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卡西酮制作流程 ?????

制造、贩卖、运输甲卡西酮应当如何处罚?
来源:作者:时间: 22:57:45
  甲卡西酮是最近出现的一种,俗称咖啡咖、土冰、浴盐、丧尸剂、丧尸药、喵喵、象牙、光环、香草的天空。 化学成分为 2-(甲基氨基)-1-苯基-1-丙酮,分子式: C10H13NO ,CAS:,分子量:163.22.
  甲卡西酮是苯丙氨的一种类似物,一般为粉末状态或与水混合液体,吸食饮用后有提神作用,与苯丙胺类效果类似,研究表明,该物质能导致急性健康问题和毒品依赖,过量易造成不可逆的永久脑部损伤甚至死亡。
  2007年5月,法国警方将一片药物当做&摇头丸&送去检验分析后,首次在毒品中发现4-甲基甲卡西酮。据报道,在澳大利亚一些地区,4-甲基甲卡西酮被当做&摇头丸&出售。在欧洲及美国也出现类似情况。
  自2009年夏季至2010年3月,英国出现了比较严重的4-甲基甲卡西酮滥用问题,滥用者包括不同社会阶层和人群。2009年底,一项由英国国家成瘾中心指导的调查发现,Mixmag(英国一本音乐舞蹈杂志)三分之一的读者在之前一个月曾使用4-甲基甲卡西酮。
  日,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安部、卫生部联合发布公告,自日起,4-甲基甲卡西酮列入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进行4-甲基甲卡西酮的实验研究、生产、经营、使用、存储、运输和进出口等活动。
  2011年4月,河南安阳警方缴获毒品甲卡西酮2.8吨,现金56麻袋,共计8000余万元,连同存款已达1亿多元;山西警方缴获毒品1吨多,现金4000多万元。
  2011年7月,长治市公安局破获了一起以河南安阳籍人员李五只为首的系列重特大制贩毒案件,破获大小贩毒案件30余起,抓获毒贩61人,缴获毒品2700多公斤,收缴毒资4000余万元。
  由于甲卡西酮属于新出现的毒品,我国法律还没有规定走私、制造、贩卖、运输甲卡西酮的量刑标准,各地对涉甲卡西酮犯罪的处罚很不一致。 二0一二年五月十六日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出台了《立案追诉标准(三)》,该文件仍未规定涉及甲卡西酮犯罪的追诉标准。
  《立案追诉标准(三)》第十四条规定:本规定中未明确立案追诉标准的毒品,有条件折算为海洛因的,参照有关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折算标准进行折算。
  2008年 最高人民法院刑一庭《关于审理若干新型毒品案件定罪量刑的指导意见》没有规定甲卡西酮与海洛因的折算标准,但规定了苯丙胺类毒品与海洛因的折算标准。甲卡西酮的化学成分与毒理作用与替甲基苯丙胺(摇头丸)相似,我认为,在没有出台有关司法解释之前,涉及甲卡西酮的案件应当参照替甲基苯丙胺(摇头丸)的标准量刑。
  《关于审理若干新型毒品案件定罪量刑的指导意见》规定:新类型毒品的定罪量刑数量标准暂按以下比例与海洛因进行折算:
  1克海洛因=10克替甲基苯丙胺(MDMA)(化学名:N,a-3,4亚甲基二氧甲基苯丙胺,俗称:摇头丸,迷魂药);
  1克海洛因=10克替苯丙胺(MDA)(化学名:a-3,4亚甲基二氧苯丙胺,俗称:摇头丸,迷魂药)。
  比如,贩卖50克甲卡西酮,应当按贩卖5克海洛因标准,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1、本文来源 
  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的《非法药物折算表》规定:1克甲卡西酮相当于1克海洛因
周向阳律师,成都知名律师/刑事辩护律师/专业毒品犯罪辩护律师,毕业于四川大学法律系法律本科,1995年通过律师资格考试执业至今,是四川时代经纬律师事务所创始人之一,高级合伙人。
周向阳律师 从业以来潜心研究法律和大量法院判例,精通法律,通晓法理,具有深厚的法学理论功底及司法操作经验。交际广泛、逻辑思维清晰敏捷、语言表达准确、推...
