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更好的做好课堂评价表?

临川双情予工作室
当前位置:&&&
如何做好课堂小结设计
上传: 熊武吉 &&&&更新时间: 10:27:38
 摘要:课堂小结就是其中一种高效率的方法,通过课堂小结,指导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知识结构,促进学生知识内化,引领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知识的精华所在,这有利于我们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引导学生整理、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深化理解的作用,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懂得适时课堂小结更是一门艺术。&编篓编筐,重在收口&,良好的课堂小结设计可激起学生的思维高潮,产生画龙点睛、余味无穷、启迪智慧的效果。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还可以促进认知结构的形成,新知识模块的建立,解题技能的优化和思想方法的提炼等。尽管课堂小结对整个课堂教学起着这么重要的作用,但很多教师往往将其看做一个承上启下的程式、一段故事(情境)情节延伸,甚至是一句空洞的套话等。能否恰当地进行课堂小结,并充分发挥小结的作用,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下面谈谈我从教学实践中得到的一些课堂小结艺术初浅的认识。
  一、课堂小结在课堂教学中不可低估的作用
  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适当的课堂小结可以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结构,掌握内在联系,对促进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有很大的帮助。
  1、课堂小结能帮助学生整理知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课堂教学中,每一节课都有自己的重点和难点。可在讲课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掌握这些知识,还要讲授大量的与此相关的内容。一节课下来,学生头脑里涌进了大量的零碎信息,这些知识往往是不稳定的,不牢固的,特别是新旧知识之间容易混淆,产生理不顺的现象。因此,教师有必要采取措施帮助学生对此进行简单的梳理,理清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课堂小结就是其中一种高效率的方法,通过课堂小结,指导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知识结构,促进学生知识内化,引领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知识的精华所在,这有利于我们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引导学生整理、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深化理解的作用,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以后,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小结和帮助预习:
  (1)、什么样的图形叫平行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有几条边?有几个角?
  (3)、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4)、我们能够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不能计算出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呢?如果能,又应该怎样计算呢?
  这样设计,既帮助学生理清了思路、把握了教学重点,又巩固了新知识、强化了记忆。更重要的是,能促使学生带着问题预习,进入到下一节课&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新课之中去。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概括小结能力,也为下一节课的学习作好了过渡和铺垫。
  2、课堂小结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升华学生思维。
  当教师讲授完新课后,随着下课时间的临近,学生的注意力由高度集中到逐渐分散,渐渐变得心不在焉,为此教师适时运用课堂小结组织好教学过程的第二次&飞跃&,通过巧设疑问、营造氛围,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在教学&正比例应用题&后,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小结正比例应用题解题步骤:①弄清题意,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②设未知数x;③根据判断列比例式;④解比例;⑤验算。并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就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的过程,更是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思维能力也逐步得以升华。
  3、课堂小结可以提炼思想、承前启后,激发学生求知欲。
  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而新知识又为以后学习作铺垫。但实际学习时,由于时间关系,往往只能就所学内容进行讲解,对本课与其他知识之间的联系讲解的较少。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不能很好理解,往往死记硬背,或者虽然暂时记住了,却难以长时间记忆。因此,每节课结束前用一点时间适当地进行小结,把本节课所学内容与前后的知识进行联系,从而帮助学生更灵活、更深刻地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并通过归纳小结,把相关知识融会贯通,为新课作铺垫。
  例如教学乘加(减)应用题的一道例题:&商店运来苹果240千克,运来的橘子是苹果的3倍,两种水果一共运来多少千克?&例题的解法是:240+240&3=960(千克)。小结时,可以让学生观察线段图,提示学生把&苹果的重量看作1份,橘子的重量就是这样的3份&,学生便可得出简便解法:240&(3+1)=960(千克)。这样,学生通过此引申解法,思维便上升到了一种新的境界。
  利用课堂小结,既可以理顺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使教学环节更完整、学生思路更清晰,从而使课堂教学有一个完美的结局,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课堂小结的教学要求
  1.科学准确。课堂小结,最起码的要求是保证科学性、思想性,同整堂课的前几个环节一样,向学生传授科学的文化知识,并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进行思想教育。
  2.目的明确。课堂小结,必须从数学教材的本身出发,结合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或从重点、难点进行提示,或从智力开发、思想教育方面予以引导。
  3.言简意赅。小结教学要做到重点突出、切中要害、画龙点睛、恰到好处,要在教学时做到干净利索,语言精炼。
  4.富有启发。小结要给学生以启发,以激起学生努力探索的积极性,做到&点而不透、含而不露、意味无穷&。如果把一节课比作&凤头、猪肚、豹尾&,那么小结教学就应象豹子的尾巴那样强劲有力。
  5.承前启后。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条理性,往往前一个结论是后一个规律的基础。只有通过适当的方式引导学生将所学内容与前后的知识相联系,学生才能学得活,学得好,才能真正掌握所学的内容。因此,课堂小结时教师应抓住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激疑设悬,让学生课下自愿地去探索、探究,起到课断而思不断,言尽而意不尽,同时,也能为下一节课作好铺垫。
  6.有教育性。小结教学要富有思想性和感染力,使学生在准确掌握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想和情感上的陶冶。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要求下,对于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结一般也没有固定的形式,在符合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原则的同时,教师要善于根据不同的课型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不同的小结。
