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汤姆索亚问题课文设计10个问题

和汤姆?索亚一起历险――《汤姆?索亚历险记》导读设计_汤姆索亚历险记_教案说课_醉雪教育网
热门搜索:&&&&&&&&&&&&&&
您当前在:&>&&>&&>&&>&>> 正文
和汤姆?索亚一起历险――《汤姆?索亚历险记》导读设计
和汤姆?索亚一起历险――《汤姆?索亚历险记》导读设计『栏目:&&源自:&』&&
和汤姆?索亚一起历险――《汤姆?索亚历险记》导读设计
    《汤姆?索亚历险记》取材于美国南北战争前的社会生活,是美国著名小说家马克?吐温对自己童年生活的回顾。故事围绕汤姆?索亚和一群孩子追求自由生活和冒险展开,成功塑造了汤姆这个聪明机智、调皮捣蛋又勇于冒险的孩子形象。笔调快活温和,语言诙谐幽默,情节起伏跌宕、扣人心弦、有惊无险,是这部名著吸引孩子的地方。  作为教材中的名著选段课文,本文“梗概+精彩片段”的呈现形式无疑是一种创新。作为一篇编排独特的略读课文,本课导读要摒弃精到的讲解,重在引导学生抓住故事情节与汤姆?索亚一起历险,感受阅读的。  一、读封面,期待“历险”  解读:一部小说的封面应该包含丰富的信息,比如作品的名称、作者的姓名,以及与某个精彩情节相映照的插图等等。拿到一部小说,读者也往往是首先被封面吸引,并通过读封面初步感知作品,产生阅读期待。因此,有效的名著导读,用好封面是第一步。  策略:这部小说的译本很多,老师应该选择封面构图醒目、主题鲜明的译本,让学生第一眼看到原著时眼睛就一亮:哇,这本书一定非常有意思,我真想赶快读一读!从而迅速点燃学生的阅读热情。  教学时老师可以出示原著,让学生说说从封面上读出了哪些信息,再猜想小说的主人公汤姆是个怎样的孩子,他经历了怎样的危险。  二、读梗概,走进“历险”  解读:课文首先呈现了故事的梗概,十几万字的小说被浓缩成寥寥百字,对人物、情节和环境都进行了高度概括性的介绍,且字里行间处处潜藏着动人的悬念。这一编排,是为了让学生抓住关键,整体把握名著的内容、故事的进展和结构,并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学习浏览、了解事件梗概也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小学高年级阅读目标。  策略:通过读封面,学生已经具备了浓厚的阅读兴趣,这时候老师抛出问题:有什么好办法能让我们在三分钟之内读完这本书,并大致了解汤姆经历了怎样的危险?通过交流让学生懂得:阅读整部作品时,浏览前言或梗概能够帮助我们迅速把握主要内容和结构,同时也能引发我们产生更多的疑问,期待在作品中获得答案。  故事梗概的导读环节可以这样设计:首次速读,试用一个词语表达自己读梗概后的感受→二次浏览,用小瓣题概括汤姆的五次历险→再次浏览,从中选取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读一读,找出情节之间互相矛盾的地方或自己的疑问,在课文边上作批注→交流,体会梗概部分语言的凝练与结构的完整,感受故事情节的曲折惊险。  通过以上四个环节的阅读,进一步激发学生想与汤姆一起历险的热情,为后面的阅读作铺垫。  三、读片段,感受“历险”  解读:第二部分是精彩片段,讲述的是汤姆和贝琪从迷路的山洞返回家后的故事。梗概中不足百字的内容,在马克?吐温的笔下却能展开如此丰富细腻的情节,刻画出如此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在这个片段中,波莉姨妈和撒切尔太太的悲痛绝望,笼罩在小镇上空的悲痛、凄惨的阴影,都因为汤姆、贝琪出人意料地回来而烟消云散,悲与喜的强烈反衬使故事充满了喜剧气氛;而这次历险情节是以汤姆夸张与吹嘘来呈现的,一连串的“如何”再现了曲折的情节,把汤姆刻画得淋漓尽致,小主人公顽劣却又不失勇敢智慧的形象跃然纸上;法官为了避免其他孩子去山洞探险,找人把山洞封住,却歪打正着地把真正的强盗乔埃困在了洞中,这样的结尾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把这个详写的片段和略写的梗概对照起来读,不由得让人折服于作家敏锐的观察和传神的语言,感受到这部经典的语言魅力,这也正是编者的编排意图所在。  策略:老师可以用“意料之中与意料之外的情节”作为话题来引导。学生围绕话题浏览精彩片段,了解片段的主要内容,然后找出这个片段具体描写的是梗概中的哪部分内容,对照梗概中的悬念自由阅读片段,关注、感受汤姆的此次历险。  引导学生交流时,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对作品的兴趣点不同,对情节的感知也不同,只要能通过把握情节,品味出作品语言的精妙、行文的巧妙、人物特点即可。  四、读原著,深入“历险”  解读:读梗概,等于是让学生跳出作品,站在风景的高处看全貌,形成整体印象;读片段,则相当于把学生引到某一处风景,指导他们细细观赏,感受风景的特色。但是,完整的风景是怎样的?欣赏风景的过程体验是怎样的?还是要让学生亲自去走一遭才行。