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做一个小的预算,关于景观虹吸雨水排放系统系统的...

当前位置:>>>正文
论小区雨水回收与利用系统的设计
  在我国城市水资源日益短缺的今天,必须采取开源与节流并举,科学合理的利用一切可回收、再利用的水资源,非传统水源--雨水的回收与利用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重视。
  深圳市是一个雨水充沛、台风暴雨频繁的城市,降雨时空分布极为不均,年降雨量85%集中在每年的4-9月份。由于降水季节不均,深圳一方面常年缺水,一方面暴雨洪涝灾害常有发生。雨水利用工程不但可以有效地减少雨洪、营造地表水文景观、改善小区周边环境,也有利于增强居民爱水节水意识,而且还可以改善室内的局部热岛效应。这样可以使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化的目的,保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一、雨水的回收方式
  来自小区不同集水面的降雨径流水质有较大差异,一般建议采用如下的雨水利用策略:
  1. 屋面雨水污染较少,集水效率高,是收集利用的首选;
  2. 广场、路面特别是机动车道的雨水相对较脏,不宜收集;
  3. 绿地上的雨水收集效率低,不经济。
  对于考虑雨水收集利用的小区,在设计时室外应设置两套雨水排水管网,一套为雨水收集利用管网,一套为雨水收集排放管网。屋面雨水由雨水管道收集后排入雨水收集利用管网,收集后回用。场地雨水经渗排雨水口收集后排入收集排放管网,收集利用管网的溢流排水、初期弃流排水均排至收集排放管网,最终排至市政雨水管。
  二、雨水的初期弃流
  在降雨的过程中由于降雨对大气的淋洗作用,地面径流对下垫面表面沉积物及表面建筑材料的分解析出物的冲刷作用,致使初期雨水污染程度较高,随着降雨的延续,雨水径流中污染物含量逐渐减少并趋于稳定,雨水径流的水质明显提高。利用雨水降水过程的这个规律,在雨水利用系统中对污染浓度较高的初期雨水弃之不用,而把中后期雨水收集起来的做法称之为雨水的初期弃流;初期弃流是为了有效的收集到水质良好的雨水,减轻后续处理构筑物的负担,节约投资,减少运行费用。
  初期径流弃流量应按照下垫面实测收集雨水的COD、SS、色度等污染物浓度确定。当无资料时,规范以初期2~3mm降雨径流为界,将屋面降雨区分为初期径流和持续径流。从规范对弃流的规定中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
  1. 雨水的弃流发生在降雨初期;
  2. 连续几场降雨,只需要在第一场降雨完成弃流,这个间隔期视情况一般为3至7天;
  3. 雨水弃流主要是为了降低后续雨水处理系统的难度和成本,后续有完善的处理系统的情况下,可以不做弃流;
  4. 经弃流的雨水其水质也好过污废水,可直接排至市政雨水系统,不建议排到污水系统。
  初期径流弃流量Wi=10&&&F
  式中:Wi:设计初期径流弃流量,m3;
  &:初期弃流厚度,mm;
  F:汇水面积,hm2;
  1.雨水弃流设施的分类及原理
  从市场上主要的弃流设施使用情况来看,按工作原理来区分可分为五大类:
  1.1容积型
  容积型雨水初期弃流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雨水径流的冲刷规律,降雨时初期雨水储存在雨水初期弃流池中,当水池中的储水量等于雨水初期弃流量时,收集管开始收集雨水。
  优点:方式简单有效,维护管理方便,可以准确的按设计要求控制初期雨水量。
  缺点:连续几场降雨时,无法有效的控制弃流,影响回收利用率;当汇水面较大时需要比较大容积的弃流池;初期雨水同时在弃流池中完成沉淀作用,维护管理较为复杂;纯容积式弃流池需专项设计。
  1.2流量型
