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中钢筋绑扎搭接长度接头连接区段长1.2l1...

?1. 某工程基础平面图及详图如图所示。土类为混合土质,其中普通土深1.4m,下面是坚土,常地下 水位为-2.40m。计算:(1)场地平整工程量;(2)人工挖地槽工程量;(3)混凝土基础工程量; (图中括号内的数字为基础二的尺寸)J1J1J2J2J2J2J2J2J2J1J1 J100 00 000800J2J2
? 2. 某工程如图1―6、1―7所示,土质为坚土,计算:(1)场地平整工 程量;(2)人工挖地槽工程量;(3)混凝土基础工程量;
3、某单位传达室基础平面图及基础详图如图所示,土壤为三类干 土,场内堆土,余土不外运,基槽放坡系数1:0.33, 工作面宽度 300mm, 列出土方分部的工程项目并计算工程量。 ? 5、某办公室平面图及其基础剖面图如图所示,有 关尺寸见表。已知内外墙墙厚均为240mm,室内 净高3.2m;内外墙上均设圈梁,洞口上部设置过 梁(洞口宽度在1m以内的采用钢筋砖过梁,洞口 宽度在1m以外的采用钢筋混凝土过梁),外墙转 角处设置构造柱及砌体加固筋。试根据已知条件 对砌筑工程列项,并计算各分项工程量。
5.7.6 钢筋工程量? 教学目的和要求 ? 1、理解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公式; ? 2、掌握钢筋保护层厚度取法,弯钩增加长度、弯 起钢筋弯曲部分的增加长度、钢筋量度差、钢筋 的锚固和搭接长度的计算; ? 3、掌握箍筋下料长度的简化计算公式; ? 4、能识读柱和梁的平法施工图,并能进行相应钢 筋下料长度的计算; ? 5、掌握构造柱钢筋、圈梁钢筋、砌体钢筋加固工 程量的计算。 基本知识? 钢筋施工方法按场(厂)内统一配料、集 钢筋施工方法按场( 内统一配料、 中加工确定,其工作内容包括:制作、 中加工确定,其工作内容包括:制作、场 内外运输,绑扎、 (厂)内外运输,绑扎、安装及浇捣砼时 的维护。其中制作又包括钢筋的平直、 的维护。其中制作又包括钢筋的平直、切 断和弯曲,绑扎采用一般工具、 断和弯曲,绑扎采用一般工具、手工操作 。 ? 预应力钢筋包括锚具安装、钢筋张拉,后 预应力钢筋包括锚具安装、钢筋张拉, 张法预应力还包括预埋管孔道铺设、 张法预应力还包括预埋管孔道铺设、孔道 压浆、养护。 压浆、养护。 钢筋的最大优点抗拉性能特好 混凝土是抗压性能好, ,混凝土是抗压性能好,而抗拉性 能差,钢筋在混凝土中的主要作用 能差, 是承受拉力。 是承受拉力。 钢筋分类光面圆钢筋 按外形分 螺纹钢筋普通碳素钢钢筋 按化学成份分 普通低合金钢钢筋 碳素钢丝 刻痕钢丝 按机械性能分 钢丝及其制品 钢绞线 冷拔低碳钢丝Ⅰ级 按强度等级分 Ⅱ级 Ⅲ级 Ⅳ级 常用钢筋形式钢绞线 刻痕钢丝D螺旋肋钢丝 常用钢筋符号与图例图例或符号 Ⅰ级钢筋 Ⅱ级钢筋 Ⅲ级钢筋 Ⅳ级钢筋 带半圆弯勾的钢筋 无弯勾的钢筋 带直弯勾的钢筋 名 称 公称直径 8-20mm8-25mm 28-40mm 8-25mm 28-40mm1010-28mm 2.按钢筋在砼中的作用的分类 2.按钢筋在砼中的作用的分类受拉钢筋 分布筋受力筋弯起筋 受压钢筋构造筋架立筋 箍筋 (1)受力钢筋:主要是配置在受弯、 受力钢筋:主要是配置在受弯、 受拉、 受拉、偏心拉压构件的受拉区以承担拉 力,钢筋也可用来承担压力。 钢筋也可用来承担压力。 ? 简支梁构造筋箍筋受拉筋 ? 悬臂梁 弯起筋a s a L 弯起角度a=30 ° 、45 ° 、60 ° 弯起钢筋坡度系数表a 30 °HaS 2.0H 1.41H 1.15HL 1.73H 1.0H 0.58H弯起增 加长度 S-L0.27H 0.41H 0.57HL45 ° 60 ° 分布钢筋: (2)分布钢筋:是将构件所受外力分布于 较广的范围,以改善受力情况, 较广的范围,以改善受力情况,这种钢筋 用在板中与受力钢筋相垂直,保证受力钢 用在板中与受力钢筋相垂直, 筋的位置正确。也兼做抵抗收缩、 筋的位置正确。也兼做抵抗收缩、温度应 。(见下图 见下图) 力。(见下图) 分布筋受力筋分布筋一般表示为: 分布筋一般表示为:Φ×× @ × × 如: Φ10 @200 架立钢筋: (3)架立钢筋:用来保证箍筋的间距和固 定受力钢筋。 定受力钢筋。 箍筋:一方面可以受力, (4)箍筋:一方面可以受力,另一方面也 起架立构造作用。 起架立构造作用。(a)(b)(c)箍筋示 意 图 5.7.6 钢筋工程量? 5.7.6.1 钢筋工程量计算公式? 1、计算规则 ? (1)钢筋工程量应区分不同钢筋类别、钢种和直径分别 以吨(t)计算其重量。钢筋类别 钢种 现浇构件钢筋 预制构件钢筋 预应力钢筋 HPB235,φ , Ⅰ级钢筋 HRB335,φ , Ⅱ级钢筋先 张 常见 Ⅰ级钢筋:4|6|6.5|8|10|12|14|16 级钢筋: 法 钢筋直径 预 级钢筋: Ⅱ级钢筋:12|14|16|18|20|22|25|28|30 应 力 ( 2 )坡度 ≥ 26°34`的斜板屋面, 的斜板屋面, 一般现浇构件中图上标注 钢 钢筋, 的φ6钢筋,在施工中均为 钢筋 钢筋制安工日应乘以系 数 1.25。 筋 φ6.5后 张 法 预 应 力 钢 筋 5.7.6.1 钢筋工程量计算公式? 5.7.6.1 钢筋工程量计算公式? 2、计算公式 ? 钢筋工程量=钢筋下料长度(m)×相应钢筋每米重量(kg/m) ? 式中:钢筋下料长度(m) =构件图示尺寸-砼保护层厚度 +钢筋弯钩增加长度+弯起钢筋弯起部分的增加长度-量 度差(钢筋弯曲调整值)+图中已经注明的搭接长度 度差 钢筋弯曲调整值 +图中已经注明的搭接长度 ? 钢筋直径每米重量:4 式中: 式中:d的单位为 mm。7.85 × 10 ×3π× d 2 ×10 ?6 × 1 = 0.00617d 2 (kg / m)? 根据上式,可列出如下常用表格: 5.7.6.1 钢筋工程量计算公式? 5.7.6.1 钢筋工程量计算公式? 2、计算公式 ? 钢筋直径每米重量表:钢筋直径(L) 4 6 6.5 8 10 12 14每米重量(K/m) 0.099 0.222 0.261 0.395 0.617 0.888 1.209 钢筋直径(L) 16 18 20 22 25 28 30每米重量(K/m) 1.580 1.999 2.468 2.9863.856 4.837 5.553 5.7.6.2 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钢筋(丝)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系指构件内钢筋 钢筋( 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的外边缘至构件外表面之间的距离。 (丝)的外边缘至构件外表面之间的距离。不能小 于10mm箍筋保护层厚度保护层厚度 钢筋保护层厚度确定受力钢筋的砼保护层最小厚度(mm) 环 境 类 别 一 二 a b 墙(板)≤C2 0 C25~ C45 ≥C5 ≤C2 0 0梁C25~ C45 ≥C5 ≤C2 0 0柱C25~ C45 ≥C5 020 - - -15 20 25 3015 20 20 2530 - - -25 30 35 4025 30 30 3530 - - -30 30 35 4030 30 30 35三 5.7.6.2 钢筋保护层厚度确定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 环境 类别 一 a 二 b 三 四 五 室内正常环境 室内潮湿环境;非严寒和非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与 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 严寒和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 直接接触的环境 使用除冰盐的环境;严寒和寒冷地区冬季水位变化的 环境;滨海室外环境 海水环境 受人为或自然的侵蚀性物质影响的环境 条件 5.7.6.3 钢筋弯钩增加长度? 