因此,我们要让学生静下心来完整地读原著,跟随主人公汤姆一起哭,一起笑,一起经历种种危险,一起困惑,一起思考,一起成长。这才是真实有效的阅读。  策略:为了将阅读落到实处,我们可以采用班级读书会的形式,开展一些读书活动。比如:  1.聊名著:可以聊书中的人,谈谈对小说主人公汤姆?索亚这一人物形象的认识(也可以谈其他你感兴趣的人物,还可以介绍人物特点,让其他同学来猜他是谁);可以聊书中的情节,说说最有意思的是哪些情节,绘声绘色地讲给大家听;也可以聊书中的环境,说说小说中哪些环境描写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为什么?  2.学表达:可以围绕“在这部小说里,你找到了你自己或身边人的影子吗?你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这个话题,就整部作品或某个章节写读后感。也可以小组合作,选择感兴趣的部分改写成剧本并表演,写作能力比较强的学生还可以针对小说中没有写到的,而自己又很感兴趣的部分进行补写。  ◆[]  〖你正在浏览《醉雪教育网》提供的文章〗醉zui
本资源下载地址:
上一篇:下一篇:
本资源下载地址:
与“”相关的资源
【】相关栏目导航《汤姆·索亚历险记》创新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约2710个字。
  《汤姆索亚历险记》创新教学设计  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文通中学单春林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提高读整本书的能力;  2.用略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全书内容,熟悉精彩片断;  3.了解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并由此对社会和人生有新的领悟。  重点难点:  重点:进一步提高读整本书的能力;  难点:了解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并由此对社会和人生有新的领悟;  教学方法:阅读、讨论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介绍马克•吐温及其作品。  1.学生介绍作者、作品(可借助资料)  2.教师补充:  马克•吐温日生于密苏里州佛罗里达镇。1851年当排字工人,并写作幽默小品。1856年去新奥尔良,后在密西西比河做舵手。1861年随兄去西部内华达。次年在内华达弗吉尼亚城一家报馆工作。  1863年始用“马克-吐温”的笔名。1865年发表幽默小说《卡拉韦拉斯县驰名的跳蛙》,风行一时,闻名全国。1870年居住在布法罗。1872年出版《艰苦岁月》,写他在西部新开发区的生活经历。1873年与查-沃纳合写《镀金时代》,塑造了具有“镀金时代”的精神品格的人物形象。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是他创作的丰盛期。1875年出版自传体幽默作品《密西西比河的往事》(1883年修订本改为《密西西比河上》)。1876年出版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受到广大青少年读者的喜爱。此后还出版他的另一部重要小说《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及《亚瑟王朝廷上的康涅狄格州美国人》、《王子与贫儿》等。1894年创作《傻瓜威尔逊》,塑造了一个富有斗争性的女黑奴罗克西的形象。1896 年出版《贞德传》。  1900年以后发表许多时评,其中有抨击帝国主义及其工具传教士而颂扬中国义和团运动的《给在黑暗中的人》,揭露沙俄侵略行径的《沙皇的独白》等。晚年重要著作是由他口授、由他的秘书笔录的《自传》。日逝世。鲁迅曾为他的《夏娃日记》中文译本作序,给以肯定的评价。  作品的价值: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一部童趣盎然的作品,它成功地通过塑造汤姆索亚这一立体艺术形象,给人以深刻的生活启迪;同时通过一系列生动而富有曲折性的紧张故事情节的描写,展示了作品无穷的艺术魅力和天真未凿的童心。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作品处处洋溢着的童趣以精炼的语言表达出来,生动而清澈的人情味,闪现出迷人的光彩。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下载说明: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32 汤姆·索亚历险记_教案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汤姆索亚问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