版权所有 为你辩护毒品网 &nbsp&nbsp&nbsp&nbsp
手机:&nbsp&nbsp电子邮箱:
地址:成都市金牛区金府路593号金府银座7栋14层&nbsp&nbsp四川维信律师事务所新闻源 财富源
致“啃脸”甲卡西酮 网上偷着卖
&&&& 11:32
  ■特约记者 李华 孙洪丽
  一名美国瘾君子在吸毒后神智错乱,当街啃食行人脸新闻震惊全球。记者调查发现,这种在美国俗称“浴盐”的毒品,其化学名为甲卡西酮,在国内已出现数年。在百度上搜索,销售甲卡西酮的网页就达650个。这些网页九成集中在各“化工网站”上,混杂在锑氧化汞、间苯三酚、羟乙基磺酸钠等化工产品中间,以“化工产品”的名义进行销售。
  调查 借化工产品贩毒 是圈内“潜规则”
  “倒在锡纸上加热,用吸管吸入”,“刺激血液循环,瞬间激起爆炸性的性欲,在一些女性服用后会不由自主地脱衣……”,“道上规矩,隐私不会泄露”等露骨的语句暗示“甲卡西酮”就是毒品。
  在销售网页中有销售者的地域信息。经过统计记者发现,销售者来自山西省和广东省的最多,各占到1/4;上海和江苏其次,各占到大约一成。除此之外,还包括北京、天津、浙江、河南、广西、湖南等省、市、自治区。
  在所有的销售网页中,发布者都留下了手机号、QQ号甚至传真号。
  随后,记者以卖毒者的身份与多名贩卖者接上了头。多人告诉记者,设立化工公司官网网页,或在化工类综合网站上以化工公司的名义发帖卖“化工产品”,是买卖甲卡西酮圈子里的“潜规则”。
  “圈子里的人都知道通过这种途径找货源。把货埋在化工产品信息里面,很安全。”一名销售者说。
  “我也想从你这儿进货在网上卖,挣点钱。我就是担心,随便这么在网上发帖子,会不会被警察查到?”面对记者的疑问,对方非常自信地回答:“我们要是每次都自己发,网警一查IP地址就能找上门来。”
  至于发帖人是“何方神圣”,对方坚称这是他的“渠道”,不能透露。
  对话 “我家的货是成品,能直接抽”
  尽管甲卡西酮被夹杂在化工产品当中贩卖,但当记者随机联系国内20家“化工公司”时,其中17家明确告诉记者,“我家卖的是成品,能直接抽”。有的销售者说得更直接:“抽的方法和冰毒一样!”
  在网上,甲卡西酮以公斤为销售单位,每公斤卖价5000元~5万元。
  一位销售员表示,能以个人名义从公司买甲卡西酮,但“不能开发票”。销售员承认,甲卡西酮是“国家管控的精神病药品”。“我们只卖货,至于你用它干什么,我们管不着。就像菜刀,既可以切菜又可以当凶器,卖菜刀的人会过问吗?人家只是做生意。”他说。
  当记者追问是不是通过快递送货时,对方不肯透露,只给记者留下一个个人银行账号,并表示,想买货就直接打款,随后会有人再和记者联系。
  更多的销售者没有“广州江百”那样谨慎,而是直截了当地表示:“量大走物流,量小见面交易。如果走物流,你要先付订金,一般是全款的30%左右。”
  暗访过程中,一位山西卖家一再怂恿记者与他“合作”。
  发现记者犹豫不决,对方一再劝导,只要“反侦查能力强就没事”。
  “兄弟我跟你说,你在当地多认识一些吸这个的,我们给你货,你再出给他们。我的货能保证质量,你能把市场打开、做大。只要你有量,从我们这儿进货还会有优惠。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你的量如果够大的话,那么不出一年半载,你就什么都有了。”
  当记者提到美国“吃人脸”的新闻,问他会不会抽完也出那种意外时,对方称:“出事是因为那个美国人抽得太多了!它比冰毒劲儿大,但少抽点,没事!”
  案例 山西长治 先后破获4起特大案
  记者统计发现,近1/6通过百度搜出的帖子,犯罪分子直接将甲卡西酮称为“长治筋”。这是国内瘾君子对甲卡西酮的俗称——在山西长治地区,它一度流行。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专门从事毒品检验鉴定工作的助理研究员常颖曾于2011年5月撰文指出,“山西省某市估计有10万人吸食这种毒品……”
  2010年,甲卡西酮突然在长治市出现,且迅速蔓延,而后也在其他省份出现。据知情人称,甲卡西酮的“污染源”可能来自矿区。矿下工作辛苦危险,一些矿工为集中精神开始吸食有兴奋作用的甲卡西酮。
  2010年8月~2011年4月,长治警方先后侦破了4起特大贩卖甲卡西酮案。据了解,上述特大贩卖甲卡西酮案中,大部分毒品是通过网络销售的。
  解析 多部门监管 危害大处罚轻
  据了解,甲卡西酮在合法使用的情况下,既可以精神药品的面目出现,也可以是一种化工原料——有些植物肥料和动物饲料中就包含此种成分。与此同时,作为一种人工合成的新型毒品,甲卡西酮也是用多种易制毒化学品合成的。
  有化工行业资深人士称,虽然网上贩毒的“化工公司”均疑似为“黑公司”,但究其原料来源,很可能还是从正规化工企业获得的。而对此类化工原料的监管,由安监、公安、工商等多部门负责。
  北京市禁毒委专家咨询员、中国政法大学犯罪学专家皮艺军表示,由于各监管部门的监管标准不一,容易出现化工原料在生产、经营等环节责任不清、监管不力的状况。这是出现“甲卡西酮”现象的重要原因。
  新闻链接
  日,一名美国男子在迈阿密街头拦住一名路人并将其按倒在地后,不停啃噬对方的脸。18分钟以后,受害人脸部的75%已经被啃掉,警察不得不将其击毙。据美国媒体报道,袭击者平时是母亲眼中的好孩子,恋人心中的温柔男友。
  当地警方透露,该名袭击者很可能是服用了新型毒品“浴盐”后神智错乱导致的。
  无独有偶。6月12日,美国某市再出类似惨剧。一名女子疑似服用“浴盐”后先是毒打3岁的儿子,然后赤裸全身跑向大街抓住一条狗,用双腿夹住狗脖子试图把它勒死。被拘押期间,该女子心脏骤停死亡。
编辑:罗伯特
高清图集赏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甲卡西酮制作流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