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基本问题问题研究?

2014国家社科基金【哲学类】项目入围名单
已有 2836 次阅读
|系统分类:
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入围名单公布了,花点时间整理一下哲学类的项目,分别是重点项目:21项;一般项目:125项;青年项目:62项。合计208项。其中有一些人是认识的。祝贺他们!下午学生答辩,不多评论了,名单附在下面!2014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入围名单一重点项目29中国儒学通志庞朴山东大学重点项目哲学30基于最新文献的马克思重要文本再研究聂锦芳北京大学重点项目哲学31西方实践哲学传统与马克思实践哲学重建研究丁立群黑龙江大学重点项目哲学32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哲学重大问题论争研究吴家华安徽大学重点项目哲学33所有权与正义——走向马克思政治哲学张文喜中国人民大学重点项目哲学34中国价值安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研究廖小平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重点项目哲学35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伦理问题研究卢风清华大学重点项目哲学36角色伦理视域下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研究田秀云河北师范大学重点项目哲学37斐洛全集的翻译与综合研究王晓朝清华大学重点项目哲学38自然唯物主义哲学与唯物主义的当代形态研究朱志方武汉大学重点项目哲学39时间哲学研究尚杰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重点项目哲学40当代科学认知的特征和结构研究郦全民华东师范大学重点项目哲学41大数据技术革命的哲学问题研究黄欣荣江西财经大学重点项目哲学42绿色技术范式与生态文明制度研究赵建军中央党校重点项目哲学43生态学整体论—还原论争论及其解决路径研究肖显静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重点项目哲学44中国传统道德本体建构研究张怀承湖南师范大学重点项目哲学45中国传统士德研究陈继红河海大学重点项目哲学46明末至民初西方逻辑传入全过程背景下的中国逻辑思想发展研究翟锦程南开大学重点项目哲学4719世纪法国哲学研究莫伟民复旦大学重点项目哲学48福柯与当代法国哲学的当代性之维研究杨大春浙江大学重点项目哲学49康德实践哲学的义理系统及其道德趋归研究詹世友上饶师范学院重点项目哲学一般项目505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制度自信关系研究吴建国南京邮电大学一般项目哲学506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本质及其当代形态研究杨楹华侨大学一般项目哲学507马克思与维特根斯坦语言观对哲学革命深化的比较研究李包庚宁波大学一般项目哲学508马克思哲学变革的问题意识与逻辑动力研究高绍君湖南师范大学一般项目哲学509马克思实践哲学的伦理向度研究牛小侠吉林师范大学一般项目哲学510马克思现代形而上学思想研究陆杰荣辽宁大学一般项目哲学511马克思的拜物教批判与人的存在方式的重构研究杨金洲中南民族大学一般项目哲学512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及其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启示田辉玉武汉工程大学一般项目哲学513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的逻辑谱系、方法论特点及当代意义研究卢国琪南京审计学院一般项目哲学514马克思资本双重性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贾丽民哈尔滨理工大学一般项目哲学51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的现代性建构研究张琳中央党校一般项目哲学516生态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研究万希平中共天津市委党校一般项目哲学517资本与自由——马克思政治哲学研究白刚吉林大学一般项目哲学518黑格尔与当代法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嬗变研究夏莹清华大学一般项目哲学519晚期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研究朱彦振南京政治学院一般项目哲学520建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伦理秩序研究郭良婧南京大学一般项目哲学521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及其大众化研究叶凌中共江苏省委党校一般项目哲学522当代中国利益结构转型的哲学研究彭劲松中央党校一般项目哲学523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财富分配与风险分配问题研究杨亮才延安大学一般项目哲学524当代中国社会的价值虚无主义研究刘宇三峡大学一般项目哲学525中国—东盟那文化交往范式研究翟鹏玉广西民族大学一般项目哲学526评价论视域中的社会自我批判研究陈新汉上海大学一般项目哲学527虚拟自由的限度、悖论及引导与规制研究周甄武合肥工业大学一般项目哲学528需要结构的生产与经济空间的扩张研究马拥军上海财经大学一般项目哲学529居住空间正义研究李春敏同济大学一般项目哲学530基于新近出土诸简、帛本的《老子》辩证综合研究陈徽同济大学一般项目哲学531现象学、身体哲学与《黄帝内经》体感哲学对比研究燕燕淮北师范大学一般项目哲学532《庄子》考证学史罗彦民嘉应学院一般项目哲学533儒道汇融大生命视域下的《周易》哲学研究李振纲河北大学一般项目哲学534“史事宗”易学研究曾华东南昌大学一般项目哲学535郭店儒简与孔孟之道谭忠诚中南大学一般项目哲学536西方汉学中的孟子学与心性哲学研究陈志伟西藏民族学院一般项目哲学537荀子疑难问题辨正与荀子思想体系研究林桂榛江苏师范大学一般项目哲学538北京大学藏汉简老子研究李若晖复旦大学一般项目哲学539早期道家精神体验和心灵世界之研究李晓英商丘师范学院一般项目哲学540汉代《论语》学研究解丽霞华南理工大学一般项目哲学541汉末荀