  三、课堂小结的几种常见形式
  数学课堂小结方法多样,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小结方法,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归纳总结式
  归纳式小结,是指教师在小结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时,运用准确、简炼的语言,提纲挈领地使新知识在学生大脑中经过&信息编码&而&定格&。针对小学生求知欲强,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在课堂小结时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激发出学生想揭秘的问题意识,将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之系统化。如:&连续两问的应用题&结课时,可提出这样的问题加以归纳小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连续两问的应用题)
  2、续连两问的应用题与以前学的应用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①题中问题多了,解答步骤也多了。②解答时要先解答第一问,然后解答第二问。③解答第二问时,要利用前边计算出的结果作为一个条件来列式。④两问都写答话。)
  通过提问归纳小结,锻炼学生用准确、简练的语言将新课内容进行概括,同时帮助学生整理思维,对新知识加深理解。&&&
  (二)、启迪思维式
  教育心理学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托尔斯泰也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那么在小结教学中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
  (1)设疑。即提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这个问题常常是下节课要探讨的,让学生带着疑问结束一节课的学习,从而激起他们主动探索的兴趣和急于知晓的心理。我们知道,说评书的人常讲到关键处,精彩处,说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留下一个悬念让你急于知道下一步结果是什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可设计类似教学悬念。如:学完年、月、日,可出这样一道题&小明6岁了,可他才过两次生日,问他是几月几日出生的?&一般说,他应过六次生日才对,可为什么才过两次呢?创设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回忆今天所学新知,寻找答案。此种课堂小结即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促使学生学会主动探索。
  (2)伏笔。即在讲授某一知识时,有意留下一个&尾巴&,使学生感到言而未尽,以引起他们探讨&未尽&的好奇心,为今后的教学打下伏笔。这种小结是在教学本课知识的同时,通过教师设疑引出下节课要学的内容。采用这种方法,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新授小数除以整数,除小结好本课内容外,还可提出:&21.45&15,小数除以整数,如果把15缩小100倍,21.45&15&21.45&0.15,小数除以小数,又怎样计算呢?&这样小结既小结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又为下一节课的教学作了孕伏,促使学生去发现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主动建立新知结构。
  (3)延伸。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要想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掌握更多的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就只有在课前或课后联系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用激励的语言鼓励学生学好学科的知识,以便为将来探求本学科领域中的奥秘打好基础,将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其方法:一是利用课堂小结向学生推荐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课外读物;二是利用课堂小结指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尽可能地应用于实践,激发学生课外学习兴趣。
  例如,教学&年、月、日&知识后,老师作了如下延伸:你知道吗,为什么通常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这个闰年是怎样走出来的呢?我们所经过的一日时间,是怎样定出来的?请同学们课后多多课外读物,了解更多知识,相信大家一定会很快地找到正确的答案。这样的课堂小结,从课内教学内容延伸到课外阅读,使课内和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学生运用已知去获得本知,不断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由此可见,巧设悬念,立疑激趣的启迪式小结,就是造成悬念,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使之盼望&且听下回分解&。教学不应是&倾箱倒筐式&的,要教有余地,教有余味,促使学生积极思维。
  (三)分析比较式
  教学不仅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比较学习的方法,激发学生从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加深理解。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的智力发展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将本节课所授的内容和其类以的课进行比较小结,抓住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使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其类以的内容得到了区分,加深了学生对本节课堂所学的内容的理解。
   例如,当教师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应用题&、&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都已授完时,可把它们列在一起:找出它们的不同点,注意一些字眼,加以区分。让我们的学生不致于混淆它们,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
  (四)图表小结式。
  这种小结通常是通过图示或表格的方式,引导、归纳、小结出当堂课所学的知识,或揭示同以前所学知识的联系和区别。
  例如:学生在学习带分数乘法的解法时,由于受前面学过的带分数加减法的解法干扰,往往出现将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与分数部分分别相乘和把带分数部分先通分、再约分等情况。针对学生出现的这种错误,为了帮助学生弄清两者之间计算过程中的异同点,可用图表小结。
  又如复习&线的认识&这一课时,小结时可列出下表:
  这样,能使学生直观地看到线段、射线和直线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五)交流评价式
  数学课堂教学应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和活动。同时要让学生有机会去畅谈自己对数学的体验、感受和收获,有机会表达自己的困惑和喜悦,提出建议和见解。因此在课堂小结中应关注学生的感受和体验。且这种小结是开放的,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且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体验和感受,关注学生的数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如在教学&认识小数&一课时,设计这样的小结:
  师:如果咱们用满分&1&来表示你对这节课的表现的满意程度。你会给自己打多少分呢?