  流量型雨水初期弃流装置,是使用智能流量计测得雨水径流量,通过控制器控制电动阀的启闭,达到雨水初期弃流的要求。为市面上广泛使用的类型。
  优点:准确地按设计要求控制初期雨水量;连续几场降雨时,可有效的控制弃流量,有较高的回收利用率。
  缺点:需通过流量信号和时间信号来控制电动阀的启闭来完成弃流,控制较为复杂,成本较高。
  1.3雨量型
  雨量型雨水初期弃流装置与流量型雨水初期弃流装置的主要区别,是弃流装置的信号不再是降雨初期下垫面的径流量,而是雨量计检测到的降雨量,弃流装置的控制只与降雨量有关。通过降雨量值(降雨厚度)控制雨水初期弃流量。
  优缺点同流量型雨水初期弃流装置。
  1.4渗透弃流井
  通过渗透式弃流井截留初期雨水并下渗来达到对初期雨水的弃流的目的。
  优点:方式简单有效,可以准确的按设计要求控制初期雨水量。
  缺点:连续几场降雨时,无法有效的控制弃流,影响回收利用率;维护管理较为复杂,常年使用,会因滤水层截污太多,而降低效率甚至失效。
  1.5室外雨水检查井大小管弃流方式
  利用降雨过程表现出初期水质差而流量小的特点,在室外雨水检查井底部设置一根初期雨水弃流小管,在检查井溢流水位设置一根溢流雨水的排水管。水质差的初期小流量的雨水首先通过小管排走,超过小管排水能力的后期径流进入雨水收集系统,超过雨水收集系统能力的雨水通过溢流管排至小区雨水排水管内,保证雨水收集区域的排水安全。
  优点:该法的特点是自动弃流,可以减少切换带来的运行和操作的不便。
  确定:弃流量难以合理控制,尤其是在降雨强度较小而降雨量很大时可能会使弃流量加大,减少收集水量甚至收集不到雨水。
  三、雨水的储存
  雨水储存设施的有效储水容积不宜小于集水面重现期1至2年的日雨水设计径流总量,扣除设计初期弃流流量。
  W=10&0.9&&&F
  式中:Wi:设计初期径流弃流量,m3;
  0.9:雨水可回用量宜按雨水设计径流总量的90%计;
  &:初期弃流厚度,mm;
  F:汇水面积,hm2;
  雨水储存设施
  1.首选利用景观水池。
  2.钢筋混凝土水池。
  优点:成本较低,寿命长;
  缺点:储水集中放置,占地面积大;施工不方便;只能一次性使用,一旦系统有改动,或地块功能变化,不再合适放置时,只有作废;
  3.聚丙烯模块组成的雨水收集箱
  优点:适合集中回收系统;可组合成不同的容积;较混凝土池而言,施工方便;
  缺点:由于模块不具备储水功能,要储水必须外包防水膜,防水膜的质量和施工都会影响到收集箱的使用。
  四、雨水的处理
  雨水处理工艺的原则是力求简单,一方面经弃流处理的雨水水质比较洁净,另一方面是降雨随意性大,回收水源不稳定,处理设施经常闲置。
  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推荐流程:
  屋面雨水&弃流沉沙池&雨水蓄水模块&过滤井过滤&取水井&消毒&回用绿化及浇洒道路
  五、雨水的回用
  雨水收集回用系统,适合回用于绿化和浇洒、水景补水。雨水回用系统宜与中水系统共用清水池,但中水清水池要预留出雨水的储存容积,并有可靠的溢流系统。
  六、结语
  雨水收集利用技术是节水、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规模已经进入到了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这必然面临着将有更多的土地变成建筑用地。结合实际情况来考虑,统筹规划作出多个设计方案,进行技术经济的对比,最后选择最佳的方案进行建设,尽量降低建设费用。并且回用雨水应该是政府支持、群众参与共同完成的。总之,推动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其任重而道远!
编辑推荐:
相关热词搜索:
今年10月15日,国务院公布《关于化解产...
福禄克公司是世界电子测试工具的领导者...
近日,国务院日印发了《&十二五&节能...
