标签。服装标签一般包括服装的型号、面料的纤维种类及含量、洗涤熨烫说明等内容。如果服装面料是由一种纤维材料制成的,则用“纯×”或“100% x”来表示,如“纯棉…‘纯毛”或“100%毛”;如果服装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纤维制成的,标签上应注明每种纤维的含量,如“涤纶20%、棉80%”等。3. 各种纤维素的燃烧鉴别法
化学图标:&& 是附在化学品的标志,是向作业人员传递信息的一种载体,它用简单、易于理解的文字和图形表述有关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及其安全处置的注意事项,警示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操作和处置。常用化学图标: 1.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常识: 2.环境保护相关图标 3.表示化学性质的图标 “家庭小实验”是指利用家庭生活用品来进行化学实验,从而对化学进行学习和探讨的活动。它具有趣味性、探究性、规范性、普及性等特点。常见的家庭小实验:(1)
发现相似题
与“(9分)(1)下列厨房用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填..”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63552282326267900264668192504186560(填标号).(2)观察时如果视野过亮,除了调节显微镜的光圈外,还可以调节哪一结构?请在图示的显微镜上标注该结构的名称.(3)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用于漱口的液体、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染色体用的液体分别是A、碘液、生理盐水、凉开水&&&&&& B、凉开水、生理盐水、碘液& C、生理盐水、凉开水、碘液&&&&&& D、自来水、蒸馏水、龙胆紫(4)用目镜为10×、物镜为10×的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所见视野如图2所示,此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欲师A细胞移到视野中央,载玻片应向移动.转动转换器,换上40×物镜后可发现视野变暗且细胞数目.5)操作时,发现视野中有污物B存在.移动装片污物,换上40×物镜后,污物扔不动.但换上16×目镜后,污物消失,说明污物在上.(6)如图3是孙明同学所描绘的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结构图.请你指出图中存在的错误:.
分析:此题是一个有关实验操作步骤的题目,制作口腔上皮细胞的步骤包括:擦、滴、刮、涂、盖、染.根据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步骤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分析.认识动物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解答:解:(1)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步骤可概括为:①擦,用纱布擦载玻片、盖玻片②滴,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③刮,用消毒的牙签在口腔上膛上刮几下、④涂在载玻片上涂匀、⑤盖,用镊子盖上盖玻片、⑥染色.所以,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准备本实验的材料用具时,不需要准备图中的③.(2)观察时如果视野过亮,可选用小光圈控制光线的进入和选用反光镜的平面镜来反射光线.(3)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用于漱口的液体、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染色体用的液体分别是凉开水、生理盐水、碘液.(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所以用目镜为10×、物镜为10×的显微镜观察,A细胞被放大了100倍.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少、越大;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多、越小.因此若换上40×物镜,可发现视野中的细胞数目将会减少.显微镜呈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图中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时,A细胞物像位于视野右上方,要A细胞移至视野中央,物像应向左下方移动,因此载玻片应向右上方移动.&(5)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污点移动就在玻片,不动就不在装片;如果不在目镜和装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题干中,移动玻片时污点不动,表明污物不在玻片上,换上高倍目镜后,污物消失,表明污物在低倍目镜上.(6)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没有液泡.所以图中多画了液泡.故答案为:(1)③;(2)平面镜;(3)B;(4)100、右上方、越多;(5)目镜;(6)多画了液泡.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制作临时装片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方法步骤的理解,考查学生实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操作能力.
本题由精英家教网负责整理,如果本题并非您所查找的题目,可以利用下面的找答案功能进行查找,如果对本题疑问,可以在评论中提出,精英家教网的小路老师每天晚上都在线,陪您一起完成作业。你可以将你的习题集名称在评论中告诉我,我们将会在最短时间内把你的习题集解答整理并发布。
请选择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初中生物
根据“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回答:(1)制作装片时,在载体上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2)在盖盖玻片时,应使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液滴的一端,然后缓缓的放下,其目的是为了防止出现气泡.(3)该实验染色用碘液,并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4)因为人的口腔上皮细胞透明度大,观察时应该将视野调暗(填“明”或“暗”)一些.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初中生物
(2012?株洲)根据“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你是老师,在准备本实验的材料用具时,不需要准备图中的③(填标号),还需要添加的材料用具有纱布,吸水纸,消毒牙签,生理盐水,稀碘液..(2)如果观察时使用5×目镜和10×物镜,则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50倍.(3)观察时如果视野过亮,除了调节显微镜的光圈外,还可以调节哪一结构?请在答题卡上的显微镜上标注该结构的名称.(4)图2是孙悟同学所绘的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结构图,请你指出图中存在的错误或不妥之处.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没有液泡,多画了液泡.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初中生物
根据“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回答有关问题.(1)请写出图1实验中需要用到的部分实验用具的名称.A显微镜,B镊子,C载玻片,D盖玻片,E滴管.(2)图2、图3是制作临时装片过程中的两个操作步骤,请据图回答问题.图2中滴加的液体是清水;图3中滴加的液体是碘液,滴加该液体的目的是给细胞染色(或染色).(3)在观察玻片标本时,甲、乙两位同学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如图4所示.你认为乙同学的观察效果好.请你指导另一位同学操作以获得最好的观察效果,应采取的措施是将载玻片向右下角移动.(4)按绘图要求画一个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结构简图,并注明各部分名称.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初中生物
请根据“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需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以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盖盖玻片时,应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的水滴,然后缓缓地盖在水滴上,这样可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2)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染色所用的液体是碘液,染色后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染色最深的细胞结构是细胞核.(3)如果将口腔上皮细胞改为洋葱表皮细胞进行观察,则尽管洋葱表皮细胞完全浸润在清水中也不会因过度吸水而胀破,这是因为植物细胞的外面具有细胞壁的缘故.(4)临时装片制好后,应先置于低(高、低)倍镜下观察.如果要使物像更清晰些,应调节显微镜的细准焦螺旋.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实验室备有下列器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