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没有信仰的信仰问题

第三方登录:中国人的信仰问题_百度知道
中国人的信仰问题
中国人不信宗教的占绝大多数,怎么理解这些人的信仰状况?多谢指教!
另:本人不信宗教。我想了解的是大多数中国人都信仰着什么。题目及说明部分无意把宗教作为唯一的信仰?实用主义?政治理想,我也不认为中国人没有信仰感谢各位的指教?用什么作为自己的价值观和一贯的行为准则、有研究的人士继续不吝赐教!欢迎有感想?本土哲学
提问者采纳
他们的精神负担确实比有宗教信仰的人会更重一些。这些中国人不相信实鬼神之说,他是一个中国人,比如“快乐”“幸福”等等,但其实这就够了,只不过这种信仰没有一个特定的载体,他说基督教的生命力来自于一个仍然活着的上帝。),只是对于未知保持缄默,哪怕是信仰基督教的人们,也时常会感到空虚,因为这是他们唯一能够感受到也抓得住的东西,但绝大多数人还是能够克制自己的,确实有这样的人存在,他主宰者每一个人的命运中国绝大多数人没有宗教信仰。如此推理,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儒家的道德观念仍在起作用(君子怎样怎样,而不在乎来世的报应。中国人很相信“天”。但现实是,但很快他们就会把目光投向现实生活,因为他们思考到最后其实是未知,这里的“天”意义无穷,让人们不至于由于没有宗教信仰而精神负担过重以致抑郁而死,不是不信,“老天有眼”等等类似宗教的感觉,他是人类无法解释的所有的总和。他们相信自己的命运一部分是可以自己掌握的,可以说是一种实用主义哲学,至于原因就比较复杂,所以便会随心所欲,不去克制自己的欲望,这的确是十分奇怪的现象,但是出国之后便皈依了基督教。但我觉得这些绝非长久之计,不是吗,如果有也只是笼统的“天”。曾经跟一个信仰基督教的人沟通过这个话题,有充分的条件思考精神问题的时候,因为他们很可能只贪求现世的享受,一方面则是其他宗教观念无形中在影响着这些中国人,演变成为“人算不如天算”,会思索终极问题,用某些概念来代替人生的意义,受儒家影响很大,他们即便做善事其出发点很可能也是为了自己死后上天堂,“子不语怪力乱神”,尤其在现如今这个各种观念冲击碰撞的改革年代,因为他们可以把所有一切归结于那个冥冥中决定了一切的上天,这些中国人的灵魂便越来越没有寄托。人们都是实际的,还有一部分是由上天掌控的,比如佛家的因果报应,而不是已经死了的道德信条,也不是相信,以前也不信教。他们更多的把目光着眼于现世。,这样的人其实很可怕,而不是一个确定的“上帝”,当人们的物质生活已经足够发达,轮回之说。,民族也没有分崩离析,但却并没有丧失精神支柱
很有启发,先感谢了!
提问者评价
诚谢各位指教!特别是claire、张程维、aaa、BTBeast、ao、今落、 zqy的精彩观点。感谢jaymei推荐网站!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31条回答
被灌输的信仰不是真正的信仰。 3、家庭的教化令人难以摆脱这种束缚,真正明白自己信仰的人是觉者,信仰每个人都有。 4,真正的信仰永远在每一个人心里、社会。 ================================== 这个问题复杂而又简单。 5。 2,所以向外找信仰,不是每个人都能明白自己的信仰,被灌输的信仰可以成为真正的信仰,教育1
如果问大多数中国人都信仰者什么,那答案就是两个字:祖先各自家族祖先是中国人共同的信仰。家里供奉着祖宗祠堂,“光宗耀祖”,“传宗接代”我四年前写过这个的论文,早删了。中国人没有太多的原罪的概念,拜神不是为了要宽恕自己的罪孽,祈求心灵的平静;而是为了能捞好处,升官发财,生儿子,等等。本土哲学和政治信仰都已经崩塌了。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是现在的王道。
谢谢!但有两个问题:1、祭拜祖先到底算不算信仰呢?2、祭拜各自祖先个体行为,共性一点的信仰呢?功利主义?
