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的邀请发展

当代中国民族政治学发展述评&|&发布日期:&|&nbsp浏览()人次&|&&|&&]  作者简介:严庆,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教授; 姜术容,女,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北京 100081
  内容提要:中国民族政治学的确立与发展,既得益于民族学、政治学成熟的理论体系与研究范式支持,也与中国本土的传统民族理论与实践相系,还与解决现实民族问题的迫切需求有关。在三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国民族政治学大体经历了初创、起步、发展三个阶段,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学术成果。当前,中国民族政治学正处在初步繁荣阶段。
  关 键 词:民族政治/民族学/政治学/学科发展与建设
  标题注释:本文系2013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民族政治研究与多民族国家建设”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什么是民族政治学?有学者认为,民族政治学是一门以民族政治生活和各种民族政治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具有交叉学科性质的学科。①但如果从当代中国民族政治学学科溯源和学科成长的角度讲,笔者认为,认知民族政治有三个路径作为参考:一是从政治学的路径切入,研究政治议题与民族因素的交织;二是从民族学的路径切入,研究民族议题与政治因素的交织;三是从传统路径来讲,我国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的民族理论学科十分关注民族与国家关系、民族政治制度、民族政治发展、民族实务等,本身也包含有“民族理论”与“政治”结合的一些特点。
  总体而言,民族政治研究的建立,说明研究民族问题的形成与发展、解决,应更多地从政治学视角去考量,从国家、权力、权利、政治哲学、政治价值等范畴去思考。从现实发展来看,民族政治学确实也较多地从政治学的视角关注民族因素与政治的交集,而且产生了许多民族与政治议题交织的主题,包括:源于民族政治属性、族裔身份政治的政治意识和思潮(族性认同、民族政治意识、民族主义等);政治系统(多民族国家政治体系、跨界民族政治、泛民族主义政治格局、民族政党及民族政治组织、民族政治精英等);政治关系(族际政治关系、族类群体与国家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种族隔离制度、族类自治制度、族裔比例代表制、民族联邦制、民族同化制度、少数人权利保护制度等);政治行为(族性动员、民族政治参与、民族分离运动、多民族国家治理等),等等。
  如果按照国家关于学科建立的标准②去衡量,民族政治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则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呈现出当代中国民族政治学的生长轨迹。
  一、20世纪60~90年代末:学科形成与早期研究阶段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国外对于民族政治的研究逐步兴起。而在当时的中国是这样的一种态势:“政治学学科长期被取缔和学科划分不科学,民族政治学长期处于空缺状态”。③
  (一)学科溯源
  从目前的文献来看,在我国,将民族政治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最早是由周星提出的。1988年10月,他在《试论民族政治学》一文中,提出“在政治学与民族学中间,存在着两者共同关心的课题”,因此有必要将“政治学和民族学相互重合的研究领域,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即政治民族学(民族政治学)④来看待”,“它的产生,完全符合现代社会科学相互渗透、交叉发展的时代潮流”,它的存在“将在两门学科的互助渗透和相互影响下,把真正的学术研究不断深化,从而为国家制定科学的民族政策提供有效的理论咨询,积极地促进少数民族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全方位的发展”。⑤此后,他又围绕着民族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基本内容等发表了一系列文章。⑥
  1993年,周星出版专著《民族政治学》,全书以民族的政治属性作为切入点,从多个角度分析了民族政治生活和民族政治问题,并将民族政治理论与中国民族政治实际相结合,对中国少数民族问题及其政治解决途径提出了分析。在该书中,周星不仅初步勾勒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且在论及民族政治学不同研究侧面时,还阐发出一些独到的新观点。⑦这部著作填补了我国民族学领域深入研究民族政治的空白。民族政治学的概念、研究对象、框架体系、学科方法、学科主旨等,通过这部论著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杨堃先生认为周星的《民族政治学》具有学科开创意义。⑧
  关于民族政治学学科形成的源头和动力,学者朱伦认为:从学科来源上说,我们现在所谈的民族政治学,是从国外引进的,叫“ethnic politics”,它最初主要是欧美学界对外来国际移民问题研究的产物。⑨笔者认为,朱伦研究员在这里指的是族裔政治或移民身份政治,实际上西方民族政治学起步于殖民时代的种族主义,交集于20世纪40年代美国政治学中衍生出的政治人类学(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苏联传播)、成熟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的“黑人权利运动”。
  研究民族因素与政治之间的互动也是西方国际政治研究的传统之一。伴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殖民地国家风起云涌的民族独立运动,伴随着一些国家内部民权运动的高涨而引发民族问题的凸显,从政治视角研究民族问题成为当时国际政治领域研究的热潮,也正是这种研究热潮进一步促进了西方民族政治学学科体系的完善。⑩时值20世纪90年代,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席卷世界。苏联解体、冷战结束,抑制民族运动的外在力量逐渐消散,民族之间的矛盾骤然多发,涉及民族因素的恐怖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少数人权利以及移民问题等呈现在世人面前。在此背景下,政治学家对于国际和相关国家频繁出现的民族问题进行反思,大量民族政治学视角的论著不断涌现,该研究领域进入了快速专业化、学科化的发展阶段。