郑虞三家易学与经学精神的重建研究王新春山东大学一般项目哲学542中土佛教解经学研究刘剑锋江西师范大学一般项目哲学543邵雍先天易学流传问题研究宋锡同华东师范大学一般项目哲学544《成唯识论述记》译解杨东四川师范大学一般项目哲学545古注十三经整理与研究王丰先北京大学一般项目哲学546李翱著作校释及其复性思想研究李晓春兰州大学一般项目哲学547天理与人生的贯通——朱子心性论的内在张力与双向开展研究王绪琴浙江工商大学一般项目哲学548南宋浙学研究蒋伟胜浙江工商大学一般项目哲学549清代经学之开山——顾炎武《日知录》整理与研究张京华湖南科技学院一般项目哲学550尊朱辟王——清初由王返朱思潮研究张天杰杭州师范大学一般项目哲学551桐城方氏学派与明清思想转型研究张永义中山大学一般项目哲学552吕留良作品整理及其理学思想研究何善蒙浙江大学一般项目哲学553王船山与中国近代实践观的转型研究冯琳中国人民大学一般项目哲学554张东荪学术思想研究毛翼鹏河北大学一般项目哲学55520世纪前期中国民生哲学思潮研究程潮广州大学一般项目哲学556儒学与日本现代化关系的复杂性研究徐水生武汉大学一般项目哲学557从和制汉语的角度考察中国传统哲学对日本近代哲学概念的影响研究孙彬清华大学一般项目哲学558中西伦理学比较视阈中的儒家责任伦理思想研究涂可国山东社会科学院一般项目哲学559文化交流视野中的琼学研究黄守红三亚学院一般项目哲学560来华耶稣会士白晋《易经》手稿研究张西平北京外国语大学一般项目哲学561亚里士多德科学观研究徐开来四川大学一般项目哲学562列菲伏尔城市现代性思想研究张笑夷黑龙江大学一般项目哲学563赫尔曼·柯恩犹太教哲学研究孙增霖山东师范大学一般项目哲学564霍布斯《比希莫特》翻译与研究王军伟昆明理工大学一般项目哲学565印度瑜伽派哲学研究王志成浙江大学一般项目哲学566布兰顿《使之清晰》的翻译与研究陈亚军南京大学一般项目哲学567当代西方德性知识论谱系、问题与合理性前沿研究毕文胜云南师范大学一般项目哲学568当代西方心灵哲学的自我理论研究刘高岑洛阳师范学院一般项目哲学569皮尔士符号哲学研究邱忠善上饶师范学院一般项目哲学570实验知识论研究曹剑波厦门大学一般项目哲学571新实用主义的谱系及其当代面向研究姬志闯河南大学一般项目哲学572俄罗斯社会转型过程中哲学走向评析金娜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一般项目哲学573现象学中的“身体”运动及其效应研究张兵陕西师范大学一般项目哲学574当代西方世界主义思潮及批判研究丛占修中国矿业大学一般项目哲学575当代政治哲学中的尊严问题研究陈家琪同济大学一般项目哲学576近代科学兴起的人文情境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杨渝玲东北大学一般项目哲学577库恩思想视域下的科学哲学发展进程研究王荣江淮阴师范学院一般项目哲学578意识的第一人称方法论研究李恒威浙江大学一般项目哲学579语义模型与表征模型研究齐磊磊华南理工大学一般项目哲学580当代物理主义世界观研究叶峰首都师范大学一般项目哲学581科学问题的生成与进化机制研究刘敏东南大学一般项目哲学582基于公共安全视角的工程风险认知与治理机制研究王耀东山东科技大学一般项目哲学583基于图像技术进步的体验构成问题研究杨庆峰上海大学一般项目哲学584现代技术风险的哲学理路与安全价值取向研究欧庭高湖南大学一般项目哲学585SHOT的技术史理论、论题与社会建制的演变研究陈玉林湖南科技大学一般项目哲学586绿色技术的融合性问题研究邹成效常州大学一般项目哲学587传统孝文化的家庭养老模式在当代社会的可持续性研究肖波湖北工程学院一般项目哲学588中国传统孝道养老伦理思想及其当代启示研究潘剑锋湖南科技学院一般项目哲学589中国近代道德革命研究郭清香中国人民大学一般项目哲学590当代中国“伦理生态”建设及协同治理研究祖国华吉林师范大学一般项目哲学591城市外来务工人员道德引导机制研究易永卿湖南城市学院一般项目哲学592从个体到民族、从产业到社会的当代中国死亡伦理研究姚站军江苏师范大学一般项目哲学593基于“碰瓷”现象的公民道德研究李万县河北经贸大学一般项目哲学594西北回族道德选择研究顾世群宁夏大学一般项目哲学595生态文明视野下蒙古族生态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实践研究乌峰内蒙古工业大学一般项目哲学596安清翘科学思想脉络与源流研究杨小明东华大学一般项目哲学597藏族传统文化中的物理思想研究王春英西北民族大学一般项目哲学598逻辑的起源研究王路清华大学一般项目哲学599穆勒《逻辑体系》及其文化向度研究宁莉娜上海大学一般项目哲学600先秦逻辑思想的特质及其历史文化因素研究张晓芒南开大学一般项目哲学601相对论的一阶逻辑基础研究陈磊北京师范大学一般项目哲学602中世纪自然逻辑语义学及其现代重建研究胡龙彪浙江大学一般项目哲学603基于跨文化互动下的中国近现代汉传因明研究曾昭式中山大学一般项目哲学604达米特与戴维森意义理论及其对当代逻辑学和哲学的影响之比较研究张燕京河北大学一般项目哲学605道德记忆研究向玉乔湖南师范大学一般项目哲学606规范伦理与德性伦理的关系与作用研究聂文军汕头大学一般项目哲学607他者伦理研究吴先伍安徽师范大学一般项目哲学608《万国公报》与近代中西伦理思想的交流与冲突研究武占江河北经贸大学一般项目哲学609胡塞尔现象学伦理学研究曾云河南大学一般项目哲学610全球正义视域下的道德距离问题研究刘曙辉天津社会科学院一般项目哲学611世界主义全球正义研究杨通进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一般项目哲学612伊利加雷女性主义身体哲学及其现实启示研究吴秀莲华中师范大学一般项目哲学613草原牧俗与道德生活研究斯仁内蒙古师范大学一般项目哲学614环境美德研究姚晓娜华东师范大学一般项目哲学615生态女性主义文化批判理论及其现实意义研究陈英湖南省社会科学院一般项目哲学616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气候伦理研究唐代兴四川师范大学一般项目哲学617慈善伦理的文化血脉与价值导向研究周中之上海师范大学一般项目哲学618独生子女时代老龄社会伦理风险的实证研究周琛东南大学一般项目哲学619工程风险的分配正义研究张铃洛阳师范学院一般项目哲学620核威慑的正义考量罗成翼南华大学一般项目哲学621审美非对象化问题研究邹元江武汉大学一般项目哲学622羌族审美文化研究赵曦四川音乐学院一般项目哲学623先秦饮食审美研究张欣河北经贸大学一般项目哲学624现代新儒家美学的现代性研究李春娟合肥学院一般项目哲学625彝族审美文化研究龙珊云南民族大学一般项目哲学626云南青铜艺术审美专题研究詹七一昆明学院一般项目哲学627鲍德里亚的艺术哲学研究万书元同济大学一般项目哲学628梅洛—庞蒂中期哲学研究宁晓萌北京大学一般项目哲学629现象学美学视域中想象理论的嬗变研究鲍俊晓盐城师范学院一般项目哲学青年项目55马克思的辩证法与黑格尔的