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摄入酒鬼酒塑化剂事件DEHP?

您当前的位置:&&&&&&
河北对10类食品进行塑化剂监测 微量摄入影响小
【字号: |
  自2011年我国台湾地区首次发现塑化剂超标后,内地白酒、药品、儿童玩具、塑料饭盒等也相继&中招&,使得塑化剂成为食品安全领域一个广为人们关注的问题。目前,我省已开始将塑化剂纳入全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络,对食用油、酒类、蔬菜、水等10大类食品中的塑化剂含量进行专项监测。其中,白酒和食用油是在全省监测,其他食品是小范围抽样。那么,塑化剂到底是种什么物质?对人体危害到底有多大?8月19日,记者采访了承担监测任务的省疾控中心有关专家。
  20多种塑化剂可使用在食品包装材料中,大量摄入可致女性性早熟
  在省疾控中心理化实验室里,记者看到一个褐色小玻璃瓶里,装有一种无色透明液体。省疾控中心理化检验所所长常凤启说:&这是一瓶分析用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塑化剂标准品,纯度为99%,别看只有0.25克,却价值不菲,要上千元才能买到。&
  实验室内对塑化剂如何检测呢?以检验一份食用油样品为例,理化检验所副所长秦振顺解释:先在食用油样品中添加大量有机溶剂乙腈,通过涡流振荡等过程加大乙腈与样品中塑化剂的接触面积,样品中的塑化剂就会通过溶解转移到乙腈中,由此对乙腈进行净化进而测算出精确的塑化剂含量。
  据介绍,塑化剂大多是酯类化合物,使用最普遍的为邻苯二甲酸酯类。目前我国进行监测的共有18种,常见的主要有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等。&塑化剂在工业上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助剂,它主要使聚合物硬度、软化温度和脆化温度下降,而伸长率、曲挠性和柔韧性提高。&常凤启说,通俗地讲,就是能让硬邦邦的材料变得柔软有弹性,&工业生产中容许添加的塑化剂有一百余种,其中有20多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可以使用在食品包装材料中。&
  常凤启坦言,目前在学界公认的观点是,塑化剂的分子结构类似荷尔蒙(性激素),是一种&环境荷尔蒙&,若大量摄入,可能危害男性生殖能力并促使女性性早熟,也有造成畸胎、癌症的危险。由于幼儿正处于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发育期,塑化剂对幼儿带来的潜在危害会更大。
  但同时,也有研究表明,微量塑化剂对人体健康并没有明显影响。有动物实验发现,猴子体内的微量塑化剂在24小时至48小时内便可通过新陈代谢排出体外。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对塑化剂DEHP规定的每日耐受摄入量为每公斤0.025毫克。也就意味着,体重60公斤的人,如果终生每天摄入塑化剂1.5毫克,不会导致健康损害。
  塑化剂易溶于酒精与油,能通过加热等方式转移到食品中
  &几乎所有塑料制品都含有塑化剂。&常凤启认为,我们平常接触的食品包装材料、保鲜膜、矿泉水瓶、橡胶、人造革、农用薄膜、电缆等,都含有不同类型的塑化剂。
  国内外研究发现,食品中塑化剂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塑化剂被非法添加到食品中,二是从塑料盛装容器、管道或包装材料转移到食品中。&通过研究发现,塑化剂更易溶于酒精与油。&常凤启解释说,酒精和油都是有机溶剂,它们溶解增塑剂的过程相当于萃取,也就加速了塑化剂的析出。
  此外,加热也会加速塑料制品中塑化剂的溶出。&有些小摊为了显示卫生,经常会在碗上套上一个塑料袋,然后装上食物,这种方法主要是考虑卫生、避免不洁。&秦振顺表示,塑料袋遇热后,加快溶出的塑化剂会渗入食物中,长期食用会对人体带来伤害。&日常生活中,尽量科学选用塑料材质的食物容器,或优选不锈钢、玻璃、陶瓷等食物容器。&常凤启建议,保存食物最好少用保鲜膜、塑料袋和耐油纸等包装和盛放食物。同时少用塑料容器放油脂食品在微波炉中加热,因为微波炉加热时温度相当高,油脂性食品更会加速塑化剂的溶出。如果容器有任何摔伤或破损,建议停止使用,因为塑料制品表面如果有细微的坑纹,会加速塑化剂溶出。
关键词:塑化剂,监测,河北
稿源:河北日报
责任编辑:赵鹏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5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5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5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1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1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1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5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1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1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1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1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5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1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1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5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1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5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5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1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5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5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5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1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5 收益|||||||||||||||||||||||
发布时间: 15:39:01 来源:河南一百度
塑化剂是什么 塑化剂的危害 塑化剂超标对人体有什么危害塑化剂进入人体内能排出吗 如何避免塑化剂对人体的危害
3、邻苯二甲酸酯可能影响胎儿和婴幼儿体内荷尔蒙分泌,引发激素失调,有可能导致儿童性早熟。
塑化剂进入人体内能排出吗?   
