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习语包括那几部分?成语、你知道下面的惯用语语、谚...

[精华推荐]
有关heart的几个地道英语习语学习
jo 于发布 l 已有人阅读
最新学习文章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_在线论文查询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_在线论文查询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 中文摘要&&& 同一句话,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反应有时是不同的,甚至会截然相反。究其原因是说话双方没有真正了解对方的文化。因此,完全有必要对中西文化差异进行研究。习语是各国文化的精髓,反映各国的风俗习惯。它作为语言的精华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充分反映出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因此,本文从最能体现中西文化差异的习语着手,论述习语在文化上六个方面中所反映的中西文化差异,即生存环境、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历史典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数字习语的差异。从总体上看,英汉习语在表现语义和文化特征方面,主要有三种类型,即对应关系、半对应关系和不对应关系。在翻译时,对应关系的习语可采用直译的方法。半对应关系和不对应关系的习语应该首先弄清它们的文化内涵和实际意义,再根据上下文的意思灵活处理。因此,英汉习语的翻译不应只是两种语言的简单转换,更应是文化的交流。掌握习语的翻译,对于培养语言的领悟力和跨文化的交际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 关键词:习语;文化差异;翻译&&& Abstract&&& Different people from different cultures may hav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 of the same sentence because they are ignorant of target cultures. 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study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some fields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Idioms, which reflect customs, are the essence of culture in every country. Idiomatic phrases, the essence of languages, are loaded with rich cultural information and serve as a mirror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Therefore,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will discuss the idioms reflecting the difference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in six levels: living environment, custom, religion, allusion, the acknowledge of objective thing. When expressing linguistic meanings and cultural features, there are mainly three types of idioms: correspondent, semi-correspondent and non-correspondent. For the correspondent idioms, we can translate them word for word into the target language .But for the semi-correspondent and non-correspondent idioms, it’s better to make sure first of their cultural connotations and practical meanings, and then translate them appropriately according to the context. Therefore, translation of idiomatic phrases is more 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an simple translation of these two languages. The mastery of the technique for translating idiomatic phrases is a must to the cultivation of linguistic comprehension and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Key words:
translation&&&&&&&&&& &&& 语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作为语言精华的习语更是如此。英汉两国人民在其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形式固定、简洁明快、寓意深刻、颇具民族特色的习语。这些习语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是语言的核心与精华,是语言反映社会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本民族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化是复杂体,包括实物、知识、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社会上习得的能力和习惯。”[1](p308)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社会风俗、思维方式无不在习语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一、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 关于习语,“&牛津&的解释是把idiom分为两义:(1)language of specific character of this (一个民族或国家的语言,这种语言的特殊之点);(2)(gram)succession of words whose meaning is not obvious through knowledge of the individual meanings of the constituent words but& must be leant as a whole([语法]连串之词表示整体意义而不表各词单个的意义)。”[2](P1)因此,习语包括成语、谚语、俗语、惯用语、俚语和典故。&&& 从语言的世界观的角度来看,各民族生活的地球只有一个,因此,不同民族的语言文化之间必然存在着共性。但是,“不同民族的语言,因物质环境和所处地域不同,社会文化的哲学渊源不同,因而也必然存在各自独特的民族个性。无论如何,文化差异是现阶段普遍存在的现实。”[3](P66)&&& (一)生存环境的差异&&& 由于英国地处岛国,英国人历来善于航海,航海业曾一直占据重要位置,因而英语中产生了大量的来自航海用语的习语,这些习语原来是水手用的术语,后来陆地上的人也渐渐使用起来。如:all at sea(全在海上,比喻不知所措),hang in the wind(在风中摇摆不定,比喻做事犹豫不决),three sheets in the wind(三条帆脚都摇晃,比喻酩酊大醉),all hands to the pumps(所有人都去抽水,比喻事情危急,要全力以赴),in the same boat(本是水手说的“与....同舟”,后来是人们用来表达“与....境遇相同”)等等。我国地域辽阔,虽然也临海,且海岸线也很长,但是航海业一直处于落后状态,因此与航海有关的习语虽然有一些,但数量不多,如“同舟共济”、“风雨同舟”、“灭顶之灾”等。而汉民族主要生活繁衍在亚洲大陆,是个内陆国家,土地对人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人们的生活离不开陆地,所以汉语中有许多与土地、农业有关的习语,如:“土洋结合”、“土嘣瓦解”、“斩草除根”、“土生土长”、“卷土重来”等。&&& “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夏天常常是与酷暑炎热联系在一起的,有许多描述夏天炎热的习语,如:“骄阳似火”,“赤日炎炎似火烧”等等。而英国地处北温带,属海洋性气候,夏季气候凉爽宜人,常与可爱、温好、美好等词语联系在一起。在莎翁的一首着名的十四行诗中,把爱人比作了夏天,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另外,英国地处西半球,报告春天消息的是西风,而在汉语中,报告春天的是东风。”[4](P43)&&& (二)习俗的差异&&& 习语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民族特色。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岁月中逐渐形成的文化意识的反映和表现,受民族心理状态的支配。民族风俗是丰富多彩的,它构成了习语的底蕴,是习语赖于生存并获得顽强生命力的深厚土壤,许多习语就是出自民俗。比如Apple-pie是美国百姓的传统食品。有的妇女习惯在每周开始时,先烤制7个苹果馅饼,然后把它们依次排放在食品架上。星期一吃第一格的饼,星期二吃第二格的。照此类推,有条不紊。因此apple-pie order(苹果派的次序)又成为整齐而有序的代名词。例如:Before her guests arrived, the hostess had put her house in apple-pie order.(在客人到来前,女主人将房间收拾得整整齐齐。)&&& 汉语习语“小菜一碟”和英语习语a piece of cake(一块蛋糕)都表示一件事情很容易。在这种意义下,汉语的“小菜”与英语的“蛋糕”都含有“容易的事情”的意思。但是在习语中,两个民族对同意思想的表达采用的形式完全不同,这与两国的饮食习惯有关系。蛋糕是英国饮食文化中非常常见的一种食品,英国人在生活中经常使用,所以他们就用a piece of cake 表示容易做到的事情。在中国,蛋糕是近百年才出现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是一种比较高档的食品,一般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才能吃到。而小菜一直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有重要的地位,吃一碟小菜对中国人来说易如反掌,因此我们长用“小菜一碟”来形容一件事情很容易。&&& 正因为这种饮食风俗习惯的不同,汉英习语在表达同一种源于饮食文化的意义时,采用完全不同的形式。&&& (三)宗教信仰的文化差异&&& 宗教方面的差异是心理文化差异的典型。宗教在各民族的发展中均起到很重要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的作用。西方人信仰的基督教,而中国人信仰的是佛教。因此,与宗教信仰有关的习语也大量的出现在英汉语言中。