可以这样说从古代中国人到唐代佛教鼎盛到现在、、、中国人信的最多的是老天爷中国也不是没有信仰
只不过现在看起来好像很少信仰当然是指相信
也可以这样说 相信无神论也是一种信仰就如同一个人说自己不相信任何鬼神的人
心里都会有恐惧都会有畏惧和害怕这个是每个人生来就有的从古书上一些查考 你可以发现 中国古代的人对老天爷是有一定的相信和敬畏的 虽然他们不知道老天爷的形象是如何 但却一代又一代的如此包括现在 我们也常说 老天爷会惩罚你
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还是相信有神的。
= = 信仰分很多的。很多不信教的人的信仰是自己的爱人,可以为了他们变成更好的人。也可以是家人,因为世界上除了他们能真心实意的帮助你,上帝,佛都帮不了。当然,更多的也许什么信仰也没有,他们只知道踏踏实实的过日子,这也是一种信仰。你觉得呢,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人是多么复杂的动物,很难解释。
楼主抱歉哈。。。我把问题搞错了打错地方了。。。真的晕死。。。希望你没看见 哈哈,看见了这个问题就回答下。中国人信仰的是:人际关系的全面化深入化,三教九流无不识,志同道合情似海。说的露骨点都是为利,正像一句话说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利使人结识更多的人,利也加深了之间的关系。甚至志同道合中,也有利的潜规则。在我们这个社会中利是一个纽带,情是一个催化剂,我们喜欢财神更喜欢和和气气。我们这个社会很实在很实惠。
呵,很遗憾看到了,不过能看出来是回答我的另一个问题的。谢谢了!
是的,这位同学,大部份中国人不认识真神,要么是无神论,要么拜假神,十分可惜,所以中国人没有真正的安全感,以为物质金钱才能带来安全感,所以中国的贪渎现象世界第一。。。。。。
这位同学:
你如果能倾听自己的良知的声音,体会神所造的万物的奇妙,就会知道宇宙间有一位设计者---永生的神。
我们生之为人的高贵就在于人有灵魂,人的灵魂是永远不灭的,人的灵魂来自于永生的神。
人与动物不同,人有天生的宗教心。比如动物就不会问“为什么活着?”也不会去敬拜神。
而人常常想知道自己从何处来,将来要到哪里去?
人的灵魂实在是一样奇妙的东西,只有真正永恒有价值的东西才能满足它。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不愿意也不甘心像动物一样活着,我们都在探求人生意义。
除了食,色,性之外,我们每个人内心...
迷信?有神?有鬼?灵魂?
最近中国的无神论遽增~五十年前、中国人大多是信神的~经过这几年从小学到大学的思想灌输改造、产生了很多的无神论~~(原本一直是:全世界都是有神论占绝大多数的)(美国的科学乃世界之冠~他们也是有神论占绝大多数)~~
被思想改造的人是很难察觉'他是被改造了(不承认)~~(不识卢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记者’老师的话’也不一定全然可信~他们也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您从小接受的观念’不一定全是真确的)~~全世界没有任何国家在每个学校中倡导有神论或无神论~(必修课程)~除非是xx党的国家~~(宗教应该是自由的)~
PS: 就拿和大陆同文同种的台湾来说:台湾大多是民间宗教=佛教+道教~~(追求:发财'平安之类)~大约占将近十分之八~~
纯佛教和西方的宗教约各占十分之...
中国历史本来就没有宗教的。看看现在的宗教 佛教 基督教 都是外来的。中国所谓道教是 佛教 进来以后几百年前学出来的。 中国汉代开始儒家思想大起 , 中国比较喜欢区分 君子与小人。所以开创儒家思想圣人的代表
老子 孟子 孔子 什么的 还有君子诸葛亮,都是真人不是神。
您觉得整体说来,中国人更崇拜的,是神,还是冥冥之中不可知的力量,还是圣人,还是原则?最好略加说明?
中国人喜欢比较信人的。因为中国本身没有宗教。而且喜欢把人想象成神化。 老子什么的功绩太多,还是开创者。儒家思想需要这些开创者来做代表。 汉代皇帝开始大修儒术掌握舆论权的都是有儒家思想的人物,当然把开创者传成神化。 当然老子当时开创的只是学术与知识的路而已,他要的不是后面的人把他传成神化。
谢谢对我的启发:)
不用。就事论事而已。
信仰若从根源来说,只有两种:
一信自我。以自我为中心,只不过有的人打着革命的旗号以自我为中心,有的人打着宗教的旗号以自我为中心,试看到庙里烧香者,无一不是为己求利,有的甚至到对佛威逼利诱之地步。
我认为在国民众信仰的大体如此。
二是信仰一位超然的上帝,以上帝为中心。
基督教信仰强调的就是这点。在基督教信条中有如此一句:人生的最高目的是什么:是荣耀神!
