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判断分数指数判断函数的奇偶性性

  奇偶性
  注图:(1)为奇函数(2)为偶函数
  1.定义
  一般地,对于函数f(x)
  (1)如果对于函数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就叫做奇函数。
  (2)如果对于函数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就叫做偶函数。
  (3)如果对于函数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f(-x)=-f(x)与f(-x)=f(x)同时成立,那么函数f(x)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称为既奇又偶函数。
  (4)如果对于函数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f(-x)=-f(x)与f(-x)=f(x)都不能成立,那么函数f(x)既不是奇函数又不是偶函数,称为非奇非偶函数。
  说明:①奇、偶性是函数的整体性质,对整个定义域而言
  ②奇、偶函数的定义域一定关于原点对称,如果一个函数的定义域不关于原点对称,则这个函数一定不是奇(或偶)函数。
  (分析:判断函数的奇偶性,首先是检验其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然后再严格按照奇、偶性的定义经过化简、整理、再与f(x)比较得出结论)
  ③判断或证明函数是否具有奇偶性的根据是定义
  <font color="#ff高考指南:
中国教育在线微信公众号
留学微信公众号
本科留学qq群:
            
博客推荐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排名 学校名称      人气   相关推荐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   
&&排名 专业名称    层次  人气  开设院校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  
| 京ICP备号 |
CERNET Corporation|&更新时间: 09:44&|&来源地:山东省&|&来源:原创&|
收藏到: |
资料类型:
适用地区:
评价资料可获得5%返点奖励哦(仅限使用点数下载的用户)。
我知道了,下次不再提示。
阅读:346次 下载:3次 发布人:  审核人:
提示:此资料已被改为免费资源,可免费下载!>>
Copyright ? 1998 - 2013 TL100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雪域西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京ICP备号-1 | 京公网安备号 顺义区北务镇龙塘路南侧 010-怎样判断幂函数的奇偶性
怎样判断幂函数的奇偶性
10-03-10 &匿名提问
要考虑幂函数的奇偶性,首先要保证函数的定义域是关于原点对称的设指数α=±n/m(n/m是最简分数),一共三种情形:若m是奇数,n是偶数时,定义域是(-∞,+∞)或(-∞0)∪(0,+∞),此时幂函数x^α是偶函数;若m和n都是奇数,定义域是(-∞,+∞)或(-∞0)∪(0,+∞),幂函数x^α是奇函数;若m是偶数,n是奇数,则定义域是[0,+∞)或(0,+∞),幂函数x^α没有奇偶性。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2015年高职高考数学考试大纲【高职高考官网】职高数学真题复习资料 - 教育文化
本信息由水母网G3商讯中心用户提供
& 广州懿德教育-信息列表 &
2015年高职高考数学考试大纲【高职高考官网】职高数学真题复习资料
2015年高职高考数学考试大纲【高职高考官网】职高数学真题试题资料
(一)考试性质
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是以职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应届毕业生为对象的选拔性考试。有关院校将根据考生的考试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本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以及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 考试内容
数学科考试旨在测试考生对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考试内容的确定主要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并结合了广东省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实际。对知识的认知要求分为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
懿德教育,十年教育品牌,专注高职高考!