1、含义――钢筋弯钩增加长度是指为增加钢筋和混凝土的握裹力, 在钢筋端部作弯钩时,弯钩相对于钢筋平直部分外包尺寸增加的长度。 ? 2、弯钩形式――弯钩弯曲的角度常有90°、135°和180°三种。一般地, Ⅰ级钢筋端部按带180°弯钩考虑,若无特别的图示说明,Ⅱ级钢筋端 部按不带弯钩考虑。 ? 钢筋钩头弯后平直部分的长度,一般为钢筋直径的3倍;Ⅰ级筋 180 ° 弯钩Ⅰ级筋 90 ° 弯钩 5.7.6.3 钢筋弯钩增加长度? 2、弯钩形式 ? Ⅰ级钢筋增加长度的计算 Ⅱ级钢筋弯钩增加长度的计算Ⅰ级筋 135 ° 弯钩Ⅱ级筋 90 ° 弯钩 5.7.6.3 钢筋弯钩增加长度? 2、弯钩形式――Ⅱ级钢筋弯钩增加长度的计算Ⅱ级筋 135 ° 弯钩 1、I级钢筋末端需要作 、 级钢筋末端需要作 级钢筋末端需要作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 °弯钩, 的d 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 倍 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倍 D钢筋末端180° 钢筋末端180°弯钩 180平直长度 钢筋末端需作135 弯钩时, 2. 钢筋末端需作135 °弯钩时, Ⅱ、Ⅲ级钢筋的弯弧内直 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 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 ,弯钩后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 符合设计要求; 符合设计要求;钢筋末端135° 钢筋末端135°弯钩 135 3.钢筋做不大于90°的弯折时, 3.钢筋做不大于90°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 钢筋做不大于90 于钢筋直径的5 于钢筋直径的5倍。钢筋末端90° 钢筋末端90°弯钩 90 5.7.6.3 钢筋弯钩增加长度? 3、一般受力筋弯钩增加长度计算表 ? 根据以上图形中的结论,可整理成如下表格: 一个Ⅰ(Ⅱ)级钢筋弯钩增加长度(钢筋直径d) 弯钩增加长度 钢筋类别 Ⅰ级钢筋 Ⅱ级钢筋 备注 180° 6.25d 无 135° 4.90d x+2.90d 90° 3.50d x+0.93dx为平直段长度,按设计要求取定。 5.7.6.3 钢筋弯钩增加长度? 4、箍筋弯钩增加长度计算 ? 箍筋弯钩形式――结构抗震时,一般为135°/135°或 90°/135°;结构非抗震时为:90°/90°或90°/180 °? 箍筋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非抗震结构为箍筋直径的5倍;有 抗震要求的结构为箍筋直径的10倍,且不小于75mm。 5.7.6.3 钢筋弯钩增加长度? 4、箍筋弯钩增加长度计算? 箍筋弯钩增加长度 5.7.6.3 钢筋弯钩增加长度? 4、箍筋弯钩增加长度计算 ? 箍筋弯钩增加长度计算表――根据以上图形中的结论,可 整理成如下表格: 一个箍筋弯钩增加长度表(Ⅰ级钢筋,直径d) 结构有抗震要求180°弯钩 13.25d 135°弯钩 11.90d 90°弯钩 10.50d结构无抗震要求180°弯钩 8.25d 135°弯钩 6.90d 90°弯钩 5.50d? 注:由于一般结构均抗震,箍筋弯钩形式多为135°/ 135°即 为箍筋弯钩的一般默认形式 5.7.6.4 弯起钢筋的弯曲增加长度? 弯起钢筋弯曲部分的增加长度是指钢筋弯曲部分斜边长度 与水平长度的差值,即S-L。? 对于弯起钢筋,常用用构件图示尺寸减去两端保护层后, 再加上弯曲部分的增加长度,就可计快速简便地算出弯起 钢筋的下料长度。 5.7.6.4 弯起钢筋的弯曲增加长度? 弯起钢筋弯曲部分的增加长度可按下表进行: 弯起钢筋弯起部分增加长度表 弯起角度 斜长S 水平长L 增加长度S-L 说明 备注 30° 2h 1.732h 0.268h 板用 45° 1.414h h 0.414h梁高H<0.8m时60° 1.155h 0.577h 0.578h梁高H≥0.8m时表中的h为板厚或梁高减去板或梁两端保护层后的高度 计算方法(1)钢筋工程量计算的基本方法可表达为: 钢筋工程量=钢筋计算长度×钢筋单位重量 (2)一般直筋长度计算: 直钢筋的计算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 规范规定:板中受力钢筋一般距墙边或梁边50mm开始配置 板筋根数=(L净-100)/@+1 其中, L净为板的净跨长,板筋根数计算结果有小数时, 四舍五入取整。 (3)弯起钢筋长度计算:弯起钢筋长度是将弯起钢筋投影 成为水平直筋,再增加弯起部分斜长以水平长相比的增加 值计算而得。 弯起钢筋的计算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斜段增加长 度+弯钩增加长度 (4)箍筋计算:设计无规定时,箍筋的末端一般应作1350弯钩,弯钩平直部分 的长度e,对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 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取其弯弧内直径 D=5d。 箍筋长度 当e=10d时,箍筋长度L=(a+b-4c)×2+27.8d a――截面长 b――截面宽 c――钢筋保护层厚度 如设计要求不同时可根据实际要求计算。 箍筋个数: ①一般简支梁,箍筋可布至梁端,但应扣减梁端保护层,其计 算方法为: 个数=(L-2a)/@+1 式中: L――梁的构件长,计量单位为m。 2a――保护层厚度,计量单位为m。 @――箍筋间距,计量单位为m。 【例】某建筑物简支梁配筋如图所示,试计算钢筋下料长度。 钢筋保护层取25mm。(梁编号为L1共10根) (1)计算钢筋下料长度 )①号钢筋下料长度 (0-2×25)-2×2×25+2×6.25×25=6802(mm) ②号钢筋下料长度 +2×6.25×12=6340(mm) ③号弯起钢筋下料长度 上直段钢筋长度240+50+500-25=765(mm) 斜段钢筋长度(500-2×25)×1.414=636(mm) 中间直段长度6240-2×(240+50+500+450)=3760(mm) 下料长度(765+636)×2+.5×25+2×6.25×25=6824(mm) ④号钢筋下料长度计算为6824mm。 ⑤号箍筋下料长度 宽度200-2×25+2×6=162(mm) 高度500-2×25+2×6=462(mm) 下料长度为(162+462)×2+50=1298(mm) 绘出各种钢筋简图,填写配料单钢筋配料单 例:现浇钢筋砼梁钢筋用量计算: 现浇钢筋砼梁钢筋用量计算:?6@200 500 50 2 2 12?1021 ?203200 1-1 2 1 250 6000 KL-1 1 3 2502 ?20 1 2?10 21 ?20 3 2 ?20注:砼C2512-2 ① 2 ?20 6 + 0.25×2?0.03×2 + 6.25 × 0.02×2 = 6690mm ×2?0.03× ×②2?106 + 0.25×2- 0.03×2 + 6.25 × 0.01×2 = 6565mm × × × ③ 1 ?20 (525+620.4) ×2+ × 20×2 =7040.8mm ×525 45? =1.41× 620.4=1.41×440④?6@200(460+160) ×2+[2 ×(10 ×6)] =1360mm )个数: 33个 个数: [ ( 6.5-0.06 )÷0.2 ] + 1 = 33个 ÷ 构件 名称筋 号 简 ①图钢 号直 径单根 长 度(mm)单 根 件 数合计根数总长 度 (m)重量 (kg)KL-1 10根6690 ② ③ ④525 4500? ? ? ?206690220133.8(2.47) 330.486 (2.47) 324.311 (0.617) 43.4436565206565220131.30107040.811070.411606136033330448.80(0.222) 99.634 5.7.6.5 量度差 ? 1、量度差的概念? 钢筋弯曲时,弯曲部分外缘长度伸长,内侧缩短, 而中心线长度保持不变。在设计图上及实际施工 中,钢筋的长度均指外包长度,因而在弯曲部分 存在按图上钢筋尺寸算出的下料长度将大于实际 的钢筋中心线长度的问题 ?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可将钢筋弯曲部分的外包长 度与钢筋中心线的弧长相减,所得的数值称为钢 筋的量度差,亦称为钢筋的弯曲调整值。钢筋的下料长度应按简图的外包尺寸,增加两端弯钩 钢筋的下料长度应按简图的外包尺寸, 增加的尺寸,再扣除钢筋弯曲时引起的量度差值 增加的尺寸, 5.7.6.5 量度差? 2、钢筋量度差的计算――Ⅰ级钢筋90°量度差示例外包尺寸= 中心线长= = 2 . 75 d 量度差=外包尺寸-中 = 4.5d - 2.75d =1.75d 心线长 (1 . 25 d + d) × 2= 4 . 5 dπ2× 1 . 25 d + 0 . 5 d ) (? 3、钢筋量度差计算可整理成如下表格: 钢筋量度差表(钢筋直径d) 钢筋类别 Ⅰ级钢筋 Ⅱ级钢筋 30° 0.30d 45° 0.54d 60° 0.90d 90° 1.75d 2.07d 例: 90°弯折量度差值为: 90°弯折量度差值为:(1)中间弯折处的量度差值 弯折处的外包尺寸-弯折处的轴线长 中间弯折处的量度差值=弯折处的外包尺寸 中间弯折处的量度差值 弯折处的外包尺寸-①弯折处的外包尺寸 A@B@+B@C@=2A@B@=2( D/2+d)tg(α/2)d 4 dA ’ AB B’②弯折处的轴线弧长d ? α ?π α ?π ?D ABC = ? + ?? = 2 (D + d ) ? 2 ? 180 360 ? 2CC’③据规范规定,D应R5d,若取D=5d,则量度差值为:2 (3 . 5 d )tgα2? (6 d )απ360= 7 dtgα2?απ d60即有90° 即有 °的弯钩 时,应在外包尺寸 的基础上扣除2d 的基础上扣除钢筋弯角度 量度差值30° 30 0.3d45° 45 0.5d60° 60 d90° 90 2d135° 135 3d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钢筋配料 的关键根据结构施工图计算出每根钢筋切断时的直线长度 ? 直钢筋下料长度 直构件长度 保护层厚度 弯钩增加长度 直钢筋下料长度=直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 ? 弯起钢筋下料长度 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折量度差值+弯钩增加长度 弯起钢筋下料长度= 直段长度+弯钩增加长度-弯折量度差值 ? 箍筋下料长度 箍筋下料长度= 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 5.7.6.6 钢筋锚固长度? 钢筋锚固长度是指纵向钢筋伸入砼支座(墙|柱|梁)内的长度 普通受拉钢筋用la表示,抗震时受拉钢筋用l ae表示? 普通受拉钢筋锚固长度可按下表取用: 钢 筋 种 类 HPB 235 HRB 335 受拉钢筋最小锚固长度La 混凝土强度等级 C25 C30 C35C20≥C40d≤2 d> d≤ d> d≤ d> d≤ d> d≤ d>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5 31d 39d 27d 24d 22d 20d42d 34d 37d 30d 33d 27d 30d 25d 27d 5.7.6.6 钢筋锚固长度? 抗震时受拉钢筋锚固长度可按下表取用:纵向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Lae C20 砼强度等 级与抗震 等级 一| 二 级 抗 震 等 级 36d 三 级 抗 震 等 级 33d 41d 45d C25 一| 二 级 抗 震 等 级 31d 38d 42d 三 级 抗 震 等 级 28d 35d 39d C30 一| 二 级 抗 震 等 级 27d 34d 38d 三 级 抗 震 等 级 25d 31d 34d C35 一| 二 级 抗 震 等 级 25d 31d 34d 三 级 抗 震 等 级 23d 29d 31d ≥C40 一| 二 级 抗 震 等 级 23d 29d 32d 三 级 抗 震 等 级 21d 26d 29dHPB235HRB d≤25 44d 235 d>25 49d 钢筋的锚固? 钢筋与混凝土之所以能够可靠地结合,实现共同 工作的材料特点,主要一点就是它们之间存在粘 结力。很显然,钢筋探入混凝土内的长度愈大, 粘结效果越好。 钢筋的锚固长度(lae/la):指钢筋伸入支座内的 长度。其目的是防止钢筋被拔出。不能小于 250mm。具体锚固长度可在平法图籍中查到或按 设计取值。 ? 锚固长度C 为了使钢筋不被拔出就必须有一定的埋入长度使得 钢筋能通过粘结应力把拉拔传递给砼,此埋入长度 即为锚固。? 最小锚固长度C 非抗震锚固长度:la;抗震锚固长度:laE? 光圆钢筋末端弯钩C 为了保证可靠粘结与锚固,光圆钢末端做成的弯钩, 有90?、135?、 180? 。 5.7.6.6 钢筋锚固长度? 使用钢筋的锚固长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1、钢筋锚固长度的部位和大小,在结构施工图上均有说 明,一般应以结构施工图为准计算,未给出锚固长度大 小时,可按前面所给表数值取用。 ? 2、结构四级抗震时,钢筋的抗震锚固长度等于非抗震时 普通钢筋的锚固长度。 ? 3、HPB235级钢筋末端应作180°弯钩。 ? 4、任何情况下,钢筋锚固长度不得小于250mm。 ? 5、砌体结构中,QL和GZ中钢筋的锚固长度为35d。 ? 6、受压钢筋的锚固长度为受拉钢筋锚固长度的0.7倍。 5.7.6.7 钢筋的搭接长度? 1、钢筋的搭接形式有手工绑扎、焊接连接和机械连接三 种,焊接连接分电弧焊、闪光对焊和电渣压力焊,机械连 接分为锥螺纹连接和直螺纹连接。 ? 2、电渣压力焊和机械连接均按个计算。 ? 3、定额中规定,计算钢筋工程量时,设计已规定钢筋搭 接长度的,按规定搭接长度计算,设计未规定搭接长度的, 已包括在钢筋的损耗率之内,不另计算搭接长度。 ? 4、设计图中已规定钢筋搭接长度的含义是: 结构构件上已经注明了钢筋搭接位置和搭接长度,而没有 注明位置的搭接长度,则已包括在钢筋损耗率之内,不再 计算搭接长度。 ? 5、图纸中已注明的搭接长度的计算公式是: 搭接长度=搭接头个数×钢筋的一个搭接长度 式中:搭接头个数=未计算搭接长度的钢筋下料长度÷8-1 5.7.6.7 钢筋的搭接长度? 钢筋连接:钢筋长度不够需要接长所发生的驳接。电渣压力焊应用于柱/ 墙/烟囱等构件中竖向 受力筋的连接,不得用 于梁板等构件中水平 筋的连接 ? 