传到中国后,有国人将之扩为四字:荣神益人。
有人说,那不也是为了上天堂吗?其实此说是将原因为结果混为一谈。按基督信仰来说,荣神益人的原因单单在于“耶和华你们的神是独一的主,所以……”这是上帝的命令,必须遵守。上天堂则只是自然而然的结果而已。
当然在基督教中,有不少人没有以为为目标,只是做了表面上的基督徒。...
提问带有误导性,把宗教设定为唯一的信仰。了解不信宗教人士的信仰状况,我认为只能挨个去问他们,当然,很有可能的一种情况是他们自己也不清楚自己的信仰。
人的思想如天马行空,但形成信仰就如水寻找依靠,水怎么流不在于水,而在于地。
我觉得大部份中国人的信仰状况应该还是传统的,即信“道”,用通俗点话说就是自然。
信仰,狭义来讲就是这主义,那主义,这思想,那思想,这宗教,那宗教.
广义来讲,就是价值观,对事情的看法.
一码事说完再说另外一码事,不要2样混起来讲.
狭义上说,个人有各种宗教信仰自由. 宗教信仰,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没有规定说人一定要有宗教
信仰,他不需要这种寄托也能活得好好的, 有无宗教信仰跟道德也没有什么关联,信也可,
广义上讲,就是价值观,目前中国还没有形成好的价值观和信仰体系,现在的价值观是捞钱要紧,其它
再说. 为什么呢,因为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方方面面的东西都落后,包括国民素质,当社会
不断进步,发展的时候,好的价值观也会逐渐建立,&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那些侵犯
到别人利益&,&那些是合...
政治理想是1台天天7:00播给广大群众听的,至于群众听不听就不知道了。实用主义我想那说的是日本,中国人口什么时候到120亿的时候,或许会变得实用主义。我觉得目前中国人用本土哲学用的相当之多。我相信如果破四旧没有把绝大多数的家谱、族谱烧光的话,现在很多人都乐意讲讲他们祖上那点事~这几千年文化底蕴着实不浅,好的、坏的。大锅烩了,不过我觉得,中庸之道,才是真真正正的中国信仰。
中庸之道,才是真真正正的中国信仰。——何以见得?是因为他有魅力,还是因为它实际上为大多数人所尊崇?
至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魅力乃其一,其二是因为其出自孔圣,孔圣70悟到,唯有至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才能随心所欲而不逾矩,更为重要的是它符合中国人的道德准线。------------------------儒家思想这么多年来就很是备受推崇,还是比较符合中国人的行为模式的,尤其是很多儒学大家,在各个领域都有建树,让儒学得以遍地开花。有道是:以儒做人,可得风雅;以道养生,可得长寿;以禅清心,可得宁静;以墨尽责,可得成功;以法为基,可行稳健;以兵入市,可为奇谋。这是出自赵士林的《国学六法》个人觉得不错。----------------------------------对了,如果抛却你提出的”信仰“不谈,我觉得有必要提一下近现代,儒家思想已经被毁的有些蹒跚,马克思主义跃居主流意识形态,在中国,哲学体系只有继承包括儒学在内的一切优秀的思想文化传统,并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纷呈出文化多样的异彩,才能展现出中华民族新文化的特性和活力,也才能体现真正的先进文化的统领功能,才更符合现代中国人
我认为大部分中国人确实沉沦于物质世界追求金钱名声整天忙碌于赚钱忙碌于搞关系,把金钱及名声名望看得很重以至于信仰这些外在的物质,名声。而失去内心道德的教养及信仰。因而绝大多数中国人不把道教佛教等看得像西方人看基督教一般,我认为宗教是一种道德的反省者,他时刻反省人们要道德。而当人们失去那些宗教时同时也失去了不少的那种内心道德反省的意识而使现代的中国社会出现各种道德方面的纠纷。
一般都习惯于本土文化,我感觉中国人已经越来越把宗教当成一种形式。随着科技和教育的进步,中国人的思想也在逐步变好。
我们正处在中国历史人文思想的一个最低点,信仰缺失,道德沦丧,人们对物质的疯狂追求到了一个不可理喻的地步,这里有我们过去的原因,也有当代体制导致的,但不管怎么样,相信一切都会过去,德国有过这样的时刻,整个欧洲也大都有过这样的时刻。黎明前的黑暗,相信经历一个真正变革——是体制变革,更是我们思想的变革——后,我们也会迈进现代文明社会中。
宗教信仰是帮助人解脱的,而现代人将其误认为可以实现愿望的工具,寺庙里参拜的人多了,但信仰的人越来越少!当今谁会为了所谓的信仰放下呢,可悲啊!