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相关习语如:God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上帝帮助自助的人。”,也有Go to hell.“下地狱去。”,这样的诅咒等等。&&& 《圣经》被基督教奉为经典,因为《圣经》讲述了许多具有宗教色彩的神话和有关犹太人的传说故事、法典、宗教教规以及部分的史实等等。它反映了古人的喜怒哀乐,乞求与理想。因此,有大量的习语出自《圣经》。如:Job’s patience “极有耐心”,Judas kiss “犹大之吻”,a daughter of Eve“女人”, as wise as Solomon “智慧超群”等等。由此可见,《圣经》对英语语言的影响。&&& “佛教传入中国是在西汉末年,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汉语随之出现一些来自佛教或与佛教有关的习语。因此人们相信有“佛祖”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与此有关的习语也很多,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五体投地、回头是岸、顶礼膜拜、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等等。”[5](p52)&&& (四)历史典故&&& 英汉习语中,有一些习语的来源有历史的习语的来源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的是出自寓言,神话传说,他们的结构简洁,但意义很深远。因此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源自希腊神话的Achilles’ heel 让人想到了“唯一致命的弱点”;cat’s paw 直译为猫爪子,源于《伊索寓言》,用来比喻“被人当作工具使用”或“受人愚弄的人”;between Scylla and Carbides 译为“进退维谷”,出自荷马史诗; Pandora’s box 直译为潘多拉的盒子,意思是“无穷的灾难”。&&& 汉语中的习语和成语主要是来源于中国经传典籍、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例如守株待兔、叶公好龙、愚公移山、刻舟求剑等是源于寓言故事;夸父追日、嫦娥奔月、画龙点睛、精卫填海等是出自神话传说。这些习语成语充分体现了汉民族独特的古代文化,很难在英语中找到对等的习语,表现了与英语民族文化的巨大差异。&&& (五)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同&&& 英汉两种语言中,有习语表现出来的各种动物的文化意义不同的有很多。这一点从两个民族的人们对待动物的态度上可见一斑。两个民族都有养狗的习惯,但在中国,人们从心理上讨厌这种动物。因此,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多含有贬义,如:狗腿子、狗眼看人低、狗头军师、狗急跳墙、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着名文人鲁迅就曾经号召人们要“痛打落水狗”。由此可见中国人对狗讨厌之至,对狗没有任何赞美之意。&&& 然而,对西方人而言,狗既可以看门或打猎,也可以视作人类的宠物、朋友或伴侣。所以西方人对狗有极其哀怜的情感。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绝大多数没有贬义。法国大革命时期名人罗兰夫人有句名言:“我越观察人,我就越爱狗。”可见“狗”在西方人的价值观念中是一种为人钟爱的动物,是“忠实”的象征。英语中带“狗”的词语多含褒义,其中既有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a top dog (优胜者,左右全局的人);a gay dog(快活人);a sea dog(老练水手);a water dog (水性好的人);to help a lame dog over a stile(助人于危难) 的真情流露,也有You are a lucky dog.(你真幸运)的由衷赞叹。更有Better be the head of a dog than the tail of a lion.(宁为鸡头,勿为牛后)的警示格言。再如:“熊”在中国人和西方人头脑中产生的联想意义更是大相径庭。中国人一谈到与“熊”有关的词汇就会想起“窝囊、没本事”等文化内涵,如“瞧他那熊样”、“真熊”等贬义词。而在英语中的bear 可形容有特殊才能的人,如:He is a bear at maths .他是个数学天才。有此可见,同一动物词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给人带来的联想截然不同。 &&& 二、习语的翻译方法&&&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或语言变体的内容变为另一种语言或语言变体的内容的过程和结果。”[6](P266)由于大部分的习语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地方色彩,有的意思一目了然、有的意思在外、有的有很多层的意思,翻译时必须根据上下问的具体要求来确定它的意义。“王佐良先生说过:‘翻译工作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7](P67) 译者在翻译习语的时候不仅要忠实地传达原文的语言意义,还要准确地阐述原作的文化内涵。通过对两中语言文化的对比,尽可能的保持原文与译文的等效或等值,使得读者能够获得与原文如出一辙或大致相同的感受。“因此,翻译习语时必须兼顾两面,一则求其易解,一则保存原作的风姿。”[8](P267)要翻译好习语,本人认为有以下具体的方法:&&& 1、& 直译&&& 有的英语习语与其对应的汉语习语在意义和用法上基本一致,当然,基本对应并不是说完全对等,两者有可能存在某些差异,但这并不影响对原文的理解,因此,可采用直译的方式,以保持原文的特点。