连接原则C 受力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在同一根 钢筋上宜少设接头。 C 轴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杆件(如桁架和拱的拉杆) 的纵向不得采用绑扎搭接接头。 C 受拉钢筋的直径d>28mm及受压钢筋直径d > 32mm时,不宜采用绑扎搭接接头。 C 在实际施工中,当柱纵筋较粗时(φ20 以上), 不要使用“绑扎搭接”,而应该使用“机械连接” 或“焊接连接”。另外的原因是,“绑扎搭接” 很浪费钢筋(对于粗钢筋尤其浪费得厉害),而 且效果不好(质量不好)。 接头数量:直径25mm以内,按8m长一个接头,直径25mm 以外,按6m 长一个接头; 现浇混凝土墙、柱按楼层计算搭接个数 电渣压力焊和机械连接均按个计算。 定额中规定,计算钢筋工程量时,设计已规定 钢筋搭接长度的,按规定搭接长度计算,设计未规 定搭接长度的,已包括在钢筋的损耗率之内,不另 计算搭接长度。 ? 设计图中已规定钢筋搭接长度的含义是: 结构构件上已经注明了钢筋搭接位置和搭接长度, 而没有注明位置的搭接长度,则已包括在钢筋损耗 率之内,不再计算搭接长度。 ? 图纸中已注明的搭接长度的计算公式是: 搭接长度=搭接头个数×钢筋的一个搭接长度 式中: 搭接头个数=未计算搭接长度的钢筋下料长度÷8-1 ? 圈梁和构造柱中,纵向钢筋的绑扎搭接长度为35d。 钢筋绑扎搭接接头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接头的搭接长度C 根据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的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 率计算ll = ζ l a非抗震搭接长度 抗震设计搭接长度llE = ζ laEζ为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修正系数,与同一连 接区内搭接钢筋的截面面积有关。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 ) ζ ≤25 1.2 50 1.4 100 1.6 钢筋的焊接接头帮条双面焊 搭接焊帮条单面焊 接触对焊 电渣压力焊接头 ? 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长度 纵向受拉钢筋的绑扎搭接长度Lle、Ll 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 积百分率(%) 非抗震 抗震 ≤25 50 100ll = 1 .2 l a lle = 1 .2 l aell = 1 .4 l a ll = 1 .6 l a lle = 1 .4 l ae lle = 1 .6 l ae? 7、圈梁和构造柱中,纵向钢筋的绑扎搭接长度为35d。 5.7.6.8 箍筋下料长度的简化计算1、箍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 ? 箍筋下料长度=单根箍筋下料长度×配箍范围内箍筋根数 ? 箍筋直径常用φ6.5、φ8和φ10三种,下面以抗震结构(即弯钩平直段长 度为10d),135°/135°弯钩为例,讨论箍筋下料长度的简化计算公式。 2、配箍范围内箍筋根数的计算箍筋根数 n =箍筋的配置长度 箍筋间距 @+1式中:箍筋的配置长度取法为: 柱:柱全高 梁:梁长或柱高的净长Ln-2×0.05 0.05是指梁端部第一根箍筋的配置位置,它应为结构净长内侧向梁跨中方 向50mm处。 5.7.6.8 箍筋下料长度的简化计算? 2、配箍范围内箍筋根数的计算――配箍范围? 为方便起见,梁的箍筋配置范围多数情况下,均近似取为 梁的净跨Ln。 5.7.6.8 箍筋下料长度的简化计算? 3、单根箍筋下料长度 L ? L=构件图示长度-箍 筋保护层+箍筋弯钩 增加长度-量度差? L=(a+b-4c)×2+27.8d 5.7.6.8 箍筋下料长度的简化计算? 4、特殊箍筋的计算――(1)方形四箍? 先将以上4个2肢箍(即8肢箍)折算成等效截面b×h,其中 b=(0.7-0.025×2)÷3+0.025×2=0.267m,则b×h=0.267×0.7, 再用以上简化公式计算,即: ? φ10=〔(0.267+0.7)×2+0.066〕×4=8m 5.7.6.8 箍筋下料长度的简化计算? 4、特殊箍筋的计算――(2)方形二箍? 对于中间箍筋,其等效截面为 b=h=(0.7-0.025×2) ÷2×1.414+0.025×2=0.510m ? 则箍筋的下料长度为: ? φ8=(0.7×4+0.012)+ (0.510×4+0.012)=4.686m? (3)螺旋箍筋? 螺旋箍筋常用在灌注桩的钢筋笼、螺旋楼梯、圆形柱等混 凝土构件中,因此,应掌握其钢筋计算方法 5.7.6.8 箍筋下料长度的简化计算? 4、特殊箍筋的计算――(3)螺旋箍筋螺旋钢筋长度= 螺旋钢筋长度=2 2 螺距) 螺圈直径) 螺旋钢筋圈数 × (螺距)+( π × 螺圈直径) +长度+ 上、下底面两个圆形筋 长度+ 2 × 弯钩增加长度? 式中:螺旋钢筋圈数n=L÷P;螺距为P; ? 螺圈直径=D-2a+d0 5.7.6.8 箍筋下料长度的简化计算? 4、特殊箍筋的计算――(3)螺旋箍筋L 2 螺旋钢筋长度= 螺旋钢筋长度= × P 2+ π 2 × D -2 a + d 0)+ ( P π ( D ? 2 a + d 0 ) × 2+2 × 6.25 d 0? 式中:L――构件长度 5.7.6.8 箍筋下料长度的简化计算? 4、特殊箍筋的计算――(3)螺旋箍筋计算示例? 某工程所用人工挖孔桩,如图示,已知桩长为10m,砼保 护层为50mm,试计算钢筋工程量。 5.7.6.8 箍筋下料长度的简化计算? 4、特殊箍筋的计算――(3)螺旋箍筋计算示例 【解】(1)纵筋 φ 14=[(10 + 0 . 6 ? 0 . 1- 0 . 05 ) × 6-+ ( 4 + 0 . 1 + 0 . 6 ) × 6] × 1.209 =109.90kg(2)加劲筋外包直径= 外包直径= 0.9 - 0.05 × 2 - 0.014 × 2 = 0.772m 10 ? 0 . 05 φ 12 = 0 . 772 π × + 1) ( 2 × 0.888 = 12 . 87 kg 5.7.6.8 箍筋下料长度的简化计算? 4、特殊箍筋的计算――(3)螺旋箍筋计算示例? (3)螺旋箍筋10 ? 0 . 05 3 + 0 .1 + )× φ 6 . 5 = [( 0 .2 0 .2 0.22+ ( 0 . 9 ? 0 . 05 × 2 + 0.0065)2π2+ ( 0 . 9 - 0.05 × 2 + 0.0065) × π × 2 + 6 . 25 × 0.0065 × 2 + 0.3] × 0.261 = 44 . 71 kg 5.7.6.8 箍筋下料长度的简化计算? 4、特殊箍筋的计算? (4)三角箍筋箍筋长度=( + 箍筋长度=( B ? 2 a + d 0)2 2 ( H ? 2 a + d 0)+( B ? 2 a + d 0) 4+ 2 × 6 .25 d 0? 式中:d0――三角箍筋直径 5.7.6.9 变长度钢筋的简化计算? 变长度钢筋是指钢筋长度随构件的长度或宽度变化而发生 变化的钢筋,此类钢筋逐根计算,非常繁琐,且容易出错, 因此,应掌握其简便算法。? 1、梯形构件钢筋长度? 图中构件钢筋长度分别为L1、 L2、L3、L4、L5、L6,其中L0为 梯形的中位线长度。根据梯 形中位线原理:L1 + L6 = L2 + L5 = L3 + L4 = 2L0i =1 nΣ Li = 2 L0 × 3 = 6 L0 Σ L i = nL 0n――钢筋总 钢筋总 根数6i =1 5.7.6.9 变长度钢筋的简化计算? 