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描写五四运动场景描写的作用的文章?【急用】...

当前位置:
>>>阅读有关五四运动的材料和图片。材料一:下图为北京高师被捕学生回..
阅读有关五四运动的材料和图片。材料一:下图为北京高师被捕学生回校时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的情景。
材料二:日某地的工人举行罢工,商人也举行了罢市……材料三:青春作伴,激情飞扬,今天是五四青年节,青年们放歌四海,奉献爱心,播洒希望,用青春的活力,蓬勃的朝气来纪念五四运动诞生85周年。
——消息(新闻联播,日)
请回答:(1)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指出日前后,五四运动的重心城市和斗争主力发生了哪些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五四运动有怎样的历史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做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你打算怎样去唱好这首“青春之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材料题难度:中档来源:期末题
(1)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提出取消外国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废除“二十一条”等合理提案,遭到和会拒绝(或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2)重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主力由学生转移向工人。(3)是中国近代史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4)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要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要肩负起历史的使命;要勤于学习,发扬五四先驱所倡导的科学精神;要善于创造;要甘于奉献;让青春之歌更加嘹亮动听。(说出其中一点或言之有理即可)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有关五四运动的材料和图片。材料一:下图为北京高师被捕学生回..”主要考查你对&&五四爱国运动&&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五四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日发生于中国北京的一场爱国运动。巴黎和会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的消息传来后,北京学生开展了集会、游行、罢课等活动。后来得到了各地学生以及各界的广泛支持,演变成了全国性的罢市、罢工还有学生罢课活动,从而形成了全国规模的爱国运动,并最终迫使北洋政府拒签和约。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五四爱国运动是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二十一条”:“二十一条”是一战时期日本强迫袁世凯签订的卖国条约。一战爆发后,日本以支持袁世凯称帝为交换条件,于1915年向袁世凯秘密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主要内容:中国政府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旅顺、大连的租借期限并南满、安奉两铁路管理期限,均延展至99年为限;所有中国沿海港湾、岛屿概不租借或让给他国;中国政府聘用日本人为政治、军事、财政等顾问等。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的目的是要变中国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袁世凯于5月9日接受了除了第5号以外的全部要求,这就是“五九国耻”。由于全国人民的坚决反对,“二十一条”最终未能付诸实施。新旧民主革命的异同: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包括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和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两个阶段。革命性质的确定主取决于革命领导者及其纲领、对象、任务、结果等因素。 1、相同点:(1)社会性质: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革命性质: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3)社会主要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前者为主要矛盾;(4)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6)革命主力:人民群众。 2、不同点:(1)领导阶级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由无产阶级领导;(2)指导思想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为三民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3)结果与前途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是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为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4)革命发展与群众发动的广度、深度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纲领不彻底,群众发动不充分,土地问题不能彻底解决。新民主主义革命提出了彻底的革命纲领,充分发动群众,解决了民主革命的核心问题,即土地问题。(5)所属的世界革命范畴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五四爱国运动:1、国际方面背景:日本加紧侵略中国,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2、国内方面背景:阶级矛盾加深,工人阶级队伍壮大,新文化运动的影响。3、导火索: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4、时间:日5、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6、阶段:第一阶段:日~6月初,北京大学等校的三千名青年学生学生以罢课和游行示威的形式进行斗争。第二阶段:1919年6月初~6月底,为支援学生的爱国运动,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运动中心从北京转到上海。工人阶段登上政治舞台。7、结果:取得了初步胜利。(1)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2)免去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3)中国代表拒绝和合约上签字。“五四精神”:五四精神就是民主与科学的精神,是解放思想、不断创新的精神,是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精神,是不畏强暴、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勇于抗争的精神。民主与科学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解放思想、实行变革是实现的具体途径,而所有这些,最终都可以归结为振兴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泉源,也是五四精神的实质和内涵。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的讲话上也曾指出:“五四运动的精神,最根本的就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 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1.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2.这次运动中,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在运动后期起了主力军的作用;青年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 3.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是当时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4.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5.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从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准备。五四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的原因:1.从时代特点和条件看,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后,发生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其杰出历史意义,就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的不妥协地反对封建主义。 2.从领导力量看,在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成为运动的主力军。中国工人阶级以中国历史上空前规模的罢工参加运动,表现出高度自觉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坚定性和彻底性,对五四运动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从此,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指导者,已经不属于中国资产阶级,而是属于中国无产阶级了。 3.从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看,在五四时期,已涌现出一批拥护十月革命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成为运动的领导力量。如李大钊、陈独秀,他们指导运动的武器,已经不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而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条件已基本成熟。
发现相似题
与“阅读有关五四运动的材料和图片。材料一:下图为北京高师被捕学生回..”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156954288862981407001631941210老舍的文章【猫】,我急用文章和读后感
最爱妍7dT5
人民艺术家,杰出的语言大师——老舍 简介: 老舍(-),现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正红旗人,北京人,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时候.老舍是他在小说《老张的哲学》中使用的笔名.他的笔名还有絜青、絜予、非我、鸿来等.中国现代小说家、戏剧家、著名作家,曾任小学校长、中学教员、大学教授.