  生:0﹒9分。
  师:比较满意,继续努力!你会更优秀。
  生:0﹒8分。
  师:你的满意度稍微差一点儿。没关系,只要不断努力,你会更棒的!
  生:1分。
  师:不错,很有自信!
  将课堂评价与所学新知有效结合;将学生自评与教师评价结合。这一巧妙的课堂小结,既沟通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又让学生直观体验了数学学习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使之进一步增强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信心。
  例如教学《平均数》后,我非常想了解学生对整节课的学习感受,于是就提了以下问题:
  师:&这节课快结束了,老师想了解一下同学们这节课的学习情况,请大家从自己的收获上(知识方面、获得的经验方面、学习的心情&&)给这节课的学习打个分好不好,要说明理由。满分10分。
  生1:我打10分,因为我不仅了解了平均数的一些特征,更重要的是我知道将来在选择工作时要注意些什么。
  生2:我打9分,因为这节课学习很开心,没有感觉累和乏味。
  学生3:我也打9分,因为这节课的知识实在太有趣了,我想再学下去,但马上就要下课了,我有点遗憾。
  师: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来估算一下这节课的得分情况吧。
  师:经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对平均数有了深入了解,如果让你在&平均数&前面加上一个修饰语,你会怎样填?
  生1:有趣的平均数。
  生2:善变的平均数。
  生3:神奇的平均数。
  生4:狡猾的平均数
  师:谢谢大家,希望平均数这个朋友走进我们的生活,融入我们的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让学生给课堂学习情况打分再求出平均数,这是让学生再次巩固刚刚在课堂上学过的新知识,同时也能了解到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效果,对教师来讲是一次最真实的反馈。与此同时,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作了正确地评价,对学生来讲是一次深刻地反思,是对所学内容的提炼升华。这样的课堂小结让学生觉得意犹未尽,令人回味。这就不仅仅是课堂小结,不仅仅是巩固提挈,而是让学生思维、情感乃至于智慧都尽情张现的时刻。可见,极其简单的课堂小结也能成为我们尽情发挥才智、引领学生情感升华的舞台。
  苏霍姆林基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求特别强烈。&因此,在课堂小结中,你说,我说,他说,发展了同学们的思维,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三)、活动激趣式:
  1.游戏活动小结
  把游戏引入课堂,寓课堂小结于游戏中,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掌握新授知识。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低年级的数学课。如 &树上摘苹果&、&拍手歌&、&采蘑菇&、&送小动物回家&、 &小小邮递员&等,都是教师普遍采用的游戏。例如教学&用4的乘法口诀求商&这一课时,教师可让学生用摆正方形的方法小结本节课的所学内容。即教师报题&12&4&,学生取出12根小棒迅速摆出3个正方形;又报题&20&4&,学生取出20根小棒摆出5个正方形&&这样将课堂小结有机的溶于游戏活动中,使学生在新颖有趣的游戏活动中,不仅放松疲惫的身心,而且巩固了所学知识,使枯燥乏味除法计算变得生机盎然,极大地增强了同学们学习兴趣,收到&课以完,趣犹存&的效果。
  2.竞赛活动小结
  比赛能够鼓励人争先创优,人人都有上进心,人人都有自我表现的需求,小学生这种愿望就更加强烈,他们总是希望受到老师的夸奖,同学的赞赏,喜欢参加比赛,希望自己获胜,满足自我表现的欲望。因此,我利用学生好胜的心理特点,在课堂小结中为学生们创造自我表现的活动。如:&爬山夺红旗&、 &争金牌&、&抢答&、&争当小小数学家&个人或小组竞赛活动,把学生学习潜能充分调动起来,做到以赛代练,赛中有获。
  3.故事活动小结
  故事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文艺形式,它之所以吸引人,则在于它有一定的情节,使人感兴趣,将它引入课堂小结,也会收到好的效果。