图中构件钢筋计算长度分别为L1、L2、L3、L4、L5,其中L0 为三角形的中位线长度。同样地,根据梯形中位线原理:? 2、三角形构件钢筋长度L1 = L2 + L5 = L3 + L4 = 2L0i =1Σ Li = 6L0 = (5 +1)L0n i =15一般地, 一般地, Σ L i = ( n + 1 ) L 0式中:n――钢筋总根数 式中: 钢筋总根数 5.7.6.9 变长度钢筋的简化计算? 图中圆形钢筋间的间距均为a,则钢筋 的长度依次为2πr+2×6.25d,2π(r+a) +12.5d,2π(r+2a)+12.5d,……,2π[r +(n-1)a]+12.5d ? 由于此列数据成等差数列,公差为2πa, 则所有钢筋长度之和为:? 3、圆形构件圆形钢筋长度Σ l = ( a1 + a n ) ÷ 2 × nΣ l = { 2 π r + 2 π [ r + ( n ? 1 ) a ]} ÷ 2 × n + 12 . 5 d × n Σ l = n π [ 2 r + ( n ? 1 ) a ] + 12 . 5 d × n式中: 钢筋总根数, =( =(R- ) 式中:n――钢筋总根数,n=( -r)÷a 钢筋总根数 式中用于公式计算的钢筋间距a应为实际间距, 式中用于公式计算的钢筋间距 应为实际间距,即a=(R-r)÷a 应为实际间距 = - ÷ 5.7.6.9 变长度钢筋的简化计算? 4、圆形构件直钢筋长度? 图中直钢筋是按弦长布置的,分双根数和单根数两种情况 ? (1)配筋为双根数时li = a li = a( n + 1) 2 ? ( 2 i ? 1) 2 ( n + 1) 2 ? ( 2 i ) 2? (2)配筋为单根数时l 式中: 根钢筋( 式中: i ――第i根钢筋(从圆心向 第 根钢筋 两边计数) 两边计数)所在的弦长 n――钢筋根数,n=[(D-2×保护 钢筋根数, = - × 钢筋根数 层)÷a]-1 ÷ - i――从圆心向两边计数的序号数, 从圆心向两边计数的序号数, 从圆心向两边计数的序号数 注意i= ; 注意 =i`; 公式中的a为钢筋实际间距 为钢筋实际间距a= - 公式中的 为钢筋实际间距 =(D- 2×保护层 ÷(n+1) ×保护层)÷ 5.7.6.9 变长度钢筋的简化计算? 4、圆形构件直钢筋长度――计算示例? 设图示圆形构件直径D=1000mm,a=150mm,钢筋保护层为15mm,试计算 全部钢筋的下料长度。【解】钢筋根数钢筋实际间距Q n 为双数,则 为双数, l 1= l 1 ` = 0 . 1386 ×1 ? 0 . 015 × 2 ? 1= 6 0 . 15 1 - 0.015 × 2 a= = 0 . 1386 mm 6 +1 n=( 6 + 1 ) 2 ? ( 2 × 1 ? 1 ) 2 = 0 . 96 ml 2 = l 2 ` = 0 . 1386 × ( 6 + 1 ) 2 ? ( 2 × 2 ? 1 ) 2 = 0 . 875 ml 3 = l 3 ` = 0 . 1386 ×( 6 + 1) 2 ? ( 2 × 3 ? 1) 2 = 0 . 68 m合计:( 0 . 96 + 0 . 875 + 0 . 68 ) × 2= 5 . 03 m 合计: 平法(03G101) 平法(03G101)制图规则标准化,结构设计图纸数字化、 制图规则标准化,结构设计图纸数字化、符号化 结构构造标准化,构造详图形象化、直观化,施工易懂、 结构构造标准化,构造详图形象化、直观化,施工易懂、 易操作 分结构层设计的图纸与水平逐层施工的顺序完全一致, 分结构层设计的图纸与水平逐层施工的顺序完全一致, 施工识图、记忆、查找均方便, 施工识图、记忆、查找均方便,施工工程师对结构易形 成整体概念 监理方便, 监理方便,可以实现高效率地对所有构件逐一进行全面 质量检查 ? 梁原位标注内容规定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 原位标注表达梁 的特殊数值。当集中标注中的某项数值不适用于梁的 某部位时,则将该数值原位标注,施工时,原位标注取值优先 集中标注的四项内容 一、梁的编号 KL 框架梁 L 非框架梁 (xxA为一端有悬挑梁,xxB为两端有悬挑,且悬挑不计入跨数) 二、截面尺寸 B×H 三、梁箍筋 包括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及肢数 如: A10-100/200(2) ? 梁原位标注内容规定? 四、梁上部贯通筋或架立筋根数 ? 1、同排纵筋中既有贯通筋又有架立筋时,应用 “+”将贯通筋与架立筋相联。注写时须将角部 纵筋写在加号前面,架立筋写在加号后面的括号 内。 如:2B22+(4B12) ? 2、当梁的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均为贯通筋,且多 数跨配筋相同时,此项可加注下部纵筋的配筋值, 用分号“;”隔开。如:2B22;3B20 ? 五、梁的顶面标高高差。为可选项 ? 梁原位标注内容规定一、梁支座上部纵筋 1、当上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 上而下分开。如:6B25 4/2 则表示上排纵筋为4B25, 下排纵筋为2B25 2、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将两种直径纵 筋相联,注写时角部纵筋写在前面。 如: 2B25+2B22 3、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不同时,须在支座两 边分别标注;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相同时, 可尽在支座一边标注配筋值,另一边省去不注。 ? 梁原位标注内容规定 ? 二、梁下部纵筋 ? 1、当下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 而下分开 ? 2、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 的纵筋相联,注写时角筋写在前面。 ? 三、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侧面抗扭纵筋,即腰筋,在前面加 “*” 如 *6B18(当梁高大于700时,按构造详图,计算腰 筋,软件用G,N区别) ? 四、附加箍筋或吊筋,将其直接画在平面图中的主梁上, 用线引注总配筋值,当多数附加箍筋或吊筋相同时,可在 梁施工图上统一注明,少数与统一注明值不同时,再原位 引注。 影响钢筋计算的因素? 抗震等级(影响梁的加密区长度: 一级抗震&=2Hb且&=500mm; 二级抗震 &=1.5Hb且&=500mm) ? 决定抗震等级的三个因素(1.结构类型;2.设防烈度;3.檐 高) ? 保护层的厚度 ? 混凝土标号 如C30 影响钢筋的锚固长度,搭接长度 ? 搭接形式(影响柱的箍筋根数及纵向钢筋长度) ? 梁中常见的钢筋形式 (共十种) ? 平法中各钢筋的手工计算方法梁属于中间层框架梁,二级抗震,C25,柱子600*600 ,跨长分别为 :,6000 边墙为300mm 轴线居中 计算公式如下: 上部贯通筋计算公式: =各跨长之和-左支座-右支座+锚固+搭接长度 端支座锚固长度的判别条件: 1、锚固 2、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3、0.45Lae+15d 4?