辩证法之比较研究唐芳芳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青年项目哲学56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明观及其实践价值研究戴圣鹏华中师范大学青年项目哲学57《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空间生产理论研究林密厦门大学青年项目哲学58马克思对启蒙的批判及其意义研究黄学胜南昌大学青年项目哲学59马克思辩证法的实践本质研究黄志军首都师范大学青年项目哲学60马克思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研究郑小霞河北大学青年项目哲学61马克思主义分配正义视域下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研究杨娟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青年项目哲学62超越私人——马克思公人思想及其规范意义研究谭清华中国人民大学青年项目哲学63马克思城市和城市化思想研究马超云南省社会科学院青年项目哲学64国外马克思主义批判心理学思潮研究王波南京大学青年项目哲学65马克思与西方浪漫主义关系研究刘聪沈阳师范大学青年项目哲学66中国梦与美国梦的比较研究高青龙长沙理工大学青年项目哲学67现代化转型期的价值冲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研究张溢木北京建筑大学青年项目哲学68葛兰西的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对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启示吴昕炜武汉大学青年项目哲学69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价值基础研究王珏华中科技大学青年项目哲学70义观念研究陈乔见华东师范大学青年项目哲学71先秦子学视域下的庄子哲学研究王玉彬山西大学青年项目哲学72庄子认识论思想与默会认识研究王亚波青海社会科学院青年项目哲学73《周易正义》研究潘忠伟四川师范大学青年项目哲学74先秦道家物德论研究叶树勋清华大学青年项目哲学75汉代《洪范》五行学研究程苏东北京大学青年项目哲学76两汉经学的演变逻辑研究任蜜林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青年项目哲学77南北朝礼学史研究张帅齐鲁师范学院青年项目哲学78中国哲学现代转型中的知识论问题研究张永超郑州大学青年项目哲学79从朱子到朱子后学——元明清四书学研究闫春山西师范大学青年项目哲学80宋代“三礼”诠释研究潘斌西南财经大学青年项目哲学81乾嘉汉学的哲学思想研究吴晓番河海大学青年项目哲学82柏拉图《高尔基亚》的翻译与研究李致远中国人民大学青年项目哲学83柏拉图《美诺》疏证郭振华西北大学青年项目哲学84赫尔德文化哲学思想研究陈艳波贵州大学青年项目哲学85科隆建构主义学派视域中的古典实用主义研究孙宁复旦大学青年项目哲学86麦克道尔哲学与新实用主义的叙事转换研究王增福山东师范大学青年项目哲学87无处不在的语境敏感性与意义研究李麒麟北京大学青年项目哲学88心理因果性理论的最新发展研究张卫国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青年项目哲学89早期分析哲学中的形而上学思想比较研究李高荣武汉大学青年项目哲学90日本近世初期神儒习合思想研究孙传玲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青年项目哲学91政治哲学视域下的伯恩施坦民主社会主义理论及其影响研究金晓燕河南工业大学青年项目哲学92现象学与解释学中的想象力问题研究黄旺温州医科大学青年项目哲学93现象学还原之演进历程研究杜战涛许昌学院青年项目哲学94西方现代公共理性前沿问题研究陈常燊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年项目哲学95当代符合论辩护语境下的使真者理论研究李主斌上海交通大学青年项目哲学96当代生物学“扩展综合”运动的哲学研究杨仕健厦门大学青年项目哲学97实验哲学的批判性研究刘玲华南师范大学青年项目哲学98延展认知的哲学基础研究黄侃贵州大学青年项目哲学99科学实践哲学视野下中国地方性知识问题研究张姝艳天津大学青年项目哲学100质量概念研究杨敏姣贵州师范学院青年项目哲学101实践语境中的技术认识研究程海东东北大学青年项目哲学102“微时代”技术引发的青少年虚拟自我认同危机及良性虚拟自我意识养成研究徐琳琳沈阳师范大学青年项目哲学103优化与退化——土家族伦理文化现代变迁研究周忠华吉首大学青年项目哲学104组合范畴语法CCG的逻辑语义研究满海霞北京科技大学青年项目哲学105逻辑系统的简洁性研究沈榆平中山大学青年项目哲学106现代技术风险伦理学前沿问题追踪研究牛俊美中国矿业大学青年项目哲学107卢梭平等观在清末民初思想界的引入和诠释研究()文雅中央财经大学青年项目哲学108亚里士多德德性类型及其统一性研究陈庆超华侨大学青年项目哲学109罗尔斯与桑德尔之争及其中国当代语境研究朱慧玲首都师范大学青年项目哲学110以赛亚·伯林道德哲学研究杨晓郑州轻工业学院青年项目哲学111当代中国食品安全的道德治理研究王伟南昌工程学院青年项目哲学112军事精神医学伦理研究常运立第二军医大学青年项目哲学113北宋五子理学美学思想研究张理峰山东农业大学青年项目哲学114哈尼族美学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王馨红河学院青年项目哲学115审美共通感的公共哲学意义研究李河成西北师范大学青年项目哲学116审美趣味变迁与文化权力演变关联性研究黄仲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青年项目哲学&于南方临屏涂鸦说明:文中图片来自网络,没有任何商业目的,仅供欣赏,特此致谢!
本文引用地址:&此文来自科学网李侠博客,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1
评论 ( 个评论)
作者的精选博文
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热门博文导读
Powered by
Copyright &研究哲学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实质的好处吗? | 问答 | 问答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研究哲学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实质的好处吗?