路灯节能改造本是个造福百姓,利国利民...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城市景观中低技术雨水收集系统应用性与研究.pdf53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200 &&
优秀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提供参考!!!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
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
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
武汉理工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
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
明并表示了谢意。 、
、 签名:趁幽日期:强[≥:』羔』簟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武汉理工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武汉理工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
全部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
手段保存或汇编本学位论文。同时授权经武汉理工大学认可的国家有
关机构或论文数据库使用或收录本学位论文,并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
服务。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研究生 蚴掣翮 捌一丝限,哆 武汉理f:人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在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
就,人类肆无忌惮的取用自然资源,在经济、社会取得空前发展的同时,也对环
境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在全球各种资源都存在危机的背景下,缺水问题也已
成为危及世界粮食安全、人类健康发展和自然生态系统的最大问题。中国现在面
临着水资源缺乏的现状,如果水资源利用不善,不但不能促进社会发展,反而会
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雨水作为淡水资源的一个类型,渐渐成为人类利用的对象。
全球的地下水资源有限,我们只有对雨水、地表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摘要: 雨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雨水收集对于缓解水资源紧张起到重要的作用。文章简要的介绍了雨水处理系统,并着重说明雨水花园在雨水处理环节所起到作用,并对他的构造原理以及在与景观设计相结合的过程中形式的灵活性作了介绍。&
  Abstract: Rain-water is the important natural resources, and rain-water collec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releasing the water stress.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rain-water dispose system, emphasizes the role of &rain-garden& in rain-water dispose link, and also introduces its structure principle and the flexibility formed in the process of combining with landscape design.&
  关键词: 雨水处理;雨水花园;景观设计&
  Key words: rain-rain-landscape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991.14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编号:(0-02&
  1 &雨水合理利用的必要性&