当楼层框架梁的纵向钢筋直锚长度&=Lae且&= 0.5hc+5d时可不必往上 (下)弯锚 即支座宽度-保护层&=Lae且&=0.5hc+5d 取锚固长度 5 屋面框架梁 一级抗震 支座宽度+梁高-2*保护层+20d 二级抗震 支座宽度+梁高-2*保护层 端支座负筋计算公式:(Ln净跨长) 上排钢筋长度=Ln/3+锚固 下排钢筋长度=Ln/4+锚固 (锚固同梁上部贯通筋端锚固) 中间支座负筋计算公式:(Ln净跨长) 上排钢筋长度=2*Ln/3+支座宽度 下排钢筋长度=2*Ln/4+支座宽度 架立筋计算公式:(Ln净跨长 ) 架立筋长度=Ln/3+2*搭接 下部钢筋计算公式:(Ln净跨长 注:下部钢筋 不分上下排) 框架梁下部钢筋=净跨长度+2*锚固(或0.5Hc+5D) 非框架梁下部钢筋=净跨长度+2*15d 下部不伸入支座钢筋计算公式: 框架梁下部不伸入支座钢筋=净跨长度-2*0.05Ln 腰筋计算公式:(Ln净跨长 ) 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度+2*锚固 抗扭钢筋长度=净跨长度+2*150 腰筋? 腰筋又称“腹筋” 分二种:一种为抗扭筋,在图 纸上以N开头,一种为构造配筋以G开头。梁的抗 扭 它在设计上属构造配筋,即力学上不用设计计 算具体力的大小,按国家设计规范的构造要求查 得此数据。当梁高达到一定要求时,就得加设腰 筋,按多少、加多大规格按构造要求规范查得。 抗扭腰筋的锚固长度按规范或图集受力钢筋要求 设置,构造配筋的锚固长度按12d且≥150mm要求 设置。 拉筋计算公式 拉筋长度= 梁宽-2*保护层+2*11.9d同时拉住主筋和箍筋的钢筋。与单肢箍的区别是,拉筋把外边的箍筋都拉住 拉筋? 建筑上的拉筋是指同时拉住主筋和箍筋的钢筋。 与单肢箍的区别是,拉筋把外边的箍筋都拉住, 而单肢箍只拉主筋。 吊筋和次梁加筋计算公式: 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 框梁高度&800mm a=60度 &=800mm a=45度 次梁加筋按根数计算 长度同箍筋长度 吊筋? 吊筋的作用是由于梁的某部受到大的集中荷载作 用,为了使梁体不产生局部严重破坏,同时使梁 体的材料发挥各自的作用而设置的,主要布置在 剪力有大幅突变部位,防止该部位产生过大的裂 缝,引起结构的破坏,总而言之,吊筋作用对抗 剪有利! ? 在主梁中,承受次梁集中荷载的一种纵向受 力钢筋。 ? 形状为: ̄v u ̄ 箍筋计算公式: 箍筋长度= 2*(H-2*25+B-2*25)+ ( (11.9*2+8)d ) 根数计算=【(加密区长 度-50)/加密间距+1】+ (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 间距-1) 5.7.6.10 钢筋工程量计算步骤? 1、确定构件砼的强度等级和抗震级别; ? 2、确定钢筋保护层的厚度; ? 3、计算钢筋的锚固长度La,抗震锚固长度Lae, 钢筋的搭接长度Ll,抗震搭接长度Lle ; ? 4、计算钢筋的下料长度和重量 ? 注意:弯钩增加长度、弯起钢筋弯起部分的增加 长度、量度差、箍筋长度的简化计算、箍筋根数、 钢筋每米重量。 ? 5、按不同直径和钢种分别汇总现浇构件钢筋重量 ? 6、计算或查用标准图集确定预制构件钢筋重量; ? 7、按不同直径和钢种分别汇总预制构件钢筋重量 5.7.7 梁的截面法钢筋计算示例? 【示例】试求图示截面法所示C20单梁砼和钢筋的工程量? 【解】1、C20现浇砼单梁: ? V=0.3×0.5×6=0.9m3 ? 2、现浇砼钢筋: 架立筋 φ 12 = ( 6 ? 0 . 025 × 2 +6 . 25 × 0 . 012 × 2 ) × 2 × 0 . 888 = 10 . 83 kg 5.7.7 梁的截面法钢筋计算示例? 【示例】试求图示截面法所示C20单梁砼和钢筋的工程量弯起钢筋 φ 22 = [ 6 ? 0 .025 × 2 + 0.3 × 2―+ 0.414 × ( 0.5 ? 0.025 × 2) × 2 ? 0.54 × 0.022 × 4 ? 2.07 × 0.022 × 2] × 2 × 2.986 = 40 .51kg 梁底受力筋 φ 25 = (6 ? 0.025 × 2 ) × 2 × 3.856 = 46 .12 kg― 5.7.7 梁的截面法钢筋计算示例? 【示例】试求图示截面法所示C20单梁砼和钢筋的工程量箍筋单根下料长度 l = (0.3 + 0.5) × 2 ? 0.027 = 1.573 m 箍筋根数 n = (6 - 0.025 × 2) ÷ 0.2+1 = 31根 箍筋总下料长度 φ 6.5 = 1.573 × 31 × 0.261=12 .73kg 5.7.8 柱平法施工图识读? 1、概念――柱平法施工图是在柱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列表 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表达钢筋和柱截面信息的施工图。 ? 2、柱编号的注写形式: ? 柱编号=柱类型代号+数字序号 柱类型 框架柱 框支柱 芯柱 梁上柱 剪力墙上柱 代号 KZ KZZ XZ LZ QZ 序号 XX XX XX XX XX 5.7.8 柱平法施工图-列表注写 5.7.8 柱平法施工图-列表注写 5.7.8 柱平法施工图-截面注写 5.7.8 柱平法施工图识读? 3、柱钢筋的搭接 ? 柱钢筋的搭接形式包括:手工绑扎、 机械连接和焊接三种。 ? 柱相邻纵向钢筋连接接头应相互错开, 在同一截面内钢筋接头的面积百分率 应≤50%。因此,柱纵向钢筋的连接 均采用分两次搭接的形式。 ? 采用机械连接和焊接连接时,两次连 接接头间的距离应≥35d,而采用手工 绑扎时,应符合本图中的规定。 ? 柱钢筋的搭接必须避开柱钢筋的加密 区。加密区的范围详见后面的规定。 ? Lae、Lle的规定详见前面的规定。 5.7.8 柱平法施工图识读? 4、边柱、角柱柱顶纵向钢筋构造柱顶第二层直筋长度 ≥Lae 5.7.8 柱平法施工图识读? 5、中柱顶纵向钢筋构造 5.7.8 柱 平 法 施 工围 范 区 的 密 筋 加 、 箍? 6 ? 当柱纵筋采用 搭接连接时, 应在柱纵筋搭 接长度范围内 均按≤5d(d为 搭接钢筋较小 直径)及≤100 的间距加密图 识 读 5.7.8 柱平法施工图――计算示例? 【示例】某框架结构中柱平法施工图如图所示,已知砼为 C30,砼的环境类别为二a,三级抗震,该建筑共10层,层 高3.3m,试计算柱砼和钢筋工程量。(KL高500mm) 砼柱( 【解】1、C30砼柱(周长=2.5m) 、 砼柱 周长= ) V=0.65×0.6×(10×3.3+0.3)×3 × × × + × =38.961m32、钢筋计算 、 砼保护层=30mm 砼保护层= 纵筋锚固长度Lae=31d = 纵筋锚固长度 纵筋搭接长度Lle= 纵筋搭接长度 =1.4Lae 5.7.8 柱平法施工图――计算示例2、钢筋计算 、φ 22 = [(33.3 ? 0.03) + (1.0 ? 0.035 + 0.1) + 12 × 0.022-? 2.07 × 0.022 × 2 + 1.4 × 31× 0.022 ×10] ×14 × 3 × 2.986 = 5528.90kg 5.7.8 柱平法施工图――计算示例2、钢筋计算 、φ 20 = [(33.3 ? 0.03) + (1.0 ? 0.035 + 0.1) + 12 × 0.020-? 2.07 × 0.020 × 2 + 1.4 × 31× 0.020 ×10] × 8 × 3 × 2.468 = 2499.72kg 5.7.8 柱平法施工图――计算示例2、钢筋计算 、单排箍筋长度= [ (0.65 + 0.6) × 2 + 0.066] 单排箍筋长度= 0.65 - 0.03 × 2 + {[( + 0 . 03 × 2 ) + 0 . 6 ] × 2 + 0 . 066 } 3 0.60 - 0.03 × 2 + {[( + 0 . 03 × 2 ) + 0 . 65 ] × 2 + 0 . 