嗯,保持头脑的灵敏可能算是一方面,除此之外,哲学还能够对实际生活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我所接触到的一些哲学观点也好,著作也好,总觉得离生活很远,也看不太懂,研究这些东西真的有用吗?求讨论~
+ 加入我的果篮
科学技术哲学硕士
好吧,这是我第二次看到你的这个帖子在首页了。看了很多评论,实在憋不住写这一篇,凑合着看吧。----------------------------个人情况介绍线--------------------------------------------- 男,已婚,哲学专业硕士,方向科学技术哲学(LS有位小哥 说到哲学没有推动科学发展,那还真是······那啥,笛卡尔和弗朗西斯培根都是妥妥的哲学家哦亲~) 现在算是自由职业+创业者吧。自由撰稿人+新东方教师+上海某公司联合创始人,VP。我年级不算大,实际上我认为我的优势就是学过这么多文科知识,像哲学之类;劣势是没啥专业技能,比不上果壳各种理科工科众将。-----------------------------讲了这么多,难道跑题了?------------------------------- 没有,咱们没跑题。你想知道研究哲学有什么用处的话,连哲学是什么都不知道,咋下手? 那咱们就从哲学是什么开始。 这个问题就不一一圈LS轻松回答的了。我记得我听导师的第一个必不能做的事情就是正面回答哲学是什么这个问题。如果想要不出错,只能回答哲学就是“爱智慧”。好吧,可以拍桌大吼“去死吧!这是个毛的答案啊!”那OK,我们换个思路。先弄明白为啥不能谈哲学是什么呢? 因为,哲学这货一直在变。 还有一直变化的专业学科?有的有的,哲学就是这样的奇葩学科。主要是,哲学代表的是人类尚未形成“确定性”的那些思维、想法的统称。有一些东西,一旦被大家接受了,广泛认可了,孩子长大了就不认爹娘了(这个,乱入~),这样的想法就成为了你现在看到的大学的各个学科分划。比如,哲学的鼻祖是泰勒斯,他提出的理论是世界由水组成(你可以感受到古希腊就为西医埋下了思想基础的种子吗?),同时,他的天文学很好,这为他带来了很好的金融收益(看看案例,那完全是世界第一波金融租赁啊)。比如,德谟克利特认为,世界是由原子组成(就算他猜的也为我们现代物理学提供了思想基础)。比如,莱布尼茨希望有一天人类可以利用一些简要而互通的语言进行交流,并在一定的推理后一定能达成一个共识,之后通过大量人物的努力,出现了计算机(你仔细想一想计算机是不是人类可以坐在一起,用简要而互通的语言输入一些命令并出现必然结果?)。比如,伊曼努尔·第一代宅男·康德在符合规格天文望远镜出现前提出星云假说(是不是觉得那些天天守着天文台的弱爆了不如去做哲学研究)。 我举得都是哲学家的例子,是想要告诉你。哲学,是为人类科学埋种子的学科。如果你把人类历史看作一个农业过程。哲学埋下种子后,慢慢在人们心中发芽,形成学科(可能需要一两个伟大人物),再加上各位硕士及以上(这些都相当于农民,研究者,为那些学科施肥浇水的人),慢慢的,一个学科成型了。假定结论1:哲学的现实意义?一定有,但是,你有生之年算是看不见的。-----------------------------------看不见就是没有现实意义?先别急着否定-------------------- 看不见的确就是没有现实意义。我就说明确了吧。 哲学它就是个“爱智慧”而已。别想多了。那么爱智慧对于你有没有现实意义? 有,多了去了。学哲学学得好的人思维能力强,能接受多种不同思维角度(世界观角度)审视一件事情。能够用多种思路厘清一件事情的结果。直接表现就是各种未卜先知(规律摆在那而已,不过这话是我说大了,也誓死不收回呀)。 结果撸主你看完要不满了:我看的那些哲学专著都特别玄乎,跟现实生活没啥关系;上面给哔哔那么多不都是屁话么!? 为了缓解你的情绪,给你讲几件事情: 1.现代哲学自康德起,成为了“不是业余思考就能够得到”的东西。为什么呢?是因为康德几近完美的解答了人类思维的界限问题。等等,啥界限?我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物理学上有个概念是奇异点,你可以。我简要说就是,这个点(或者面,或者边界)外的东西你是研究不了的,因为它不在这个世界上。康德就是在给我们的思维划类似奇异点的东西。他仔细研究了人类理性(你能够逻辑思考的部分)能够想明白的那些东西,并为这些思考订立了方法。你看现代西哲的(LS似乎有位老兄把福柯说成癫狂症研究专家了?nono,福柯研究的是我们的主流文化是如何把那些非主流文化“变成”一种癫狂的东西,排除的文明之外的。这是他的博士论文《癫狂与文明》中的故事了。不过撸主别自虐,没学好现象学是很难真的明白他们的思想的。)主要思想又更加深入了。这就要提到胡塞尔的现象学了。胡塞尔有心理学背景,现象学很好的解释了我们人类的思维在何处被构建等等问题。说多了,具体的还得自己了解。但是,不得不说,现代哲学已经成为了专业的研究,现象学已经一家独大了。 2.康德前的哲学更多是一种能够自圆其说的理论体系或者系统。这是一种很好的玩物。每个人的思想都不同,但是总的来说,人是很难突破一种思想的禁锢的,这不是主观努力能够达到,这和生长环境也有巨大的联系。了解这些思想越多,你越用一种哲学家的冷静眼光看待周围世界,你越会觉得每个人都是某种思想的学徒。根据你对那种思想的了解,你可以很好的预测对方很多的行动。心摆在那,变不了;学哲学多了,多少可以变一点。无论你把它当伪装,还是工具,那就是道德问题了。 3.学哲学让我感到最大的优越感来自:2B的机会少了。至少人深沉很多,明白了不少道理。也开始明白人的每一次行动,道德,法律,人心等等东西的重要性。这是我的自我感觉吧,哲学学多了,就不是在研究某一个人了,而是每天的世界和每天的我自己、每天的身边人。更加愿意投入生活,也更能从书本里找到乐趣吧。亚里士多德说,人的幸福的顶点在于哲思,那种深深的思考。哲学给我,或者说能给你的最大的乐趣就在这里了,幸福感。-----------------------------------科学和技术的分界线---------------------------------------------------- 突然发现身后有杀气?然后冲过来几个工科要质问我说:难道说化学工程这些破东西,试管怎么弄,啥试剂有毒都可以靠思考弄出来吗?有本事你去弄一个? 我做不到。 不过我学的恰好是科学技术哲学,可以解答这个问题。 科学、技术,在哲学上看差异很大(在哪差异都很大的)。科学是确定的和必然的。这里所说的科学请大家自觉和自然科学分成两个词看。自然科学是一种科学,同样还有数学。剩下的,基本上哲学家都认为不是科学。科学的必然性来自于哪里呢?现象学认为来自于“本质直观”所得到的确定性,也就是你什么都没经历过,什么证明都不用给出就能确定的东西。说白了,就是“1+1=2”这样的东西。 另一个概念是技术,技术是从经验中总结和归纳出来的东西。用我的话讲起来不清楚,那就用霍金的话吧。技术是一种思维方式或者操作方式,它们成体系的解释过去的情况、指导现在的情况、预测未来的情况。如果一种这样的思维无法完美解释过去的情况、指导现在的情况,那么它就有缺陷;如果它能够预测未来的情况,那么它就有必要存在;如果它无法预测未来的情况,那么它就会被推翻。我们现在所谓的“自然科学”很大程度上依赖技术性思维的。 科学不可推翻,技术可以被推翻。这就是最大区别。更深入的解释懒得打了。 