  例如:&年月日&教学中,课堂小结适时引用了大月小月的故事,学生很感兴趣,都认真地听,一下牢牢记住了一年里的大月小月。
  4.口诀式小结
  即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精心编制口诀让学生朗读、记忆的小结方法。这种方法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又能促进知识的牢固记忆。如,&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教学后,教师可以这样帮助学生进行归纳小结:&外移几,里移几,方向一致要注意;里缺补&0&莫忘记,上下点点要对齐。&又如&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小结解题步骤为五步走口诀:一看二通三算四约五化。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解题步骤:
  一看:看清题目是分母还是异分母
  二通:通分
  三算:计算
  四约: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五化:结果是假分数的要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5.音乐赏析小结
  这种方式就是通过与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有关的音乐、童话、故事,或是看录像、听儿歌、诗朗诵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音乐之间和谐而统一的美,在美的享受中巩固新知的学习。
  如在教低年级学生学习&小括号&时,可以设计这样课堂小结:
  师问:&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哪位新朋友呢?&
  生答:&小括号。&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欣赏一首好听的儿歌。&接着播放录音,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听到童声演唱:&小括号,作用大,题里遇到先算它;睁大眼睛看清楚,可别马虎忘了它;我们从小不马虎,人人夸我顶呱呱。&
  孩子们也随着音乐的节拍,快乐地跟着学唱,在愉快地歌声中明确了小括号的作用,也感受到了音乐的美,真正做到了在娱乐中学习,在学习中领悟了新知识。
  六、渗透式小结
  小学数学教学的思想品德教育,一定要注意与知识、技能的教学有机结合,把数学知识的掌握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意识恰当地联系起来。将有意识的教育寓以无意识的受教育之中,做到在知识教学中自然、适时、适量地渗透。如教学&年、月、日&知识后课堂小结:时间就像日历一样撕掉一页就不会再回来,说明时间是十分珍贵的,那么同学们要怎样对待时间见?又如教学&元、角、分&知识后,设计的课堂小结是: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它们之间是十进关系,还学会了兑换人民币。今后,大家比一比,春班级同学准是储蓄小能手!结合学生实际,自然得体,力求渗透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来源:高考网整理)
评论:(未激活和未注册用户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如需回复,请留下联系方式!)
文明上网,理智发言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nginx/0.8.54好用的教育心理学?|?什么样的课堂能够吸引学生?(上)
[本站声明] 上网看看奇闻网刊载此文或图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本网站部分文章或图片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如何订阅我们?
  *搜微信号&jiaoshiboya&或公众号&教师博雅&
  *“教师博雅” ——首个为教师服务,关注教专业发展、人文素养提升、师德师风建设,启迪新知新思、传播优秀文化的微信公众平台。
  -------------?-----------
  教育是艺术,也是科学。了解些教育心理学不仅可应用于设计课程、改良教学方法、推动学习动机上,还可以帮助学生面对成长过程中所遇上的各项困难和挑战。小雅将定期推出“好用的教育心理学”栏目,与您一起更深入地探寻教育的奥秘。【案例】