舒乙首次披露:1968年老舍曾获诺贝尔文学奖 最近,中国作家与诺贝尔文学奖提名问题,被炒得沸沸扬扬;而“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几乎被老舍得到”这一事实,长期以来却鲜为人知.昨天,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的文学讲座上,老舍先生的儿子、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舒乙向外界披露了这一内幕. 舒乙说,中国作为文学大国,始终没有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原因除了政治偏见以外,还因为中国作家的作品被翻译成外文的太少,在交流上存在着技术上的难题.而老舍当时在中国作家中恰恰是作品被译介最多的,连瑞典文的也有.另外,诺贝尔文学奖评选程序也很复杂,先是由国际著名学者进行提名,被提名者可能有几百人,然后层层筛选,最后剩下5位候选人,再由评选委员秘密投票,得票最多的就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老舍在1968年被提名,到了最后5名还有他;秘密投票结果,第一名就是老舍. 但是在1968年,中国已经进入了“文革”高峰.各国谣传老舍已经去世,瑞典就派驻华大使去寻访老舍下落,又发动其它国家进行联合调查,中国官方当时对此没有答复(编者注:老舍死于日),瑞典方面断定老舍已经去世.由于诺贝尔奖一般不颁给已故之人,所以评选委员会决定在剩下的4个人中重新进行评选,条件之一,最好是给一个东方人.结果这一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成了日本的川端康成. “文革把一切都化为乌有!”舒乙感慨,沉默,稍后介绍说,这个悲哀的事实是在当年庆祝川端康成获奖宴会上,由瑞典大使透露出来的.舒乙同时列举出两个证人:一个是瑞典大使馆文化参赞.另一个是已故作家萧乾的夫人文洁若.萧乾夫妇曾经到过瑞典,证实过此事,文洁若将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对此有所记录. 老舍就任小学校长的第二年,爆发了五四运动.他自称只是"看见了五四运动,而没在这个运动里面,……对于这个大运动是个旁观者"(《我怎样写〈赵子曰〉》).这确实使他在一段时期里,对于青年学生及其活动,有些隔膜和误解.但"五四"时期兴起的新的时代潮流,包括文学革命在内,仍然冲击着他的心灵.本来,军阀政府基层机构的腐败,混迹其间的卫道者们的虚伪,在这个刚刚来自社会底层的年轻人的眼中,无处不是破绽和丑态,难以与他们安然相处.当"五四"民主科学、个性解放的呼声,把他从"兢兢业业地办小学,恭恭顺顺地侍奉老母,规规矩矩地结婚生子,如是而已"的人生信条中惊醒(《"五四"给了我什么》),他作出了新的抉择.1922年9月,老舍辞去所有职务,到以开明新派著称的天津南开学校中学部任国文教员,在那里写下了第一篇新文学习作《小铃儿》.在这以前,还坚决退掉母亲包办的婚约.次年回到北京,任顾孟余主持的北京教育会的文书,同时在第一中学兼课,业余时间到燕京大学旁听英文.一度还信仰过基督教.虽然道路不无曲折,但"五四"推动他进一步挣脱了封建的、世俗的羁绊,去寻求一种比他已经得到的更有意义的生活. 1924年,老舍去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的汉语讲师.为了提高英文水平,阅读了大量英文作品.生活和书本都向他打开一个比原先见到的更为宽广多彩的世界.阅读作品进一步激发了他的文学兴趣.客居异国的寂寞和日益浓烈的乡思,又需要寄托和发泄.几种因素交织在一起,促使他把见到过的人和事用文艺的形式写下来.1926年写成的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取材于当年在教育界任职时的见闻.接着又写下了长篇《赵子曰》(1926)和《二马》(1929).三部作品陆续在文学研究会的刊物《小说月报》上连载,立刻以文笔轻松酣畅,富有北京的地方色彩,善于刻画市民生活和心理,引起读者的注意.他的创作从一开始就显现出现实主义的特点,并且从语言、笔调到内容、主题,都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1926年,老舍加入文学研究会.他终于在文学事业中找到了值得为之献身的工作和充实的生活. 