题外话:康德提出了一项任务,就是将哲学改造为一门科学。几百年过去了,我也曾在这个战场上努力过,此致敬礼。-----------------------------------对中国教育有意见的同道喷子继续看-------------------------------- 你对哲学感兴趣,我觉得很欣慰,这样的人不多。 为什么? 因为中国人,不是我喷,纯粹的肢体上勤快思想上懒。自己觉得认定的“事实”很少反思。这是我对中国教育最不爽的地方。到底是什么消磨了咱们那么多的创造性和思想力?我不懂,但是很心痛。凡事提到哲学的现实意义的,其实都没必要解答。知道为什么吗?他已经是在用唯物主义的思维来思考事物了。唯物主义追求的并不是指向真善美的(科学、伦理、价值),而是利。也许中国古典思想也限制了中国人吧。现在的中国主流价值观就是马克思主义,妥妥的没跑,但是却又有一大堆人说要反对它。要我说,要么信仰好好信仰,要么反对负责反对(连自己相信什么,反对的是什么都说不清!)。中国人没有那个追求,看起来很让人绝望。 说的抽象了,举现实例子吧。朱令的事情很火,就它了。 如果一个对真善美有追求的人,对于朱令案的确会难过。但是,出于对真的追求,不会出现对网上声讨的孙维下有罪的推定,因为无法推定(看看美国电影吧,很多时候明明一切都说的通了,主角还是锲而不舍的去查,他查什么?真相啊!那就是他们文化中对于真的追求的一种体现。)就伦理来说,广泛的安慰朱令家人,甚至一两个人支援陪伴也是有可能的。伦理价值中,道德的自我实现比利要高。而道德,是靠行动支撑的。网上喷来喷去永远都到不了伦理境界。最后,价值上来说,是否对事件的价值判定已经深入人心?或者中国人(wǎng yǒu)追求的可能是一种自我宣泄而非真的价值判断?细细想下去,追问下去,等你能回答这些问题。那些微博上被广泛羡慕的“美国式独立思维”、“欧洲式自我”就成为了你。 这也许是哲学最能让我钦佩的一点,它至少还有希望。----------------------------------------写完手工--------------------------------------------------------------------- 最后的最后,为我写东西中不小心喷到的那一些人道歉。有很多人我能理解,但是可能遣词造句并不精熟,所以不小心冒犯。望海涵。 其余的,我就是喷你的。 最后,愿这些字能帮你认识更多的哲学知识。我讲哲学的课程,每当我很艰难的为学生树立起一点点唯心主义的观点的时候,他们往往都觉得三观崩坏,原来世界是这个样子。虽然无意去碰每一个人的三观,但是我也希望你能用这宝贵的一生去体验更多的可能。一种可能的思路,一种可能的想法。如果连一点点浅显的研究都没有开始做,就开始问回报,或者质疑;那么这应该是最愚蠢的事情之一。 “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敬上
信息与计算科学学士,算法控,AI爱好者
“给他三个钱币,因为他想在学习中获取实利。”——欧几里德
这家伙很懒
哲学影响着人的世界观,对生产生活起指导作用。这就如同一个人用手脚做事,你不会问大脑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吧。
地质学硕士生
哲学确实没什么实在的用途,它能做的,就是能够改变你对世界的看法,变得更深刻看哲学史,不论是西方哲学史还中国哲学史,各种哲学观点在不断的轮换。希腊泰勒斯的水成论,中国老子的道之哲学,早期的古朴哲学也能给人让人思考。读完哲学史,就发现,唯心主义也非常可爱,不可知论显得那么的深邃,会怀疑:世界真是唯物的吗?世界是多样的,读完,就会理解。读哲学,学会思辨,因为会看到一个一个的刁钻古怪的问题被提出,然后又有更刁钻古怪的反驳,二者都显得有道理。
会计师+税务师
思考也能让人快乐啊^_^我觉得嘛,一个人在迷茫,困惑的时候解脱的道路主要有两条1是宗教,2.是哲学哲学思考可以解除一部分心中的疑惑,比如什么样才叫存在,自由如何可能,知识如何可能之类的。如果你要更实际的用处,我的失恋时光是用哲学和会计书撑过来的。这个算不算实际作用?^_^
我也说点自己的想法好了。人类作为智慧生物,确实会有思考哲学问题的需求,可以说哲学的存在是必然的,它也会改变人们的想法,以至于进一步间接地改变世界。(其实比起改变世界,更重要的作用可能还在于满足人类自己的好奇心和思考欲望)不过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个体,指导你认识世界的,倒也不一定非得是书本著作中的那种哲学。其实,每个人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都会产生一些朴素的认识和信仰,它们可能并不成体系,甚至很难用语言清楚地表达,但它们依然是认识世界、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是属于你自己的"哲学"。而lz所困惑的,其实是"别人的哲学",仅从个人生活的角度来看,我觉得不去理会它们倒也无所谓。我在过去也尝试读过一些对我来说很难理解哲学著作,而后来当我不再纠结于它们时,我觉得自己的生活翻开了新的篇章:)其实就和现代艺术一样,作为一个一般人,看不懂,或者觉得它和自己毫无关系,这其实也没什么,只要认可它的存在也有自己的道理就好了。其实就算是科学领域,我也有太多事情搞不明白,而我也不认为自己需要为这种"搞不明白"而过多烦恼,哲学也是一样。
教育无边界字幕组概率课组长
这个问题要与“学习哲学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实质的好处吗?”区分开来。就像学习打乒乓球和研究打乒乓球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活动。研究科学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实质的好处吗?这样的好处似乎是间接通过技术进步实现的。研究哲学呢?哲学似乎不能直接促进技术的进步。其也不能促进科学的进步,这样间接促进技术进步的可能也没有了。我们很难想象一种没有实质好处的活动能在短视而又精明的人类中从持续存在。(这里排除了古代意义上的哲学,那时候没有哲学/科学的区分,只有哲学/非学术活动的区分)哲学研究究竟能带来什么能为自身存在辩护的益处呢?一种很讨巧的回答是:“哲学研究不能带来实质的好处,但哲学研究能回答‘什么是实质的好处’。我不认为仅仅停留在语义层次的分析能使提问者满意。对这种问题的回答,还是交给已经得到辩护的科学吧。从“我们”这个角度看,如果哲学研究能给个体带来实质好处(例如,某个在大学就职的人,通过哲学研究来获取薪水。)能算为群体带来了间接的好处吗?我们都不这样想。就像偷窃也能为为偷窃者带来好处,但我们都鄙视这样的行为。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呢?我们说科学研究自然和人文社会,那哲学也许只能研究科学了。不过现实并非如此,科学哲学仅仅是哲学的一个分支,而不是全部。并且,科学哲学研究也没有促进科学的进步。我们可以设想,全世界研究哲学的人,在一瞬间全消失了。那会有什么后果呢?也许是他/她们亲人的恐慌和痛苦吧。如果全世界研究医学的人在一瞬间全消失了,恐慌的就不仅仅是他/她们的亲人了。