  王老师是一个从教5年的小学老师。经过几年的教学,王老师发现自己处于“瓶颈期”了,在教育教学的多方面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但还有相当多的问题解决不了,如怎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怎么应对班上的几个“特殊学生”,能否用更温和、更人性化的方式代替强硬的方式管理班级而又不致混乱,什么样的课堂更吸引学生?王老师觉得自己有必要对此进行深入的思考并“重新出发”了。
  【解析】
  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有12年的时间要在课堂里度过。课堂教学的质量不但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对学生方方面面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
  什么是优质的课堂?下面我们从教育心理学的视角来探究怎样的课堂是高效的并且能够吸引学生。
  安全与规矩
  美国的两个年轻人芬博格和莱文创建了KIPP学校(Knowledge Is Power Program,知识就是力量)。KIPP学校在美国成功上演了一个“知识改变命运”的传奇。KIPP学校的生源总体基础很差,但学习成绩提高幅度远远高于当地学区的其他学校(杰伊?马修斯著,李茂译:《每个孩子都爱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10月)。以下是他们刚创建这所学校时课堂上的一个场景。
  混乱不堪的课堂,完全是无政府状态,孩子们在走廊里上蹿下跳,没有几个人做家庭作业,教室里噪声持续不断。昆西,虽然在读六年级,但身高将近1米8,总是气急败坏、桀骜不驯的样子,还取笑、羞辱其他孩子,而且他从不理会老师对他的制止。那天,昆西像往常那样在教室里晃来晃去,不时地骚扰其他同学。“坐下,昆西。”莱文说。昆西完全就当莱文没有存在一样。“赶紧坐下!”仍没有反应。莱文再也受不了了,他从教室中间走过去,来到这个男孩身边,双手抓住他的腋下,把他整个人举起来,一直把他带到他的座位上用力一扔。
  莱文注意到,昆西被放回他的原位后,全班学生明显安静下来。这个男孩是个欺凌弱小者。莱文在想,是不是由于自己平时未能很好地保护其他孩子免受昆西的伤害,才造成班里时不时都有紧张的气氛。
  自此以后,在莱文和芬博格的课堂上,没有什么过错比伤害他人更严重的了,仅仅是取笑他人也是绝对不允许的。
  安全是教学的基础,也是教学的开始。确实,没有什么比创建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更重要的了,尤其对于那些学习成绩不够好、比较混乱的班级而言。安全是所有人的第一需要,课堂首先必须是安全的,学生才愿意待在那儿。在课堂里,安全有以下含义:
  1每一个学生都不会在身体或情感上受到威胁或攻击
  在一个班级中,可能有几个学生显得比较强硬乃至霸道,如果他们在身体或情感上攻击其他学生,不仅会给其他学生造成伤害和恐惧,让学生们害怕待在教室里,害怕到学校,无法安心学习,还有一个更严重的后果是学生们会认为这个班里的规矩是由这些“恶人”制定的,其他正当的、应当遵守的规矩可以被忽视。无疑,这是引起班级混乱很重要的原因。
  有时学生受到的攻击还会来自教师,这是最令人失望的。教师在身体和情感上攻击学生说明教师已无法用专业的态度和方法对待学生,这不符合教师的专业身份,无法实现纳税人对教师作为一个专业工作者的期望。教师攻击学生实际上是给学生树立了一个糟糕的榜样,会引起班级的混乱和不安全感。
  2每一个学生都不会因为自己的任何特征而被嘲笑或歧视
  以下是我的学生曾晓星在作业中提及的一件事:
  我记得那是我上一年级时的一个早晨,轮到我打扫教室门前的包干区,我无意中听到班主任和一个校领导在不远处讨论事情,这是我人生中听到的最肮脏的东西。班主任说:“我们班的H,我觉得她智力有点问题,大家都考九十多分,她只能考六七十分,她实在是拉我们班平均分太多了,能不能算平均分的时候排除她?”领导询问了几句后好像是同意了。我的心里明白,H绝不是智力低下,她只是因为单亲家庭和没上过幼儿园等种种原因,接受的基础训练没有我们多。她不懂要排队,不懂上课要坐端正,也没学会认真听讲,一开始她当然会跟不上!之后的考试,班主任真的把她的成绩排除在外了,当我听到班主任喜悦地向大家宣布“排除H,我们班这次平均成绩非常好,年级第一”时,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酸楚。
  这是在教育的殿堂里做反教育的事情!孩子因为成绩不好而受到歧视,因为长得不好看、个性不讨人喜欢、不讲卫生、家庭背景不好等等都有可能受到歧视,这确实如曾晓星所说,是“最肮脏的东西”!