实验显示,进入人体内的塑化剂可以被人体排出,目前没有证据表明DEHP具有蓄积性。动物试验发现,绝大部分DEHP在24~48小时内会随着尿液或粪便排出体外。48小时内停止摄入含有塑化剂的产品,体内DEHP浓度便会快速地下降。
人体内是否有增塑剂?增塑剂与不育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否明确?答案是肯定的。目前人体的增塑剂排泄期尚不清楚,已知其半衰期有1天、3-4天,甚至更长时间。虽然人体能够排泄,但如果每天摄入,就容易在体内产生积累,从而产生毒性作用。   
如何避免塑化剂对人体的危害?
为了减少育龄青年对增塑剂的接触,我们建议育龄青年采取以下自我保护措施:   
1、不吃用塑料包装的即食食品。   
2、不直接加热塑料包装食品(如袋奶)。   
3、不在塑料容器里存放食品并用微波炉加热。   
4、不用塑料袋放置热的油条、油饼、油糕、麻团等油煎油炸食品。   
5、将路边食品小摊贩们提供的五颜六色的塑料袋拒之门外。
6、人体曝露在塑化剂下最多的情况是经由食物的摄取进入人体,我们可以修正生活习惯降低塑化剂的吸收,譬如在选择食品容器时,应当避免使用塑料材质,改以高质量的不锈钢、玻璃、陶瓷器为主。   
7、尽量避免食物与塑料容器的长时间接触或浸泡,降低塑化剂溶出的机会。   
8、保存食品经常会使用到的保鲜膜,宜选择完全不添加塑化剂的PE、PVDC材质,并避免高温加热。   
9、必需加热有保鲜膜之食材时,则可在保鲜膜上戳数个小洞,让气体可以释出,在包覆时也要避免直接接触到食物。
【责任编辑:余静静 】
共条评论,
热门点击排行
中国·河南·郑州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五大街经北三路
电话:3 (广告) 8 (资讯)
联系信箱: 邮编:450016
法律顾问:
法律咨询:0
Copyright & 河南一百度 版权所有||| |||||行业领先的食品资讯网站
用QQ登录 &会员登录&
┆┆┆┆┆┆┆┆┆┆┆┆┆┆
站点位置: &
【设置字号:大 中 小】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香港美心等月饼托被检出塑化剂 大量摄取有害人体
9:28:24 中国食品科技网
青岛早报讯 作为中秋节的特色食品,月饼及相关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是消费者关注的热点。近日,广东省食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检测广州酒家、莲香楼、香港美心、香港荣华、澳门永辉、雪贝尔、COSTA、太平洋咖啡8款品牌月饼发现,其月饼托中全部检出“仅用于非脂肪性食品的材料”的塑化剂,这让消费者对于月饼内包装存在的安全隐患忧心忡忡。“我发现市场上销售的月饼绝大多数都是塑料制品包装的,如果塑化剂超标,这些月饼能吃吗?”市民张先生昨天拨打早报热线说出了自己的担忧。对此,质检专家提醒消费者,月饼内包装都有严格的检测标准,市民们在购买月饼时除了要注意月饼本身的质量外,还应该注意检查包装的合格标志,尽量不要选择使用“三无”材料包装的月饼。
月饼托被检出塑化剂
近日,一媒体记者为了检测市面月饼质量和安全,在广州的超市及咖啡店购买了广州酒家、莲香楼、香港美心、香港荣华、澳门永辉、雪贝尔、COSTA、太平洋咖啡8个当地消费者熟知的品牌月饼,送至广东省食品质量监督检验站,进行重金属、防腐剂含量以及月饼托中塑化剂(DEHP、DBP)含量检测。结果发现月饼托中含有塑化剂DEH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和D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其中,太平洋咖啡出品的“合家团圆”月饼礼盒中月饼托塑化剂DEHP含量为18.5mg/kg,DBP含量高达12.0mg/kg,是所有品牌中塑化剂含量最多的,这款月饼的DEHP含量是最低的香港美心月饼(含量3.23mg/kg)的5.7倍,DBP含量是最低的雪贝尔月饼(含量0.169mg/kg)的71倍。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致癌物的可致癌性分为4个级别,分别为一类有确认的致癌性、二类可能对人体致癌、三类尚不能确定是否致癌以及四类对人体基本无致癌作用。像DEHP就属于二类。
对此,涉事月饼荣华品牌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的月饼托都有第三方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完全合格。香港美心集团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他们所使用的月饼托经过香港独立化验所化验,未检出塑化剂。虽说这涉“塑”月饼食用是否影响人体健康还无定论,但是许多市民开始关注月饼托的材质,对此记者展开了调查。
多数月饼“衣着”塑料托
昨天下午,记者到台东商圈、中山路商圈、香港中路商圈的8家大型商场探访发现,这些超市中销售的月饼多以本地品牌为主,没有发现上述8个品牌的月饼。不过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商场销售的月饼中,除了极少部分的散装月饼没有使用塑料月饼托外,超过九成的月饼都使用了塑料托。“月饼外包装没有塑料托的话,很容易变形,影响到月饼的卖相。”在中山路一家超市中,月饼销售专区一名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说。