&&& 例:(1)In ancient times if a man’s eye was put out by his enemy ,he might get revenge by putting his enemy’s eye out. This was the rule of an eye for an eye and a tooth for a tooth.&&& (古时候要是一个人的眼睛被敌人挖了,他可以把敌人的眼睛挖出来当作是报复。这就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原则。)&&& An eye for an eye and a tooth for a tooth 出自《圣经》的《旧约?出埃及》二十一章。这一习语被汉语吸收,成为汉语习语中为数不多的外来语之一。既然英语习语和汉语的习语同出一辙,意义未变,就可以直译。&&& (2)Think carefully before you resign―if you do that you will have burnt your boats.&&& (你对辞职的事须三思----辞了职就断了自己的后路。)&&& “To burn one’s boat”破釜沉舟,出自古罗马凯撒大帝出征作战时为士兵下定决心,决一死战,使士兵无退路,烧毁战船。汉语的破釜沉舟,出自楚霸王项羽,两句成语的寓意和构词上相似,所以可保留原文形象,采用直译。英汉数字习语中有很多对应的习语,也可以直接采用直译的方法,如:“ a stone’s throw一箭之遥,fall in love at the first sight一见钟情,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一箭双雕,as like as two peas一模一样,be on the verge of breaking out一触即发,get something done once and for all一劳永逸,in a complete mess一塌糊涂,in two minds, half-hearted三心二意。”[9](P147)&&& 2、& 直译加意译&&& 英语和汉语习语在用法和意义上存在着差异,但是仍然有共同之处,也就说部分对应,这种情况下,可采用直译加意译的方式将英语转换成汉语。&&& 例:(1)To play dance music at a funeral is to put new wine into old bottles.&&& (在举行葬礼时候演奏舞曲就像旧瓶子装新酒一样不协调。)&&& “To put new wine into old bottles”直译为“旧瓶装新酒”,虽然完整地按照原文的语言习惯进行表达,但是读者有可能误解其寓意,故需要补充“不协调”加以说明。&&& (2) He is a really shedding crocodile tears.&&& (他真的是鳄鱼掉的眼泪,假慈悲。)&&& “To shed crocodile tears”直译为“掉下鳄鱼的眼泪”,英语国家的人们无须说明就很清楚“鳄鱼的眼泪”为何物,但是对于汉族人们来说就习惯用“猫哭耗子”来表示同一的寓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意。因此,在直译的基础上加上一注,可避免发生歧义。&&& 3、代换法&&& 由于中西文化传统、审美情趣、社会结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不同,有些英语习语在意义、用法、文化特征上对读者来说比较陌生,所承载的寓意无法在汉语中找到相对应的词来体现。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改换喻体,即采用读者较为熟悉的形象,从而产生与原语相近的或相似的寓意来,达到与原作相同或相近的表达效果。&&& (1)A penny’s worth of quality, a penny’s worth of price.&&& 翻译这句话,涉及到英语国家的货币单位。如果直译就成了“一便士的钱,一便士的货”。但如果换成中国的货币单位中“分”来表达,译为“一分钱一分货”,既通俗又易懂,又符合汉语的习惯。&&& (2)The proof of the pudding is the eating.&&& 如要译成“要检验布丁,就要吃一吃”也无可非议,但是“布丁”毕竟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没有的东西,译成“亲身下河方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更赋予汉语的色彩。&&& 在使用其他形象时,凡是含有明显的民族色彩或地方色彩,或赋有人名、地名的习语,翻译的时候就不能拿来互相替换,否则就会不伦不类,失去原文的特色。如: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 head.虽然和“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含义有相同,但是在汉译的时候不能套用,因为诸葛亮并非所有的西方人都很熟悉的中国历史任务,与原作上下会形成矛盾。如果把它译成“一人不及二人智”就较为合适,意思既不走样,也避免因民族色彩而引起的矛盾。 &&& 4、意译&&& 由于英汉两中语言的差异和不同的文化背景,原语包含的信息在特殊的历史、经济、政治和地理环境下人们的特殊需要毫无共同之处,如果硬译,不仅会显得繁冗拖沓,而且对于不了解文化背景的读者来说也会感到莫名其妙。这时翻译唯一的方法就是不拘泥于原文,另可舍去形象,重在原文的表达,即在透彻理解习语的基础上舍弃原语中的形象对寓意进行意译,用非形象性的语言表达将原语中的信息表达出来,以使读者能准确理解和欣赏原文的美妙之处。&&& (1)Knowing& fully well the importance of the tournament, all the players pulled their socks up.&&& (队员们十分清楚锦标赛的重要性,因此,人人精神振奋、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英语习语“to pull one's socks up”意为“鼓起劲儿”,若按字直译为“挽起你的袜子”,虽然形象鲜明,但是读者对译语不能接受。因此,用“精神振奋、摩拳擦掌”直接转译原语语义,增加译文的感染力,尽可能的缩小译语和原文对读者产生的效果之间的差异,就好多了。