  由于城镇的出现,人们对植物的大量砍伐,以及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已经对水平衡造成了破坏,导致了水资源的严重缺乏。由于城市建设中大量的硬化不透水地面的大面积出现,导致城市地表径流系数提高,增加了城市排水系统地压力。因此如何利用生态的设计方法解决城市雨水利用的问题,对于缓解城市缺水,改善城市居住环境,充分利用雨水资源,改善水环境是加快城市快速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 &雨水系统&
  2.1 雨水处理的原则 &20世纪70年代开始国外的国家就开始对雨水资源进行管理和利用,做得较好的有美国、德国和日本。在技术上主要通过屋顶绿化、低洼绿地、渗透性铺面等措施强化雨水的储蓄、下渗,同时减少雨水径流,通过景观水体的调蓄消减雨水的外排量,通过地下雨水调蓄池减少雨水污染等技术的实施,实现将雨水利用、预防洪涝、城市景观、环境改善等目的,也是符合保护环境进行生态可持续发展建设的要求。并通过建设法律,利用经济、技术开发等一系类措施手段,形成完美的雨水资源利用管理框架和技术体系。&
  2.2 雨水的处理模式 &传统的雨水处理模式是将雨水直接排到雨水管道,进而直接排出。而大自然在处理雨水时主要是通过蒸发、渗透、径流、来完成雨水的管理。因此美国的斯图尔特&爱考斯(Stuart Echols)教授提出了雨水管理分流理论,提出城市雨水管理应将雨水处理分成蒸发、渗透、排放三个部分,通过一些列的容纳、溢流、分流以及渗透和排放系统综合作用模拟自然进行雨水管理。&
  雨水处理主要是对不同地方收集到的雨水进行渗透、蒸发、净化储存以备利用。屋顶的雨水相对来说比较干净,杂质较少,一般会采用储存的方式进行处理。而道路,广场、停车场收集的雨水杂质较多,应尽可能地用于补充地下水。绿地上的雨水主要是通过下凹绿地或者说雨水花园、池塘、蓄水池等进行处理,将多余的雨水排到雨水管道。在整个雨水处理系统中,雨水花园起到了渗透、蒸发、汇集、水质净化、减少径流美化环境、改善局部气候等等作用。在整个雨水处理过程中至关重要,对于涵养地下水、减少地表径流系数、减少市政雨水管道的压力,缓解城市内涝都有一定的作用。&
  2.3 雨水花园 &雨水花园是指自然或人造下凹绿地,主要用于将屋顶或地面的雨水进行收集雨处理,是一种生态可持续雨水防洪和雨水利用设施,也是一种有效的雨水净化和处理技术。迪克&布林克(Brinker)首次在他的新家生物滞留下雨雨水花园设计方式取代传统的需要精细管理的池塘。雨水花园建造成本是建立常规排水设备成本的四分之一,并且有效的将从房屋、道路和其他不透水路面雨水,并使雨水中携带杂质和污染物沉积,植物根系吸收沉降的杂质和污染物,从而减轻了由于水源污染造成的河水富营养化问题和水源污染影响其他野生生物及人类用水需求的问题。雨水花园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可持续性成功案例在美国和世界各地的推广。&
  2.4 雨水花园的构造及类型 &雨水花园的大小与他本身汇集到的径流容量有关,一般为他收集到径流量的7%-10%。雨水花园是一个洼地,雨水花园要保证具有良好的排水性,要保证在暴雨期间也可以在短时间将水排渗掉。所以雨水花园的土壤要有良好的排水性。&
  雨水花园的构造分为三部分(图1)底部为300mm厚的砾石排水层,砾石可以用陶粒、废渣代替,目的是使多余的雨水顺利排出,一般在会在这一层设置穿孔管,进一步保证多余雨水顺利排出,300mm厚的砾石层可以储存大量的水分,可以在旱季方便地下水上升供植物吸收,砾石排水层的上面是150-300mm厚的种植层土,又叫水分滞留层,雨水花园收集到的雨水渗入土壤,被土壤所保持,可以有充分的时间供植物进行吸收。而多余的水分会慢慢的下渗,经砾石排水层深入地下补充地下水源,在暴雨期间水分过多,也可以通过穿孔管将过多的雨水排出一部分,最上面一层是用于储存收集到的多余的没有下渗雨水,可做景观也可供雨水花园中栽植的植物吸收利用。
  雨水花园样式多变,可以在雨水花园里栽植各种植物,也可以做一些装饰性的小品结合,形成美化环境的景观作品,雨水花园可以建在平地上,也可以建在坡度不超过20%斜坡上。适应性较强,灵活多变。样式多种多样(图2),图2①是以种植灌木、观赏草等草本花卉为主的雨水花园。图2②是以卵石、雨花石、大型石块和植物的雨水花园,图2③是在斜坡上建立的雨水花园,因势造园上倾的一段形成洼地,下倾的一段形成浅沟。雨水花园里面种植成本土植物,这样才可以使雨水花园里的植物更好地成活,并且本植物畜养地下水,处理雨水中杂志方面更有优势,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发挥雨水花园的作用。&
  2.5 雨水花园的效益&
  2.5.1 雨水花园的功能 &雨水花园从表面看起来和普通的花园没有什么区别。但是雨水花园对雨水的吸收,控制雨洪、净化水质,降低雨水对泥土的冲刷,减少雨水中的污染物,进而减少对自然水体和自然环境的破坏的作用:①雨水花园能够大量地除去雨水中携带的杂质悬浮颗粒,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病原体等有害物质。雨水花园运用生态滞留池采用生态降解技术可以有效降解污染物、吸收营养物质从而减少流入自然水体的污染物,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②雨水花园可以降低地表径流的流速,减少雨水对土壤的冲刷、侵蚀,加快生态环境的恢复和复原。