  笔者还认为,中国历代王朝的民族治理理念与实践、20世纪初开始的边政研究、清末民初关于近代民族国家构建的论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及其实践也是滋养中国民族政治学形成的本土营养。在当代,如周星所言,“建设不同于西方的政治人类学,又不完全等同于苏联的政治民族学研究的中国政治民族学学科,不仅是必要,也是可能的”。(11)综上,民族政治学在中国的形成是三个方面因素综合发酵的结果:20世纪80年代民族政治议题凸显,引发中国学人关于新学科建设的思考与努力;世界民族问题频发催生的西方民族政治学被引介入中国;关于多民族国家治理以及多民族国家政治建设的中国本土学术积累。
  (二)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的译介及其对中国学术界的影响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国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大量进入我国。在这一时期,有关国外民族政治的研究著作也被大量地引介进来。例如,1987年R.贾文帕和季昂撰写的《美国印第安人政治经济和政治民族的适应与认同》;(12)1991年于洪君翻译的《论苏联当代民族政治情势研究》;(13)1992年方今采翻译的《论加拿大土著领导与认同的民族政治学》;(14)赵龙庚翻译的《中亚民族政治情势》;(15)1994年,朱迪俭翻译的《民族主义之砌块——评〈民族主义和民族性之政治学〉》;(16)同年12月,《国外社会科学》刊登俄国学者马尔钦科《作为一门科学的民族政治学》的摘要,(17)马尔钦科的文章讨论了民族政治学的研究选题与对象,包括从各种不同的方式来确定民族政治学的对象、领域等,并且强调了社会民族结构对于政治的重要性与民族政治研究所必需的跨学科方法。
  这些国外民族政治研究成果的引介,拓宽了国内传统民族学、民族理论研究的视野,为中国学者从政治学(国际政治、比较政治、政治理论)的视野开展民族政治研究提供了启示与借鉴。这些译介作品提供的国外民族政治的理论和现实,使得国内学者认识到了民族政治研究的国度差异与比较方法的重要性。诸如《作为一门科学的民族政治学》此类文章关于域外民族政治学学科的介绍,增强了国内相关学者的研究自信和学科创建热情。
  (三)国内民族学、政治学对民族政治的研究
  周星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民族政治研究以及学科建设设计,是从民族学的学科起点出发的。此外,在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学科的一些学者也开始关注民族政治问题,比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的朱伦、王希恩、陈建樾、周竞红等。(18)因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属于民族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所以这些作品也可视为是从民族学的角度研究民族政治议题的。但他们的作品已经超越了传统的民族学研究范围,具有明显的“民族理论+政治”的研究特点。
  早在1985年,我国学者都滏便提出从政治学的视角关注民族因素,研究民族因素与政治制度、政治行为的关系。(19)1995年北京大学宁骚教授的专著《民族与国家——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国际比较》问世,他从列宁关于“政治是各个民族、各个阶级等等之间的关系”的论断出发,绘制出“政治是民族之间关系”的内涵逻辑图,指出“诸族体间及其与民族国家间的互动”当属“民族政治学”的研究范畴,并明确指出民族政治学是民族学和政治学的交叉学科。(20)在论著中,宁骚教授对族类共同体、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种族主义与反种族主义、民族运动与民族冲突、民族国家等问题进行了阐述,还以案例剖析的形式,对南非的民族关系与种族隔离制度、美国的民族关系与民族同化政策、中国的民族关系和民族区域自治进行了比较分析。可以说,这本著作“不仅就一些重大的民族政治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而且对民族政策进行了国际比较,有效地拓展了民族政治学的视野,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民族政治学的形成”。(21)
  此外,从20世纪60年代初到90年代末,还有从政治学视角研究民族政治的论文约27篇。其中,周平有7篇论文是从政治学的视角研究少数民族政治文化、少数民族政治体系等问题,并结合云南的具体情况展开论述,是研究成果最多的学者。(22)
  一个学科的出现往往和迫切的现实需求相关。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20世90年代末,在我国之所以会出现从民族学视角研究民族与政治交织的问题、从政治学视角研究政治和民族交织的问题,主要归因于当时国内外民族问题凸显对加强民族政治研究的现实需求趋旺,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背景下,全球范围内民族主义思潮活跃,波及国内,使得民族问题的表现形式也趋于敏感、活跃、多发和复杂。
  整体而言,尽管在这一时期学术界开始了对民族政治学这一学科独立性的思考,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整体来看,这一时期的研究领域还比较窄,内容主要集中在国外相关民族政治理论的引进和介绍方面,集中在民族与政治交织的一些议题方面,完整的民族政治学学科框架尚未形成。周星的《民族政治学》具有为中国民族政治学学科破题的意义,主要从民族学的视角研究民族的政治生活和政治问题,但相关议题的涵盖性还不够。(23)宁骚和周平则分别从国际政治、国内政治和政治理论的视角,研究国际民族政治和我国少数民族的政治生活、政治现象,研究的内容较为广泛,但仍然未达到体系化。可以说,民族政治学的知识体系还未规范化、完整化,一些研究领域还未和日益发展的政治学科相对应。民族政治学作为一个学科的普适性、抽象性、一般性的特征还未显现出来,学科的专门化、规范化程度还不够。民族政治研究只是散落在其他学科的一些研究中,笔者将这种研究称之为对象化研究。(24)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关于民族政治学的学科理念、学科概要已经在这一时期萌生,并迅速发轫,为学科的生长、成形提供了氛围与营养。
  二、年:学科体系的初步建立时期
  新世纪以来,随着国际和国内民族政治问题的凸显,民族政治学作为独立学科存在的重要意义越发显现出来。这一时期,民族政治学的学科名称与学科定位逐步在学术界扎根、立足,学者们对学科的知识框架、学科体系形成了基本共识。学科跻身于国家学科分类体系,民族政治学大学本科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博士研究生教育相继建立起来。
  (一)政治理论视角的研究进一步促进了学科的成熟