老舍旅居英国 5年.1929年夏取道法、德、意等国回国.途中因为筹措旅费,在新加坡的一所华侨中学任教半年.在英国时,他为国内的北伐战争的进军感到兴奋.到了新加坡,从青年学生的革命热情中感受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他因此中断了一部描写男女青年爱情的小说的写作,另写了反映被压迫民族觉醒的中篇童话《小坡的生日》)(1930). 1930年 3月,老舍回到祖国.同年 7月,到济南齐鲁大学任教.翌年夏,与后来成为国画家的胡□青结婚.1934年,改任青岛山东大学教授.他在这两所大学,先后开设过《文学概论》、《欧洲文艺思潮》、《外国文学史》以及写作方面的课程.课余继续长篇小说的创作.《猫城记》(1932)以寓言的形式揭露旧中国的腐败,针砭保守愚昧的民族习性和畏惧洋人的奴才心理.同时流露出对于国事的悲观和对于革命的误解,是一部瑕瑜互见、颇多争议的作品.《离婚》(1933)描写一群公务员的庸碌生活,对此作了嘲弄和揶揄,充分表现出他作为北京市民社会的表现者和批判者、作为幽默作家的特点,是一部很能代表老舍风格的作品.《牛天赐传》(1934)和中篇《月牙儿》(1935)、《我这一辈子》(1937),都从街头巷尾摄下市井细民的生活场景.前者是对于世俗生活和市民心理的嘲讽,充满笑料;后两者是对于人间不平的抨击,饱含着愤懑和哀悼,作品的笔调也随之变得沉重. 回国不久,老舍开始写作短篇小说,作品大多收入《赶集》(1934)、《樱海集》(1935)、《蛤藻集》(1936)中.最初几篇,留有"随便写笑话"(《我怎样写短篇小说》)的倾向,有的是近乎逗人一笑的幽默小品,不久就增多了含意严肃、富有社会意义的篇章.他为林语堂主编的《论语》撰写幽默诗文,是该刊的重要撰稿人之一,他也在《申报•自由谈》上发表杂文.这些诗文,以轻快嬉笑的文字,透露出作家对于日本侵略阴谋下祖国命运的关切和焦虑,一部分收入《老舍幽默诗文集》(1934).从1935年起,还著文回顾总结自己的创作经历,后来将这些文章集成《老牛破车》(1937)一书.30年代中期,老舍写了大量多种体裁的作品,风格也日趋成熟.这些作品发表在不同倾向的报刊上,他成为文坛上一位活跃的作家. 这个时期最重要的成果,是1936年 9月起在《宇宙风》上连载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小说叙述了一名年轻好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力车夫,希望以个人的奋斗改变自己卑贱地位的故事.他全力以赴,几经挣扎,得到的却是失败和打击.随着幻想的破灭,他对于生活的信念和追求也都丧失殆尽.作家以严峻的现实主义方法,写出了他从自重自信到自甘堕落,也就是他为生活所毁灭的过程——祥子个人的不幸命运,是个意义深广的社会悲剧.小说突出地表现了作家对于城市贫民的真挚同情和深刻理解,成为老舍的主要代表作.《骆驼祥子》是30年代中国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也是现代中国一部杰出的长篇小说;它奠定了老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40年代译成英文以后,也赢得了外国读者的喜爱. 抗日战争把老舍卷进了时代的漩涡.1937年10月,重新回到齐鲁大学任教的老舍,在济南行将沦陷的前夕,只身奔赴武汉.1938年 3月,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武汉成立,他被选为理事兼总务部主任,主管协会的日常事务,成为这个团体实际上的主要负责人.1939年6月,他参加全国慰劳总会北路慰问团,慰问抗战军民.近半年之中,行程两万余里,历经川、鄂、豫、陕、宁、青、甘、绥八省,包括延安和陕甘宁抗日民主根据地.这些,都开阔了他的视野,丰富了他的生活.过去由于与革命力量革命运动有些隔膜,产生过误解,这时通过接触和共同工作,增进了了解,他的政治态度明显地激进起来.1944年,茅盾曾经指出:"如果没有老舍先生的任劳任怨,这一件大事——抗战的文艺家的大团结,恐怕不能那样顺利迅速地完成,而且恐怕也不能艰难困苦地支撑到今天了."(《光辉工作二十年的老舍先生》)为了在文艺界贯彻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统一战线政策,排除国民党顽固派的破坏干扰,为了保障作家的正当权益,他都做了不少工作.