地表径流速度过快会将大量的地表污染物带入附近的水体,进而造成对土壤的侵蚀、破坏土壤坏境。使环境进一步的恶化。③由于雨水花园大量的种植了本地的物种,可以创造出适合本土生物生存的环境,吸引当地的野生生物,使整个雨水花园成为一个小的生物群落,对于丰富当地生物的多样性有积极的意义。④由于雨水花园种植了许多的植物,植物的根系可以加快雨水的下渗,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改善局部气候。并且凹地可以增加雨水在地表的停留时间使更多的雨水下渗可以更好的涵养地下水位。⑤雨水花园中大量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畜养地下水位、过滤雨水中的杂质,以及植物对温度、辐射和空气的调节能力、吸尘能力等功效改善城市微环境的生态。&
  2.5.2 雨水花园的景观效益 &雨水花园在景观设计中呈现的样式灵活多变多姿多彩,设计中运用水来进行设计可以使人们的生活融入景观之中,雨水园的建造为设计者提供了一个机会,在保证雨水花园的功能同时结合景观设计可以创建出优越的居住生态环境。雨水的收集、传送、储存,在景观设计中创建了各种各样的水景空间,满足了不同年龄阶段的休闲、参与的亲水空间。&
  该花园象征着大地与天空的小型雨水花园&&&方与圆&,是它通过曲线与方形等形式化语言对中国传统园林进行的重新解读,借助封闭式环境体验策略使得空间小中见大。该项目将当代雨洪管理理念与中国造园中关于人与自然的哲学思想相结合,并且为观赏和实施提供了一次亲密而愉悦的体验。&
  3 &结语&
  水资源短缺成为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制约因素,雨水资源的利用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一项积极措施和有效手段,在雨水管理和利用上国外的先进技术手段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和借鉴的,推广雨水园的建设有助于改善水文环境,提高居民居住环境。对于雨水园的建设和推广不是一个部门的事,需要多部门协同合作才能更好的做好雨水的处理,完善大自然的水循环,创建更加美好的自然环境。&
  参考文献:&
  [1]杜方.关于建立集雨园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902-13903.&
  [2]王思思,张丹明.澳大利亚水敏感城市设计及启示[J].中国给水排水,-68.&
  [3]杨晓东.城市非建设用地对雨洪管理的影响[J].山西建筑,-13.&
  [4]蔡磊.浅析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节水考量[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3-325.&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雨水收集系统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是国内第一个采用雨水收集系统的大型城市公园,全园雨洪利用率高达95%,按北京地区年平均降雨量20mm计算,公园年雨水回收量达134万立方米。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是国内第一个实现了全园污水零排放的大型城市公园,实现了污水零排放、污水循环回用和确保不对环境产生污染的目标。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采用的智能化灌溉系统,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相比常规灌溉系统,智能化灌溉系统每年可节水100万立方米。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采用的膨润土防渗毯措施,能够保证湖内外适量的水交换,实现长期的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是国内第一个采用雨水收集系统的大型城市公园,全园雨洪利用率高达95%,按北京地区年平均降雨量20mm计算,公园全园年雨水回收量达134万立方米。公园雨水收集系统规划设计与地形、地貌、园内河湖水系及周边市政雨水条件紧密结合,利用园区市政河道及公园湖泊水系收集雨水,充分利用雨水资源,以蓄为主、排蓄结合,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因...&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近年来,暴雨径流造成的城市面源污染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1]。城市面源污染是指在降水条件下,雨水和径流冲刷城市地面,使溶解的或固体污染物从非特定的地点汇入受纳水体,引起的水体污染[2]。