那哲学研究岂不是浪费纳税人的钱?如果是的话,其实浪费不了多少,比起学术研究中普遍的浪费而言,哲学研究的花销可谓微不足道。最后,我们也许可以得出一个不大能被接受的结论:哲学研究没能带来什么实质的好处,如果有,也许是哲学研究的进展,为我们取消一个浪费纳税人金钱的研究活动,提供了充足理由。…………………… 感谢 @ 我………………你的答案有点长,像我这样不太细心的人,也许会看漏一部分。所以只要看到啥,就写些相关的回复。科学哲学恰恰是我最为感兴趣的方向,希望有机会能向你请教。你提到那些即被称之为哲学家,又被认为是科学家的人存在,并不能说明哲学能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只能说明某些人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哲学的发展。另外,你还提到了哲学的一个功能是为其他学科埋下种子。我更愿意称之为,随着技术水平的进步,人类对世界的研究愈发专业化,造成了学术分科。在今天,学术分科已经完成,新的研究领域(学科)更多是以一种交叉学科出现,填补原先的空白,或者没考虑到的研究视角。我不认为将来会有新学科从哲学中独立出来。我的答案的开头已经区分了“研究哲学”和“学习哲学”。所以我不否认”学习哲学“的益处。(其实我也没有否认研究哲学的益处。)philosophy的字面意义确实是爱智慧。但这是几千年前的philosophy,与之相对的是爱体育,爱宗教,爱画画…………当今,philosophy是一个学科,和psychology,physics……一样。我们不能说哲学的字面意义是爱智慧,那么不研究哲学就不爱智慧。你提到的哲学,是一种思考,对一些紧要问题的思考。这个定义非常广泛,但这并不是我的答案中提到的比较狭义的“学园哲学“。按那种广泛的定义,每一个人都算进行过哲学思考,每一个做理论科学的人都进行过高水平的哲学水平,特别是做理论物理的。而我对哲学的定义,则是把她作为一个学科看待。有其研究对象的学科。哲学按讨论问题的特征,也许可以划分为形而上学、知识论、伦理学。而研究这三类问题,真的是受过哲学训练的哲学家的任务吗? 也许这些任务交给物理学家,心理学家,生物学家……来做更好。所以我在结尾给出一个可以商榷的结论:哲学的任务就是取消自身。这个结论并不是对哲学的鄙视,恰恰相反。不然我也不会对哲学有浓厚了的兴趣了,一门以取消自身为目的的学科,怎么可能不有趣呢? 康德的任务,似乎也是推进了这个进程,维特根斯坦也是。总结一下,我认为你的答案,并不是“研究哲学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实质的好处吗?”这个问题的答案。
其实, 哲学是一种对人类经验的总结, 只是人类发展到一定程度的需要. 就像索罗斯, 人家玩金融玩到一定程度, 觉得那些技术细节都已经不重要了, 因为人家已经融会贯通信手拈来了, 这时候呢, 他就开始想总结自己的经验了, 总结自己决策行事的方法论和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于是, 索罗斯的书就越来越"哲学"了.所以不要问哲学有什么用, 这个问题有点本末倒置. 先实践, 才有理论, 才能指导实践. 当然, 我不知道你说的"哲学"书是什么类别的, 是古典哲学还是现代哲学. 总的来说, 一开始的哲学是人类对自己的思考, 当然, 因为科学不发达, 认识相当不全面, 那些哲学观点也缺乏扎实的根基, 现在看来类似自己和自己过不去的文字游戏. 从古代到近代的黑格尔叔本华尼采, 其实都是这些路子的.然后到了现代哲学, 随着科学的发展, 人的认识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也没人开始追究那些大而空泛的终极问题了, 比如"人从哪里来", 这也就是维根斯坦说的"哲学已死". 传统哲学开始分化, 关于实践经验的部分成为了科学哲学, 也就是总结科学理论体现出来的方法论和世界观. 一部分是沿着维根斯坦进行的英美哲学, 主要是搞逻辑哲学研究, 还有一部分是法德搞的, 就是福柯还有巴特这些人弄的现象学之类的, 他们研究的主要是社会现象与人的作用. 比如福柯的疯癫病史, 从一个侧面说了我们作为人在社会中的存在, 在社会中的压抑与反自然等等
伦理学研究生
借用一句我自己很喜欢的话:1、高端一点的版本:为什么对哲学感兴趣?——1、“我对人们对于问题的回答从来不会感到满足”;2、“我从来不能完全确信我的兴趣在哪里,而哲学能让你对任何事物产生兴趣。(哈里·G.法兰克福)2、二逼一点的版本:学哲学有什么用?什么用也没有,但是能帮你分辨跟你说话的那个人是不是在胡说八道。(张立宪《柴静》)--------------------------------------------------------------------------------------------------------------------------------------------------事实上,学哲学能给你的东西不会很多,同时,也不会像写在书上的那么“文艺”与“牛逼”: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哲学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如喝水吃饭;对于一部人来说,哲学是文学的延伸,从文学中抽丝,就像早先看妹纸看脸,后来看气质一般;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哲学只是好玩儿,把看到的、听到的用哲学改造一下,然后就变成了段子,爽!;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哲学是追寻意义的工具......举个真实的例子: 去年我同学(非哲学专业)去上哲学双学位的时候,第一节课老师发问:“你们为什么来上哲学双学位?” 有一个学土木的孩纸说:“我学那么学累了,我想歇歇,想知道我为什么要活着。”还有更直接的:“我就想了解一下,没什么别的原因。” 班上有从测绘学院转过来的X,我问过他一次:“你怎么想转到哲院来呀?你们专业多好呀,亚洲第一了都!”他回答:“你不觉得每天弄那个很没意思么?”(我只是转述,不包含任何学科的价值判断。)--------------------------------------------------------------------------------------------------------------------------------------------------对我自己来说,学哲学让我对事物保持兴趣,而不是像磕了药那种“看穿”一切的虚妄。
那你说金融对世界有没有好处?这个问题什么时候都有,哲学的困境肯定对一些人有好处,不然战国时期就不会周游列国游说了说实话,玩得通的,观念是最赚钱的想得好的,能建立最适合生活的国家哲学最直接的作用在政治和伦理哲学原先在希腊是逻辑学,你看以前哲学家不是光做哲学的,博览群书,数学、天文学什么都不烂现在哲学也不是一无是处,不然二战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反思了要不然你举例子看看,你读的什么哲学书?不会联系实际,是你不会读书还是书不好?