更多考试动态、考点分析、院校招生、考前培训信息,欢迎登陆,QQ交流群1420812,微信号。电话020-
我校高职高考培训班课程设置如下
各项考试内容和要求如下:
1. 集合与逻辑用语
(1) 集合及其运算。
(2) 数理逻辑用语。
考试要求:
(1)理解集合、元素及其关系,理解空集的概念。
(2)掌握集合的表示法及子集、真子集、相等之间的关系。
(3)理解交集、并集和补集等运算。
(4)了解充要条件的含义。
考试内容:
(1)不等式的性质与证明。
(2)不等式的解法。
(3)不等式的应用。
考试要求:
(1)理解不等式的性质,会证明简单的不等式。
(2)理解不等式解集的概念。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
(3)了解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的求解。
(4)会解简单的不等式应用题。
考试内容:
(1)函数的概念。
(2)函数的单调性与奇偶性。
(3)一元二次函数。
考试要求:
(1)理解函数的概念、定义及记号,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法和分段函数。
(2)理解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能判断一些简单函数的奇偶性和单调性。
(3)掌握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及其简单应用。
4.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考试内容:
(1)指数与指数函数。
(2)对数及其运算,换底公式,对数函数,反函数。
考试要求:
(1)了解n次根式的意义。理解有理指数幂的概念及运算性质。
(2)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理解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3)理解对数的概念(含常用对数、自然对数)及运算性质,能进行基本的对数运算。
(4)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了解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5)通过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关系了解反函数的概念及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像间的关系;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反函数。
5.三角函数
考试内容:
(1)角的概念的推广及其度量,弧度制。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
(2)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
(3)和角公式与倍角公式。
(4)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5)余弦定理、正弦定理及其应用。
考试要求:
(1)理解正角、负角、零角的概念。理解弧度的意义,能进行角度与弧度的换算。
(2)理解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
(3)掌握三角函数值的符号;掌握特殊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值;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和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能由已知三角函数值求指定区间内的角的大小。
(4)理解两角和的正弦、余弦公式;了解两角和的正切公式;了解两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5)能正确运用三角公式进行简单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
(6)掌握正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了解函数的周期性和最小正周期的意义。了解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7)理解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会解斜三角形的简单应用题。
考试内容:
(1)数列的概念。
(2)等差数列。
(3)等比数列。
考试要求:
(1)了解数列的概念。理解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定义。
(2)理解等差中项公式、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的公式。
(3)理解等比中项公式、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的公式。
(4)会解简单的数列应用题。
7.平面向量
考试内容:
(1)向量的概念,向量的运算。
(2)轴上向量的坐标及其运算;平面向量的直角坐标运算。
(3)两个向量平行(共线)的条件;两个向量垂直的条件。
(4)向量的平移公式;中点坐标公式;两点间距离公式。
考试要求:
(1)了解向量的概念、向量的长度(模)和单位向量。理解相等向量、负向量、平行(共线)向量的意义。
(2)理解向量的加法与减法运算及其运算法则。
(3)理解数乘向量的运算及其运算法则。理解两个向量平行(共线)的条件。
(4)理解向量的数量积(内积)及其运算法则。理解两个向量垂直的条件。
(5)了解平面向量的坐标的概念,理解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6)理解向量的平移公式,掌握中点坐标公式和两点间距离公式。
8.平面解析几何
考试内容:
(1)曲线方程。曲线的交点。
(2)直线方程。
(3)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圆的参数方程。
(4)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及其几何性质。
考试要求:
(1)理解曲线与方程的对应关系。掌握求曲线交点的方法。
(2)理解直线的方向向量和直线的点向式方程、直线的法向向量和直线的点法向式方程、直线的斜率和点斜式方程、直线方程的一般式,能根据条件求出直线方程。
(3)理解两条直线的交点和夹角的求法;理解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4)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了解圆的参数方程。
(5)能根据给定直线、圆的方程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能根据给定两个圆的方程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
(6)理解椭圆的标准方程和性质,了解双曲线和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和性质。
9.概率与统计初步
考试内容:
(1)分数、分步计数原理。
(2)随机事件和概率。
(3)概率的简单性质。
(4)直方图与频率分布。
(5)总体与样本。
(6)抽样方法。
(7)总体均值、标准差;用样本均值、标准差估计总体均值、标准差。
考试要求:
(1)理解分数、分步计数原理。
(2)理解随机事件和频率。
(3)理解概率的简单性质。
(4)了解直方图与频率分步。
(5)了解总体与样本。
(6)了解抽样方法。
(7)了解总体均值、标准差及用样本均值、标准差估计总体均值、标准差。
(三)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试题分为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三种题型,其中:选择题15题,每题5分,共75分;填空题5题,每题5分,共25分;解答题4题,共50分。选择题是“四选一“型的单项选项题;填空题只要求直接写出结果,不必写出计算或推演过程;解答题包括计算题、证明题和应用题等,解答题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证过程。
试题按其难度(平均得分率)分为容易题、中等题和难题,平均得分率在0.7以上者为容易题、在0.3-0.7之间为中等题、在0.3以下者为难题,三种试题分值之比约为2:2:1.
(四)题型示例(略)
以上信息来自互联网,水母网不对以上信息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负责。
.cn 水母网分类信息.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函数的奇偶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