将降雨径流用作城市的景观水体,不仅可以减少城市面源污染,还可以节约水资源。在实际应用中,不同工程措施的组合可以使降雨径流水质有大幅改善,研究典型雨水措施结合循环系统下的景观湖体氮磷变化规律以及富营养化风险是实际应用中将雨水用作景观水体的基础。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关注雨水工程措施对于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如HARTSHORN等[3]对雨水滞留池中营养盐、微囊藻素以及叶绿素a含量的关系做了定量的分析;SCHMITT等[4]则研究了由沉淀池以及潜流湿地组合的水净化系统对于氮、磷、悬浮物以及COD的去除效率;在国内,随着城市面源污染问题越来越凸显,许多学者开始研究城市降雨径流污染的规律以及相应的雨水工程措施的污染物净化规律,比如侯培强等[5]、张千千...&
(本文共6页)
权威出处:
一、前言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是社会发展的命脉。21世纪人们面对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环境恶化三大水资源问题,使用水矛盾越来越突出。因此,雨水资源的开发、收集、利用不仅能够解决目前三大水资源问题,必然也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措施。1根据规划,到2030年,南京城市发展的总目标是“迈向区域协调、城乡统筹、和谐发展的新都会”。其中,小区建设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雨水作为景观的主要灌溉资源,与景观之间存在着莫大的关系,雨水收集系统在小区中得实际运用情况和怎样将雨水更好收集、储存和利用于小区景观,是本研究的中心课题。二、研究设计(一)研究背景《新华日报》报道:日,南京市政府部门对银城东苑雨水回收利用系统进行了验收,加上南京已启用的聚福园小区节水设施,和已开建的西堤国际水处理系统,南京已有3个雨水回收小区。项目小组选取了上述的南京3个雨水回收小区作为研究典型样本,以此来剖析南京小区雨水收集系统的开发、使用...&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雨水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已经得到全世界各国的认可。发达国家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研究雨水的收集和利用,目前在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和新加坡等国家均有许多雨水利用的工程实践,并制定了相关的标准和指南。在美国,至少有15个州进行雨水收集用于室内外各种用途,涉及近50万人,而且有近36个州的政府管理部门预测在未来的10年内将因发生用水短缺的危机而增加雨水利用的机率;澳大利亚国家统计局在1994年的统计数据显示,该国13%的住户进行雨水利用,并且农村地区的比例明显高于城市,另外美国德州的法律还规定对雨水利用设备和实施实行免税。因此雨水作为一种补充水源越来越受到重视。1屋面雨水收集系统特点雨水收集利用按规模可以分为利用屋面收集的雨水集蓄系统、新建小区、公园等园区的雨水集蓄系统以及与城市雨水管道结合的大型雨水调蓄池系统。相对而言,屋面雨水收集系统主要适用于较为独立的住宅或公共建筑,通过屋面收集的雨水污染程度轻,雨水的pH呈中性,含盐量很少,硬...&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第八届国际雨水收集系统大会”在伊朗举行“第八届国际雨水收集系统大会”于1997年4月21~25日在伊朗首都德黑兰市举行,会议由伊朗建设部主办、国际雨水收集系统协会协办。参加会议的有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加拿大、南非、肯尼亚、伊朗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140名代表,其中外国代表130人。大会内容涉及①小型雨水收集工程;②收集洪水进行人工地下水回灌;③雨水收集与供水;④雨水利用的水文—气象方面;⑤水质;⑥流域管理;⑦沙漠化控制和水土保持;⑧可再生自然资源与公众参与;⑨农业可持续发展;①0雨水利用与宗教文化等方面。无论从参加人员,还是提交论文的数量方面来看,本次大会都是历届规模最大的,显示了世界各国尤其是亚洲、非洲和美洲一些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国家对雨水利用特别是农业集水方面的兴趣。中国科学院水问题联合研究中心和中国地理学会共同组织了由19人组成的中国代表团参加了会议。会前,代表们对德黑兰市郊进行了两天的考察,主要参观了伊...&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报况浙江省83省道临海至杜桥段改建工程起点为临海市区北侧34省道与东渡路交叉口,桩号Ko十000,总体走向西向东,经临海市邵家渡街道、牛头山水库库区上游缓冲区、溪口镇,终点为杜桥镇杜南大道与75省道交叉口,桩号K37+195.6,路线全长37,196km。