&&& (2)It is a long lane that has no turning.&&& (路必有弯,事情必有转机。)&&& 若直译为“没有转弯的小巷的确是一条很长的小巷”正好与所要的意思相反,这样就会贻笑大方。&&& 5、移植法&&& 为了更多的保留原文风格,对于英语中的习语,只要符合汉语规范,而且形象又为中国的读者所了解,不妨大胆的移植过来,保留英美文化中特有的形象,这样有助于将英美文化介绍到汉语中来,丰富汉语的词汇,提高汉语语言的表达能力。但是这种移植的形象,必须能够为读者所接受和理解,不会产生错误的联想。这种译法的优势在于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语言的融合,提高译语语言的表达能力。如:&&& (1)He went about the job like a bull in a china shop.&&& (他干这种活就想公牛进了瓷器店那样莽撞。)&&& (2)He was very thin and his skin hung on his bones like an old suit much too large for him.&&& (他瘦得皮包骨,那样的皮肤像一件大的不合身的旧衣服一样耷拉在骨架上。)&&& 上面的两句习语的翻译不但为汉语表达此类意思提供了一个新颖别致的语言形式,而且也使译文更加的生动形象,既激发了读者的想象力又反映了原文文化特质。&&& 6、补译&&& 有些英语习语常以缩略的形式出现,但是寓意并没有改变,翻译时若只译出其缩略形式,中国的读者很可能不太明白其意义,若将原文的部分补译出来就比较好懂。如:&&& (1) It's the old story of the stitch in time.&&& (还是那句老话,及时补一针,可以省九针。)&&& 这里the stitch in time 是习语A stitch in time saves nine 的缩略形式。&&& (2) Henry had a wild party at his home when his parents were out of town .One of his neighbor shook his head and sighed, “When the cat's away .”&&& ( 亨利的父母出城了,他在家搞了个狂欢晚会。一个邻居摇摇头,叹气道:“爸妈不在,无法无天了。”)&&& 这里when the cat's away是习语When the cat's away, the mice will play.猫儿不在,鼠儿乐翻天的缩略形式。&&& 三、结语&&& 本文对习语的差异性及翻译方法进行了探讨。习语是文化的产物,他们蕴涵了太丰富的文化知识。“尽管英汉习语在起源上有很大的相似性,但在影像的选择和内涵意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异。”[10](P89)从习语中可反映出中西文化的差异,这些差异要求我们在学习和应用习语的时候,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不但要具备双语能力,而且还要有双文化知识,只有这样,在真实的语言交际中,才能准确的理解他人的思想,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参考文献:&&& [1]王德春 姚运.& 社会心理语言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8.& P308。&&& [2]陈文伯.&&&&&& 英汉成语对比与翻译[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5.&& P1。&&& [3]乐黛云.&&&&&&& 跨文化之桥[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P66。&&& [4]吴瑾瑾.&&&&&&&& 实用英汉翻译[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P43。&&& [5]彭晓蓉.&& 从学习汉英习语中了解中西文化差异[J]. 宣传与文化,1999.P52。&&& [6]向明友、徐玲.大学英语语言教学与研究[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P266。&&& [7]范思勇.&& 汉英习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探析[J].&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 2005年第一期: P67。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 [8]贾德江.&& 英汉语对比研究与翻译[M]. 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2. P267。&&& [9]卢梅.&&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第二期:P147。&&& [10]缪昌义.& 英汉习语文化差异探讨[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 2004年第四期:& P89。&&& [11]谢元花、魏辉良.& 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的比较与翻译[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 第十四卷第一期。</P英语习语的定义是什么?其由来是什么?中国也有习语吗?习语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英语习语的定义: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习语又是语言的精华.习语一词的含义甚广,一般指那些常用在一起,具有特定形式的词组,其蕴含的意义往往不能从词组中单个词的意思推测而得.英语习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习语囊括了成语,谚语,俚语,俗语,惯用语等固定词组或定型语句.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随着历史的演变和发展自然国文也就有了非常之多的习语,体现在各个地域,学科及范畴,具有我们的民族特色.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英语习语翻译中的异化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您可以上传图片描述问题