066 } 3 = 6 . 191 m 柱箍筋加密区长度 H n 3.3 ? 0.5 ≥ 柱长边尺寸=650mm , 柱长边尺寸= ≥ = = 0.47m, 6 6 且 ≥ 500mm ,故而取为650mm围内的箍筋应加密, 由于柱纵筋搭接长度范 围内的箍筋应加密,且 搭接 长度应避开搭接区, 长度应避开搭接区,间 距 ≤ 5d=5 × 20=100,且 ≤ 100, 故也取为100mm 5.7.8 柱平法施工图――计算示例33 . 3 ? 0 . 03 0 .2 0 . 65 × 2 + 0 . 5 + 10 + × 9+ 0 .2 0 . 65 + 0 . 5 1 . 4 × 31 × 20 × 10 + 0 .2 0 .2 ( 3 . 3+ 0 . 3)÷ 3 +2 0 .2 = 2702、钢筋计算 = 、 单柱箍筋根数= 单柱箍筋根数箍筋工程量 φ 10 = 6.191 × 270 × 3 × 0.617 = 3094.08kg 5.7.9 梁平法施工图识读? 1、概念――梁平法施工图系在梁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平面 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表达梁钢筋和梁截面信息的图形。 ? 2、梁编号的注写形式 ? 梁编号=梁代号+序号+(跨数及是否带悬挑) 梁类型 楼层框架梁 屋面框架梁 框支柱 非框架梁 悬挑梁 井字梁 代号 KL WKL KZL L XL JZL 序号 XX XX XX XX XX XX (XX)、(XXA)、(XXB) 跨数及是否带有悬挑 (XX)、(XXA)、(XXB) (XX)、(XXA)、(XXB) (XX)、(XXA)、(XXB) (XX)、(XXA)、(XXB) 5.7.9 梁平法施工图识读? 2、梁编号的注写形式 ? 梁编号中(XXA)表示梁一端悬挑,(XXB)表示梁两端有悬挑, 悬挑部分不计跨数。 ? 如KL7(5A)表示第七号框架梁,5跨,一端有悬挑梁 ? 如KL6(5B)表示第六号框架梁,5跨,两端有悬挑梁 ? 3、梁的平面注写形式,系在梁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 、梁的平面注写形式,系在梁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 同编号的梁中各选一根梁,在其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的 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达的梁平面法施工图。 ? 4、梁的截面注写形式,系在分标准层绘制的梁平面布置 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个选择一根梁用剖面号引出 配筋图,并在其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 表达梁平法施工图。 5.7.9 梁 平 法 的 平 面 注 写 形 式 5.7.9 梁 平 法 的 截 面 注 写 形 式 5.7.9 梁平法施工图识读? 5、梁的平面注写形式包括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两种,施 工时,原位标注取值优先于集中标注。 ? 6、当梁腹板高度hw≥450mm时,需在梁的两个侧面配置 构造钢筋,构造钢筋以大写字母G开头。 ? 当梁侧面需配置受扭纵向钢筋时,纵向受扭钢筋应以大写 字母N开头。 ? 7、楼层框架梁KL纵向钢筋的构造 ? 图中跨度值Ln为左跨Lni和右跨Lni+1的较大值。(i=1,2, 3……) ? 当纵筋直径d>28mm时,钢筋间应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 不宜采用手工绑扎。 ? 需注意的是,当梁的上部既有贯通钢筋又有架立筋时,其 中架立筋的搭接长度为150mm。 5.7.9 梁平法楼层KL纵筋构造ln 2 5.7.9 梁平法施工图识读? 7、楼层框架梁KL 纵向钢筋的构造 ? 当楼层框架梁纵向 钢筋的直锚长度 ≥LaE且≥0.5hc+5d 时,应按右图直锚。 (hc为柱截面高度) ? ? ? ? 8、屋面框架梁WKL纵向钢筋构造。 9、不伸入支座的梁下部纵向钢筋的断点位置。 10、梁箍筋加密区构造。图中hb为梁截面高度。 11、梁附加箍筋和附加吊筋构造。 5.7.9 梁平法屋面WKL纵筋构造ln 2 5.7.9 不伸入支座梁下部纵筋断点 5.7.9 梁平法箍筋加密区构造 5.7.9 梁平法附加箍筋|吊筋构造 5.7.9 梁侧面纵向构造筋和拉筋? 12、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和拉筋 ? 当梁高hw≥450mm时,在梁的两个侧面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 造钢筋,纵向构造钢筋间距a≤200; ? 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6mm,梁宽>350时,拉筋直径 为8mm,拉筋间距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两倍,当设有多 排拉筋时,上下两排拉筋竖向错开设置。 13、悬挑梁构造见下。 5.7.9 悬挑梁构造 5.7.9 悬挑梁构造 5.7.9 梁平法计算示例? 试计算图示C25框架梁砼和钢筋的工程量(三级抗震)? 【解】1、C25砼连续梁V = 0.3 × 0.7 × (4.2 × 2 + 2.7 + 3.6 ? 0.6 × 3) = 0.3 × 0.7 ×12.9 = 2.71m3? 2、现浇构件钢筋的计算――三级抗震 ? 钢筋的锚固长度Lae=35d 5.7.9 梁平法计算示例? 2、现浇构件钢筋的计算――三级抗震,Lae=35d梁净跨 L n1 = Ln 2 = 4.2 ? 0.6 = 3.6m, Ln 3 = 2.7 + 3.6 ? 0.6 = 5.7 m梁上部通长面筋 φ 25=4.2 × 2+2.7 + 3.6 ? 0.6 + 35 × 0.025 × 2 =15.85m × 2 × 3.856=122.24kg 3 .6 3 .6 × 2 + 0 .6 ) + 第一排负筋 φ 25 = ( +35 × 0.025)+( 3 3 5 .7 5 .7 ( × 2 + 0 .6 ) + ( + 35 × 0.025) = 12.25m × 2 × 3.856 = 94.47 kg 3 3 5.7.9 梁平法计算示例? 2、现浇构件钢筋的计算――三级抗震,Lae=35d3.6 3.6 × 2 + 0.6) + 第二排负筋 φ 25 = ( +35 × 0.025)+( 4 4 5.7 5.7 ( × 2 + 0.6) + ( + 35 × 0.025) = 9.925m × 4 × 3.856 = 153.08kg 4 4 梁通长构造筋 φ 10 = 4 . 2 × 2 ? 0 . 6 + ( 35 + 6 . 25 ) × 0.010 × 2 ( 第一、二跨 ) 第一、 = 8 . 625 m × 4 × 0 . 617 = 21 . 29 kg 5.7.9 梁平法计算示例? 2、现浇构件钢筋的计算――三级抗震,Lae=35d梁受扭筋 ( 第三跨φ 16 = 2 . 7 + 3 . 6 ? 0 . 6 + 35 × 0.010) = 6 . 4 m × 4 × 1 . 58 = 40 . 45 kg× 2l lE :≥ l aE = 35 × 25 = 875 , 底部受力筋的搭接长度 且 ≥ 0.5h c + 5 d = 0 . 