  令人遗憾的是,伴随着周星回归人类学领域的研究,从民族学视角开展民族政治研究的势头弱化。与此同时,政治学视角的研究兴起。从2000年到2003年,三年研究成果的质量大为上升。这些研究成果既有民族政治理论研究,也有民族政治实践研究,大多数作品还进行了政治理论与现实民族问题的联系,旨在提升研究的信度与效度,凸显民族政治学科的解释力,从而充实了民族政治的学科内涵。朱伦在这一时期发表了多篇民族政治学的文章。(25)同时,在民族政治理论方面,还出现了关于马克思恩格斯的民族政治思想、(26)古典民族政治理论、(27)全球化与地区民族主义(28)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在民族政治现实方面,出现了民族分裂主义、(29)民族自决权、(30)西部开发中的民族政治问题、(31)少数民族政治发展、(32)少数民族政治参与等方面的研究成果。(33)
  随着对民族政治研究的加深,有的学术期刊还开辟了专栏深化相关研究。例如,《云南行政学院学报》在2003年开辟出了“民族政治与行政专栏”。2003年,周平在《政治学研究》发表《民族政治学:研究对象、性质、特点及发展》一文,专题论述了民族政治学学科的成熟。他在文章中指出:民族政治学是一门以民族政治生活和各种民族政治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具有交叉学科性质的学科。但是,民族政治学以特定的政治现象和政治问题为基本研究对象,将学科的基点建立在政治学中,因此,它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目前,民族政治学的研究主要是在民族政治学理论、中国的少数民族政治问题、国外民族的政治生活、民族政策的国际比较等四个基本的层面上展开。民族政治学研究的主要方面包括民族政治生活的基本结构、民族的政治行为、民族政治关系、民族政治文化、民族政治的发展。文章还指出,民族政治学在构建和发展的过程中,已经走向了成熟,并形成了自己的学科特色,拥有了综合性、时代性、实践性的学科特点,形成了描述、解释、预测、批评的学科功能。(34)
  (二)民族政治学的学科知识体系成熟,课程教材确立
  民族政治学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标志之一就是知识的体系化。而民族政治学论著的增多,则表明知识的体系化趋向,学科教材的确立则意味着学科知识体系得到承认。
  从2000年到2003年,关于民族政治研究的一些论著得以出版,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周平的《中国少数民族政治分析》、(35)马啸原主编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36)吴松主编的《民族政治学论文集》、(37)王联主编的《世界民族主义论》。(38)这些论著或是揭示少数民族政治生活和政治问题的实际状况和内在机制,或是讲述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民主政治建设的社会历史背景与进程,或是综合呈现一个阶段的民族政治研究成果,或是从国际政治的角度引介民族主义。其集民族政治研究的诸多内容于一体,旨在更系统、更全面地开展研究。
  值得重视的是2001年、2003年周平的两部民族政治学专著《民族政治学导论》(39)、《民族政治学》(40)问世。《民族政治学》在《民族政治学导论》框架的基础上,较为全面地按照政治学的学科框架纳入了民族因素研究,从而成为一部较为成熟的民族政治学教材,并被教育部选定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这就意味着,民族政治学拥有了国家承认的本科课程教材。
  (三)民族政治学课程教学和研究生学位教育的确立
  独立学科创建的任务之一和重要表现就是培养专业人才。民族政治学的课程教学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北京大学率先在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教育中开设了民族政治学课程。随后,南开大学、云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也陆续在一些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生教学中开设了民族政治学课程。尽管不同学校民族政治学课程的内容存在差异,但课程的开发推动了民族政治学的学科化进程。(41)课程开发的同时是专门教学研究团队的形成。例如,从1994年起,云南大学政治学系逐步建立起民族政治研究队伍,以团队作业的方式开展了对民族政治学的研究,试图借助当代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来分析和透视民族问题的生成、发展和演化规律。21世纪初,中央民族大学的一些学者也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政治学、历史学等专业切入,聚力研究民族政治,形成了具有多专业背景的综合教学研究团队。
  2003年,中央民族大学获批民族政治学博士专业学位点,这是我国在民族政治学专业开设的第一个博士点,同时相应的获得该专业硕士学位的授予权。研究生专业学位点的设立,意味着成熟学科教育的确立,也意味着该学科开始承担培养高学历专业人才的任务。围绕民族政治学研究生教育专业的建设,以民族政治学课程为核心的课程群建立起来,相关课程的开发又进一步综合推动民族政治学的学科发展。
  综上,笔者认为2003年是民族政治学学科真正确立的一年。在这一年,第一篇系统描述民族政治学学科全貌的权威论文发表;在这一年,第一本民族政治学本科课程教材得到认可;在这一年,第一个民族政治学博士研究生学位授予点获批。可以说,民族政治学具备了一个独立学科应该具备的三个方面的条件。正如学者指出,民族政治学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屹立在当代中国社会科学的学科之林,与其他具有分支学科性质的学科并肩而立。(42)
  关于学科的定位,周平教授认为:民族政治学具有学科交叉的性质和特点;但从学科的归属来看,它是从政治学的角度来研究民族政治生活和政治问题而形成的一个特定学科,因而属于政治学学科。它研究的对象是一个特定的政治领域,观察问题时采取的是政治学的视角;虽然它也从民族学中吸取养料,在分析和论证的过程直接采用民族学的某些范畴、概念和理论,但它的基本范畴和基本方法都来自政治学。所以,它的学科基础主要是政治学而不是民族学。政治学构成了它的学科基点。它具有突出的政治学学科的特征,属于政治学的范畴,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也正因为如此,这一学科才被称为“民族政治学”,而不是“政治民族学”。(43)然而,在这里,笔者需要指出的是,将民族政治学定位为政治学的一个分支,至少在以下两个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其一,可能有意无意地强化民族的政治属性,过多地关注民族的政治成分,在现实中,民族的政治属性镶嵌与组合在诸多的属性之中,而且在多民族构成的社会结构中,不同民族政治属性的显著度也是不同的。在很多情况下,民族群体的关注点更多地集中在文化和社会层面。这也是传统民族学、民族社会学存在的意义所在。如果过于强调政治学的范式与框架,就会形成一种认知错觉,即认为民族政治学的框架和理论,就是在原有政治学的框架和理论前面加上“民族”二字。