分析化学硕士
哲学对世界的影响可以说是极其巨大的。关键在于哲学改变人的想法,继而改变人的生活方式,以至于彻底改变人类社会。并且哲学对于宗教也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没有人敢否认基督教对于世界有极其重大的影响吧。而基督教在发展的过程中,则受到了许多哲学流派的影响,尤其是斯多噶学派。而现代社会所谓的“普世价值”,也是在功利主义哲学的发展下逐渐形成的。关于这个问题,建议楼主看一下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你大概就能明白哲学是多么重要的东西了。
横线下为纯引用。能理解多少,就看楼主自己了。我完全不保证来源真实、准确、可靠性。剧透一下,一个中国词汇,叫做“知足常乐”。。。。。。。。。。——————————————【中华论坛】美教授花20年称发现幸福密码,P民看后直呼忽悠1988年4月,霍华德金森24岁,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哲学系博士。他毕业论文的课题是《人的幸福感取决于什么》。为了完成这一课题,他向市民随机派发出了一万份问卷。问卷中,有详细的个人资料登记,还有五个选项:A非常幸福。B幸福。C一般。D痛苦。E非常痛苦。历时两个多月,他最终收回了五千二百余张有效问卷。经过统计,仅仅只有121人认为自己幸福。接下来,霍华德金森对这121人做了详细地调查分析。他发现,这121人当中有50人,是这座城市的成功人士,他们的幸福感主要来源于事业的成功。而另外的71人,有的是普通的家庭主妇,有的是卖菜的农民,有的是公司里的小职员,还有的甚至是领取救济金的流浪汉。这些职业平凡生涯黯淡的人,为什么也会拥有如此高的幸福感呢?通过与这些人的多次接触交流,霍华德金森发现,这些人虽然职业多样性格迥然,但是有一点他们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都对物质没有太多的要求。他们平淡自守,安贫乐道,很能享受柴米油盐的寻常生活。这样的调查结果让霍华德金森很受启发。于是,他得出了这样的论文总结: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最幸福。一种是淡泊宁静的平凡人,一种是功成名就的杰出者。如果你是平凡人,你可以通过修炼内心、减少欲望来获得幸福。如果你是杰出者,你可以通过进取拼搏,获得事业的成功,进而,获得更高层次的幸福。他的导师看了他的论文后,十分欣赏,批了一个大大的“优”!毕业后,爱德华金森留校任教。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如今,爱德华金森也由当年的意气青年成长为美国一位知名终身教授。2009年6月,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又翻出了当年的那篇毕业论文。他很好奇,当年那121名认为自己“非常幸福”的人现在怎么样呢?他们的幸福感还像当年那么强烈吗?他把那121人的联系方式又找了出来,花费了三个月的时间,对他们又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反馈回来了。当年那71名平凡者,除了两人去世以外,共收回69份调查表。这些年来,这69人的生活虽然发生了许多变化(他们有的已经跻身于成功人士的行列;有的一直过着平凡的日子;也有的人由于疾病和意外,生活十分拮据),但是他们的选项都没变,仍然觉得自己“非常幸福”。而那50名成功者的选项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仅有9人事业一帆风顺,仍然坚持的当年的选择——非常幸福。23人选择了“一般”。有16人因为事业受挫,或破产或降职,选择了“痛苦”。另有2人选择了“非常痛苦”。看着这样的调查结果,霍华德金森陷入了深思,一连数日,霍华德金森都沉浸在自己的思绪当中。两周后,霍华德金森以《幸福的密码》为题在《华盛顿邮报》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在论文中,霍华德金森详细叙述了这两次问卷调查的过程与结果。论文结尾,他总结说:所有靠物质支撑的幸福感,都不能持久,都会随着物质的离去而离去。只有心灵的淡定宁静,继而产生的身心愉悦,才是幸福的真正源泉。无数读者读了这篇论文之后,都纷纷惊呼:“霍华德金森破译了幸福的密码!”这篇文章,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华盛顿邮报》一天之内六次加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霍华德金森一脸愧疚:20多年前,我太过年轻,误解了“幸福”的真正内涵。而且,我还把这种不正确的幸福观传达给了我的许多学生。在此,我真诚地向我的这些学生致歉,向“幸福”致歉!
“认识你自己”也是我最喜欢的一句话,德尔斐神谕呀!学哲学对我最大的好处就是让我知敬畏,至少我不敢瞧低或看不上其他专业。
会计学硕士生,摄影爱好者
PhD=Doctor of Philosophy没有哪个学科可以脱离哲学
人之所以为人,而不是禽兽,是因为人会思考哲学。
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终极的形而上者为形式,以认识、改造世界的方法论为研究内容的科学。 因此,哲学是一种追求世界本源,研究改造世界的 科学!
如果想通了了人生的目的是什么,做起事来更具有强大的内心
说现实的,我认为学习哲学可以改变一个人看待事物的方式,很多时候我们解决不了问题,是因为我们根本就不知道是哪出了问题。而改变一下视界,事情就有可能会变得不一样。PS:就像我看到的这些回答,有些根本没搞清问题,提问者其实是在问哲学有没什么实际用途吧?