  一旦歧视在课堂里发生,其结果是很可怕的。歧视往往是多数人在嘲笑少数人的同时表达自己的优越感,而人本能地害怕成为少数或弱势群体,不知道哪一天自己会因为某个特点而成为被嘲笑的人,于是人人自危,因而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歧视别人的队伍中,以显示自己在主流人群中,这是造成课堂动荡、不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个充满歧视的环境,每个人都感到危险,都很难生活得自在、有尊严。因此,教师对这样的现象要高度关注,绝对不能允许班上的任何一个学生因自己的某个特点而被嘲笑、被歧视。
  有时对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他们嘲笑同学是因为好奇心,对此教师可大大方方地让同学们观察、熟悉同学某个“与众不同”的特点,从而避免学生被嘲笑。有时教师还要主动引导学生,让他们对弱势学生表达温暖与友善,这也是培养学生善良品质的好机会。
  3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
  我的一个学生在上幼儿园的时候特别想上学,有一天姑姑问她:“要是奶奶病了,家里的钱要么给奶奶治病,要么给你上学,你怎么办?”这个学生想了想说:“我要上学。”在场的亲戚们听了之后哈哈大笑,姑姑开玩笑地对奶奶说:“看看,你疼她有啥用,白疼了吧,你生病了都不给你钱。”这个学生至今对十几年前发生的这件事耿耿于怀,她当时觉得非常难堪和难受,她觉得自己从这件事之后说话就变得很小心谨慎了。虽然我们能理解姑姑当时是在开玩笑,但这确实让一个小孩子渐渐封闭了自己的心扉,因为她觉得某种表达是不安全的。
  这里所说的表达不仅指口头言语表达,还包括作文、解数学题、撰写实践性报告、手工制作等等。在不同的立场、不同的时间,对一件事就会有不同的看法。因此,让学生自由地表达,让他们听到不同的声音,这本身就是非常有价值的学习。学生的很多想法或许显得幼稚、不成熟,但这是他们成长和发展必然要经历的过程。教师和家长要尊重乃至欣赏他们的想法,鼓励学生自由表达,不要总是用成人的思想去控制学生的想法。
  4每一个学生都有犯错误的权利
  犯错误、改正错误是每个人成长的一部分,世界上没有哪个人不犯错误,更不用说一个未成年的学生。学生犯错误有三种:
  第一种是无心之错,对此只需让学生明白错误的后果,注意下次不要再犯即可,有时对犯错的学生还要加以安抚,避免其心理压力过大。
  第二种是知道规矩而存侥幸心理的犯错,这往往需要教师了解学生为什么要冒险犯错,这样的学生就像“中间派”,教师要用温和、鼓励、信任的态度将这样的学生“拉”回来,对此不建议用“高压”的方式,否则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可能反而迫使学生成为自己的对头。
  第三种是故意犯错,而且态度强硬。这样的学生可能是因为积习,也可能是因为现实的压力和矛盾而犯错。对这样的学生,千万不要用强,因为他一定已经做好准备与教师对抗了。教师要认识到这样的学生软弱和自卑的一面,他们很有可能在学业上失败,并且发现自己一无是处,因而自暴自弃,他们的内心对自己是极度失望的,他们很可能自己都看不起自己。教师要努力找到学生的闪光点,给他们信心,帮助他们在某一点获得进步或成功,一旦获得一点进步就热情鼓励,培植他们的自尊心,使得他们因为自尊而不再或减少犯错。
  总之,每一个学生都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给学生一个安全的环境,让他们知道在犯错误时老师不会放弃他们,也不会歧视他们,这才是学生有勇气改正错误的前提和基础。
  5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坦承自己的弱势
  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每个人都有可能在某个方面与他人相比处于劣势,如成绩不好、算数差、运动能力弱、不会画画、唱歌跑调等等。根据心理学的研究,从事一项活动的动机有两种,一种是获得成功,另一种是避免失败。
  获得成功的动机是主动的、积极的,学生的努力是朝向这个活动本身的,即使结果失败也能坦然接受;而避免失败的动机则出于自我保护,不想让自己的弱点暴露出来,或者怕丢面子,或者怕被惩罚,这样往往会产生焦虑,失败的结果会给学生很大的打击。
  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学生能够大大方方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且能够在获得成功的动机的驱动下主动追求发展以获得改进,这样的环境还有助于学生坦然承认并欣赏他人的优势。而在一个不安全的环境中,如,过于强调竞争,学生就会以避免失败的动机学习,表面努力学习,内心却可能憎恨、害怕学习,即使获得成功也不会觉得欣喜,只会松一口气,“好险,没丢脸”,而一旦失败则会受到巨大的打击。