水环境保护敏感点为牛头山水库及其上游溪流。牛头山水库为临海市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路段起点位于大斗山尖隧道进口,桩号为zKg十635 (YKg+ 649),经马鬃岗隧道、西白岩隧道,终点为蓝田张隧道进口,桩号为zKzg+740(vKzg+825)。路段全长约10.190玩,其中隧道长度为5,276km,桥梁氏度为0880km。该路段位于牛头山水库上游缓冲区,若不采取针对性措施,道路雨水将直接排人库区上游支流流域,最终进人牛头山水库,从而对库区水质产生一定的影响。2路面径流排污规体及控制描旅21公路路面径流排污规律国外自20世纪70年代初就致力于径流理论的研究,对地表径流排污过程的...&
(本文共3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关于公园景观设计中雨水资源利用的探讨
作者:佚名
来源:互联网
  【摘要】随着城市水资源供应逐渐紧张,城市公园绿地建设的不断发展,为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的问题,雨水利用在景观设计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实例,阐述了雨水资源在城市公园中的利用与设计方法,仅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城市公园;雨水资源;利用措施;方案分析  1雨水资源的景观利用  像美国的波特兰和西雅图这样的城市,终年雨水充沛,景观设计师便经常运用雨水花园来增强城市排水功能。在停车场等城市公共环境中,这种雨水花园能有效地使收集到的雨水变废为宝。德国的柏林波茨坦广场(Potsdamer Platz),占总面积19%的用地被规划为水面,可收纳周边屋面和地面的雨水约1.5万m3。雨水在注入广场水体之前,先要经过种植有水生植物和培养在上面的微生物构成的净化水塘,完成水的净化和二次过滤,保证水体有清洁健康的品质。广场的水面与南部紧邻的运河结合为一个整体水网生态系统,为身处闹市中的人们创造了一个以水为主题的都市生态景观环境。  2雨水资源景观利用的措施  雨水利用的主要景观措施有:屋面集水、滞留池、生态调节池、植草沟、人工湿地等。本案例中雨水直接利用时选用无渗透功能的贮存装置(人工湖、地下贮水池、贮水沟),雨水间接利用采用渗滤沟、渗滤池、低洼绿地、梯田、花畦等方式将雨水渗入土壤,涵养地下水或回灌至地下水层。  2.1渗滤池:结合池塘、洼地设置渗滤池,池塘与洼地维持少量水位,除有集水功能外还可维持水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开放的水域还能提供亲水及视觉美化的效果。  2.2花畦:池底覆以土壤并种植吸附污染物的湿生植物,具有调节与改善水质的功能。  2.3植草沟:用植被覆盖的集水、排水渠,主要用于疏散暴雨径流以及移除污染物,提升水质,保留乡土植被维护景观品质,提供生物栖息的空间,且植草沟设置及维持保养的费用低于传统的地下管线。  2.4渗滤沟:渗滤沟是利用卵石、碎石等空隙为雨水提供滞蓄空间的方法,在地面设卵石沟或卵石槽导引地表径流至卵石间的孔隙。  2.5渗透性铺装:采用渗透性地面铺装是让雨水回归大地,解决地下水回灌问题,具有入渗、滞留的能力,有减洪、水质净化与地下水涵养的优点。  3杭州某公园雨水利用方案分析  杭州降雨量年际变化大,往往出现雨季暴雨量大,雨后大量雨水自然流走而缺水的情况,结合该现状,在公园景观规划初期我们引入了雨水利用的概念。公园北面地势较低有2个水塘;南边为自然坡地,视野开阔;东面地势较为平坦。公园绿地率达75%以上,设计水面达7.6万m2,提升景观品质的同时,对于雨水的回收贮存也极为有利。雨水经过大面积绿化过滤,水质好;园中各景观要素有机结合,相宜布置,并以浓郁、丰富的植物将各要素融为一体,综合运用多项技术措施,力图使雨水得以充分利用。  3.1公园水景系统设计目标——雨季无水涝,旱季不缺水,污水零排放。  充分利用渗滤、调蓄设施,调节雨季多水与旱季缺水的矛盾,即旱季利用雨季储存的雨水解决除工作人员饮用水、盥洗用水以外的公园用水;雨季将大量富余雨水渗入土壤,部分雨水贮存用于补充旱季用水。结合生物处理及人工湿地净化,设计污水处理系统,对公园的污水进行水质处理,然后供绿化灌溉或冲厕使用。  3.2在水景规划方案及其各设计参数初步设定后,进行水量分析。  公园总占地面积55.9万m2,其中山体占18%,道路及铺装占11%,绿地占58%,水体占1370,杭州年均降雨量1435mm。公园综合径流系数y=0.3×18%+0.7×11%+0.15×58%+1×13%=0.36;公园年均雨水径流量W=0.36×1.43×55.9×104=28.77×104m3。根据分析结果可知,因公园汇水面积和人工湖调蓄能力较大,每年可收集利用雨季暴雨期间大量雨水资源,弥补大部分景观用水,从而节约水资源的消耗,旱季景观水体依靠雨水基本能维持水景正常运行。  