在台东一家超市中,记者打开了一家品牌月饼的外包装,发现月饼内包装上,有一个明显的生产许可标志,对于月饼的包装问题,销售人员陈女士虽然说不出材质,但她表示不论是月饼托还是月饼包装袋,肯定都是合格品。“我们家不光做月饼,平时还销售小糕点,这些塑料托和月饼袋都是从正规厂家进货,质量上肯定过关。”陈女士向记者介绍说。
除了超市外,一些星级酒店也销售月饼。下午3时左右,记者来到香港中路一家酒店内,看到显眼位置也摆放了不少月饼,其中有至少一半的月饼是用塑料托包装起来的。“这些月饼都是我们的工作人员加工的,吃起来肯定放心。”推销人员王女士向记者介绍说。而对于月饼包装中的塑料托是否有害的问题,王女士笑着表示这月饼的售价都是几百元一盒,而月饼托、包装袋的成本有限,酒店不会为了省这点小钱砸了招牌。记者随后翻看月饼盒的外包装发现,在铁盒上确实有合格标志。
网店拿不出检测报告
随着自制月饼的兴起,现在许多网店开始销售自制月饼所需的材料,经营月饼托的商家也达到了上千家,商家销售月饼托时价格都非常低廉,如果是少量购买,一个月饼托的价格在5分钱到1毛钱左右,如果一次购买1000个或者上万个,往往只需要两三分钱就能买到一个月饼托。
在查看商家提供的图片时记者发现,商家在销售这些透明月饼托时都没有附上检测报告或者合格证明,商家只是一味强调价格和款式的优势。“我们都是给大型月饼商供货,一般不零售,这月饼托只要能挺住就行,没有人关注其它参数。”当记者询问“某星包装”的网店店主时,他虽然坚持说自己的货物是合格品,但是当记者索要质检部门的检测报告时,他却一直没有回应。
塑料托没有任何标识
在抚顺路批发市场中记者探访发现,虽然这里的月饼售价相对低廉,但是商家大多销售带有塑料托的密封装月饼,在这些月饼的外包装上,可以找到“生产许可”标志。“这厂家虽然小,但是也都是正规企业,包装也不会用太差的东西。”销售人员宋女士向记者介绍说。不过,记者还是在一家经营散装月饼的摊位上看到了“三无”月饼托,这些透明的塑料托没有任何标识,商家表示如果记者想要可以给套一个外包装袋,而这个袋子上除了“月饼”两个字和简单的图案外,也没有任何生产许可标识。“这些包装都很便宜,几分钱一个,你看我这一套一共800个,只要12元。”摊主向记者介绍说。
根据这名摊主的介绍,记者到抚顺路上一家专门经营外包装的小店中探访,一进门就发现商家将塑料月饼托串成一串,挂在柜台显眼处销售,这些透明的月饼托单独销售的话500个1组,1组零售价是25元,加上塑料袋一套零售价为0.11元。当记者询问这些内包装的厂家、成分、合格标志时,商家表示在塑料包装袋上有,随后她翻看了一下,发现没有任何标识后,就岔开了话题。“我这里卖的都是食品级包装,用来包月饼应该没问题。”最后她向记者保证说。但是除了这口头承诺,她拿不出任何的检测报告或者合格证明。
有害人体但不必恐慌
在塑化剂不是必检项目的情况下,如果月饼托含有塑化剂会不会影响健康?青医附院营养专家韩磊表示,塑化剂是一种增加材料的柔软性或是材料液化的添加剂。其添加对象包含了塑胶、混凝土、乾壁材料、水泥与石膏等。月饼放在塑料托中,月饼中的油脂会与劣质塑料托中的塑化剂产生互溶效应,使月饼托中含有的塑化剂渗入到月饼中。“如果长期食用含有塑化剂的月饼或者其他食品,塑化剂DEHP的作用类似于人工荷尔蒙,它可以作用于腺体,影响人体内分泌,危害男性生殖能力,促使女性性早熟,长期大量摄取可能会导致肝癌。幼儿正处于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发育期,它对幼儿带来的潜在危害会更大。”韩磊分析说。不过,韩磊也表示,塑化剂引发这些疾病的前提是长期服用,如果仅是偶尔食用一两块用塑料托包装的月饼,那么不论这月饼托是否含有塑化剂,其塑化剂析出量非常有限,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影响也有限,市民们在挑选月饼时应该关注包装物的质量,但也不必过于恐慌。
内包装应有合格标志
月饼的包装到底有没有国家标准?消费者在购买月饼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记者就此咨询了市质监局质检所轻工部的刘部长,刘部长告诉记者,月饼托应该属于月饼的内包装,对于月饼的内包装我国有严格的检测规定,质检部门通常在包装品出厂前对其重金属含量、残留溶剂量、细菌含量等内容进行检测,对于产品检验合格的企业颁发生产许可证。不过,在相关的检测标准中,并没有塑化剂的含量限定,所以在日常检测中通常不检测该项目。
“检测合格的产品都会有合格标志,这个月饼托上也许没有,但是在月饼的外包装上,正规企业都会标注。所以市民在选购带内包装的月饼时,应该查看其内包装是否是合格品。”刘部长提醒说。此外,在网上广泛流传的月饼托颜色越深越浑浊,其有害物质超标可能性越大的说法,刘部长表示,月饼的内包装只要没有合格标志,不论是什么颜色,都存在健康隐患,消费者在购买月饼时都应该尽量避免选择“三无”内包装的月饼。
防“毒塑”注意这些情况
1、尽量避免使用塑料材质的餐具;
2、选用不含塑化剂的保鲜膜,尽量避免高温,需要加热时防止与食物直接接触;
3、切勿将现做的温度高、油脂含量高的食物直接放入食品塑料袋中。
相关搜索:
食品科技网倡导:科学认识食品,合理膳食保健!