抗战后期,他又投身日渐高涨的民主运动之中.1944年 4月,重庆等地的各界人士举行老舍创作生活20周年的纪念活动,从不同的方面对他作出了高度评价.老舍不再是一个单纯埋头写作的作家,他成了文艺界的组织者和社会活动家,成了抗日和争取民主的战士.抗战使老舍的思想和行动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以上变化也鲜明地反映在他的创作中.战争一爆发,他立刻放弃已经写了几万字的两部长篇小说,而成为通俗文艺最热心的鼓吹者和实践者.他先后在济南、武汉、重庆等地,与演唱曲艺的艺人讨论编写抗战鼓词的问题,自己也利用各种旧形式写了不少宣传抗战的通俗作品,包括京剧、鼓词、相声、数来宝、坠子等,供艺人演出.这些作品,一部分收入《三四一》(1938)中.在文艺界关于"民族形式"的讨论中,他写作了"新旧相融"(《我怎样写〈剑北篇〉》)的长诗《剑北篇》(,未完).随后,又开始创作话剧,或者个人编写或者与别人合作,连续写了《残雾》(1939)、《国家至上》(1940)等十几个剧本:有的号召民族团结,有的歌颂爱国将领,有的揭露"大后方"的霉烂堕落,抗战救国是这些作品的共同主题.他后来总结说:"我不明白舞台的诀窍,所以总耍不来那些戏剧的花样","我老是以小说的方法去述说"(《闲话我的七个话剧》),这些剧本在话剧艺术上确实存在明显的弱点.但通过这些努力,为他50年代的剧作作了很好的准备.1944年初,老舍开始创作长篇小说《四世同堂》.全书分《惶惑》、《偷生》、《饥荒》三部,共百万言,描写北平沦陷后各阶层人民的苦难和抗争.老舍熟悉故都却缺少这段生活的体验.刚从北平来到重庆的夫人胡□青,向他提供了敌伪统治下故乡人民的苦难和抗争的大量素材,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种缺陷.虽然书中抗日斗争的线索仍然显得有些单薄和比较模糊,但以浓烈的油彩涂抹出在民族存亡关头这座古老城市的众生相,细致刻画了深受传统观念束缚的中下层居民的内心冲突和由此萌发的觉醒,蕴含着对于他们的鞭挞和期待,在他关于北京市民的众多描绘中增添了不少丰富多彩并有一定思想深度的画幅.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 3月,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老舍赴美讲学.一年期满后,继续旅居美国,写完《四世同堂》,创作了另一部长篇《鼓书艺人》,还协助别人将这两部小说译成英文.《鼓书艺人》叙述的是抗战风暴中旧式艺人追求新生活的故事,出现了革命者的真实形象,呼唤新中国的到来.1949年10月 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3日,老舍即启程回国,途经日本、菲律宾等地,于12月 9日抵达天津."离开华北已是十四年,忽然看到冰雪,与河岸上的黄土地,我的泪就不能不在眼中转了"(《从三藩市到天津》).这个出生于北京、一向以描绘北京著称的作家,从1924年离家以后,一直到这时,才在自己热爱的故乡重新定居下来. 新中国欣欣向荣的气象,立即激起老舍新的创作热情.1950年 1月,回国不到一个月,就发表了第一篇歌颂新中国的作品——大鼓书《过新年》.他再次以巨大的热诚,从事传统艺术的改革,包括改造旧式艺人的工作.话剧《方珍珠》(1950)就以解放前后的艺人经历为题材,前半部分内容与《鼓书艺人》有些相似.一年以后,话剧《龙须沟》上演,引起文艺界和社会的强烈反响.剧本取材于解放初期,百废待兴,人民政府首先大力改善贫民窟生活条件的真实事迹.老舍把对于北京和城市贫民的熟悉和热爱,同对于他们获得新生的兴奋和喜悦结合在一起,写出了古老的北京和备尝艰辛的城市贫民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这是献给新北京新中国的一曲颂歌.一个来自旧中国的老作家能在短促的时间里,写出这样一部歌颂新中国的优秀作品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老张的哲学(长篇小说) 1928年1月,上海,商务出版社 赵子曰(长篇小说) 1928年4月,上海,商务出版社 二马(长篇小说) 1931年4月,上海,商务出版社 文学概论讲义(理论) 1931年。济南,齐鲁大学文学院 小坡的生日(长篇小说) 1934年7月,上海,生活书店 猫城记(长篇小说) 1933年8月,上海,现代书店 离婚(长篇小...