  其二,研究民族政治这一涉及民族因素、民族群体的政治议题,还需要关注族类群体与政治议题发生关联的特殊性规律。例如,在有的情况下,为何族类群体的文化属性被政治化,族性及其动员在民族政治行为的发生、发展中有何规律等。族性政治和民族主义研究之所以能够成为西方民族政治研究的重要出发点,就是因为西方学者看到了族类群体参与政治生活、进入政治生态的特点与机制与其他社群不一样。而这种不一样,显然需要从民族学的视角去研究。
  所以,笔者认为,民族政治的学科定位是民族学与政治学交叉学科;其虽然表现出偏重于政治学的倾向,但不宜将民族政治学简单定位为政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民族政治学科的研究对象只是民族与政治交织的议题,因而需要参照分形理论,将民族学学科视为一个整数维,再将政治学科视为一个整数维,民族政治学作为一个学科只是两个整数维之间的分形维。将民族政治学过于拉向民族学学科或政治学学科的任何一方,民族政治学作为学科存在的自洽性就会受到挑战。侧重于任何一个原有传统学科的学科化倾向会使交叉学科更像原有两个学科中的一个,而过于偏向任何一个学科都会使研究对象失真,会使交叉研究的特点弱化。这也是所有交叉学科面对的两难。
  三、初步发展繁荣阶段(2004年至今):学术研究的拓展和深化
  民族政治学学科确立以后,在10多年的时间里,“取得了更加丰富的学术成果,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已经成为了我国政治学中一个富有生机的领域和新的学术增长点”。(44)这一时期民族政治学的快速发展具体呈现为“横向铺展、纵向拓深”的特点,同时集约化的学术团队迅速成长起来,相关研究进入到专门化、常态化的态势。
  (一)从横向方面来看,民族政治学研究表现为研究主题的多元化
  一些学者从对象化的研究范式出发,避开抽象的学科化的探索,围绕民族政治的一些主要议题,形成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或是聚焦于原来的民族政治学理论研究,或是聚焦于全球化视野下的民族国家、民族主义研究,还有对国外民族政治问题、族际政治和族群政治、少数民族权利保护、多元文化主义政治等问题的研究。(45)在立足于中国实际的本土化研究方面,主要围绕中国民族国家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中国民族政治问题、民族政策、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和治理等议题展开研究。(46)通过中国知网查询,从日到日共有近200篇民族政治研究方面的期刊论文,涉及民族的政治属性、族际政治关系与族际政治整合、民族政治认同与国家认同、民族政治社会化、民族政治参与、民族政治文化、民族政治发展等专题。上述论著及论文不但开阔了民族政治学原有的视野,而且丰富了研究内容,提升了各方面议题的学理性。
  2010年陆海发、黄沙就民族政治领域的学术研究情况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发表了题为《近年来我国民族政治学研究综述》(上、下)的文章。文章认为近年来国内学界主要从学科基本范式的构建、解释范式下具体研究范畴的深入挖掘、现实民族政治焦点问题的探讨三个方面不断丰富着民族政治学的学科内涵与意义。陆海发、黄沙认为学术界对于民族政治学具体研究范畴的研究包括:民族政治体系研究、民族政治关系研究、民族主义研究、民族政治发展研究(包括民族政治稳定、民族政治参与、民族政治文化建设、民族政治社会化等方面)。对现实民族政治焦点问题探讨包括:民族理论创新与民族公共政策问题研究、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问题的研究、族际政治问题研究、族群政治问题研究、边疆治理问题研究。两位作者认为,民族政治学的基本研究范式已经构建起来了,并且在民族政治学基本范式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民族政治学基本范式下的具体研究范畴也处在不断丰富中。(47)
  (二)从纵向方面来看,围绕学科完善的研究和探讨不断深入
  民族政治学的纵向发展,涉及民族政治学学科知识体系的完善问题,也包括针对民族政治学学科如何进一步发展的学科方向、前景的预测、探讨等。
  其一,相关学者在加深民族政治学基本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继续开展和完善学科教材建设。随着民族政治学研究的快速发展,民族政治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有了更为丰富的研究素料和实践经验依托,为此一些学者开始对民族政治学的基本理论进行补充和完善。2007年周平在原先编著的《民族政治学》教材的基础上修订并出版了《民族政治学(第二版)》,补充了民族政治行为和民族政治发展的内容。2014年周平教授还将自己关于民族政治研究的重要成果结辑为《民族政治学二十三讲》,内容分为民族国家及国族研究、多民族国家族际政治研究、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治理研究、中国民族问题和民族政策研究、民族政治与民族政治学研究五个方面。(48)
  2008年,高永久等编著了另一本民族政治学教材——《民族政治学概论》,该部教材在结构体系上主要分为五大板块(民族政治体系、民族政治行为、民族政治意识、民族政治制度、民族政治发展),共十五章内容,力求在体现新的时代环境下民族政治学研究所具有的现实性、理论性、应用性、广泛性和整体性等基本特点。该教材加入了民族政治意识的内容,有助于思考民族政治意识和民族政治行为之间的关系。对于这部教材的定位,2014年高永久教授在《〈民族政治学概论〉教材及其课程设计》一文中指出:民族政治学概论课程,作为(是)民族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其意为:民族政治学从属于民族学大学科,这与周平教授将民族政治学归属为政治学的定位不同。(49)如果说,周平教授编写的教材更加注重政治理论框架的完整性,那么高永久教授及其团队编写的教材则加强了国际视野和微观性的关切。
  其二,围绕学科深化的探讨。有学者围绕学科的根源、完善、价值、应用等问题展开探讨,深化了认识。2013年,青觉在《黑龙江民族丛刊》发表题为《如何认识民族政治学学科的发展》的“民族政治学栏目”导读文章。他在文章中指出,要把民族政治学看作是一门具有传统根源的学科,提出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具有民族问题治理的传统实践;民族政治学具有中国本土化的根系,是关系事业大局的学科,也是快速成长的学科。随着人们对于民族问题以及解决民族问题理路关切的提升,民族政治学这一学科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由于该学科从国家、权力、权利等维度切入民族政治现象研究,因而视角更显深刻而独特。青觉教授强调该学科的重点议题和研究方法要紧紧围绕国内外现实问题择定,学科的价值在于有效审视和解决现实问题。(50)2014年,在《中国民族政治学研究的新路径》一文中,青觉指出: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期,应从民族权力与民族权利(民族政治的核心范畴)、民族与国家(国家权威与民族政治秩序)、民主框架下的民族政治参与、民族主义(理解民族政治的关键钥匙)、跨界民族问题(源于认同错杂的民族政治议题)等方面,对中国民族政治学研究的新路径进行探讨,并提出我们需要“进行创新,吸收消化当代政治科学和民族学前沿理论发展,建构出有中国特色的、对解决实际问题具有理论指导意义的学科知识体系”。(51)文章体现了作者关于民族政治学学科建设的主张:既要重视理论框架完整性(不断坚强学科化建设),又要注意研究议题的针对性(注重加强专题化研究)。