来源:青岛早报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评论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迎着春光成长 幼儿春季补钙食谱
肾虚吃什么 最有效的补肾食物推荐
春季食疗养生食谱
小心预防过敏 春季如何保健
肝脏排毒 推荐10种食物最有效
&更多关于本文的相关文章
本网站内的相关新闻:?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
相关热点专题
食品行业相关
中国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 &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TEL.):63
中国福建省福州市仓山万达广场B6-1302 邮编:350028如何避免摄入酒鬼酒塑化剂事件DEHP? - 叫阿莫西中心 - 中国网络使得骄傲马戏中心!
如何避免摄入酒鬼酒塑化剂事件DEHP?
卫生部:少量摄入“塑化剂(DEHP)”食品不危及健康
&&&&&&&&南方日报
已有人收藏
  昨日,卫生部在官方网上就台湾地区塑化剂污染食品事件消费者关心的问题一一作答。卫生部指出,DEHP等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对健康的影响取决于其,偶然食用少量的受DEHP或DINP(一种主要的增塑剂)污染的问题食品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
  据介绍,使用增塑剂的塑料产品在我们的生活中很普遍,因此增塑剂DEHP在环境中广泛存 在 ,在 空 气 、水 中 均 含有DEHP。卫生部举例称,以60kg体重的成人来讲,世界卫生组织、美国食品与监管局和欧盟分别认为,终身每人每天摄入1.5、2.4和3.0mg及以下的DEHP是安全的。DINP的毒性更低,即使每天摄入9.0mg,也是安全的。偶然食用少量的受DEHP或DINP污染的问题食品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
  扩展阅读:
  &FONT face=楷体_GB种台湾问题产品暂停进口大陆
  台湾问题产品增加至924种。记者昨日从国家质检总局获悉,台湾地区公布的受塑化剂污染的问题企业及其相关产品名单,问题企业增加到276家,相关产品增加到924种。质检总局表示,问题企业的相关产品不得进口。
  名单中受塑化剂污染产品共6类,分别是:运动料;果汁饮料;饮料;、果浆或果冻;囊状粉状食品;添加剂。
  另据媒体报道,此次台湾塑化剂食品安全事件的肇事者台湾昱伸香料负责人赖俊杰日前被审讯时,又抛出一枚“炸弹”。赖俊杰主动向检察官供出,台湾有7家知名的果酱、面包及糕饼烘焙业者,也是其塑化剂产品的主要客户。
  赖供称,使用起云剂的除饮料和外,用来涂面包的各种果酱,为让“产品”更浓稠、均匀,也都有添加起云剂。蛋糕、饼干业为让产品松软、香浓可口,卖相更好,也普遍在面粉团、馅料里添加。
& border=0
医话48期:
继教课程:
学术解读:
考试动态:
(责任编辑:颜子力)
已有人收藏
1、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2、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3、39健康网评论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您在39健康网留言板发表的作品,39健康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医生有话说系列专题
美剧解读:豪斯医生系列
医萃系列专题
本频道由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39健康网联合运营
- 中国第一健康门户网站 Copyright &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肿瘤科
||||推荐医院
|北京丽都医疗美容医院||北京誉美肾病医院|北京癫痫病医院|
您现在的位置: -&& -&塑化剂风险评估 避免过量饮酒影响健康
塑化剂风险评估 避免过量饮酒影响健康
发布时间:点击:37
近日,我国卫计委发布白酒产品中塑化剂风险评估结果,如何看待这个结果呢?
随着卫计委这份评估结果的公布,塑化剂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人们对塑化剂的关注可谓是一波三折。
国人最初开始关注塑化剂是在2011年的台湾塑化剂(起云剂)事件发生后,当时,台湾有不法商家非法地将塑化剂冒充乳化剂卖给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进而进入一些饮料中。由于乳化剂的应用相当广泛,造成了一大批饮料和食品的召回和销毁。这是一起典型的食品掺假事件,属于犯罪行为,在国内引起了较大反响。此后,DEHP和DBP等塑化剂分别列入“食品中可能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黑名单”。
塑化剂并没有就此远离人们的视线,反而跟人们拉近了距离。2012年底,我国某名牌白酒被有关媒体爆料塑化剂(DEHP、DBP)“超标”,这让人们关注的焦点再次集中在塑化剂身上了。不过,当时我国并没有制定和公布白酒中塑化剂限量标准。由于媒体大肆炒作,一时间该白酒股票大跌,并波及其他名牌白酒,造成了百亿元的经济损失。同时,由于消费者的担心,引起白酒销量下降。更重要的是,人们对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更加担心。
后来, 经过调查发现,白酒中所存在的较高含量的塑化剂是从生产中使用的含有塑化剂的塑料管道、容器或其他部件中析出的,并不是人为的非法添加塑化剂。经过行业的努力,一般大企业的白酒污染塑化剂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虽然两次事件的焦点都是塑化剂,但是,需要强调的是,这两次事件的本质不一样。台湾的塑化剂事件是人为掺假,属于犯罪行为;而大陆的白酒塑化剂事件是生产加工过程中的污染,是单纯的食品安全问题。
这次公布的风险评估报告指出,“白酒中DEHP和DBP的含量分别在5mg/kg和1mg/kg以下时,对饮酒者的健康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这是否意味着DEHP或DBP超过这个水平,监管部门就可据此判定产品不合格,就要对产品“扣留”、“下架”、“召回”?