  因此,在一个安全的课堂中,教师要让每个学生知道,他们对自己的任何不足都不必遮掩,还可以提出来寻求帮助,这样做也不会受到老师和同学的轻视,相反,坦承自己的不足并且主动改进是值得赞赏的。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学生会觉得安全,可以将全部精力放在不断的改进上。
  创建安全的课堂就要设立一定的规矩并且逐步引导学生遵守规矩。规矩绝对不是挂在墙上却没人在乎的东西,而是学生认可的,并且知道这些规矩应该并且可以“保护”他们、让他们处于一个安全的环境。这就好像当少数人违反社会公德大家会谴责他们一样,因为这些规矩在保护我们大多数人。因此,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感受到规矩的价值和积极结果,千万不要制定规矩用来“对付”学生。
  期望与高标准
  KIPP学校八成的学生来自低收入家庭。22个城市的28所KIPP学校的1400个学生,阅读平均成绩的百分位得分从五年级的34上升到七年级的58,数学平均成绩则从44上升到83。在这之前,从来没有哪一个项目能够让这么多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取得如此显著的进步。
  KIPP学校能做到这样的核心就是“高标准,严要求”。一个孩子因为看电视耽误学习,老师在家访后直接把学生家里的电视机搬走!KIPP学校和家长签署协议——课后增加补习时间,假期也要补习。这一切为了什么?为了每个孩子的未来!重要的是,这种做法表达了学校和老师对学生的期望,在向学生传递信息——我相信你能做到,你能做得更好。
  老师要相信每个学生内心都有一个梦想,想要做得更好,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发现这个梦想并且能够梦想成真。要做到这一点,最好的方法就是表达你对学生的期望。在此我们要提及一个重要的心理学实验: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把一份随意拟定的学生名单交给教师,说这些学生是被他鉴定为很有潜力、天资聪慧的。教师对此深信不疑,无意中对名单上的学生特别厚爱。8个月后,凡被列入名单的学生,不但成绩提高很快,而且性格开朗,求知欲望强烈,与老师的感情也特别深厚。这个实验被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是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善雕刻。他用神奇的技艺雕刻了一座美丽的象牙少女像,在夜以继日的工作中,皮格马利翁把全部的精力、全部的热情、全部的爱恋都赋予这座雕像。他像对待自己的妻子那样爱抚她,装扮她,为她起名加拉泰亚,并向神乞求让她成为自己的妻子。爱神阿芙洛狄忒被他打动,赐予雕像生命,并让他们结为夫妻。
  因此,教师对学生热切的期望能够产生奇迹,教师因为相信学生能成功、能做得更好而对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以更高的标准要求学生,这都会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我的学生张新作业中的一个案例让人感慨。
  初三时,我是一个“差班生”。那一年,学校生源特别好,需要从每个班抽出5名学生,组成一个新的班级。当我茫然地抱着书本,走到新班级的门口,看到的是讲台上陌生的老师和下面抽泣的女生们。我顿时明白了,说是随机抽签,但新班级明显是学习不好以及经常违纪的学生的集合。瞬间我也哭了,因为觉得自己遭到了“暗算”。之后,很多同学要求换班,学校却以“公平”的名义压了下去,后来一个女生换走了,原因众人皆知,她爸爸是银行行长。这时,我明显感到班上本就不守纪律的同学又多了一分叛逆。
  这个班可谓相当辉煌,一个学期换了三个班主任,班会由校长亲自来开。代课老师也瞧不起这个班的同学,历史老师每次讲课前的第一句话总是“第一排的趴下继续睡觉,两边的和后面的说话不要让第三个人听到,第二排中间的四个同学,我们开始上课……”不管别人怎么看不起这个班级,但是我们却很团结,因为我们被外界的压力“挤”在了一起。半年来,一起被老师鄙视,一起被校长训话,一起面对别的班同学的不屑,我们就如同瘟疫一般,大家避之唯恐不及。最终因没有人愿意当班主任,这个班被迫解散。还是那个老套的方法,其他班班主任抽签,每人抽五个。如同我们哭着聚在了一起,这次我们又哭着散去,只是前后的感情大不一样。后来,听一个同学说,我们班被拆散的时候,那些老师争相想要抽中我们班第二排的四位同学,比试看谁的运气好。我咧嘴一笑,虽然我是四位学生中的一个,但这笑中只是无奈与鄙夷。在我和另外4位同学分到的那个班,第一堂课,我们还没从悲伤中缓过来,老师就开始提问我们了,我们没答上来,然后是一顿教训“你们那个班过来的学生自己不学,不要影响我们班……”我们只是冷眼看着,麻木地听着,因为早已经习惯。后来这个班的老师因为我的成绩不错,可以提高“他们班”的平均分,所以纷纷对我加以关照,对此我微笑面对,心中冷然识之。