  其他学者还从不同的角度,对一些具体的民族政治问题提出了有深度的探讨。包括对于中国现实民族问题的深入探究,对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国家建设问题的研究,对中国民族主义的研究,对民族政策和民族自治地方治理问题的研究。这些专题性研究,有助于提升民族政治学研究的学理性和解释力。
  (三)专业性的研究团队建设
  从2004年以来,从事民族政治研究的学者不断增加,他们分布在不同的区域、不同的高校和研究院(所)。与此同时,民族政治学课程教学和硕士研究生专业布点也不断增加。整体来看,具有集约化特征的研究团队主要有四个。
  其一,云南大学民族政治研究团队。该团队从1994年便开始了民族政治学学科化的建设。该团队从政治学和行政学的背景出发,立足云南民族地区政治生态的考察,依据政治学基础理论,率先在本科生中开设了民族政治学课程,并最早完成了政治学理论框架下的民族政治学学科教材建设。此外,该团队还在民族政治学精品课程建设、边疆问题治理(52)等方面走在了前列。民族政治学和边疆治理研究已成为云南大学的学术优势和特色。
  其二,南开大学民族政治研究团队。从2004年9月至2012年4月,该团队依托2006年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问题及其对策研究”,发表了多篇研究成果;高永久教授于2008年完成了教材《民族政治学概论》的编写,该教材注意吸收了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并兼顾了民族学视角的关切。
  其三,中央民族大学民族政治研究团队。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中央民族大学的一些学者便密切关注国内外民族问题发展趋势,并进行民族政治学研究生学位点的申报。2003年民族政治学博士研究生学位授予点获批。围绕民族政治学专业研究生的教学工作,一些具有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民族社会学、国际关系等学科背景的学者走到一起,开始从多学科、多角度开展民族政治议题的研究,并取得了诸多成果。
  其四,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团队。该所一批从事民族理论、世界民族问题研究的学者,如郝时远、王希恩、朱伦、陈建樾、周竞红、王建娥、周少青、马俊毅等,他们在各自宏观、综合的研究中,也关注到民族政治议题。他们注重将既有的民族理论等研究范畴与政治议题紧密结合起来,深刻进入民族与政治交织的学理性研究。(53)他们的作品不一定在字面上凸显及连结“民族”与“政治”,但其研究成果对民族与政治议题切中肯綮。正如刘世哲编审的归纳:民族理论学界探索新的发展路径,不断拓宽学术视野,加强了族际政治理论和民族政治学视角的跨学科研究,研究问题也明显呈多样化态势。(54)都永浩研究员也在长期跟踪和总结中国民族理论领域研究态势的基础上指出,中国当前民族理论研究有三个学派: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派、西方民族主义理论学派、现实主义的民族政治学派。他认为现实主义的民族政治学理论,包含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精华内涵,同时,对借鉴西方民族理论十分积极,主张对现有民族政策进行完善和改革,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民族关系和国际关系。(55)注重民族理论研究与政治研究相结合的学者,当属这样的现实主义民族政治学派。
  (四)民族政治研究拥有了更多的学术平台
  1.民族政治研究议题获得更多项目立项。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4年底,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项目中,与民族政治学相关的研究项目就有80多项,分布在政治学类和民族政治问题研究类中。同时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民委项目、各省市自治区的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也有一定数量的民族政治研究项目。
  2.开创了年度学术研讨论坛。201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研究》杂志社与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院政治学研究所联合举办了以“比较视野下的民族与族群政治研究”为主题的首届“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治论坛”。此次论坛围绕十个主题展开,涉及民族政治基本理论、民族主义研究、现代民族国家建设、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各个方面。此次论坛的顺利召开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并成为民族学与政治学开展交叉研究,分享成果的一个重要平台。2014年10月《民族研究》杂志社与广西民族大学联合主办,继续召开了第二届论坛会议,主题为“制度&权利&国家认同”,研讨议题包括现代多民族国家建设,民族、族群政治,少数民族权利保护,国家认同与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研究等。
  3.一些刊物开辟了研究专栏。《民族研究》长期以来坚持把政治学研究与民族理论相结合,推出了一大批从事民族理论、政治学理论、比较政治、国际政治研究学者的高品质作品。(56)这些作品将政治学的学理与范式带入到民族议题研究,深化了传统的民族理论研究。《贵州师范大学学报》于2013年第1期开始设立“民族政治学研究”栏目;《黑龙江民族丛刊》从2013年第5期开始设立“民族政治学栏目”。这些栏目以专题论文或系列论文的形式,为进一步深化民族政治学研究提供了园地。
  四、思考与总结