其实,这个指标并不能作为判断白酒产品是否合格的依据。卫生计生委在发布白酒产品中塑化剂的风险评估结果时,同时发布了“白酒产品中塑化剂风险评估结果解读”(以下简称“解读”),在解读中清楚地指出:(DEHP 5mg/kg和DBP 1mg/kg)不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也就是说,即使在抽检时发现DEHP或DBP超过这个水平,监管部门也不能判定产品不合格。
那么公布这个风险评价结果又有什么意义呢?对监管部门有什么用呢?
这个结果并不是毫无意义,它对消费者和监管者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首先,对于消费者来说,这个评估结果告诉我们,不必为白酒中可能含有塑化剂而担心,只要白酒中DEHP不超过5mg/kg和/或DBP不超过 1mg/kg,就是安全的;但是如果经常喝DEHP 超过5mg/kg和/或DBP超过 1mg/kg的白酒,就有可能对健康造成危害。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如果经常喝白酒,过量摄入酒精的危害更加需要引起消费者重视。由于科学家在评估中采取了比较保守的估计,如果偶尔喝DEHP 超过5mg/kg和/或DBP超过 1mg/kg的白酒,并不会造成健康危害。
而对于监管部门来说,如果发现白酒产品中的DEHP含量超过5mg/kg和/或DBP含量超过 1mg/kg,就说明企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污染,应该进一步调查原因,同时要求企业进行整改,直至DEHP和DBP含量降低到正常水平。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白酒本身并不是什么健康的食品。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每年因为过量酒精摄入而引起的死亡人数高达300万,对社会造成的经济负担更是难以计数。对于消费者来说,过量喝白酒对健康没有任何好处,即使不用过于担心塑化剂的风险,也不能忽视酒精对健康的坏处,更不能肆意喝白酒。塑化剂易致乳癌 专家称多喝水可排塑化剂
核心提示:虽然“躲不掉”塑化剂,但可以“正面出击”,面对塑化剂的重重包围,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从食品保鲜膜、外卖餐盒、瓶,到儿童玩具、家居装饰,塑化剂几乎无所不在。它影响人们的肝脏、生殖系统、泌尿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由台湾中央研究院、国家卫生研究院、台湾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等学术机构共同完成的最新研究指出,女性若长期暴露在塑化剂下,会增加罹患乳癌的风险,代谢能力差的人,甚至会暴增至3.4倍。  台湾中央研究院副院长陈建仁解释,塑化剂进入人体后,会破坏体内激素平衡,诱发乳房细胞产生癌变。此外,塑化剂代谢时,会产生大量氧化基,也有可能导致基因改变。台湾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肾脏科主治医师姜至刚指出,像壁纸、桌布、餐具、玩具、衣服中都可能有塑料成分,“除非回到原始生活,否则人们就别想摆脱塑化剂。”陈建仁表示,正常人无须过度恐慌,只要身体排泄功能正常,多数人可以将塑化剂代谢掉。我们虽然“躲不掉”塑化剂,但可以“正面出击”。  多喝水,多排汗。对于少量的塑化剂,人体肝脏具有一定的功能。比如,一个60公斤的人,一天摄取1.2~8.4毫克的塑化剂,就能通过代谢系统,自行排出体外的。建议多喝水,加强体内循环,加速塑化剂的排出。坚持运动多流汗也能加速塑化剂排出。需要提醒的是,如果长期小量摄入,甚至比一次性大剂量地摄入,造成的危害还要大。因此,还要从日常饮食上入手,少喝饮料,少吃动物性脂肪以及添加剂多的食品。
  经常洗手。台湾成功大学环境医学研究所教授李俊璋研究发现,受激素影响而的女孩,如果在饭前坚持洗手,摄入的塑化剂DEHP(邻苯二甲酸二酯)量就会大为降低。此外,在接触塑料制品后,也应洗手。  拒绝塑料餐具。生活中多数物品都含有塑化剂,若仅仅是接触不会影响健康,但如果使用塑料餐具盛装食物,塑化剂会在油、高温的作用下溶出,尤其是一遇热就变软、变形的塑料制品,最终会随食物进入人体。李俊璋教授表示,若常用塑料杯喝冷饮,尿液里的塑化剂代谢物也会增加,但在改用钢杯、玻璃杯后,塑化剂代谢物量就会下降。值得注意的是,许多纸制餐具也会涂上一层塑料膜,因此也存在塑化剂危险。建议平时少用塑料餐具及一次性餐具,尽量用陶瓷或不锈钢餐具。  保鲜膜不能接触食物。姜至刚表示,保鲜膜等易塑性强的塑料制品,更容易因高温溶出塑化剂,再加上经常与食物直接接触,大大增加了人体直接摄取的几率。建议使用保鲜膜时,尽量不要接触到食物,尤其是含油的食物,在用微波炉加热时,要拆掉保鲜膜。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年终最适合进行“大扫除”,焕然一新仿佛将辛劳和疲惫都“扫”走了。除了环境的大扫除,你有没有给身心也来个“大扫除”呢?