  这个学生算是幸运的,后来上了中国很好的大学,有了一个光明的未来。但我们不敢想也不愿想,有多少学生因为这样的课堂而远离学习、远离学校、远离美好的未来。这个班学生的遭遇中最让人感到难过的是他们失去了老师的期望,他们也失去了对自己的期望,他们在那么小的年龄就开始放弃对美好未来的想象和努力。
  学生为什么认真地写作业,为什么认真完成教师交给的任务,为什么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能更加努力,因为他们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因为曾经成功过,所以他们会为自己设立一个“标杆”,以此来要求自己。所以,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获得成功,这在本质上提高了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成功的经验是自我效能感最重要的来源,教师永远不要忽视学生的努力,不要忽视他们取得的哪怕一点点的成功。通过成功经验形成的自我效能感具有迁移和泛化效应,比如,学生在运动方面的天赋被他人欣赏,有可能转化成学生在其他领域的效能感;学生在物理方面的优势被肯定,这种自信有可能迁移到化学学习中。
  根据心理学理论和教学实践,树立榜样进行“替代强化”,也是一个表达期望、设定高标准的有效的方法。替代强化指学习者如果看到他人成功的行为、获得奖励的行为,就会增强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如果看到失败的行为、受到惩罚的行为,就会削弱或抑制发生这种行为的倾向。比如成语“见贤思齐”,就是替代强化的一种表现。
  有一次我给幼儿园园长做培训,培训方要求每个学员都要提交一份作业。我宣布这一任务时大部分园长都表示不太想写,即使写也可能是凑合的。我说没关系,你们以案例为基础,有则多写,无则少写。第二天有13人交了作业,我逐一地和大家分享每一篇作业,每篇作业都进行详细点评,有三篇作业被作为重点推荐,我真诚地表达了我的赞赏。当天上课,就有一名园长交了作业,写得很认真、很好。她说看大家写得那么好,她的“斗志”也被激发了。
  我给北京师范大学的本科生上课,刚开始有些学生对课后作业也采取应付的态度,我采用的是同样的方法,绝对不批评不认真的作业行为,而是分享、表扬写得认真的作业。学生们受到“榜样”的激励,他们知道自己也有这样的实力,甚至能做得更好,后来学生的作业大部分都写得很好。
  高效又有趣
  北京二十二中教师孙维刚的学生中有55%考上了北大和清华,对北京一所生源中等的学校来说,这真是一个奇迹。更重要的是,上顶尖大学只是学生在课堂中收获的一部分,孙维刚对学生人品、个性的培养同样重视,取得的成就同样了不起。《北京青年报》报道了孙维刚的事迹(《55%只是冰山一角》,《北京青年报》日)。听孙维刚的课,他可以从小学算术给学生讲到初中代数、高中代数,一直跑到高等数学的边上。他在数学课上融进了物理、历史、军事、哲学、交响乐、唐诗、天文知识。听这样的课,学生们哪里会烦?哪里还有心思说笑、打闹、做小动作?
  讲解三角形内角平分线性质定理,许多老师只选一种方法证明它是正确的即可。但在孙维刚的课上,他却“逼迫”孩子们想出24种证法。可以这样说,在孙维刚的课上,几乎每道例题、每个定理、每个公式,都是他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去解答和证明的。
  孙维刚的数学课是“三无课”——课前不用预习,课上没有笔记,课后没有作业。孙维刚从不回避升学率,更不回避能有多少人上清华、北大。他常常说,在现代社会里,大学是一定要上的,而且要上一流的大学。当学生的智力素质提高的时候,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将是必然的副产品。相反,把学习和中考、高考成绩拴在一起,又不肯走深刻理解、扎实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道路,便只能采取“题海”战术,造成学生过重的负担。
  我想孙老师的课堂最明显的特点就是高效又有趣。高效与有趣就像鸟的一双翅膀,对于优质课堂来说缺一不可。这就像一道做得好的菜,它首先得有营养,还得好吃。有营养不好吃的菜,顾客不会选择它,其营养自然无法被吸收;而好吃没营养的菜在某种意义上是欺骗了顾客,他们花了钱吃的却是对身体无益乃至有害的东西。
  声明本文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经授权选摘自赵希斌著《好懂好用的教育心理学》一书,由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
  版权及合作请联系“教师博雅”
  邮箱:
  (轻压手指即可关注“教师博雅”)
  教师博雅小编个人微信号:hi-jiaoshiboya,喜欢“小雅”、需要投稿或对内容感兴趣的朋友们,欢迎私信深入交流哦~
  投稿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课堂评价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