  从国际上来看,随着民族问题影响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学者在努力从多学科、多视角研究民族事务,寻找解决民族问题的新理路。其中,立足于政治学理论、致力于民族问题的解决便是其中的一种突破。民族政治学也逐步建立起来。虽然该学科作为一个新生学科,在很多方面还有待完善,但民族政治学在当今世界和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设中将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总体来看,我国民族政治学专业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以下两个问题还应引起重视。
  第一,基本定位是学科化还是专题化?学科的定位问题一直困扰着从事民族政治研究的同仁。作为交叉学科,如果不偏向于一个大的学科就会出现边缘化的问题。学科边缘化的最大影响就是研究人员的专业归属问题,包括教学研究单位的归属、申报项目的学科归属等等。笔者认为,民族政治学的学科定位和民族经济学的学科定位很是相似。1979年3月,全国经济学八年规划会议把民族经济学列入为当时经济科学的第27个分支学科;几年以后的另一次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会议将其归入民族学科的分支学科,并一直沿用至今。笔者认为,民族经济学中的“民族”很难成为经济运行的主体,民族经济学研究的更应该是民族地区经济和经济中的民族特色或民族因素研究。至于民族政治学学科,其最为合适的名称应该是“民族与政治”,或者说像有学者提出的“民族理论与政治研究”。(57)其实,“民族与政治”准确道出了民族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民族与政治交织形成的议题。研究这种交织形成的议题最好的做法就是对象化、专题化的研究。也就是说,关于民族政治学的学科定位问题遇到了一个矛盾:作为一个学科,应该靠向一个大的学科;作为有效研究,应该聚焦研究对象。那么如何克服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在学科归属上,权且靠向政治学(解决名分问题),在教材编写和议题选择方面,更应强调专题化。
  第二,研究方法和范式的发展是否需要规范。作为交叉学科,民族政治学在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上存在不少不规范的地方。有学者指出,一方面,民族政治学形成时间不长,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独有的研究方法,当前使用的研究方法大多来自政治学、民族学、社会学、国际政治、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等学科,而且采用较多的都是这些学科的传统方法,因此研究方法显得过分的多样化而且比较传统,这就导致了一些研究成果在研究路径和研究方法上都十分模糊,既不是规范性研究,也不是经验性研究。另一方面,民族政治学的研究范式上尚不规范。这样一种状况的存在,制约着民族政治学研究规范化程度的提高。(58)
  笔者认为,由于民族本身会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又可能以不同的形式与公共政治产生交集,从而成为民族政治议题,所以采用多学科、多角度综合研究的方法是必要的。如果为了迎合学科标准化需要,确立某种研究方法作为民族政治学的独有方法,那么就难免导致研究的片面与僵化。民族因素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多种方法综合协同研究是可行之路,这是由研究客体自身复杂性所决定的。
  第三,今后应当明确的问题。伴随着市场化、城镇化、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进程,我国的民族问题还将长期存在,一些焦点、热点、难点问题急需得以阐释、得到解决,这对我国民族政治学科的发展提出了要求与期待,在今后的学科建设中,当明确以下问题:(1)中国的民族政治研究需进一步凸显中国特色,进一步服务于多民族国家的建设与民族事务治理。尊重主权国家基本格局,尊重族类群体合法权益,探究中国民族政治生活及其发展的内在规律,更好地服务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建设是中国民族政治学的基本价值追求。(2)在中国民族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择定方面,不慕学科唯美,不刻意追求规范化,专注于研究的效度与成果的信度。根据研究对象与具体研究客体,选择最佳方法,并注重采用多学科聚力研究的做法。(3)加强团队协同建设,积极开展横向交流。要瞄准重大问题,深化研究,并注意在各学术团体之间开展横向交流,互相借鉴。目前,国内虽然已有十几所学校开设了与民族政治学相关的课程和专业,但仍然存在着专业人员不专的现象,这就需要结合人才培养,不断打造更为专业的研究、教学人员队伍。(4)民族政治学作为交叉学科,是由研究议题本身所决定的,也是解决重要而复杂的社会现实问题所决定的。对于民族政治学的学科归属和专业归属问题,需要各个层面给予政策支持,向类似民族政治学这样的新兴、交叉学科提供积极宽松又富竞争性的环境空间和有利条件。
  总之,立足我国,兼顾世界,通过长足发展扩大学科影响,提供更多的学术产出,服务于多民族国家建设,是每个民族政治学人的责任。
  注释:
  ①参见周平:《民族政治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规定了学科的分类与代码。
  ③高永久等编著:《民族政治学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序二,第2页。将民族政治作为一个学科来讨论,则是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的。
  ④括号内“民族政治学”为笔者所加。周星的文章题目用的是“民族政治学”,但在文中却建议用“政治民族学”替代西方兴起的“民族政治学”,这与他当时认为该学科应归为民族学大学科有关,也表明周星是从民族学视角出发研究“民族+政治”议题的。
  ⑤周星:《试论民族政治学》,《天府新论》1988年第5期。
  ⑥包括《谈谈政治民族学》(发表于《内蒙古社会科学》1989年第1期)、《民族文化的政治意义》(发表于《延边大学学报》1990年第1期)、《论民族关系及其基本层面》(发表于《宁夏社会科学》1990年第2期)。
  ⑦参见周星:《民族政治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⑧周星的博士生导师杨堃先生在为《民族政治学》作的序中指出:“这部著作填补了我国民族科学界与政治科学界的一大空白,使民族政治学学科的体系建设第一次在中国学术研究中得到了拓展。它是我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全面论及民族政治学的概论性著作,其开创之功是应予充分肯定的。&&我们的目标是建设中国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的科学体系。我认为,民族政治学应该成为这个体系中最为重要的有机构成之一。”(《民族政治学》序言,第2~3页)
  ⑨参见朱伦:《民族共治——民族政治学的新命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页。