你自己的信仰可以先说出来吗?我想大部分中国人的信仰是共产党,提倡什么就学什么!上行下效
我想我是信天,信天道信天理。但这不重要,我想知道的多数人是什么样。
这当然重要了,我们大部人都生活相近的大环境,都是普通的人,都是芸芸众生的一粒,相信这也是大部人的信仰呀!
引用你的:中国人用什么作为自己的价值观和一贯的行为准则?多数人是被自己的小我(旧有行为模式或习惯等)牵着走而不自知的~
嗯,我也有这样的感觉。
如今聪明有才的人太多,可有德的人越不多·
可以听听邓晓芒老师(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关于这个问题的一个讲座。关于这个问题他有很深入的研究和讨论。地址是:这个讲的我以为很不错,希望对你有帮助。
非常感谢!
顺便向你推荐这个网站:是邓晓芒老师的网站,这里也有很多时代前沿的讲座,很不错,希望对你有用。
再次感谢!
实用主义,很明显
这个问题很深奥,有时间跟你探讨探讨,现在在做任务。
中国人有着宗族信仰
提问带有误导性,
你被误导了吗?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信仰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当代中国人信仰问题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
当代中国人信仰问题研究
【摘要】:
本文是对大众信仰的文化哲学阐释,论文援引了各种文化哲学理论资源,在文化哲学思维层面上对大众信仰的几个基础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第一章,信仰的文化本性与文化构成。信仰是人类特有的精神心理现象,是指人们对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观念体系的信奉和遵循,是统摄、指导其它一切意识形式的最高的意识形式。它具有信仰对象的超现实性、信仰价值目标的超功利性、信仰表达的非逻辑性、信仰过程的鲜明目的性、信仰价值指向的专一性等特征。人生信仰作为人类精神最深层的结构,统摄着个体的整个精神世界,因而,科学信仰的确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
第二章,信仰的文化生成。人生理想信仰是如何生成的,这是中西方文化发展一直孜孜追求的问题。由于坚持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认知理路的不同,中西方文化关于人生信仰价值选择的实现存在着明显差异性。西方文化对信仰的理解更侧重于信仰的对象,而中国文化对信仰的理解则更侧重于信仰的主体。信仰心理的整合机制是信仰价值实现的内在过程和运作机理。
第三章,信仰的价值。信仰最重要的功能是作为精神支柱的功能。信仰的内在价值表现为主体性价值,即信仰可以增强人的主体性,完善人性,实现人的自我超越。而主体性价值的实现维度表现为文化创新价值、经济激励价值、政治凝聚价值。
第四章,当代中国的大众信仰危机。信仰危机是信仰保持的失败,是信仰者原有的人生信仰发生严重动摇甚至失落的一种心态。现实生活中,信仰危机表现在很多方面,如道德信仰缺失、法律信仰缺失、政治信仰缺失、职业信仰缺失等等。从深层次看,一切信仰危机都可以归结为信仰结构中价值因素同真理因素的分裂。如,人生价值的否定之否定、精神观念的自我怀疑、寻求发展的焦虑与紧张、理想与现实冲突而产生的疑虑。从发展方向上看,信仰危机有两种态势:一种是发展型为主流的信仰危机;另一种是不自觉的非理性危机,这种危机的发展趋势就是信仰异化。信仰危机中内涵着信仰的转换与进步,而信仰异化则是信仰危机发展的极端的非理性方式。
第五章,人生信仰的时代建构。当代中国人的信仰建构,并不是仅仅着力重新寻求一些新的信仰对象,而主要在于深刻地反省我们过去所拥有的信仰状态。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评价总是形影不离地贯穿于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必须对现有的信仰进行评价才能使信仰得以升华。现阶段信仰目标的定位必须回归人的日常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建构一种全新的生活信仰,这才是信仰选择在现时代的基本坐标。选择合理的人生信仰建构路径,是人生崇高信仰建构的必然要求。为此,我们必须注重批判精神的养成、公平正义的规制、生活方式的变革以及先进文化的建设。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08【分类号】:G641【目录】:
Abstract5-10
一、问题的提出10-11
二、当代中国人信仰问题研究综述11-16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16-19
第一章 信仰的文化本性与文化构成19-38
一、文化哲学视阈中的信仰19-25
(一) 信仰的内涵分析19-22
(二) 信仰的文化存在特征22-24
(三) 信仰的构成及分类24-25
二、信仰与相关概念辨析25-30
(一) 信仰与理想25-26
(二) 信仰与信念26-27
(三) 信仰与科学27-28
(四) 信仰与道德28-29
(五) 信仰与宗教29-30
三、信仰与人生30-38
(一) 信仰的人生价值31-33
(二) 信仰的人生境界33-36
(三) 人生信仰的正确选择36-38
第二章 信仰的文化生成38-57
一、中西方信仰的文化演进38-49
(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信仰的争论38-42
(二) 西方文化中的信仰思想42-48
(三) 中西方信仰选择的比较分析48-49
二、信仰生成的文化心理要素49-53
(一) 恐惧:信仰产生的情感之源49-50
(二) 需要:信仰产生的动力之源50-51
(三) 期望:信仰产生的超越性之源51
(四) 终极关怀:生命意义的终极追求51-53
三、信仰的文化生成53-57
(一) 社会环境的制约53-54
(二) 社会文化的规定54
(三) 社会矛盾的解构54
(四) 社会实践的生成54-55
(五) 信仰人格的文化塑造55-57
第三章 信仰的价值57-70
一、信仰的主体性价值57-59
(一) 信仰求真性使人性内涵不断丰富57-58
(二) 信仰向善性使人性内涵不断完善58
(三) 信仰审美性使人性内涵不断超越58-59
二、信仰价值的实现维度59-62
(一) 文化创新价值59-60
(二) 经济激励价值60-61
(三) 政治凝聚价值61-62
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价值62-70
(一)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本界定62-65
(二)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价值功能65-67
(三)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选择问题67-70
第四章 当代中国的大众信仰危机70-90
一、当代中国信仰危机的社会呈现70-76
(一) 当代中国信仰危机的一般性表现70-72
(二) 当代中国信仰危机的具体表现72-76
二、信仰危机原因分析76-82
(一) 信仰危机的学理层面分析76-79
(二) 信仰危机的实践层面分析79-82
三、大众信仰的异化82-90
(一) 大众信仰异化的表现82-85
(二) 信仰异化的内在心理机制85-88
(三) 信仰异化的外在客观性因素88-90
第五章 人生信仰的时代建构90-108
一、信仰的评价90-96
(一) 信仰的评价尺度90-95
(二) 信仰的评价原则95-96
二、信仰目标的现时代选择96-101
(一) 信仰建构的最高目标96-98
(二) 生活信仰目标的建构98-100
(三) 人生信仰的升华100-101
三、大众信仰建构的路径101-108
(一) 批判精神的养成102-103
(二) 公平正义的规制103-104
(三) 生活方式的变革104-106
(四) 先进文化的建设106-108
结语108-110
参考文献110-114
后记114-115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115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赵均;;[J];南方论刊;2011年09期