哲学入门书籍我推荐《苏菲的世界》,挺有趣。上面说没有实际好处的我全部不敢苟同。我觉得哲学的用处就是把一个眼睛长在肚皮上的人通过哲学把眼睛挪到脸上。没错,眼睛长在肚皮上一样可以很顺畅的走路,但是眼界不同,看到的景色也不同。我觉得不管读不读哲学,短暂的人生都是很难说是有意义。读点哲学可以让你更好地接受这个事实,不读哲学者可能连这个事实都觉察不了,不是太可怜了吗。
对于一般人来说 就作用而言 哲学就像长江源头融化的雪水 或者几百 上千光年外的一个星体 它起的的作用是在思想上让整个人类社会有一种不断更新的能力
我想哲学可以帮助人们开阔思维和视野,让人做到真正的宽容和独立。从蒙昧里解放出来一直是人类在努力的事业,哲学就有着指引作用。人类一直也在探索中,而现在不过是探索路程里的一个阶段,但很多人的智慧已经给了我们相当大的帮助。我的感受是哲学的解放作用,它可以助人实现人们过上毫无恐惧的生活的理想。这个感受稍微主观了一点,以我个人来说,(我猜我大脑杏仁核一定很肥大,囧)我对很多事情都能感受到恐惧,因此自觉生活很糟糕。但是接触一点哲学思想之后,我才发现,生活不是绝对的。比如,我现在很喜欢的一个讨论题:人们有权利追求理性,但人们也有释放感性的自由。这个思想在很多哲学家(政治哲学家)、社会学家思想里都有所体现比如哈耶克、鲍曼。做一个形象的类比,理性和自由的矛盾有时候会在人工智能科幻作品中有所体现,也在很多反乌托邦科幻作品中体现。(这也是我意识到自己其实是在接触哲学思想的途径^^)我意识到我们不能去强求一个黑白分明的审判结果、一个武断的结论,那时候我发现:我的生活可以不用在恐惧的阴影中度过了。这种感觉真的很棒。
没有使生活更好,思考使我痛苦。
我有一个哲学专业的老师就说过:“我们不需要大家都来研究哲学,一方面哲学不是每个人都搞得来的,要看个人的能力和天赋;另一方面也要有人去做生产工作,不然人类早玩完了;但是总有一些人要去研究哲学的。”他也说过:“哲学本身就具有现实的维度,说它与现实脱节是不对的。”总有些人喜欢看轻哲学,我只能说他们都不懂那个什么动物学的家伙,看不懂哲学就算了,价值什么的你还不够格去发表论断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能动性反映~
人类会将此引以为豪哦
医学、生物学
引领思想指导生活~
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
把你生活里潜意识的思维过程提炼出来,告诉后人可以怎么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这就是哲学。片面地说,数学是科学之始,哲学是科学之终任何一位科学家,在理论研究到一定高度的时候,必将涉及哲学的领域。所以说,一个不会思考的人(不具备正常的逻辑、世界观、科学观等)可以简称为傻子,即使他脑子里装了很多理论和公式。举个例子,理论公式是硬盘,哲学(包括逻辑)是CPU
关于哲学有没有用的问题,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的故事似乎能作出回答。泰勒斯是一个商人,可是他不好好经商,不好好赚钱,他老去探索些没用事情,所以他很穷,赚不到钱,他有一点钱就去旅行就花掉了,所以有人说哲学家是那些没用的人,赚不到钱的人,很穷的人。泰勒斯有一年运用他掌握的知识赚了一笔钱,当然这个说法可能有杜撰的意思,他知道那一年雅典人的橄榄会丰收,然后租下了全村所有的榨橄榄的机器,于是乘机抬高垄断了价格就赚了一把钱,以此来证明哲学家,有智慧的人,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他有更乐于追求的东西要去追求,赚钱,如果他想赚的话,他是可以比别人赚得多的,不过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有没有用,要看你自己的实践应用发挥,技巧是跟着人走的,类似于工具和画笔,画的好不好看画师的技术水平
只好比学习历史,历史真的有用吗?这很难说,这门学科远不比科学来的实际,但科学推倒了还能从头再来,而历史推到了,就再也没有了,人类的历史也至多拜年,总之历史和哲学都是维持人类群聚生活的重要要素.
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所在
你研究哲学的时候,面对不断上涨的物价,纸币越来越不值钱你怎么看?
哲学为研究方向提供指引,比如“原子”论的提出对科学家探索物质构成提供了动机,这难道不算有用吗?
平面设计师
不如研究一下比利海灵顿的哲♂学有什么意义吧
E.E + C.S == E.S
人类的文明史也就是哲学史. 本质上也就是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斗争史.
什么是生活?什么是好处?为什么人想获得好处?人活着是否就是为了获得好处?以上皆可成为哲学问题。。
生理学博士
一向不喜欢用“我觉得”回答这种问题,因为觉得每个人的体验是独特的。我倒是可以推荐楼主看看哈佛公开课“justice”,可以了解到哲学如何影响社会,影响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呵呵,好好玩。。。。我的文笔太差,就用四个字两个词语说一下吧,问题和自由。等楼主到了一定阶段就肯定不会问这类的问题了,为什么不会问了呢?我引用一下《系辞》里“形而上者为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实乃文笔太差,小学没学好,就在这谈论大学,惭愧惭愧啊)。还有提醒一下楼主,有些问题还是先想想再问,为什么呢,我的经验是有助于思考(毕竟人之禀气不同)。谢谢!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需要了解的是,你认为的实质的好处是什么。每个人对实质的好处的定义是不一样的。
我觉得既然提出这个问题,你在提问时心中所指的实质的好处应该偏向于金钱,或者与金钱相关的诸如名声之类的东西。首先说金钱是好的,正面的名声也是好的。
如果用金钱收入和名利增加来权衡的话,学哲学的确比学经济要慢很多。当然,经济是一个大类,根据专业又表现出很多不同的速度,而且即便是同学校同专业,进社会后的资产积累速度也是因人而异的。
你不关心哲学问题,这很好,但有的人关心。哲学不讲求实际好处。
生活可以没有哲学,但你很可能失去了一部分思考世界,理解他人的快乐。
动物学学生
我觉得哲学只是对现有认知的一种提炼总结,但很多时候很多人把它推崇的太高了。而哲学里的一些说法既不可证实也不可证伪,也就是那么一说,除了拓宽点思维没什么别的价值。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做一个明智 聪慧 精密 深刻 有修养 善辩的人会让我们获得财富、权力、以及与他人的关系,使得我们更加容易实现我们的欲望,获得幸福感。但真正的哲学家追寻哲学只是因为哲学本身给予他们以满足,哲学没有指定的研究对象,哲学研究我们大脑中一切的疑问。哲学家们沉浸于自身包罗万象的知识中,这股知识是那么坚定,壮阔而富有美感,这股渊博而平稳的知识带给哲学家们自由感,归属感。于是乎,哲学家们都爱上了这股知识。源自于希腊语φιλοσοφα(philosophia),意即“热爱智慧”。
个人见解:个人认为思考哲学问题按照心理学上的马斯洛需求理论属于自我实现需求,按照马斯洛的理论,这一层次需求出现的前提是前面层次需求被满足,此时考虑哲学问题的人应该是没有或者自认为没有什么“实际价值”的需求了,或者至少是你希望暂时抛开实际的物质需求来寻求心灵的宁静。如果要现实一点,那就是如果你遇到姬无命这类精神错乱的亡命之徒,你可以问他“我是谁”然后等他自杀。
固体地球物理
哲学是所有学科之母,也是所有学科之巅。
你问实际好处答曰忽悠民众闹革命
后回答问题,你也可以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C)2013果壳网&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哲学的基本问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