5 × 600 + 5 × 25 = 425 , 则 l lE = 875 mm第一排底筋: 2 第一排底筋:φ 25=[ 4 .2 + 2 .7 + 3 .6 ? 0 .6 + 0 .875 × (锚固 ) + 0 .875 搭接 )] × 2 + [4.2 - 0.6 + 0.875 × 2] × 1 ( = 30.4m × 3.856 =117.22kg 5.7.9 梁平法计算示例? 2、现浇构件钢筋的计算――三级抗震,Lae=35d第二排底筋: 25=[ 4.2 × 2 + 2.7 + 3.6 ? 0.6 + 0.875 × (锚固 ) 第二排底筋: φ 2 2 +0.875 × (搭接 )]=17.6m × 5 × 3.856=339 .33kg吊筋: 吊筋: 18=[ 0 .25 + 0 .05 × 2 ]( 底部平直 ) φ + [ 2 × 0 .7 ? 0 .025 × 2) 2 ]( 斜长 ) × ( +[ 20 × 0 .018 ] × 2 (顶部平直 )-0 .54 × 0 .018 × 4 ( 量度差 ) =2 .87 m × 2 × 1 .999=11 .47 kg 5.7.9 梁平法计算示例? 2、现浇构件钢筋的计算――三级抗震,Lae=35d箍筋计算: 箍筋计算: ≥ 1.5 h b = 1 . 5 × 700 = 1050 , 箍筋加密区长度 且 ≥ 500 ,故取为 1050 mm = (0.7 + 0.3) × 2 + 0.066 = 2.066m 单根箍筋下料长度 3.6 × 2 + 5.7 1 . 05 × 6= 99 箍筋根数 n = + 3+ 0.2 0 .2 5.7.9 梁平法计算示例? 2、现浇构件钢筋的计算――三级抗震,Lae=35d箍筋 φ 10 = 2.066 × 99 × 0.617 = 126.20kg 钢筋工程量汇总 φ 25=122 .24 + 94 .47 + 153 .08 + 117 .22 + 339 .33=826 .34 kg φ 18=11 .47 kg φ 16=40 .45 kg φ 10=21 .29 + 126 .20=147 .49 kg 5.7.10 QL GZ 和 中 钢 筋 工 程 量? 1、GZ中钢筋工 程量的计算? GZ中的钢筋包括纵 筋、箍筋以及GZ和 墙体间的拉结钢筋, 其中GZ和墙体间的 拉结钢筋在计算出 其重量后,应套用 砌筑工程分部中的 砌体钢筋加固定额。 ? 计算GZ钢筋时,应 注意构造柱根部一 般与地圈梁连接, GZ顶部在女儿墙下。 5.7.10 QL和GZ中钢筋工程量? 1、GZ中钢筋工程量的计算? (1)柱纵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GZ 纵筋下料长度 顶部至女儿墙压顶( WQL ) 下部间的柱净高 = Σ 『 DQL 顶部至女儿墙压顶(或 3 )+ + 35 d × ( DQL 、 WQL 、压顶各一个锚固长度 35 d × 楼层数(搭接长度)』 × 纵筋根数 × 柱数 楼层数(搭接长度)』 应注意的是: 应注意的是:若 GZ 钢筋为 HPB235 级,则其端部需作 180 ° 弯钩, GZ 纵筋的锚固和搭接长度 弯钩, = 35d + 6.25d = 41.25d GZ 中钢筋保护层厚度 a s= 20 mm? (2)GZ箍筋的计算 ? GZ中单根箍筋的下料长度仍采用箍筋下料长度的简化计算公式。 箍筋根数的计算中,应注意箍筋加密区的高度取法,其规定为 加密区高度≥六分之一倍层高,且≥450mm 5.7.10 QL和GZ中钢筋工程量? 1、GZ中钢筋工程量的计算――(2)GZ箍筋的计算? GZ箍筋根数n可按以下公式计算柱高- 柱高- 0.020( 柱顶 a s ) n= +楼层数 ( 包含女儿墙 0 .2 35 d × 2+ QL 高 × 楼层数+ 楼层数+ + 0 .2 35 d +室内设计地面以下的 柱高 0 .2? (3)砌体钢筋加固 ? GZ中设置的与墙体拉接的钢筋在预算中应套用砌筑工程中 的砌体钢筋加固定额,其工程量按重量吨计。因此,应掌 握拉接筋下料长度的计算。) 5.7.10 QL和GZ中钢筋工程量? (3)砌体钢筋加固? 构造柱与墙体间的拉结筋一般配置为2φ6@500,钢筋每边 应伸入马牙墙内1m,其形式 有“一”字型、“T”形、“L” 形和“十字”形四种。一形L形150 1 150 190 90120 5.7.10 QL和GZ中钢筋工程量? (3)砌体钢筋加固T形十形 5.7.10 QL和GZ中钢筋工程量? (3)砌体钢筋加固? 墙体拉结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公式十形) 每楼层 L 形( T 形 | 一形 | 十形)接头个数 × 每一接头处单排钢筋的 下料长度 × 每一楼层拉结钢筋的根 数 × 楼层层数 式中: 式中: L 形接头处单排钢筋下料 长度为1 . 15 × 2 + 0 . 09 × 2 + 0 . 12 ? 1 . 75 × 0 . 0065 × 4 = 2 . 5545 m × 2 = 5 . 11 m150 1L形90 9050 11120 5.7.10 QL和GZ中钢筋工程量? (3)砌体钢筋加固――拉结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十形) 每楼层 L 形( T 形 | 一形 | 十形)接头个数 × 每一接头处单排钢筋的 下料长度 × 每一楼层拉结钢筋的根 数 × 楼层层数式中: 式中: L 形接头处单排钢筋下料 长度为 5.110 m 其他接头形式处单排钢 筋下料长度可按下表进 行:截面形式 240墙 370墙L(m) 5.11 5.11T (m) 一(m) 十(m) 7.126 7.376 4.571 4.821 9.142 9.642 5.7.10 QL和GZ中钢筋工程量? (3)砌体钢筋加固――拉结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十形) 每楼层 L 形( T 形 | 一形 | 十形)接头个数 × 每一接头处单排钢筋的 下料长度 × 每一楼层拉结钢筋的根 数 × 楼层层数式中: 筋根数= 式中:每一楼层内拉结 筋根数=每楼层柱净高 ÷ 0 .5-1? 2、QL内钢筋的计算? QL内钢筋的锚固和搭接长度均为35d,其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外墙 QL 纵筋下料长度=( L中- 4 × 外墙厚+ 35 d × 2 ) 纵筋下料长度=( 外墙厚+ × 纵筋根数 × QL 道数 2、内墙 QL 纵筋下料长度=( L内+35 d × T 形接头个数 ) × 纵筋下料长度=( 纵筋根数 × QL 道数 3、箍筋根数= [ L 中+ L内- Σ (GZ 宽度 )] ÷ @ + Σ (GZ 间 QL 的道数 ) 箍筋根数= 5.7.10 QL和GZ中钢筋工程量? 2、QL内钢筋的计算――下料长度计算注意? 4、为增加砌体结构的刚度,在无GZ时,图示板底QL的L形 交接处,应增设附加钢筋附加箍筋 φ 6 . 5 =『 ( b × 1 . 414 + h ) × 2 ? 0 . 027 』 2 × × L 形个数 × 楼层数 =(5.66b + 4 h ? 0.056) × L形个数 × 层数× 附加钢筋 φ 12=[ b - 0 . 025 × 2) 1 . 414 + + 0 . 25+ 6 . 25 × 0 . 012 ] ( × 2 ( 上下两根) × L 形个数 × 层数 上下两根)× =(2.83b+0.51) L形个数 × 层数
更多相关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钢筋绑扎搭接长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