卢守权;赵景华;;[J];学理论;2013年2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春花;[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范广垠;[D];苏州大学;2010年
张梅;[D];西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晓鹏;[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邹婷;[D];湖南科技大学;2011年
郭连上;[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徐金玉;[D];燕山大学;2012年
冯思洋;[D];辽宁大学;2012年
苏红;[D];新疆师范大学;2012年
江沙;[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封宇;[D];信阳师范学院;2013年
李德宁;[D];吉林农业大学;2013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姚本先;[J];东北师大学报;1999年01期
葛晨虹;[J];道德与文明;2001年03期
李德顺;[J];湖湘论坛;2001年01期
李太平;[J];教育评论;2001年01期
高慧斌;[J];理论界;2004年05期
董莉,董玉整;[J];理论月刊;2002年05期
黄明理;[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刘朝晖,咸继平;[J];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冯川;[J];社会科学研究;1999年01期
;[J];学术界;1998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庆纪;[J];蒲松龄研究;2001年02期
张爱莲;;[J];蒲松龄研究;2008年03期
陈其海;;[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谭大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杨竞业;[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史军;;[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段勇;涂效华;;[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向宝云;卢衍鹏;;[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吴文南;;[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税尚军;;[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全林;;[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交叉学科卷)[C];2005年
黎秀蓉;;[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王炳林;;[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颜杰峰;;[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李怀涛;;[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王淑芹;;[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杨生平;;[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陈明凡;;[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乔旋;;[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赵春明;;[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丁建军;[D];河北大学;2009年
金哲;[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孙永娟;[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杨道宇;[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郝文斌;[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杜熙茹;[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康德强;[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丁宇飞;[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夏菲;[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迟君辉;[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阮晓毅;[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邵江婷;[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廉靖;[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董芳芳;[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胡纯;[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陈姝媛;[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张丽;[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田经燚;[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吴三三;[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余晓玲;[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毛计平;么加利;;[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2期
吴鹏森;[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阮雪琴;;[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1期
魏英敏;[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1期
程朝阳;;[J];北方法学;2008年04期
高峰;;[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高峰;;[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荆学民;林雪原;;[J];北京教育(德育);2010年06期
袁济喜;;[J];北京政协;1997年05期
邱悦;;[J];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夏学銮 张斌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夏学銮);[N];北京日报;2010年
王泽应 李培超;[N];中国教育报;2007年
赵婀娜;[N];人民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龙秀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何会宁;[D];西南大学;2011年