“重口味”饮食带来了“口气”问题,尤其是白领一族,带着浓重的口臭混迹于办公室,不仅影响个人形象还会妨碍到他人。
冬季我们对热量的需求会变多,就会不知不觉吃得更多更油腻,加上天冷不爱动,窝在被窝里不想出来,就成为了“长膘”的季节。
冬天喝牛奶容易凉,宝宝喝得慢,有什么办法能让牛奶…… []
美消费者倡导组织称,健怡可乐中含有的甜味剂“阿斯…… []
许多长得胖的人士都喜欢穿小一码的衣服裤子,让随时…… []
2月4日,春运又要开始啦!你已经准备好踏上归途了吗…… []
孩子近视不但会影响学习、生活,还会引起一些眼睛的…… []
感冒有许多病症,如咽喉疼痛、贪多咳嗽、发热畏寒等…… []
39育儿联手时光流影帮您实现,一键成书,体验当作家…… []
乳癌最常发生骨转移的部位80%是在脊椎骨、肋骨、骨盆腔或是大腿骨,骨质因为被蚀骨细胞破坏而变得脆弱,容易有骨折或骨痛的问题,若没有留意而延误治疗,严重者可致行动受损、大小便失禁,甚至瘫痪。塑化剂来了如何应对
第B2版:健康
鑫报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
塑化剂来了如何应对
  塑化剂慢性毒性更大  早在日,欧盟便颁布了关于禁止在玩具中添加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禁令。在采访中相关专家向记者介绍,增塑剂会引发男婴生殖器畸形和男性不育。儿童玩具、化妆品、塑料拖鞋中都含有增塑剂。  据了解,国内专家的小鼠试验也验证了这一说法。实验通过饮水让小白鼠摄入增塑剂,60天后,所有染毒小鼠的心脏、肝脏、肾、肺都有不同程度地损伤。雄性染毒小鼠睾丸出现了腺管肿胀等现象,睾丸重量和体积显著缩小。专家则称,增塑剂急性毒性较低,人体摄入后很少有急性中毒的表现,但其慢性毒性对人类的危害更大!  茶多酚有助排塑化剂  长期暴露在塑化剂之下对身体的危害不言而喻,因此许多专家建议国人最好多吃一些天然的抗氧化食物,如茶叶内的茶多酚、β-胡萝卜素等。根据国际专业文献(Nutrition&Research)报道,茶多酚在大鼠动物实验中产生肝、肾氧化伤害的预防效果显著。茶叶中富含茶多酚,因此多喝茶不仅可以抗氧化,而且可以帮助肝、肾脏排毒,增强塑化剂的排出。&  专家教您远离塑化剂  除了被曝光产品外,塑化剂还广泛存在于生活的各个角落。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媒体已相继曝出以下物品中也可能含有塑化剂:食品包装袋、保鲜膜等食品包装;发胶、口红、指甲油、乳液等化妆品;一次性塑料水杯、塑料手套、雨衣、鞋类、皮革类仿制品、浴室窗帘等日用品;以及方便面、浓汤类食品、粉末清洁用品、医疗仪器(注射针筒、血袋和医疗用塑胶软管)、儿童玩具等。  那么,几乎无处不在的塑化剂,我们躲得开吗?专家则表示,按照我们已经形成的现代生活方式,完全躲开塑化剂几乎是不可能的,但也没必要过度紧张,因为正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塑化剂并不会伤害人体。塑化剂它是否会对人体产生伤害,主要取决于‘量’的多少。且动物代谢试验也证明,在两天之内就可自行排出体外。  专家建议,在未做出明确界定之前,除避免购买已被列入“黑名单”的品牌和食物类别,尽量不要吃浓稠状饮料等加工食品。如果塑料制品上标有PVC,就说明里面含有塑化剂,购买和使用时需要特别注意。尤其是选择儿童用品时,过软、过小的塑料制品尽量少买。带保鲜膜的食物一定不要放入微波炉里加热,尤其是肉类,因为塑化剂一旦接触油脂,就会释放有毒物。人们可以学着简单生活,在平时尽可能少接触可能含有塑化剂的塑料制品。比如,少吃一次性塑料包装的食品,在家里盛装食物时,选择瓷质餐具等。  台湾“毒饮料事件”愈演愈烈,其中含有的邻苯二甲酸酯(DEHP,也叫“塑化剂”)成了“众矢之的”。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两种含塑化剂的保健食品(美中清素牌多种氨基酸片、协和牌灵芝孢子粉片)开出首张“罚单”,追查塑化剂在国内医药保健领域的污染问题,正式被掀开了冰山一角。但记者在采访中,惊讶地发现,事实上,塑化剂不只存在于饮料与食品里,它还被广泛应用于玩具、食品包装材料、吃龙虾用的手套和个人护理用品,如指甲油、香水中……“塑化剂”真的来了,面对此,我们又该如何应对。记者&童微行业领先的食品资讯网站
用QQ登录 &会员登录&
┆┆┆┆┆┆┆┆┆┆┆┆┆┆
站点位置: &
【设置字号:大 中 小】全面、准确、专业、及时行业新闻资讯
香港美心等月饼托被检出塑化剂 大量摄取有害人体
9:28:24 中国食品科技网