3.3设计理念  在园区绿地设计中,雨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我们采取了大量截留和利用雨水的措施,最大限度地利用雨水资源,发挥其综合作用。  3.3.1按照重现期为2年的暴雨量设计渗透设施,保证雨季无水涝;计算旱季累计最大用水缺口,设计贮水设施,旱季不缺水;结合人工湿地以及生物处理技术,设计公园污水处理系统,污水零排放;设置自动监控系统实时监控水质,实时处理。  3.3.2结合杭州降雨特点以及公园实地情况,采用“自来水补给+人工湿地净化生物处理”系统。自来水补给公园工作人员日常用水、游客盥洗用水;人工湿地净化系统处理优质雨水,提供绿化灌溉用水、冲厕用水、冲洗地面用水;生物处理系统处理冲厕、盥洗排水,再排入湿地进一步净化贮存,重新用于绿化灌溉或冲厕。预留雨水处理配套用地作为公园水质监控设备用地,以及配备生物处理设施,作为污水处理初级净化系统。生物处理系统建设较复杂且成本较高,结合公园周边中水系统统一规划。  3.4设计中采用的雨水利用措施  3.4.1收集系统  (1)绿地生态水渠  根据现状地形及景观要求,设计以下3种形式:①利用现状截洪沟进行改造,变成集、蓄、滤三个功能兼备的生态型水渠;②在山坳处设置引水渠,将山上雨水引入人工湿地过滤净化;③结合现状地形设计渗透型集水渠,渗滤沟+穿孔管+贮存池或渗滤池。  (2)道路渗滤沟  因景观和功能要求,在主要道路和广场上未使用透水砖。因道路广场的标高大于绿地标,道路广场上的雨水可以汇聚到周边绿地内,再渗透到地下。而园内一般道路采用透水砖,并以级配砂石作为垫层,在级配砂石垫层内铺设全透型排水软管,便于雨水渗透、收集和利用。  根据具体位置及路幅宽度不同,渗滤沟有以下几种形式:①主园路渗滤沟:路幅宽6m,行人较多,雨水稍有污染,结合绿地过滤设计渗滤沟;②硬质广场路面:结合地面找坡及铺装设计,广场中每隔20m左右设置渗滤沟;③3m宽园路:渗水砖路面+渗滤沟+穿孔集水管;④山体渗滤沟:内侧做渗滤沟,隔一定距离结合地形设置渗滤池或贮水池;⑤木栈道:栈道下方设置低洼绿地;⑥停车场:设计多孔沥青车道结合植草砖停车区,尽可能让雨水下渗,此处雨水污染较大,结合弃流及土壤渗滤设置穿孔管集水。    2.4.2净化系统  (1)土壤渗滤净化  大部分雨水在收集时同时进行土壤渗滤净化,并通过穿孔管将收集的雨水排入次级净化池或贮存在渗滤池中;来不及通过土壤渗滤的表层水经过水生植物初步过滤后排入初级净化池中。  (2)人工湿地净化  分为2个处理过程,一是初级净化池,净化未经土壤渗滤的雨水;二是次级净化池,进一步净化初级净化池排出的雨水,以及经土壤渗滤排出的雨水;经二次净化的雨水排入下游清水池中,或用水泵直接提升到山地贮水池中。初级净化池与次级净化池之间、次级净化池与清水池之间用水泵进行循环。  (3)生物处理  参考中水处理流程,结合人工湿地设计生物处理系统,处理冲厕、盥洗排水的净化系统,如图4。  2.4.3贮水系统  (1)人工湖  结合景观水景要求设计人工湖,包括初级净化池、次级净化池、清水池。雨水利用时主要从清水池用泵抽取,供附近的冲厕用水以及补充山地绿化灌溉用水;少量溢出的雨水排入市政雨水管。湖水的常水位标高比溢流口低10cm,而驳岸的标高则根据常水位来设计这样处理可以使降雨蓄存量增加,保证至少单次降雨量在50mm以下时不会产生溢流,既保持了平时湖水充盈的亲水效果,又为雨季蓄水打下了基础。在人工湖设计有若干水生植物种植池,这些种植池在丰富湖区景观的同时,也承担着沉积雨水带来的泥沙的作用。为保证湖水清洁,防止水质恶化,中水处理系统对湖水进行循环处理,同时为公园里其它绿地喷灌系统提供水源,使得汇集的雨水得以充分利用。  (2)地下贮水沟  结合生态集水渠设计地下贮水沟,既是集水沟,也是贮水设施。贮存的水过滤后在重力作用下直接供给附近低标高厕所冲厕以及绿地灌溉,贮存沟内溢流出的雨水排入下游净化池中。  (3)地下贮水池  根据景观场地设计及绿化灌溉就近原则,设置2种形式的地下贮水池:①自动滴灌式贮水池:主要设置在阳光草坪高位坡地上,抽取清水池中雨水,贮存在坡顶土层下方贮水池中,结合滴灌系统,利用重力作用灌溉下游草坪;②山地贮水池:水源主要来自高位集水沟收集过滤的雨水,必要时用水泵抽取清水池雨水补充;贮存的雨水主要用作附近低标高厕所冲厕以及绿地灌溉;利用溢流管将山地贮水池连成一个系统,水量过多则通过溢流管逐级下流,最后排入清水池中;缺水时通过水泵抽取清水池中雨水,逐级提升至最高位贮水池中。  4结语  公园绿地在整个城市绿地面积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在水资源日益紧缺的今天,将雨水资源利用与公园景观水景结合起来显得尤为适宜。本案参考了国内外景观方面雨水利用的成功案例,对公园内的景观水体、雨水利用做了较为详尽的规划设计,同时也是对城市园林绿地雨水利用问题的一次探索实践。山、林、塘、畦,它们都承载着中国文化的智慧基因,我们应该珍视承载这份基因的大地,将绿色科技融入这块大地之中,诠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责任编辑:浦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虹吸雨水排放系统 的文章

 

随机推荐