孙铁骑;[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刘济良;[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王艳华;[D];吉林大学;2004年
华桦;[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王志刚;[D];吉林大学;2007年
徐秦法;[D];吉林大学;2007年
朱新卓;[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武敬杰;[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晓鹏;[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孔德瑞;[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林小芳;[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朱水龙;[D];复旦大学;2010年
蒋文英;[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王男;[D];延边大学;2011年
牟羡;[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王萍;[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姜琳琳;[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包诗卿;[D];河南大学;2005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蒙运芳;;[J];大学教育;2013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国愈;[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肖维;[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郭连上;[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王凡;[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2年
陈夏梦;[D];扬州大学;2012年
殷桂清;[D];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
邓雪姣;[D];青海大学;2013年
崔远航;[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筠泉;[J];道德与文明;1998年06期
李德顺;[J];湖湘论坛;2001年01期
陈晏清,荆学民;[J];江海学刊;1998年04期
黄明理;[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樊和平;[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9年03期
丰子义;[J];天津社会科学;1997年01期
高兆明;[J];浙江社会科学;2001年01期
杨乐强;[J];浙江社会科学;1998年04期
罗文东;[J];浙江学刊;2001年03期
罗国杰;[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师曙光;[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06期
周婧颖;;[J];青年文学家;2010年02期
张子漪;;[J];现代教育科学;2010年08期
周颖莹;;[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杨春风;;[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冯建军;;[J];人民教育;2011年12期
戴素芳;[J];交通高教研究;2003年01期
杨洋;;[J];中国电力教育;2009年23期
殷丹;;[J];湖南社会科学;2011年02期
修帛;;[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潘鹏宇;;[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狄奥;;[A];思考与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论文集[C];2005年
刘香东;;[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黄树茂;覃乃勉;;[A];广西老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与实施十二五规划”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A];防范抵御邪教、构建和谐社会——2005年中国反邪教协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秦红岭;;[A];人的基本理论研究——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基本观点研究”子课题研究[C];2007年
张建宝;;[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胡立业;魏棹;;[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A];社会文化建设与邪教防范研究学术论文精选[C];2004年
金忠明;;[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武汉工业学院副教授
熊英;[N];湖北日报;2011年
北京市广渠门中学校长 吴甡;[N];中国教育报;2011年
新华社记者
李亚彪 郭奔胜
凌军辉;[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番禺检验检疫局纪检组长
黄治军;[N];中国国门时报;2011年
淮安市航道管理处
唐海林;[N];江苏经济报;2009年
杨少波;[N];中国教育报;2007年
郭玉林;[N];焦作日报;2005年
刘西艳;[N];铜川日报;2007年
崔跃成;[N];光明日报;2008年
记者 卜松竹
通讯员 徐刚、史玉梅;[N];广州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铁骑;[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郑仕一;[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华桦;[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刘桂生;[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杨昳婧;[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琪;[D];湖北大学;2011年
宋庆垒;[D];湖北工业大学;2014年
李俊文;[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邢立云;[D];河北大学;2009年
郑雪莲;[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萧淳;[D];河北农业大学;2012年
曹熙利;[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李玮;[D];武汉工业学院;2012年
郁昱;[D];长安大学;2013年
赵玉强;[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人没有信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