青岛早报讯 作为中秋节的特色食品,月饼及相关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是消费者关注的热点。近日,广东省食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检测广州酒家、莲香楼、香港美心、香港荣华、澳门永辉、雪贝尔、COSTA、太平洋咖啡8款品牌月饼发现,其月饼托中全部检出“仅用于非脂肪性食品的材料”的塑化剂,这让消费者对于月饼内包装存在的安全隐患忧心忡忡。“我发现市场上销售的月饼绝大多数都是塑料制品包装的,如果塑化剂超标,这些月饼能吃吗?”市民张先生昨天拨打早报热线说出了自己的担忧。对此,质检专家提醒消费者,月饼内包装都有严格的检测标准,市民们在购买月饼时除了要注意月饼本身的质量外,还应该注意检查包装的合格标志,尽量不要选择使用“三无”材料包装的月饼。
月饼托被检出塑化剂
近日,一媒体记者为了检测市面月饼质量和安全,在广州的超市及咖啡店购买了广州酒家、莲香楼、香港美心、香港荣华、澳门永辉、雪贝尔、COSTA、太平洋咖啡8个当地消费者熟知的品牌月饼,送至广东省食品质量监督检验站,进行重金属、防腐剂含量以及月饼托中塑化剂(DEHP、DBP)含量检测。结果发现月饼托中含有塑化剂DEH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和D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其中,太平洋咖啡出品的“合家团圆”月饼礼盒中月饼托塑化剂DEHP含量为18.5mg/kg,DBP含量高达12.0mg/kg,是所有品牌中塑化剂含量最多的,这款月饼的DEHP含量是最低的香港美心月饼(含量3.23mg/kg)的5.7倍,DBP含量是最低的雪贝尔月饼(含量0.169mg/kg)的71倍。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致癌物的可致癌性分为4个级别,分别为一类有确认的致癌性、二类可能对人体致癌、三类尚不能确定是否致癌以及四类对人体基本无致癌作用。像DEHP就属于二类。
对此,涉事月饼荣华品牌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的月饼托都有第三方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完全合格。香港美心集团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他们所使用的月饼托经过香港独立化验所化验,未检出塑化剂。虽说这涉“塑”月饼食用是否影响人体健康还无定论,但是许多市民开始关注月饼托的材质,对此记者展开了调查。
多数月饼“衣着”塑料托
昨天下午,记者到台东商圈、中山路商圈、香港中路商圈的8家大型商场探访发现,这些超市中销售的月饼多以本地品牌为主,没有发现上述8个品牌的月饼。不过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商场销售的月饼中,除了极少部分的散装月饼没有使用塑料月饼托外,超过九成的月饼都使用了塑料托。“月饼外包装没有塑料托的话,很容易变形,影响到月饼的卖相。”在中山路一家超市中,月饼销售专区一名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说。
在台东一家超市中,记者打开了一家品牌月饼的外包装,发现月饼内包装上,有一个明显的生产许可标志,对于月饼的包装问题,销售人员陈女士虽然说不出材质,但她表示不论是月饼托还是月饼包装袋,肯定都是合格品。“我们家不光做月饼,平时还销售小糕点,这些塑料托和月饼袋都是从正规厂家进货,质量上肯定过关。”陈女士向记者介绍说。
除了超市外,一些星级酒店也销售月饼。下午3时左右,记者来到香港中路一家酒店内,看到显眼位置也摆放了不少月饼,其中有至少一半的月饼是用塑料托包装起来的。“这些月饼都是我们的工作人员加工的,吃起来肯定放心。”推销人员王女士向记者介绍说。而对于月饼包装中的塑料托是否有害的问题,王女士笑着表示这月饼的售价都是几百元一盒,而月饼托、包装袋的成本有限,酒店不会为了省这点小钱砸了招牌。记者随后翻看月饼盒的外包装发现,在铁盒上确实有合格标志。
网店拿不出检测报告
随着自制月饼的兴起,现在许多网店开始销售自制月饼所需的材料,经营月饼托的商家也达到了上千家,商家销售月饼托时价格都非常低廉,如果是少量购买,一个月饼托的价格在5分钱到1毛钱左右,如果一次购买1000个或者上万个,往往只需要两三分钱就能买到一个月饼托。
在查看商家提供的图片时记者发现,商家在销售这些透明月饼托时都没有附上检测报告或者合格证明,商家只是一味强调价格和款式的优势。“我们都是给大型月饼商供货,一般不零售,这月饼托只要能挺住就行,没有人关注其它参数。”当记者询问“某星包装”的网店店主时,他虽然坚持说自己的货物是合格品,但是当记者索要质检部门的检测报告时,他却一直没有回应。
塑料托没有任何标识