  ⑩参见范立强、青觉;《多维视角探究与关注案例剖析——西方民族政治研究述评》,《黑龙江民族丛刊》2013年第5期。
  (11)周星:《试论民族政治学》,《天府新论》1988年第5期。
  (12)[美]R.贾文帕著、季昂译:《美国印第安人政治经济和政治民族的适应与认同》,《民族译丛》1987年第4期。
  (13)[苏]M.H.古博戈洛著、于洪君摘译:《论苏联当代民族政治情势研究》,《民族译丛》1991年第4期。
  (14)[加拿大]爱德华&J.赫迪坎著、方今采译:《论加拿大土著领导与认同的民族政治学》,《民族译丛》1992年第6期。
  (15)[苏]贾纳&洛加绍娃著、赵龙庚摘译:《中亚民族政治情势》,《民族译丛》1992年第3期。
  (16)[美]加布里埃尔&托波尔著、朱迪俭译:《民族主义之砌块——评〈民族主义和民族性之政治学〉》,《民族译丛》1994年第1期。
  (17)文华摘自《莫斯科大学学报:社会政治研究》1994年第4期。
  (18)参见朱伦:《保障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是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的重要课题》,《拉丁美洲研究》1994年第2期;朱伦:《浅议当代资本主义多民族国家的民族政治建设》,《世界民族》1996年第2期;王希恩:《论前国家社会的民族政治过程》,《世界民族》1997年第2期;陈建樾:《族际沟通与民族主义——族际政治的一种分析框架》,《世界民族》1996年第1期;陈建樾:《民族主义在当代的主要表现与发展趋势》,《世界民族》1996年第2期;周竞红:《简论国际社会环境对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的影响》,《内蒙古社会科学》1995年第3期。
  (19)都滏:《民族因素与政治体制、政治行为》,《社会科学研究》1985年第6期。笔者利用中国知网检索系统查询,发现都滏是最早提出从政治学视角关注民族问题研究的学者。
  (20)参见宁骚:《民族与国家——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国际比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3页。
  (21)周平:《民族政治学(第二版)》,第12页。
  (22)分别是:《少数民族政治文化论》,《云南社会科学》1994年第5期;《云南少数民族政治文化》,《思想战线》1995年第5期;《少数民族政治参与分析》,《云南社会科学》1997年第5期;《少数民族政治发展论》,《思想战线》1997年第2期;《少数民族政治关系分析》,《云南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少数民族政治体系的历史演变》,《思想战线》1998年第7期;《少数民族政治沟通分析》,《云南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
  (23)该部论著分为第一编“民族及其政治属性”;第二编“什么是民族政治学”(含民族政治学的学科母体、民族政治学的初步规范、族际关系与研究方法三章);第三编“民族政治生活”(含民族政治体系、民族政治精英、民族政治经济、民族政治文化、民族政治心理、民族政治地理、民族政治发展七章);第四编“民族政治问题”(含民族政治关系、民族政治运动、民族统一战线、民族法制建设、民族与国际政治五章);第五编“中国民族政治”(含中国少数民族问题、少数民族问题的政治解决)。显然,三、四编的设计、内容选择还不十分符合成熟的政治学研究体例,民族政治经济、民族政治地理等内容与民族政治学研究的主旨有些偏离,或者说属于边缘内容。
  (24)民族政治对象化研究,是指在民族政治成为专门学科之前,关于民族政治议题的研究。对象化研究只关注某个或某些特定议题,不进行完整的学科构建,属于“就事论事”的研究。这些研究没有以学科化的逻辑和框架展开,而是关注民族因素与政治因素交织的重点,聚焦于多民族国家治理的制度研究、族际政治发生的机理研究等主题。这些研究重视具体个案研究,或旨在从学理层面参透主题,并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民族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国际关系等多学科的知识与理论。参见严庆、周涵:《学科化、对象化范式下的中国民族政治研究管窥——国内民族政治研究述评》,《黑龙江民族丛刊》2013年第5期。
  (25)参见朱伦:《民族共治论——对当代多民族国家族际政治事实的认识》,《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先进的民族政治文化及其理论和制度创新》,《民族研究》2001年第6期;《论民族共治的理论基础与基本原理》,《民族研究》2002年第2期;《自治与共治:民族政治理论新思考》,《民族研究》2003年第2期;《几种民族政治理论和制度设计》,《学习时报》日。
  (26)参见詹真荣:《论马克思恩格斯的民族政治思想》,《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27)参见杜文忠:《自治与共治:对西方古典民族政治理论的宪政反思》,《民族研究》2002年第6期。
  (28)参见王建娥:《全球化和地区民族主义:双向运动的内在联系》,《民族研究》2003年第4期。
  (29)参见郝时远:《民族分裂主义与恐怖主义》,《民族研究》2002年第1期。
  (30)参见陈联璧:《民族自决权新议》,《民族研究》2001年第6期。
  (31)参见周平:《西部开发中民族政治问题的思考》,《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
  (32)参见杨明伟:《我国少数民族政治发展目标模式分析》,《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2年第6期。
  (33)参见石亚洲、沈桂萍:《我国少数民族政治政策与少数民族政治参与》,《黑龙江民族丛刊》2003年第2期。
  (34)参见周平:《民族政治学:研究对象、性质、特点及发展》,《政治学研究》2003年第2期。
  (35)参见周平:《中国少数民族政治分析》,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6)参见马啸原主编:《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7)参见吴松主编:《民族政治学论文集》,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8)参见王联主编:《世界民族主义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9)参见周平:《民族政治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40)参见周平:《民族政治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41)笔者曾撰文指出,民族政治学的学科化研究范式,是指从政治学的视角切入,运用政治学的基本理论展开研究,其特点在于运用成熟的政治学学科范式研究民族的政治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的民族因素,凸显了学科化倾向。具体见严庆、周涵:《学科化、对象化范式下的中国民族政治研究管窥——国内民族政治研究述评》,《黑龙江民族丛刊》2013年第5期。