猫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闭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
扫描下载二维码5年级场景描写作文
金风送爽,天高云淡,在这个花果飘香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祖国五十六岁的生日,能与大家同祝国庆,我感到非常快乐.在这里,我要自豪地对祖国母亲说:我爱你,中国! 啊!黄河长江,奔腾万里,你们哺育了一个多么辉煌的民族!五千年的辉煌历史,饮誉四海的华夏文明,足以让人叹为观止.哦,祖国,涓涓流贯的河川是你飘逸的长发,绵亘悠久长的山岳是你硬朗的脊梁.你有满山遍野的宝藏,你有秀丽多姿的山水,你有金碧辉煌的故宫,你有蜿蜓伸展的万里长城,纵有千古,横有八荒.你还有很多很多.在你辽阔的土地上,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灿烂的东方文明. 但是,我们不会忘记,中华民族也曾几经沧桑、几经痛苦,我们的祖国母亲也曾倍受欺凌与污辱.我们忘不了园明园的火光,忘不了扣在每个中国人头上的“东亚病夫”的帽子,忘不了公园门口“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忘不了南京三十万同胞的鲜血染红了长江.大地在呻吟,黄河在哭泣,然而中国人民永远也不会被压垮. 虎门销烟揭开了中华儿女反侵略的序幕.太平天国的旗帜、戊戌变法的惊雷,义和团战士的大刀、辛亥革命的枪声,无一不向全世界表明:中华民族不可辱,中国人民不可欺.五四运动的呐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更似惊雷划破夜空.从南昌到井冈山、从延安到西柏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人民硬是用小米加步枪打出了一个灿烂的新中国,我们这个东方巨人终于又站起来了! 走过56年的风风雨雨,经过54年的励精图治,我们的祖国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中国人民正享受着从未有过的太平盛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正劈波斩浪,昂首前行! 同学们,我们中国已经很强大,但是不能忘记,我们的统一大业还没有完成,国际反华势力亡我之心不死,日本对我国的钓鱼岛垂涎三尺,更不能忘记,1999年我国使馆的被炸,同胞的鲜血告诉我们:我们还不够强大. 前进中的艰难险阻,激发着我们的豪情斗志新的千年,新的世纪,新的起点,十六大给我们吹响了进军的新号角,亿万中国人民正向着新的目标进. 同学们,我们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我们生在一个伟大的时代.同学们,努力吧,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在我们手中实现.祖国啊,母亲!请相信,我们一定不会辜负历史的重托,新的《中华交响曲》将在我们手中演奏出更精彩更辉煌的乐章!就象李大钊期望的那样:“让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正气在青春的火焰中再现!让华夏神州五千年的雄健国魂在青春的火焰中再生!” 以前,在我还不懂事时,每年的国庆节也会让我很高兴,那是因为国庆节要放长假,我可以和伙伴们痛痛快快地玩,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旅游.现在我长大了,我知道了1949年的十月一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我还知道了为了这一天,无数先辈付出了鲜血和生命,也正是无数的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与美好生活.今年的“十•一”是祖国55岁生日,此时,我的心里充满了感激、敬佩,也为祖国的美丽、强大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我曾经在课外书中看到过一些介绍旧中国的文章,旧中国是一个被外国瞧不起的国家,处处受人欺辱,中国人还被称为“东亚病夫”.