联系电话: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联系您,我们为您严格保密。
英语习语翻译中的异化
||暂无简介
易发表网提供各学科期刊论文下载、毕业论文...|
总评分0.0|
试读已结束,如果需要继续阅读或下载,敬请购买
你可能喜欢英语习语中DOWN的空间隐喻分析
时间: 07:24:10&&来源:&&作者:唐冬霞――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要]习语是语言文化中最深厚的一部分,积淀了语言和语言使用者的历史和文化,但也是学习语言的难点。本文以英语习语中Down作为个案,通过空间隐喻理论分析其空间意义及隐喻扩展方向,为学习理解习语提供新的方式。[关键词]习语 Down&空间隐喻[中图分类号]H3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0-02一、习语及其研究习语在语言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英国语言学家Seidl在《英语习语和使用》中所言“习语和语言是不能分开的,你无法选择要用还是不用”。(骆世平,2006)可见,习语存在于日常生活的每个地方。而什么是习语呢?Seidl在其上述著作中给习语下的定义是“习语是数个词组合在一起时,产生某种不同于词独立时使用的意义。多数组合方式很怪异,不符合逻辑,语法甚至是错误的,这是一些习语的特别之处;另一些习语在语法和词汇方面则完全不符合规则,符合逻辑”。(张镇华,2007)而国内的王宗炎先生认为,按照传统的看法,习语指具有固定结构,在语义和语法功能上作为独立的单位来运用的词组,一般不能由各组成部分推断出来。从语言学的范畴来看,习语并没有一个严格科学的定义及范围,人们在使用范围上或宽或窄,一般来说,它包括成语、谚语、俗语、歇后语、惯用语、典故和对等词。(王宗炎,1985)虽然至今关于习语的定义还没有一个固定的说法,但是,习语整体来说就是指由单词组成,其意义不是其组成词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认识和处理加工之后才能知道的,具有隐喻性。国内外对英语习语的研究历史悠久,从翻译角度研究有:张琳丽《隐喻习语的汉译》,王红《从图式理论的角度看英语习语的汉译》;从文化角度研究有:王梅《从英汉习语看英汉文化的差异》,张镇华《英语习语的文化内涵及其语用研究》;从语用学角度研究有:彭庆华《英语习语研究-语用学视角》以及前面提及张镇华的研究;王颖《英语习语整合处理法》结合前人的研究从形式、功能、心理语言学、语用角度分析了英语习语;骆世平《英语习语研究》从习语来源、习语结构,习语中的修辞、习语转换能力等方面分析了习语。也用从隐喻的角度分析习语,比如焦海红《英语习语中隐喻的解释》等,但这里的隐喻仅仅是作为修辞学中的一种修辞手段来处理的。本文将从认知角度的空间隐喻分析英语习语。二、空间隐喻语言深深扎根于认知结构中,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是新的语言意义产生的根源。(赵艳芳,2001)Lakoff & Johnson曾统计,我们的日常语言中大约70%的表达方式是源于隐喻的。(蒋婷,2005)隐喻是指用一个概念域来解释另一个赖以得到解释的概念域。从认知角度来看,隐喻就是从源域(source domain)到目标域(target domain)的结构映射。(Ugerer & Schmid,1996)在隐喻性映射时,往往遵循这样的顺序:从熟悉的、常见的、具体的、有形的概念来认知不熟悉的、罕见的、抽象的、无形的概念域,从而建立不同概念之间的联系,做隐喻性转用时,不仅仅是概念域中的单个概念,而且可以是一个概念域中的语义结构系统进行对应映合(蒋婷,2005)。而在习语中,隐喻在于将习语字面意义产生的概念整个映射到另一个认知域,在此域中找到对应意义。比如:time is money,人们熟知的money是源域,time属于目标域,人们就会通过money来认知time这一抽象概念。 Lakoff & Johnson(1980)在其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将隐喻分为三种:结构隐喻,空间/方位隐喻,实体/本体隐喻。空间隐喻是指参照空间方位而组建的一系列隐喻概念。人类关于很多概念的构建都是建立在空间隐喻基础之上的,比如:情绪、身体状态、数量或社会地位等,形成了由空间词汇表达的抽象概念。例如:slim down: Our company began to slim down under budget restrictions。在这里,源域为上下域,目标域为数量域。关于空间隐喻的研究成果也很多。John Taylor(1989)关于英语介词OVER作了详尽的分析,蒋婷在《UP和DOWN的空间隐喻研究》中基于BROWN美国英语语料库对Up和Down两词的原型义及拓展隐喻义的使用频率、隐喻拓展方向等作了研究。(蒋婷,2005)蓝纯在《从认知角度看韩语的空间隐喻》中重点分析了汉语“上”“下”的拓展语义。(蓝纯,1999)而本文在于通过空间隐喻理论分析在英语习语特定语境下的“Down”的隐喻拓展方向及其隐喻意义。三、Down的空间隐喻意义人们最早理解的是“Down”的空间意义,表示“下”,进而将其投射至其他抽象概念领域,比如状态域、数量域以及社会等级域等抽象概念。(一)映射至状态域1.与情绪有关Down往往与不理想、消极、悲伤的状态相关。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沮丧、不开心时常常垂头丧气。