  (42)参见周平:《民族政治学(第二版)》,第13页。
  (43)参见周平:《民族政治学:研究对象、性质、特点及发展》,《政治学研究》2003年第2期。
  (44)王浦劬主编:《中国政治学学术发展回顾与规划()》,天津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389页。
  (45)代表作品有:郝时远:《帝国霸权与巴尔干“火药桶”——从南斯拉夫的历史解读科索沃的现实》,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王建娥、陈建樾等:《族际政治与现代民族国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贾英健:《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国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关凯:《族群政治》,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常士訚:《异中求和:当代西方多元文化主义政治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陈建樾、周竞红主编:《族际政治在多民族国家的理论与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王建娥:《族际政治:20世纪的理论与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严庆:《冲突与整合:民族政治关系模式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周平:《多民族国家的族际政治整合》,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年版;朱伦:《民族共治——民族政治学的新命题》;青觉主编:《民族政治辑刊(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于春洋:《民族政治发展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青觉主编:《民族政治辑刊(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等等。
  (46)代表作品有:杨顺清:《中国少数民族政治关系分析》,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杜军林:《西北少数民族政治文化建设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年版;王丽华:《少数民族乡村政治体系的变迁与发展:以云南沧源佤族乡村为例》,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周俊华:《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政治组织形式和制度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等等。
  (47)参见陆海发,黄沙:《近年来我国民族政治学研究综述(下)》,《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48)参见周平:《民族政治学二十三讲》,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年版。
  (49)参见高永久:《〈民族政治学概论〉教材及其课程设计》,《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
  (50)参见青觉:《如何认识民族政治学学科的发展》,《黑龙江民族丛刊》2013年第5期。
  (51)参见青觉:《中国民族政治学研究的新路径》,《黑龙江民族丛刊》2014年第6期。
  (52)日,云南大学正式宣布成立民族政治与边疆治理研究院。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民族政治学基本理论的深化和拓展研究,中国民族问题的政治学研究,中外民族政治比较研究,边疆政治学基础理论研究,边疆治理理论与实践研究,我国陆地边疆及其治理研究,我国利益边疆及其治理研究,我国安全边疆及其治理研究,中外边疆治理的比较研究,周边国家治边政策对我国边疆治理带来的挑战研究。参见云南大学新闻网,http://www.news./zhxw//0-7-9078.html。
  (53)郝时远、王希恩、朱伦、陈建樾、周竞红、王建娥等学者的代表性成果见前文及脚注。周少青的代表性成果有:《少数民族权利保护的价值理念问题》,《世界民族》2011年第5期;《多元文化主义视阈下的少数民族权利问题》,《民族研究》2012年第1期;《“非均质化民族自治”——多民族国家处理民族自治问题的一种新范式》,《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3年第5期等;马俊毅的代表性成果有:《论“族格”——试探民族平等与民族自治、民族自决的哲学基础》,《民族研究》2007年第1期;《论多民族国家族际政治及其价值理念——基于族格的视阈》,《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论现代多民族国家建构中民族身份的形成》,《民族研究》2014年第4期等。
  (54)参见刘世哲:《民族理论政策热点问题的讨论与启示》,《西南民族大学学学报》2013年第10期。
  (55)参见都永浩:《当前中国民族问题理论研究的主要思潮》,《满族研究》2014年第4期。
  (56)例如,仅2014年刊发的文章就涉及民族问题与国家安全、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建构、族群平等的多元文化主义路径、现代多民族国家建构中民族身份形成、多民族国家政治整合等议题。
  (57)在本文的审阅中,马俊毅向笔者指出,她更倾向于使用“民族理论与政治研究”这一名称(在她一项还未完成的研究课题中,正在进行“民族理论与政治”研究方向的相关探讨)。
  (58)参见王浦劬主编:《中国政治学学术发展回顾与规划()》,第396页。(编辑:张鹏)[字号:
]前一则: 后一则: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
电子邮箱: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热点理论新闻
推荐理论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政治学的邀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