旧中国也曾经派运动员参加过奥运会,可是连半决赛都没进入,更别说拿奖牌了.那时各国的报纸都嘲笑中国人,给中国运动员画了一幅手捧鸭蛋的漫画……然而,一百年后的今天,有谁还会说我们是“东亚病夫”?有谁还会嘲笑我们?中国的健儿在奥运赛场上向全世界展现了他们的力量和风采,创造了一个个辉煌.尤其是今年奥运会赛场上,田径运动员刘翔的那一枚沉甸甸的金牌,更是让我们骄傲、自豪,他不仅仅是中国的骄傲,更是整个亚洲的骄傲.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雄壮的国歌在今年奥运赛场上32次响起,我们庄严的五星红旗伴着它的旋律一次次升起.每当这时我的心情也特别激动,我想这是国庆节前,奥运健儿送给祖国的一份最好的生日礼物. 我要在奥运精神的鼓舞下,好好学习,为祖国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2008奥运开幕式 时光飞逝,转眼间已到2008年.这天,北京体育馆里人声鼎沸,座无虚席.今天,要在这里举行奥运会开幕式.八年前,我们走过一段艰辛的申奥之路,在“五环”精神的激励下,在全国人民共同努力下,今天我们迎来了这激动人心的时刻. 瞧,两个金牌歌手演唱了奥运之歌.那洪亮的歌声将振奋人心的节奏传达给在场的每位观众,传达给世界.后面有几千个演员跳广场舞,每个人动作都是那么矫健、利索.一曲过后,又上来几个老年人,他们打起了太极拳.一眨眼,又多了几个,又多了几个……人数达到好几百.几百人一起在台上打太极拳.开始,动作很慢,渐渐地,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快.席上的观众,也随着他们渐快的动作心情也激动起来.馆内鸦雀无声.不一会儿,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掌声响起的同时,又上来七八个男的,他们叠起了罗汉.接着,又上来了一群人,一眨眼叠起了三个罗汉,像三根木桩一样,立在那是一动也不动.过了一会儿,像接受了命令一样,三根“木桩”一起扭动起来.哦,这时候看上去不像木桩而是被风轻轻拂过的柳丝,是那样柔,那样飘然,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想.精彩的节目一个接一个,伴随着热烈的掌声. 当最后一名火炬手李宁.他高举火炬跨上北京奥运火炬传递的最后一程荣耀之旅.当北京奥运会的圣火点燃了,此时此刻,我坚信本届奥运会肯定是有史以来最出色的一次. 让我们共同凝集今晚快乐的中国,绚丽的北京,百年的坚持,终于迎来中华民族奥运之梦的灿烂实现.这一刻属于北京奥运的华彩乐章才刚刚奏响.这一时刻,新北京,新奥运凝聚了全世界关注的目光.未来的16天,我们将用13亿中国人绽放的真诚笑容,明媚在北京的奥运旅程,未来16天,用13亿中国人热烈掌声喝彩你2008年的拼搏征程,祝愿各国健儿顽强拼搏,在北京这片孕育希望的土地上续写世界的奥运魅力,祝愿中国英雄奋勇阵线,在北京这块博大温暖的土地上烙印中国的奥运传奇不知道对你有没有帮助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北海的早晨
四周静悄悄的,北海还在酣睡中。浩浩的湖面上,只我一个人。桨声汩——汩——分外鲜明。北海如绿色的云波,悠悠地向我身后飘荡了。
湖上弥漫着薄薄的白雾。小船在雾中行,如在梦中游荡。一带山峦树木横在远处,隐隐约约,朦朦胧胧,如一围灰色的梦的城墙。几组台榭楼阁倚在湖畔,幢幢的影子,隐隐的轮廓,全都显着无限的醉意。沿岸伞一样撑着的一株株茂密的柳树,望去郁...
金风送爽,天高云淡,在这个花果飘香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祖国五十六岁的生日,能与大家同祝国庆,我感到非常快乐。在这里,我要自豪地对祖国母亲说:我爱你,中国! 啊!黄河长江,奔腾万里,你们哺育了一个多么辉煌的民族!五千年的辉煌历史,饮誉四海的华夏文明,足以让人叹为观止。哦,祖国,涓涓流贯的河川是你飘逸的长发,绵亘悠久长的山岳是你硬朗的脊梁。你有满山遍野的宝藏,你有秀丽多姿的山水,你有金碧辉煌...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场景描写的作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