比如:down in the mouth(垂头丧气): He had never seen Kar looking so down in the mouth, “Cheer up” he said,“It can’t be that bad”.cast someone down(使某人沮丧、泄气): He seemed cast down as a result of his failure to find work.let someone down(失望):Please do not let your parents down.break down(崩溃): He finally broke down and wept.weigh someone down (压抑):All these problems really weigh me down.2.与健康状况有关在日常生活中,当人们生病时往往是躺在床上休息,等待痊愈。躺在床上,与健康时相比,处于较低的位置,往往与“下”相联系。在习语中体现为:come down with something(生病):I’m afraid I’ll coming down with a cold.down with a disease (生病):He’s down with a cold.run-down(身体欠佳):The teacher is feeling a bit run-down.(二)映射至数量域此隐喻来源于以下的物质文化经验:我们在容器中增加物质时,其平面上升,在容器中减少物质时其平面下降。(赵艳芳,2001)同时,比如当我们把东西一层一层地往上加时,高度会升高,相反则说明在减少。比如:pipe down (声音变小):Okay, you lot, pipe down!scale something down (减少,压缩):Your plan is much too grand, we’ll have to scale it down.simmer down (减少):I’m very busy now, Please come back in a few hours when things have simmered down a bit.tone something down (减弱):That yellow is too bright, please try to tone it down.wind down (减少):Things are very busy now, but they’ll wind down in about an hour.mark something down (降低):Let’s mark down this price so it’ll sell faster.bring/take someone down a peg (or two)(打消傲气):He didn’t win first prize after all. That’ll bring him down a peg or two.(三)映射至社会等级域部落时期,一个人在部落里的地位极有可能与其身体强壮程度和力气大小相关。格斗中,高大强壮的人比起矮小无力的人显然处于更有利的地位,并且通常格斗是以胜利者把失败者压在身下作为结束的标志。随着时间的变化,Down也就与社会地位相联系。胜利时则职位就上升,输掉时则只能让出自己的位置,退居其次。比如:come down in the world (失去社会地位):If I were unemployed,I’m certain I’d come down in the world,too.down and out (颠沛流离):There are many young people down and out in London just now.down in the tube(丢失社会地位): His political career went down the tube after the scandal. He’s lost his job.look down on someone(瞧不起):I think John liked Mary, although he did seem to look down on her.sand down(退出):John has stood down from the election for president of the club.四、结论通过隐喻扩展分析习语为学习习语提供了新的路径。英语习语Down可以从空间的“下”扩展到状态域,表示情绪低落,有气无力,垂头叹气;抑或是身体状态不好,处于生病时期;扩展到数量域,表示数量向下滑,数量越来越少;扩展到社会地位域,表示社会地位向低处走,社会地位高退到社会地位较低的角度,或是退出原有的社会地位。但是由于数据的不够充分,有待于后期通过更大的语料库对习语进行更实际的分析,对实际教学或翻译等都有很大的实际意义。注释:1本文例子来自于.牛津英语习语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参考文献】[1]蒋婷.UP和DOWN的空间隐喻研究[J].外国语言文学研究,):41-47.[2]蓝纯.从认知角度看汉语的空间隐喻[J].外语教学与研究,-15.[3]骆世平.英语习语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4]王宗炎.语言问题探索[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5]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6]张镇华.英语习语的文化内涵及其语用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7]Lakoff G,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8]Ungerer F,Schmid H J.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Addison Wesley Longman Limited,1996.作者简介:),女,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相关文章无相关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你知道下面的惯用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