在抚顺路批发市场中记者探访发现,虽然这里的月饼售价相对低廉,但是商家大多销售带有塑料托的密封装月饼,在这些月饼的外包装上,可以找到“生产许可”标志。“这厂家虽然小,但是也都是正规企业,包装也不会用太差的东西。”销售人员宋女士向记者介绍说。不过,记者还是在一家经营散装月饼的摊位上看到了“三无”月饼托,这些透明的塑料托没有任何标识,商家表示如果记者想要可以给套一个外包装袋,而这个袋子上除了“月饼”两个字和简单的图案外,也没有任何生产许可标识。“这些包装都很便宜,几分钱一个,你看我这一套一共800个,只要12元。”摊主向记者介绍说。
根据这名摊主的介绍,记者到抚顺路上一家专门经营外包装的小店中探访,一进门就发现商家将塑料月饼托串成一串,挂在柜台显眼处销售,这些透明的月饼托单独销售的话500个1组,1组零售价是25元,加上塑料袋一套零售价为0.11元。当记者询问这些内包装的厂家、成分、合格标志时,商家表示在塑料包装袋上有,随后她翻看了一下,发现没有任何标识后,就岔开了话题。“我这里卖的都是食品级包装,用来包月饼应该没问题。”最后她向记者保证说。但是除了这口头承诺,她拿不出任何的检测报告或者合格证明。
有害人体但不必恐慌
在塑化剂不是必检项目的情况下,如果月饼托含有塑化剂会不会影响健康?青医附院营养专家韩磊表示,塑化剂是一种增加材料的柔软性或是材料液化的添加剂。其添加对象包含了塑胶、混凝土、乾壁材料、水泥与石膏等。月饼放在塑料托中,月饼中的油脂会与劣质塑料托中的塑化剂产生互溶效应,使月饼托中含有的塑化剂渗入到月饼中。“如果长期食用含有塑化剂的月饼或者其他食品,塑化剂DEHP的作用类似于人工荷尔蒙,它可以作用于腺体,影响人体内分泌,危害男性生殖能力,促使女性性早熟,长期大量摄取可能会导致肝癌。幼儿正处于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发育期,它对幼儿带来的潜在危害会更大。”韩磊分析说。不过,韩磊也表示,塑化剂引发这些疾病的前提是长期服用,如果仅是偶尔食用一两块用塑料托包装的月饼,那么不论这月饼托是否含有塑化剂,其塑化剂析出量非常有限,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影响也有限,市民们在挑选月饼时应该关注包装物的质量,但也不必过于恐慌。
内包装应有合格标志
月饼的包装到底有没有国家标准?消费者在购买月饼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记者就此咨询了市质监局质检所轻工部的刘部长,刘部长告诉记者,月饼托应该属于月饼的内包装,对于月饼的内包装我国有严格的检测规定,质检部门通常在包装品出厂前对其重金属含量、残留溶剂量、细菌含量等内容进行检测,对于产品检验合格的企业颁发生产许可证。不过,在相关的检测标准中,并没有塑化剂的含量限定,所以在日常检测中通常不检测该项目。
“检测合格的产品都会有合格标志,这个月饼托上也许没有,但是在月饼的外包装上,正规企业都会标注。所以市民在选购带内包装的月饼时,应该查看其内包装是否是合格品。”刘部长提醒说。此外,在网上广泛流传的月饼托颜色越深越浑浊,其有害物质超标可能性越大的说法,刘部长表示,月饼的内包装只要没有合格标志,不论是什么颜色,都存在健康隐患,消费者在购买月饼时都应该尽量避免选择“三无”内包装的月饼。
防“毒塑”注意这些情况
1、尽量避免使用塑料材质的餐具;
2、选用不含塑化剂的保鲜膜,尽量避免高温,需要加热时防止与食物直接接触;
3、切勿将现做的温度高、油脂含量高的食物直接放入食品塑料袋中。
相关搜索:
食品科技网倡导:科学认识食品,合理膳食保健!
来源:青岛早报
责任编辑:Techoo-3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评论
您好:网友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迎着春光成长 幼儿春季补钙食谱
肾虚吃什么 最有效的补肾食物推荐
春季食疗养生食谱
小心预防过敏 春季如何保健
肝脏排毒 推荐10种食物最有效
&更多关于本文的相关文章
本网站内的相关新闻:?
相关热门新闻排名
相关热点专题
食品行业相关
中国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 &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TEL.):63
中国福建省福州市仓山万达广场B6-1302 邮编:350028
说的太好了,我顶!
Copyright & 2014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1.6475 second(s), 5 db_queries,
1 rpc_queries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